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常识知识汇总
初中地理文化常识

初中地理文化常识
1. 地理位置
- 世界地图上的国家及其位置。
- 中国的省份及其位置。
- 世界上的大洲和主要的洲际国家。
2. 自然地理
-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成。
-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 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高山、平原、河流等。
3. 人文地理
-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语言和宗教。
- 世界遗产和地标建筑的介绍。
- 不同时区和节气对生活的影响。
4. 交通运输
- 不同交通方式的特点和使用。
- 全球主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 交通安全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5. 环境保护
- 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和保护措施。
- 节能减排的意义和方法。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6. 文化交流
- 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和俗。
- 著名的文化盛会和艺术节。
- 世界各地的美食和民间传统。
以上是初中地理文化常识的一些重要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一、地球和地图1. 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3. 地球仪:地球仪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球体模型,包括经纬网、纬线、经线等。
4. 经纬度: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从南极点到北极点的半圆线,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与赤道平行的圆线。
5. 经纬网:经纬网是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的网格,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6. 经度和纬度的表示方法:经度用E或W表示,纬度用N或S表示。
二、世界地理1. 地理位置:世界地理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2. 板块构造: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几个大的板块,包括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3. 山脉:世界上主要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4. 河流:世界上主要的河流有长江、黄河、尼罗河、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等。
5. 海洋:世界上主要的海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等。
6. 气候:世界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三、中国地理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 领土范围:中国的领土南北跨越近50度,大部分位于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 邻国:中国的陆上邻国有14个,包括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
4. 海岸线: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5. 岛屿:中国的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6. 地形: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
7. 气候: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气候等。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_初中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与必考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学科,它带领我们探索地球的奥秘,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对于初中生来说,掌握地理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拓宽视野,培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和必考知识点。
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为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2. 经纬网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 地图的三要素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即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和经纬网定向法;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二、世界地理1.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2. 世界的气候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3. 世界的人口和人种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4.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三、中国地理1.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我国领土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区,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2.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理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初中地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下面是初中地理知识点的总结,供参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比较接近一个扁球体,不是完全的圆球体。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6万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万公里。
2.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自转使得地球呈现白昼和黑夜的变化,公转使得地球的季节发生变化。
3.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4.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的陆地和海洋表面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
-板块之间存在三种运动方式:边界推进、边界拖曳和边界碰撞。
5.地理勘测-制图是地理勘测的重要方法。
-制图工具包括经纬网、比例尺和图例等。
6.气候与天气-气候是地球其中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等要素。
-天气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要素。
7.气候带和气候类型-气候带是指地球上按照气候特点划分的带状地区。
-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温带气候等。
8.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指的是从长时间尺度上看的气候变动。
-全球变暖指的是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
9.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指人类用于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水的总量。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不同形式之间循环的过程。
10.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一定地区内居住和工作的人的总数。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等。
2.农业与农业问题-农业是指以农作物和畜禽养殖为主的生产活动。
-农业问题包括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等。
3.工业与工业问题-工业是指通过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进行生产的活动。
-工业问题包括工业化进程、工业结构调整等。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大全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12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中考必备)1. 世界地理知识点- 大洲:位于地球表面的七大陆,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国家:各个国家的位置、首都、主要语言和人口数量。
