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原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意思_全诗赏析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意思_全诗赏析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意思_全诗赏析“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意思_全诗赏析《南歌子词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唐代·温庭筠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胜曲尘一作:蒙曲尘)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

注释①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

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②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

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皇甫松《竹枝》:“合欢桃核两人同。

”而合欢桃核有两个桃仁,借“仁”谐“人”,亦可以象喻“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此便取义于后者,故日“终堪恨”。

③里许:里面,里头。

许,语助词。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杨诚斋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而须经前辈镕化,乃可因承。

……唐人‘里许’、‘若个’之类是也。

”元来:即“原来”。

人:取“仁”的谐音。

④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

伊:人称代词,“你”。

⑤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

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

”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

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

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⑥玲珑:精巧貌。

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
考场救人,虽属不该,但从这里可看出温庭筠的才能。同考场救人一样,温庭筠还帮过相国令狐绹的忙。温庭筠出入令狐馆中,待遇甚厚。当时唐宣宗喜欢曲词《菩萨蛮》,令狐绹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以进,嘱咐温庭筠千万不要泄漏出去,而温庭筠却将此事传了开来,令狐绹大为不满。温庭筠看不起令狐绹的才学。唐宣宗赋诗,上句有“金步摇”,未能对,让未第进士对之,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之,宣宗很高兴,予以赏赐。令狐绹不知“玉条脱”之说,问温庭筠。温庭筠告他出自《南华经》,并且说,《南华经》并非僻书,相国公务之暇,也应看点书。言外之意说令狐绹不读书,又尝对人说“中书省内坐将军”,讥讽令狐绹无学。令狐绹因此更加恨他,奏他有才无行,不宜与第。由此可知温庭筠一直未中第,非其才学不高,皆因当权者所嫉也。不仅才高不第,反倒落下了品行不好的坏名声。又相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唐宣宗,因不识为皇帝,曾傲语诘之。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这首词,在艺术方面,采用比兴、暗示、谐音双关的手法,加强了抒情效果。但从词的整体意境看,仍然是“意伤于太尽”(张戒《岁寒堂诗话》),缺乏余韵远致。像“天生旧物不如新”、 “里许元来别有人”这样的内心触悟,也过于直浅了些。
其二

温庭筠诗词《杨柳枝》原文译文赏析

温庭筠诗词《杨柳枝》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温庭筠在词的地位很⾼。

其词上承南北朝齐、梁、陈宫体的余风,下启花间派的艳体,是民间词转为⽂⼈词的重要标志。

下⾯是分享的温庭筠诗词《杨柳枝》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杨柳枝》 唐代:温庭筠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新妆待晓风。

【译⽂】 皇宫翠柳绿千般,映照着九重宫殿。

雕有凤凰的花窗与绣有荷花的窗帘相映⽣辉。

宫内楼边的条条道路上,柳枝⼲丝万缕,⼀抹青⾊,好像美丽的宫⼥们新妆⼀样清丽,迎接着晨风的吹拂。

【注释】 御柳:宫禁中柳。

九重:九层;九道。

亦泛指多层。

古制,天⼦之居有门九重,故称九重宫,特指皇宫。

《楚辞·九辩》:“岂不郁陶⽽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

” 芙蓉:荷花。

《古诗⼗九⾸》:“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 景阳楼:宫内钟楼。

据《南齐书》载,齐武帝以宫内深隐,不闻端门⿎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宫⼈闻钟声早起妆饰。

