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机械乏味的知识点,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课堂效率发挥到最大,是教师应该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本文集中讨论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

学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导化过程。

可见,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下面就结合本人的研究情况及自己的课堂教学,浅谈一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新课标背景下,不少教师在努力地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但是花了大量的精力都不见其效,结果还是在使用着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拼命地教,学生在下面死命地学,最后导致教师对教学失去了兴趣,学生由于学业负担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其原因:①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改革必然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和教育教学策略的革新。

由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直接发生联系的是教师,教师是否能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涵实施于课堂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是真正掌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的人。

由于教师未曾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技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新课程的学习与研究者、创新与实践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知道如何做才能将新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和谐与融洽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学习,所以要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析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现象。

表现在教师辛劳、学生疲倦、求知欲望不强、学习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关于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新的要求,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少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的程度达到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

也就是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它既是充满创新意识的教学,也是有效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生命。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的过程。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如果从根本上缺乏认知内需,学习就无法发生:但是如果没有外在环境的刺激,学习内需也难以自发启动。

尤其对于心理不成熟、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控学习能力尚待发展的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更需要教师的激发和调动,数学教师应使自己成为: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虽然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但积极参与引导、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

2.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通过示范(边讲边说以及演示)、中介(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和指导(给学生提供线索和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3.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习者。

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篇一开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程改革几年来,数学课堂教学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广大教师所认同,各种极具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方法不断涌现,素质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从普遍意义上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教学中的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俯拾即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有部分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往往还停留在“讲授——接受”的层面上,对新课程改革抱着一种“课改是其他教师的事,我们靠边站”的思想,没有融入到课改大潮之中,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

教师教得苦,学生也学得累,学生的能力、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2.照搬一些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案例,不顾班级实际情况,不研究学生特点,教学时心里没有学生,满足于是否完成了教学计划,忽视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出教学形式化的趋势。

3.课堂效率不高,导致学生作业增加。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获得满意的分数,老师们增加了大量的作业。

大量的作业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批改,使得老师陷入繁重的批改任务,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了老师更忙,学生更苦的怪现象。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就是要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最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二、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目的和意义课题界定:教学: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教学是教师的活动,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种观点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是师生矛盾和依赖的过程。

我们认为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主动学习的结果。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从其内涵上指的是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就是说,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技巧);在过程上,从判断到推理(思维):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去年九月份开始,我听了近30节数学课,发现数学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呢?本文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成因。

1、缺乏学习效率意识。

造成教学节奏慢是因为任课教师没有强烈的效率意识,教前准备不足,应该课前写在小黑板或投影片上的却没有这么做,致使寸时寸金的课堂时间白白浪费。

另外,教学时考虑不周密,上台学生板演没有与学生在台下练习同步,毫不吝惜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节奏。

2、缺乏学习结果意识。

不少教师上课为了赶速度,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内容,在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交流时,叫的大多是成绩好,表达能力好的学生,那些本来应该在课堂上得到多关注的后进学生(学困生)被冷落、忽视,致使“差”的更“差”。

我问一位老师为何不让差一点的学生回答或板演,那位老师说,如果叫这些差生回答或板演,定会“卡”住,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

那位老师的教学任务是预设好的教学内容,殊不知真正的教学任务是把所有的学生教懂。

3、缺乏学习感受意识。

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采用简单的回答式,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很热烈,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教师用提问的方式“灌”,学生很少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训练仍在同一层面上重复,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

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广角——合理安排)这节课上,在教学沏茶问题时,老师问了几个问题:“沏茶的这么多工序中,什么事情可以先做?”“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这么细的问题就降低了思考的价值。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的确让人欢欣鼓舞。

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的学生越来越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氛围也越来越活跃。

但是当我们冷静的坐下思考的时候,是否会发现有时热闹非凡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是否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我们是否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呢?因此,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非常关键。

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教《露在外面的面》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把事先发给他们的小正方体学具拿出来,每个人按老师的要求在桌子上拼搭起来,大家兴趣盎然,全然把课堂中的摆学具当成了他们生活中的拱积木,认认真真的搭了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对于比较抽象的空间图形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随即提高了。

