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复习教案 (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复习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
台湾省的地理环 ②掌握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域 境与经济发展 ②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色;
③归纳台湾省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环 新疆维吾尔自治 ①了解新疆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区的地理概况与 ②了解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面貌; 区域开发 ③了解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 台湾的主要河流: 浊水溪是台湾省最长的河流; 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湖泊。 台湾岛的河流大多是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 河流特征: 河流流程短(原因:台湾岛面积狭小); 水能资源丰富 (原因:①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水位落差 大②由于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水量大)
大汉溪 浊水溪
曾文溪
02 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 6.自然资源丰富:
自西北向东南 ➢ 北京水库: 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
库和京密引水渠等
01 北京会 常务委员会、 国务院、中 共中央的所 在地。
经济以第三产业 为主,金融、会 展、文化体育、 旅游业发达。
政治 中心
科研 中心
北京
交通 运输 枢纽
经济 中心
对外 交流 中心
➢ 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经济发展特色:“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3.旅游业:
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主要景点:日月潭。
02 台湾的经济产业
4.交通运输业: ➢ 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 (公路、铁路、台湾桃园国际机 场、主要港口有高雄、基隆)。 ➢ 铁路线沿海岸呈环状分布 (受地形影响:中部为山地,四 周为平原)。
与 贵州省的环境保 ①了解贵州地形、气候特点、自然资源;
发 护与资源利用 ②贵州治理石漠化环境问题及其采取的有效措施。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综合复习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精品授课课件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综合复习
2.气候: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_干__旱_少雨, 属于典型的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_气__候___。 3.河流、湖泊与水利工程:绝大部分河流为_内__流__河__,河流主要依靠_高__山___ _冰__雪__融__水__和__山__地__降__水__补给。湖泊数量较多,但多为___咸__水_湖____。有古老 的引水工程__坎__儿__井__。
建成了以矿产资源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现为中国_机__场__最__多_、_航__线__最__长__的省区。“__西__气__东__输__”管道以及一系列 输油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送到祖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以加快旅游开发、促进商贸流通、发展社区服务为重点,积极发展第三 产业。中国拥有_边__境__口__岸__数__量__最__多__的省区。2010年,国务院批准_喀__什___ 设立经济特区
对外交流中心
有100多个_外__国___大__使__馆___和许多国际组织驻华机构
三、城市建设成就
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城区面积不断扩展,城市基础设施和公 建设成就 共服务状况有很大改善
发展与保 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_保__护__和__修__缮___重要的古建

筑、园林和特色街区
交通
内外交通联系便捷,已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 枢纽
经济 科技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中国重要的国际会展中心 高__新__技__术__产__业__迅猛发展,_中__关__村_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位置与 范围
自然地 理环境
发展中 的经济 人口与
城市
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_台__湾__海__峡__与福建省 相望 地形: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__西__部__沿__海__地__区____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教案_2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教案_2

第一课时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政治文化中心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等自然地理征。

2.运用资料说出北京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一)阅读P70中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1.看图指出北京市的地理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区,中国的偏东北处。

东南与天津市相邻,其他地区与河北省相邻。

地处华北平原的北缘,距渤海较近。

2.指出北京市的地形特征:以平原与山地为主。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北部是燕山山脉,西北部是军都山,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

3.指出北京市的主要河流及水库,说一说这些河流的大致流向,想一想,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北京的地势有何关系?说一说这些水利工程的位置特点和主要作用。

河流:永定河、潮白河、京密引水渠等。

水库: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怀柔水库等。

位置特点:处于河流的上游,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

主要作用:为北京市提供淡水资源。

4.指出北京市的气候特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

5.讨论:完成P71中的活动3.①纬度略低;海拔较低。

②北京市处于山地与平原的结合部,有利于夏季风沿山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降雨量多于地势低平的天津市。

