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示例

合集下载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计算书案例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计算书案例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第一节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 (1)第二节原始资料 (2)第三节热源状况介绍 (2)第二章热负荷计算第一节热指标的选择 (2)第二节热负荷的计算 (2)第三节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3)第四节供暖年耗热量以及耗煤量的计算 (7)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第一节热媒的选择 (8)第二节热媒参数的确定 (11)第三节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 (13)第四节管网附件设计原则 (17)第四章管道水力计算第一节管道水力计算图绘制 (21)第二节确定计算管路 (22)第三节比摩阻的选择 (22)第四节阻力平衡的原则及措施 (23)第五节水力计算 (24)第五章系统水压图、调节方式和系统工艺设备、设施的选择第一节系统定压方式的确定 (52)第二节供热系统原理图 (56)第三节水压图的绘制 (57)第四节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及调节曲线的绘制 (58)第五节供热系统工艺设备的选择 (59)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第一节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64)第二节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68)第三节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69)参考文献 (70)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1 地理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又称“张垣”“武城”。

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是北京的北大门,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重要的地理文化名城。

全市辖4区、13县、2个管理区,1个高新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分为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总人口4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0 万人。

张家口的发源地是现位于桥西区的堡子里一带,这里的发展是整个张家口逐步繁荣的历史见证。

大境门、清远楼、堡子里建筑群、鸡鸣驿、五郭台长城、张家口市区段长城、冰山梁长城(长城最高点2211米)、蔚县古城、怀来古城、黄帝祠(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小五台山、蔚县空中草原、镇朔楼、崇礼长城岭滑雪场、翠云山滑雪场、云泉寺、赐儿山、安家沟生态旅游、水母宫、赤城朝阳观、野狐岭古战场、元中都遗址、素葬楼、坝上草原、爱吾庐-冯玉祥将军故居(桥东区德胜街45号)、赤城温泉、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蔚州暖泉书院、桥西抡才书院、蔚县南安寺塔、金阁山(丘处机修炼地)、蔚县代王城遗址、天漠、官厅湖(新中国第一座水库)、蔚州灵岩寺、水母宫地下长城。

供热计算说明书

供热计算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设计目的运用《供热工程》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图示建筑物进行供热工程设计计算,并进行方案选择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2设计题目张家口市新区中学宿舍楼采暖设计1.3设计原始资料1、建筑概况:(1)该建筑物为张家口市新区中学学生宿舍楼,共5层。

(2)层高:该建筑物房间高度见图纸。

(3)建筑结构:全部为砖混结构,外墙均为37墙,外墙加聚苯板保温。

外窗为塑钢窗,单、双层普通玻璃。

外门为铝合金玻璃门,内门均为保温木门。

门窗结构和尺寸见图纸,其它未提条件见图纸。

(4)设计热媒:60℃/50℃机械循环单管顺流异程式热水系统。

(5)宿舍居室每室4人,按单床布置,总建筑面积为3169.10平方米,其中1-5层建筑面积均为633.82平方米,檐口高度为17.25米。

2、设计要求及条件整栋建筑物均采用供暖系统。

室内设计温度要求取18℃。

第2章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2.1设计气象资料2.1.1查出设计题目中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相关气象资料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以下简称《供热手册》)等其他规范及手册,得出以下设计参数:1、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主要用于计算采暖设计热负荷。

查得张家口市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为-12℃。

2、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累年最冷3个月”,系指累年逐月平均气温最低的3个月,主要用来计算风力附加耗热量和冷风渗透耗热量。

查得张家口市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3.6/m s 。

3、冬季主导风向冬季“主导风向”即为“虽多风向”,采用的是累年最冷3个月平均频率最高的风向,风向的频率指在一个观测周期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总数的百分数,主要用来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用四个字母ESWN 分别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其它方位用这四个字母组合表示风的吹向,即风从外面刮来的方向。

课设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课设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一、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1.1工程概况该项目是位于西安市(属于寒冷B地区)的一座二类多层住宅,包括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功能房间。

建筑高度18.00m,各层层高2.9m。

1.2设计计算参数1.2.1 气象资料: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客厅、餐厅为20℃,卧室、卫生间22℃,走廊5℃厨房5℃冬季室外计算温度-3.4℃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5m/s冬季日照百分率%32冬季室外大气压力979.1hPa1.2.2 围护结构:1)外墙:水泥砂浆,190双排孔混凝土空气砌块,δ=70聚氨酯硬泡塑料的保温外墙,传热系数为K=0.33W/(m2·K)2)外窗:单框low-e中空充惰性气体塑料、木窗,空气层厚度9-12mm,玻璃厚度6mm,传热系数为K=1.7W/(m2·K)3)户门:保温密闭钢框防盗门,内填岩棉板K=1.76W/(m2·K)4)屋面:δ=70EPS挤塑板保温屋顶,传热系数K=0.37W/(m2·K);5)楼板:钢筋栓楼板水泥聚苯板,传热系数K=0.432W/(m2·K);6) 地面:环保型防水涂料挤塑聚苯板,传热系数K=1.567W/(m2·K);1.2.3 热源:室外供热管网,采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的方式供水,供水温度75℃,回水温度50℃,引入管处供水压力满足室内供暖要求。

二、供热热负荷计算《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实质上是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加热由于外门短时间开启而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以及一部分太阳辐射热量的代数和。

