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点总结37254

合集下载

高考电化学知识点总结2024

高考电化学知识点总结2024

引言电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高考中,电化学相关的知识点经常出现,并且重要程度较高。

本文将对高考电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概述本文将从电解和电池两个大点展开,分别介绍电解和电池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点。

通过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高考中的电化学题目。

正文内容一、电解1.电解的基本概念1.1电解的定义与含义1.2电解液的种类1.3电解过程的特点1.4电解质的离解度及其影响因素1.5电解过程中的有关电极反应2.电解方程式2.1电解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2.2电解方程式的平衡状态2.3电解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4电解过程中的非氧化还原反应2.5电解过程中的电化学计量关系3.电解实验3.1电解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3.2电解液的选择与实验条件3.3电解实验中的电解槽与电解池3.4电解实验中的电流强度和电量计算3.5电解实验的应用与意义二、电池1.电池的基本概念1.1电池的定义与构成1.2电池的分类与特点1.3电池的工作原理1.4电池的电动势与电动势源1.5电池的内阻与电池性能2.常见电池2.1干电池2.2蓄电池2.3燃料电池2.4高温电池2.5其他类型的电池3.电池的使用与维护3.1电池的使用注意事项3.2电池的保养与维护3.3电池的充电与放电特性3.4电池的性能评价与比较3.5电池的环境与安全问题4.电池的应用4.1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4.2电池在工业中的应用4.3电池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4.4电池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4.5电池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5.电池的发展与前景5.1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5.2电池技术的趋势与未来5.3电池技术的问题与挑战5.4电池技术的应用拓展5.5电池技术的社会影响与经济效益总结通过对电解和电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我们对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解过程、电解方程式、电解实验、电池的基本概念、电池的分类和应用、电池的使用与维护、电池的发展与前景等有了深入的理解。

高中化学电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化知识点总结电化学是研究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现象,以及应用电化学原理和技术进行化学反应和物质分析的学科。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化学理论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主要包括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电解、原电池、电解池和电化学分析等内容。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对电化学知识进行总结。

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电解质溶液是由离子组成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导电。

在电解质溶液中,正离子向电极迁移的速度与负离子向电极迁移的速度相等,保证了电解质溶液中的电中性。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受溶液浓度、温度和溶质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浓度越高、温度越高、溶质种类越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对于强电解质溶液而言,其导电能力受浓度影响较大;而对于弱电解质溶液来说,其导电能力受溶质种类和温度影响较大。

2. 电解电解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或原电极上的物质释放出或吸收电子。

电解的条件包括电解质的种类、电解质浓度、电极材料、电解温度等。

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被称为阴极的极化物质,而阴离子被称为阳极的极化物质。

电解可以用来制备金属、非金属元素、氢氧化物和酸等。

3. 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也称为化学电池。

原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电解液三个部分构成。

在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过程受三个因素影响:阳极和阴极的化学性质、电解液的种类和温度。

原电池的电动势由阳极和阴极的标准电极电动势决定,与浓度无关,但与温度有关。

原电池的电动势可以通过特定的振铃法、电流法、电位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4. 电解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由外电源、电极和电解液三个部分构成。

在电解池中,外电源通过电极向阳离子注入电子,从而在负极处发生氧化反应,而在阳极处发生还原反应。

电解池的工作方式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电池操作模式,另一种是电解操作模式。

电解池主要用来生产金属、非金属元素、有机物、氯碱等化学品。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电化学基础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化学是研究电化学反应的科学,它涉及到电流和电势的关系,以及在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换和催化作用。

电化学反应通常发生在电极上,电化学反应的方向与电流的流动方向相反。

2. 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电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极反应、电解、电荷传递和能量转换等。

在电池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进而转化为电能,从而产生电流。

3. 电化学的基本参数电化学的基本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电解、电极电势、电导率、离子迁移速率等。

这些参数是电化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电化学应用的基本原理。

二、电化学反应1.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电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反应、电化学合成反应等。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产生电压和电流。

电解反应是电化学反应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发生的反应,通常涉及到离子的迁移和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电化学合成反应是指利用电能进行化学合成反应,通常包括电极合成和电解合成两种方式。

2. 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电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是电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热力学研究电化学反应的热能转化和热能产生的条件,动力学研究电化学反应的速率和电化学动力学理论。

