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word版有答案)

2019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word版有答案)
2019中考真题汇编--人教版《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word版有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例1】(2019德州)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

点拨:空气属于混合物,是由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等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没有空气分子;氧气没有可燃性,不可以作燃料;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空气。

答案:C

【例2】(2019 天津)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解析: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答案:C

【例3】(2019青岛)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B.生铁C.河水 D.氮气

点拨:啤酒中含有水、酒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生铁中含有铁、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河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氮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答案:D

【基础巩固】

1.(2019雅安)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A)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

2.(2019乐山)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浑浊河水B.番茄蛋汤C.石蕊溶液D.液态氢

解析:浑浊河水、番茄蛋汤及石蕊溶液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液态氢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4.(2019重庆A卷)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C )

A.SO2

B.NO2

C.O2

D.PM2.5

解析:SO2、NO2和PM2.5是空气污染物,O2不是空气污染物。

3.(2019广安)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工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D.硫在空气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解析:空气中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利用空气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得氧气,同时还可以得到氮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微弱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 (2019 凉山州)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这与空气中的哪一种物质有关(B)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解析: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是因为青苹果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成了铁离子,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5.(2019 衡阳)有关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A.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B.化工厂废气及汽车尾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C.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5:1

解析: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火箭燃料;化工厂废气及汽车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通电时它们会发出不同颜色的有色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体积比约为4:1。

6.(2019青岛)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工业上利用液态氮气和液态氧气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与所有物质反应。

7. (2019重庆B卷)下列用于医疗卫生的物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B )

A.福尔马林

B.液氮

C.碘酒

D.止咳糖浆

解析:福尔马林、碘酒和止咳糖浆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液氮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8.(2019淄博)以下四个实验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用装置A(填写字母)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汞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采用化学(填写“物理”或“化学”)方法,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从而达到物质的分离。

(2)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的装置是BD(填写字母),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可能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是药品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或其他合理答案)(各一条)。

(3)装置C、D的实验都用到了红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反应结束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装置D中(试管容积为40mL),注射器活塞从10mL刻度处缓慢移动至0mL刻度处停止(误差忽略不计)。

解析:(1)拉瓦锡用装置曲颈甑定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与汞反应生成氧化汞;分别用铜粉、红磷等进行实验,其原理都是类似,均采用化学方法。(2)实验过程中,B和D都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以便反应物与氧气充分接触,使氧气充分反应。造成实验误差的因素有很多,如药品没有过量、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等。(3)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冷却至室温后,误差忽略不计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应减

少原气体体积(40mL+10mL=50mL)的五分之一,即10mL,因此最终注射器活塞在零刻度处。

9.(2019聊城)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把装置A制取的某气体从装置B的a端通入,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是2H2O22 H2O+O2↑。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不能单独作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AD(填序号)。

A.NaCl B.KMnO4C.H2O D D.CH4

(3)用装置A、C制取并收集该气体,当装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A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C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2)A中生成的气体能够石蜡烛燃烧更旺,说明是氧气,A装置适于固体(液体))和液体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应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氯化钠和甲烷中不含氧元素,不能用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和水都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3)装置A、C制取气体,当C中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目的是防止收集的气体中混有原装置中的空气;实验过程中A中产生大量气泡,C中只能收集到少量的气体,说明装置漏气了,气密性不好,推测实验过程中忘记检查装置气密性了。

【能力提升】

10.(2019重庆A卷)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A )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

解析: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且来源广,可以作袋装食品保护气。

11. (2019 自贡)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是(C)

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C.稀有气体D.可吸入颗粒物

解析: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颗粒物都是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

12.(2019重庆A卷)下列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B )

A.动物的呼吸

B.盐酸除铁锈

C.铁制品生锈

D.天然气燃烧

解析:动物的呼吸、铁制品生锈和天然气燃烧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盐酸除铁锈的反应原理为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没有氧气参与反应,故不属于氧化反应。

13.(2019 衢州)如图为小科与妈妈在牛排馆用餐的对话:

小科叙述中的“?”可能是(C)

A.加热还原氧化铜反应时通入足量氢气

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C.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D.将氧化钙转化成氢氧化钙时要加入水

解析:牛排烹调前添加了木瓜蛋白酶,加速了蛋白质分解,因此木瓜蛋白酶相当于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ABD中的氢气、石蕊、水都是反应物,而C中的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14.(2019重庆B卷)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解析: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可判断图中a:氯酸钾,b:高锰酸钾,c:氯化钾;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锰酸钾,随着加热反应进行其质量先减小,直至完全反应后保持不变。

15.(2019成都)根据实验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的方法是c(填选项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法

c.向上排空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C装置上口,木条复燃。

(5)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排出A装置中继续生产的氧气,防止气压过大。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浓厚的白烟。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B中的水进入装置C。

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2)A 装置制取氧气,适于固体和液体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故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3)c 装置的开口向上,从上口排出空气,故收集气体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4)检验C 装置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双口瓶的上口,木条复燃。(5)打开K 1的目的是排出继续产生的氧气,防止产生过大的气压;红磷在氧气在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浓厚的白烟;C 中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得C 中的压强减小,打开K 3后,B 烧杯中的水会进入C 装置。

16.(2019安徽)某兴趣小组对KClO 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 3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 ﹣ 171 实验2

5 MnO 2 0.5 49 实验3

5 Fe 2O 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设置实验1的目的是对比实验。

(2)表中所列3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MnO 2。

(3)写出KClO 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KClO 3=====MnO 2△2KCl +3O 2↑。

(4)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 有(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 ,解释原因:生成的KCl 加快了反应。

(5)要比较KClO 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解析:(1)设置实验1的目的与其他组实验进行对比。(2)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越短,说明催化效果越佳。(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4)由表中数据可知,KCl 有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 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 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KCl ,KCl 有催化作用,加快了反应。(5)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