而张家口距海洋较远,且有山地阻挡,不利于夏季风的进入,因此降雨量少于北京。

当堂训练(一)一、填空:1、北京市地形以和为主,位于的北缘,北部是山脉,西北部是山,西部是太行山余脉。

地势由向倾斜。

2、北京属于气候,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降水季节分配,主要集中于。

3、和北京市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和。

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首都北京的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京西面是燕山山脉B、北京西北郊区有著名的八达岭长城C、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D、太行山位于北京的东部2、北京的夏天以炎热和降雨集中为特征,北京降水集中在:()A、3-4月份B、5-6月份C、7-8月份D、9—10月份3、北京的地势特点为:()A、西北高、东南低B、西北低、东南高C、东北高、西南低D、东北低、西南高自学指导(二)阅读P71-72中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教案_24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教案_24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等资料判断北京市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北京市的气候特征。

3、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4、举例说明北京市的建设成就与困惑。

本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读图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展开教学。

充分利用大量的阅读文段、图片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2、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核心素养目标1.科学素养目标:学会分析、归纳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自然地理因素对北京市发展的影响作用。

2.人文素养目标: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

3.思维素养目标:能分析北京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促使其成为千年古都;培养学生分析、讨论、归纳的能力。

4.身心素养目标:对学生进行爱祖国主义教育;从小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

三、重点1、在图中指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2、北京市的城市职能。

四、难点1、北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五、教学突破恰当运用读图分析的方法了解北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联系当前的时政内容探索理解北京在我国城市职能中的作用及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法的讨论。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图片导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北京景观图片(天安门、中南海、故宫、鸟巢、水立方),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引导:这些景观图片位于我国哪一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北京)我们今天从地理角度来认识北京。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根据课文70页“图8-2 北京地形分布”和资料,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完成“导学案”第一题。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教案_22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教案_22

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章节名称 8. 1.北京市的城市特征和建设成就北京市的城市特征和建设成就学时学时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本节本节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

运用地图认识北京市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并能做出做出简要的评价。

简要的评价。

了解北京作为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理解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首都的城市职能,理解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运用地形图、通过通过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查阅资料并用语言描述北京市的地形特征,锻炼学生运用地理语言的能力。

运用各种专题地图,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用地图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3、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多让学生多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运用专题地图逐项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城市职能与成就。

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使学生对北京有更深的了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首都的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环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教育,使其树立初步的环境观和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生特征学生特征学生对北京比较熟悉,部分学生去过北京旅游。

但是,从地理角度分析北京的自然环境、城市特征,对于部分学生有些难度,部分学生能运用地图和已有的地理基础分析问题,少数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地理基础分析问题,少数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学 习目 标 描 述知识点知识点编 号 学习学习 目标目标具 体 描 述 语 句4.14-1 4.14-2 4.14-34.14-4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价值观1、理用地图描述北京市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理用地图描述北京市的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湘教版地理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指名回答并要求学生指图说明)
(组织学生讨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教师总结)北京纬度位置优越,
观看图片
踊跃发言,介绍印象中的北京
学生读图、思考
回答并指图说明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定都北京。
科目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第八章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建设与建设成就




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
2、通过北京的景观图片和资料的介绍,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
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学习查找资料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技巧。2、了解北京市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解决措施。
新课学习:
(板书)一、位置与范围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文字及图8—23“台湾在中国的位置”和图8—24“台湾省位置与范围”,回答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课件展示)多媒体播放《故乡是北京》,出示习题:(3)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你能说出哪些?
(板书)三、名胜古迹
(学生回答)故宫、天坛、长城…

XJ湘教版 初二八年级地理 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全章优质教案)

XJ湘教版 初二八年级地理 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全章优质教案)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能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熟悉北京的著名建筑和历史文化景观,并以此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能利用地图说明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初步学会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收集、整理相关地理信息,印证北京的城市职能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各类地理信息,说出北京具备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的基本内容;能够利用图片等资料,展示北京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认识北京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对北京历史文化的了解,懂得尊重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形成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北京的城市职能2.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教学难点:“水”与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关系2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老师来北京拍摄的故宫、颐和园、北师大东门、鸟巢、水立方等图片,告诉学生自己的北京之行感受,也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北京,表达自己对北京的向往。

