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结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细胞的分子与结构基础1. 细胞的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
- 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有特定功能。
3.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由氨基酸组成,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二、生物的新陈代谢1. 糖类、脂类、蛋白质的代谢:- 糖类代谢: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 脂类代谢:涉及脂肪酸的合成与分解。
- 蛋白质代谢:包括氨基酸的合成、分解和转化。
2.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能量获取的主要途径。
3. 光合作用: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
2.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3. 基因突变与修复:突变是遗传多样性的来源,细胞具有修复机制以维持基因稳定性。
4.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5. 基因工程: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
6. 进化论:物种的起源与演化,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四、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1.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到成体的发育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分化和组织形成。
2. 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
3. 动物的繁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
4. 人类生殖与发育: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胚胎发育过程。
五、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 人口与环境:人口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模板(6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模板1、重视教材,狠抓双基课本是学科知识的精华,在第一轮复习中,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
注重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
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我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能准确、科学、全面地理解、使用和描述化学知识。
例:在今年高考中,第7题中过氧化钠的电子式,氮的核素,结构示意图等均出于教材中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第9题有机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第13题无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第26题各物质间的变化均源自教材中的基本化学反应;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二氧化硫转化三氧化硫的平衡问题;第27题中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检验;蒸馏烧瓶取自于教材中多次出现过的相关装置的基本仪器;二氧化硫的制取和性质取自于教材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8题氢气的实验室制备中CuSO4的作用原理等。
第35题除第(4)问外均取自教材《化学与生活》中的内容。
2、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技巧。
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在学习能力层次上属于综合应用,此内容在高考考试中约占____%-____%。
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水解平衡、pH值及各种守恒关系的掌握程度及综合运用能力。
复习中着重对"两平衡、三守恒"即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进行分析,列举典型例题进行分类练习和变式练习。
今年高考第11题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吸热问题以及盖斯定律;第12题将原电池原理与微粒氧化性比较结合进行考查;第26题在物质推断题中加入电解法精练铜、化学平衡的计算和移动。
高考生物主要知识点总结(4篇)

高考生物主要知识点总结名词:1、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或者染色体数目变异。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消失)、增添(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颠倒(染色体的某一片段颠倒了180o)或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等改变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4、染色体组:一般的,生殖细胞中形态、大小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就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说明有几个染色体组。
5、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
如.人果,蝇,玉米.绝大部分的动物和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6、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
如:马铃薯含四个染色体组叫四倍体,普通小麦含六个染色体组叫六倍体(普通小麦体细胞6n,42条染色体,一个染色体组3n,21条染色体。
),7、一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
8、单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9、花药离体培养法:具有不同优点的品种杂交,取F1的花药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使单倍体染色体加倍,选取符合要求的个体作种。
语句: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染色体数目变异。
2、多倍体育种:a、成因: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在染色体已经复制后,由于外界条件的剧变,使细胞分裂停止,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
