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综合作业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物理 第12单元 原子物理 作业手册(31)核反应、核能.doc

2020届高考物理 第12单元 原子物理 作业手册(31)核反应、核能.doc

课时作业(三十一) 第31讲核反应、核能时间 / 40分钟基础巩固1.[2017·青岛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核反应过程的前后,反应体系的质量数守恒,但电荷数不守恒B.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放射性原子核的半衰期C.18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一个半衰期一定有9个发生了衰变D.由两种元素的原子核结合成一种新元素的原子核时,一定吸收能量2.[2017·石家庄二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C与14C是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并不相同B.核力是原子核内质子与质子之间的力,中子和中子之间并不存在核力C.在裂变反应Kr都大,但比结合能没有Kr大D.α、β、γ三种射线都是带电粒子流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压强无关B.玻尔理论认为,原子中的核外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C.“原子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是通过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判定的D.天然放射性元素Th(钍)共经过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成为Pb(铅)4.[2017·太原模拟]我国科学家为解决“玉兔号”月球车长时间处于黑夜工作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小型核能电池,将核反应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需要的功率并不大,但要便于防护其产生的核辐射.请据此猜测“玉兔号”所用核能电池有可能采纳的核反应方程是()A.nB.nC. eD.n5.(多选) [2018·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月考]Pu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如图K31-1所示,其衰变反应方程为He,并伴随γ光子辐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K31-1A.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B.核反应中γ光子的能量就是Pu的结合能C.Pu核更稳定,说明U的结合能大D.由于U的比结合能小,所以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6.钚239Pu)可由铀239U)经过衰变而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U的核内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U的核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PuD.Pu技能提升7.[2017·广州二模]U的衰变有多种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衰成为Bi,然后可以经一次衰变成为X(X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成为Ti,最后都变成Pb,衰变路径如图K31-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K31-2A.过程①是β衰变,过程③是α衰变;过程②是β衰变,过程④是α衰变B.过程①是β衰变,过程③是α衰变;过程②是α衰变,过程④是β衰变C.过程①是α衰变,过程③是β衰变;过程②是β衰变,过程④是α衰变D.过程①是α衰变,过程③是β衰变;过程②是α衰变,过程④是β衰变8.[2018·西安铁一中月考]在正、负电子对撞机中,一个电子和一个正电子对撞发生湮灭而转化为一对光子.设正、负电子的质量在对撞前均为m,对撞前的动能均为E,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对撞后转化成光子的波长等于()A.C.9.(多选)[2017·湖南十校联考]核反应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Kr+a X是反应堆中发生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X是某种粒子,a是X粒子的个数,用m U、m Ba、m Kr分别表示Kr核的质量,m X表示X粒子的质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X为中子,a=2B.X为中子,a=3C.上述核反应中放出的核能ΔE=(m U-m Ba-m Kr-2m X)c2D.上述核反应中放出的核能ΔE=(m U-m Ba-m Kr-3m X)c210.(多选)[2018·山西大学附中月考]科学家利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 He+X+17.6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X是中子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出现质量亏损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11.(多选)一静止的原子核A发生α衰变后变成原子核B,已知原子核A、原子核B和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 A、m B和mα,光速为c,反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粒子的动能,则()A.原子核B与α粒子的速度之比为m B∶mαB.原子核B与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m B∶mαC.原子核B与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m A-m B-mα)c2D.原子核A比原子核B的中子数多2,质子数多212.(多选)[2018·武汉华师一附中月考]现有两动能均为E0=0.35 MeV的H核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两个H核发生对撞后能发生核反应,得到He核和新粒子,且在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完全转化为He核的质量为3.016 0 u,新粒子的质量为1.008 7 u,核反应时质量亏损1 u释放的核能约为931 M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如果涉及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A.