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7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优秀教学案例1
1.在讲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起因时,我会结合历史资料和数据,详细阐述经济泡沫、股票投机、生产过剩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危机的背景。
2.在讲授危机的过程时,我会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危机的发展阶段,如1929年股市崩溃、1930年代的经济衰退等。
3.在分析危机的影响时,我会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讲解,如导致世界经济衰退、加剧国际紧张局势等。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短文,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危机的产生、过程和影响。
2.鼓励学生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深入了解危机期间各国政府的应对措施及其效果。
3.提醒学生在作业中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资料和图片,以及设计虚拟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危机,如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反思与评价
1.课堂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及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设计课后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短文,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定期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或主题演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d.危机对我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研究危机期间该国的经济政策及其效果,如美国的“新政”、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主义崛起等。
2.组织小组分享研究成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历史教学设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历史教学设计: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2.思想教育目标: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尖锐化。
②罗斯福新政是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藉以消除危机。
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因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3.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对1929——1933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罗斯福新政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从而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③指导学生初步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和发展推动社会变化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难点: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概念:股票交易、生产过剩、货币金融、银行信用等,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重要措施。
(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谈话法、幻灯(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一战的原因是什么?2.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导入新课]凡一华体系建立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阶革命都遭失败,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暂时稳定。
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讲授新课]一、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板)(P12大一)(问)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相对稳定)1.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板)(问)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凡一华),欧洲革命运动陷入低潮(镇压),各国经济恢复)。
一战中受到严重创伤的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恢复,1924——1929年,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呈现出繁荣局面。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案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案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黄芳前期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第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大危机的爆发,之后的第二第三课为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课在本专题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运行机制调整的重要原因,而且它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
他们已经通过了之前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基本上适应了高中的历史学习习惯,初步具备了历史分析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拥有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思维活跃,感情丰富,不再满足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
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学生的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法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加强对实质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联系现实,启发学生关于世界经济建言。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投影显示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办G20峰会刚刚落下帷幕,世界政界商界云聚一堂共商世界低迷问题,G20成立于1999年,其目的就是为1998年经济危机提出药方,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下出现了世界金融危机,C20升级为政府首脑参加会谈,世界各国的这种合作推动了人类共同的发展进程。
但是在80多年前的那场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各国并不是这样,结果让人类经历了一场浩劫。
好,就让我们回到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去了解一下当时这场危机是如何发生,又如何产生巨大影响的吧!【新课内容】探究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影响教师设问:从地图上看经济危机爆发有何特点?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地域范围: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世界。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教师过渡:这场经济危机给世界带来重大影响。
九年级下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九年级下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了解经济危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和各国应对危机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危机的爆发,特点,对世界的影响,美国应对危机的方法。
本节是第二单元重点的一课,是世界历史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相对的平静到二次世界大战的过渡,为什么会发生二次世界大战?学习本课我们会有所收获。
2.对于本课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了解历史事件的根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避免战争发生的方法的了解与运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
学情分析
1.对于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销毁农产品,而广大人民食不裹腹的社会现实,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上课的时候我会先从经济危机是次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不足产生的,简单说就是次本家有产品但是人民没有钱买,资本家了稳定产品价格而销毁的事实让学生能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个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对于稳定美国民制度的意义
3、对于新政,你有什么看法?如何发展经济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危机?