(当细胞有丝分裂进行到后期时破坏纺锤体,细胞就可以不经过末期而返回间期,从而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b、特点: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c、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常用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的作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得到四倍体西瓜;用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的西瓜种子。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生物的起源和发展1.生物的起源1.化学进化论2.生命的起源3.原生生物的进化2.生物的发展1.进化论2.自然选择3.适者生存第二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2.细胞核3.细胞质2.细胞的物质运输1.细胞膜通透性2.细胞内物质运输3.细胞的分泌过程3.细胞的生命活动1.细胞的呼吸作用2.细胞的光合作用3.细胞的分裂与增殖第三章:遗传与进化1.遗传的基本规律1.孟德尔的遗传实验2.遗传的分离规律3.遗传的交叉规律2.基因与遗传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2.基因的变异和突变3.遗传物质DNA3.进化与适应1.进化的证据2.进化的机制3.合理利用遗传资源第四章:生物的多样性1.植物的多样性1.绿色植物界简介2.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3.类群分类2.动物的多样性1.动物界简介2.不同动物门的特征和分类3.不同动物门的形态与生活方式3.微生物的多样性1.细菌界简介2.真菌界简介3.原生生物简介第五章:生物的演化与分类1.生物的分类1.系统分类学2.生物分类的层次3.分类与进化2.地球的演化与生物的起源1.地球的成因和演化2.生物起源的证据3.生命的自然演化3.生物的进化与种的形成1.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2.生物进化的速度与模式3.种的形成与物种形态的变异第六章:生物遗传与基因工程1.基因的分离和重组1.基因的克隆2.基因转导技术3.基因工程的应用2.基因突变与生物发育1.基因突变的类型与机制2.基因突变的影响3.基因的DNA修复3.遗传病与基因疗法1.常见遗传病的分类2.基因疗法的原理和方法3.基因疗法的应用前景第七章:生物体内环境的稳态1.物质的运输与代谢1.环境的物质要求2.溶酶体和内质网的功能3.物质的运输和代谢过程2.内环境的稳态调节1.稳态的概念和特征2.稳态调节的机制3.内环境稳定机制的失常与疾病3.免疫系统与疾病防治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抗体的合成和作用3.疾病防治的原理与方法第八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1.地球的起源1.地球的形成和演变2.地球的生命条件3.地球上生命的起源2.生命的进化1.进化的证据2.进化的机理与模式3.物种的形成与演化4.生命的多样性1.生物的分类与多样性2.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024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生物学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3. 细胞周期:进入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包括进入期、S 期、G2期、有丝分裂期等的特点和变化。
4. 遗传学基本原理:遗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遗传物质的复制与扩增,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等。
5. DNA的复制和表达:DNA的复制过程,包括DNA的拆链、复制酶的作用等;DNA的转录和翻译,RNA的合成和功能。
二、生物的起源与进化1. 生物起源的理论:进化论、创造论、现成说的基本观点和证据。
2.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同源器官、生物地理分布、生态化石等证据。
3. 自然选择: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和要点,自然选择的原理和作用,适应性进化等。
4. 近亲繁殖与领域效应:近亲繁殖的效应,领域效应的作用。
三、生物的多样性1. 动物界的分类:动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和特征。
2. 植物界的分类: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维管束植物和无维管束植物的主要类群和特征。
3. 真菌和原生生物:真菌和原生生物的特点和分类。
4. 病毒和细菌:病毒结构与生命周期,细菌的结构和分类。
四、生态学1.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 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衡:种群的生态平衡和生态演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破坏因素。
3. 生物圈和地球生态系统:生物圈的结构和特点,氮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等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循环过程。
五、遗传学1. 染色体遗传学: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异常的类型和疾病,染色体的遗传特点。
2. 分离定律与基因连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连锁的发现和原理。
3. 遗传与个体发育:基因和环境对个体发育的影响,遗传突变和突变体的形成。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
2. 细胞的生命活动——代谢、生长与发育、繁殖、适应环境。
3. 细胞的运输过程——主要通过胞吞作用、胞吐作用、扩散、主动运输(包括渗透运输、离子泵、囊泡运输、运载蛋白)等方式。
4. 细胞的信号传导——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信号分子和信号转导途径进行。
(二)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DNA——结构、复制、转录、翻译。
2.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非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隐性基因的延伸、领带基因、多基因的遗传、基因互作与基因多效性)。
3. 基因的突变和遗传多样性。
4. 染色体与遗传物质的联系。
5. 遗传的分子基础——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表型的关系。
6. 生物进化——地球上生物的起源、进化过程和机制(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变、隔离与融合)。
7. 人类的进化。
(三)生物的特殊性1.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2. 生物的组成和结构——由元素、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组成。
3. 能量在生物体内的传递和转化——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发酵作用等。
4. 受精和生殖的原理。
(四)生物体内物质的调节和运输1.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膜载体蛋白的功能和调节、跨膜信号传导。
2.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导管组织、根压理论、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 动物体内物质的调节和运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 正、负反馈调节机制。
(五)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 植物的生殖和发育——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结构和过程、植物的无性生殖结构和过程。
2.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有性生殖结构和过程、动物的无性生殖结构和过程、生殖周期和控制。
3. 人的生殖和发育——男、女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的生殖周期和发育过程。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6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生假期复习指导计划。
是否要上辅导班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高考状元是不是都是全身心扑在学习上下课就进培优班回家就是熬夜练习然而据____月份的调查显示,九成高考状元学前没有上过任何学科辅导培训班。
也许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兴许会不解,但这么长的假期时间,光用来“玩”似乎太浪费,但状元们却表示,假期的“玩”能够帮助新学期更好的“学”。
是否要狂买资料,题海战术我国的高考通常会被形容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为了在这千军万马中拔得头筹,很多考生选择的方法就是做题做题还是做题,做题的目的是增加做题的速度与熟练度;检查知识点,发现自己不会、不熟悉的知识点从而进行强化;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但是,我们需要题海但不能被题海绑架,因为我们要学会反思和回头看,每天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复习课堂上讲过的习题,重复老师的思路,自己再把老师讲过的题目“悟”一遍,完全吃透一道题的来龙去脉。
