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PPT
合集下载
大气的ppt课件
大气的ppt课件
目录
•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 大气与气候 •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 大气科学的应用 • 大气科学研究方法
0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层的结构
01
地球大气层由多个层次 组成,包括对流层、平 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
02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低 的层次,包含人类生活 的大部分天气现象。
03
气候变化研究与预测
气候变化研究
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原因和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预测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社会适应气候变化。
农业与生态系统的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
提供农业种植区划、作物生长监测、 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气象服务,提高 农业生产效益。
生态系统气象服务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 性循环,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 和发展环境。
04
大气科学的应用
气象预报与灾害预警
天气预报
利用气象卫星、雷达和地面观测数据 ,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为公众提供 出行建议和农业生产指导。
灾害预警
通过监测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台 风、暴风雪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减少灾害损失。
03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来源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 、生活污染
影响
空气质量恶化、人类健康问题、 生物多样性受损、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01
02
03
04
政策法规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执 法力度
技术革新
推广清洁能源,改进生产工艺
公众参与
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污染行为
目录
•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 大气与气候 •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 大气科学的应用 • 大气科学研究方法
01
大气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层的结构
01
地球大气层由多个层次 组成,包括对流层、平 流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
02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低 的层次,包含人类生活 的大部分天气现象。
03
气候变化研究与预测
气候变化研究
探究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原因和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预测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帮助社会适应气候变化。
农业与生态系统的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
提供农业种植区划、作物生长监测、 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气象服务,提高 农业生产效益。
生态系统气象服务
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良 性循环,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生存 和发展环境。
04
大气科学的应用
气象预报与灾害预警
天气预报
利用气象卫星、雷达和地面观测数据 ,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为公众提供 出行建议和农业生产指导。
灾害预警
通过监测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台 风、暴风雪等,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减少灾害损失。
03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的来源与影响
来源
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农业活动 、生活污染
影响
空气质量恶化、人类健康问题、 生物多样性受损、气候变化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01
02
03
04
政策法规
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加强执 法力度
技术革新
推广清洁能源,改进生产工艺
公众参与
提高环保意识,减少污染行为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ppt课件图文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的分类
总结词:大气污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污染物种类可分为还原型、氧化型和混合型大气污染;按污染范围可分为广域污染和局地污染。
02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眼睛不适等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眼睛红肿等。
短期影响
长期接触大气污染会增加患肺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某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较高。
地区概况
推广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
低碳经济发展措施
碳排放强度下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成果
某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案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的定义
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利用、农业活动以及城市生活等方面。
总结词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燃煤、燃油、化工、冶炼等行业的废气排放。交通运输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如汽车尾气、飞机尾气等。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燃煤发电厂、燃气电厂等。农业活动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城市生活排放的废气也是大气污染的一个来源。
酸雨
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建筑物和农作物造成损害。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0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01
02
04
工业污染防治
工业污染防治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工业污染源主要包括燃煤、燃油、工业生产过程等。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采用清洁能源、改进生产工艺、加强排污监管等。
大气污染的分类