核反应方程为HB.核反应前后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C.新粒子的动能约为3 MeVD.He核的动能约为1 MeV挑战自我13.静止的铀238U)经历一次α衰变成为Th原子核,同时放出一个γ光子(频率为ν),已知α粒子的质量为m.(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1)写出衰变方程.(2)若衰变后,α粒子的速度为v,而Th原子核的运动方向恰好与α粒子的速度方向相反,不考虑γ光子的动量,那么Th原子核的速度为多大?(3)如果核反应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粒子的动能和γ光子的能量,那么该衰变发生的质量亏损Δm为多大?14.[2017·湖北黄石模拟]用速度大小为v的中子轰击静止的锂核Li),发生核反应后生成氚核和α粒子.生成的氚核速度方向与中子的速度方向相反,氚核与α粒子的速度之比为7∶8,已知中子的质量为m,质子的质量可近似看作m,光速为c.(1)写出核反应方程;(2)求氚核和α粒子的速度大小;(3)若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全部转化为α粒子和氚核的动能,求质量亏损.课时作业(三十一)1.B[解析] 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电荷数也守恒,A错误;半衰期是宏观统计概念,C错误;核聚变释放能量,D错误.2. C[解析] 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量相同,所以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A 错误;原子核内相邻的质子和中子之间均存在核力,B错误;核子数越多其结合能也越大,所以Kr都大,但Kr都小,C正确;α射线、β射线都是带电粒子流,而γ射线是电磁波,不带电,故D错误.3.AB[解析]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只与原子核自身有关,与温度、压强无关,故A正确;玻尔理论认为原子只能处在能量不连续的一系列状态,故B正确;通过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判定的是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并未判定原子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物质组成,故C错误Pb时,质量数减小24,而质子数减小8,因β衰变时质量数不变,质子数增加1,而α衰变时质量数减小4,质子数减小2,所以要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故D错误.4.C[解析] A是聚变反应,反应剧烈,至今可控聚变反应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B是裂变反应,虽然实现了人工控制,但因反应剧烈,防护要求高,还不能小型化;C是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反应,是小型核能电池主要采用的反应方式;D是人工核反应,需要高能α粒子.5.AD[解析] 根据比结合能越大,越稳定,则核燃料总是利用比结合能小的核,故A正确.核反应中γ光子的能量就是质量亏损对应的能量,故B错误Pu更稳定,说明U的比结合能大,所以Pu衰变时,会释放巨大能量,故C错误,D正确.6.C[解析] 钚239Pu)和铀239U)质量数相同,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不同,选项A、B错误Pu多两个中子,少两个质子Pu,选项C正确.7.B[解析]X,质量数没有发生变化,故①为β衰变Pb,质量数减少4,故③为α衰变Ti,电荷数减少2,故②为α衰变,过程④的电荷数增加1,为β衰变,故A、C、D错误,B正确.8.C[解析] 该反应方程为e→2γ,由于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所以质量亏损为Δm=2m,由质能方程,对应的能量为ΔE=2mc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2hν=2E+ΔE,即有=2E+2mc2,所以光子在真空中的波长λ=,C正确.9.BC[解析] 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则知n,a=3,故A错误,B正确.由ΔE=Δmc2可得,ΔE=(m U+m X-m Ba-m Kr-3m X)c2=(m U-m Ba-m Kr-2m X)c2,故C正确,D错误.10.AD[解析] 根据核反应方程He+X,X的质量数m1=2+3-4=1,核电荷数z1=1+1-2=0,所以X是中子,故A正确;根据核反应方程X+Y H,X是中子,所以Y的质量数m2=4+3-1=6,核电荷数z2=2+1-0=3,所以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3,故B错误;根据两个核反应方程可知,都有大量的能量释放出来,所以一定都有质量亏损,故C错误;氘和氚的核反应过程中是质量较小的核生成质量较大的新核,所以是核聚变反应,故D正确.11.CD[解析] 原子核A发生α衰变,设原子核B和α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 B和vα,由动量守恒定律有0=m B v B-mαvα,则,,A、B错误.由质能方程知原子核B和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ΔE=Δmc2=(m A-m B-mα)c2,C正确.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知,A比B质子数多2,中子数多2,D正确.12.CD[解析] 由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n,则新粒子为中子n,A错误;核反应过程中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仍然满足能量守恒定律,B错误;由题意可知ΔE=(2.014 1 u×2-3.016 0 u-1.008 7 u)×931 MeV/u=3.3 MeV,根据核反应中系统的能量守恒有E kHe+E kn=2E0+ΔE,根据核反应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有p He-p n=0,由E k=,可知,解得E kHe=·(2E0+ΔE)≈1 MeV,E kn=(2E0+ΔE)≈3 MeV,C、D正确.13.(1He(2)v (3)[解析] (1)由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得衰变方程为He.(2)设Th核的反冲速度为v0,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mv0-mv解得v0=v.(3)由能量守恒定律有+hν=Δmc2解得Δm=.14.(1He(2)(3) [解析](1He(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n v=-m H v1+m He v2由题意得v1∶v2=7∶8解得v1=,v2=(3)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和为E k=mv2释放的核能为ΔE=E k-E kn=mv2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质量亏损为Δm=。

