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三年级上册预习第四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预习第四课时用估算解决问题(人教版)

方法二:把223和234看 成几百几十数
能确定坐不下
自己也试着 估一估,看 看合理吗?
第四步 我的收获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今天学习了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估算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呦。
第五步 小试牛刀
(二)认识计量“秒”的工具及分与秒的进率(10分) 师:无论哪种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你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检验) 三、巩固练习 1、刚才我们一起摸的、看的物体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面积)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完成下面表格。 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 C. 香蕉的重量×2+80 =苹果的重量 教师:用你的慧眼,仔细观察线段图,并找出等量关系式和方程吧! (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答题)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就是方程。 教师:题目一选C的同学能为大家解释说明一下你分析的方法吗? 三、探究认识面积单位。 (1)计算操场上和教室里两面国旗长与宽的比值,并进行比较。 (2)、举例说明。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试着完成课本 第15页例4下 面的问题。
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第一步 旧知回顾
看谁都能算正确。
800+700= 1500 400+500= 900 900-500= 400
பைடு நூலகம்
330+150= 480 420-110= 310 190-160= 30
第二步 新知引入
第4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计算准确的结果,只
C. 香蕉的重量×2+80 =苹果的重量
1、刚才我们一起摸的、看的物体表面、平面图形的大小,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它们的面积。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提纲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提纲

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自学内容】教科书P60-61【自学提纲】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计算时间的单位?2、观察情境图,说了一件什么事?认识了一个计量很短的时间的什么单位?3、观察钟表,有几根针?走得最快的是什么针?秒针走一格是多少?走1圈呢?当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这里,我们知道1分=( )秒?4、1分有多久?请你用钟表定时,看看1分能做多少事情?(如写字、跳绳等)5、尝试完成书61的“做一做”时间的计算【自学内容】教科书P62例1【自学提纲】1、你能说说1分=()秒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单位换算并说说你的想法:3分=()秒 600秒=()分3、小明7:30离家,7:45到校,从家到学校共花了多少时间?你是怎么想的?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4、你知道新闻联播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吗?请你把开始和结束的时刻记录下来,并计算出播放的时间。

5、尝试完成P62的“做一做”实践活动填一填,说一说【自学内容】教科书P67【自学提纲】1、看看学校课程表,回忆一下自己每天要做的固定的事情,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

2、仿照书上的例子,统计你今天完成语数英家庭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上学后与同班的同学比较所用的时间的差,想想怎样提高效率。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自学内容】教科书15-18例1【自学提纲】1、观察统计表,你能说说已知种数、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分别是多少吗?2、98+25在摆竖式计算时,你发现它和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当十位满十,应该怎么办?3、你能估计出376+284的和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估的。

4、摆竖式计算376+284时,出现了个位、十位都满十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动笔试试看。

5、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在进行整数加法时,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怎么办?6、你认为在连续进位加法进程中,还要注意什么?7、尝试完成P16的“做一做”减法【自学内容】教科书P22-24例1、例2、例3【自学提纲】1、观察情境图,说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试试看!2、你能估计出517-348的差是多少吗?说说你是怎么估的?把348看作300还是350好呢?为什么?3、摆竖式计算517-348时,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十位上的数仍然不够减,又要怎么办?动笔试试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1 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知识点1:秒的认识秒针走1 秒针走1 秒针走1小格是( ) 大格是( ) 圈是( )1分=( )秒知识点2:时、分、秒之间的进率2时=( )分想:1时=( )分,2时就是有2个( )分.( )+( )=( )总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时间单位——秒,1分=()秒。

所较大单位数转化为较小单位数,看进率是多少,然后连加计算。

1.估计做完下面事情所用的时间。

穿衣服估计用(),实际用()。

2.3分=()秒 120秒=()分第2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知识准备口算:10+20= 25+45= 35+40= 15+30= 60-20= 45-25= 40-35= 30-15=新知探究知识点:求经过的时间方法一:数格子。

从6开始数,数到9,数了()个大格,每个大格是5分,一共是()分。

方法二:用到校时间减离家时间就是小明所用的时间。

到校时间是(),离家时间是(),都是7时多,可以用分直接相减,就是()-()=()(分)总结: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用分直接相减。