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要生搬硬套,重要的是理解,在执行的过程中体会。
最理智的做法-1)做好寒假学习计划对于那些既无辅导班可上,又无辅导资料可以参考,并且又很想利用寒假好好自我提升一下的同学,我们需要根据各学科的复习指导和自身情况况制定寒假复习计划。
2)分析自己、查漏补缺学生复习中,一定要把握各科的复习节奏,无论是各科成绩比较均衡的学生,还是存在偏科现象的学生,都要保证每天把各科目都兼顾到。
对于偏科学生,在保证其他科目复习时间的同时,可以额外“加码”。
3)关注外界、开阔视野学生可以把重点放在阅读上,假期是一个很好的阅读充电期,去充实知识,丰富见识。
同时可以多关注一些时事、社会等焦点问题和新闻事件,这对拓宽知识面、开阔写作视野很有帮助。
准高考生暑假学习计划很快就要迎来高考了,为了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在这个暑假我特做了以下的冲刺计划。
我心目中的理想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学习计划如下:英语在暑假期间把所学的英语书全部拿下。
1)背英语单词2)背语法3)听听力。
高中生物必背考点总结7篇

高中生物必背考点总结7篇篇1一、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具有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2.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其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
3.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大脑”,其中含有染色体和DNA,能够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二、生物大分子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运输、支持等。
2. 核酸:核酸是由核苷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包括DNA和RNA 两种类型,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3. 糖类:糖类是由碳、氢、氧组成的生物大分子,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同时释放出氧气。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四、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规律:生物的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即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决定,并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
2. 变异类型:生物的变异类型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表型变异等,这些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五、生物的进化与适应1. 进化机制:生物的进化主要通过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等机制实现,其中自然选择是决定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
2. 适应环境:生物通过不断的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如适应性进化、趋同进化等。
六、微生物与人类生活1. 微生物种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众多种类,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
2. 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如食品发酵、污水处理等都需要微生物的参与。
同时,一些微生物也会引起人类疾病。
七、生物技术及应用1.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众多领域,这些技术在医药、农业、环保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新兴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兴的生物技术不断涌现,如合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这些技术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2024年高考生物考试可能会涉及以下知识点:1. 生物的起源与演化
- 地球生命的起源
- 进化论的基本原理
- 生物分类与系统发育
2. 细胞与遗传
-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细胞的代谢与能量转化
- 遗传物质DNA的结构与复制
3. 分子遗传与基因工程
- 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
- DNA的修复与重组
-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4. 生物的生长发育与调控
- 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
- 激素的生理调控
-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5.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与评估
- 生物圈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
- 环境污染与生物灭绝的关系
6. 免疫与疾病防治
- 免疫系统与免疫反应
- 感染病原体与疾病的防治
- 免疫系统的失调与疾病
7.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 遗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
- 创伤、病理与修复
- 人类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8. 生态系统与资源利用
-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自然资源的形成与利用
-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补偿
9. 进化与生物技术的应用
- 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 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 生物技术的伦理与安全问题
以上是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总结,考生应该根据高考大纲具体内容进行备考,并注重对实验技能和图表分析的训练。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通过刷题、做题和模拟考试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关注最新科学研究和科技动态,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前沿理解。
加强实践与应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9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9篇)高考生物相关知识点整理篇一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2、细胞的核质比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必考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考必考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结构。
2.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3. 细胞核包含DNA,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中心。
4. 细胞质内有多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承担不同的生物功能。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过复制和转录过程传递遗传信息。