高三物理原子核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原子核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原子核物理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是不稳定的原子核?A. 氘核B. 氦核C. 镭核D. 铀核答案:C2.下列物质中,具有中子最多的是:A. 氢B. 氮C. 铁D. 铀答案:D3.以下哪个是半衰期较短的放射性同位素?A. 铀-238B. 铀-235C. 钍-232D. 钚-239答案:D4.下列几种放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的是:A. α射线B. β射线C. γ射线D. X射线答案:C5.核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是:A.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B. 力守恒定律C. 电荷守恒定律D. 反射定律答案:A二、填空题1.法拉第定律指出,电流的大小与通过导线的_____成正比,与导线的长度及截面积的____成反比。

答案:电压、电阻2.铀-238衰变成钍-234时,放射出____和____。

答案:α粒子、氚核3.芬特方法通过测量放射性同位素的_____测定样品的年龄。

答案:衰变产物4.质子数为92的核素是_____。

答案:铀5.链式反应是指每个裂变核生成的中子都能引起_____个新的裂变核裂变。

答案:大于1个三、计算题1.一个铀-235核裂变时,平均产生3个中子,使周围8个铀-235核继续裂变。

假设每次裂变放出的能量为210MeV,求铀-235核裂变的倍增时间。

答案:根据倍增时间的定义,我们有Td = (N-1) × τ其中,Td为倍增时间,N为平均每次裂变释放的中子数,τ为平均裂变时间。

由题意可知,N = 3裂变时间τ = 1秒/8 = 0.125秒将N和τ代入上述公式,解得Td = (3-1) × 0.125 = 0.25秒2.一个样品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初试为1000g,经过5个半衰期后剩余多少克?答案:根据半衰期的定义,经过一个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的质量会剩下原来的一半。

因此,经过5个半衰期,剩余的质量为原质量的(1/2)^5倍。

即,剩余质量 = 1000g × (1/2)^5 = 1000g × 1/32 = 31.25g四、解答题1.请简述核聚变和核裂变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7节第8节 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课后作业高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第十九章 原子核 第7节第8节 核聚变 粒子和宇宙课后作业高二物理试题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第7节、第8节核聚变粒子和宇宙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1.(核聚变)发生轻核聚变的方法是( )A.用中子轰击B.保持室温环境,增大压强C.用γ光子照射D.把参与反的物质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答案D解析用中子轰击是核裂变反发生的条件,故A项错误。

根据轻核聚变发生的条件可知,发生轻核聚变的方法是把参与反的物质加热到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故B、C两项错误,D项正确。

2.(核聚变)家发现在月球上含有丰富的32He(氦3),它是一种高效、清洁、安全的核聚变燃料,其参与的一种核聚变反的方程式为32He+32He→211H+42He。

下列关于32He聚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A.聚变反不会释放能量B.聚变反产生了的原子核C.聚变反没有质量亏损D.目前核电站都采用32He聚变反发电答案B解析聚变反是轻核变为较大质量核的反,发生质量亏损,释放能量;目前核电站采用重核裂变反,D错误;选项B正确,A、C错误。

3.(受控热核反)我国自行研制了可控热核反装置“超导托卡马克”。

设可控热核反前氘核(21H)的质量为m1,氚核(31H)的质量为m2,反后氦核(42He)的质量为m3,中子(10n)的质量为m4。

光速为c。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这种装置中发生的核反方程式是21H+31H→42He+10nB.由核反过程质量守恒可知m1+m2=m3+m4C.核反放出的能量于(m1+m2-m3-m4)c2D.这种装置与我国大亚湾核电站所使用核装置的核反原理不相同答案B解析可控热核反装置属于轻核聚变,所以D正确。

核反方程为21H+31H→42He +10n,A正确。

在这个过程中满足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即核反放出的能量于(m1+m2-m3-m4)c2,所以C正确。

核反过程中,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质量不守恒,B错误,所以不正确的选项为B。

4.(热核反)(多选)热核反是一种理想能源的原因是( )A.平均每个核子,比重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多B .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较裂变轻,且较容易处理C .热核反的原料在地球上储量丰富D .热核反的速度容易控制 答案 ABC解析 热核反速度不易控制,D 错误。

原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概论 (7.10.2)--第七章原子核物理概论作业解答