三、电化学动力学1. 电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物质的变化量。

电化学反应速率与电流和电压密切相关,它是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关键之一。

2. 催化作用催化作用是指通过催化剂来提高电化学反应速率的现象。

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通常在电化学反应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3. 双电层理论双电层是电极表面和电解质溶液之间的一个电荷层,它对电化学反应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双电层理论是电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涉及到电极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位差和电荷分布。

4. 交换电流交换电流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与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它是电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电化学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

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

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电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高中电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化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高中电化学的考点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电解与电解质电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中,由于外加电压的作用,正负离子向电极分解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的过程。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在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同时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二、电解质的强弱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溶液中溶解度有关。

溶解度越大的电解质,导电能力越强,称为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电解质,导电能力较弱,称为弱电解质。

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和碳等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也可以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

三、电解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电解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构成。

电解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外加电压使反应发生,进而产生电电动势,使电子从负极流向阳极,正离子从阳极流向负极。

根据所用电解液的性质不同,电解电池可以分为蓄电池和电解池。

四、电解电池的种类和应用电解电池主要分为化学电池和电解电池两种。

化学电池是指利用化学不平衡引起的电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如常见的电池。

电解电池是利用外加电压使化学反应进行而产生电流的装置,如电镀和电解制氢。

五、电池的种类和工作原理电池是利用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和湿电池。

干电池通常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包括锌-碳电池和碳-锰电池。

湿电池则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来产生电能,如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电解电池类似,都是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动势。

六、电化学反应的性质和计算电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电子是从物质流出,物质被氧化或者与氧化剂反应;在还原反应中,物质获得电子,电子是流入物质,物质被还原或与还原剂反应。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与电流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是化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池、电解、电镀、腐蚀等。

本文将对高中电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重点介绍电化学电池和电解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电化学基本概念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能够导电的物质,如盐酸、硫酸等;非电解质是不能导电的物质,如蔗糖、乙醇等。

2. 电解:电解是利用电流使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物质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3. 电导:电导是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导电能力。

4. 极化现象: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会在电极上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在电极上发生物质沉积或析出等现象。

5. 电势差:电势差是表示两点之间电压高低差异的物理量,单位为伏特(V)。

6. 电极电势:电极电势是表示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异,单位为伏特(V)。

7. 电池:电池是利用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二、电化学电池1. 原电池与电解池:原电池是自发反应转化化学能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电解池是消耗外部电能,并使非自发反应发生的装置,如电解槽。

2. 电池的构成要素:电极、电解质和电池外电路是电池的构成要素。

3. 电池图示法:用文氏图表示电池符号,电池的正极标记为+,负极标记为-,两电极间用直线相连。

4. 电动势:电动势是电池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势差,表示电池驱动电荷流动的能力,单位为伏特(V)。

5. 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是表示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异,单位为伏特(V)。

6. 离子在溶液中的位置:阳离子在溶液中靠近负极,阴离子靠近正极。

7. 电池的工作原理:著名的电池有干电池、铅蓄电池、锌银电池等。

8. 电池的应用:电池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如手电筒、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三、电解1. 电解过程:电解过程包括阳极的氧化反应和阴极的还原反应,电解质分解成阳离子和阴离子。

2. 电解溶液的导电性:电解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决定了电解溶液的导电性。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以下是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的归纳总结:1. 电化学基础概念:- 电化学: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的转化关系的科学领域。

- 电解质:能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

- 电极:用来与电解质接触并引出电流的物体。

- 电解:通过外加电流使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

- 电池:利用化学反应自行产生电流的装置。

2. 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溶液:完全电离,生成众多离子的溶液(如NaCl、HCl等)。

- 弱电解质溶液:部分电离,生成少量离子的溶液(如CH3COOH、NH3等)。

3. 电解反应:- 阳极反应:发生在阳极上的氧化反应。

- 阴极反应:发生在阴极上的还原反应。

- 电解液:溶解有电解质的溶液,其阳离子和阴离子将分别参与到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中。

4. 电池相关概念:- 极性:电池中正极和负极的区分。

- 电动势: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 标准电动势: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电池的电动势。

- 密度:电池导电材料的质量和体积之比。

5. 电解、电池中的电荷转移:- 电子转移:电子在外部电路中从阴极流向阳极。

- 离子转移: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由电场力推动进行迁移。

6. 电池的分类:- 电化学电池:使用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如原电池和干电池。