为了简化计算,《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

2.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如下:Q=αFK(tn-twn)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F ——围护结构的面积,m²;tn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twn——供暖室外计算温度,℃;α——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冬季热水供暖工程

目录第1章绪论 (1)1.1设计目的 (1)1.2工程概述 (1)1.3设计任务 (1)第2章设计依据 (2)2.1主要参考资料 (2)2.2设计范围 (2)2.3设计参数 (2)2.3.1 室外设计参数 (2)2.3.2 室内设计参数 (3)2.4设计原始资料 (3)2.4.1 土建资料 (3)2.4.2 建筑结构 (3)2.5动力与能源资料 (3)2.6其他资料 (3)2.7朝向修正率 (4)第3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5)3.1热负荷组成 (5)3.2负荷计算 (5)3.2.1 围护结构计算参数 (5)3.2.2主要计算公式 (5)3.3热负荷计算 (7)第4章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 (8)4.1循环动力 (8)4.2供、回水方式 (8)4.3系统敷设方式 (9)4.4供、回水管布置方式 (9)第5章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 (10)5.1散热器的选择 (10)5.2散热器的布置 (10)5.3散热器的安装 (10)5.4散热器的计算 (10)第6章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 (11)6.1确定系统原理图 (11)6.2系统水力计算 (11)6.2.1 散热器计算 (11)6.2.2 户内水平系统水力计算 (12)6.2.3 单元立管与水平干管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19)附录 (23)参考文献 (24)总结 (25)第1章绪论1.1 设计目的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完《供热工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按照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图集和有关参考资料,独立完成建筑所要求的工程设计,掌握供暖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设计流程,通过对系统的设计进一步掌握供热工程的专业知识,深入了解负荷计算、水力计算、散热器计算、系统选择的具体方法,从而达到具有能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供暖系统设计的能力。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在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计算书供热工程

计算书供热工程

.大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市康宁医院心理卫生楼采暖工程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建环班学号:学生:指导教师:教师职称:高级工程师起止时间:目录第1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2)1.1 课程设计目的 (2)1.2 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 (2)1.3 课程设计要求 (2)第2章课程设计容 (3)2.1 房间热负荷计算 (3)2.2 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3)2.3 图纸部分 (5)第3章课程设计的考核 (6)3.1 课程设计的考核要求 (6)3.2 课程性质与学分 (6)参考文献 (6)第1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1.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供热工程、流体输配管网等课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资料的能力。

通过设计,了解室采暖系统的设计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观点。

1.2 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掌握供热工程及管网计算的基本知识,熟练运用AUTOCAD绘图软件。

1.3 课程设计要求按课程设计指导书提供的课题,首先应从建筑图纸上了解建筑平面位置,建筑层数及用途,建筑外形特点及建筑物周围的地形和道路;然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条件在建筑设备专业平面蓝图上确定室采暖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在设计方案确定后,先进行房间热负荷计算,然后在蓝图上画出采暖系统平面图,再根据平面图在设计计算书中画出系统计算简图,并完成系统水力计算书,最后将设计依据和计算过程整理成课程设计计算书以电子文件形式打印出并装订成册。

运用AutoCAD软件上机完成图纸设计说明、采暖系统平面图和系统图,最后按照标准图纸型号用白图将其分别打印出来,严禁相互抄袭。

第2章课程设计容2.1房间热负荷计算K q=0.498W/(㎡·℃)、K w=0.23 W/(㎡·℃)K C=2.3 W/(㎡·℃)。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计算书案例

室外供热管网设计计算书案例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第一节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 (1)第二节原始资料 (2)第三节热源状况介绍 (2)第二章热负荷计算第一节热指标的选择 (2)第二节热负荷的计算 (2)第三节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3)第四节供暖年耗热量以及耗煤量的计算 (7)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第一节热媒的选择 (8)第二节热媒参数的确定 (11)第三节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 (13)第四节管网附件设计原则 (17)第四章管道水力计算第一节管道水力计算图绘制 (21)第二节确定计算管路 (22)第三节比摩阻的选择 (22)第四节阻力平衡的原则及措施 (23)第五节水力计算 (24)第五章系统水压图、调节方式和系统工艺设备、设施的选择第一节系统定压方式的确定 (52)第二节供热系统原理图 (56)第三节水压图的绘制 (57)第四节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及调节曲线的绘制 (58)第五节供热系统工艺设备的选择 (59)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第一节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64)第二节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68)第三节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69)参考文献 (70)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1 地理位置河北省张家口市,又称“张垣”“武城”。

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区交界处,是北京的北大门,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重要的地理文化名城。

全市辖4区、13县、2个管理区,1个高新区,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分为坝上、坝下两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总人口4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0 万人。

张家口的发源地是现位于桥西区的堡子里一带,这里的发展是整个张家口逐步繁荣的历史见证。

大境门、清远楼、堡子里建筑群、鸡鸣驿、五郭台长城、张家口市区段长城、冰山梁长城(长城最高点2211米)、蔚县古城、怀来古城、黄帝祠(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小五台山、蔚县空中草原、镇朔楼、崇礼长城岭滑雪场、翠云山滑雪场、云泉寺、赐儿山、安家沟生态旅游、水母宫、赤城朝阳观、野狐岭古战场、元中都遗址、素葬楼、坝上草原、爱吾庐-冯玉祥将军故居(桥东区德胜街45号)、赤城温泉、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蔚州暖泉书院、桥西抡才书院、蔚县南安寺塔、金阁山(丘处机修炼地)、蔚县代王城遗址、天漠、官厅湖(新中国第一座水库)、蔚州灵岩寺、水母宫地下长城。