新知检测先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分()分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知识准备口算:20+30= 56+20= 45+2= 78+9= 50-30= 41-20= 33-2= 46-9=新知探究知识点1:口算加法(1)口算35+34=□。

先算35+30=□,先算30+30=□再算□+□=□。

再算□+□=□,最后算□+□=□。

(2)口算39+44=□。

知识点2:口算减法口算65-54=□ 65-48=□先算65-□=□,再算□-□=□。

总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减。

新知检测口算:34+31= 83+11= 76+12= 49+21= 55-14= 96-35= 71-17= 90-78=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依次减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吨米的认识》课前预习作业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吨米的认识》课前预习作业单

预习检测
1.填空。 9 吨=( )千克; 7000 千克=( )吨; 4 千克=( )克 5000 克=( )千克; 5000 千克+9000 千克=( )吨 13 吨-3000 千克=( )吨 1 吨-600 千克=( )千克 2.比大小。 560 克○5 千克 ; 4 吨○3900 克; 1 吨○1001 千克 6000 千克○6 吨;5000 千克-2000 千克○2 吨;3000 千克+7 吨○10 吨
龙里县第一小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导学单 第三单元 第 4 课时:吨的认识
姓名
班级
小组名称
时间
项目
内容
自我评价
预习 目标
1.能举例说明一吨的重量。(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2.知道 1 吨与 1000 千克转换的方法,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我们已经认识了质量单位( )和( ),知道计算比较轻的
回家抱抱爸爸或者妈妈,你能抱得起来吗?问问爸爸妈妈有多重?
每袋大米重 100 千克,10 袋这样的大米重( )+( )+( )+
( )+( )+( )+( )+( )+( )+( )=( )千克
1000 千克就是( )吨,即:1 吨=(
)千克
(2)说出生活中能用吨作为单位的物体。
新课先知
2.教材第 32 页例 8(研究吨与千米单位之间的转换) (1)1 吨是1000 千克,4 吨就是( )个1000 千克,即:4 吨 =(
温故知新 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 位;还知道 1 千克=( )克。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开启数学之旅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三年级数学上册的学习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许多基础数学知识,如整数、分数、小数、面积等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我们特地准备了一份预习单,以帮助他们提前预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理解整数整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

在预习单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们理解整数的概念和用法。

例如,我们可以列出一些数字,如2、0、-5、8等,然后让学生们回答这些问题:1、哪些数是正整数?哪些数是负整数?哪些数是零?2、这些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哪些场景中使用这些数字?二、掌握分数分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表示一部分的量。

在预习单中,我们将通过一些活动和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和用法。

例如,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纸片,将其折叠成若干等份,然后让学生们回答这些问题:1、如何将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如何用分数表示?2、如果我们想要表示三份之一,应该如何操作?用分数如何表示?三、认识小数小数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数。

在预习单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认识小数的概念和用法。

例如,我们可以列出一些小数,如3.14、0.5、-2.7等,然后让学生们回答这些问题:1、小数与整数有什么区别?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代表什么意义?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哪些场景中使用小数?如何读出这些小数?四、探索平面图形在数学中,平面图形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预习单中,我们将通过一些活动和问题,引导学生们探索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们观察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然后回答这些问题:1、这些平面图形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用语言描述它们?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哪些地方看到这些平面图形?它们在哪些场景中有应用?五、总结与回顾在完成预习单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回顾和总结所学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新课预习单【精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新课预习单【精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看一看默读教材第2-5页内容读一读朗读教材第2-5页内容。

想一想(一)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 1克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2. 1千克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千克作单位?3. 一吨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吨作单位?做一做调查一下你家人的体重,用天平、电子秤、健康秤称一些物品的重量并记录。

物品质量找一找到超市调查一些小物品、小食品的质量,从包装袋上找出物品的质量,掂一掂有多重。

说一说(一)你知道那些质量单位?有什么用处?(二)列举,称量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要用那些质量单位?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信息窗一看一看默读教材第11-15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11-15页内容。