总结词:大气污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污染物种类可分为还原型、氧化型和混合型大气污染;按污染范围可分为广域污染和局地污染。
02
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眼睛不适等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眼睛红肿等。
短期影响
长期接触大气污染会增加患肺癌、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的风险,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某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较高。
地区概况
推广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
低碳经济发展措施
碳排放强度下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
成果
某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案例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大气污染的定义
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利用、农业活动以及城市生活等方面。
总结词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燃煤、燃油、化工、冶炼等行业的废气排放。交通运输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如汽车尾气、飞机尾气等。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燃煤发电厂、燃气电厂等。农业活动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城市生活排放的废气也是大气污染的一个来源。
酸雨
大气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建筑物和农作物造成损害。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0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01
02
04
工业污染防治
工业污染防治是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工业污染源主要包括燃煤、燃油、工业生产过程等。
工业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采用清洁能源、改进生产工艺、加强排污监管等。
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ppt课件
50~55 40 臭氧层 20 8~18km -100 -50
电离层
高层大气
气温变化
大气运动 天气状况
对流层
人类活动
0 50 100 温度(℃)
臭氧吸收太阳辐射, 气 温 随 高度增加而上升(上热下冷) 水平运动,大气平稳
水 汽 杂 质 少 , 天气晴朗, 能见度好
适合航空飞行
2.分层特征--高层大气密度小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
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离地面远,引力小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 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国产大飞机C919在一次测试飞行中,巡航高度达到8km。下图为“试飞区域气温 随高度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P72 活动1-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
近年来,贵阳将“中国避暑之都”作为城市名片,着力打造“避暑”旅游产品,大力 发展“避暑”经济。
• 在我国地形图上,找到贵阳、重 庆、武汉、长沙、上海的位置
• 读图3-7,说明贵阳打造避暑旅游 名城的优势条件,并分析其形成 原因
图3-7 我国5个城市7月和8月平均气温示意
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 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对流层顶 到50~55千米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有利于高空飞行
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气流平稳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高 度约2000~3000千米)
4.甲层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B.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 C.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 D.水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电离层
高层大气
气温变化
大气运动 天气状况
对流层
人类活动
0 50 100 温度(℃)
臭氧吸收太阳辐射, 气 温 随 高度增加而上升(上热下冷) 水平运动,大气平稳
水 汽 杂 质 少 , 天气晴朗, 能见度好
适合航空飞行
2.分层特征--高层大气密度小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
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能反射无线电短波
离地面远,引力小
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 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国产大飞机C919在一次测试飞行中,巡航高度达到8km。下图为“试飞区域气温 随高度变化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P72 活动1-气温的垂直变化特征
近年来,贵阳将“中国避暑之都”作为城市名片,着力打造“避暑”旅游产品,大力 发展“避暑”经济。
• 在我国地形图上,找到贵阳、重 庆、武汉、长沙、上海的位置
• 读图3-7,说明贵阳打造避暑旅游 名城的优势条件,并分析其形成 原因
图3-7 我国5个城市7月和8月平均气温示意
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 对流运动显著,易成云致雨
对流层顶 到50~55千米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有利于高空飞行
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气流平稳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高 度约2000~3000千米)
4.甲层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B.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 C.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 D.水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大气层(PPT课件(初中科学)21张)
平流层12-55千米,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中间层55--85千米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暖层 85-500千米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外层大于500千米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8千米,到赤道则增大 到17~18千米。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 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①③ D.①④
2.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A 层占了大气质量的 3/4 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B.B 层的下方有臭氧层,能吸取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C.C 层风平浪静,合适飞机飞行 D.D 层叫暖层,其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3.苏轼《水调歌头·几时有》有言: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1)苏东坡说的是大气的 哪一层?______,这一层的特点是______。(2)“高 处不胜寒”是否一定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