2、面对经济危机要如何应对?。
经济危机教案
经济危机教案经济危机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最早爆发的地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实质及影响;2.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基本情况教学难点:经济危机的实质;经济危机中资本家的处理办法;经济危机与二战策源地形成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建议二:介绍“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的会议及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但是,在这种稳定的背后,孕育着无穷的危机。
(二)新课教学活动一:新闻联播(设置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课前准备:1.把学生分成四组,选出各组组长。
2.由四位组长讨论确定各组报道的地区(或国家)及主题地区如:西欧、美洲、非洲、亚洲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主题如:商品被销毁;银行挤破门;失业的人们;工厂纷纷倒闭等3.各小组成员围绕本小组报道的地区及相应的主题收集整理资料,写成新闻报道稿。
4.有条件的话可由各小组把相关资料特别是图片、图表、地图等制作成幻灯片作为各小组新闻报道的相应的背景活动过程:1.两位同学担任新闻联播主持人2.可由主持人读各小组已准备好的新闻报道稿,也可以由小组派代表作为外景地记者做“现场报道”。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使用教材p91图7-9(寻找工作的失业者)和图7-10(挤满取款人群的银行)。
其他可供参考的图片、地图、图表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外贸缩减46.2%40.6%28.4%16.5%8.4%1/3工业下降70%69.1%50%48%50%2/3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xxx万活动二:国际观察(设置本环节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实质、影响等的理解)课前准备:1.选择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XX年高中历史3-1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课程标准:熟知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识记: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大危机分别对德国和日本造成的重要影响:欧亚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
2、理解: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德日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3、了解: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分析,认识它是资本主义由社会经济危机进而演变到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过程与方法:、比较归纳:通过德日法西斯专政形成的过程,比较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不同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对德日法西斯势力建立过程,探究其各自形成的历史根源以及各自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不同特征。
3、问题评价:评价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其中的德国和日本等走上了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道路。
世界大战的两个策源地由此形成。
2、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思想与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的原因。
难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下简称“大危机”)的爆发及其对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德日法西斯乘机掌握了政权。
由于本课的部分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指出本课探究的主要内容有两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怎样爆发的?”“德、日两国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以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问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案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黄芳前期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第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大危机的爆发,之后的第二第三课为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一课在本专题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运行机制调整的重要原因,而且它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
他们已经通过了之前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基本上适应了高中的历史学习习惯,初步具备了历史分析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拥有较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思维活跃,感情丰富,不再满足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
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学生的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法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目标:1、识记: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理解特点、意义,运用分析大危机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历程有较辩证的认识。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经济危机没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应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经济危机的影响教学重点解决方案:通过图片及数据的引导使学生从现实的现象中感受到危机存在的方方面面,加深学生对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的认识难点:经济危机的原因,经济危机涉及到的概念教学难点解决方案:为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材料,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增加试题训练来加强对实质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联系现实,启发学生关于世界经济建言。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投影显示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举办G20峰会刚刚落下帷幕,世界政界商界云聚一堂共商世界低迷问题,G20成立于1999年,其目的就是为1998年经济危机提出药方,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下出现了世界金融危机,C20升级为政府首脑参加会谈,世界各国的这种合作推动了人类共同的发展进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教案标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和原因;2.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3. 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各国政策和社会变革的启示。
教学内容:1. 背景介绍:1920年代的繁荣与危机预兆;2. 原因分析:美国股市崩盘与金融危机的爆发;3. 影响分析:世界经济的崩溃与各国政策的反应;4. 启示及教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于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步骤:一、背景介绍:1920年代的繁荣与危机预兆(30分钟)1. 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包括美国的经济繁荣以及大战后的欧洲经济复苏。
2. 讨论学生对繁荣时期的印象和理解,引导学生思考繁荣的原因和可能的问题。
二、原因分析:美国股市崩盘与金融危机的爆发(30分钟)1. 介绍1929年美国纽约股市的大萧条,分析导致股市崩盘的原因,包括信贷过度膨胀、股市泡沫等。
2. 解释金融危机的爆发,包括银行倒闭、失业率大幅上升等。
三、影响分析:世界经济的崩溃与各国政策的反应(40分钟)1. 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包括国际贸易大幅下降、全球经济衰退等。
2. 探讨各国政府在经济危机中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包括美国的“新政”、德国的纳粹党上台等。
四、启示及教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于社会变革的影响(20分钟)1. 总结经济危机对各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包括对社会制度、政治形势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和教训,包括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经济政策的调整等。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和危机时期的景象;2. 相关资料和文献,用于介绍和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背景和原因。
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2. 使用多媒体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3. 小组讨论或小组展示,增加合作学习和思考能力。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学教案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教学目标:2.知识与能力:⑴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表现,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⑵掌握本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影响,培养学生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
