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纲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主义1. 基本概念-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例如,我们周围的山川河流、桌椅板凳等都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它们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而人的意识是对这些物质的反映。
- 辩证法强调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观点体现在万事万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如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
发展的观点则表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像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
全面的观点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事物,要综合考虑事物的各个方面。
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的反映。
例如,人们看到苹果落地这种物质现象,经过思考研究,才产生了万有引力的意识成果。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例如,科学的发展理念能够指导国家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而错误的经济政策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3.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一对矛盾,它们在经济利益、政治地位等方面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这种矛盾的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则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显著的变化。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例如,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的逐渐升高是量变,当达到100℃时就会发生质变,变成水蒸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物质基础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辩证法则是分析和把握对象内部矛盾、变化与发展的方法。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状况。
这意味着社会的变革是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而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内在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通过阶级斗争的形式来解决。
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辩证的、非线性的演变过程,社会的进步和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辩证法的方法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方法。
它强调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通过对事物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矛盾,进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演化。
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并且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内部。
矛盾的特殊性则是指每一对矛盾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2. 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辩证法区分了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
主要方面对于事物的发展决定性作用,次要方面则在其主要方面的指导下发生变化。
3. 矛盾的转化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事物发展的驱动力。
在矛盾不断斗争、变化的过程中,新的方面取代旧的方面,形成新的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革。
4. 否定之否定辩证法强调事物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相互取消、转化和推进的过程。
在矛盾的斗争中,旧的事物被否定,但同时产生了新的事物,从而达到事物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
这种方法论不仅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有重要应用,也指导着自然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思想工具。
总结一句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方法论,通过分析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冲突、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可以深刻认识世界和推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复习提纲--全
【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四分法:唯物论、辩证法(决定和反作用)、认识论(实践)、历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唯心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②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事求是)④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社会主义)【第一章】【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思维和存在的问题②物质和意思谁是第一性的问题(物质—唯物、意识—唯心)③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不可知论、可知论)【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可是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我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选择)①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②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③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实践】①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②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③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⑤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联系】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①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②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适合新条件的,并添加了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③在社会领域内,新事物能够得到人们群众的拥护。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案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案第一章: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概述1.1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定义与意义1.2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1.3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传统唯物主义的区别1.4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第二章: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1 马克思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看法2.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2.3 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2.4 物质与意识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三章:辩证法的基本原理3.1 辩证法的定义与意义3.2 辩证法的基本规律3.3 辩证法的逻辑方法3.4 辩证法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四章:矛盾论4.1 矛盾的概念与特性4.2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4.3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4.4 矛盾的分析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五章:历史唯物主义概述5.1 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义与意义5.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5.3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5.4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第六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6.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概述6.2 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6.3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6.4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作用在历史发展中的体现第七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7.1 生产力的概念与构成7.2 生产关系的概念与构成7.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7.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八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8.1 经济基础的概念与构成8.2 上层建筑的概念与构成8.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8.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第九章:阶级斗争与阶级分析9.1 阶级的概念与划分9.2 阶级斗争的概念与作用9.3 阶级分析的方法与意义9.4 阶级斗争与阶级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第十章:社会发展规律10.1 社会发展规律的概念与特点10.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10.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10.4 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及其实现途径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背景1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理论价值11.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实践中的指导作用11.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第十二章:辩证唯物主义与自然科学研究12.1 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12.2 辩证唯物主义在生物学、物理学等领域的应用12.3 当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考12.4 辩证唯物主义在自然科学教育中的渗透第十三章: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13.1 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13.2 历史唯物主义在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的应用13.3 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考13.4 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教育中的渗透第十四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发展14.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14.2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指导作用14.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运用14.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展望第十五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与普及15.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性15.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15.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现状与问题15.4 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质量的途径与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展开,涵盖了十五个章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复习提纲(很全)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3.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4.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5.联系的概念。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6.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
(特别注意生产力概念)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7.为什么说联系具有普遍性。
①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②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联系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8.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理由有三: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②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否了的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和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给人们提供了认识时间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9.马克思主义首要和基本观点,实践的概念及类型。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类型有三:①物质生产劳动时间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10.真理的概念,真理与谬误的区别。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11.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又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
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
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
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
又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
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
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
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马克思主义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创立的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政治哲学体系。
其中,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它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而辩证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相互转化的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是决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因此,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过程。
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应的是辩证法观。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所引起的。
辩证法观强调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辩证法观还强调了事物的矛盾性和对立统一的运动规律,指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相互转化和对立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不仅影响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社会发展,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它承载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学说精髓。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的核心思想是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和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观不仅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之中,也影响了当代社会和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观念。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马克思主义复习提纲(详细)
一、社会历史发展和唯物史观
1. 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 社会形态的演进和转变
3. 唯物史观的核心要点
二、生产方式和阶级斗争
1. 基本生产方式及其特点
2. 阶级斗争的基本矛盾和动力
