高考《经济生活》专题四培训讲学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A.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①原因: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②具体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知识拓展>:关于优化营商环境(1)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2)国家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依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国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促进外商投资,平等对待内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
含义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内容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
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2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课件
【单元知识体系】
考试大纲要求
课标全国卷地区
考题
细化考点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生活第四课复习课件

课 堂 · 达 标 · 训 练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 ·政治
考 点 · 巩 固 · 提 升 考 向 · 探 究 · 例 析 热 点 · 探 究 · 预 测 菜 单
课 堂 · 达 标 · 训 练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 ·政治
考 点 · 巩 固 · 提 升 考 向 · 探 究 · 例 析 热 点 · 探 究 · 预 测 菜 单
课 堂 · 达 标 · 训 练
3.要求
第一、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 公有制 经济。 第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 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第三、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菜
单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 ·政治
考 点 · 巩 固 · 提 升 考 向 · 探 究 · 例 析 热 点 · 探 究 · 预 测 菜 单
菜 单
课 堂 · 达 标 · 训 练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 ·政治
考 点 · 巩 固 · 提 升 考 向 · 探 究 · 例 析 热 点 · 探 究 · 预 测 菜 单
课 堂 · 达 标 · 训 练
课 时 知 能 训 练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 ·政治
强调二者市场竞争地位平等不符。各类经济成分所有制界限分明,社 会主义经济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B、C错误。 【答案】
菜 单
D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 ·政治
考 点 · 巩 固 · 提 升 考 向 · 探 究 · 例 析 热 点 · 探 究 · 预 测
(2010·江苏高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 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 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石油产业等领域,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置 附加条件。这是为了 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②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障碍 ③取 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 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经济生活》第四课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 产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消费质量和水平 的不断提高。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生产的发 展,刺激了消费的优化升级。 总之,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所需要的 一切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都 是由生产创造出来的,没有生产就没有 消费。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 在四个方面: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 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 程才算最终完成。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 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对生产 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具有重要的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反作用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一) 生产与 消费的 辩证关 系
生产与消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决 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 生产决定消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这里主要强调 消费什么的问题。消费的对象被生产出来 ,才谈得上消费。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这里强调怎样 消费的问题。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 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 出现和成长。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 生产发展。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消费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 的生产积极性。 因此,我国高度重视消费,把扩大 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 途径。
考点知识梳理
【提示】 (1)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的反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 的,不能说消费决定生产。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具有 二重性:当消费的增长和变化与生产
高考考点
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3)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
专题四 市场与市场经济

【答案】D
2.(2009· 广东27 -多项)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 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并向路人收取电费却遭遇多数人 拒绝,张三因收费不能弥补成本只好拆掉路灯。村委会从 村财政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恢复正常。这表 明 A.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更有效 B.市场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人、财、物的配置 C.路灯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D.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社会公平和财政职能
等知识,说明广东省政府施政内容的理论依据。(11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对广东经济的地区差异变化状况作出简 略判断。(4分) (1)广东省政府编制和推行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注重于财
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区差异缩小、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 这符合:①社会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政府对收入分配要进行 调节。②市场经济需要发挥财政的调控职能。财政可以弥补市场失 灵导致的收入差距拉大。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合理有序的收 入分配格局的要求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 小区域差距的要求。(11分)
【答案】CD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
3.(2010· 广东36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的额行为契机,广东省政府2009年以来相继编制了促进粤东、粤西、 粤北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整个规划、指导意见体系的推行,体现 出广东省政府的施政更注重于地区差异的缩小,更注重于加强财政 投放以促进民生的改善,更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更注重 于发挥好政府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材料二:图8显示广 东省近年区域经济水平的变化状况 材料三:为推动粤东、粤西和粤北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08 年以来,广东省政府积极实施“双转移”(即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 移出去和把山区劳动力转移进产业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 过发挥财政作用激励珠三角周边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组织农村 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初步形成了“转一个,富一家;转一批,富一 方”的可喜局面。
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pt课件

A.消费需求规模扩大
B.国家压缩住房供给 C.国民物质财富迅速增加
D
D.资源总体配置效率低下
解析:本题考查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王某的这种行为如 果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会增加对商品房的投机性需求,但其他方 面的需求不能扩大,故A不选。如果人们的购房需求大大增加,国 家不会压缩住房供给,应该想法抑制住房需求,故B不选。如果不 生产,整体财富不会迅速增加,C错误。材料中的现象不利于资源 的有效配置,故D符合题意。
③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企业经营者的利益和消费
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2.稳定市场经济秩序 (2)措施
角度 从总体看 阐 释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 度,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
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国家 要加强宏观调控,不仅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
行政手段的关键词: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考场体验
(2013·江苏高考)王某手中有现金30万元,本来想用这笔钱进行扩大再生产,
预期年收益率为10%。王某妻子认为,现在房价每年也会上涨10%,可以再从银 行贷款70万元买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产进行投资(假定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
且利息一年后一次性支付)。经考虑,王某采纳了妻子的备考策略
在2014年备考中要注意:结合抑制通货膨胀,平稳物价,国家出
台的宏观调控政策,认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结合收入 分配公平的维护、资源节约、科技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 域发展,分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措施;结合贸易摩擦,以 及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具体案例,分析企业如何应对国际竞争,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第四课复习