教师:北京是全国人民都向往的地方,是祖国的心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首都北京,去感受她无穷的魅力。

设问:我们在学习一个区域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它的什么呢?【点拨】在我们学习一个区域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它的地理环境。

【读图】展示“北京市的位置和范围示意”图,让学生读图分析北京的地理概况,完成P70页活动的三个问题,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说一说北京的地理位置?2.北京市的地形有何特点?(我们这次去了慕田峪长城,切实感到北京的三面环山具有极佳的军事防御价值,抵御外族入侵,这点是不亲身感受所不能体会到的。

)3.结合北京的地理位置,谈谈北京的气候特点。

4.北京有哪几条河流?有哪些水库?(强调水对北京城建设的重要性,为后面探究埋下伏笔。

)5.你从家乡去北京,会选择哪几种交通工具?教师点拨后,让学生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读图思考,师生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读图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师:北京地处内陆地区,华北平原北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北京的经纬度位置为40°N,116°E;北京东南与天津相邻,其它方位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地形以平原与山地为主。

西部、北部为山地和丘陵,东南部为平原,因此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北京市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师: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北京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师:北京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一是自然环境问题。

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

水资源匮乏是困扰北京市的另师: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中南部。

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师:结合台湾省地形图及台湾省的地理位置,概括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及河流特征,从而说明台师:台湾岛境内多山,使得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樟、红桧、扁柏等。

矿产资源多样,主要有煤、石油、金、铜、硫黄等。

台湾省四面临海,周围海域的水产资源也很丰富。

师: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甘蔗、茶叶以及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受地形影响,台湾岛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茶叶多分布在中北部山地和丘陵。

除了种植业外,台湾的畜牧业、渔业、师:台湾省被称为“宝岛”台湾,理由就是:1、师:新疆深居西北内陆边陲,邻国众多。

新疆是中国邻国最多的省区,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新疆邻国众多,对新疆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2.有利加强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3.有利于发展边界贸易。

师:结合新疆的地形图,概括新疆的地形、气候特征。

课件展示:师:新疆地形类型以山地、盆地为主。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_11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五节 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案_11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属区域篇中的内容,区域地理的学习是建立在祖国篇学习的基础上,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学习与运用。

黄土高原地区在新教材中首次被单独作为一节课列入课程中,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有其必要性,同时,又可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来引导认识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

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建设的探讨中,初步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二)教学难点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法、对比法五、教具准备《黄土高原》相关图片、资料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复习贵州导入(二)新课讲授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与范围课件展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图和黄土高原的范围图,完成下列任务。

(1)说出黄土高原所在的区域和地理位置特征。

(2)找出长城、秦岭、乌鞘岭、太行山等地理事物,描述黄土高原的范围。

(3)说一说,黄土高原主要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归纳: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

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一部分。

这里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面积约50万千米2,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_1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四节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_1

第8章第4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设计【教材知识梳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使用地图说出贵州的位置范围,结合图文资料,理解贵州的自然地理概况(重点)。

2.查阅资料分析贵州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了解环境保护的措施(重点)。

3.使用资料了解贵州的自然资源及利用情况,了解贵州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学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并树立人地协调和可不断发展的观点(难点)【教学过程】一、自然地理概况1.位置:云贵高原东部。

2.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

3.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

4.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丰富;(2)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具有显著优势。

【教材问题探究】1.①“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安和众多,地表水少,耕地面积少。

②“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贵州平均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景观表现垂直变化。

2.(1)纬度位置:贵州(24°37′N-29°13′N);重庆(29°35′N);武汉(30°37′N),长沙(28°11′N);上海(31°14′N)(2)贵阳海拔高,夏季气温低于其他几个城市(3)贵州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