想一想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每排有20条船,有4排,一共有多少条船?(2)有200千克鱼,每千克能买4元,一共能买多少钱?(3)每千克螃蟹29元,买6千克,200元钱够吗?(4)每筐虾重13千克,2筐重多少千克?(5)一批带鱼有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能买多少钱?做一做(1)你能列算式解决“一共有多少条船?”这个问题吗?(2)你能摆小棒求出20×4的结果吗?说一说(1)摆小棒求20×4的结果,说一说怎样摆的?(2)说出20×4的不同计算方法。

试一试(1)尝试练习200×4 20×2 200×3 100×4。

估一估(1)尝试解决第(3)题,你想怎样解决,有几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29×6≈(),把()看作(),再用( 乘()得(),所以29×6≈()。

(3)58×3 396×2 102×3 7×81算一算(1)你能列算式解决“两筐虾一共有多少千克?”这个问题吗?(2)你能估算13×2的结果吗?会口算吗?还可以怎样算?(3)摆小棒求13×2看看是多少,说一说怎样摆的?(4)说出13×2的不同计算方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

暑期预习资料: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知识点清单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预习作业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预习作业

龙里县第一小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上册全册预习作业班级:姓名:第一单元第一课(p3)1.你能在钟面上找出秒针吗?它有什么特点?答案:2.1秒有多长?你能举个例子吗?答案:2.秒和分有何关系?答案:第二课时(P5)1.看图,你发现了什么?答案:2.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答案:3.你会解答吗?你能看懂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方法吗?答案:第二单元第一课(P10)1.看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答案:2.你会解答吗?如何列式?答案:3.你会计算吗?你是怎么算的?答案:第二课(P11)1.看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答案:2.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解决的问题?答案:3.你会解答吗?如何列式。

答案:4.你会计算吗?你是怎么算的?答案:第三课(P14)1.读题,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答案:2.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答案:3.你会列竖式解答吗?答案:4.列竖式时应注意哪些?答案:第四课(P15)1.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信息?答案:2.你能看懂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方法吗?答案:3.你的估算合理吗?答案:第三单元第一课(P21)1.你知道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答案:2.你能在尺子上找出一毫米吗?在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答案:3.毫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答案:第二课(P23)1.你知道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吗?答案:2.你能再尺子上找出一分米吗?你能用手势表示出一分米的长度吗?答案:3.分米和米,厘米有什么关系?答案:第三课(P26)1.你知道比米更长的长度单位吗?它和米有什么关系?答案:2.1千米大约有多长?答案:3.到操场上走一走,1000米大约有多长?答案:第四课(P27)1.估一估,你正常走一步大约有多长?答案:2.你能估一估教室的长和宽吗?你是怎样估计的?答案:3.你能说出你家到学校大概多远?你是怎么想的?答案:第五课(P31)1.你知道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吗?答案:2. 1吨大约有多重?几袋100千克的大米是1吨呢?答案:3.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答案:第六课1.读题,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怎样派车刚好把8吨煤运完?答案:2.你能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吗?答案:3.你的方案合理吗?如何检验?答案:第四单元第一课时(p41,42)1.看主题图,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答案:2.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解答?答案:3.你会用竖式计算吗?万以内的加法列竖式应注意什么?答案:第二课时(p43)1.读题,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会列式解决吗?答案:2.如何计算?你算对不对?答案:3.你会验算吗?你是怎样验算的?答案:第三课时(p46)1.看表格,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答案:2.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列式解答?答案:3.你会用竖式计算吗?万以内的减法列竖式应注意什么?答案:第四课时(p47)1.读题,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会列式解决吗?答案: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应注意社么?答案:3.你会验算吗?你有几种验算方法?答案:第五课时(p48)1.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信息?答案:2.小女孩和小男孩的解题方法,分别用了那种计算策略?答案:3.你能在生活中的发现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答案:第五单元第一课时(p55)1.看图,你能分别说出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的跟数吗?答案:2.你能用圈一圈的方法,表示胡萝卜与红萝卜.白萝卜的关系吗?答案:3.小组讨论用倍的方法怎么说?答案:第二课时(p56)1.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信息?答案:2.你能画图表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怎么列式解答?答案:3.你的解答正确吗?答案:第三课时(p57)1.你知道的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答案:2.你能画线段图表示出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吗?你会列式解答吗答案:第六单元第一课时(p61,62)1.看主题图,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答案:2.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你会列式吗?答案:3.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答案:第二课时(p65)1.你是怎么算一共有多少支彩笔?你有几种计算方法?答案: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你知道竖式里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吗?答案:3.两位数乘一位数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答案:第三课时(p66)1.看图,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信息?答案:2.你会列式吗,你能用竖式计算吗?竖式中十位的4是怎样得出来的?答案:第四课时(p67)1.看图,问题是什么?需要哪些信息?答案:2.你能看懂第一组同学的想法吗?你会算吗?答案:3.小组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怎样计算?答案:第五课时(p71)1.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答案:2.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答案:3.检验下你算得对吗?答案:第六课时(p72)1.你能通过画图表示出题目的意思吗?答案:2.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答案:3.会检验吗?用你自己的方法试一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预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预习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预习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 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小学三年级数学预习单

