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江泽民提出的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有哪些内容

72.江泽民提出的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有哪些内容?江泽民于1995年1月30日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
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论和行动,都应坚决反对;主张“分裂分治”、“阶段性两个中国”等等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也应坚决反对。
(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并依据有关国际组织的章程,台湾已经以“中国台北”名义参加亚洲开发银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等经济性国际组织。
但是,我们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
一切爱国的台湾同胞和有识之士都会认识到,进行这类活动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台独”势力更加肆无忌惮地破坏和平统一的进程。
只有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才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真正充分地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与荣誉。
(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在和平统一谈判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就两岸正式谈判的方式问题同台湾方面进行讨论,找到双方都认为合适的办法。
”我们所说的“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当然也包括台湾当局关心的各种问题。
我们曾经多次建议双方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
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
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
至于政治谈判的名义、地点、方式等问题,只要早日进行平等协商,总可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教案教案名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中国的统一大业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2.了解和认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3.培养学生珍爱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中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3.珍爱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责任和使命。
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统一大业的宣传视频或者相关的音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讲授(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包括:中华民族是一个始终追求独立、自由、统一的伟大民族;中国共产党把祖国的统一视为神圣的事业,为此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中国统一的重要性和意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包括: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利益;统一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等。
3.讨论(30分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1.你对中国统一大业有什么了解?2.你认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作为中华儿女,你有什么责任和使命来珍爱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并进行梳理和总结。
4.小结(10分钟)教师对刚才的讨论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要珍爱和维护祖国统一大业的责任和使命。
5.拓展延伸(2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研究和展示,选题可以包括: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推进祖国统一的措施和方法,个人如何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等。
6.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研究和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再次强调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教学资源:1.统一大业的宣传视频或音频。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05
结论与展望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意义
1
实现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对于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对于实现经济繁荣、社会 和谐、文化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秦始皇的统一
秦始皇嬴政结束了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行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统一,建 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汉唐时期的统一
汉武帝和唐太宗等历代皇帝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统一的大业,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 文化改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华文化。
近代中国的分裂与抗争
清朝的衰落与外国侵略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祖国统 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关系 •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 祖国统一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结论与展望
01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古代中国的统一
夏商周的统一
自夏朝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国家形态,商周时期进一步发展,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 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
• 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加大扶贫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到贫困地区,带动当
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支持,提高当地人民的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 现代社会。 •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促进各地的共同发展。例如, 可以建立跨地区的产业链,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 提高教育水平:通过加强教育,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同时, 也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 •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减少贫富差距。例如,可以建立 完善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 推动绿色发展:通过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支持,推广清 洁能源等。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5、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 切, 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拓展:两岸必将实现和 平统一的有利条件。
板书设计
祖 国 统 一 大 业 的 推 进
“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1984 年,邓小平正式提出)
港澳回归 (“一国两制”的应用 )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具
多媒体 教 学生活动 学
课 型 程 序
合作探究课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复习检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出2、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目前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中,有哪 几个自治区?哪两个特别行政区?
教师活动
学生自学 后,点名回答基 本知识。 明确答案 后,梳理本课基 本知识点,出示 知识结构图。
合作探究
1、 什么是 “一国两制”? 我国以成功实践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有哪些? 2、 香港和澳门分别是什么时候被哪两个国家占领的? 怎样区分这两个特区的区旗? 3、 你知道台湾历史上两次被外国侵占又两次回归的情况吗? 你认为回归的动力是什么? 由此,你认为两岸关系将如何发展?