采暖计算书

采暖计算书

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淮南市某办公楼采暖工程2、 地理位置:北纬32.6,东经116.83、建筑面积1600m 2,总高度14.4m (相对地面),一层为办公,二三层为办公和经理室,顶层为设计室和会议室1.2、建筑条件1、该建筑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层高3.6米,2、围护结构,200空心砖墙,楼板均为现浇混凝土板1.3、热源条件1、热源为市政蒸汽管网,经小区换热站(汽水换热)交换 1.2设计内容办公综合楼集中供暖系统2 设计依据2.1任务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2基础数据一、气象参数: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

C,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速3.3m/s,室内设计温度:18。

C二、热工参数:外表面换热系数取αw =23W/m 2.。

C内表面换热系数取αw =8.7W/m 2.。

C 墙体导热热阻:λ=0.3w/m. .。

C 三、热源参数:95 .。

C 供水70.。

C 回水四、门窗类型窗:对拉双层木窗,K=2.68W/2m ·℃ 1.8×4门:实体木制双层木门 1.5×23 采暖热负荷计算3.1 负荷计算见负荷计算计算书对于本办公楼的热负荷计算只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引起的耗热量,人员、灯光等得热作为有利因素暂不考虑在热负荷计算当中。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at t KF Q w n )('1-=式[1]式中: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F ――围护结构的面积,m 2;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冷风渗透耗热量按下式计算:)(278.0'2w n p w t t c V Q -=ρ 式[2]式中:V ――经门、窗隙入室内的总空气量,m 3/h ;w ρ――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 3;p c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这里为1Kj/kg ·℃。

公式来自课本《供热工程》,公式中的参数来自课本附录1-4和表1-3等下面以一层房间101为例进行计算: (1)、对房间地带的划分及热负荷计算第三地带第二地带第一地带第一地带:F=7.5×2+6×2=27 m 2 地面传热系数 k=0.47 W/m 2·℃ 第二地带:F=5.5×2+2×2=15 m 2 地面传热系数 k=0.23 W/m 2·℃第三地带:F=3.5×2=7 m 2 地面传热系数 k=0.12 W/m 2·℃ 温度修正系数取为a =1q 0=0.47×27×(18+3.5)×1+0.23×15×(18+3.5)×1+0.12×7×(18+3.5)×17 =365.08 W(2)西外墙热负荷计算F=6×3.6=21.6 m 2 传热系数k=1.2 W/m 2·℃ q 1=1.2×21.6×21.5×1=565.19 W(3)南外墙热负荷计算F=7.5×3.6-1.8×2×2=19.8 m 2 传热系数k=1.2 W/m 2·℃q 2=1.2×19.8×21.5×1=510.84 W (4)南外窗热负荷计算F=1.8×2×2=7.2 m 2 传热系数k=2.68 W/m 2·℃ q 3=2.68×7.2×21.5×1=414.86 W (5)朝向修正西外墙X CN =-5% 南外墙X CN =-20% 南外窗X CN =-20% q 1 = 565.19×(1-5% )=536.93 W q 2 = 510.84×(1-20% )=408.67 W q 3 = 414.86×(1-20% )=331.89 W (6) 冷风渗透耗热量V=L l n=3.3×9.6×2=63.36m 3/hQ 2=0.278×63.36×0.4×1.4×21.6=212.2 W总耗热量 Q = 536.93+408.67+331.89+212.2=1854.6 W4 供暖系统设计4.1系统方案一、热媒设计参数采暖系统采用热水采暖系统,供水温度tg=95。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完整版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概述 (3)1.1 设计概况 (3)1.2 设计依据 (3)2、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 (3)2.1 室外气象参数 (3)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 (3)2.3 热负荷计算 (3)2.3.1 校核围护结构传热阻是否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 (5)2.3.2 修改普通外墙使之成为保温外墙 (7)2.2.3 校核屋面最小传热阻 (8)2.3.4 负荷计算过程 (8)3、散热器的选择 (11)3.1 散热器的布置 (11)3.2 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应保证 (11)3.3 散热器的计算 (11)4、水力计算 (13)5、供热管道及附件 (14)5.1保温管道的确定 (14)5.2 保温材料的选择 (15)5.3 管道保温施工 (15)6、设计总结 (16)7、参考文献 (17)房间耗热量表 (17)散热器片数表 (20)采暖系统水力计算书 (23)1、概述1.1 设计概况辽宁省沈阳市某4层住宅建筑工程采暖设计。

建筑面积738m2,供暖面积695m2。

共4层,层高3.2m。

该建筑南北朝向,锅炉房在该建筑的西侧。

1.2 设计依据《供热设计手册》、《供热工程》(ISBN978-7-112-02017-1)。

2、设计方案确定及计算2.1 室外气象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6.8℃,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24.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0㎡/s,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1.9m/s 冬季最多风向ENE,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2333pa。

2.2 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2.3 热负荷计算建筑物供暖热负荷计算,主要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计算。