- 电解池:通过外加电流引发化学反应的装置。

7. 稀液溶液的导电性:- 强弱电解质的电导性差异:由于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较高,故电导性较弱电解质溶液强。

- 稀液导电原理:离子移动时产生的扩散电流和迁移电流导致了整体电流。

以上是电化学基础知识点的简要总结,涉及到了电化学基础概念、电解质溶液、电解反应、电池相关概念、电解与电池中的电荷转移以及电池分类等内容。

高三电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电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电化学的知识点总结电化学是化学与电学相结合的学科,研究电流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对高三电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基本概念1. 电化学反应:指在导电溶液中,由于电子在电极之间的流动引起的化学反应。

2. 电解:指通过外加电流使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3. 电池:由正负两极和电解质溶液(或电池内部的电解质)组成的装置,能产生电流。

4. 电解质: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5. 电极:电池中能与电解质直接接触并参与电化学反应的部分,包括阳极和阴极。

6. 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类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7. 标准电极电势:参照物为标准氢电极,测量其他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二、电化学反应1. 金属腐蚀:金属与溶液中的氧、水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造成金属表面的损坏。

2. 电解池:由阳极和阴极以及电解质溶液构成,用于实现电解反应。

3. 电解液的选择:选择适当的离子化合物作为电解质,使得电解质能够导电并且电解反应比较容易发生。

4. 电沉积:通过电流使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还原成金属的过程,常用于金属镀层的制备。

三、电化学方程式1. 电子转移:电化学反应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电子转移可以通过方程式表示。

2. 半反应:电化学反应可以分解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通过电子的转移实现整个反应过程。

3. 构建电化学方程式:根据具体反应过程,将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组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电化学方程式。

四、电池1. 原电池:由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化学反应组成,如原电池、干电池等。

2. 锂离子电池: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移动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3. 燃料电池: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常用于提供电力驱动汽车等。

4. 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导致电子流动,形成电流,从而实现电能的转化。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

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一、引言电化学是研究电荷转移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领域。

在高三化学学习中,电化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电解质溶液、电解池、电化学电池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电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并逐一进行说明。

二、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由离子构成的溶液,在溶液中,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能力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电导能力越强。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过程是由电离、迁移和再组合三个步骤组成的。

三、电解池电解池是电解实验中的设备,一般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电解池的两个电极分别是阳极和阴极,通过外部电源施加电压,使阳极与阴极形成电势差,从而产生电解反应。

四、电化学电池1. 电池的构成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电池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三个基本组件构成。

阳极是电池中电流流出的地方,阴极是电流流入的地方,而电解质则需要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形成离子的通道。

2. 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化学电池通过化学反应的进行来提供电能。

在放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在充电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子的转移和离子的迁移来实现。

3. 电池的分类根据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类型和电池的形式,电池可以分为原电池和电解质电池两大类。

原电池是能够直接产生电能的设备,而电解质电池则需要外部电源提供电能。

常见的原电池包括干电池和燃料电池,而电解质电池则包括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五、常见电化学现象1. 电解与电析电解是指使用电流将化合物分解成其离子的过程,而电析则是通过电流使金属离子还原成对应金属的过程。

2. 腐蚀金属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会产生腐蚀现象,这是由于金属表面被氧化和还原反应导致的。

腐蚀可以通过电化学方法来防止,如电镀等。

3.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高,电导率越高。

高二化学电化知识点大全

高二化学电化知识点大全

高二化学电化知识点大全电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涉及电流和电位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化学中的电化学知识点。

1. 电化学基础概念1.1 电解和电解质电解是指通过电流使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电解质是能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

1.2 电解池和电解反应电解池由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板和外部电源组成。

电解反应是指在电解池中由于电流通过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1.3 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进行能量交换的装置。

常见的电化学电池有原电池(干电池)和可逆电池(如铅蓄电池)。

2. 奥姆定律和电阻2.1 奥姆定律奥姆定律指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I = U/R表示,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2.2 电阻电阻是指电流通过时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

常用单位是欧姆(Ω)。

电阻可以按照形状、材料和功能进行分类。

3. 电解池和半反应3.1 电解池中的半反应在电解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发生在阳极和阴极上。