⑶掌握“自由放任”政策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概念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⑴运用历史资料,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⑵运用分析与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概念和本质。
⑶通过角色体验,再现历史场景,掌握知识,加深理解。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⑵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5.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6.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教法设计: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通过多媒体演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出问题——阅读教材——体验角色——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7.课时安排:1课时8.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从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危机的特点、危机的影响以及美国在经济危机初期应对政策的失败四个方面来讲述1929~1933年的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固有矛盾的结果。
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处理方式不同,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在经济危机初期,美国总统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不但没有消除危机,反而使危机恶化。
本课插图和补充材料比较丰富,建议教师充分利用。
本课涉及到经济从繁荣到危机的变化,建议教师在讲课时多利用统计数据加以说明。
本课引言由彩图和文字两部分构成。
《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教案
《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教案第⼗五课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教案)━━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秦皇岛市第⼗三中学张国红⼀、教学⽬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初步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法克服的⽭盾,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了解罗斯福新政的本质;2、能⼒⽬标通过对罗斯福等⼈物的了解,培养学⽣正确评价历史⼈物的能⼒。
3、知识⽬标经济⼤危机;罗斯福;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的性质与影响;罗斯福的历史地位。
4、重点、难点经济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课堂教学过程【导⼊新课】课前⽼师布置的作业,要求每个⼩组查询有关股票的知识和信息,上课时由⽼师提出问题,师⽣共同完成导课内容。
问题:1、什么是股票?2、股票为什么能够买卖?在哪⾥买买?3、股民买卖股票的市场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答案:1、企业为筹集资⾦⽽在特定市场发⾏的有价证券,是持有者拥有企业资产的书⾯凭证。
2、由于股票包含经济利益所以可以买卖、抵押。
在股市进⾏股票的买卖。
3、由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决定的。
股票市场的整体价格的⾼低则⼀般反映国民经济的好坏,股票市场就像⼀张反映经济状况好坏的“晴⾬表”。
问题:可是当这张“晴⾬表”不能准确....反映经济状况时,会发⽣什么事情呢?答案就在我们即将要学习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课中,下⾯让我们⼀起来学习。
【导读提纲】(幻灯出⽰导读提纲)先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请⼤家结合导读提纲快速阅读教材的正⽂部分,并分析知识结构。
1.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2.这次危机从哪个国家开始?爆发的时间是什么?标志是什么?3.这次危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产⽣什么深远影响?4.罗斯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当选美国总统?5.罗斯福新政的概念是什么?其内容有⼏个⽅⾯?6.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产⽣哪些重要影响?【讲授新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问题:1、在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两次⼯业⾰命之后,⽣产⼒飞速发展,社会分⼯也越来越细。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教案
对外:书本49页
日本和德国都是法西斯专政,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异同呢?
相同点
(1)历史传统:两国长期以来都是君主制的国家,都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
(2)不利的国际地位: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处于不利的额地位,要求摆脱或修改体系
(3)利用时机相同:30年底啊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
(4)支持力量:本国垄断资阶级和军队的支持
不同点
(1)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纳粹党通过选举成为德国第一大党,而德国通过纳粹党夺取政权,理论上讲是合法的。
日本依靠发动兵变夺取政权
(2)群众基础。纳粹党进行大肆欺骗性宣传,赢得了广泛支持.
日本主要依靠军队的支持
同样面临经济危机的打击,美国和德日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是什么?
掌握德日与美国采取不同方式的原因,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过程和方法
通过历史探究与问题对比,得出客观结论,并能够联系今天的历史事件,客观的、多角度的分析现今社会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的学习,树立学生正确的爱国思想,培养学生以科学的、客观的、长远的眼光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授课对象:高二学生
设计者:徐艳霞
章节:第三单元 第一课
计划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3单元第1课。本课主要包括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三部分内容,使学生了解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以及它带来的影响,了解在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应对方式及影响。
最新人教版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第1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了解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为摆脱危机,德日两国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等。
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结合必修二第六单元的相关内容,全面掌握经济危机的,注意分析异同点,【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提问“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吗?”这场危机带来哪些后果?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讲授新课】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一)开始: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二)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贫富差距扩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三)特点:1、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1937年又陷入新的危机;2、范围广:从财政危机波及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从资本主义国家蔓延到殖民地附属国,危机不断深化、激化;3、破坏性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人之多【问题探究】大危机为什么首先从美国爆发?(四)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1、影响(1)国内:激化社会矛盾;失业人数增加;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
从局部看,经济危机必然激化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各国政坛丑闻迭出,政府信誉扫地;而广大人民由于失业和生活水平的下降,对本国政府强烈不满,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法西斯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2)国际: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战。
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一方面设置关税壁垒以限制进口,而另一方面又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为尽快摆脱困境,还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民族解放运动持续高涨,国际关系日趋紧张,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高三历史教案: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作用;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法西斯政权的内外政策;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其内外政策。
2.能力方面:(1)通过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以及对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促进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探讨美国、德国和日本资产阶级为摆脱危机采取了不同方式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历史现象出现原因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1)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通过罗斯福新政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尽管新政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3)通过对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其内外政策的教学,使学生一方面认识法西斯政权的反动性;另一方面,反思值得我们今天吸取的历史教训。