学生小组 合作学习,教师 巡视了解。 以小组为 单位展示学习 成果,教师出示 相关图片资料 明确、补充。
自主检测
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者是( ) A.叶剑英 B.邓小平 C.毛泽东 D.周恩来 2.中国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 A.1984 年和 1987 年 B.1992 年和 1997 年 C.1996 年和 1999 年 D.1997 年和 1999 年 3.1995 年江泽民提出八项建议和主张的讲话是( ) A.告台湾同胞书 B.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4.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 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观点表明(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B.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C. “一国两制”只适应于台湾 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选择题请 学生口答,第 5 题可由学生讨 论后回答,或留 给课后搜集相 关资料,在下一 课《台湾问题专 题讲座》中回 答。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推进祖国统一,青年大学生该何以作为1200字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推进祖国统一,青年大学生该何以作为1200字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推进祖国统一?青年大学生该何以作为?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历史上这片伟大的土地开始统一。
但是,自古以来,两岸关系一直极为复杂,统一的理想并未落实。
当今,为了推进祖国统一,新时代新征程正在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二、祖国统一之路1、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现实出路,是国家实现和平统一的必由之路。
坚持“一国两制”,鼓励台湾政党就台海和平稳定进行磋商,共创和平祖国统一的局面。
2、坚持“和平统一”方针。
历史上最根本的方式是政治方式而不是军事手段,祖国统一建立在保证台湾同胞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和平发展。
3、加大台湾民意工作力度。
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台湾民意是和平统一必不可少的条件,应该诚恳发展两岸民间交往,集中力量传递和维护“一国两制”的有利政策,汇聚起实现和平统一的伟大力量。
三、青年大学生作为1、全心全意支持“一国两制”。
实践要超越言论,作为青年大学生,无论身在何处,都要积极支持“一国两制”,自觉防止“台独”、“统独”等极端行为。
2、关注台湾同胞利益。
正确认识台湾问题,了解台湾同胞最深刻的利益,做到关心、参与,把台湾同胞的幸福感投射到共同的未来和想象,建立双方的合作共赢之路,两岸共同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3、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参与“舌尖桥梁”活动,用心去发现台湾异彩,参加台湾文化文学活动,分享台湾美食美景,向台湾同胞真心表示友善,将两岸思想统一,搭建台海和谐的新平台。
综合以上,青年大学生作为,要自觉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自觉宣传传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支持祖国和平统一的宏伟目标。
青年大学生的未来,就是团结同意,共担责任,真正地把祖国统一好起来!最后友情提示:祖国统一是个历史性的大计划,广大青年大学生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团结同意,肩负责任,才能有力地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把祖国统一好起来!。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教学设计(优秀篇)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教学设计柳城县民族中学何勇联设计理念:“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现,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才伟略,同时也证明了我们祖国在不断加强,我们用实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与喝采,组我们炎黄子孙应用之国耻,放眼世界。
教学目标:1、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历史意义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回顾台湾历史和分析海峡两岸关系的两半,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1、香港、澳门回归、台湾与祖国大陆关系的发展2、难点:“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教学方法:1、先学后教;2、情景教学课前导入播放歌曲一多先生《七子之歌》—澳门师: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歌名是什么?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生:(诗人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远离母亲的孩子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
师:有哪位母亲不思念自己的孩子,当母亲强大后,激离在外的孩子,归来吧!导入新课。
展子课题: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学生课内预习4分钟)多媒体现出问题:1、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构想?2、什么叫“一国两制”它的核心是什么?3、实现祖国统一,有武力与和平两种方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和平统一的方针呢?4、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适应归纳,并突出难点“一国两制”)多媒体展示讨论题:为什么要用和平的方式而不付诸武力解决呢?(过渡)百年的沧桑,而今,妈妈呀,儿回来了!多媒体展示港澳回归场面,香港、澳门特别行政正区旗。
展示课题:港+澳回归(学生预习相关课文3分钟)展示问题:1、香港是什么时候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被英国割占的?2、葡萄牙文是怎样一步步侵占澳门的?3、在“一国两制”理论的指导下,中国政府为解决港澳问题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怎样的成就?4、港澳回归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5、过去,港澳是英、葡两国的殖民地,而今,我们已成功收回,这给我们哪些启示?六、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学习预习3分钟)一、台湾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多媒体展示:祖国宝岛图片播放歌曲《阿里山姑娘》多媒体显示:1、台湾问题的产生;2、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3、“江辜会谈”的主要内容;4、1995年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
第12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第12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枢一中孟红仙知识与能力1、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过程及其内涵,知道“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回顾港澳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发展基本进程的力能。
3、了解祖国大陆和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知道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在学习“香港、澳门回归”内容时,采用阅读和讨论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分析香港、澳门得以回归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掌握“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内涵和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后续稳发展的史实,领略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加深对党的热爱。
2、观看中英、中葡交接香港、澳门政权仪式的资料片,增加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导入:利用《七子之歌-澳门》歌曲导入。
刚才听的歌曲是什么?生:《七子之歌-澳门》。
师:对。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象征被外国列强侵占的七处中国国土,我们常听的《七子之歌·澳门》,仅仅是七首之中的第一首。
而港澳台的领土问题在新中国成立都没有解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12课的内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在探究之前我们来回顾以前所学知识港澳台的历史问题。
〈用多媒体展示〉首先是澳门问题的遗留(请同学回答);然后是香港问题。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针对这些历史遗留下了的祖国统一问题,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方针和努力,想尽快使祖国完全统一。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982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历史第十六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和互动,增进两岸同胞的文化 认同和感情。