这两个反应被称为半反应。

3.2 电解池中的电流方向在电解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氧化反应发生在阳极,负极化学变化和还原反应发生在阴极。

4. 电化学电池4.1 电化学电池的分类电化学电池可以按照电池工作方式和电池原理进行分类。

常见的电化学电池包括锌-铜电池、铅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4.2 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化学反应的能量转化。

通过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电位差,电化学电池实现了能量的转化。

5. 电动势和标准电极电势5.1 电动势电动势是在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势差,用来衡量电化学电池做功的能力。

电动势可以用公式Ecell = Ecathode - Eanode表示。

5.2 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是指电极在标准状态下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标准氢电极被定义为0V。

6. 稀释电池和可逆电池6.1 稀释电池稀释电池是一种特殊的电化学电池,其中溶液的浓度在电池中被改变。

高三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高三电化学原理知识点

高三电化学原理知识点电化学原理是高三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电化学是研究电流与化学反应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理解和应用电化学原理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三电化学原理的知识点。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电化学反应中重要的概念。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导电的物质,常见的电解质有盐酸、硫酸等。

非电解质则是指在溶液中不能导电的物质,如糖类、酒精等。

电解质在溶液中会形成离子,参与电化学反应,而非电解质不会产生离子。

二、电解池和电解过程电解池是进行电解实验的装置,通常由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其中,阴极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还原的地方,阳极则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氧化的地方。

在电解过程中,正极吸引阴离子,阴极吸引阳离子,使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化学反应。

三、电极电势和电动势电极电势是指电极与溶液中离子达到平衡时所具有的电势差。

电极电势可以通过标准电极电势来表示,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电极与溶液中离子达到平衡时所具有的电势差。

电动势则是指电化学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是电化学电池的基本特征之一。

四、电化学方程式和电解方程式电化学方程式是描述电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由离子和电子参与。

例如,对于还原反应:Cu2+ + 2e- → Cu,则其电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u2+ + 2e- → Cu。

电解方程式则是指在电解过程中,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五、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是指溶液中能够传导电流的能力。

溶液的导电性与其中的电解质浓度、离子的运动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而非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很弱。

六、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电化学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其中包括一个氧化半反应和一个还原半反应。

电化学电池有两种类型:被动型电池和活性型电池。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电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涉及电解质溶液、电池、电解和电化学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高中电化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是指能够导电的溶液。

根据电解质的溶解度可分为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

强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完全离解,并能导电;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只部分离解,并不能很好地导电。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离子的浓度和电荷数有关。

二、电池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两个半电池组成。

半电池分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两部分。

其中,氧化半反应发生氧化作用,还原半反应发生还原作用。

电池中通过离子的迁移产生的电流称为电解质电流,而由电子在外部电路中流动产生的电流称为电子电流。

三、电解与电化学反应电解是指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化学反应向有利于产生离子的方向进行的过程。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在电解池中通过电解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反应与短路电流和电荷守恒定律密切相关。

四、电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在电化学反应中,电流大小和时间可以用来表示电量的大小。

电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有法拉第定律和伏安定律。

法拉第定律表明,在电解过程中,物质的电解或电化学反应的速率与电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伏安定律描述了电流与电解程度之间的关系,即电流与电解程度成正比,电流与电解时间成反比。

五、标准电极电势标准电极电势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电极与离子溶液之间的电位差。

以标准氢电极作为对比电极,其他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和强弱。

六、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与浓度关系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性的指标,与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有关。

一般来说,电导率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趋向极限值时,电导率趋向极限值。

电导率与电解质的浓度关系可以通过科学实验来进行研究和验证。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原电池:1、概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组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电极用导线相连并插入电解液构成闭合回路3、电子流向:外电路:负极——导线——正极内电路: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的电解质溶液,盐桥中阳离子移向正极的电解质溶液。

4、电极反应: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负极:氧化反应:Zn-2e=Zn2+(较活泼金属)正极:还原反应:2H++2e=H2↑(较不活泼金属)总反应式:Zn+2H+=Zn2++H2↑5、正、负极的判断:(1)从电极材料:一般较活泼金属为负极;或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从电子的流动方向负极流入正极(3)从电流方向正极流入负极(4)根据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流向正极,阴离子流向负极。