4.学法指导方面:(1)引导学生探究美国和德、日为摆脱危机所采取的不同方式的历史原因,让学生学会对比联想的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材料,使学生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是重点。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基础。
20年代,美国的经济趋于繁荣,但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一是市场的虚假繁荣掩盖了贫富的差距和供求的矛盾;二是狂热的股票投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而产生这些因素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必然引发政治危机。
历史教案——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历史教案——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一)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目标: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主要措施及其效果。
2.思想教育目标:①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尖锐化。
②罗斯福新政是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藉以消除危机。
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因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3.能力培养目标:①通过对1929——1933经济危机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分析罗斯福新政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从而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③指导学生初步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和发展推动社会变化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难点: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概念:股票交易、生产过剩、货币金融、银行信用等,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重要措施。
(三)教学时数:1课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谈话法、幻灯(五)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一战的原因是什么?2.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过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导入新课]凡一华体系建立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阶革命都遭失败,资本主义国家统治暂时稳定。
资本主义世界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讲授新课]一、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板)(P12大一)(问)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繁荣局面的原因是什么?(相对稳定)1.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板)(问)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凡一华),欧洲革命运动陷入低潮(镇压),各国经济恢复)。
一战中受到严重创伤的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恢复,1924——1929年,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呈现出繁荣局面。
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教学设计 教案
(2)阅读P81【学思之窗】回答:20世纪20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点拨方法:了解分期付款的概念,分期付款属于消费信贷范畴,是以信用维持的销售手段,其经济活动的完成必须依靠银行贷款来进行。
参考答案: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当分期付款过度发展后,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为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重大隐患。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
援引历史资料(图片表格等),帮助学生归纳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运用分析与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加强学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经济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高利润低消费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D.股价狂跌,股市崩溃
参考答案:A
5.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整个世界,这主要是( )
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
树立关注人类命运的责任感和面对灾难的坚强意志。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基本概况。
2.理解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3.掌握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和措施。
教学重点:1.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2.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和措施。
教学难点:1.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2.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和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什么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什么?讲解:经济危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经济总体水平下降,生产萎缩,市场萧条,物价暴跌,失业率上升等现象。
经济危机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会导致经济衰退,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贫富分化、社会不稳定等。
二、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影响提问: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经济危机对各个国家的影响是什么?讲解:经济危机的根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体制的缺陷:一些国家的经济体制存在缺陷,如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等。
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一些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如金融监管不力、金融创新不足等。
社会结构的不合理:一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存在问题,如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不足等。
经济危机对各个国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它们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危机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等。
三、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和措施提问: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是什么?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是什么?讲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扩大内需:一些国家通过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加强经济调控:一些国家通过加强经济调控,稳定市场价格,避免经济出现大幅波动。
推动经济转型:一些国家通过推动经济转型,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一些国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
四、小结经济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应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案
第三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教学目标:1、识记经济大危机的表现、理解特点、意义,运用分析大危机的原因。
识记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理解罗斯福新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重要概念,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2、二、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通过讨论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归纳的能力。
3、理解新政中国家参与经济与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对于挽救危机的不同效果;吸取罗斯福用于创新、敢于改革的勇气和精神,明白必须是与时俱进,不断开创进取,培养学生勇于承担、大胆创新的品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教学重点解决方案:通过图片及数据的引导使学生从现实的现象中感受到危机存在的方方面面,加深学生对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新政内容的理解、把握和记忆。