- 纬度和经度:地球表面的划分方式,纬度表示南北方向,经度表示东西方向。
- 自然地理: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2. 中国地理知识点- 地形:中国的地貌特征,如高原、盆地、平原、山地等。
- 主要山脉和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重要河流以及华山、泰山等著名山脉。
- 经济地理:各地区的主要经济发展特点,如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等。
- 地理分区:了解中国的地理区划,如华北、华东、西南等。
3. 环境与资源知识点- 气候:各地气候带的特点及分布规律,如热带、温带、寒带等。
- 生态环境:研究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了解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类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 能源资源:了解各种能源资源的类型、分布和利用情况,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4. 经济地理知识点- 农业:了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如种植业、畜牧业等。
- 工业:认识各地区的主要工业发展特点,如重工业、轻工业等。
- 贸易与交通: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贸易方式,以及国内外的主要交通线路和交通方式。
5. 人口与城市知识点- 人口分布与迁移:了解人口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 城市与城镇:了解城市和城镇的概念、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 城市规划和建设:研究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这份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包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环境与资源、经济地理以及人口与城市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中考备考非常有帮助。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你将对地理学科有全面的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理初中必有知识点总结

地理初中必有知识点总结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直径约为12756公里,分为南北两极和东西两半球。
地球是地球与自转轴的夹角引起的。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是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
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产生四季交替。
3. 大地形、地形和地貌大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大致形态,如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和台地等。
地形是地表形成地球表面的起伏情况和地面特征。
地貌是地形和地层组成的自然界面的特征的总称。
4. 地球的地壳结构地球的地壳一般分为岩石地壳和水文地壳。
岩石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和铝质岩石组成,水文地壳主要由海洋组成。
5. 地球的气候带地球的气候带分为寒极气候带、寒冷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亚热带气候带和热带气候带。
不同的气候带对应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不同。
6.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分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水。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地下深层,地表水主要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
大气水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水汽。
7. 地球的植被和动物地球的植被分为森林、草原、沙漠和冰川等。
地球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8. 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涝、干旱和飓风等。
这些自然灾害对人类和地球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9. 地球的资源地球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分布和人口迁移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主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社会政治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由一个地方迁往另一个地方的行为。
2. 城市和乡村城市是人口集聚、经济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地区,乡村是人口相对分散、经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城市和乡村对应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特征有明显的差异。
3. 交通与通信交通运输和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连接国家和地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最全)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最全)自然地理知识点大陆地貌- 平原:指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区,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 高原:指海拔较高,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是农牧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区域。
- 山地:指地势较高陡峭的区域,通常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植被,适合发展旅游业和水电站建设。
- 盆地:指四周环山,中央低洼的地区,通常有盐湖和石油资源,是重要的能源开发区域。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雨量大,适宜种植热带作物如水稻和棉花。
- 温带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
- 寒带气候: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冬季漫长,主要适宜发展畜牧业。
-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受到季风气流的影响,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水文地理-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面径流等。
- 湖泊:是地表积水形成的自然水体,通常由降雨、地下水和河流等补给。
- 河流:是地表积水形成的线性水体,根据水流方向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是重要的水资源和交通运输通道。
人文地理知识点人口和人口分布- 人口:指某一地区的居民总数,通常以千万或亿为单位。
- 人口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是衡量人口分布密集程度的指标。
-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通常受到地理环境、历史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产物。
-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空间布局、道路交通、住宅区和公共设施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和通讯- 陆上交通:包括公路和铁路交通,是人们日常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
- 水上交通:包括河流和海洋航运,是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重要支撑。
- 空中交通:包括航空运输,是远距离出行和国际旅游的主要方式。
- 通讯:指人们传递信息和沟通的手段,包括电话、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整理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整理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2.地理坐标系统:经度和纬度的概念及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地理坐标定位一些地点。
3.大气环境: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的作用(保持气候,保护地球等)。
4.天气和气候:天气是指短期的气候状况,而气候是指长期的天气状况。