(5)根据实验现象①溶解的一极为负极②增重或有气泡一极为正极1、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能电池、原子能电池2、化学电池:借助于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3、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4、常见一次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电池等5、二次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使活性物质获得再生,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又叫充电电池或蓄电池。

6、二次电池的电极反应:铅蓄电池7、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8、燃料电池:是使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直接产生电流的一种原电池。

9、电极反应:一般燃料电池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的最终产物与燃烧产物相同,可根据燃烧反应写出总的电池反应,但不注明反应的条件。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过要注意一般电解质溶液要参与电极反应。

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铂为正、负极,介质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当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时:负极:2H2-4e-=4H+正极:O2+4 e-4H+ =2H2O当电解质溶液呈碱性时: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 e-=4OH-另一种燃料电池是用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甲烷(燃料)和氧气(氧化剂)。

高考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电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电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在高考化学考试中,电化学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本文将对高考电化学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电化学基本概念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定义与区别电解质是能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如酸、碱和盐等。

非电解质则是不能导电的物质,如糖、酒精等。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溶液或熔融态中是否存在离子。

2. 电解和非电解的定义与区别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压使电解质发生化学变化而转化成气体、溶液或固体的过程。

非电解则是指不需要外加电压就能自发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3. 电池和电解槽的区别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包括原电池、干电池和蓄电池等。

而电解槽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用于进行电解实验。

二、电解基本原理1. 电解过程中的电极反应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例如,电解盐溶液时,阳极上发生阴离子的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阳离子的还原反应。

2. 电解方程式的写法与计算电解方程式为表示电解过程中电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平衡态下,电解方程式应满足电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通过电解方程式,可以计算电解过程中的物质的摩尔质量、溶液浓度等。

三、电池和电解槽1. 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构成。

正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负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而电解质则是帮助离子传导的物质。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 电池的电动势和电解槽的电解电流电池的电动势是指电池正负极之间产生的电势差。

电解槽的电解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电解槽的电荷量。

电池的电动势和电解槽的电解电流可以通过化学反应速率和溶液浓度的变化来调节。

四、电化学中的常用实验方法1. 电极势差的测定方法电极势差是指电解过程中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基于电池原理的电动势测定法和基于电解原理的电动势测定法。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三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三

电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三电化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了电荷在电解质溶液中的传递以及与化学反应的关系。

在高三电化学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化学知识。

一、电容器和电容1. 电容的定义和单位电容是指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1法拉等于1库仑/伏特。

2. 电容器的结构和参数电容器由两个导体极板和介质组成。

介质可以是空气、塑料薄膜或电解质溶液。

电容器的电容取决于极板的面积、极板之间的距离和介质的性质。

3. 并联和串联电容器在电路中,电容器可以并联或串联连接。

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电容的总和。

串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等于它们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二、电解池和电解质1. 电解池和电解质的定义电解池是一个设备,用于进行电解反应。

电解质是可以被电解的物质,通常是电解质溶液。

2. 电离和解离当某种物质溶解在水中时,它可以分解成离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

对于非电解物质,溶解过程中不会产生离子,这个过程称为解离。

3.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如强酸、强碱和盐。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电离,如弱酸和弱碱。

三、电动势和电池1. 电动势的定义和单位电动势是指电池放电时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V)。

2. 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内部有两个电极,分别是阳极和阴极。

在电池工作时,化学反应使得阳极和阴极产生正负电荷,从而形成电动势。

3. 并联和串联电池在电路中,电池可以并联或串联连接。

并联电池的电动势保持不变,但电池容量增加。

串联电池的电动势等于各个电池电动势的总和。

四、电解过程和电极反应1. 阳极和阴极的定义在电解池中,电流从阴极进入,从阳极流出。

阴极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而阳极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2. 电解过程的基本原理电解过程是指在电解池中,通过外加电压使得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从而导致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原电池1、定义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1)两个不同的电极,其中一种电极能与电解质溶液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在稀硫酸溶液中:锌片较活泼,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 2e⁻= Zn²⁺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铜片上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 2e⁻= H₂↑4、电极的判断(1)负极: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的一极。

(2)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

5、原电池中的三个方向(1)电子方向: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

(2)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

(3)离子移动方向: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6、原电池的应用(1)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例如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铜片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3)设计化学电源,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二、电解池1、定义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1)直流电源。

