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人民政府文件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5.26•【字号】龙政办〔2021〕52号•【施行日期】2021.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应急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龙政办〔202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将《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5月26日龙岩市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闽政办〔2021〕1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工作,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总结提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突出医防结合、突出能力提升、突出制度完善,强弱项、补短板、堵漏洞,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2年,基本建成体系完整、职能明确、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二、主要任务(一)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1.加强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建设。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适度超前规划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建设。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9.23•【字号】龙政综〔2020〕83号•【施行日期】2020.09.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龙政综〔2020〕8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龙岩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第五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龙岩市人民政府2020年9月23日龙岩市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精神,引导、激励我市产品、工程、服务业企业或组织不断追求卓越绩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龙岩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闽政〔2018〕3号)、《中共龙岩市委龙岩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岩委发〔2019〕5 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龙岩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设立龙岩市政府质量奖,用于表彰在经济领域实行卓越绩效管理,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对促进龙岩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各类企业或组织。
第三条龙岩市政府质量奖的评审遵循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由企业或组织自愿申请,严格申报、评审和授奖程序,结合市场评价、专家评审等方式,坚持评审标准,宁缺毋滥,好中选优,评定奖项。
第四条龙岩市政府质量奖每届的评审周期为二年。
龙岩市政府质量奖每届授奖总数不超过三个。
第二章评审机构和职责第五条龙岩市政府质量奖的评审由龙岩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委员会负责(以下简称质评委)。
质评委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和工信局负责人任副主任,成员由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龙岩仲裁委员会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龙岩仲裁委员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4.03.12
•【字号】龙政综〔2024〕20号
•【施行日期】2024.03.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司法行政
正文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组建龙岩仲裁委员会的通知
龙政综〔2024〕2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高新区(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我市民商事纠纷依法、公正、快速、有效地解决,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8〕76号)和《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实施意见的通知》(闽司〔2019〕159号)规定,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组建龙岩仲裁委员会。
其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江勋善市司法局局长
副主任:张丽丹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温非凡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驻会)
秘书长:温非凡(兼任)
委员:俞成鸿市司法局二级调研员
李松水市国资委四级调研员
邓永峰市工信局政策法规科干部
廖永梅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师
邹建福市工商联龙商服务中心干部
麻丽珍市贸促会法律事务部主任
何伟市律师协会会长
邱琳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贸系主任
龙岩仲裁委员会下设秘书处,为龙岩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龙岩市人民政府
2024年3月12日。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9.10•【字号】龙政办〔2020〕82号•【施行日期】2020.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健康促进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龙政办〔2020〕8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龙岩市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9月10日(此件主动公开)龙岩市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健康龙岩”建设,广泛传播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和健康技能,全面提升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根据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健康龙岩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龙政办〔2020〕31号)文件精神,结合龙岩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人人行动”的原则,广泛开展内容科学、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和创建活动,干预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规范公共卫生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等维护健康的知识与技能, 增强居民自我管理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管理能力。
建立并完善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组建市、县医学专家科普讲师团队伍。
强化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
到2022年和2030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不低于22%和30%。
二、主要措施(一)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建立并完善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
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专家库成员应积极参与相关机构(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医院等)邀请的各类健康科普讲座或科普传播活动,形式包括巡讲活动、社区讲座、健康义诊、电视健康科普栏目录制和健康科普微视频录制等。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7.21•【字号】龙政办〔2021〕63号•【施行日期】2021.07.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的通知龙政办〔2021〕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现将《龙岩市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一、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确保城乡群众快速知晓举办自发性聚集活动的有关规定要求,了解申报程序,清楚责任和后果,引导群众积极主动申报。