根据面积热指标法:'310n h Q q A -=⋅⋅ kW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kW ;h q ——采暖面积热指标, 2/W m ;A ——建筑物采暖面积, 2m围护结构的基本条件:屋顶:保温材料为沥青膨胀珍珠岩,K=0.6W/㎡·℃,R=1.67㎡·℃/W ,D=6.370;地面:不保温地面。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 I -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课程设计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 第一章总论 ...........................................................................................................1.1 设计任务及要求...............................................1.2 原始资料 .....................................................1.2.1设计参数资料 ...............................................................................................................1.2.2基本设计要求 ............................................................................................................... 第二章供热负荷计算 ...........................................................................................2.1.供热面积的计算 ..............................................................................................................2.2.供热负荷的计算............................................... 第三章供热方案设计 ..............................................3.1室外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3.1.1供热管道平面布置类型........................................3.1.2供热管道布置原则............................................ 第四章热伸长及补偿器选择计算....................................4.1 热伸长及固定支架确定.........................................4.1.1热伸长......................................................4.1.2固定支架....................................................4.2补偿器 .......................................................4.1.1设置补偿器的意义............................................4.1.2补偿器的选择................................................ 第五章供热管网水力计算及水压图..................................5.1管网水力计算 .................................................5.1.1水力计算的一般要求.........................................5.1.2水力计算的方法和步骤.......................................5.1.3部分管路计算实例............................................5.2水压图绘制及分析 .............................................5.2.1绘制管路水压图的必要性.....................................5.2.1 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5.2.2 绘制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 第六章其他......................................................- II -6.1 主要参考资料...................................................................................................................6.2附表.......................................................... 附表1——供热负荷计算及初步水力计算表 .......................... 附表2——详细水力计算表......................................... 结语 .............................................................第一章总论1.1 设计任务及要求本次设计为太原市XX小区二次网工程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水力计算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水力计算

水力计算(以右支路为例)1、 在轴测图上进行管段编号,立管编号并注明各管段的热负荷和管长,如图1所示。

2、 确定最不利环路,本系统为异程式单管系统,一般取最远立管的环路做为最不利环路,如图1,两个支路的最不利环路为是从人口到立管IV 和入口到立管VI ,这个环路包括管段1到管段6到管段15和管段1到管段11到管段15。

3、 计算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采用平均比摩阻pj R 大致为60~120Pa/m 来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首先根据''0.86QG hg t t -=确定各管段的流量,根据G 和选用的pj R 值,查附录表4-1,将查出的各管段d 、R 、v 值列入表1的水力计算表中,最后算出最利环路的总压力损失,右支路:Pa 6681)P P (6,15~1j y =∆+∆∑入口处的剩余循环压力,用调节阀节流消耗掉.4、 确定立管Ⅲ的管径立管Ⅲ与末端供回水干管和立管IV,即管段4、5为并联环路,根据并联环路节点压力平衡原理,立管Ⅲ的资用压力'IIIP ∆可由下式确定:)Pa P -P ()P P (P 'III 'IV 4,5j y 'III ∆∆-∆+∆∑=∆由于两根立管各层热负荷的分配比例大致相等,'III'IV P P ∆=∆,因而a P 3264)P P (P 4,5j y 'III =∆+∆∑=∆立管Ⅲ的平均比摩阻为m a l R pj /P 7.977.1632645.0P 5.0'III =⨯=∑∆=根据pj R 和G 值,选立管Ⅲ的立、支管管径,取DN15×15,计算出立管Ⅲ的总压力损失2333Pa,与立管IV 的并联环路相比,其不平衡百分率%5.28X III =,超过允许值,剩余压头用立管阀门消除。

5、 确定立管Ⅱ的管径立管Ⅱ与管段3~6并联,同理,资用压力Pa 4015)P P (P 6~3j y 'II =∆+∆∑=∆立管选用管径DN20×20,计算结果,立管Ⅱ总压力损失2099Pa,不平衡百分率%7.47X II =超过允许值,剩余压头用立管阀门消除。

供热工程课程计算

供热工程课程计算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题目:河南城建学院教师住宅楼室内供暖设计系别: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乔志良学号:072407137指导教师:王靖、卢春焕、虞婷婷、李奉翠河南城建学院2010年6月4日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河南城建学院教师住宅楼室内供暖设计。

二、设计目的:通过设计能够掌握室内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散热器片数计算,系统水力计算,同时能够掌握系统形式,设备及管件的选型,熟悉国家规范和技术措施以及设计资料的收集和应用,为将来从事本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原始资料:1、土建资料:见平面图,本建筑物位于河南城建学院内,该建筑物共三层,每层高3米,外墙采用一砖墙,窗户采用单层铝合金推拉窗,屋顶传热系数采用0.8w/m2℃。

2、气象参数:查平顶山地区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tw= -4℃,冬季室外风速2.8m/s,冬季日照率45℅。

3、热媒参数:采用热水,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热水由建筑物西北方热交换站分水器出提供。

4、其他参数查设计手册。

四、设计内容:1、计算说明部分:1)热负荷计算部分;2)散热器选择计算;3)水力计算;4)方案选择;5)设计说明书;2、图纸部分:1)供暖平面图;2)供暖系统图;3)设计总说明、图例、材料、统计表。