民间活动
鼓励和支持两岸民间团体和人士开展各项交流合 作,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舆论宣传
加强两岸舆论宣传和沟通,及时妥善处理涉台舆 论热点和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05
总结与展望
回顾历史,牢记使命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 始终把解决*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 不渝的历史任务。
2023
历史第十六课祖国统一大 业的推进课件ppt
目录
•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 当前国家统一面临的挑战 •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 • 积极应对国家统一挑战 • 总结与展望
01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
提升国家竞争力
1 2
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统一市场、整合资源和优化经济结构,提 升国家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文化交流
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促进两岸同胞心灵 契合。
社会治理
加强两岸社会治理,推动两岸社会协同治理,完善两岸社会治理体系,提升两岸社会治理 水平。
坚定信心,迎接挑战
01
正确看待两岸关系发展形势
正确看待两岸关系发展形势,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
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
扩大国际影响力
祖国统一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 力,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3
增强文化软实力
祖国统一有助于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国 家的文化软实力。
实现民族复兴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祖国统一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前提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2课_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八年级-下-中华版解析)

第12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知识能力目标1、理解“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具体内容及其意义。
2、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间、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3、了解中国共产党为结束海峡两岸的人为隔绝局面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国两制”的内容、意义和香港、澳门的回归。
教学难点:对“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的理解。
三、教材要点解析1、新中国成立时,国家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4、1984 年12 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 年7 月 1 日,中英两国在香港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国家主席江泽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5、与香港情况类似,1987 年4 月,中葡两国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 年12 月20 日,中葡两国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6、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极大地推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7、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一系列缓和两岸关系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8、1993 年4 月,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了会谈。
“汪辜会谈”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第12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 “一国两制”的构想提出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 一系列缓和两岸关系的政策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海 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这八项主张,进 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 指明了发展两岸关系的方向,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 纲领。
[学习目标]
• 1、了解和掌握“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及意义。 • 2、知道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 3、通过港澳的回归,使学生认识到只有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真正走上独 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港澳的 回归,最终实现台湾的回归。 • [学习重点] 祖国统一大业的不断推进 • [学习难点]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 作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 回到祖国怀抱。
人民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残 · 余势力退据台湾至今与大陆对 峙。
海峡两岸
1、台湾的历史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派人到达流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立台湾府管辖台湾 台湾被日本占领 台湾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1)结束了香港、澳门被外国殖民统治 的屈辱历史。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构 想的 成功实践,极大地推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 。
(3)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讨论: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 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 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 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第16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一、学习目标:1、掌握“一国两制”的内容、影响及我国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2、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事实和其意义。
3、通过学习,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1、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与祖国关系的发展。
2、难点: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全面阅读教材,大字精读,小字略读,圈、划重点,同时完成学案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的,时间是。
2、一国两制的含义是的。
3、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4、海峡两岸统一的根本前提是。
(二)小组讨论: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的相同地方与不同地方。
2、教材P83的问题,如何看待“台独”现象?
(三)学习方法指导:
歌谣记忆法:1、香港和澳门回归:改革开放设计师,统一祖国探路子,“一国两制”好方式,港澳回归雪国耻
2、海峡两岸交往:八项主张,指导实施。
一个中国,必须坚持。
台湾当局,背道而驰,鼓吹台独,必遭惩治。
(四)系统总结:
本节课我学习到了:
(五)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P84“温故知新”题目
2、完成基础训练P37-P39内容。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人民大会堂北大厅,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
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 手紧紧握在一起。这是60 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 的主要领导人的首次历史
性会谈。
——《人民日报社》
珍珠奶茶
想一想
1.你认为阻挠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请你为两岸统一出谋划策,你认为应如何实 现两岸统一?