要组织县乡村干部专题学习本机制内容,熟悉职责分工和工作程序要求,提高履职尽责的成效。
二、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明察暗访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定期进行通报,限期完成整改,确保本机制落实落地取得实效。
三、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健全完善会商研判、宣传教育、备案申报、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形成一套可操作可复制、群众可长期坚持的长效管理机制。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7月21日龙岩市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的安全管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福建省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城乡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
一、适用范围群众自发性聚集活动是指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不特定的群众在非经营性场所举办的50—1000人的聚集活动(含婚、丧、嫁、娶、升学、乔迁、祭祖、做寿等各类活动)。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政府领导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分工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政府领导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10•【字号】龙政综[2012]609号•【施行日期】2012.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政府领导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分工的通知(龙政综〔2012〕60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古蛟新区、永丰新区、龙雁新区、福建(龙岩)稀土工业园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管委会,市直各部委、办、局,中央、省属驻岩单位,市属企、事业单位:鉴于人员变动和分工调整,经研究,决定调整市政府领导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分工,现将调整后的《市政府领导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领导分工,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依照法律和职责抓好各自的安全生产工作,为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推动闽西加快崛起提供安全保障。
龙岩市人民政府2012年12月10日市政府领导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加强我市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责任,确保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暂行规定》(闽政文〔2009〕3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闽政〔2010〕22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实施意见》(闽政〔2012〕13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和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市政府领导成员的工作分工,现将市政府领导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如下:张兆民市长是全市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领导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对全市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设立方案的通知-龙政综〔2017〕59号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设立方案的通知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设立方案的通知龙政综〔2017〕5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龙岩市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设立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2017年3月27日龙岩市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设立方案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更好地统筹使用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撮合引进“365”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项目到龙岩落地孵化,吸引国际化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发育,加快建设创新型工贸旅游强市。
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拟设立龙岩市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母基金),母基金不以实体形式存在,通过开设银行专户独立核算,由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每年安排资金注入专户。
图1龙岩市高层次人才发展基金结构图母基金下设各类子基金,初步计划在母基金项下设立龙岩市高新技术产业天使投资基金和龙岩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金两支子基金。
其中,龙岩市高新技术产业天使投资基金总规模为3亿元,主要以股权形式投资龙岩市引进的高端人才项目(见附件1);龙岩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金总规模为5亿元,主要用于龙岩市科技创业园孵化基地的园区建设(见附件2)。
其他子基金的设立,由龙岩人才发展集团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龙岩市人才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统一规划。
附件:1.龙岩市高新技术产业天使投资基金设立方案2.龙岩市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金设立方案附件1龙岩市高新技术产业天使投资基金设立方案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拟由龙岩人才发展集团、龙岩市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共同发起设立“龙岩市高新技术产业天使投资基金”,现依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本方案。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市级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市级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0.26•【字号】龙政办〔2020〕90号•【施行日期】2020.10.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固定资产投资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市级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龙政办〔2020〕9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龙岩高新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龙岩市市级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0月26日(此件主动公开)龙岩市市级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市级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
根据《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国办发〔2019〕57号)、《福建省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56号)、《福建省政务数据管理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福建省政务数据共享管理实施细则》(闽数字办〔2019〕1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市本级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市级财政投资信息化项目(以下简称“信息化项目”),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市级财政资金建设的非涉密信息化项目(含市属国有企业投资建设信息化项目)。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另行按照相关保密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的信息化项目包括:自建或购买服务方式建设的财政投资信息化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机房等)、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库、信息安全等项目。