五、设计要求:1、图纸要求干净、整洁;2、字体工整,线条粗细分明;3、按时到教室进行设计,严格遵守考勤。

六、设计参考书:《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实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及其它设计资料。

七、设计工具:铅笔、橡皮、图板、丁字尺、三角板。

八、设计时间:第13周九、指导教师:王靖、卢春焕、虞婷婷、李奉翠建筑环境与热能工程系2010年3月10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设计参数2.1郑州地区气象参数2.2维护结构类型第三章供暖设计流程第四章负荷计算4.1 通过围护物的温差传热量作用下的基本耗热量4.2 附加耗热量4.3 冷风渗透耗热量Q2的计算4.4 冷风侵入耗热量Q34.5 举例1101房间负荷计算第五章采暖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5.1系统方案的选取5.2供暖管道的布置形式第六章散热器的选型6.1散热器的选择原则6.2 散热器的计算1.散热面积的计算2.散热器片数及长度的确定3.散热器的布置4.散热器计算示例第七章系统水利计算7.1 水利计算步骤7.2水利计算结果见附表2、附表37.3不平衡率计算第八章设计总结主要参考文献住宅楼负荷计算汇总表附录1水利计算表附录2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平顶山市河南城建学院教师住宅建筑,共三层,主楼是东西走向,墙体为240mm厚标准粘土砖墙,建筑面积约为582.53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0米。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设计说明书 (1)设计计算书 (2)供暖热负荷计算 (2)散热器计算 (5)水力计算 (6)附表 (8)供暖热负荷计算表 (8)散热器计算表 (13)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 (14)水力计算表 (17)施工图图纸首页一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供暖系统图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设计说明书地理位置:西安市气象资料:(根据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以下简称《供热手册》))室外计算参数:经度:34°18′纬度:108°56′海拔高度:397.5m大气压力:冬季:981.0hPa 夏季:957.1hPa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供暖:-3.2℃冬季通风:-4.0℃冬季空调:-5.6℃夏季通风:30.7℃夏季空调:35.1℃夏季空调室外设计湿球温度:25.8℃室外相对湿度:冬季空调:66% 夏季通风:54%室外平均风速:冬季:0.9m/s 夏季:1.6m/s冬季:最多风向:NEN 平均风速:1.7m/s 频率:6%夏季:风向:NE 频率:18%极端温度:最高:41.8 ℃最低:-16℃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30.7℃供暖期天数:99 天建筑气候分区(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寒冷地区建筑平面图及说明:详见设计书最后图纸。

室内计算参数: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地方标准)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办公室:20℃会议室,档案室,接待室:18℃锅炉房,走道,开水间,楼梯间,洗手间:16℃散热器种类、规格以及安装方式:散热器选用较为常见的铸铁设计热媒及系统形式:95℃/70℃双管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热水系统根据公用建筑办公楼适宜水温不超过95℃的原则,选用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70℃的热水供暖系统。

选用双管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热水系统,其特点为不消耗电能,室温可调节,但是作用压力小且易产生垂直失调,只适用于作用半径不超过50m的三层一下建筑,考虑到该项目为2层办公楼,故采用此系统方案。

采暖设计计算书

采暖设计计算书

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大同市一栋三层的办公楼,其中有办公、会议、培训等功能用途的房间。

层高为3.7米,建筑占地面积约550平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米。

本工程以0.4MPa饱和蒸汽的市政管网为热源、为本办公楼设计供暖系统。

2 设计依据2.1任务书<<供热课程设计提纲>>2.2规范及标准[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2]<<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J114-882.3设计参数室外气象参数[1]: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为-17℃。

最低日平均温度为-24℃。

冬季大气压89920Pa。

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3.5m/s。

室内设计温度见表[1]。

表[1]室内设计参数3 围护结构要求为了保证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要求,根据室内空气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要求来确定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

3.1大同地区在不同室内设计温度下的最小传热阻为验证围护结构的热阻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本设计先计算出不同围护结构类型下,对应不同室内计温度的最小传热阻,再根据围护的结构来计算需求多少厚度的保温层才能满足需要。

计算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时,围护结构类型类不同选择的公式也不同。

式中为采暖室t为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

再根据室内设计温度由式[1]计算最小传热阻。

外计算温度,m in⋅p式[1]式中:――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采暖室内设计温度,℃;――根据舒适性确定的室内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这里取6℃。

计算结果列于表[2]。

3.2某种外围护结构在不同保温层厚度下的隋性和热阻表[3]建筑材料的热物特性:图[1]外墙结构已知外墙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式[2]、[3]计算当取不同砖墙厚度时的热隋性指标和实际传热阻,结果列于表[4]。

总结构的热惰性指标按下式计算:∑∑∑===iii i i i s s R D D λδ 式[2] 式中:――各层材料的传热阻,m 2·℃/W ;――各层材料的畜热系数,W/m 2·℃; ――各层材料的厚度,mm ;――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W/m ·℃。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板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板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办公楼供暖系统设计课程名称:供热工程院(系):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黑体,小二,居中宋体,三号,加粗目 录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述 (1)1.2设计参数......................................................2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2.1围护结构计算公式 (1)2.2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公式 (1)2.3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公式 (1)2.4户间传热负荷计算公式 (1)3采暖系统形式的确定 (1)4散热器末端的设计计算 (1)5管道的水力计算 (1)6总结 (1)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加粗,居中,中间空3格,段前1.5行,段后1行。