(2)两个电极。

(3)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4)形成闭合回路。

3、工作原理以电解氯化铜溶液为例: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氯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Cl⁻2e⁻= Cl₂↑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铜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u²⁺+ 2e⁻= Cu4、电极的判断(1)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

(2)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还原反应。

5、电解池中离子的放电顺序(1)阳极:①活性电极(除金、铂以外的金属):电极本身失电子。

②惰性电极(石墨、铂):溶液中的阴离子失电子,放电顺序为:S²⁻> I⁻> Br⁻> Cl⁻> OH⁻>含氧酸根离子。

(2)阴极: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放电顺序为:Ag⁺> Hg²⁺> Fe³⁺> Cu²⁺> H⁺(酸)> Pb²⁺> Sn²⁺> Fe²⁺> Zn²⁺> H⁺(水)> Al³⁺> Mg²⁺> Na⁺> Ca²⁺> K⁺6、电解的应用(1)电解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高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电化学高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电化学高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电化学是化学和电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换的原理和方法。

在高二电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和理论,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1. 电化学基础知识1.1 电解和氧化还原反应- 电解是指利用外加电源将化学反应进行逆反应,使反应发生的过程。

-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其中施加电子的物质被称为氧化剂,而得到电子的物质被称为还原剂。

1.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如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非电解质是指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物质,如无机非电解质和有机非电解质。

1.3 电解池和电解质溶液- 电解池是指进行电解实验所使用的装置,一般包括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

- 电解质溶液是指在电解池中溶解的电解质,它在导电和电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2. 线性伏安法和电解质电导率2.1 线性伏安法- 线性伏安法是一种测定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的方法,通过测定电流和电势的关系来判断电解质的电导率。

2.2 电解质电导率- 电解质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内的电解质导电能力,反映了电解质的溶解度和离子浓度。

3. 电化学电池3.1 电化学电池的构成- 电化学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其中正极为氧化剂,负极为还原剂。

3.2 电池电动势和标准电动势- 电池电动势是指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可以通过测量开路电压来确定。

- 标准电动势是指在标准条件下,单位摩尔反应物参与反应时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

4. 电极电势与Nernst方程4.1 电极电势- 电极电势是指电子在电极上的位置能引起的能量变化,由于电势差的存在,导致了电流的流动。

4.2 Nernst方程- Nernst方程是描述电极电势与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公式,用来计算电极的电势值。

5. 腐蚀与电镀5.1 腐蚀- 腐蚀是金属在与其他物质接触时受到的化学或电化学侵蚀。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的导电性: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电解质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非电解质则是在这些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原电池:原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它通常由两种不同金属(或一种金属和一种导电的非金属)以及电解质溶液组成。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

电子通过导线从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电解池:电解池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阳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电极反应描述了在原电池或电解池中,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化学反应。

电池反应则是描述整个电池系统中发生的总化学反应。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是金属与周围环境(如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失去其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防护金属腐蚀的方法有很多,如涂漆、电镀、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等。

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会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有关。

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如弱酸、弱碱和水。

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用来描述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或离子间的反应。

它只包含参加反应的离子,不包括未参与反应的分子或原子。

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如氯碱工业、精炼金属、电镀等。

以上是对高中电化学主要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在学习电化学时,建议多进行实验操作,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电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电化学知识点总结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1 电解质电解质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产生离子的物质。

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种。

1.1.1 强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产生大量离子。

常见的强电解质有盐酸、硫酸等。

1.1.2 弱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产生少量离子。

常见的弱电解质有乙酸、磷酸等。

1.2 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产生离子。

常见的非电解质有蔗糖、酒精等。

2. 电解池与电解电解池是进行电解实验的装置,由电解质溶液和电极组成。

2.1 阳极与阴极阳极是电解池中的正极,阴极是电解池中的负极。

在电解过程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2.2 电解电解是指通过外加电流而使电解池中的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

在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并被还原,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并被氧化。

3. 电位和电势3.1 电位电位是指电解池中某个电极与标准氢电极之间的电势差。

电位的单位是伏特(V)。

3.2 电势差电势差是指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表示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

电势差的单位也是伏特(V)。

4. 氧化还原反应4.1 氧化反应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当物质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时,其氧化态增加。