⼀⾯新妆:清⼀⾊的新妆。

谓柳树清新若美⼈之新妆也。

贺知章《咏柳》:“碧⽟妆成⼀树⾼。

”可互参。

【赏析】 此篇咏皇宫中柳,以宫⼥媲美。

作品笔法⾮常独特,⾸句交代御柳的整体形象。

次句则转⼊对后宫窗户、帘帐的描写,重点偏向宫⼥风情的展⽰。

三、四句既可指晨柳清丽之美,也可喻指宫⼥早起妆饰。

这样的写法⼀⽯⼆鸟,产⽣了双层意蕴表达的效果,饶有含蓄蕴藉之美。

短短四句,开阖有致。

⾸起句,直⼈本题。

以“御柳”⼆字,点明所咏对象。

这是咏皇宫柳。

再以“如丝”⼆字,表现柳条柔细轻盈,纷披下垂,如同丝线⼀样。

虽然只两个字,就写出了柳的具体、真实、可感的形象。

据史传记,南朝齐吴郡⼈张绪,美风姿,吐纳风流。

⽽齐武帝就曾以“条甚长,状如丝缕”之宫柳,与张绪风流媲美,⽇:“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

”(《南史·张绪传》)所以,“如丝”的杨柳:最能显出其事物本⾝的魅⼒和感染⼒。

“如丝”与“御柳”紧紧相接,盖蕴含宫柳如⽂采之⼈那般可爱,温词化⽤典故,往往不着痕迹。

温庭筠《杨柳枝》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杨柳枝》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温庭筠《杨柳枝》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杨柳枝》
宜春苑外最长条,闲袅春风伴舞腰。

①正是玉人肠绝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注释】
①宜春苑:在今陕西长安县南,秦二世皇帝葬此。

汉曰宜春下苑,即曲江也。

【译文】
宜春苑外,万木丛中,要数她腰肢最柔长;春风骀荡,闲袅轻扬,要数她舞姿最飒爽。

赤栏桥边,春水渠畔,又是她牵逗得美人欲断柔肠。

【集评】
清·郑文焯:“宋人诗好处,便是唐词。

然飞卿《杨柳枝》八首,终为宋诗中振绝之境,苏、黄不能到也。

唐人以余力为词,而骨气奇高,文藻温丽。

有宋一代学人,专志于此,骎骎入古,毕竟不能脱唐五代之窠臼。

其道亦难矣!”(《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引)
近代·李冰若:“风神旖丽,得题之神。

”(《花间集评注》引《栩庄漫记》)
【赏析】
《杨柳枝》一调,乃齐言诗体,形同七言绝句,专咏杨柳本意。

温庭筠此词亦然。

全词于字面上无一字道及杨柳,然于深层里又紧扣杨柳意象写来,不仅绘出杨柳袅娜风姿,而且写出杨柳这一传统意象所积淀的深层意蕴——离情别绪。

亦柳亦人,即景即情,可谓水乳交融,得咏物风神。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其二》赏析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其二》赏析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赏析本文是关于温庭筠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引导语: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两句诗可谓是极美,不亏为花间鼻祖温庭筠所作,这首词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下面我们来赏析一下关于这首词。

杨柳枝·井底点灯深烛伊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注释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

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

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

”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

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

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

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

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

“入骨”是双关隐语。

赏析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

首起二句,是叮嘱之辞。

“井底点灯深烛伊”,这“井底点灯”四字,谓在井底点上灯。

何以偏在井底点灯呢?原来这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

而“深烛”,隐喻“深嘱”。

“伊”是人称代词,在此代“你”。

“深烛伊”也就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

”显然,是作者刻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叙事。

因而使词意隐晦了。

既云“深嘱”,嘱咐些什么呢?即次句“共郎长行莫围棋”。

共,介词,犹同;跟。

“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与郎相聚。

而紧跟“长行”二字,又暗示着这是离别的时刻。

所以她才对他叮嘱再三、情意绵绵。

此“长行”与“围棋”,又作谐音双关。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原文、赏析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原文、赏析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原文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胜曲尘一作:蒙曲尘)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创作背景:此两首诗载于《云溪友议》卷下《温裴黜》。

是诗人。

杨柳枝(温庭筠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杨柳枝(温庭筠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杨柳枝唐代:温庭筠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标签写景、柳树、宫廷译文新柳的形态娇柔瘦弱,柔嫩的柳丝像娇弱的女子一样无力垂下,怎么能经受住春风的舞动。