贵州位于北纬24°37′~29°13′,属亚热带,由于纬度偏低,不像北方那样严寒。

但贵州海拔又相对较高,平均值在1 100米左右,因而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凉爽。

“低纬度”与“高海拔”两相调节,所以气温“寒暑适中”,称得上是一个“天然大空调”。

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教材问题探究】1.主要问题出在“毁林开荒”这个环节。

2.人为因素:①过度樵采;②不合理的耕作方式(陡坡垦殖);③过度开垦;④乱砍滥伐;⑤乱放牧3.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是控制人口规模,二是转变发展模式,三是自然资源的可不断利用,四是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_5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_5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说明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注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重视结论的同时更强调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读图、分析、归纳、讨论、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地理图表中观察分析,在活动探究中交流合作,在归纳评价中感悟提高,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感化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

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台湾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中第三节内容,本节教材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祖国的神圣领土”,主要介绍台湾的范围、位置;第二部分主要说明了台湾的自然条件与丰富的物产;第三部分则主要讲述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

尽管内容不多,但却紧紧抓住了台湾省的区域地理特征,且知识之间联系紧密。

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是首先明确台湾在政治上的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其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特点。

2.教学对象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初中学生感情丰富,思维活跃,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思维较弱,容易对直观形象和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的地理事物产生兴趣,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他们具有初步的读图分析能力,但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导致他们在分析问题时易于片面化、表面化,缺乏对地理成因本质的挖掘和深入思考。

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与参与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发现知识的过程,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动等学习方法,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

湘教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8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word教案 (1)

湘教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8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word教案 (1)

第五节黄土高原区域发展与居民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运用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4、运用资料,说明黄土高原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标根据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黄土高原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黄土高坡》导入
自然地理概况
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结合图文8-65、8-66、8-67、8-68
①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黄土高原气候的特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课堂活动2
区域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
课堂活动3、引导学生结合图文8--72、8-73
黄土高原的生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变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课堂小结
课堂作业。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精品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精品教案 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一节 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第一节北京市的城市特征与建设成就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 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

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 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

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绘图法
教学过程
1.阅读课本第一段,对照课本配图找到北京市的范围、相邻海域、以及在我国的相对位置。

2.对照地形图,在图中勾画出北京主要的地形区。

3.依据学过的自然环境,分析北京的主要气候,及其影响。

4.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一、自学反馈
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汇报展示
二、聚焦问题
1.北京市的城市特征
2.北京市的建设成就
三、研究分享
【合作探究一】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经纬度、相邻省区、海陆位置。

2.地形与河流的相互关系:
①北京市的地形具有什么特征?周围有哪些地形区?
②北京市地形与河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3.北京市属于那种气候类型?该气候具有什么特征?【合作探究二】人文环境
1.交通枢纽:
看图,北京市有哪些重要的铁路干线
2.城市职能:
北京市具备哪些重要的城市职能?
3.环境保护
二、深度构建
1.自然环境
2.人文环境
3.城市职能
4.人口问题5. 环境问题。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复习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复习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主要介绍了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本章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 regions and their environments;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s; regional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sust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对区域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分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还需加强训练。

此外,学生对实例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学会分析不同地区环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实例分析。

2.难点: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相关内容。

2.案例材料:各地环境与发展实例。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4.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环境与发展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地环境与发展实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等。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地区的环境特点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所给案例,总结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_3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_3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了解台湾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3.知道台湾有丰富的资源并分析原因。

[过程与方法]1.学生充分利用地图,分析台湾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掌握读图分析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析台湾资源丰富的原因,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台湾的资源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课时安排1课时(1)台湾岛是中国第_____大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隶属______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族。

(2)纬度位置看,主要位于带和带;图中②城市的气候类型应是______________气候2、提高题读右图回答(1)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A.南高北低,四周高中间低B.南高北低,中间高四周低C.北高南低,四周高中间低D.北高南低,中间高四周低(2)影响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势和海陆B.纬度和地势C.海陆和河流D.纬度和河流(3)台湾岛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互相讨论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适合的练习,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