?
?
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3.两岸关系的发展
今天的台湾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台 湾 海
台 湾 岛
峡
1949年,解放 战争后,国民党政 府败退台湾,从此 台湾与大陆长期分 离。
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后退守台湾。
说一说
请你介绍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解决台湾问 题的基本方针分别是什么?
汪辜会谈
1993年4月27~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
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
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 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一国两制”的提出 2.港澳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一国两制”的提出
一国两制的含义、提
出的依据和目的分别是什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依据:从维护祖国和民族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
3.目的:实现祖国大陆、台湾统一,恢复对香港、澳门行 使主权。
1979年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2.“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 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 “喜事”是指( C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第15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问题1】 ①“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②“一国两制” 的核心问题是什么?③两制分别指什么?它们的关系如何?④两制的主
体是什么?⑤“一国两制”在对台湾与港澳地区政策是否完全一样?
⑥实行“一国两制”有没有时间和政策保障?
探究:①“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一个中国;②“一国两制”的
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③两制是指在中国国内可以两种制度长期并存,
【问题3】香港和澳门为什么能顺利回归? 探究: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②“一国两制”构想科学正确; ③港澳回归得到全国人民支持。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
不一样,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中 国内政问题。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发展: 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
共同发展;④“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⑤实行“一国两制”,
台湾与港澳有所不同;⑥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且有法律保证。
说说“一国两制”利在哪里?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
大陆
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 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
港、澳、台
尊重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 证它们的繁荣稳定,从而有利于整个国 家的经济发展。
Hale Waihona Puke 【问题4】 为什么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探究:一个中国原则是新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维护中国领土与
主权完整的斗争中历史地形成的,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客观存在;一
个中国是客观现实,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并没有被改变,两
岸在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原本具有基本的共识;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两者的关系是内在的、必然的;坚持一个
动一动 脑 筋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说课稿]祖国统一大业说课稿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说课稿]祖国统一大业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d76adf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2.png)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说课稿]祖国统一大业说课稿《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是某某版第四单元第15课。
本单元的主题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本课所讲述的'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为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做了铺垫,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因此,本节课在整个历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又属于综合能力测试的热点。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知道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知识分析海峡两岸关系的前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看图片、视频、聆听音乐、欣赏诗歌及思考问题等情景的过程,激发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自我教育。
经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过程,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实践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认识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激发学生振兴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通过认识党和政府对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使学生坚信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统一台湾只是迟早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史实。
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关系的发展。
难点: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三、说学生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所了解,并具备了初步的阅读教材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思维活跃,乐于表现,有较强的求知欲望。
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800字作文

如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800字作文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毛泽东在1941年所做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做了精辟的论述。
指出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实事求是的实质,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具体来说,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第一,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际出发,二是从“本本”或“原则”出发。
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为此,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也要坚持彻底的辩证法。
要用全面性的观点看问题,了解事实的全部真相,不能孤立的看问题,不能以个别代替整体,以片面代替全面,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为了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必须深入实际,做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与解放思想有机的统一起来。
第二,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第二项基本内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这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做法。
具体来说,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来正确认识中国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也是实质性的一方面,就是要再实践中,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经验。
使之马克思主义化,以中国自己独创性理论来进一步来丰富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第三项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本质性力量和自觉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毛泽东坚持了马列主义关于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于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西部大开发带给人民的利益,西藏跌路的开通,西电东送所带来的方便,无不使我们感到激动和感动。
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正确走他的发展之路,他的道路何去何从,将是怎样的一个结果,要解决于党的领导人是否找准了方向,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是否按照国情抉择策略,那就要求他们实事求是,不能以偏概全,片面想问题。
第12课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
分组讨论: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
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 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 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1、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 圣领土,收回港澳台得到全国人民 的支持。 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有利因素: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 两党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阻碍因素主要有: “台独”势力和外来干涉 前景: 海峡两岸最终必将统一。
(8)你认为当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什么?现在我国处 理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则是什么?目前我国解决“乡愁”问题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前提: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什么事件?“一个国家,两种 制度”提出后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请你谈谈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事件:1997年,香港回归
成果:香港、澳门回归
认识:发展两岸关系,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符合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祖
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 (2) 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副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中国收回澳门主 权是在哪一年?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分别是谁?