二、注意外表“光鲜亮丽”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合作学习成为新型的学习方式之一,这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

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许多教师步入了合作学习的误区,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

比如:有的分组随意性较大。

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当座位变了,合作学习的小组也就跟着变了,既不考虑学生的搭配,也不考虑组内的分工。

还有的是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没有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与内容,这样就造成学生盲目的“热闹”一场,到头来只是图个好看。

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浅议小学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

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教材为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它大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数学成为儿童对其经验、常识的提炼与升华的有力工具,它以实现儿童的发展为宗旨,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观察、猜想、思考、操作、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

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持久,教师只有扎实地高开展课堂的每个教学环节,才能消除这些教学的负面影响,让学生专注地投入数学学习过程,让数学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人,这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

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根据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素材创设情境,学生装修房子。

从中找规律,规律找好了。

让学生动手按照排列方法动手摆一摆。

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知识。

运用知识。

《认识年、月、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大量的材料,让学生课前搜集2003年的年历,搜集一些特殊的日子。

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年月日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深地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二、丰富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有效教学提供了保障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实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境素材作为课堂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近几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日新月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主动探索,从而获取知识。

下面我就结合我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现代教学论认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成为传递的无声媒体,可以成为启迪智慧的钥匙,可以成为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的热情和厚爱唤起学生的激情,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面对后进生不近人意的回答,多一些接纳,少一些排斥;当学生的思维出格时,要尽量为他们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允许他们大胆挑战教师,挑战教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教师应以多变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声色、语调、手势、位移、倾听、热情激发、平等交流、积极评价”等教学策略,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过程。

二、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情境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

《标准》下的实验教科书其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

课堂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综合体,离不开具体的教学情境。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就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这是实施创新教学策略的重要课题。

学习被认为是对一个新情境的适应,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在一定的具体情境中,思维才会被激活,才会加速从一个进步走向另一个进步。

因此,实施新课程,必须重视具体教学情境的优化。

⒈问题性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源点。

教育应当让学生产生问题,然后再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设“障”立“疑”,创设学生有问题可想、有许多障碍必须跨越的情境,营造学生敢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氛围。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具有思考性的,避免提出那些无需思索就能就能轻易回答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初探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这就使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迫切需要我们教师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我有以下浅见,说与同行商榷。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好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纯真的情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带着自己内心感受和情感去观察、想象,去理解、掌握,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或讲小故事,或做小游戏,或用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或讲幽笑话,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进程始终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培养他们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新的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只有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精读教材,吃透教材,对教学流程作好充分的预设,设置好疑难问题,才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地“动”起来,让自己放手“懒”起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设置问题要注意①问题要有一定难度。

即要是既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力所能及的问题。

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②问题要由易而难。

这样学生才有解决问题的信心,思维才能通畅如流。

③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环环相扣。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合理有效的引导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摘要: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教育质量的高低也息息相关。

现阶段,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

针对这些现象,本文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表现进行了归类,并对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因素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探索1、前言小学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学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吸收的知识程度。

相同的教材、时间,由不同的教师讲授,教学效果也截然不同。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以便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就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采取一种适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获取大量的有效知识。

有效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的共同追求。

2、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意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

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和欲望。

实践证明,小学生只有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获得更多的有效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的内容需要多姿多彩才能令学生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将那些枯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的、诱人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设计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对学生说:“我们班今天来了一位主持人,大家都认识他是谁,喜欢他主持的节目吗?”然后,教师再拿出李咏的照片,学生就会认出并说出他主持的节目“非常6+1”。

甚至有的同学还会说“非常6+1”中的砸金蛋。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前沿的阵地,也是学生得以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

课堂教学的支持下有效性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更是压在每个教师肩上的一副重担。

在这样的理念支持下,我结合日常课堂教学实践,认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如教学“0表示没有的意义”时,我有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启发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投入新知的探求过程。