4.2 还原反应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当物质原子或离子获得电子时,其氧化态减少。

4.3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中,必然伴有电子的转移。

氧化物或还原剂接受电子的,称为氧化剂,被氧化物或还原剂失去电子的,称为还原剂。

5.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5.1 电导率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内电流通过的电量。

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S/m)。

5.2 导电性的影响因素导电性受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电解质的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溶质浓度越高,导电性越强;电解质的种类也会影响导电性,不同电解质具有不同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流动性。

6. 电化学电池6.1 电化学电池的构成电化学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中包含一个电解质溶液和一个电极。

高三电化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高三电化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高三电化学原理知识点汇总电化学原理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电流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

掌握电化学原理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是对于电化学原理的知识点进行的汇总。

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 电解质是能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物质,根据溶液的状态可分为电解质溶液和电解质熔体。

2. 非电解质是不能导电的物质,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不具备导电性。

二、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的过程,其中发生氧化的物质称为还原剂,发生还原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2. 氧化态和还原态表示了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失去和获得。

3.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失去和获得必须是同时进行的,被称为一对电子转移反应。

三、电化学电位1. 电化学电位是表示一个半反应中电子的获得或失去能力的物理量,用E表示,单位为伏特(V)。

2. 电化学电位差表示两个半反应之间电子传递的能力差异,称为电动势,用E°表示。

3. 标准电极电位是指在标准状态下,相对于标准氢电极,其他电极的电位差。

标准氢电极的电位差定义为0V。

四、电解池1. 电解池是指在电解过程中,包含有电解质溶液的容器。

其中,正极称为阳极,负极称为阴极。

2.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3. 在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在阴极处还原成为物质,阴离子在阳极处氧化成为物质。

五、电解和电镀1. 电解是指利用外加电源的电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使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发生还原和氧化反应。

2. 电镀是指利用电解方法在导电物体表面镀上一层金属的过程。

在电镀过程中,被镀物体为阴极,金属离子为阳极。

六、电池1. 电池是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电解质形成电池的电解质界面。

2. 干电池是一种不可充电的电池,内部电解质通常是固体。

3.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直接与氧气反应产生电能的电池,常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复习
(一)原电池
一、原电池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形成条件:
①、2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一般情况下,较活泼者作负极,较不活泼者作正极;
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
基本概念:
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铜锌原电池(Cu—Zn)
(-):Zn-2e-=Zn2+
(+):2H++2e-=2H
2

电解质溶液(如在(NH
4)
2
SO
4
中)
负极(锌)Zn-2e-=Zn2+
正极(石墨)2NH
4++2e-=2NH
3
+H
2

二、常见的几种电池
①、普通锌—锰(Zn—Mn)干电池:
总反应:Zn+2NH
4+=Zn2++2NH
3
+H
2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4Cl ②、铅蓄电池
正极:PbO
2+SO
4
2-+4H++2e-=PbSO
4
+2H
2
O
负极:Pb+SO
42--2e-=PbSO
4
总反应:PbO
2+Pb+2H
2
SO
4
=2PbSO
4
+2H
2
O
电解液:H
2SO
4
③、银—锌纽扣电池
正极:Ag
2O+2e-+H
2
O=2Ag+2OH-
负极:Zn-2e-+2OH-=Zn(OH)
2
总反应:Ag
2O+Zn+H
2
O=2Ag+Zn(OH)
2
④、镍—镉电池
正极:2NiO(OH)+2H
2O+2e-=2Ni(OH)
2
+2OH-
负极:Cd+2OH--2e-=Cd(OH)
2
总反应:2NiO(OH)+2H
2O+Cd=2Ni(OH)
2
+ Cd(OH)
2
三、特殊的原电池
①、Al与Mg组成的原电池(溶质为NaOH)
特殊:Mg的活泼性强于Al却作正极
正极:2H
2
O+2e-=2H2↑+2OH-
负极:Al+4OH--3e-=AlO
2-+2H
2
O
总反应:2Al+2OH-+2H
2O=3H
2
↑+2AlO
2
-
②、Fe与Cu组成的原电池
特殊:Fe的活泼性强于Cu却作正极
正极:NO
3-+2H++e-=NO
2
↑+H
2
O
负极:Cu-2e-=Cu2+
总反应:Cu+4H++2NO
3-=Cu2++2NO
2
↑+2H
2
O
四、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
①、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②、原料:除氢气和氧气外,也可以是CH4、煤气、燃料、空气、氯气等氧化剂。