2. 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 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4. 进化论解释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物种的起源,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
三、生物的新陈代谢1. 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3.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释放能量的过程,包括有氧和无氧呼吸。
4. 生物体内的酶是新陈代谢的催化剂,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
四、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2.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3. 人体健康与营养、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4.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五、人体生理与健康1. 人体生理功能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等系统的工作。
2. 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重要防线。
3.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包括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
4.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度的运动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六、植物生长发育与繁殖1. 植物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2. 植物的光周期对开花有重要影响。
3. 植物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繁殖。
4.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等调节生长发育过程。
七、现代生物技术1. 基因工程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的技术。
2. 克隆技术可以实现生物体细胞或个体的无性繁殖。
高三生物总结与反思7篇

高三生物总结与反思7篇篇1时光荏苒,高三的生物学习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生物知识,还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现在,我将从多个方面对高三生物的学习进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生物知识体系的构建高三生物的学习内容广泛而深入,从分子生物学到生态学,每一部分都充满了无穷的奥秘。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逐渐构建起自己的生物知识体系。
首先,我掌握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深入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单位。
此外,我还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等高级主题进行了探讨,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实验技能的提升生物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技能的提升对于生物学习至关重要。
在高三的学习中,我积极参与实验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
通过亲手操作显微镜、离心机等实验设备,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了严谨的实验态度。
此外,我还学会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些实验技能的提升不仅为我的生物学习增添了色彩,也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学习方法的优化在高三生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不断尝试和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
首先,我学会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统筹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和巩固。
其次,我注重课堂听讲和课后复习的结合,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和困惑。
此外,我还学会了利用网络资源和参考书籍进行自主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这些学习方法的优化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乐趣。
四、思维模式的转变高三生物的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是对思维模式的转变。
通过生物学习,我逐渐学会了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了严谨的思维逻辑。
在解决生物问题时,我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不仅为我的生物学习提供了帮助,也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
1. 分子生物学:重要的知识点包括 DNA 结构和功能、RNA 的合成过程、蛋白质合成和调控机制等。
2. 遗传学:包括基因的结构、表达和遗传规律(孟德尔定律、硬获定律、连锁遗传等)、染色体的结构和遗传变异等。
3. 生物进化: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演化树等。
4.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分类学、生物区系和生态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
5. 细胞生物学: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运动和分裂、细胞信号转导等。
6. 免疫学: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机制、疫苗的原理和应用等。
7. 植物生理学: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等。
8. 动物生理学:包括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功能、消化和循环系统的功能、生殖生理学等。
9. 生态学:包括生态因素和生态关系、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10. 疾病与健康:包括常见疾病的病因和预防、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遗传病等。
以上为2024年高考生物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更详细的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第 1 页共 1 页。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细胞的分子与结构基础1. 细胞的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
-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质:包含细胞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各自具有特定功能。
3.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氨基酸组成,四级结构,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4.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DNA和RNA的组成、复制、转录、翻译。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2. 基因的概念与基因型: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基因型是个体的遗传组成。
3.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突变的类型、影响;基因重组的方式和意义。