5.自然灾害:地震、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措施。
6.水资源:水的循环和分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7.土地资源:不同土地的利用方式,如农业、工业、居民区等。
8.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
2.城市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原因和影响,城市规划和城市问题。
3.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同农业方式的特点和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4.工业和工业化:工业化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工业地理的特点。
5.交通运输:交通工具的发展和运输方式,交通网络的构建和作用。
6.商业和旅游:商业的不同形式和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和影响。
7.文化和语言:地域文化的差异和传承,不同语言的分布和交流。
8.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应用,地理信息的收集和利用。
三、区域地理知识点1.五大洲的地理特点: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理特点和分布。
2.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特点(地貌、气候、水系等)和区域分布(东部、中部、西部等)。
3.世界经济地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点和发展情况。
4.世界人文地理:世界主要国家的人口分布、文化特点和发展状况。
5.世界地理环境:世界主要自然地理环境(山脉、河流、湖泊等)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6.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组织和区域合作的作用和影响,如欧盟、联合国等。
7.世界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8.火山、地震和台风:世界各地的火山、地震和台风活动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初中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地球和地球运动•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海洋和大气组成。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周期是24小时,公转周期是365天零6小时。
•地球的倾斜: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倾角,地球倾角约为23.5度。
•造成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轨道呈椭圆形,距离太阳近时较热,远时较冷,同时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呈一定倾角,导致太阳照射角度和日照时间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地球的潮汐现象:潮汐是因为地球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引起的。
潮汐现象是水平面上的涨潮和落潮交替出现的现象。
1.2 大气环境•海洋上空的高气压和低气压是何如形成的:地表上升温后,所在区域的气体密度会变得比周围区域更小,温暖的空气会向上升,形成高气压。
相反,冷空气密度较大,会在地表产生压力造成低气压。
•气候和天气的区别: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气象现象;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范围地域内的气象现象的统计。
•温带和中游匀的气候特征:温带气候和中游匀气候的特征相似,夏季温度较高,冬季较低,降水分布均匀。
•气压和风力的关系:风力是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的气流形成的,气压越大,则风力越小。
1.3 地球动力环境•内力和外力造山的区别:内力的产生是因为地质力量的重叠堆积形成,外力的产生则是因为地震和山脉垂直地震等原因,可以改变山脉的形态和局部地形。
•大地构造和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论是研究大陆和海洋高程差异与地震溜所引起的地质变化;板块构造理论是研究地球表层的构造组成和运动规律。
2. 人文地理知识点2.1 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一共分为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2 地貌与土地利用•地貌的类型和分类: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自然形态,可分为高山地貌、丘陵地貌和平原地貌。
•农业文化区和工业文化区的划分:农业文化区一般是根据区域内的农产品种植和动物养殖等农业方面的特点来区分的,工业文化区则是指区域内工业发展方面的情况,例如钢铁厂、化工厂等。
初中地理知识点最全汇总

初中地理知识点最全汇总地理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涵盖了人类居住地和地球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初中地理知识点的全面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自然地理1. 地球与地球上的人类居住地- 地理的定义:地理研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
- 地球的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
-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 七大洲和五大洋。
2. 气候和气象- 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
- 气候:气温、降水、风向和风速的长期统计。
- 气象:研究地球上天气变化的科学。
3. 水资源和水循环- 水资源:指地球上可利用的水的总量。
- 水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
4. 土地与植被- 土地的类型:山地、平原、沙漠、盆地、高地等。
- 植被带:极地、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5. 自然灾害- 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旱灾、台风、沙尘暴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和城市- 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分布。
- 城市:城市的定义、城市化。
2. 农业和农村- 农业:农作物、农田、农业发展。
- 农村:农村人口、农村生活。
3. 工业和交通- 工业:工业部门、工业发展。
- 交通:陆路交通、水路交通、航空交通。
4. 旅游与文化- 旅游: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
- 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
5. 区域合作与环境问题- 国际合作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 环境问题:气候变化、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地退化等。
三、地理技能1. 地图阅读与制图- 地图的种类: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密度图等。
- 地图的符号与刻度。
2. 地方调查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 要点记录和数据采集。
3. 图表与数据的分析- 图表的解读和数据分析方法。
4. 天地观察与探究- 天文活动的观察和研究。
总结:初中地理知识点的全面汇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并附带地理技能的应用。
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拓宽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初中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初中地理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1.地球与地球定位:-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球的经纬度与定位: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其中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差值,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其中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差值。
通过经纬度可以确定地球上的任意一个点。
-世界标准时间:世界上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有自己的标准时间。
2.气候与气象:-气候与气象的概念: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量、风向等因素。
气象是指气候在短期内的变化和天气现象,如气温的升降、降水的多少等。
-气候带与气候类型:根据地球纬度的不同,可以将地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大的气候带。