工程概况一、概况本工程为北京市一小区4层办公楼,主要针对该多层住宅楼进行采暖设计,包办公室、会议室、厕所、宿舍等,层高3.6米,建筑总面积343㎡。

本设计采用机械循环双管水平跨越式下供下回式系统。

二、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北京: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为-7.5℃;冬季大气压力为101.169kPa;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1.8m/s。

2、室内计算参数办公室:22℃会议室:20℃卫生间:16℃宿舍:20℃3、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墙为370厚砖墙,双面抹灰,内附40mm厚聚苯乙烯保温层;内墙为240厚空心砖墙,双面抹灰,附20mm厚聚苯乙烯保温层;窗户为单框双玻璃窗,规格为1.8×1.5、1.2×1.5、1.5×1.5、㎡;外门为节能木门,具体规格1.0×2.1㎡,南向推拉门为1.0×2.4表二查手册得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外墙外窗内墙屋顶门传热系数 W/(㎡*K) 0.667 3.7 0.966 0.58 3.02负荷计算1、围护结构计算公式房间传热耗热量按下式计算chwn11at-t KFQ式中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F---围护结构散热面积,㎡; nt---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wt---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a---温差修正系数; ch---朝向修正系数。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天津某办公楼供热系统设计班级:建筑节能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日期:目录1.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 (3)1.1 工程概况 (3)1.2 设计计算参数 (3)2.供热热负荷计算 (4)2.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 (4)2.2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4)2.3 门窗缝隙渗入冷空气的耗热量 (5)2.4 以一层101会议室进行举例计算 (6)2.5 其他房间热负荷计算 (9)3.采暖系统的选择及管道布置 (16)3.1 热水供暖系统分类 (16)3.2 机械循环系统与重力循环系统的主要区别 (16)3.3 选择及布置 (16)3.4 膨胀水箱的计算 (17)4.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 (17)4.1 散热器的选择 (17)4.2 散热器的安装 (17)4.3 散热器的计算 (17)5.系统水力计算 (20)5.1 水力计算方法 (20)5.2 水力计算举例 (20)5.3 其他管路水力计算 (21)5.4 水力平衡校核 (26)6.个人总结 (31)参考文献附录施工图一、工程概况及设计依据1.1工程概况该项目是位于天津市(属于寒冷地区)的一座三层办公楼,包括会议室、办公室、值班室、阅览室、厕所等功能房间。

一层建筑层高4.2m,二三层层高3.3m。

1.2设计计算参数1.2.1 气象资料: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办公室为20℃,会议室18℃,走廊、楼梯间、卫生间为16℃冬季室外计算温度-9℃冬季室外平均风速6.0m/s1.2.2 围护结构:1)外墙:保温外墙(37墙),传热系数为K=0.60W/(m2·K)2)内墙:两面抹灰一砖墙(37墙),传热系数为K=1.53W/(m2·K);一楼卫生间隔墙:两面抹灰一砖墙(24墙),传热系数为K=2.03W/(m2·K);3)外窗:双层铝合金推拉窗,传热系数为K=3.0W/(m2·K)4)门:双层木门;K=2.0W/(m2·K)5)屋顶:保温屋顶,传热系数K=0.55W/(m2·K);6)地面为不保温地面,K值按地带决定。

《供热工程》计算书

《供热工程》计算书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能工程学院课程大作业计算说明书课程《供热工程》班级 09设备(2)班姓名汪昆学号09203020237指导教师王晏平时间:2011年12月30日——2012年1月5日目录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概况简介 (2)1.2 设计内容 (2)2 设计依据 (2)2.1 设计依据 (2)2.2 设计参数 (2)3 负荷概算 (2)3.1 用户负荷 (2)3.2 负荷汇总 (3)4 热交换站设计 (3)4.1 热交换器 (3)4.2 蒸汽系统 (3)4.3 凝结水系统 (4)4.4 热水供热系统 (8)4.5 补水定压系统 (9)5 室外管网设计 (9)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9)5.2 热补偿 (14)5.3 管材与保温 (18)5.4 热力入口 (19)6 系统运行管理调节 (20)7 课程作业总结 (20)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简介1.1.1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1.1.2 地理位置:合肥1.1.3 热用户:1#、2#、3#为住宅楼,4#、5#为公寓楼,6#为办公楼1.2 设计内容某小区换热站、热力入口、检查井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

2 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1.《供热工程》——李德英;2.《流体输配管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传热学》——章熙民等;4.《实用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5.《直埋供热管道工程设计》——王飞、张建伟。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6.《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7.《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8.《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0019-2003,;9.《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10《城市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T81-98。

2.2 设计参数用户采暖供水温度t g=80℃,回水温度t h=60℃。

市政管网蒸汽压力为0.6 MP a。

查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密度表得饱和蒸汽温度为158.72℃(内插法)。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散热器计算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散热器计算