小学三年级数学预习单

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家长签字:是否主动完成:是☐否☐任务 内容(课本第2—3页)预 习 新 知 1、观察第2页主题图,我知道了:(1)( )分钟能跳绳115下,跑步用了( )秒。

2、阅读课本第3页,我发现:(1)计量很( )的时间,常用( )。

秒是比( )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 )针,它走1小格的时间是( )。

(3)观察一下,秒针走一圈,也就是( )小格,这时分针走了( )小格,我发现了1分=( )秒。

(4)有的( )表可以显示到秒。

右图是( )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眨一下眼是( )秒,钟表滴答一声是( )秒。

预习纪录 1、通过阅读课本2-3页,我知道了1分=( )秒2、我不明白的地方有: 我是小小挑战家 1、1分=( )秒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 )。

3、试一试1秒你能做些什么,把结果记录下来。

2、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家长签字:3、时间的计算家长签字:单元小测试一、我会填。

1、计量很短的时润,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2、秒针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钟。

3分针从4走到9,走了( )分,时针从4走到9,走了( )小时。

4一节课40分钟,第一节课从8:20开始,应在()下课,第二节课应在()上课。

5、480分=( )时,1分40秒=()秒,460秒=( )分,320秒=()分()秒。

6、在50米比赛中,明明用时15秒,形形用时11秒,红红用时13秒,第一名是(),()最慢,第二名是()。

二、在O里填"﹥""˂"或"="。

1分15秒O75秒2时10分O100分3时O300秒90分O1时30分1时+4时O300分95秒-35秒O1分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2.妈妈每天工作8( )3.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15( )4.浩浩拍10下球用7( )5.下一盘象棋大约要用40( )第二单元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阅读课本第9-10页,一(1)班有()人,一(2)班有( )人,计算本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应用()法计算可列式为:1.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我知道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是:家长签字:是否主动完成:是☐否☐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家长签字:是否主动完成:是☐否☐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任务内容(课本第14页)预习新知1、阅读课本第14页,求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用( )法计算,列式为:(1)方法一:把380看成( )个十,550看成( )个十,再口算( )个十就是( )+( )=(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预习卡
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三年级数学上册助学单姓名:班别:学号:学习不只是听和记,看、猜、试、做、想,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第三单元测量1、毫米的认识21-22页。

1.试一试,相信我能有所发现。

(1)1本数学书,1分钱硬币……有些物品,它们的厚度不到1厘米,怎么办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你知道是什么吗?它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在直尺上找到它吗?你是怎么发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相信我会填。

在()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铁钉长2(),床长2()大米宽2()语文书的长大约是15( )语文书的厚度大约是7( )。

23页。

1.学一学,相信我能懂。

(1)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那么在厘米和米之间还会有长度单位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它会是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呢?它与厘米和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橡皮长2()门高2()课桌宽3()黄瓜长2()(2)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0( ),也就是2( )。

(3)量大楼的高度,一般用( )做单位;测量降雨量,一般用( )做单位。

3.想一想,相信我能问。

关于分米和毫米,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提醒同伴注意的?26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新课预习单【精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新课预习单【精选】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看一看默读教材第2-5页内容读一读朗读教材第2-5页内容。

想一想(一)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二)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 1克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2. 1千克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千克作单位?3. 一吨有多重?哪些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吨作单位?做一做调查一下你家人的体重,用天平、电子秤、健康秤称一些物品的重量并记录。