上课开始,用课件播放五颜六色的气球正在徐徐上升的情景;然后拿来气球和学生一起玩放飞气球的游戏:每次放飞一个,每放一次问学生手里还有几个气球,把手中的最后一个也放飞了,手中没有气球了,还能用前面所学的5以内数来表示吗?怎么办?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这样,通过安排儿童非常熟悉,非常喜爱的放飞气球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提出问题,从有与无的对比中,突出“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呢?”自然地将0表示没有的意义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加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二、灵活运用评价语言,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严谨清晰、精练准确。

数学老师课堂语言的运用将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对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三个方面,谈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

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

“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

一、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相对于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说的,其中心词是“有效”,即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知识进步或者能力得到了发展。

也就是说,一节课有没有效果,不是看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或者看教师是否把教学内容教完,而是看学生学习了多少知识,或者能力有多大提高。

如果学生学得很费力或没有学到知识,就说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低效或无效的。

二、对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感受到,现今的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

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教师,他(她)们从新课程标准中解读到很多的新思想、新理念,并运用这些思想、理念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耳闻目睹我们身边的课堂,已经很少看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现象。

虽然一些中老年教师要克服多年来养成的教学习惯确实困难,但从他们的课堂教学中也能看出课改已经深入人心,这更是可喜的一面。

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现今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挖掘深度不够,教材的目标把握还不是很准确,造成课堂教学目标不明,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多预设少生成,很多教师将预先设计好的教案程序化实施,教师的创新水平和课堂的调控能力低,学生的创新思维被压抑或被扼杀;再一方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后,不去进行课后的深层次反思,不及时总结成败得失,使自身教学水平难以提高。

一些教师教了很多年的书,但是教学水平却始终停留在最原始的状态,没有长足的变化,我们想主要就是少了对教学反思的结果。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课堂语言艺术,使学生愿学、善学、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一、在新课程理念下正确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或自制的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和课堂效益。

二、在新课程理念下改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教学目标准确、教学中是否达成目标是衡量有效课堂教学第一标准有效课堂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课堂,强烈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

所以,我认为准确确定一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并加以完成是一节课有效的第一标准。

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有效性,首先在这节课中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否准确。

其次,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否关注了学生。

教学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你只有设计了关注学生的目标而不是关注知识的目标,才能有效。

第三,在教学中、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是否始终贯穿你设定的教学目标,只有准确地设定学生通过什么样的主题活动,去探究知识生成的过程,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学目标,才能确保学生有收获。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优化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学中包括三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现行的教材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许多教学内容都进行了调整,这更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合学生的发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有层次性,学生学起来也更加轻松、更加有兴趣。

而课堂内容是决定课堂教学是否能够兑现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控制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少,设计教学内容的难度,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篇一【摘要】有效的教学课堂,是数学教师永恒的追求。

本文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实践,以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来阐述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情景创设的有效性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

现就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发表几点初浅的看法:1有效性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创设数学学习的良好情境,教育界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

然而,新课程下的一些数学课,情境只是为创设而创设,只图表面热闹,有的甚至成了“说话课”,夹杂了太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1.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1.2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

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根据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而设计。

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摘要】在数学教学一线,我们应该以《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贯彻学生的和谐,全面,持续地发展作为归宿和出发点,加以动手实践,探索自由,共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更多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开发新的创新能力为目的。

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相关策略做出一番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一、第一环节——情景创设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而产生问题的条件主要是好奇和怀疑,只有好奇和怀疑才可能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所以精心给学生创设情境,刻意制造悬念,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联想,使之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显得至关重要。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第一,知识第二”是本人追求的教学理念。

学生有了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二、第二环节——自主探究本人信奉“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本人的课堂就是把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把“我要学”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让学生担负起自己的学习责任,把学习变成自主学习的行为。

创设情景后,让学生自己观察——猜想——实验——思考——查阅相关材料——验证——运用,能自己跳跳够得着的绝不求助于人,好好把握每一次体验的机会,让这一思想贯彻始终,形成习惯。