甲北回归线板书设计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课后反思:《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节市级公开课,主要利用导学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创设学习任务,稳扎稳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现场学案展示,当场纠错,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有序,独有的击掌方式既放松心情又活跃气氛,得到很多老师的推崇;组织方法多样:静下心学习、站起来讨论、鼓掌、点赞等都让老师们耳目一新;课堂探究任务明确、题量适中、活动时间限时,“展示~质疑~释疑~归纳”师生互动良好;板书设计重难点突出,体现了地理知识的逻辑思维,有助于学生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考点一:北京市师:结合北京市地形图,概括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气候特征。

课件展示:师:北京地处内陆地区,华北平原北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北京的经纬度位置为40°N,116°E;北京东南与天津相邻,其它方位与河北省相邻。

北京地形以平原与山地为主。

西部、北部为山地和丘陵,东南部为平原,因此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北京市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晴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决定了北京的主要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师:结合课本文字信息,简要概括北京的城市职能。

课件展示:结合地图及文字信息,得出北京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师总结。

结合北京的发展现状,概括北京的城市职能,教师总结。

师: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太行山区、内蒙古高原交会的枢纽地带,距离渤海和东北地区都比较近,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

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

目前北京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北京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目前,北京共有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十三陵等6处世界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北京为首都,北京成为中国政治、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

师:通过课本文字信息及图片提示,简要说明北京进行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课件展示:师: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北京注意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了保护和修缮。

通过分析北京的现状,进而概括北京城市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北京城市道路、地铁、轻轨铁路组成了市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对外陆上交通便利,航空运输发达。

多条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在北京交汇,对外陆上交通便利,北京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居世界第二,对外航空运输发达。

北京是中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有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包兰等铁路干线连接北京。

师:结合北京的城市发展现状,简要说出北京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课件展示:师:北京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一是自然环境问题。

近年来,影响北京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表现出加剧的趋势。

水资源匮乏是困扰北京市的另一个大问题。

多年的超负荷开采,使得北京的地下水资源难以为继。

同时,工农业生产导致地下水污染,使得北京市符合卫生标准的淡水资源也日渐减少。

二是人文环境问题。

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急剧增长,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使得交通越来越拥挤,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城市住房也长期紧张。

解决措施:北京十分重视城市的绿化建设。

面对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实施了机动车单双号限行的政策,调整上下班时间,限制私家车数量,建立交桥缓解交通拥挤。

结合北京的城市现状,概括北京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考点二:台湾省师:结合台湾省的位置与范围图,概括台湾省的位置与组成。

课件展示:师:台湾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中南部。

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师:结合台湾省地形图及台湾省的地理位置,概括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及河流特征,从而说明台湾省有哪些自然灾害。

课件展示:能够熟练应用地图及文字信息,回答地理问题,教师总结。

通过观察地图,简要说出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灾害现象,教师总结。

师: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约占总面积的2/3。

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玉山海拔3952米,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3,多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沿海地区。

台湾岛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

台湾岛中东部山地平均气温较低,西南部气温最高;台湾岛东部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西部降水较少。

台湾岛地形多山,地势特征东高西低;受山地地形、面积狭小和降水丰富的影响,进而得出台湾省的河流短小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台湾省境内最长的河流是浊水溪,最高的山是玉山,最大的湖是日月潭。

台湾省的自然灾害: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台湾省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挤压形成多山的地形,同时,台湾也因此成为地震多发地区。

师:在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下,概括台湾省有哪些资源呢?课件展示:师:台湾岛境内多山,使得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樟、红桧、扁柏等。

矿产资源多样,主要有煤、石油、金、铜、硫黄等。

台湾省四面临海,周围海域的水产资源也很丰富。

师:结合台湾省的物产及交通分布图,概括台湾省的农业、工业及交通发展情况,并说出台湾省主要城市的特征。

课件展示:师: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甘蔗、茶叶以及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受地形影响,台湾岛农产品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