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又可细分为地中海型、季风型、大陆性型等。
-气候因素:气候由诸多因素影响,主要有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海洋水流等。
-气象要素: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等。
这些要素可以通过气象观测仪器进行测量。
3.地理区域与地理划分:-陆地地理区域:根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不同,可以将陆地划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大洲。
-生活区与农业区:根据不同的气候和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将地球分为生活区和农业区。
生活区主要是人口聚集的地区,农业区则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山地、高原和平原:地球上地形起伏不平,可以分为山地、高原和平原。
山地是指地势较高,有较多山脉和山峰的地区;高原是指相对平坦又地势较高的地区;平原是指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
4.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与分布:地球表面约70%都是水域,但可用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世界上一些地区水资源非常丰富,而一些地区则非常缺水。
-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大气、地表、地下三个空间之间循环,形成水循环。
水蒸气通过蒸发、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等过程,不断在地球上循环流动。
初中地理常识汇总

初中地理常识汇总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椭球形的天体,它的赤道直径约为12,756公里,而极直径约为12,714公里。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公里,而海洋面积约占71%。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部,主要由铁和镍组成,温度极高;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地壳则是地球的最外层,主要由轻质的岩石组成。
三、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而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而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
四、地球的四季变化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因此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太阳的距离不断变化,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在北半球,春季始于3月,夏季始于6月,秋季始于9月,冬季始于12月。
五、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氧、氩等气体组成,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外层五个层次。
对流层是地球表面附近的大气层,是天气现象的主要发生层;平流层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层次,主要含有臭氧层;臭氧层是一个保护层,可以阻挡太阳的紫外线;中间层则是一个过渡层,没有明显的特征;外层则是地球的大气层的最外层,也是最冷的部分。
六、地球的海洋和陆地地球的表面被海洋覆盖了约71%,而陆地则占据了约29%。
陆地按照面积大小可以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
七、地球的极地和赤道地球的两极是南极和北极,它们是地球的最冷的地方。
赤道则是地球的最热的地方,因为赤道受到的太阳辐射比其他地方都要多。
八、地球的人口和城市截至2020年,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78亿。
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而一些大城市如东京、上海等则承载了大量的人口。
九、地球的经济和文化地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体系。
全球的经济活动主要依赖于贸易、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等。
同时,人类也在不断地探索新的能源和资源,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2.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南北略扁,赤道稍偏宽。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天24小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年365.25天。
4.黄赤交角: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轴之间的夹角,约为23.5°。
5.地球的倾斜与地球的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进而造成季节的变化。
二、地球表层1.大洲与洋: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构成,陆地包括大洲和岛屿,海洋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洋。
2.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大洲主要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3.世界地理位置:世界各大洲和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三、地形1.地球上的高原、山地、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
2.地表水与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地下水储量较大,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降雨。
四、自然环境1.生物: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分布不均匀,生物因地区不同而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
2.气候和气象: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天气状况,包括气温、湿度、降水和风力等;气象是指短时间的天气状况。
3.植被:植物因气候、土壤和海拔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植被。
4.动物:动物也根据自身适应能力和食性分布于不同地域,且受到气候和植被的影响。
五、人文地理1.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结构等与地理环境有关,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湖泊、海洋和湿润地区。
2.农业:农业发展受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地理因素影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类型和种植业、养殖业等。
3.工业:工业发展也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工业类型和重点发展产业。
4.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发展与地理条件息息相关,包括陆地交通、水上交通和空中交通。
5.城市与乡村:城市发展与地理条件有关,包括城市的位置、交通和资源等。
六、自然灾害1.地震:地壳活动引起的震动现象,地震对地表和人类造成的影响。
(完整版)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

初中地搭理考复习(一)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1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大小:表面积=5.1 亿平方公里;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 =4 万千米二、纬线和经线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0 度 ~30 度为低纬度地区;30 度 ~60 度为中纬度地区;60 度 ~90 度为高纬度地区。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订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 W和160° E。
§1.2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
2 、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
2 、地理现象:形成四时(春夏秋冬)。
3、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4、海陆分布与天气: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5、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 米,气温下降0.6 ℃。
§1.3 地图一、地图的基本要素1、方向:有坐标: N 为北 S 为南 E 为东 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 ( 东西 ) 网确定方向。