例如,在谈到认识人民币时,本人把本节的学习全部放给学生,留足时间,提出要求,让学生自己回想人民币的相关知识,结果发现,学生知道的超乎我们的想象。

各种币值上有什么图案,怎么看防伪标志等一应俱全。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通过自己回想、思考、体验对知识进行了系统化,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体验了我学习、我做主的乐趣,建立了自信。

三、第三环节——互助探究每一节知识全靠学生自主解决是不可能的,在学生自己充分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得遵循2-3-4-全班的原则进行互助探究。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篇1: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1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1.1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益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情境设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情境创设的目的要明确,同时情境的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此外,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现今小学教材比较重视情境的引入,不仅仅只是文字,图片以及故事性的文字比较多,所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笔者认为情境教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虽然数学主要是与数字打交道,但是与我们的生活也紧密相关。

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与生活紧密相关。

比如说教师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纸质的正方体和长方体沿边展开,将展开图放在桌子上供学生观察。

然后让学生自己数一下一共有多少个面,然后观察一下各个面的大小,最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整个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情境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一定的知识,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提问无疑是一种比较方便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指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提问,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比如说在讲解“平均数的应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在超市购物的情境给学生出几个求平均数的题,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

将问题与生活结合起来,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

小学生具有爱玩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上组织学生做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获得一定的知识。

比如说在学习“确定位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随便改变自己的座位,然后让其他的学生准确说出转变后的位置。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看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愈来愈成为数学新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对于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提高课堂教学语言水平,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表明,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的课堂语言以严谨清晰,精练准确而著称。

尤其是数学老师的课堂语言,运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导向明了的提问能引导学生正确地思维,使学生较快地掌握应认识的知识,导向模糊的提问则会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人为地形成教学难点。

一位教师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教师在引入学习时用多媒体出示游泳池,并说明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4米。

教师:你去游泳,安全吗?学生:安全,可以在浅水区玩。

学生:安全,可以带救生圈。

教师追问:真的安全吗?学生:安全,可以叫家长陪同。

教师只好出示游泳池的剖面图:最深处1.6米,最浅处1.2米,中间1.4米。

教师:1.4米是如何算出来的?是什么意思?很显然教师提出的“你去游泳,安全吗?”这个问题,目的是想让学生理解平均数,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很模糊,这个问题缺乏明显的数学指向性,难以引起学生数学的思考。

如果出示主题图之后,直接提出有定向性特点的问题:“一看平均水深1.4米,自己身高1.42米,马上往水里跳,你认为这样安全吗?”估计学生就会顺着问题指示的方向,理解平均水深的含义。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力强调要发挥好评价的发展功能、激励功能,引导学生正确地思维,指引他们沿正确的方向去探求、去发现、去认识,从而获得知识。

及时,精辟的评价,能让学生在团团迷雾中找到通向正确彼岸的捷径。

二、重视学生指导,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学生自主的、合作学习核心是探究。

没有对问题的思考、猜测、实验、发现、验证、概括的过程,自主的、合作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学习的组织形式上,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行为和行为结果,不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而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的一系列的思考、猜测、实验、验证、概括活动,从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学会学习的意义上讲都带有一定程度的尝试性、探索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摘要:。

新课程告诉我们,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去探索。

关键字: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数学课堂教学不应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仅仅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而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才是一种有效教学。

学生有无发展或有无进步是教学有效或无效的唯一标准。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是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

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教学。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利用媒体展示教学图片、讲数学故事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时,上课一开始,我按照教学预设出示小动物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两种动物,小白兔有三组,每组有两只在一起玩;鸡有四组,每组有三只在一起吃东西),再向学生提问: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你打算怎样解决?一个学生提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算式是:2+2+2=6(只)。

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让他坐下。

这时还有学生举手,我让另一个学生接着说。

鸡一共有多少只?算式是:3+3+3+3=12(只)。

我再问: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了想说:4个3相加得12,我看到图上每堆有3只鸡,那么4堆就是把4个3加起来得12。