1987年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月回归澳门 港、澳回归意义:洗刷了百年耻辱,是 “一国两制”构想 的成功实践, 极大的推进了祖国统一的进程,为解决台湾 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1978年前,武装统一,争取和平解放 政策变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
说一说:两岸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祖国统一大业教案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情景体验,感知港澳回归的过程,认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加深对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②运用讨论法,感知台湾两次被外国侵占又两次回归的史实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现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港澳回归的庄严气氛,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的国家统一意识,并让学生认识国家领导人的创造精神和非凡智慧,以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4、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材重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教材难点:认识“一国两制”理论和祖国完全统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5、教学手段:多媒体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七子之歌》,师生齐唱。
设问:闻一多在《七子之歌》中所呼唤的七子是指哪七子?如今都回来了吗?(引导学生思考) (二)本课脉络:1、统一之由——港、澳、台的回归2、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提出3、统一之路——港澳回归4、统一之望——海峡两岸的关系(三)学习新课:情景探究一:统一之由——港、澳、台的回归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回忆和合作探究解决第一组问题:设问1:你对港、澳、台三地有何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并派代表简述,教师投影归纳展示设问2:台湾与香港、澳门本质区别是什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过渡设问3:我们清楚了问题的由来,那么用什么方式解决问题呢?解决这一问题可以有“武力”和“和平”两种途径,它们各有什么利弊呢?如果你作为决策者,你将选择哪种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讨论作答) 情景探究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提出设问1:一国两制的形成、内涵及意义是什么?(指导学生看教材第一目,从中概括所提问题的答案)设问2:解决台湾问题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方式?如何评价“一国两制”构想?问题探究:据历史纵横分析“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经济特区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作答)(展示图片)情景探究三:统一之路——港澳回归播放港澳回归的历程(然后用幻灯片展示几幅有关港澳回归的图片)看完录像后,引导学生结合录像及教材内容、图片,理清港澳回归过程中的几件大事讨论: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说明了什么?设问1: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是什么?情景探究四:统一之望——海峡两岸的关系设问1:为什么说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收集的资料填充下面表格(各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的重大政策),并归纳出党和政府对台湾的大政方针是什么?(展示图片)[情景创设]展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现状设问2: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少数“台独”分子却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修正)

然要求
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 主动权,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
2
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
3
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 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共同推动
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 大义所在,祖国必须统一,也必 然统一是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 史定论,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始 终坚持的对台基本方针,也是实 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最符合 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 根本利益。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 尽最大努力争取两岸和平统一的
前景
Part 2
2
实现祖国统一的时与势 始终在大陆这一边
实现祖国统一的时与势始终在大陆这一边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
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
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智慧破解"台 独"分裂图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能力更强、条件更完备
2 PART
-
汇报结束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上度工作完成情况总结 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
1
PART
"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
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大势所写的恢弘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课标内容]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回顾台湾的历史和分析海峡两岸的现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情景体验,感知港澳回归的过程,认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加深对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的理解。
(2)运用讨论法,感知台湾两次被外国侵占又两次回归的史实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的现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圆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精神的具体体现。
(2)通过了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实现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香港、澳门的回归,台湾与祖国大陆关系的发展。
难点: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族团结的加强”,大家回顾一下,党和政府为了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了哪些政策和措施?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加强民族团结的同时,党和政府也努力寻求实现祖国统一的途径和方式,从而有力地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
导入新课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 1、构想的提出 2、构想提出的历史意义二、港澳回归 1、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2、香港、澳门回归 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三、海峡两岸关
系的发展 1、台湾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 2、台湾和祖国大陆最终必将统一 [小结] 师生共议:(1)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构想?(2)“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是怎样推进
祖国统一大业的? [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