一层所需散热器面积及片数:101房间已知Q=1591W C t pj ︒=+=5.822/)7095( C t n ︒=18 C t t t n pj ︒=-=∆5.64 对M-132型 C m w t K ︒∙=⨯=∆=2286.0286.0/99.75.64426.2426.2 修正系数: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先假定0.11=β散热器组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查附录2-40.12=β散热器组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查附录2-502.13=β2321'15.302.10.10.15.6499.71591F m t K Q =⨯⨯⨯⨯=∆=βββ M-132型散热器每片散热器面积为224.0m ,计算片数'n 为片131.1324.0/15.3/''≈===f F n查附录2-3,当散热器片数为13片时, 05.11=β实际所需散热器面积为:2'31.305.1F F m =⨯=实际采用片数为80.1324.0/31.3/===f F n所以应采用M-132型散热器14片同理可得106房间散热器面积:299.3F m =散热器片数:片17=n 102-105房间散热器面积:216.2F m =散热器片数:片9=n一层走廊: 散热器面积:2321'6.1302.10.10.15.6499.76876F m t K Q =⨯⨯⨯⨯=∆=βββ布置4个M-132型散热器:2PJ 4.346.134'F F'm === 散热器片数:片1412.1424.04.3''≈===f F n pj实际所需散热器面积为:2'57.305.1F F m pj =⨯=实际采用片数为:片9.1424.0/57.3/===f F n 取整数,应采用M-132型散热器15片二层房间所需散热器面积及片数:201房间散热器面积:266.2F m = 散热器片数:片11=n 202-205房间散热器面积:254.1F m =散热器片数:片6=n206房间散热器面积:235.3F m =散热器片数:片14=n二层走廊需要布置4个散热器散热器面积:229.2F m =散热器片数:片10=n三层房间所需散热器面积及片数:301房间散热器面积:282.3F m =散热器片数:片16=n302-305房间散热器面积:287.2F m =散热器片数:片12=n306房间散热器面积:252.4F m = 散热器片数:片19=n三层走廊需布置4个散热器:散热器面积:201.3F m = 散热器片数:片13=n。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之热负荷计算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之热负荷计算

1 252
14 -22 36 1 208 0 0 1 208
1 406 0
1 406
866
1 259 0
1 259
15 -22 37 1 214 0 0 1 214
1 418 0
1 418
891
1 588 0
1 588
18 -22 40
1 1
462 518
0 0
0
1 1
462 518
1 941 0
1 941
18 -22 40
1 280 -10
0.9 252
1 231 -10 0 0.9 208
1 451 0
1 451
合计
912 912
39
南外窗 2*1.5*1.1
3.3
3.5
1 462 -10
0.9 416
317 大厅 西外墙 5.7*3.2
18.24 0.71 18 -22 40 1 518 0 0 1 518
东外窗 1.5*1.1
1.65
3.5
1 208 0
1 208
顶棚
33*2
66
0.55
1 1307 0
1 1307
合计
1965 1965
28
0
951
0
1953
0
1994
顶棚
3.6*5.7
南外墙 3.6*3.2-1.65
南外窗 1.5*1.1
顶棚
3.6*5.7
北外墙 3.6*3.2-1.65
北外窗 1.5*1.1
顶棚
3.6*5.7
北外墙 北外窗 东外墙
顶棚
7.5*3.2-3.3 2*1.5*1.1 5.7*3.2 7.5*5.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页脚 课程大作业说明书

课 程 《供热工程》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

页脚 目录 1 工程概况…………………………………………………………………………11

1.1 工程概况………………………………………………………………………...11 1.2 设计容………………………………………………………………………...11 2 设计依据……………………………………………………………………...….11

2.1 设计依据………………………………………………………………………...11 2.2 设计参数………………………………………………………………………...11 3 负荷概算………………………………………………….……………………...11

3.1 用户负荷………………………………………………………………………...11 3.2 负荷汇总………………………………………………………………………...11 4 热交换站设计……………………………………………………………………11

4.1 热交换器……………………………………...…………………………………11 4.2 蒸汽系统…………………………………...……………………………………11 4.3 凝结水系统……………………………………………………………………...11 4.4 热水供热系统…………………………………………………………………...11 4.5补水定压系统………………………….………………………………………...11 5 室外管网设计……………………………………………………………………11

5.1 管线布置与敷设式…………………………...………………………………11 5.2 热补偿……………………………………...……………………………………11 5.3 管材与保温……………………………………………………………………...11 5.4 热力入口………………………………………………………………………...11 . 页脚 课程作业总结………………………………………………………………………..11 参考资料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为1-6#楼房采暖提供热源。 各热用户如下: 容 1#住宅 2#住宅 3#住宅 4#公寓 5#公寓 6#公寓 层数 11 11 11 5 4 5 高度 40 40 40 18 14.4 18 建筑面积(㎡) 12100 12100 12100 4000 4800 5000

1.1.2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 1.1.3 地理位置:城市道路以北 1.1.4 热用户:1#住宅、2#住宅、3#住宅、4#公寓、5#公寓、6#公寓 1.2 设计容 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案设计(参见附带图纸) . 页脚 2 设计依据 2.1 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GB0019-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CJJ34-2002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189-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 2.2 设计参数 冬季采暖设计均为水温:80/60ºC 3 热负荷概算

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 Qn=qf*F 1#、12100*45=545500(w) 2#、12100*45=544500(w) 3#、12100*45=544500(w) 4#、4000*50=200000(w) 5#、4800*50=240000(w) 6#、5000*55=275000(w)