涉密信息化项目、单纯购买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产品(操作系统、杀毒软件、数据库软件等)不在此范围。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和责任单位。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1.29•【字号】龙政办〔2021〕9号•【施行日期】2021.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岩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龙政办〔2021〕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现将《龙岩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月29日(此件主动公开)龙岩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老旧小区改造,补齐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提升住宅小区品质功能,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0〕4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
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行动,通过小区全面改造、重要街区精准改造、片区综合提升,把老旧小区改造成基础设施完善、防灾防疫设施完备、居住环境整洁、社区服务配套、管理机制长效、文明和谐的宜居社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有温度的幸福龙岩。
(二)基本原则1.尊重民意,排忧解难。
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顺应群众关切,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激发人民群众热情,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2.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按照“先民生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以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威胁居民居住安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要求,合理确定改造内容,并将改造工作与海绵城市建设、建筑节能改造、垃圾分类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小区品质。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8.02•【字号】龙政综〔2017〕142号•【施行日期】2017.08.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的通知龙政综〔2017〕142号新罗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已经市第五届人民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2017年8月2日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第一条为加强龙岩市城市规划管理,统一技术审查标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结合我市规划管理的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龙岩市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各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及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有关的活动。
第三条龙岩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的规定。
城市土地供应环节的土地用途分类,应符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规定;城市专项规划,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在规划编制中可采用专门标准,不受此类标准限制。
第四条建筑容量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指标应按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新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指标应符合《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规定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同时应结合编制的总平面方案、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合理取值。
有下列情形之一,宜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经论证并按程序报批后合理确定地块控制指标:1.城市重要地段、节点的建设项目,城市旧区改建项目;2.重要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类项目;3.建筑面积大于10 万平方米以上的民用建筑项目;4.含有建筑高度100 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项目。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龙政综〔2017〕85号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龙政综〔2017〕85号新罗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现将《龙岩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2017年4月20日龙岩市中心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管理,规范户外广告设置行为,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龙岩市中心城区主城区(包括东城、南城、西城、北城、中城、西陂、曹溪、东肖、龙门、铁山、红坊、江山十二个镇、街道的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户外广告设置及相关活动。
主城区内的高速、国、省、县、乡道沿线的户外广告设置,须先经公路管理部门依法进行审查并批准后,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户外广告(即户外广告设施),包括:(一)利用户外场地、建(构)筑物外部和道路、隧道等市政设施或水域上设置展示牌、霓虹灯、发光字体、电子显示屏、电子翻板装置、灯箱、广告栏、宣传栏、实物模型、投影等广告设施;(二)利用建(构)筑物、交通工具、升空器具、充气物、亭体、工地围墙(挡)、模型等绘制、张贴、悬挂的广告设施;(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在经营地、办公地设置表明单位名称、字号、标志的标牌标识;(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形式的户外广告设施。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表扬抗洪抢险工作表现突出施工企业的通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表扬抗洪抢险工作表现突出施工企业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1.21•【字号】龙政综〔2020〕12号•【施行日期】2020.0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表扬抗洪抢险工作表现突出施工企业的通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2019年5—6月,我市新罗、永定、长汀、连城等地多次遭受连续强暴雨袭击,引发山体滑坡、道路塌方、桥梁损毁、民房倒塌等灾害,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生命财产安全。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福建省同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94家企业积极响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号召,第一时间组织专业抢险队伍,调集工程机械设备,捐款捐物投身抢险救灾工作,努力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经济社会安全有序运行。
为弘扬正气、树立典型,激发广大建筑企业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经研究,决定对抢险救灾工作表现突出的94家企业予以通报表扬。