物品质量找一找到超市调查一些小物品、小食品的质量,从包装袋上找出物品的质量,掂一掂有多重。

说一说(一)你知道那些质量单位?有什么用处?(二)列举,称量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要用那些质量单位?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预习提纲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信息窗一看一看默读教材第11-15页内容。

读一读朗读教材第11-15页内容。

想一想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每排有20条船,有4排,一共有多少条船?(2)有200千克鱼,每千克能买4元,一共能买多少钱?(3)每千克螃蟹29元,买6千克,200元钱够吗?(4)每筐虾重13千克,2筐重多少千克?(5)一批带鱼有312千克,每千克3元,这批带鱼能买多少钱?做一做(1)你能列算式解决“一共有多少条船?”这个问题吗?(2)你能摆小棒求出20×4的结果吗?说一说(1)摆小棒求20×4的结果,说一说怎样摆的?(2)说出20×4的不同计算方法。

试一试(1)尝试练习200×4 20×2 200×3 100×4。

估一估(1)尝试解决第(3)题,你想怎样解决,有几种方法?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29×6≈(),把()看作(),再用( 乘()得(),所以29×6≈()。

(3)58×3 396×2 102×3 7×81算一算(1)你能列算式解决“两筐虾一共有多少千克?”这个问题吗?(2)你能估算13×2的结果吗?会口算吗?还可以怎样算?(3)摆小棒求13×2看看是多少,说一说怎样摆的?(4)说出13×2的不同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预习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预习学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预习单预习学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单元时、分、秒秒的认识1、我查找我收获。

从报纸、杂志、网络上查找资料,你在哪里见到过用“秒”记录时间。

2、我实验我快乐。

活动一:用手机计时,看看在一秒钟内你最多能数几个数。

活动二:做10道口算题,并记录下用了多少秒。

3、我思考我进步。

关于认识几时几分几秒,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提醒同伴注意的家长签字:评价:数学好玩,玩好数学。

简单的时间计算1.想一想,填一填,相信你会做。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2.试一试,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答吗?早上,小红帮妈妈去买盐,商店的营业时间,早:9:00开门,晚:8:00关门。

小红想:现在才8:40,我还要等多久呢你能帮助她吗()3.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做珍惜时间小达人。

一节数学课上了40()。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小明吃饭用了20()。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1、试一试:直接写得数,并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57+21= 57+28=2、比一比:上面的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3、试一试,你最棒。

用你自己的方法填出方框里的数。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5+53=□8 42+39=□1 56+26=□2 37+46=□3 15+52=□7 63+27=□0家长签字: 评价:了解自己,虽然难,但很重要!家长签字:评价: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每个人长得不同,即便面对相同的问题,我们每个人也会想得不1、试一试:直接写得数,并把你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

实用文档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单(总40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1 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知识点1:秒的认识秒针走1 秒针走1 秒针走1小格是( ) 大格是( ) 圈是( )1分=( )秒知识点2:时、分、秒之间的进率2时=( )分想:1时=( )分,2时就是有2个( )分.( )+( )=( )总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时间单位——秒,1分=()秒。

所较大单位数转化为较小单位数,看进率是多少,然后连加计算。

1.估计做完下面事情所用的时间。

穿衣服估计用(),实际用2()。

2.3分=()秒 120秒=()分第2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知识准备口算:10+20= 25+45= 35+40= 15+30= 60-20= 45-25= 40-35= 30-15=新知探究知识点:求经过的时间方法一:数格子。

从6开始数,数到9,数了()个大格,每个大格是5分,一共是()分。

方法二:用到校时间减离家时间就是小明所用的时间。

到校时间是(),离家时间是(),都是7时多,可以用分直接相减,就是()-()=()(分)总结: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用分直接相减。

3新知检测先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2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知识准备口算:20+30= 56+20= 45+2= 78+9= 50-30= 41-20= 33-2= 46-9=新知探究知识点1:口算加法(1)口算35+34=□。