难点:经济危机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评价教学难点解决方案:为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材料,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入手,以小见大,增加试题训练来加强对实质的理解和把握。
最后,启发学生关于罗斯福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下出现了世界金融危机,这种巨大的冲击波让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 80年前的那场大危机。
有好事者提出了一个疑问,假如奥巴马是罗斯福,他能救美国经济吗?好,就让我们先回到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去了解一下当时美国挽救危机的背景吧!【新课内容】探究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表现:(1)地域范围:从美国开始,迅速扩展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影响世界(2)经济范围:从股票市场开始,银行工业、农业、失业、饥民2、特点:范围大、时间长、破坏大、来势猛3、影响:(1)加剧社会危机(2)激化世界紧张局势注:利用图片及表格来说明经济大危机的表现及影响,对部分图片及教材文字的分析,通过引导式的讨论,得出特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程标准知道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识记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的特点、“自由放任”政策;理解20年代“繁荣”景象、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重、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却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短促的“繁荣”一夜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大萧条景象..大街小巷中的美国人都在纳闷儿;“美国到底怎么了”“美国梦哪里去了”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为什么如此严重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分析..一、经济危机的表现: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二、经济危机的原因:1、危机前的美国: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导言、第一段与P80繁荣时期的汽车长龙提问: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状况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1具体原因:A、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B、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2直接原因:供需矛盾即生产和销售的矛盾..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危机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提问:为什么发生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1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2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三、感受经济危机:2、经济危机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3、危机的特点:1范围特别广:从地域范围看: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2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3破坏性特别大..4、经济危机的影响1从各国国内: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2从世界范围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势危机四伏..3危机中蕴含着新的契机;确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四、应对经济危机2、结果根本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了..胡佛的声望一落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课堂小结。
第17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学案(人教版必修2)
第17课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标要求】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知识梳理】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贫富差距过大造成市场萎缩,从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生产与销售矛盾尖锐。
(3)直接原因:分期付款过度膨胀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4)催化剂:股票投机活动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
(5)导火线: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
2.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
3.特点:(1)波及范围特别广: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
(2)持续时间特别长:持续到1933年才有了复苏迹象。
(3)破坏性特别大: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4.影响:(1)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造成特别巨大的破坏,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2)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①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②广大人民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③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3)危机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为摆脱危机,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还进一步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5.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内容:①固守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②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
(2)结果:①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
②举国上下怨声载道,期盼出现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
【疑难突破】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XX年高中历史3-1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 3★课程标准:熟知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识记:1929年大危机的爆发、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大危机分别对德国和日本造成的重要影响:欧亚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
2、理解: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德日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原因和特点。
3、了解: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分析,认识它是资本主义由社会经济危机进而演变到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
(二)过程与方法:、比较归纳:通过德日法西斯专政形成的过程,比较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不同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对德日法西斯势力建立过程,探究其各自形成的历史根源以及各自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不同特征。
3、问题评价:评价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其中的德国和日本等走上了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道路。
世界大战的两个策源地由此形成。
2、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思想与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的原因。
难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下简称“大危机”)的爆发及其对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德日法西斯乘机掌握了政权。
由于本课的部分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指出本课探究的主要内容有两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怎样爆发的?”“德、日两国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以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问题。
要说明,本课的重要概念有“法西斯专政”、“纳粹党”以及“日本军部”,以加深印象。
还要说明,在本课中还有一个“学思之窗”,它是一个需要深入分析的重要问题。
★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导入:“自美国建国以来,历届国会审度国势,但莫有本届所见之兴旺繁荣,……但观今日生存之必要条件,已由生活所需,进入美衣美食豪奢之境地。
……我国今日之成就,实足快慰。
我国未来之前途,实很乐观。
”这段话是美国总统柯立芝于1928年发表的国情咨文。
20世纪2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经济相对稳定繁荣的“黄金时代”。
正因为如此,柯立芝才能如此自信和乐观。
然而,仅仅一年后,当美国人民重温这段话语时,却彷如隔世,完全没有了这种“美妙”的感觉……。
问:美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使美国人民“完全没有了这种‘美妙’的感觉”呢?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开始: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大危机由1929年10月美国股票行情猛跌而引发,所以在历史上被称为“黑暗的十月”,由此导致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状况的晴雨表,带动了整个经济形势的变化。