希望受表扬的企业戒骄戒躁,继续发扬良好作风,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全市建筑企业要以受表扬的企业为榜样,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弘扬抢险救灾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为建设新时代新龙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龙岩市人民政府2020年1月21日附件抗洪抢险工作表现突出施工企业名单1.福建省同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龙岩市西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3.福建俊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4.恒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福建大华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6.福建省启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7.福建中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8.福建泉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9.福建承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0.福建省恒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11.福建省顺天亿建设有限公司12.福建省宏晟建工有限公司13.福建省九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4.福建省晟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5.福建汇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6.福建成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7.龙岩市龙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8.福建远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9.福建大河水电工程有限公司20.福建金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1.福建省梁禹工程有限公司22.福建江隆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23.福建德旺建设有限公司24.恒亿集团有限公司25.福建拓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6.福建晟亿集团有限公司27.福建亨子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8.福建冠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9.福建惠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30.福建省杭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31.福建冠成天正工程管理有限公司32.福建省豪慧建设发展有限公司33.福建才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4.福建省恒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35.福建省泰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36.福建金泰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37.福建新华夏建工有限公司38.福建荣建集团有限公司39.福建省泰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40.福建连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41.福建通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42.福建省顺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43.福建省宏旺建设有限公司44.福建省汇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45.福建省鑫程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46.福建省盛达建设有限公司47.福建衍豪建设有限公司48.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49.福建百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50.福建领航园林工程有限公司51.福建龙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52.福建春龙建设工程有限公司53.福建省昶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54.福建创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55.福建龙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56.福建晟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57.福建可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58.福建省汀江水电工程有限公司59.福建八方缘建设有限公司60.福建振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61.龙岩华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62.龙岩汇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63.鑫中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64.福建绿涛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65.福建西景市政园林建设有限公司66.福建永鹏建设有限公司67.福建前程建设有限公司68.福建西南建设有限公司69.福建宏昌装饰工程有限公司70.千易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1.中建协和建设有限公司72.福建磊鑫(集团)有限公司73.精易建工集团有限公司74.福建三建工程有限公司75.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76.福建省中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77.福建省南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78.福建省天钧建设发展有限公司79.福建博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0.福建省博兴建设有限公司81.福建省兴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2.福建省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3.亿耀(福建)建设有限公司84.福建博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85.中交鹭建设有限公司86.中交建宏峰集团有限公司87.福建省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88.福建筑兆建设有限公司89.厦门市北区绿化工程有限公司90.福建红珊瑚景观建设有限公司91.厦门中联永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92.湛江市市政建设工程总公司93.皓耀时代(福建)集团有限公司94.福建省龙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龙岩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执法依据的通知-龙政综〔2017〕129号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龙岩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执法依据的通知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龙岩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执法依据的通知龙政综〔2017〕129号新罗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自2011年11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在龙岩市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批复》(闽政文〔2011〕418号)以来,部分作为执法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发生了变化。
为严格依法行政,更好地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现将调整后的龙岩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执法依据予以公布。
附件:龙岩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执法依据龙岩市人民政府2017年7月3日附件龙岩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执法依据内容说明:未列入的条款及同一条款【】内的有关权限仍由各有关部门行使,不属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范围。