茶叶多分布在中北部山地和丘陵。

除了种植业外,台湾的畜牧业、渔业、通过分析图片,学生简要说出台湾省的自然资源,教师总结。

能通过分析地图,概括台湾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教师总结。

林业也较发达。

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台湾省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

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经济的重要支柱。

台湾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及航空。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是台湾省最大的机场,主要港口有高雄、基隆等。

台湾岛铁路线呈环形分布,受地形和人口经济的影响。

台湾岛交通运输发达,除中部山区外,铁路、公路遍及各地。

环岛建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

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

全省约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台湾省比较大的城市有台北、高雄和台南等。

台北市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省最大的城市。

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台南市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

师:通过前面内容所学,简要说出台湾省被称为“宝岛台湾”的理由,并证实台湾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

师:台湾省被称为“宝岛”台湾,理由就是:1、通过本课内容所学,简要说明台湾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阐述“宝岛台湾”的理由,教师总结。

考点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师:结合新疆的位置图,简要说出新疆的位置及影响。

课件展示:师:新疆深居西北内陆边陲,邻国众多。

新疆是中国邻国最多的省区,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新疆邻国众多,对新疆发展的影响:1.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2.有利加强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3.有利于发展边界贸易。

师:结合新疆的地形图,概括新疆的地形、气候特征。

课件展示:师:新疆地形类型以山地、盆地为主。

地形分布特征:三山夹两盆。

主要地形区: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天山山脉,南部为昆仑山,天山以北为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南为塔里木盆地。

结合地图所给信息及文字说明,回答地理问题,教师总结。

通过图片简要说出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师总结。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该气候类型的典型特征是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

新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便于瓜果糖分的积累;不利因素:干旱少雨,缺水严重。

新疆河流、湖泊特征:1、大部分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湖泊多为内流湖(咸水湖),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2、河流稀少,水量不大,多时令河。

新疆自然资源丰富: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新疆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类型多样,人均土地拥有量多;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新疆风能资源丰富,近年来,在风力较强的区域建立了风力发电场。

师:结合新疆的自然环境,概括新疆的农业、工业及经济发展情况,并简要说出新疆的环境问题。

课件展示:师:新疆气候干旱,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

新疆绿洲农业的灌溉可以通过坎儿井等水利设施来完成。

新疆农业特征:新疆逐步形成了棉花、小麦、甜菜、瓜果和畜牧等优势产业,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长绒棉、啤酒花和甜瓜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畜牧业和甜菜生产基地。

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得出新疆的经济发展情况,教师总结。

考点四:贵州省师:结合贵州省的地形分布图,概括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及主要的自然资源。

课件展示:师: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有“地无三里平”的说法。

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地形区有云贵高原等。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变化小,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气候宜人。

贵州阴雨天多,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贵州的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水能资源开发具有显著优势。

多地下暗河,地表水资源较缺乏。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汞、重晶石、磷、铝土等。

贵州六盘水的煤矿资源特别丰富。

师:结合图片及课本文字信息,概括贵州省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并说明如何对贵州省进行环境保护。

课件展示: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及图例信息,简要概括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师总结。

通过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得出贵州省的自然灾害及问题,并简要师:贵州省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等;2.气象灾害有干旱、冰冻、冰雹等。

贵州省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

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治理措施:1.生态恢复措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

2.生态工程措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

3.社会经济措施: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型林草业,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

进行适当的生态移民。

师:结合贵州省的资源类型,概括贵州省的资源利用情况。

课件展示:师:水资源利用: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个大批水利基阐述保护措施,教师总结。

通过图片及文字,分析贵州省的资源利用概况,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考点五:黄土高原师:结合图片,概括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特征,并简要说出水土流失的原因。

师: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

包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一部分。

黄土高原的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大陆性较强,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