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三、教学方法
重抒情。通过对本词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豪放派风格的文学作品以及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鉴赏
以后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
—商量为主线,培育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对此,针对教学重点主要接受
《教学大纲》要求“培育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 了诵读法、分析法、商量法,针对教学难点主要接受合作探讨式教学法,
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看法。
1、运用诵读法,感受词的语言和意境。
教学重点为:词作中名句的积存。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运用分析法,把握词风特点。
和豪放派的艺术风格。
3、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理解的“人生如梦〞。
教学难点为:引导学生从诵读入手,在主读懂的基础上,背诵该词。
五、教学过程
同时反复诵读,理解作内容,品位、感悟豪放派词的风格特点。理解“人
结,归纳重点,并介绍本首词的创作背景:苏轼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
1、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具有怎样的情感?
作为。但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
提示: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
力反对,写诗挖苦。于是有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 些英雄人物如今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
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索,受到感染和启迪〞。
而对于诵读部分则接受想像法。
依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了解苏轼和豪
四、学习方法
放词的艺术特点;通过朗读、背诵,把握作品的意境;通过学习,认识豪
赏析是诗词学习的能力指教,比较是诗词学习的迁移提升,而诵读则
放派的艺术风格;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梳理主动的人生观, 是诗词学习的核心环节,在课堂上支配以下三个步骤的学法引导。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说课内容本次说课的内容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以其宏大的气势和深刻的内涵,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课旨在通过对这首词的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水平。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翻译和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苏轼的豪放情怀,理解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三、教学重点词句理解: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苏轼在词中表达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
艺术特色: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如用典、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四、教学难点文言文翻译:如何准确而生动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保留原文的韵味。
情感共鸣:如何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苏轼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文化背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对词句含义和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详细讲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词中的主题和情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示范法:示范如何进行文言文翻译,展示不同翻译风格的特点。
情境模拟: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扮演苏轼,体验作者创作时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回顾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逐句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讲解词句含义。
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词中的主题和情感。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文言文翻译练习,并撰写一篇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文章。
七、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文,以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高中语文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通用4篇)
高中语文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通用4篇)高中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篇1本课的地位:第三册语文主要是,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第二单元的,通过学习本课,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提高鉴赏宋词的能力。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登山观海的经历,如不引导,很难体会苏轼面对滚滚大江,想起历史上无数的英雄,看到赤壁形胜,想起潇洒多谋的周瑜,感叹自己壮志难酬的心情。
但苏轼又不同于杜甫李商隐,他的性格更倾向于陶渊明李白,又不甘于消沉,所以以酒祭月,非常豪迈。
所以要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更能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
教学目标:依此学情,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①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②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提高鉴赏宋词的能力③德育目标: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④方法目标:诵读法;讲授法,不断启发学生从而把握全词意境;讨论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考虑到学生原有的基础,现有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确立学习的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情与景的自然结合,难点是体会作者深刻含蓄的情感。
教学方法:如何突破重难点是本课的关键。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一、课堂背景本说课面向初中的语文课程,旨在教授的诗歌为唐代文学家杜甫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该诗作为唐代文学代表之一,包含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历史背景及选材原因;2.正确理解该诗的文学价值和内涵;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4.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前置活动介绍唐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该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状况,为教学奠定基础。
2. 导入环节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诗歌作品进行感性认识,如:•如何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意象?•为何说《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杜甫的一部政治诗?•如果你现在站在赤壁上,请问你会怎样表达你内心的想法和感受?3. 正式讲解3.1 诗歌背景•介绍董卓之乱和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解析杜甫为何选择在此背景下创作这首诗歌。
3.2 文学价值•以篇章结构、意象和修辞手法为切入点,对该诗的文学价值进行逐一剖析;•引导学生理解杜甫对诗歌的深刻思考和创作技巧。
3.3 文化内涵•分析该诗对历史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该诗与中华文化传统的联系。
4. 拓展活动以诗歌创作比赛、诗歌朗诵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和表现力,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估本次教学评估分为三个方面:1.学生对历史背景、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掌握;2.学生的诗歌创作和朗诵表现;3.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总结。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应该让学生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介绍,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反复强调诗歌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
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组诗歌创作,并进行朗诵表演等方式,增加课堂互动和活力。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一篇古文课文,也是《唐诗三百首》中的一首名篇,由唐代诗人苏轼所作。
其内容主要讲述了诗人在游历长江时,看到了战败的曹操和夷陵之战的景象,从而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本课程旨在通过分析诗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1.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核心语言运用;2.掌握对古文诗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巩固阅读理解、写作表达能力;4.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操发展。
三、教学内容1. 诗歌基本知识介绍诗歌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结构,并通过对苏轼诗歌的解读,探究诗歌语言的主要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诗歌文化内涵从政治、文化和历史的角度,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和感知文学作品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3. 诗歌鉴赏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引导学生掌握古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对文学鉴赏的能力。
