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爆发前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北面,是部署于热河和察东的关东军一部;西北面,有关东军控制的伪蒙军8个师约4万人;东面,是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及其所统辖的约17000人的伪保安队;南面,日军已强占丰台,逼迫中国军队撤走。
这样,卢沟桥就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更加重要。
24时左右,冀察当局接到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的电话。
松井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
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
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
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市长)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3]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指出“卢沟桥事变已到了退让的最后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
1987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50周年之际,坐落于全民族抗战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了馆名。
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威胁着敌人的后方。
1939年以来,日军在华北地区大力推行“治安肃正计划”,实施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尤其在横贯太行山、连接太原至石家庄的正太铁路,日军在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隧道附近密布据点,阻断了八路军总部和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
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击战,1940年8月,正太铁路破击战全面展开。
12月,百团大战基本结束.
日寇在冀中8000多个村庄,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立了1700多个据点,修筑了7500多条公路,挖了4000多公里的封锁沟.据点周围碉堡成群,铁路,公路沿线岗楼密布,点,碉,路,沟互相连接,密如蛛网,把冀中平原根据地分割成为2000块.然后分区逐块进行"清剿","抉剔",建立伪政权,加强特务组织,扩编伪军,大肆抢掠,实行奴化教育.美丽富饶的冀中平原,竟成了"抬头见岗楼,迈步登公路,无村不戴孝,到处是狠烟"的恐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