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到260亿美元。
股票市场的变化,冲击了美国的金融体系,银行出现挤兑风潮,这又动摇了企业界的信心,使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状态。
1929~1932年,银行破产达到100多家,企业破产达到约11万家。
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53.8%。
2、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社会的贫富悬殊造成社会购买力的下降;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与市场矛盾的激化;美国20年代的经济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之上,一些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造成了国民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衡和贫富差距的越来越大。
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用。
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的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的总收入中不足24%。
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了国内市场的相对狭小。
(3)直接原因:股票投机制造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股市的崩溃成为大危机来临的信号。
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上盛行分期付款的购货方式,以此来刺激消费,但也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局面。
这种繁荣并没有反映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鼓励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
但资本家为了追逐眼前的利润,仍盲目扩大生产,致使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
(4)导火线: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十分普遍,不少普通人也参与其中,将它作为迅速致富的捷径。
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股市,还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
这一投机的结果是导致股票价格被不合理地抬高,有些股票以其账面价格3~20倍的价格卖出。
这无疑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体系的崩溃准备了条件。
因此,以1929年10月纽约股市的崩溃为开端,引发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
3、特点:)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1937年又陷入新的危机;2)范围广:在经济领域,大危机期间出现了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并发,相互交织;还指从地理范围上看,危机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不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德、日、英、法等国未能幸免,就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也受到影响。
只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未受冲击。
3)破坏性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人之多。
二、危机冲击下各国的选择:、大危机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激化社会矛盾;失业人数增加;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
以美国为例,大危机期间,由于工业、农业、商业的萎缩,到1933年3月,美国的完全失业和半失业工人达到1700万,还有大约102万农民破产,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
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8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402亿美元;1933年的商品消费额,下降到1929年的67%。
也是在危机期间,出现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为了应付生产过剩、商品积压,销毁了大量农产品和牲畜,以保持利润;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缺衣少食。
据1932年9月的《幸福》杂志估计,在美国有3400万人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无法维持生计。
有200万人到处流浪,栖息于破烂的“胡佛村”中。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工人罢工和失业者的游行示威;法西斯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2、大危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世界市场的影响: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引起全球范围的经济战。
各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致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遭受毁灭性打击,造成这些地区人民生活的进一步贫困。
此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将国内矛盾转移到国外,拼命争夺世界市场,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空前的经济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关税战。
1930年,美国提高了近900种商品的关税,以期阻止其他国家商品的进口,其他国家则采取报复性措施,提高自己的关税壁垒。
这种为争夺世界市场而展开的经济战愈演愈烈。
3、为了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和道路。
①美国:实行“新政”,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②德国和日本:走上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扩张之路。
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危机的情况下,那些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比较稳固的国家采用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做法,以缓解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缓和社会矛盾。
如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缓解了大危机造成的破坏。
但在那些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那么稳固、资产阶级革命未能完全消除封建势力影响的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建立起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内镇压广大劳动人民、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的道路。
这些国家走上不同道路的结果,最终对世界形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特别是这两类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对抗,成为维护与破坏世界和平的两种对立力量。
三、希特勒的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①历史原因:第一、缺乏民主传统,同时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从历史上来看,德国长期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
1871年,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魏玛共和国只是德国战败后成立的一个民主制度不健全的共和国,基础薄弱。
第二、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
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
(接受了美国的大量贷款,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几乎立刻就波及到了德国。
危机对德国的打击非常沉重。
)③直接原因:纳粹党的兴风作浪【备课资料】纳粹党德国法西斯政党。
即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曾译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国社党)。
纳粹是德语Nationalsozialist(民族社会主义者)一词的缩写词Nazi的汉语音译。
前身为1919年1月5日由A•德莱克斯勒和c•哈勒建立的德国工人党。
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1920年9月30日,该党用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联盟的名义在慕尼黑登记。
其含义有二:表明纳粹德国继承“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系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可以延续千年的最大国家。
因在中世纪神话传说中,“第三帝国”被视为持续千年的太平盛世社会,以此美化纳粹政权。
1921年6月29日,A•希特勒任党的元首。
1946年9月30日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919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工人党党员。
1920年2月该党公布他与德莱克斯勒合作起草的25点纲领,后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1923年啤酒店暴动失败后纳粹党被取缔,1925年2月重建。
重建后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大肆煽动日耳曼民族主义情绪,党员人数激增,1928年为10万人,1932年达140万人。
在1930~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该党议席从12席增至230席。
1929~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为纳粹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愈来愈多的垄断资本家支持纳粹党。
纳粹党私自筹集武器,组建冲锋队.1932年11月,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联名上书魏玛共和国总统P•von兴登堡,要求委任希特勒为总理,并最终于次年1月30日将希特勒推上台,纳粹党成为执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