一、行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一)《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34条至38条(国务院第101号令,1992年6月28日颁布,1992年8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单位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罚款:(一)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和烟头等废弃物的;(二)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以及树木上涂写、刻画或者未经批准张挂、张贴宣传品等的;(三)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的;(四)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垃圾、粪便的;(五)不履行卫生责任区清扫保洁义务或者不按规定清运、处理垃圾和粪便的;(六)运输液体、散装货物不作密封、包扎、覆盖,造成泄漏、遗撒的;(七)临街工地不设置护栏或者不作遮挡、停工场地不及时整理并作必要覆盖或者竣工后不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的。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24•【字号】龙政综〔2021〕107号•【施行日期】2021.1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龙岩市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2021年11月24日龙岩市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闽委改〔2021〕2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同意三明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实施方案的函》(办函改字〔2021〕46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支持福建省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林业综合改革试点若干措施》(林规发〔2021〕77号)文件精神,结合龙岩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工作要求,坚持集体林地家庭承包基础性地位,拓展和完善林地经营权能;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调动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现代林业制度体系;坚持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实现林业生态高颜值、产业高素质、林农高收入。
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9%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5031万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达600亿元以上。
二、试点任务(一)稳定林地承包经营。
在承包期内,集体经济组织不得强行收回农村转移人口的承包林地,探索开展进城落户农民集体林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试点。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5.05•【字号】龙政规〔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5.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最低生活保障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单位:根据《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布我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闽人社文〔2021〕148号)和《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救助保障标准调整工作的通知》(闽民救〔2022〕16号)文件精神,落实我市城乡低保标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的自然增长机制,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经研究,决定调整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
新罗区、永定区、上杭县、漳平市城乡低保标准按最低工资标准的44%确定,武平县、长汀县、连城县城乡低保标准按最低工资标准的48%确定。
从2022年5月1日起,各县(市、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为(每人每月):新罗区862元,其他县(市、区)796元。
各地要做好提标后原有保障对象的补差调整和新增保障对象的补差核定工作,调整提高分档补助金额,不断提高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补助水平。
二、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
根据《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救助保障标准调整工作的通知》(闽民救〔2022〕16号)文件要求,统筹社会救助保障标准调整,决定从2022年5月1日起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其中基本生活标准按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0%确定,照料护理标准分全自理、半护理、全护理三档,分别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0%、25%、40%确定。
(具体详见附件)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
建立和实施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是党和政府保障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重要举措。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解决龙岩中心城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解决龙岩中心城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1.22•【字号】•【施行日期】2023.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产权管理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解决龙岩中心城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为进一步妥善处理龙岩中心城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在确保建筑物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安全的前提下,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根据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号),以下简称“自然资发〔2021〕1号文件”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借鉴其他地市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解决中心城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通知如下:一、处理原则(一)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充分考虑龙岩中心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法律法规政策逐步完善的过程,厘清原因,客观公正处理房屋和土地登记的历史遗留问题。
(二)依法处理,维护权益对开发建设单位违法违规违约行为依法作出处理,责令其限期补办相关手续、补缴税费;同时,合理区分开发建设单位与购房人的责任,按照“证缴分离”原则解决无过错购房人的登记办证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因事施策,确保实效明确主体,分类处置。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的主体责任,根据“缺什么,补什么,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各职能部门要对造成不动产登记难的前端难点问题开展分类梳理,研究制定处置方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简化登记办证前置审批审核手续和要件材料,相关职能部门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情况,积极研究具体解决办法,确保工作实效。
二、处理范围2015年3月1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前,龙岩中心城市(新罗区)范围内已开发建成且销售或投入使用的项目(房屋),因各种历史原因(规划、用地、建设、消防、征迁安置等手续不全,欠缴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开发建设单位注销、企业法定代表人失联等),造成相关权利人的房屋所有权证(以下简称“房产证”)或土地使用权证(以下简称“土地证”)无法办理的,列入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范围。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26•【字号】龙政综[2012]527号•【施行日期】2012.10.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民政府领导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龙政综〔2012〕52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各新区、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中央省属驻岩单位,市属企事业单位,各高等院校:因人事变动,经研究,现将市政府领导成员的工作分工调整如下:张兆民市长:领导市政府全面工作。
主管编制、人事、监察、财政、审计工作。
张天洲常务副市长: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市长外出时,主持市政府工作。