先算35+30=□,先算30+30=□再算□+□=□。

再算□+□=□,最后算□+□=□。

(2)口算39+44=□。

知识点2:口算减法口算65-54=□ 65-48=□先算65-□=□,再算□-□=□。

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减数依次减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知识口算:准备60+60=120+60=60+30=60+25=120-60=180-60=80-60=77-60=新知知识点1:秒的认识探究秒针走1秒针走1秒针走1小格是()大格是()圈是()1分=()秒知识点2:时、分、秒之间的进率2时=()分想:1时=()分,2时就是有2个()分.()+()=()总结: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时间单位——秒,1分=()秒。

所较大单位数转化为较小单位数,看进率是多少,然后连加计算。

新知1.估计做完下面事情所用的时间。

检测穿衣服估计用(),实际用()。

2.3分=()秒120秒=()分第2课时计算经过的时间知识口算:准备10+20=25+45=35+40=15+30=60-20=45-25=40-35=30-15=新知知识点:求经过的时间探究方法一:数格子。

从6开始数,数到9,数了()个大格,每个大格是5分,一共是()分。

方法二:用到校时间减离家时间就是小明所用的时间。

到校时间是(),离家时间是(),都是7时多,可以用分直接相减,就是()-()=()(分)总结: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用分直接相减。

新知先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检测()分()分()()()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第1课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知识口算:准备20+30=56+20=45+2=78+9= 50-30=41-20=33-2=46-9=新知知识点1:口算加法探究(1)口算35+34=□。

先算35+30=□,先算30+30=□再算□+□=□。

再算□+□=□,最后算□+□=□。

(2)口算39+44=□。

知识点2:口算减法口算65-54=□65-48=□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被先算65-□=□,减数依次减去。

再算□-□=□。

总结: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相加减。

新知口算:检测34+31=83+11=76+12=49+21=55-14=96-35=71-17=90-78=第2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知识口算:准备5+7=40-30=23+50=50+70=400-300=230+500= 新知知识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探究计算:380+550和550-380方法一:口算:38+55=□55-38=□380+550=□550-380=□方法二:笔算:百十个百十个380550+550-380□30□□0百位相十位相十位不够减,加时不要加满十,百位5已退1是从百位退1当忘记加进向百位进(),再10,与原来的位11减3得5合起来是()。

()。

总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十位上的数不够减,从()位上退()当()再减。

新知列竖式计算。

检测260+330=590+180=320-240=第3课时估算多位数加减法知识口算:准备90-50=40+150=220+170=150+120=900-300=560-500=新知知识点:用估算解决问题。

探究把221看成(),把239看成()。

()+()=(),221>(),239>(),所以221+239>()>441,因此,六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

总结:估算三位数加、减法,可以先把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应用中,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估大不估小。

新知检测272元193元买这两样东西,需要准备多少钱?3测量第1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知识1米=()厘米200厘米=()米准备30厘米+70厘米=()厘米=()米新知知识点1:认识毫米和分米探究1厘米中间的每个小格的长度是()毫米,1厘米=()毫米。

10厘米的长度也就是1 (),1分米=()厘米知识点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2厘米=()毫米80厘米=()分米想:1厘米=()毫米想:10厘米=()分米2厘米就是2个()80厘米里有()个毫米,是()毫米。

1分米,即()分米总结: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进率是10,从大单位化小单位,直接加上1个0,从小单位化大单位,直接去掉1个0。

新知7分米=()厘米90分米=()米检测60分米○6米2分米○19厘米第2课时千米的认识知识5分米=()厘米80厘米=()分米4米=()分米6厘米=()毫准备新知知识点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探究运动场的跑道,1圈是400米,2圈半是()米,就是1千米。

1千米=()米。

知识点2:千米和米的换算3千米=()米5000米=()千米想:1千米是()米,想:1000米是()千3千米就是3个1000米,5000米就是5个米,也就是()米。

1000米,就是()千米知识点3:估一估。

总结:千米和米之间进率是1000,由千米化米,直接加3个0;由米化千米,直接去掉3个0。

5000米=()千米400米+600米=()千米新知检测9千米=()米1千米-300米=()米第3课时吨的认识知识3千克=()克9000克=()千克准备4千克○3800克800克○5千克新知知识点1:吨的认识探究10个100是1000,10袋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是1吨,1吨=()千克。

知识点2:吨与千克的进率4吨=()千克3000千克=()吨想:1吨是()千克,想:1000千克是()4吨就是4个1000千吨,3000千克就是3克,也就是()千克。