具体包括:注重意象和表现,理解抒情风格和表达力度,注重文学语言的阅读和解析。
4. 诗歌写作通过对苏轼诗歌主题及语言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讲授法:结合课件、音频和图书,介绍文学知识和分析思路,讲解语言运用、文化内涵;2.群体讨论和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3.语言艺术欣赏与文学创作:指导学生欣赏诗歌语言的美感和艺术表达,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五、教学步骤1. 热身环节师生共同回顾《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和古诗词,起到回归文学常识和情感冷启动的作用。
2. 课堂探究第一部分:诗歌基本知识介绍1.介绍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古典诗歌的定义、分类和表现手法;2.分析苏轼诗歌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第二部分:诗歌文化内涵1.通过历史和文化的角度,讲解诗歌故事背景和历史背景;2.解读诗歌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以及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选自人教版必修四的一首宋词。
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也是豪放派词作中的名篇,在第二单元宋词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宋词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通过分析、鉴赏,引导学生进入词境,采撷前人智慧、领略感人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被贬于黄州游赤壁所作。
本词感情激荡,意境雄浑开阔。
上阙写景,从眼前见到的壮阔的赤壁江景,联想到古代特别是三国时代的英雄豪杰,下阙则由咏史进而抒情,由再现周瑜从容的儒将形象、赞美其年轻有为的英雄功业,引出自己功名无望、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清酒祭月的达观思想。
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
通过研究,学生可以获得一些鉴赏诗词的基本要领,领略豪放意境;同时领悟并研究苏轼在逆境中坚韧豁达、旷达洒脱的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优秀的诗歌,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研究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艺术特性。
第二单元导读部分也提出了欣赏词作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
同时结合本词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本词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苏轼生平与思想;2、引导学生用炼字、对比的方法赏析上阕、下阕,并通过诵读,体会作品开阔意境;3、研究烘托和映衬的表现技巧;4、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情感,研究他旷达、认真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本文是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于黄州游赤壁时,面对眼前波涛滚滚的长江和历史陈迹,不禁联想到历史上壮阔激烈的赤壁之战及英雄周瑜而作,流露的情感浓烈而复杂,且学生先学会鉴赏方法才能体悟情感,所以我将赏析眼前景、探析周郎的形象作为本课重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及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及说课稿第一章:教案简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歌的背景、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 难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理解作者的历史观和英雄观。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内容,了解诗歌的背景、意象、情感等;2. 学生准备:预习《念奴娇·赤壁怀古》,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原文诵读:让学生跟读、自读、齐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3. 字词解析:讲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4. 意象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大江东去”、“乱石穿空”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5. 情感解读:讲解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如“怀古”、“伤今”,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美。
五、作业布置1.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 写一篇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鉴赏文章。
第二章: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是关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教案。
我认为,这篇教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并背诵这首诗歌,还要让他们通过分析诗歌的背景、意象、情感等,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我会从教学目标入手,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有所收获。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我会让学生理解并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我会通过分析诗歌的背景、意象、情感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我会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崇敬,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热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篇1一、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定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
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
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
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
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语文说课。
一、教材分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唐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词。
它描绘了作者在赤壁战役遗址处,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追忆和怀古之情。
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和自省,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内涵。
(2)理解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诗意的描绘和抒发,感悟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远。
(2)采用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地参观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教学难点(1)理解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投影幻灯片展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题目和作者,并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猜测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赤壁战役的背景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赤壁战役的重要性和影响。
(2)播放音频,带领学生朗读词,感受词的音乐之美。
3.解读课文(1)解读意象: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如“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引导学生感受词的意境和情感。
(2)解读修辞手法:通过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理解词的修辞之美。
4.讨论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词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精选5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精选5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外研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职语文教材的拓展模块古典诗文诵读“诗词四首”的第四首。
拓展模块中的两首宋词虽都抒发伤感之情,却风格迥异。
《一剪梅》深情缠绵,《念奴娇·赤壁怀古》恢弘雄放,两词分别代表宋词婉约与豪放的较高成就,学生可在对比中加深对宋词的感性认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见、所闻、所感,词人怀古伤己,并不消极悲观,凸显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尤其值得自信心不强、有畏难情绪的职高生借鉴。
“外研版”教材的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共有七首宋词,呈层进式编排,“古典诗文诵读”单元强调诵读,学生学习本课,要反复诵读感悟,与《一剪梅》比较不同,领悟苏轼这首词的风格特点,提升阅读赏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国际商务专业二年级2班学生。
学生特点:活力四射、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际能力强。
专业学情:国际商务专业的学习以英语和HND课程为主,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因此,本课采用组内合作、组间交互的学习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效果。
学科学情:学生在“外研版”基础模块中学习了12首古诗词,具备了诗词知识和诵读基础,阅读赏析能力有所提高,但拓展模块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帮助学生在诵读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意象,通过分析语言、意象、人物、情境,走入诗人感情世界,获得精神的感染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的能力。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及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及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理解诗中的历史典故、人物形象和意境;(3)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2)领略诗人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内容的把握;(2)诗歌手法的分析;(3)诗人心境的理解。