4. 染色体的结构与数目变异:染色体的组成、结构;数目变异的类型和后果。
5. 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证据;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基因流等进化机制。
6. 生物多样性与分类:物种的概念、分类等级、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生物的生理功能与调节1.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产物;呼吸作用的过程、能量的释放。
2. 动物的呼吸与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
3. 物质的跨膜运输:被动运输(简单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4.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激素的种类、作用机制;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
5. 免疫系统与免疫调节: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反应的过程、免疫调节的重要性。
四、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1.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3. 人口与环境: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践。
4. 健康与疾病:健康的定义、疾病的类型、预防与治疗。
5. 营养与健康:营养素的分类、功能;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出入,保护细胞内部结构;(2)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胞浆,是细胞内各项生化反应的发生地;(3)细胞核:存储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 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产生ATP;3.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同化有机物质;4. 液泡:储存物质,维持细胞的内部稳定;5. 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过程;6. 酶体:参与细胞内的物质降解和再利用。
二、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1. 消化系统(1)消化管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消化腺器:唾液腺、胰腺、肝脏、胰腺。
2. 循环系统(1)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心脏:心房、心室、心瓣;(3)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4)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结、淋巴液。
3. 呼吸系统(1)气体交换:肺泡;(2)气体运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三、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物质(1)DNA结构:双螺旋结构;(2)RNA结构:mRNA、tRNA、rRNA。
2. 遗传规律(1)孟德尔遗传规律:自然选择,性选择;(2)重组:二倍体细胞发生;(3)非等位基因:互补基因,多基因遗传。
3. 进化论(1)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缺陷:种群遗传变异;(3)自然选择:优胜劣汰。
四、植物组织与结构1.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2. 茎:传导水分和养分;3. 叶:进行光合作用;4. 花:生殖器官,进行生殖。
五、动物的组织与结构1. 神经系统:脑、脊髓、神经元;2. 内分泌系统:腺体、激素;3.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4. 呼吸系统:气管、肺泡;5. 消化系统:胃、肠道。
六、生物的生长与发育1. 生长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2. 发育调控: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3. 发育过程:胚胎发育、幼体发育;4. 生殖过程: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七、生态系统1. 生物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2. 社会结构:动物的群体、族群;3. 生物圈: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 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生物高考知识点大总结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由分子组成,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
2.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具有特定的三维结构,负责细胞内的多种功能。
3. 核酸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4. 糖类由单糖组成,主要功能是能量供应和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
5. 脂类主要包括磷脂、甘油三酯等,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6. 细胞膜由磷脂双层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7.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包含DNA,周围有核膜和核孔。
8. 细胞质包含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各自具有特定功能。
二、生物的遗传与进化1. 遗传规律包括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描述了基因在生物体内的传递方式。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通过DNA的复制、重组和分离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
3. 突变是遗传物质的改变,可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变化,是进化的原材料。
4.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通过适者生存和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影响物种的遗传组成。
5. 物种形成是进化过程中新种群的产生,通常伴随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三、生物的生理功能与调节1. 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2.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
3. 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4. 神经系统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信息,调控生物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5. 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信息分子,通过血液循环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
四、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整体。
2.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了生物群落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
3.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和差异性的体现。
4.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数量和分布的相对稳定状态。
5.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包括污染、破坏栖息地和过度利用资源等。