呵!他把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也说出来了。

我接着问:那有没有不同的方法?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了手。

又一个学生说: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我写的算式是2×3=6(只)。

几个学生附和着说:嘿!我也是2×3=6(只)。

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

那些写了加法算式的小朋友就一副不明白的样子。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一、背景及意义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小学数学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发展,而且对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

因此,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2. 探讨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3. 提出针对性的有效教学策略;4.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教学策略的有效性;5. 总结研究成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实证研究等方法,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五、研究框架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引言,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三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构建,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第四部分:实证研究,验证所提出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一、教学方式与方法1. 教学方式单一:目前,部分小学数学课堂仍以讲授法为主,缺乏互动性和探究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教学方法陈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板书、口头讲解等,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学习现状1. 学习兴趣不足:由于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掌握不扎实,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3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论文3篇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

高效课堂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课堂教学集各种要素于一体。

由于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决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

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

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高效课堂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

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

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

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

那么如何有效的提高高校课堂,大体总结为下面几点:(一)以大纲为基础,结合实际,设计好教学方案学生预习,教师备课。

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

还要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备课时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那么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堂既真实朴素又亮丽鲜活,同时能让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呢?当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探究毫无意义,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同学们讨论“给它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合适?”有的探究盲目进行,缺失了根基,显得散而乱。

还有的探究,老师成了单纯的“叫好者”,对各种各样的探究结果,老师都是“好极了”“真聪明”,缺乏了理性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

“探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思维需要的。

要使课堂上的探究真正有价值,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有效研读教材,确立准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课本上的插图变多了,文字内容相对少了许多,所以不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感觉到无从下手。

对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形成知识体系,以便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这样才能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使教学目标切合实际。

我们都知道,每一堂课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

因此,
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对于新授课,教师要采用讲授法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的特点,有时要求学生用细铁丝制作立体几何模型,以便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长短和位置关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但不能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要重视例题的质量。

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全部写出来,也可以只写部分。

在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满堂灌。

教师应该腾出时间来让学生多练习、多思考。

设计练习时,要注意有效性,形式要多样,注意学习的覆盖面,注重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的完成任务为主动探索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体现教学的有效性。

与此同时,教师要加强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馈是为了使学生课堂学习的正确认知过程和结论得到及时的强化,使不正确的认知和结论得到及时的矫正。

只有恰当时刻和恰当强度的反馈信息,才能保证最佳反馈效果。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及时调节教学方法。

学生课内练习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及时调节课外练习的数量和难度,避免机械重复。

形成性测试的信息及时反馈,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缺陷,及时调整教学要求,制定补救
方案和措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创设的趣味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通过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将教学情境展现出来,就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在优化探究过程的同时,不要忘了自己也是一个探究者,一个没有探究意识的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呢?教师只有具备了探究意识,才能有效开发教材;只有具备了探究能力,才能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

第二,将知识直观化,易于学生理解。

在课堂中无论教师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能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

比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剪一剪、拼一拼,在这个基础上,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一个圆分别平均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后剪拼的过程通过动画形式先后展示出来,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发现,把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思考,便很自然地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三,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我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通过动画形式边演示边介绍描点、连线的方法和其它应该注
意的环节,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如何设计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在做练习时,学生的折线图个个设计得规范、美观,他们纷纷抢着要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四,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增加教学容量。

我在上“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练习课”时,就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大容量性的特点,把设计的练习先后通过二十多个图形展示到大屏幕上,运用抢答、填空、判断、涂色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并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掌握了知识,加深了理解。

课堂上存在着大量的学习信息,这些信息存在着有用与无用、重要与次要之分。

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鉴别能力,根据知识需要进行分析综合,从而选择有益信息,让其产生最大的效益,并在运用时不断产生新信息的生成点,达到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而言之,教师要认清,多媒体技术仅是辅助教学而已,不要受其所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等诸多因素,精心准备、精心设计,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优点,就会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和关注技能的掌握,转向侧重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习惯和态度的形成,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要从课堂的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的自身发展出发,找准起点,合理运用和安排各种教学手段与环节,让数学课堂教学
更富实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