个1000克,就是()吨总结:计量较重的或较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和千克间进率是1000,从吨化千克,末尾添上3个0,从千克化吨,末尾去掉3个0。

新知6吨=()千克4000千克=()吨检测7吨=()千克1吨-400千克=()千克5000千克=()吨1500千克-500千克=()吨第4课时合理安排知识2吨=()千克6吨+8000千克=()吨准备5000千克=()吨1800千克+200千克=()吨新知知识点:合理安排探究大车每次运的吨数×次数+小车每次运的吨数×次数=一共运的吨数。

方案大货车3吨小货车2吨总吨数一309吨二三四由上表可行,方案和方案都可以恰好把煤运完。

总结:运用列表法可以从众多答案中找出合理的方案。

新知货站有大小货车若干辆,现在有一批重20吨的药材要用车运往药材公司,大货车限重5吨,检测小货车限重3吨,若把每辆车装满,怎样安排才能正好一次运完?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连续进位加法知识24+13=75+11=440+30=准备24+16=75+18=440+300=新知知识点1:不进位加法。

探究用竖式计算271+122。

个位上1+2=3,个位上写()。

271+122十位上7+2=9,十位上写()。

□□□百位上2+1=3,百位上写()。

知识点2:不连续进位加法。

用竖式计算362+285.271个位上1+1=2,个位上写()。

+31 十位上7+3=10,十位上写(),向()位进()。

百位上2加上进位上来的(),得(),□□□百位上写()。

总结:多位数相加,相同数位对齐,从()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新知列竖式计算。

检测421+217=507+135=382+453=第2课时连续进位加法知识竖式计算:准备290+117=321+148=594+503=新知知识点1:连续进位加法探究用竖式计算445+298。

445个位上5+8=13,个位上写(),向十位进()。

+298十位上4+9+()=(),十位上写(),向()位进()。

□□□百位上4+2+()=(),百位上写()。

知识点2:加法的验算。

验算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加法的计算结果。

298+445交换加数的位置。

□□□总结: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验算时,交换加数位置再算一遍。

新知竖式计算:检测428+197=545+365=277+363=第3课时退位减法知识笔算:准备186+209=467+347=798+352=新知知识点1:不退位减法。

探究列竖式计算435-322。

435个位上5-2=3,个位上写()。

-322十位上3-2=1,十位上写()。

□□□百位上4-3=1,百位上写()。

知识点2:退位减法。

笔算435-86。

435 -86 个位上5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6合为15,15-6=9,在个位写()。

十位上3退1后是2,2减8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与十位上1合为12。

12-8=4,在十位写()。

百位上4退1后是3,百位上写()。

总结:笔算多位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新知笔算:543-211=894-568=740-385=检测第4课时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及验算知识笔算:准备459-178=552-255=910-192=新知知识点1: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

探究40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上没有,-158继续从百位退1.0上点“·”可直接看作“9”。

□□□知识点2:验算403-158=245。

被减数-差,看是不是得减数。

方法一:减数+差,看是不是得被减数。

方法二:总结:被减数中间有0,如果0上点“·”可直接看作“9”来计算。

验算减法时,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新知笔算:检测308-122=501-209=800-561=第5课时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知识口算:准备365+149=52+683=717-218=新知知识点: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探究(1)”大约”说明不需要准确计算,可以估算,估算时把三位数看成与之接近的几百几十数。

三个数分别看作()、()、()。

(2)收银员收的钱是准确值,把三种商品价格相加。

总结:估算需要带多少钱时,为避免估算的钱数比实际钱数少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往往要往大了估。

新知检测357元409元122元1.买这三样商品,商场收银员应收多少钱?2.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5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初步认识知识准备2个2个地圈起来,一共有()个2。

3个3个地圈起来,一共有()个3。

新知知识点:倍的含义探究的根数是的()倍;的根数是的()倍。

思考:有2根,在里圈一圈,发现圈了()次,即里有()个2,所以的根数就是的()倍。

以2根为一份,在里圈一圈,发现圈了()次,即里有()个2,所以的根数就是的()倍。

总结: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新知检测铅笔的长度是橡皮的()倍。

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知识准备的只数是的()倍。

新知知识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探究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可以借助示意图分析,用表示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