2. 教学难点:(1)诗中历史典故的理解;(2)诗歌手法的高级运用;(3)诗人情感的揣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诗人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韵律美;(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3)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中的历史典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说唱诗歌(1)让学生跟读、模仿,体会诗人的情感;(2)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3)邀请学生上台表演,增强体验。
5. 诗歌品鉴(1)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描绘画面;(2)让学生评价诗人的表达手法;(3)教师总结,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6. 情感体验(1)让学生揣摩诗人的情感变化;(2)让学生联系自身,谈谈对人生的感悟;(3)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2. 写一篇关于诗中历史典故的研究性短文;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诗中“人生如梦”主题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引言(100字)《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作品,通过对纷繁战乱和历史沧桑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意境、对古人及其感悟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带领读者一同感受诗人借赤壁之战来表达的纯粹情感和历史思考。
二、诗歌的背景与意境(500字)1. 诗歌背景“念奴娇”这首诗是杜牧在长安时的作品,作者追忆赤壁之战,描述了英雄壮士的忠诚、屈死,以及自己因为身处纷乱时代感受到的无奈与哀痛之情。
2. 诗歌意境诗人以赤壁为背景,描绘了壮士奋起反抗、恶战三日、铁血染河汉的情景。
通过对赤壁战场的怀旧,诗人渲染出凄凉与寂寞的意境,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追忆。
三、对古人及其感悟(800字)1. 对古人的称颂杜牧在诗中多次提及赤壁战场上的英雄壮举,如“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人用“千古兴亡”赞颂了古人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忠诚。
2. 对时光流转的感悟在诗词中,杜牧以“追风逐电”、“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等表达方式,描绘了时光飞逝和历史的沧桑,表现了对岁月无情变迁的思考与感慨。
这一感悟也引发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忧伤。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1000字)1. 对诗歌的评价《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充满哀怨和忧愁的诗歌,以极佳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揭示了诗人灵魂深处的痛苦。
通过赤壁之战的怀旧,诗人发出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英雄成仁、历史沧桑的敬意和无尽的思念。
2. 对历史的反思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抗战,诗人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执着追忆和深入反思,呈现了对历史的痛苦回顾。
作为当代读者,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珍惜和平,努力避免重蹈覆辙。
3. 对人生与命运的思考《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蕴含的诗意深度和情感表达,给人以启示和反思。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面临种种困境和抉择。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精品说课稿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景教学法,结合故事讲述、歌曲演唱、手工制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历史背景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创新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意境。
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PPT、图片、歌曲、手工材料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画笔、手工材料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诗句,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
3. 欣赏:播放古筝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意的氛围。
4. 演唱:学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歌曲,让学生体验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5. 动手:分组进行手工制作,让学生在创作中发挥想象,体验古人的智慧。
6. 展示:各组展示手工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基本内容,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意境。
难点: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但在欣赏能力的培养上,仍需加强。
课后,可让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古诗词,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的细节在引入环节,我选择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历史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6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以其深沉的怀古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千古绝唱。
这首词作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词:首先,我们来分析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始终保持着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当时他游览赤壁,面对历史的遗迹,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接着,我们来看这首词的主要内容。
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通过对江水、山石、风浪的描写,展现了赤壁的雄伟和壮美。
下片则转入怀古,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兴衰成败的感慨。
在艺术手法上,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同时,词中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情感表达上,苏轼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他既感叹英雄的壮烈,也感慨历史的无情,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最后,我们来探讨这首词的现实意义。
苏轼的这首词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人生的反思。
他通过自己的感受,启示我们应当珍惜当下,同时也要对历史保持敬畏之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念奴娇·赤壁怀古》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要启发学生思考历史与人生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和人文素养。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9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为了让您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9篇《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用文字的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能够感词人所感,让学生体味艺术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培养对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学设想】:1、通过诵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深厚独特的艺术魅力。
2、注重古典诗词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观念科学地品评课文,真正领悟作品对于当代读者的人生启迪:在珍惜生命、奋发有为的同时,只有摆脱患得患失的羁绊,才能获得一个欢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1课时【阅读准备】:一、查资料,了解作者及与作背景(略),并制成卡片二、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三、熟读课文【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
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1)拿出预习卡片,熟悉作者及创作背景;(2)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2、运用多媒体播放影片范读3、学生齐读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1)说说你对这首词的感受(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词句5、教师小结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篇)
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篇)高二语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1现在开始说课。
我说课的课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
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剖析本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历史坐标上的沉思。
诗歌是苏轼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作,感情激荡、气势雄壮,是豪放派的代表作。
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陶冶。
本课计划用时1课时。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但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本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了解写作背景,学习借古抒怀的手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豪迈气势,学习作者面对人生挫折时的旷达情怀。
教学重点为:赏析语言,感受豪迈之情。
教学难点为:评价作者“人生如梦”的复杂情感。
钱理群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文化。
古典诗词是最具表现力和画面感的文学形式。