2024高考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生物起源理论:进化论和创生论- 生物演化过程:自然选择、突变和适应-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2. 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理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细胞器官:核、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运输、细胞识别和细胞信号传递3. 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细胞的物质交换:脱水合成、消化和排泄- 细胞的能量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4. 遗传与进化-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性状的显性和隐性- 基因:DNA的结构和复制、RNA的合成和功能- 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物种起源、共同祖先和适应环境5. 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 生物圈的能量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6. 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生物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生殖器官和生育过程:雄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受精和胚胎发育- 控制生殖的调节机制:性腺、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周期7.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生长的规律和过程:细胞分裂、细胞扩张和分化- 发育的调控:遗传胚胎学、发育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植物的生长:根、茎、叶和花的结构和功能8. 生物的调节与协调-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元、神经传导和神经调节-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激素分泌和调节- 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皮肤、眼、耳、鼻和舌的感受器官9. 生物的养分与代谢- 多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 代谢的能量供给: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体内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蛋白质合成和无机盐的排泄调节10.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突变的产生和遗传疾病- 基因工程与转基因技术:基因克隆和转基因生物的应用- 基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的变异: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以上是对2024年高考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精选7篇)

生物高考知识点总结(精选7篇)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一三、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8篇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细胞与生物体1. 细胞的发现与结构:细胞的发现历程,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细胞的类型(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组织,再到器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功能特点。
二、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以及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2. 遗传物质的探索:从DNA的发现到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以及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3.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的类型和特点,基因重组的机制和意义。
4.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数目变异、结构变异),以及染色体变异与基因变异的关系。
三、生物的进化与适应1. 生物进化的证据:古生物学证据、胚胎学证据、解剖学证据等。
2. 生物进化的机制:自然选择、突变、遗传漂变等。
3. 生物的适应性与进化: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的变化,以及适应性进化的机制和特点。
四、微生物与人类生活1. 微生物的种类与特点: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
2.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微生物在食品制作、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和作用。
3. 微生物的污染与防控: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控措施。
五、植物生理与农业发展1.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植物的生长周期,以及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光照、温度、水分等)。
2. 植物的生理机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植物的生理机制。
3. 农业发展与植物保护: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植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六、动物生理与健康生活1. 动物体的生理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动物体的生理系统。
2. 动物的健康与生活习性:动物的健康标准,动物的生活习性对健康的影响。
3. 人类健康与动物生理:人类健康与动物生理的关系,以及动物生理对人类健康的启示。
七、生态学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类型: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特点。
2. 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2024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总结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细胞骨架和细胞液等组成。
- 细胞器:包括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中心,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
- 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 核膜:保护细胞核,控制物质的进出。
- 核仁:参与核糖体的形成。
2. 遗传与进化- 平衡遗传:指一个基因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各等位基因的频率保持相对稳定。
- 进化:指种群的基因型和表型在长时间内发生逐渐的变异,从而产生新物种。
- 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将在繁殖过程中得以保存,逐渐形成适应新环境的物种。
- 突变:指遗传物质的突然变异,是进化的根源之一。
- 人工选择:指人为地选择有利的遗传性状进行繁殖,用于改良物种。
3.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有丝分裂:细胞间的染色体复制后分裂成两个细胞。
- 减数分裂:指配子细胞发生两次分裂,生成四个非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 发育的调控:包括内源激素、外源激素和遗传因素。