二、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罕,坡度越缓。
山地五种不相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绝壁。
2、地形种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大洲和大洋1、海洋与陆地:“七分 (71%) 海洋(四大洋),三分 (29%) 陆地(七大洲)”2、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 P29 图 2.6) 。
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
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初中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基本概念: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一颗棕色的、蓝色的和绿色的星球,呈略扁球形,直径约1.2万千米,自西向东转动一周约24小时,公转一周约365.24天。
2.地球的构造:地球分为内部圆心核、外核、上地幔、下地幔、地壳五大部分。
地壳最薄,约厚度5至70千米,分为洲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3.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形式。
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公转是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
4.地球经纬度和定位:地球经纬度是指以地球中心为原点,以地球的轴线为X 轴,球面上任意一点与赤道面的夹角(纬度)和该点所在的经线与起始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经度)。
定位是指将地球上的位置用数字或文字表示。
5.地球的地理分区:根据经济、政治和自然的因素,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区域。
主要分为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等七个洲际。
6.地图的基本知识:地图是指用平面图形表示地球表面的图像。
地图的制作需要用到比例尺、图例、坐标系等基本元素,同时也需要考虑地形、气候、交通等因素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1.大气和天气:大气包括共同存在于地球上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扮演着保护、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地球某一点上气象要素的状态,受到大气环流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水循环:水循环也称为水回归,指在地球上水的循环运动的过程,包括水的蒸发、降水、地表流入、渗透和潜水等过程。
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地形:地形是地球表面的物理景观,包括山脉、平原、丘陵、高原、盆地等。
地形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具有重要的影响。
4.岩石和矿物:岩石是地球上的石质物质,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矿物则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元素组成和物理性质。
三、人文地理1.人口和城市:人口是指某一地区的人数,常用于描述国家、省份、城市等区域的人口规模。
初中地理常识必背

初中地理常识必背
1. 世界地图及其分区
- 世界地图是一个展示地球上各大洲、国家和城市分布的图表。
- 世界地图通常以经线和纬线划分出不同的分区,如北半球、
南半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等。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其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 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内核构成,各层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组成。
3. 气候和天气
-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状况,如温暖湿润的气候、寒冷干燥的气候等。
- 天气是指某个特定时刻或一段时间内的气象条件,如晴天、
阴天、下雨等。
4. 河流和山脉
- 河流是由雨水或融雪形成的水流,它们通常流入海洋或湖泊。
- 山脉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连续的山岭,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5. 人口和人口分布
- 人口是指某个地区或国家的居民总数。
-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如人口集中在城市地区或沿海地区等。
6. 交通和通信
- 交通方式包括陆地交通、水路交通和空中交通等,它们方便人们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
- 通信是指人们通过信件、电话、互联网等工具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
7. 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
-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事件。
- 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动,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等。
以上是初中地理常识必背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2024年

初中地理必背学问点2024年初中地理必背学问点有哪些你知道吗?做地理题必需要驾驭做题技巧,驾驭并且运用规律,节约时间,同时提高精确率和效率。
一起来看看初中地理必背学问点2024年,欢送查阅!初中地理必背学问点一、地球地图1.经纬度的表示方法(1)常把表示经度和纬度的字母混淆;(2)经纬度的单位不写“°”;(3)在写经纬度时,只写度数不分东西经和南北为。
2.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混淆。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更和昼夜长短等。
3.地球上五带的分界限易把回来线和极圈记混4.比例尺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不理解,易生搬硬套,发生敷衍不清的现象。
5.经纬线易混淆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往往分不清经纬线,从而导致对方向等内容的误判。
6.山谷和山脊易混淆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易把山脊和山谷的特点记混,搞颠倒。
二、海洋和陆地1.海陆分布海陆面积之比约为7∶3,假设审题不清,易误认为是3∶7。
2. 七大洲的大小由于记忆不清,常易混淆。
3.四大洋的分布其中太平洋和印度洋因为都兼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常易混淆。
4.跨经度最广的南极洲易与跨纬度最广的亚洲混淆。
5.欧洲和大洋洲分别属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易误认为是欧洲板块和大洋洲板块。
三、其他1.天气与气候常被混淆,不能正确区分其特点。
2.常用天气符号由于记忆不牢导致模糊不清。
3.气温的年变更南北半球、陆地和海洋都不同,区分时往往易无视前提条件。
4.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在比拟时往往易无视“同纬度”这一前提条件。
5.降水的季节变更中,各月支配比拟匀整的有全年多雨型和常年潮湿型。
在比拟时,往往遗忘看纵坐标降水量的刻度,导致二者混淆。
6.热带沙漠气候和寒带气候的降水都是“终年枯燥”,往往无视其气温特点导致混淆。
7.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混淆。
8.昼夜与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不同。
由于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太阳光总是能照亮半个,产生了昼夜现象;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关于初中地理常识

关于初中地理常识熟读地理常识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加。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初中地理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常识(一)1.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是4400万km2,该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 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3.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km2,人口有1.27亿(2000),首都是东京,经济:由于该国缺乏矿产资源,因此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成了加工贸易型的经济。
4.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居民主要是大和族。
通用日语。