3. 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前景
三、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
1. 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矛盾
3.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四、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
1.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贡献
3. 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路径和目标
五、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
1. 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特点
2.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困难
3.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境界和实现条件
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实践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特点
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实践和贡献
七、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1.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与科学性
1.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九、其他相关内容
以上提纲旨在帮助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键内容,透过对这些重要议题的梳理和理解,有助于全面把握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请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拓展,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它们包含着对世界的不同解释和对社会历史的不同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灵魂。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基础,它通过对事物的矛盾运动、否定之否定和质量互变等基本范畴的分析,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1、事物的矛盾运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组成的,这种矛盾状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矛盾的主要形式有质量矛盾、量的矛盾、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等等。
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事物的变化方向和历史进程。
2、否定之否定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过程包含着不断的否定和超越,即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这种过程是一种新的阶段和质的变化,是事物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具有普遍性和历史性。
3、质量互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质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是单纯的数量增减,而是伴随着质变的过程,是从一种本质状态向另一种本质状态的转化。
质量互变是事物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也是事物进化的一种形式。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本质、规律和趋势,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济基础是指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文化等意识形态和相应机构的总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历史的总体框架。
2、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在每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各种不同阶级的利益和矛盾。
阶级斗争是抛开阶级不存在的社会中产生的,是阶级不同利益相互对立的一种表现。
阶级斗争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要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哲学基础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实践是哲学的基础,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唯一有效形式。
3.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以及它们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两个阶级,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
5.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部分:政治经济学基础
1. 社会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2.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进程和趋势,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3. 商品经济及其发展规律,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生成规律。
4.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构成,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转变和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主要发展阶段。
2.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分化趋势。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的与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
4. 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对、的贯彻执行。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第四部分:其他
本部分包括其他内容,例如中国近代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
结尾
以上是本文的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思想之一,它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和历史趋势。
这里提到的一些理论和概念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对于深入理解这一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纲
1.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形成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国家的传播与发展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 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
- 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特点
-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的认识
3.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 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与超越
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理论分析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的认识 -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探讨
5.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
- 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
- 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法律和意识形态的分析 -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政治实践的关系
6.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
- 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观和实践观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艺术和宗教的评价
7.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和影响
-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与发展
-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意义和现实价值
注意:以上提纲未包含具体标题,且尽力避免使用相同的文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1、宏观角度(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 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微观角度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三、唯物辩证法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中观角度“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3、微观角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四、历史唯物主义1、宏观角度(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中观角度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3、微观角度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潮中两个重要学说。
它们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纲领,并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社会思想发展,塑造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理念,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历史论”演变而来,根植于有机联系,把历史活动视为自然历史运动,它强调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物质条件决定的。
既然历史活动实质上是物质条件决定的,那么,如何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握和解释历史,以此为指导实现发展,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所关注的焦点。
历史唯物主义是以科学态度阐释历史,坚持物质基础观念和历史发展观,形成一贯的、有机的、普遍的统一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于20世纪后半段所发展出来的。
它是基于“物质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发展而来的新学说,它主要着眼于研究世界总体结构的整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并建立完整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体系,其中包括了辩证法的思想、实践论的思想、历史论的思想、社会学理论的思想等等,是更加深入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
辩证唯物主义突破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局限,提出了继承历史唯物主义本质和基本方法论的以人实践理论构建复杂历史过程和推进实践,从而实现科学发展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见解和方式,对当今的新思潮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辅相成,是中国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思潮,也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引领着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对历史现实的认识与思考,以反映实际社会的发展特征、分析社会变革过程、洞悉时代脉搏,力图从狭义上找出改造历史的可能,倡导历史进步的实现与指导,也就是历史方法论;而辩证唯物主义则重在解析物质史本质,从整体研究自身实践,形成现代辩证主义思想,更深入地认识和发展实践理论,解析物质史本质,揭示物质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门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学科,它的基本原理包括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这两种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为我们解读社会现象、理解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分别介绍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探讨其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阶级斗争为基本动力的。
它强调社会发展的逻辑规律,揭示了历史进程中各个阶级相互斗争、交替更替的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认为社会形态的转变是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矛盾推动的。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能够认识到社会变革的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二、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哲学思想之一,它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矛盾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内部运动和发展的源泉。
辩证唯物主义通过矛盾的斗争、转化和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了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真理的标准是实践的结果。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历史唯物主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而辩证唯物主义为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不仅用于解读历史和社会现象,也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时至今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全球性挑战,我们更需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深化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推动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总结绪论1.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P13-18)概述: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其最鲜明的特征。
体现在: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鲜明的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基本问题(P29-30)(1)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第一方面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根据上述第二方面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的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2.物质与意识的关系(P3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1、宏观⾓度(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2、中观⾓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微观⾓度意识的特点(⽬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关系等⼆、唯物辩证的认识论1、宏观⾓度(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2、中观⾓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微观⾓度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三、唯物辩证法1、宏观⾓度(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盾观、创新观(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中观⾓度“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盾观”(⽭盾对⽴统⼀;⽭盾普遍性;⽭盾特殊性;⽭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盾;⽭盾主次⽅⾯;两点论与重点论统⼀);“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命批判精神;创新作⽤;发展实质)3、微观⾓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盾对⽴统⼀(同⼀性与⽃争性);⽭盾的普遍性;⽭盾特殊性;⽭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盾;⽭盾主次⽅⾯;两点论与重点论统⼀;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命批判精神;创新作⽤四、历史唯物主义1、宏观⾓度(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盾、基本规律;⼈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中观⾓度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的价值(⼈⽣价值观);群众观(⼈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标准)3、微观⾓度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纲
第一节:总论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及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由世界观所决定的。
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客观产物。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和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量变质变规律(即发展),否定之否定观点。
④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食物自身的否定,实质是扬弃。
第二节: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