协助市长分管市政府办公室(含机关事务管理)、发展和改革(含重点项目开发与建设、物价)、财税、统计、国资、金融、保险、证券、央企招商工作,牵头协调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古蛟、永丰和龙雁三个新区建设、第三产业发展、“三维”项目招商、“五大战役”、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属“三大集团”有关事宜,依法行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信息化、效能建设(含政务公开)等工作,协助市长抓编制、人事、监察、财政、审计具体工作。
按工作分工,负责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信访工作。
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事项。
分管部门:市政府办公室(含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展和改革委(含市物价局)、统计局、国资委,金融办、重点项目开发与建设办公室,行政服务中心、法制办、效能办、数字办、苏区政策办、市政府各驻外办事处(联络处)、闽西宾馆,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古蛟、永丰和龙雁三个新区管委会,龙岩中心市场筹建处。
协助市长分管市编办、公务员局、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
联系单位:市人大,市委党校,市国税局、地税局、龙岩银监分局、人民银行龙岩市中心支行,以及各类金融、保险和证券机构,国家统计局龙岩调查队。
张斯良副市长:协助市长分管外资、外经、外贸、口岸、内贸、物流(含陆地港)、对台、外事侨务、旅游、民族宗教、粮食、经济协作及对口支援、外企招商等工作,按工作分工,负责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信访工作。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俞开建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俞开建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7.08.21
•【字号】龙政任〔2017〕23号
•【施行日期】2017.08.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国家公务员管理
正文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俞开建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市直各有关单位:
经研究决定:
俞开建同志任龙岩冠豸山机场管理委员会主任;
赵健同志任龙岩市公安局技术侦查支队政委,免去其龙岩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职务;
黄祺同志任龙岩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免去其龙岩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支队支队长职务;
罗新平同志任龙岩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支队支队长,免去其龙岩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职务;
李晓区同志任龙岩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免去其龙岩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政委职务;
张煜同志任龙岩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试用期一年);
邱少斌同志任龙岩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支队政委(试用期一年);
巫成火同志任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试用期一年);
颜燕芬同志任龙岩市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试用期一年);
邱新华同志任龙岩市公安局副调研员;
陈才光同志任龙岩市公安局副调研员;
李卫堂同志任龙岩市公安局副调研员;
陈昆明同志任龙岩市公安局副调研员。
龙岩市人民政府
2017年8月21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农业农村局领导成员配备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农业农村局领导成员配备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8.12.31
•【字号】龙政任〔2018〕43号
•【施行日期】2018.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
正文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农业农村局领导成员配备的通知龙岩市农业农村局:
经研究同意:
钟寿宁同志任龙岩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
王培兰同志任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调研员;
郑小兵、张定照、罗龙群、温文学同志任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曾国强同志任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兼);
张锦仙、张木生同志任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副调研员。
请按有关规定办理。
原龙岩市农业局副局长、调研员、副调研员职务自然免除,不再办理免职手续。
龙岩市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3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岩市人民政府文件龙政综[2009]79号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现将《龙岩市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一日龙岩市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及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工作的意见》(闽教基[2007]70号)的精神,在总结2008年中考改革的基础上,对我市200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期建立一个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与招生制度,以减轻学生、教师和学校过重的考试压力,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与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一)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考试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在实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改革、发展与稳定、继承的统一,充分发挥各地与学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突出过程性评价和情意目标考查,改革单纯纸笔测试的考试方法,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在评价中的作用。
(四)科学、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
加强对考试和评价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增强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实效性。
二、初中毕业、升学的考试、考查和考核(一)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行二考合一,共用一份试卷。
初中毕业、升学的考试、考查和考核遵循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的规定,分为全市统一考试、考查和学校考查、考核两类进行。
(二) 全市统一考试、考查1. 考试科目:思想品德(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
考查项目:英语口语、理化生实验操作。
信息技术视条件逐步列入考查范围。
2. 考试形式:思想品德(政治)、历史两科实行开卷考试,体育与健康为实地测试,其它学科均为闭卷考试。
3. 考试时间:思想品德(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考试时间安排在九年级结束时进行,即在2009年7月1日下午、2日、3日进行;生物、地理考试时间安排在八年级结束时进行,即在2009年7月1日上午进行。
生物实验操作考查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适当时间进行,体育与健康实地测试和英语口语、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适当时间进行。
语文、数学、英语考试时间各120分钟,思想品德(政治)、物理考试时间各90分钟,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考试时间各60分钟。
4. 考试成绩: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试卷卷面分值各为150分,其成绩按原始分记载。
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及八年级的生物、地理试卷卷面分值各为100分,并按A、B、C、D四个等级记载,原始分不对外公布,缺考、0分的不记等级。
各科等级比例按各县(市、区)考生总数的2:3.5:3:1.5划定,如考生学科卷面分值达到85分以上者(含85分),均划为A等级。
如果考生学科卷面分值达60分以上者(含60分),该科不划为D级。
体育与健康测试分值为三项各100分,总分300分,按270分以上(含270分)、243分以上(含243分)、180分以上(含180分)、180分以下分别以A、B、C、D四个等级记载。
生物、地理考试成绩达不到C级者,允许在九年级参加重考,重考成绩只记C或D两级。
因故并经县(市、区)教育局批准未参加考试的学生,往届生或在生物、地理考试的报名结束后转入我市就读的学生,在九年级结束时应参加生物、地理考试,其考试成绩仍按A、B、C、D四个等级记载。