二月的春风年年多事,将柳枝吹成鹅黄的颜色。

同样是垂柳,在夕阳西下的岸边,朦朦胧胧的烟雨中却更加怜爱。

钱塘苏小的门前那青翠的柳荫,枝繁叶茂,迷离朦胧,让人浮想联翩。

注释①多事二句:谓二月春风将柳枝吹成鹅黄色的丝条,唐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可怜生:犹可怜。

生,无意。

③苏小:即苏小小。

苏小小有二,且都为钱塘名妓。

一为南朝齐人。

《乐府寺集·杂歌谣辞三·<苏小小歌>序》:“《乐府广题》曰:‘苏小小,钱塘名娼也。

盖南齐时人’。

”一为南宋人。

清赵翼《垓馀丛考·两苏小小》:“南宋有苏小小,亦钱塘人。

其姊为太学生生赵不敏所眷,不敏命其弟娶其妹名小小者。

见《武林旧事》。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小。

”赏析这首词写皇宫柳色如著新妆。

“御柳如丝”句,写了一幅广阔的春柳画面:“凤凰窗映”句,绘出了富丽堂皇的宫室。

“景阳楼畔”句,又将场面拉开:“一面新妆”句,将柳枝比拟成如美丽的宫女们着上新妆一样,一派春色,迎风飘舞。

短短四句,开阖有致。

关于作者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古诗新添声杨柳枝词·一尺深红蒙曲尘翻译赏析

古诗新添声杨柳枝词·一尺深红蒙曲尘翻译赏析

古诗新添声杨柳枝词·一尺深红蒙曲尘翻译赏析《新添声杨柳枝词·一尺深红蒙曲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古诗全文如下: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前言】《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

这是两首乐府词,从内容上看属于情诗,在语言修辞方面,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注释】①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

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②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

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皇甫松《竹枝》:“合欢桃核两人同。

”而合欢桃核有两个桃仁,借“仁”谐“人”,亦可以象喻“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此便取义于后者,故日“终堪恨”。

③里许:里面,里头。

许,语助词。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杨诚斋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而须经前辈镕化,乃可因承。

……唐人‘里许’、‘若个’之类是也。

”元来:即“原来”。

人:取“仁”的谐音。

【赏析】“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首二句,感物起兴。

眼见一块原来是极鲜亮的红丝绸,却因蒙上了灰尘,颜色变得暗淡了,旧如“曲尘”,而这“一尺深红”的丝绸,好像不是一般的妇人之饰,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时用过的方幅红绸“盖头”。

这“一尺深红”,应是女子眼中的不寻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约一尺宽的红绸作为自己婚姻的象征,看到红绸,就引起对幸福的憧憬。

可如今,眼前的红绸却已经蒙上尘土,还有了不少“曲尘”似的霉斑。

睹物思人,不由感慨万端。

唉,还是俗话说得对,物品天生的都是旧不如新。

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

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

看来是丈夫又有了新欢,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南歌子词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温庭筠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

注释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

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

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皇甫松《竹枝》:“合欢桃核两人同。

”而合欢桃核有两个桃仁,借“仁”谐“人”,亦可以象喻“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此便取义于后者,故日“终堪恨”。

里许:里面,里头。

许,语助词。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杨诚斋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而须经前辈镕化,乃可因承。

……唐人‘里许’、‘若个’之类是也。

”元来:即“原来”。

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

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

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

”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

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

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

骰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

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

温庭筠《新添杨柳词》其一

温庭筠《新添杨柳词》其一

温庭筠《新添杨柳词》其一引导语:花间派鼻祖温庭筠曾做过《新添杨柳词诗二首》,两首诗写的各有妙处,最为常见的是第二首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新添杨柳词》的第一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一】温庭筠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注释】①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

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②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

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皇甫松《竹枝》:“合欢桃核两人同。

”而合欢桃核有两个桃仁,借“仁”谐“人”,亦可以象喻“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此便取义于后者,故日“终堪恨”。

③里许:里面,里头。

许,语助词。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杨诚斋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而须经前辈镕化,乃可因承。