我们在爬山时,常会感到越爬到高处,气温越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大
气
温
度
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
的 垂
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 层的主要根据。
直
散
布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 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 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大气的分层
对流层 0--12千米,温度随高度上升而降落
太阳光中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 线等。长期暴露在过量的紫外线辐射下, 会影响人和其他生物的健康,甚至会导 致动物患上皮肤癌。臭氧层吸取了太阳 光中大部分紫外线,因此地球上的生物 才能健康苗壮地生长。
巩固练习
1.如果没有大气层 ,下列哪些现象可能在地球上产生( D ) ①地球上到处都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 ③天空仍 然是蔚蓝色 ④ 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A.①② B.②③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ppt课件
对流层内密度变化显著
在对流层内,由于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气密度变化较 为显著。
温度对大气密度影响
温度升高,大气密度降低
温度升高会导致气体分子运动加剧,分 子间距离增大,从而使大气密度降低。
温度降低,大气密度升高
温度降低会使气体分子运动减缓,分子 间距离减小,大气密度升高。
密度变化对天气影响
高密度区易形成高压系统
监测和评估全球环境变化
大气成分监测
定期监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 体浓度,以及臭氧、气溶胶等污染物的含量。
气候变化评估
分析全球气温、降水、海平面等气候指标的变化趋势, 评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估
研究大气污染对农业、林业、水资源等环境的影响,提 出相应的治理和保护措施。
06
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及意义
全球合作开展研究项目
国际合作
各国科学家共同参与,共享 研究成果和数据,推动全球 大气科学的发展。
跨学科合作
大气科学、地球科学、环境 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共同研 究大气现象和变化。
高新技术应用
利用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 高新技术手段,对大气进行 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观测和 研究。
平流层特性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 气晴朗,适合飞行。
主要功能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 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和生 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对人类影响
平流层是大气层中适合飞 行的一层,对人类航空事 业具有重要意义。
中间层结构与变化
中间层结构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稀 薄,水汽含量极少。
生态影响
大气成分的变化会对生态系统 产生影响,如臭氧层破坏导致 紫外线辐射增强,对生物造成 伤害。
在对流层内,由于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气密度变化较 为显著。
温度对大气密度影响
温度升高,大气密度降低
温度升高会导致气体分子运动加剧,分 子间距离增大,从而使大气密度降低。
温度降低,大气密度升高
温度降低会使气体分子运动减缓,分子 间距离减小,大气密度升高。
密度变化对天气影响
高密度区易形成高压系统
监测和评估全球环境变化
大气成分监测
定期监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 体浓度,以及臭氧、气溶胶等污染物的含量。
气候变化评估
分析全球气温、降水、海平面等气候指标的变化趋势, 评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环境影响评估
研究大气污染对农业、林业、水资源等环境的影响,提 出相应的治理和保护措施。
06
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及意义
全球合作开展研究项目
国际合作
各国科学家共同参与,共享 研究成果和数据,推动全球 大气科学的发展。
跨学科合作
大气科学、地球科学、环境 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共同研 究大气现象和变化。
高新技术应用
利用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 高新技术手段,对大气进行 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观测和 研究。
平流层特性
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 气晴朗,适合飞行。
主要功能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 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和生 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对人类影响
平流层是大气层中适合飞 行的一层,对人类航空事 业具有重要意义。
中间层结构与变化
中间层结构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稀 薄,水汽含量极少。
生态影响
大气成分的变化会对生态系统 产生影响,如臭氧层破坏导致 紫外线辐射增强,对生物造成 伤害。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优秀课件PPT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 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 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2. 气态污染物 (1)硫氧化物SOX
由煤烟型污染造成,主要成分是SO2,据统计每年 排入大气的SO2约1.5×108t,其中人为排放占41%。 SO2特点: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呈酸性,浓度大时可 引起中毒; ②破坏植物,使叶子变黄,翻卷,植物倒伏; ③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④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理解: 产生的原因——自然的或人为的活动; 形成的必要条件——影响原有生态平衡体系。
大气污染视频
2、大气污染分类
按污染的范围分: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 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状况分:还原型(煤烟型) 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按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分:煤炭型、石 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
3、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分类:主要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按源的存在形式分: 固定源、移动源;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高架点源、面源、 线源;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 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 ; 4)按污染物发生的类型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