为此,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诵读法、比较鉴赏法以及问题探究法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多媒体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感情基调。
导入语: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世人传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悟东坡豪放的词风。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三步展开。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字词、疏通文意,多媒体课件展示苏轼以及“乌台诗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
2.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微课视频,学生采用跟读、自由朗读等方式,体会作者感情。
2024年《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通用8篇)
2024年《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通用8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1一、说教材《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五课《苏轼词两首》中的一首咏史怀古词,是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官在黄州游览城外赤鼻矶所作。
站在滚滚东流水的长江边,面对雄奇峭拔的赤壁奇景,他想到了古代“风流人物”的功业,想到了老而无成的自己,怀古抒怀,感伤与感奋交织,表达了复杂深刻的人生感受。
该词将写景、咏史、怀古融为一体,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情感旷达,是豪放词的代表作;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故本词也是学生读懂苏轼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说学情高二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词人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而此词怀古抒情,苏轼先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这对于人生阅历不足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本课主要针对“知人论事”进行讲解,期待学生能够充分理解苏轼的旷达和对于历史的思考。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考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走近苏轼,了解作者成就和豪放词风;掌握鉴赏方法,培养感悟和理解诗歌的能力;能朴素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2、通过想象还原、关键词品读、求同探异、知人论世等方法理解诗情。
3、感受词人豁达的胸襟,引导学生懂得苏轼“达观”的真正内涵,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为:品味作品语言,领会诗歌意境,理解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为理解“人生如梦”的内涵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法、讨论法、谈话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四、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之文人雅士,每当登高望远,必有所触动;每临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等奖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一等奖尊敬的评委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课文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是一篇充满豪情壮志的词,它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激昂慷慨的气势。
一、教学内容及背景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它是一首著名的古代词作,选自于《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的作者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1. 理解词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2. 感受词的意境和艺术风格;3. 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词的背景、作者和意思;2. 朗读法:通过学生的朗读,感受词的韵律和情感;3.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赤壁之战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词的意境;4.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词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2. 难点:感受词的意境和艺术风格。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代文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2. 讲解背景:介绍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3. 学习词意:通过讲解法和朗读法,让学生了解词的意思和感受词的情感;4. 分析词的艺术风格:通过图片展示法和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感受词的意境和艺术风格;5. 拓展延伸:介绍苏轼的其他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评价相结合的方式;2. 反馈方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建议。
以上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说课稿。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
《念奴娇赤壁怀古》优秀说课稿
一、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定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大纲要求: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本文是作者中年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所作。
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
本词上片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短短的13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
面对此景,在词的下片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作者没有写刘备,是因为刘备太严肃,年纪也不少了;作者没有写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
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
作者只看好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
生如梦”的感慨。
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
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
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
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
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2.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确立重点为:
1.情与景的自然结合
2.用典的贴切自然
确定难点为: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
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
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
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
学。
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
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
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
“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
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
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二、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一)教学过程
引入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引入
疏通文义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2、学生翻译课文,正义
写景
赤壁景物
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
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
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明确写景的作用
咏史
英雄周瑜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
2、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理解写周瑜形象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
抒怀
作者苏轼1、“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
2、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3、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适时进行情感和思想教育
归纳总结教师设问:本文是怎样将写景—咏史—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由学生来回答,并总结出鉴赏诗歌的两个要点,并板书背诵全词自由背后,再个人有感情的诵背
布置作业将本词与其他“赤壁诗”作比较
(二)教法和学法
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异同,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孰优孰劣。
所以在教法和学法上主要运用比较法,辅之以朗读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等。
1.在分析景物描写时,设问:长江有汹涌的时候,也有平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通过比较,得出景物特点及写景的目的。
2.在分析咏史用典时,设问: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通过
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
3.在分析情感的抒发时,在提出“人生如梦”是否消极颓废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将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本词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本词情感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