……唐人‘里许’、‘若个’之类是也。

”元来:即“原来”。

人:取“仁”的谐音。

赏析“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首二句,感物起兴。

眼见一块原来是极鲜亮的红丝绸,却因蒙上了灰尘,颜色变得暗淡了,旧如“曲尘”,而这“一尺深红”的丝绸,好像不是一般的妇人之饰,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时用过的方幅红绸“盖头”。

这“一尺深红”,应是女子眼中的不寻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约一尺宽的红绸作为自己婚姻的象征,看到红绸,就引起对幸福的憧憬。

可如今,眼前的红绸却已经蒙上尘土,还有了不少“曲尘”似的霉斑。

睹物思人,不由感慨万端。

唉,还是俗话说得对,物品天生的都是旧不如新。

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

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

看来是丈夫又有了新欢,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

这二句运用了比喻,虽然手法委宛,语言却很直白,就意蕴而论,显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南歌子词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歌子词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南歌子词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

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南歌子词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唐代:温庭筠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胜曲尘一作:蒙曲尘)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会蒙尘泛黄,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不如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虽有两心相合的约定,但我心中终究是有怨恨的,因为你的心中已有他人。

(其一)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我的心与你相伴,切记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你是否知道那深入骨中的就是我对你的相思意?注释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

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

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

许,语助词。

元来:即“原来”。

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

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

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

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

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

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

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

南歌子词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

南歌子词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

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唐代:温庭筠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胜曲尘一作:蒙曲尘)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会蒙尘泛黄,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不如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虽有两心相合的约定,但我心中终究是有怨恨的,因为你的心中已有他人。

(其一)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我的心与你相伴,切记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你是否知道那深入骨中的就是我对你的相思意?注释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

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

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

许,语助词。

元来:即“原来”。

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

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

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

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

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

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

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

“入骨”是双关隐语。

创作背景此两首诗载于《云溪友议》卷下《温裴黜》。

是诗人与友人饮筵时为所唱小曲填的词,内容均属情诗。

赏析其一“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首二句,感物起兴。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唐诗精选赏析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唐诗精选赏析

《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唐诗赏析《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唐诗精选赏析《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二》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赏析一二句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谐音双关嘱。

长行,古博戏名。

唐代李肇《国史补》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

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

此处读作游子的长行,隐喻长别。

围棋,音同违期。

诗人仍使用谐音双关手法,造成字面上的.隐语,使读者通过联想便知言在此而意在彼。

即字面上是说点灯相照,与郎共作双陆之戏,实际上是说诗中女主人公与郎长别时,曾深嘱勿过时而不归。

莫违期是深嘱的具体内容,又为下文的入骨相思埋下伏笔。

三四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红豆即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王维《相思》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朝时贵族的闺阁间流行一种玩物,拿一小块象牙剖成两面,镂空了镶入一颗红豆,再将剖开的两面嵌上去,复成六面,骰点当然亦是凿空的,一掷出去,六面皆红,即所谓玲珑骰子安红豆了。

后来流传到民间,一般人买不起象牙这样贵重的材料,便改用兽骨,红豆又称相思子,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

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

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

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

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

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

古诗词:《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古诗词:《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

古诗词:《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南歌子词二首/新添声杨柳枝词唐代:温庭筠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胜曲尘一作:蒙曲尘)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

(其一)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注释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

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

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表现出酒曲那样的暗*。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

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能够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

许,语助词。

元来:即“原来”。

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

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

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

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

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

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

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

“入骨”是双关隐语。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温庭筠(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学教案、阅读试题、诗歌鉴赏、教学随笔、日记散文、语录句子、报告总结、故事大全、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lesson plans, reading question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essays, diary essays, quotations sentences, report summaries, stories,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温庭筠d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是两首乐府词,从内容上看属于情诗,在语言修辞方面,表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新添声杨柳枝词二首【其一】一尺深红蒙曲尘①,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②,里许元来别有人③。