- 受精与胚胎发育: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胚胎发育分为原肠胚、中肠胚和后肠胚。
4. 生物体内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消化腺和消化道神经系统构成。
- 蛋白质的消化与吸收:分为胃蛋白酶的作用、胰蛋白酶的作用和肠酶的作用。
- 脂肪的消化与吸收:通过胰酶的作用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 糖类的消化与吸收:通过葡萄糖酶、淀粉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完成。
5. 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与呼吸-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 心脏的构造与功能:包括两房一室的组织结构和收缩与舒张的过程。
-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呼吸作用。
6. 植物的营养和生长- 光合作用:以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有机物质。
- 植物的营养吸收:通过根系吸收水和无机盐,通过叶片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总结一、细胞膜及生物膜系统1. 细胞膜※(1)膜功能越复杂,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一般越丰富。
(2)糖被,主要起识别功能,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糖被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据此可以判断细胞内外侧,和区别细胞膜及其他生物膜。
(3)磷脂分子包括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两部分,因此在水水界面,要组成双层结构,而在空气和水或者水油界面可以是单层结构。
2. 生物膜系统(不同生物膜的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别较大)(1)生物膜的成分与功能的关系生物膜的功能复杂还是简单取决于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即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而与膜面积无关,因为蛋白质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
其中有的与物质的运输有关,如载体;有的是酶,能催化与膜有关的生化反应;有的与细胞识别有关,如表面抗原。
生物膜中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胆固醇只存在于动物细胞膜结构中,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和植物细胞膜中一般没有胆固醇.(2)生物膜的功能①细胞膜——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内吞与外排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该过程消耗能量但不需载体协助,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细菌等原核生物只有细胞膜,不构成生物膜系统,而病毒根本没有生物膜。
②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保证了在生物膜上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③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割开,形成一个个小的区室,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重要细胞器1. 以分泌蛋白(胞吐)为例分析细胞功能结构的关系※分泌蛋白:常考的有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血浆蛋白等(在细胞外行使功能);胞内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呼吸酶等(需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物质追踪手段:同位素标记。
如用3H标记亮氨酸,最先出现在A图中②处或B图中①处。
2. 细胞结构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能产生水的细胞器 线粒体、核糖体、叶绿体(了解)、高尔基体(了解) 能产生ATP 的结构 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细胞核、线粒体(自身DNA 复制、转录、翻译)、 叶绿体(自身DNA 复制、转录、翻译)、核糖体(翻译)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 核糖体(间期),高尔基体(末期、植物细胞壁),线粒体(供能)、中心体(前期) 含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含花青素、非绿色) 双层膜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单层膜细胞器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叶绿体异增大膜面积的方式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由囊状结构的薄膜堆叠而成基粒 代谢过程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光合作用的场所,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ATP 的去路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除光合作用暗反应) 光反应产生的ATP 只用于暗反应中C 3的还原[H ]的去路 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和O 2结合形成水 在暗反应中用于C 3的还原酶的种类和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内膜和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囊状结构的薄膜和基质中同 能量转换功能;有双层膜结构;含有少量DNA 三、细胞核1. 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2.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比较※①“杆”、“球”、“螺旋”、“弧”菌都是细菌。
②常见的蓝藻(如蓝球藻、念珠藻、颤藻等)属于原核生物,其他藻类,如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属于真核生物。
③原核生物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因为原核生物只进行无性生殖。
④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一般是基因突变。
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
注意:在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菌发生的变异是基因重组。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用哺乳动物的细胞制备细胞膜时,加入的清水能使烧杯中的红细胞胀破.这是由于红细胞细胞质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单位体积内的水分子数少于外界溶液.由于细胞内外水分子数不平衡,水分又能通过细胞膜,而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等不能通过细胞膜,水分子趋向平衡的运动,使红细胞吸水.将红细胞放入一种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而皱缩.将红细胞放入与细胞质的浓度相同的溶液中,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红细胞不变形.静脉注射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就是与血浆的浓度相等.2.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渗透作用的原理①渗透作用的概念: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②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即一个完整的渗透系统由两个溶液(A和B)以及隔在二者中间的半透膜这三者构成.半透膜与生物膜的联系和区别:半透膜是指一些物质可以透过,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从结构上看,生物膜相当于于半透膜.