3.2 热负荷汇总 . 页脚 热用户 1#住宅 2#住宅 3#住宅 4#公寓 5#公寓 6#公寓 热负荷(w) 12100*45=544500 12100*45=544500 12100*45=544500 4000*50=200000 4800*50=240000 5000*55=275000 合计热负荷(kw) 544.5*3+200+240+275=2348.5(kw)

4 热交换热站设计 4.1 换热器 4.1.1 换热器选型及台数确定 总热负荷为Q/n=2348.5kw,c是水的质量比热,取4187J/(kg·0c). t1热网供水温度800C,t2/热网回水温度600C 所以总流量Gn/=3.6*103Q/n/c/(t1/-t2/) =3.6*103 s* 2348.5*103w/4187J/(kg·0c)/(80-60) 0C =100.96t/h 根据以上可选用两台GRJZ-B25机组型号的G108板式换热器,每台换热量为1750kW,每台流量为60 t/h,满足总热负荷的70%,2348.5*0.7=1643.95w。 其采暖系统具体数据: . 页脚 管径为DN150mm;循环水泵的功率为15kw,扬程30-40m;计量泵P155功率100W;补水泵功率为0.55-2.2KW,扬程20-90m,流量为1.2-2m 3/h;一次管径为DN133mm。 4.1.2 换热面积计算

7.87)]801.158(\)601.158ln[()801.158()601.158(tj℃=273+87.7K=360.7K

k=2500-5000[W/(㎡.k)] F=

85.0*7.360*25002348500**tjnk

Q㎡

注:nQ------总热负荷量,W; k--------传质系数,[W/(㎡.k)] ; tj----对数平均温度 ,K ;

--------修正系数,一般取0.85-0.9;

F-------换热面积,㎡。 4.2 蒸汽系统 4.2.1 蒸汽耗量计算 小区由市政热网提供饱和蒸汽,蒸汽压力为0.6MPa,蒸汽耗量约2t/h。 G=)187.4(278.0'"tiQ 4.2.2 蒸汽系统设计 基本流程图: 市政蒸汽0.6 MPa ————————→过滤器—→减压阀—→安全阀——分气缸—→计量器——→ . 页脚 温控阀———板式换热器 注:换热器进口设温控阀,控制热水出水温度。 4.3 凝结水系统 4.3.1 凝结水系统设计 板式式换热器 ———→疏水器—————排出凝水 ▏ ▏ 凝水泵————凝水箱————— ▏ 自来水(补水) 4.3.2 凝结水系统主要设备选型计算

4.4 热水系统 4.4.1 热水系统设计 (入口)板式换热器(出口)——热用户 ▏ ▏ ——————循环水泵————— 注:循环水泵选用3台(2开1备),均采用变频控制。

4.4.2 热水系统主要设备选型计算 循环水泵的流量:G=(1.1~1.2)G′ 扬程:H=(1.1~1.2)(Hr+Hwg+Hwh+Hy) 注:G——循环水泵的流量,t/h; . 页脚 G′——热网最大设计流量,t/h; H ——循环水泵的扬程,MH2O; Hr ——网路循环水通过热源部的压力损失,MH2O; Hwg——网路主干线供水管的压力损失,MH2O; Hwh——网路主干线回水管的压力损失,MH2O; Hy——主干线末端用户系统的压力损失,MH2O。 4.4.3 管径确定

4.5 补水定压 4.5.1 补水定压式确定 补水定压:采用补给水泵补水,膨胀水箱定压的式。补给水泵选用两台,一开一备。 4.5.2主要设备选型计算 补水泵的扬程:Hb=Hj+ΔHb-Zb; 膨胀水箱的容积:Vp=αΔtVs=0.0006﹡75﹡Vs=0.045Vs; 膨胀水箱高度应满足:40)5~2(pgjHgPZ;

5 室外管网设计 5.1 管线布置与敷设式 5.1.1 管线布置原则 供热管网布置原则:外网网路形式对于供热的可靠性、系统的机动性、运行是否 . 页脚 便以及经济效率有着很大影响。应在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下,考虑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与各种地上、地下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①经济上合理:主干线力求短直,主干线尽量走热负荷集中区。要注意管线上的阀门,补偿器和某些管道附件的合理布置,这将涉及到检查室的位置和数量,应尽可能使其数量减少。 ②技术上可靠:线路应尽可能走过地势平坦,土质好、水位低的地区。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地段。 ③对围环境影响少而协调:管线应少穿主要交通线。一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尽量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通常情况下管线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地上敷设的管道,不应影响城市环境美观,不妨碍交通。供热管道与各种管道、构筑物应协调安排,相互之间的距离,应能保证运行安全、施工及检修便。

本工程应用的管线布置:因枝状管网布置简单,供热管道的直径,随距热源越远而逐渐减小;且金属耗量小,基建投资小,运行管理简便;又因本工程是小区的管网敷设,使用环状管网布置热网投资太大,运行管理也过于复杂,所以选择枝状管网。,具体布置如小区管网布置图所示。 5.1.2 敷设式 本工程供热管网的敷设形式:采用有补偿直埋敷设,补偿器设在局部地沟。具体如图所示。 注:安装时,应保证管线在设计时计算出的热位置在运行时能够实现,并格按设计给出的预拉值进行预拉。在管道安装完毕、水压试验合格和接头处理结束后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