用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API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 等,表示煤烟、汽车尾气和降尘污染的程度。
2、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 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API
SO2 NO2 PM10 CO O3
(日均值) (日均值) (日均值) (小时均值) (小时均值)
2. 气态污染物 (1)硫氧化物SOX
由煤烟型污染造成,主要成分是SO2,据统计每年 排入大气的SO2约1.5×108t,其中人为排放占41%。 SO2特点: ①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呈酸性,浓度大时可 引起中毒; ②破坏植物,使叶子变黄,翻卷,植物倒伏; ③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④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理解: 产生的原因——自然的或人为的活动; 形成的必要条件——影响原有生态平衡体系。
大气污染视频
2、大气污染分类
按污染的范围分:局部地区大气污染、区域性大气污染、 广域性大气污染、全球性大气污染
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状况分:还原型(煤烟型) 和氧化型(汽车尾气型);
按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和反应分:煤炭型、石 油型、混合型和特殊型。
3、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分类:主要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按源的存在形式分: 固定源、移动源; 2)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分: 高架点源、面源、 线源; 3)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 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 ; 4)按污染物发生的类型分: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 生活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
用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
API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 等,表示煤烟、汽车尾气和降尘污染的程度。
2、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指数 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API
SO2 NO2 PM10 CO O3
(日均值) (日均值) (日均值) (小时均值) (小时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自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空前发展,人们把大量的天然资源变为自己的 消费品,同时也把一部分资源变成污染物排入大气。目前排入大气的污染物数量增长 速度,已经超出了大气的自然净化能力。因此,不但大气原有的某些成分(CO2)的 数量增加了,同时还增加了氯氟烃等新的成分。现代的大气已经是被严重污染了的大 气。大气污染不仅危害人体的健康,而且已经对地球上的整个生态环境系统构成了巨 大威胁
二 大气污染
2.1 大气污染的概念
1.大气污染的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因素,将某些物质排入大气,是正常 的大气组成和性质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伤害, 这样一种过程后者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2.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污染事件
1)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伦敦的交通几乎瘫痪,在烟雾弥漫的第4天,一辆双层巴 士只能借助于雾灯缓慢地在市区行驶。
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
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 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 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大气中不仅含无机污染物,而且含有机 污染物。随着人类不断开发新的物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 断变化着。
三 臭氧层的破坏及臭氧空洞
3.1 臭氧层的概念
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由相同的元素组成,但分子
结构不同。)顾名思义,臭氧又一种刺鼻的气味,所以得此 恶名。大气中的臭氧绝大部分都集中在离地面大约25~30公 里的上平流层中,称为“臭氧层”。
3.2 臭氧层的作用
吸收紫外-B带紫外光
太阳光谱中,能达到地球表面的有紫外光和可见光,其中紫外-B带的紫外光能被 O3吸收。紫外-B带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是240~320nm,紫外线波长为200~
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石棺”,并恢复了另3个发
电机组的生产。此外,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还被辟为隔离区, 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2.2 大气污染物及其分类
1. 大气污染物的界定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 有100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
一 地球大气圈与环境问题
1.1
大气圈的形成与演变
我们居住的地球,已经度过46亿年的高龄。在地壳的外围,积聚着一层厚厚的气态物质, 我们把它叫做地球的大气圈。
地球大气圈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在茫茫宇宙里,尘埃和气体的凝聚曾 经形成了最原始的星云,随着这些原始宇宙星云的结合和变迁,形成了早期的地球以及整 个太阳系。早期的地球是个不大的凝聚态的物质体系。后来由于质量和体积的加大,引力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 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 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 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 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 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2.4 有机物污染
有机污染物是指进入并污染环境的有机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有
机污染物和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是指自然化学反 应或生物体代谢所产生的各种有害于人体健康、污染环境的有机化合物, 如黄曲霉素、萜烯、氨基甲酸乙酯、麦角等;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是指 由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各类有机合成物,如染料、洗涤剂、农药、塑料等。 有机污染物多数能在环境中被降解成简单无机物,其降解产物或对人类 无害,或对人类有害、有毒,甚至致癌。少数有机污染物则难以降解, 如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塑料等。
2.
3. 4.