英语口语、理化生实验操作的考查成绩按合格、不合格两级记载,缺考、0分的不记等级。
5. 考试命题(1) 命题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部颁《课程标准》和省颁《考试大纲》,并结合本市教学实际命题。
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难易适中。
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
做到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改进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高中阶段招生改革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2) 考试内容与形式考试的范围按部颁《课程标准》及省颁《考试大纲》的要求,淡化单纯记忆的考查,要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重视考查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考查对高中阶段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影响较大的知识与方法,试题应注意体现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教育性,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得到全面体现;试题要加强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增强问题的情境性,体现考试的时代性。
试题要求表述规范,设问明确,语言简洁,图形清楚,专业用语准确。
答案应避免出现歧义,要防止出现人为编造的、死记硬背的、繁难偏旧的和似是而非的题目。
试卷结构应简约合理,题量适当,难度适中。
文科类科目要严格控制客观题的题量,英语要加强对听说能力的考查,理科类科目要加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 学校考查学校考查科目包含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含劳技、信息技术、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地方和学校课程等。
考查时间安排在该科课程完成时进行。
考查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缺考、0分的不记等级。
(四) 考试、考查的组织管理全市统一考试、考查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管理。
统一考试的科目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命题,考试由市、县(市、区)教育局、招生办组织实施,考试科目的评卷实行网上阅卷。
英语口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命题,由县(市、区)教育局组织实施。
学校考查由县(市、区)教育局制定方案实施,也可由学校在考前自主制定方案并报县(市、区)教育局批准后向学生公布实施。
考查成绩应在校内公示无争议后报县(市、区)教育局备案。
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加强对学校考查的监督检查。
三、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与方法(一)评定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确定的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确定以公民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爱好与特长和综合实践活动等七个方面为评定内容。
(二)评定的组织。
各县(市、区)教育局成立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综合素质评定实施方案,指导学校的评定工作,监控评定过程,接受投诉和举报,纠正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处评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及班级评定小组。
评定委员会负责落实评定方案,制定实施细则,任免班级评定小组成员,组织并监督评定工作,认定评定结果,接受和处理投诉、举报。
班级评定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等方面人员组成,负责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评定工作。
评定委员会及评定小组的人员组成必须具有代表性,人数均应在5人以上。
(三)评定的方法。
综合素质评定必须坚持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评定小组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评定的信息来源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成长记录;家长和社会评价;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参加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学习情况;学生的爱好特长表现等。
评定过程中应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与概括。
评定工作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如有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定委员会裁定。
学校评定委员会对评定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认定。
评定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并提交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中的评定领导小组备案。
对评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向学校评定委员会反映或向县级评定领导小组投诉。
评定结果不得随意更改,如果发现确实有误,应及时处理并记载更改缘由及更改人,同时保存原评定记录备查。
(四)评定结果的表达。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以等级加评语的形式表达。
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学生评定为不合格时应特别慎重;综合性评语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整体描述,体现学生的成长,突出特长和潜能。
评定结果必要时可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四、初中毕业资格的认定与管理(一)初中生毕业资格由各县(市、区)教育局认定。
学生毕业资格应包括综合素质评定合格,全市统一考试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其余7科成绩达C级,统一考查成绩合格,学校考查成绩合格。
达不到毕业成绩要求的,可由学校组织重考一次,其成绩仅作毕业资格认定。
对于确有特长的学生,可适当放宽学科成绩方面的要求。
(二)毕业生所在学校应为考生填报“初中生素质发展报告册”。
内容包括初中生在校期间考试、考查、考核的所有学科、项目的成绩,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语,学校综合评价等内容。
(三)学校按照学籍管理制度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发给初中毕业证书;对达不到毕业要求的,发给初中结业证书。
五、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一)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青年,可根据自己的学业评价成绩、条件和志愿,在规定的时间报名。
持本县(市、区)户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本校报名,往届生、社会考生在本县(市、区)招生机构指定的地点报名。
非本县(市、区)户籍的考生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县(市、区)招生机构报名。
在非户籍地学校就读一年以上(含一年)并完成初中学业的学生,确需要在流入地继续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可在所就读学校报名参加当地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具体条件由各县(市、区)招生委员会确定,报名应具备的证件或文本一般包括:(1)报名表;(2)初中生素质发展报告册;(3)学生成长记录(其中要有由科任教师或班主任签字认可的能说明或表达学生特长、才能、个性、公民素养的事实成果或文件);社会青年应由社区(或村委会)提供有关品德方面的证明。
(4)社会实践活动表(由学校、社区证明);(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体检表;(6)可享受奖励或照顾政策的有关证明。
(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工作应对新生进行全面考核,并依据考生志愿择优录取。
录取的基本条件是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的青年。
新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包括:综合素质评定的总体情况(含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情况,学生成长记录和特长等)和体质健康为合格,全市统一考试思想品德(政治)、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体育与健康7科的成绩达到C级;统一考查成绩合格;学校考查成绩合格;以上条件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总分的分数线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