如:
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2H
2+2OH--4e-=4H
2
O
正极:O
2+2H
2
O+4e-=4OH-
总反应:O
2+2H
2
=2H
2
O
五、金属腐蚀
概述: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腐蚀的本质:M-ne-→Mn+(氧化反应)
分类:①化学腐蚀(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②电化腐蚀(形成原电池,活泼金属被腐蚀)
如钢铁的腐蚀:
a.吸氧腐蚀:负极(Fe):Fe-2e-=Fe2+
正极(C):O
2+2H
2
O+4e-=4OH-
总反应:2Fe+ O
2+ 2H
2
O= Fe(OH)
2
后继反应:4Fe(OH)
2+O
2
+2H
2
O =4Fe(OH)
3
2Fe(OH)
3=Fe
2
O
3
+3H
2
O
b.析氢腐蚀:负极(Fe):Fe-2e-=Fe2+
正极(C):2H++2e-=H
2

总反应:Fe+2H+=Fe2++H
2

金属的防护:①、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②、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③、电化学保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二)电解池
一、电解池
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装置特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形成条件:①、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③、形成闭合回路。

概念: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叫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叫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①、活性:Cu、Ag…
②、惰性:C、Pt、Au
原理: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先放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阴离子还原性: 活泼电极>S2->I->Br->Cl->OH->SO
4
2-(含氧酸根)>F-
阴极:阳离子氧化性:
Ag+>Fe3+>Cu2+> H+(酸中)>Pb2+>Sn2+>Fe2+>Zn2+>H+(水中)>Al3+>Mg2+>Na+(aq中不放电)
反应原理:①、若阳极为活性电极
阳极:M-ne-=M-
阴极:考虑溶液中移向阴极的阳离子的放点顺序(参见上页)
②、若阳极为惰性电极
只须考虑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
二、常见的易考电解方程式:
①、电解HNO3
阳:2H
2O-4e-=4H++O
2

阴:4H++4e-=2H
2

总反应:2H
2O=2H
2
↑+O
2

②、电解NaCl
阳:2Cl--2e-=Cl
2

阴:2H++2e-=H2↑或H2O+2e-=H2↑+OH-
总反应:2Cl-+2H
2O=Cl
2
↑+H
2
↑+2OH-
③、电解CuSO
4
阳:2H
2O-4e-=4H++O
2

阴:Cu2++2e-=Cu
总反应:2Cu2++2H
2O=O
2
↑+2Cu+4H+
三、电解原理的应用(A)电解精炼铜
总反应:2CuSO
4+2H
2
O=2Cu+2H
2
SO
4
+O
2

①、装置
粗铜板作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纯铜作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CuSO4 (加一定量H2SO4)作电解液。

②、原理:
阴极:Cu2++2e-=Cu
阳极:Cu-2e-=Cu2+
Zn-2e-=Zn2+
Ni-2e-=Ni2+
Fe-2e-=Fe2+
阳极泥:含Ag、Au等贵重金属;
电解液:溶液中CuSO
4
浓度基本不变
注意点:流过阴阳极的电子数目虽相同,但阳极上溶解的Cu的量不等于阴极上析出的Cu
(B)电镀工业
①、概念: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的表面镀上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②、方法:待镀金属作阴极;
镀层金属作阳极;
电镀: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作电镀液。

③、原理:阳极:Cu-2e-=Cu2+;
阴极:Cu2++2e-=Cu
电镀液:CuSO
4
(C)氯碱工业(电解饱和NaCl)
现象:①、阳极有刺激性气体产生,能使湿润的淀粉KI变蓝(Cl
2
);
②、阴极上有气泡(H
2
),阴极区附近溶液变红(加入了酚酞生成NaOH)
原理:阴极:2H++2e-=H
2
↑(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
2
↑(氧化反应)
总反应:2NaCl+2H
2O=2NaOH +Cl
2
↑+H
2

装置: a为阳极,b为阴极
使用阳离子交换膜的原因:
①防止阳极产生的Cl
2和阴极产生的H
2
混合发生爆炸
②防止阴极产生的NaOH与Cl
2
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