但是,从功能上看,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玻璃纸)对物质的透性取决于它的分子间隙,只要分子直径小于此间隙的物质就可以通过.而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只有被选择吸收的物质才能通过,其具体表现是:①脂溶性物质优先通过;②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生物膜上的通道;③细胞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④细胞需要的一些大分子物质采用膜泡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⑤不被细胞选择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③原理: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B流向A;当溶液浓度A<B时,水分就通过半透膜由A流向B;当溶液浓度A=B时,则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连同外界溶液正好符合两个溶液体系(细胞液和土壤溶液)和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故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由上可知,不管细胞吸水还是失水,水分总是由相对含量多的地方通过半透膜流向相对含量少的地方,即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④渗透作用的结果:从微观水平分析,水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进行双向扩散;从宏观水平观察,水分子是从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直至达到动态平衡.(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吸水方式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收水分;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②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3.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即从含水量相对较高的一侧向相对较低的一侧运输.但某些物质在跨膜运输时不一定是顺浓度梯度的.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它允许水分子以渗透的形式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不被选择吸收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所以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这对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起了重要作用.探究1: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 实验原理(1)原生质层伸缩性比细胞壁伸缩性大.(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收缩,进而质壁分离.(3)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渗透吸水,使质壁分离复原.2. 实验过程3. 实验结论(1)成熟的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2)当外界溶液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3)当外界溶液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本实验的方法与技巧(1)取材:选取紫色明显的洋葱表皮,撕取的表皮不宜过大或过厚,避免带有叶肉.(2)制装片:装片标本周围若有气泡,将会阻止蔗糖溶液扩散.(3)质壁分离试剂浓度要适当.若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质壁分离或者速度太慢,实验效果不佳;若浓度过高,虽然质壁分离速度快且效果明显,但将导致细胞脱水死亡,无法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4)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再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间隔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将因原生质脱水变性而导致实验失败.(5)滴加蔗糖溶液和清水,必须在实验桌上进行,而不能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直接进行.滴加蔗糖溶液或清水时,必须重复几次.(6)作分离剂所具备的条件. ① 要对细胞无毒害作用.①有一个紫色的中央大液泡②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0.3g/mL吸水纸吸引①中央液泡逐渐变小(紫色加深)②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吸水吸引清水高倍显微镜观察①中央液泡逐渐胀大②原生质层逐渐贴近细胞壁②浓度要适当,如5%的KNO3或Ca(NO3)2,只有在保证细胞不被损害的条件下,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 被动运输的类型物质进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扩散,叫做被动运输,它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大类.(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水、氧气、二氧化碳等分子很小,很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这些分子通过细胞膜时遵循扩散作用的原理,即物质从高浓度一边,穿过细胞膜到达低浓度一边,直到平衡为止.(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必须由镶嵌在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才能完成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概念:在载体的协助下,消耗细胞内代谢所释放的能量,把被选择吸收的物质从低浓度的一边通过细胞膜运输到高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主动运输.举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K+、Na+、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就是通过主动输进行的.意义:主动运输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可见,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首先是栽体蛋白的种类数量,它决定所运输的物质种类和数量.其次,由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凡是能够影响能量供应的因素也都影响主动运输速度,如温度、氧气浓度等.第三,主动运输速度与物质浓度有关.它们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2. 胞吞和胞吐用一种无毒染料(例如刚果红)将酵母菌染成红色,放到草履虫培养液中,不久草履虫细胞里面出现了红色的食物泡.这种吞食固体颗粒的作用叫做胞吞.很多细胞都有这种能力,我们体内的白细胞能将侵入体内的外来物(如细菌等)吞入,起着保卫身体的作用.胞吞使一些不能穿过细胞膜的物质如食物颗粒、蛋白质大分子等,都能进入细胞之中,形成含有液体或固体的小泡(食物泡).这时,细胞质中的溶酶体很快地和这种小泡融合,溶酶体中所含的酶把食物颗粒、蛋白质大分子等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供细胞利用.与胞吞相反,有些物质在细胞膜内被一层膜所包围,形成小泡,小泡逐渐移到细胞表面,小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在一起,并且向细胞外张开,使内含物质排出细胞外,这种现象叫做胞吐.细胞通过胞吐向外分泌物质.胰腺细胞分泌酶原粒(蛋白质)就是胞吐.酶原粒是在高尔基体中产生的,这些包以外膜的酶原粒脱离高尔基体后,逐渐向细胞表面移行,在与细胞膜接触后,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并裂开,将内含物释放出去.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