★★★★ 扩大内需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在 “十二五”规划中,扩大内需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独立成 篇,由此可见,本考点在2013年高考中的地位。高考可能 会结合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物价、居民收入、分配制度 的调整等考查本考点。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图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 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解析 本题着重考查生产要素对生产的积极作用和需求对生产 的反作用。解答时首先要从设问角度上明确这一点,然后以基 础知识和基本观点为线索,分点作答。 答案 ①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 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产业发 展;技术进步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 段,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②消费需求是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对生产有反作 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 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 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 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盘点基础知识
突破核心考点
热点面对面
训练活页限时
北京文综,38(1))培育优势产业是提高国家 【训练2】 (2011· 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材料 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图中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 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 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 型”。
突破核心考点
外资经济 依法在内地设立的独资 企业及中外合资、中外 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 投资部分 规模大,技术水平先 进,管理水平高 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 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 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 于扩大就业,扩大出 口,增加财政收入
课件]高三《经济生活》第四课复习课件(精品)
![课件]高三《经济生活》第四课复习课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39892a35f0e7cd18525363b.png)
小结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与消费 社会再生产过程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大力发展
原因和意义
生产力
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地位、组成
基本经 济制度
公有制 为主体
实现形式 主体地位的体现 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
地位
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
地位、作用 形式
同发展
政策
坚持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 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 济制度的原因 和措施?
国有经济控制…。 4)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含义:公有资本的组织和运行方式
判断股份制企业性质的标准: 2)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 谁拥有控股权
(三)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区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辨一辨:非公有制 是社会主义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
1)个体经济 2)私营经济 3)外资经济 注意:三种类型的含义、特征、作用(见36—37页)
2)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国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重点探究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 定消费
对象 方式 质量和水平 为消费创造动力
是生产的目的
2)消费反 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作用于生产 对生产有调节,导向作用
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意义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①原因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②意义 只有…才能…..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复习教案4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二、考点分析考点填空考点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考点填空1.市场与计划和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在源配置中起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2.市场调节及其弊端(1)市场调节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这是由资源的性和人的需要的性这一矛盾决定的。
(2)市场调节的实现:市场调节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3)市场调节的弊端①市场调节不是的。
②市场调节存在性、性、性等固有的弊端。
③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地位、作用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本手段之一,在资源配置中起作用。
(2)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 :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的的进步,促进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4.市场秩序(1)市场秩序与市场规则的重要性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市场合理配置资源o ②市场规则的正常运行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2)市场规则的形式和内容①形式:市场规则表现为、、等形式。
②内容:包括规则、规则、规则。
(3)怎样维护市场秩序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来维护。
经济生活第四单元高考复习PPT

市场经济 社会主 义制度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含义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
基本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特征 能够实行强有力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局限: 局限: 市场 优点: 基础 作用 优点: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1.国家(宏观调控) 1.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 国家 作用。 作用。 2.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2.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3.市场的局限性就是指市场有自发性、 3.市场的局限性就是指市场有自发性、盲目 市场的局限性就是指市场有自发性 性和滞后性。 性和滞后性。
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总体小康的表现和特点(微观、宏观、特点) 总体小康的表现和特点(微观、宏观、特点)
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与练》P.50) 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导与练》P.50) :(
市场
优点:①…… ②…… 优点: 市场秩序
基础 作用 市场经济 依 赖 市场规则 诚实守信
( (形式内容) 地位,如何做) 形式内容) 地位,如何做)
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的方式: 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的方式:
主要是价格、供求、 主要是价格、供求、竞争 价格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通过市场上价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通过市场上价 格、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如下图: 供求、竞争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 如下图: 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 回答①②③ ①②③) 回答①②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 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 ② 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③ 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 ④ 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2.天津高考)漫画《那是对岸》讽刺了经济 生活中的哪种现象 A. 强词夺理,漠视市场法律法规 B. 见利忘义,破坏市场准入规则 C. 置若罔闻,违背诚实守信原则 D. 投机取巧,扰乱公平交易秩序
A
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 什么不能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节。(7分)
D.实体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体现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可采取多种手段。下列选项
中,属于经济措施的有:
①颁发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执照,推广高新技术运用
②加大财政技改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③建立生物医药企业的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发展
④制定《能源发展“十二五刀规划》,推动行业发展
构建框架,由此及彼
从总体小康 到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新要求
需 要 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
全面建 成小康 社会经 济目标
围绕 主题 抓住 主线
发 展 社社 经 会会 济 主 环义 环 境市 境 场 经 济
外 部 环 境
经济全球化
制
基本经济制度
度
决
体
定
现
环 境
分配制度
市场优化 需 良好的
• (2012高考江苏卷)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 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 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 A、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 •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D、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畜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问上泉集而转化为城镇的 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 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 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因区实 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 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足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 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 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 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城镇化对该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市场调节有利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但市场也存在盲目 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局限,水资源完全由“看不见的手”调 节,会造成过度开发、分配不公、污水排放量过多等问题,不 利于可持续利用。政府参与水资源管理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不 足。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 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 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 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 术创新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宏观调控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行更加有利 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回答5~6题。 5.我国强调实体经济重要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实体经济发展速度快,能够增强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 B.实体经济产业关联性强,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C.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保证 作用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 新措施的依据。(8分)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 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咱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 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 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 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11高考北京卷33)进行宏观调控,促进经济 状况从B点到A点变化的经济手段是
• A.提高个人所得说起征点 • B.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基
准利率 • C.降低金融机构的法定准
备金率 • D.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
产品实施限价
在开放性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 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对外开放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合作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 【特别提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 (1)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要把“引 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 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 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 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配置资源 要 市场秩序
走
共
进
体 制
社 会 主
义
环市
境场
性 个
市场调节 的局限性
社会主义 的性质
原因需宏来自观 要调控目 标
经
性
济
基本特征
手 段
要求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经济全球化 深入发展
经济全球化 的影响
对外开放的 新阶段
提高开放型 经济水平
考点突破,游刃有余
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与计划 市场调节及其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秩序
(1)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 进了产值增加;(4分)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 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3分)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 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3分)居民收入的增加, 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 (4分)(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 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