5.欧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区是:北部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山为主的山地,中部是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为主的平原区,南部是阿尔卑斯山系为主的山地延伸到三大半岛。
6. 巴西的传统节日是狂欢节,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7.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有两种: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8.美国共有50个州和一个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其中的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
人口有2.82亿(2000),面积是937万km2 。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9.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是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到意大利。
10. 巴西有世界现已建成最大的水电站是伊泰普水电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的。
11.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
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
12.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
北美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英语。
拉丁美洲的人种以混血人种为主。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
属于(淡、咸)淡水湖。
13.南极特有的鸟类是企鹅。
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虾。
北极的主要动物有北极熊。
初中地理知识大全

初中地理知识大全地理知识大全:一、自然地理1.地球: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被划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根据经度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
2.大洲:地球上主要的大洲有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3.大洋:地球上主要的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洋。
4.环境:地球上的环境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部分。
陆地上有高山、平原、沙漠、森林等,海洋上有海岸线、海底山脉、海沟等。
5.气候:地球上的气候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6.气象:研究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的科学。
7.天气:指短时间内大气的状况,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二、人文地理1.行政区划:国家和地区按照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地理单位,如省、市、县等。
2.城市: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
3.人口:指某一地区所居住的人的总数。
4.农业:指人类通过种植和养殖活动获得食物和农产品。
5.工业:指人类利用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活动。
6.交通:人类在陆地、水上、空中进行运输的活动。
7.资源:指可以满足人类需求的自然条件和物质财富。
8.旅游:指人们为了休闲、观光、学习等目的前往他乡或国外的活动。
三、地理现象1.地震:大地发生振动、晃动的自然现象。
2.火山:地底下的岩浆喷发出来形成的山。
3.台风:热带海洋上产生的强烈气旋,有较大的风力和降雨量。
4.洪水:河流、湖泊储水超过其承载力时造成的大规模水灾。
5.沙尘暴:大风将沙尘卷起形成的天气现象,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6.干旱:指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某地区缺乏水分的天气现象。
四、地理工具1.地图: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模型。
2.罗盘:用于测量方向的仪器。
3.经纬度:地理坐标系统,用于精确告诉位置。
4.卫星影像:用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可用于研究和观测地表变化。
以上是初中地理知识的一些概述,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然,地理是一个广阔的学科,还有很多内容等待你去探索和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2、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3、世界围地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4、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标志塔。
5、世界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黑龙江呼玛县。
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唐江潮。
7、世界最大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
8、世界最旱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
9、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12、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西藏的纳木错湖。
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4、世界最高的农业种植区--西藏。
15、世界流动沙丘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
17、世界陆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玛峰(8844.43)与艾丁湖(一155米)。
18、世界熔岩地貌最发达之地--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
19、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中国黄土高原。
20、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
21、世界空气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玛峰。
22、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区--藏北高原最长的陆上山脉:安第斯山脉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水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最淡的海:波罗的海最咸的海:红海最浅的海:亚速海最大最深的海:珊瑚海最洁净的河:恒河最小的海:马尔马拉海最咸的湖:死海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大堡礁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最大的洞:加尔吉斯洞世界上最大的太阳钟:奥古斯都太阳钟世界上最早的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天文仪器:浑天仪最美丽的行星:土星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公元前2600年古埃及人为观测天狼星所建天文台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射电望远镜:绿岸射电望远镜公转最快的行星:水星最大的行星:木星最亮的行星:金星卫星最多的行星:土星距地球最近的星球:月球肉眼看到最亮的行星:金星最早被计算出来的行星:海王星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自转最慢的行星:金星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最少的国家:梵蒂冈人口最少的国家和地区:皮特凯恩群岛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摩纳哥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蒙古国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澳大利亚海岸线最长的国家:澳大利亚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博茨瓦纳死亡率最低的国家:科威特出生率最高的国家:尼日尔妇女生育率最低的国家:新加坡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出生率最低的国家:德国婴儿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安哥拉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新加坡妇女生育率最高的国家:尼日尔中国之最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中国现存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赵州桥中国现存的建于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