中间层:从平流层顶至85公里高度。这里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上部 冷,下部热,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强烈,又叫高空对流层。 热层:从中层顶至250-500公里高度,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迅速升高,空气稀薄。 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氧和氮的分子被分解为离子,使大气处于 高度电离子状态,所以又叫高电离层。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使我们能听到很远地方的电台广播。高纬度上空高 速度飞奔大气分子与进入的太阳粒子相撞和激发而产生极光现象。
2.6 生物污染
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
壤和视频,影响生物产量,危害人类健康,这种污染称为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可分为四类:一是霉菌,它是造成过敏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来自植物的花粉,如悬铃木花粉;三是由人体、动物、土壤和植物 碎屑携带的细菌和病毒;四是尘螨以及猫、狗和鸟类身上脱落的毛发、 皮屑。
3)切尔诺贝利核泄漏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 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核泄
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
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事故发生后, 原苏联政府和人民采取了一系列善后措施,清除、掩埋了大量污染物,
2.5 无机污染物
各种有害的金属、盐类、酸、碱性物质及无机悬浮物等,所有造成的水
质污染,称为无机污染(inorganicpollution)。有害的金属主要来自铜、 锌、砷、铁等金属的硫化矿矿山排水。另外,还有矿物堆场、废石堆场、 选矿厂、冶炼厂、金属精炼厂等处的废水,以及来自金属污染地带的地 表迳流。盐类和酸、碱性物质主要来自化学工业、印染工业及金属冶炼 厂等。无机污染还来自煤矿废水及硅酸、陶土的采集地等。
在有的地区,环境问题可能以某一类为主,但在更多的地区却是两类问
题同时存在。这正是当今环境问题难以尽快解决的原因之一。
2.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
环境质量的恶化是渐变的。 (1)新石器时期产生了原始农、牧业,使人类摆脱了靠采集、狩猎和 迁徙维持生存的局面,人类社会进入了“刀耕火种”的时代。 (2)18世纪后半叶开始,以蒸汽机广泛应用及由此而推动的炼铁业、 机器制造业和采矿业迅速发展为标志,人类进入了蒸汽机时代,或称之 为第一次产业革命。 (3)19世纪30年代以后,电机的产生,电能的利用以及汽车和飞机的 相继问世,形成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4)本世纪60年代后,首先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人民群众发出了 “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强烈呼声,各界人士纷纷走向街头,要求本 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治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环 境运动”。“环境运动”的兴起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深刻的意义。
2. 大气污染物的分类
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 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颗粒物: 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
硫氧化物: 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 氧化硫等。 碳的氧化物: 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 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 化二氮等。 碳氢化合物: 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其它有害物质: 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Biblioteka 1. 环境问题的历史回顾所谓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 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
应。究其原因,它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
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即通常所说的生态破坏 问题;二是因工农业发展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污染,即环境污染问题。
1.2 大气圈的物理结构
1.
大气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紧贴地面的一层,在中纬度平均厚度12公里,集中约75%的大气和 90%以上的水汽质量。对流层下部热、上部冷(每上升100米约下降0.6℃), 空气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中。 平流层:处在对流层顶至离地面约50公里的范围。平流层的最下部是等温层, 30公里以上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很快。因为臭氧层就位于平流层中,吸收太 阳紫外线而升温。 平流层大气非常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无对流运动,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5.
外逸层:热层顶以上的大气统称外逸层,其上界高度距地面57600公里。由于 这里受地球引力束缚很弱、空气更为稀薄,一些高速度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 会"脱逃"到太空中。
1.3 大气圈与人类的关系
大气圈是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万物生灵的天然屏障。大气圈的形成和存在,对地
球表面的物理状况和生命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太阳辐射被大气圈所吸收, 不但使地表生命免遭紫外线的伤害,而且好提供了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环境。如
3.3 臭氧层的破坏
1、原因:地球上有一层保护膜,存在于包围在地球的大气中,就是臭 氧层,臭氧层会将紫外线挡在地球外面,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会受到伤 害。人类制造了大量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使地球南北极的臭氧层受到 破坏。
2、影响: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地球紫外线增加,紫外线会破坏包括DNA 在内的生物分子,增加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的机率,而且和许多免疫系 统疾病有关。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命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受破坏、 农作物减产、加强温室效应。
经全部散逸到太空里去了。
大约距今天30亿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物——蓝藻。蓝藻能够在阳光作用下,把 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同时释放出氧气。氧气的出现,给较高级生物体的产生提 供了重要条件。大约在14亿年前,地球上又出现了绿藻。
绿藻具有更强的光合作用能力,它能够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质,释放出更多的氧气。约在6亿 年有,高等绿色植物开始在海洋里出现。2亿年以后,陆地上也出现了绿色植物。由于大气 中氧气的增加,氧化过程加快,一氧化碳逐渐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甲烷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氨变成水汽和氮气。由于绿色植物的增多,光合作用大规模的持续进行,氧气逐渐成为大 气中仅次于氮气的第二个主要成分。这就是以氮和氧为最主要成分的近代大气,也是人类 赖以生存的大气。这是第三代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