【其二】井底点灯深烛伊④,共郎长行莫围棋⑤。

玲珑骰子安红豆⑥,入骨相思知不知⑦?【注释】①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

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②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

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皇甫松《竹枝》:“合欢桃核两人同。

”而合欢桃核有两个桃仁,借“仁”谐“人”,亦可以象喻“心儿里有两个人人”。

此便取义于后者,故日“终堪恨”。

③里许:里面,里头。

许,语助词。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杨诚斋云:“诗固有以俗为雅,然而须经前辈镕化,乃可因承。

……唐人‘里许’、‘若个’之类是也。

”元来:即“原来”。

人:取“仁”的谐音。

④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

伊:人称代词,“你”。

⑤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

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

”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

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

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⑥玲珑:精巧貌。

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

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⑦“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翻译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

(其一)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注释解释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

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

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

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

许,语助词。

元来:即“原来”。

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

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

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

围棋:中国传统棋种。

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

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

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

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

“入骨”是双关隐语。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原文、赏析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原文、赏析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原文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胜曲尘一作:蒙曲尘)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创作背景:此两首诗载于《云溪友议》卷下《温裴黜》。

是诗人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词》原文及赏析新添声杨柳枝词
温庭筠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井底点灯深烛
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第一首前两句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一尺系概数,深红
指裙色。

曲尘本酒曲所生细菌,色微黄如尘,因为称淡黄色,此指衣色。

起句言深红裙上蒙以浅黄之衣。

裙与衣,深红配浅黄,红黄谐调,两相映衬,绚丽多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少女衣饰,讲究色彩美,正是情移于衣的自然流露,或者说衣饰之艳丽正是少女情窦初幵之表象。

谁也不愿老穿破旧衣服。

故次句言天生旧物不如新”。

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

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

后二句说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桃核由两半相合而成,故曰合欢桃核”,喻男女相遇合,或可作表达爱情之信物。

《烟花记》载,炀帝以合欢水果赐吴绛仙,就是适例。

堪,可也。

里许即里面,许系助词。

元来,即原来,元”通原”。

人”字当本作仁”。

诗人用谐音
双关法,写桃核内有仁”以隐喻合欢之人心中原来别有人”。

既然对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旧物不如新”;虽前有合欢桃核”之约,然终堪恨”也。

这就既巧妙地讽刺了爱情上的喜新厌旧者,又曲折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所爱者的执着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幽恨之情。

面对负心人,诗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劝戒,言有尽而意无穷,反映了甜蜜爱情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

第二首一二句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谐音双关嘱”。

长行,古博戏名。

唐代李肇《国史补》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
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

其法生于握槊,变于双陆。

”此处读作
游子的长行”,隐喻长别”。

围棋,音同违期”。

诗人仍使用谐音双关手法,造成字面上的隐语,使读者通过联想便知言在此而意在彼。

即字面上是说点灯相照,与郎共作双陆之戏,实际上是说诗中女主人公与郎长别时,曾深嘱勿过时而不归。

“莫违期”是“深嘱”的具体内容,又为下文的“入骨相思”埋下伏笔。

三四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红豆即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王维《相思》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朝
时贵族的闺阁间流行一种玩物,拿一小块象牙剖成两面,镂空了镶入一颗红豆,再将剖开的两面嵌上去,复成六面,骰点当然亦是凿空的,一掷出去,六面皆红,即所谓“玲珑骰子安红豆”了。

后来流传到民间,一般人买不起象牙这样贵重的材料,便改用兽骨,红豆又称相思子,“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

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

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

“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

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

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

此二诗写“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以讽喜新厌旧;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

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

大量使用谐音双关修辞法,更使诗作独标一格,别有情致。

人们表达爱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胧含蓄(当然不是晦涩费解),而双关隐语的运用,却能使人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那些音同或音近的“别字”,去细细品味那双关语中底层的无尽的意蕴。

这些谐音词的寓意颇深,不可囫囵读之。

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

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温庭筠(约812 —866 )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