悬空寺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最长的河:长江,长6300公里中国最大的城市:重庆市最早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最大的佛像: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国最高的木建筑:山西应县木塔中国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的帝王陵寝:唐乾陵中国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含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河南省中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西藏中国人均寿命最长的城市:上海市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国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土地面积最大的县:新疆若羌县(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最大的山城:重庆最北的村庄:漠河最早设置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我国人均水资源最多省级行政单位:西藏自治区,人均水量约为175078立方米我国人均水资源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天津市,人均水量约为200立方米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山西省我国樟脑产量最高的地区:台湾中国海岸线最曲折的省级行政单位:福建省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我国的最东端: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我国的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我国的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我国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据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珞巴族大约有3000人。
据80年代初国家民委编写的出版物,珞巴族数量已超过30万,根据人口自然增长情况,目前总人口约60万。
其中处于我国实际控制区内仅有2300余人,其余处在印占区无法详细统计,故近年来也有珞巴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的错误说法。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约有1600万人)我国(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试运营通车)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刘长春(参加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 许海峰( 1984年4月11日, 在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获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冠军,成为本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得主)中国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5月25日, 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3人从北坡胜利登上珠峰.中国最早在南极留下足迹的人:宋耀如(宋氏三姊妹之父)中国第一个赴南极考察的中国人: 董兆乾(1980年1月,董兆乾参加澳大利亚南极考察队,首赴南极考察)1、七大洲面积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大洲陆界:亚非界河苏伊士,运河穿过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把此分两边。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数,最多亚洲次非洲,最少要数大洋洲,无人居住南极洲。
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南美洲欧,极地沙漠高山区,热带雨林少人口。
4、澳大利亚知识总结:澳大利亚大洋环,南回归线过中间,地广人稀国发达,高原面积占一半,气候植被呈半环,动物稀有多奇观。
骑在羊背坐矿车,首都设在堪培拉。
5、我国领土四端: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踩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6、中国十四邻国名称: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还有缅老越。
7、中国的行政区划:两湖两广两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云贵川蒙青陕甘,新藏两宁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归之日盼团圆。
8、我国的主要山脉: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
湘桂粤赣夹南岭。
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
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
9、我国铁路干线:南北京广与京九,京哈京沪列在东。
焦枝、枝柳和宝成,向南延伸交贵昆。
东西京包和包兰,陇海兰新至北疆,沪杭-浙赣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贵阳,贵阳-昆明是贵昆。
10、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松嫩和江淮,鄱阳洞庭江汉连,太湖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粮为先。
11、学生学中国地形时,可用歌诀概括:(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一二阶梯分界线,昆仑祁连横断山,二三阶梯分界线,大兴太行巫雪峰。
(2)三级阶梯特点的影响海洋湿润供水多,利于农、林、牧、渔棒。
许多大河向东流,沟通海陆交通网。
滚滚东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阶梯间。
12、长江概况:青藏高原唐古拉,长江源出此山间,各拉丹东是源头,自西向东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奔流上海入东海,流程全长六千三,排名世界列第三。
宜昌以上为上游,切山断岭多峡谷,落差达到六千米,水力资源最丰富。
中游宜昌到湖口,湖泊支流寻常见,下游湖口至海口,江宽水深平原阔。
13、黄河源流概况:青藏高原黄河源,源出巴颜喀拉山。
出山向东入青川,北上甘宁内蒙转,南下晋陕折豫鲁,东去注入渤海湾。
14、秦岭-淮河线的概括:秦岭淮河线两边,亚热暖温分界线,湿润半湿分两半,八百毫米降水线,一月均温零度线,水田旱地分界线,南方北方分界线,自然风光大异然。
15、香港特别行政区:珠江口东是香港,素称明珠和天堂。
新界九龙香港岛,发展经济各有长。
进口原料搞生产,电子钟表和服装,银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
九七回归更发展,一国两制好主张。
煤河北峰峰和开滦大同西山晋阳泉黑有鸡西鸭鹤岗辽抚阜新淮北皖徐州煤矿在江苏河南有个平顶山内蒙古的准格尔霍林东胜元宝山陕西神府贵六盘再加宁夏石嘴山铁河北武安和迁安辽宁本溪和鞍山白云鄂博内蒙古安徽铁矿马鞍山海南石禄富铁矿攀枝花矿在四川湖北铁矿是大冶甘肃有个镜铁山有色金属钨产南岭与大余锡矿山间生产锑铜仁汞个旧锡修文淄博平果铝云东川赣德兴两地铜矿负盛名锡铁山水口山两个山地产锌铅招远金白银铜甘肃金昌镍资源我国省级行政区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一、气候分界线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800 mm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3、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4、200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二、三大自然区分界线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3、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等高线。
三、三级阶梯分界线1、一、二级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
2、二、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四、水文分界线1、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分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一线,南段接近200mm年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南岭。
3、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秦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怒江与澜沧江)分水岭:怒山。
五、地形区分界线1、巫山:湖北与重庆的分界线,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2、太行山:山西与河北的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3、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