原子物理学 原子核物理概论  (7.10.2)--第七章原子核物理概论作业解答

第七章作业及解答7-1试计算核素40Ca 和56Fe 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分析:此题可采用两种算法,一是按核结合能公式;另一是按魏扎克核质量计算公式.一.按核子结合能公式计算解:1 ) 对于核素40Ca ,A =40,Z =20,N =20 由结合能公式 B =Z m p +Z m e -M= (20×1.007825+20×1.008665-39.9625)u =0.36721u×931.5MeV/u=342MeV 比结合能 B /A =342/40=8.55MeV2 )对于核素56Fe ,A =56,Z =26,N =30 由结合能公式 B =Z m p +Z m e -M= (26×1.007825+30×1.008665-55.9349)u =0.5285u×931.5MeV/u=492.29775MeV 比结合能 B /A =492.29775/56MeV=8.79MeV 二.按魏扎克公式计算对于题目中所给的40Ca 和56Fe 都是偶偶核.依B=a V A-a s A 2/3-a c Z 2A -1/3-a sys (Z-N)2+a p A 1/2+B 壳,代入相应常数计算也可.7-2 1mg 238U 每分钟放出740个α粒子,试证明:1g 238U 的放射性活度为0.33μC i ,238U 的半衰期为4.5x109a .31060740-⨯=A )(1033.0)(103.12613Ci S --⨯=⨯=)(1087.41002.6103.121182323813--⨯=⨯⨯⨯==S NAλ故9718105.41015.3/1087.4/693.02ln ⨯=⨯⨯==--λT (年)7-3活着的有机体中,14C 对12C 的比与大气中是相同的,约为1.3x10-12.有机体死亡后,由于14C 的放射性衰变,14C 的含量就不断减少,因此,测量每克碳的衰变率就可计算有机体的死亡时间.现测得:取之于某一骸骨的100g碳的β衰变率为300次衰变/min,试问该骸骨已有多久历史?解:100g 碳14的放射性活度 A=300次/min=5次/s , 又14C 的半衰期 T 1/2=5730a, 1克碳中碳14的含量为12103.1-⨯=M (克)故10122301059.5103.1141002.6⨯=⨯⨯⨯=-N (个)/克故)(13)(21.01059.51015.35730693.011111070----==⨯⨯⨯⨯=g m g s A 而)(310030011--==g m A 由33.431322000===∴==--A A A e A A T tTtt λ12147573012.2693.047.1)2ln 33.4ln (=⨯=⨯==∴T T t (年)7-4 一个放射性元素的平均寿命为10d ,试问在第5d 内发生衰变的数目是原来的多少?由10=τ天,1.01==∴τλ/天 teN N λ-=0 064.0)5()4(10510400=-=-=∆--e e N N N N N 7-5试问原来静止的226Ra 核在α衰变中发射的α粒子的能量是多少? )(102.50026.40176.2220254.2263u M -⨯=--=∆)(84.4931102.532MeV MC =⨯⨯=∆-故)(75.484.4226222MeV E =⨯=α7-6 210po 核从基态进行衰变,并伴随发射两组α粒子。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第6节核裂变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第6节核裂变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5

第6节核裂变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1.(核裂变)(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裂变与衰变相同,也能自发进行B.核反应堆中链式反应速度可人工控制C.核电站用的核燃料必须是纯铀棒D.核武器——原子弹,应用的是重核裂变答案BD解析裂变不能自发进行,A错误;核电站用的核燃料是铀棒,其成分是天然铀或浓缩铀(铀235的含量占2%~4%),不是纯铀棒,C错误;镉棒控制核反应堆中链式反应速度,B正确;原子弹应用的是重核裂变,D正确。

2.(重核裂变)(多选)当一个重核裂变时,它所产生的两个核( )A.含有的质子数比裂变前重核的质子数少B.含有的中子数比裂变前重核的中子数少C.裂变时释放的能量等于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D.可能是多种形式的两个核的组合答案BD解析由于在裂变反应中吸收一个中子而释放出几个中子,质子数没有发生变化,而两个新核的中子数减少,A错误,B正确;反应前后质量发生了亏损而释放出能量,并不等于俘获中子时得到的能量,在裂变反应中,产物并不是唯一的,故C错误,D正确。

3.(重核裂变)(多选)关于重核的裂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种重核只能存在一种裂变方式B.一种重核可以有多种裂变方式C.重核核子的平均质量比中等质量核的核子的平均质量大,因而裂变时,存在质量亏损,释放大量核能D.中等质量核的核子平均质量比重核的核子平均质量大,因而裂变时存在质量亏损,释放大量核能答案BC解析一种重核可以有多种裂变方式,A错误,B正确;重核核子的平均质量比中等质量核的核子的平均质量大,C正确,D错误。

4.(综合)下列方程中,表示核裂变的是( )A.238 92U→234 90Th+42HeB.235 92U+10n→139 56Ba+9436Kr+310nC.146C→147N+0-1eD.94Be+42He→126C+10n答案 B解析裂变是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核反应,选项B正确。

选项A为α衰变,选项C为β衰变,选项D为发现中子的人工核转变,A、C、D错误。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4讲原子核核能课时作业(选修3-5)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4讲原子核核能课时作业(选修3-5)

选修3 -5第4讲原子核核能---- -- --- -- ---- ------ --- -- -------- --------—------—-d—r一、选择题(在题后给的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 (2015年潮州二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玻尔模型中,电子的轨道半径可连续变化B. 光子的能量和光子的频率成正比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D. 3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答案】B【解析】在玻尔模型中,电子的轨道半径是不连续变化的,选项A错误;根据E= h v ,光子的能量和光子的频率成正比,选项B正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温度无关,选项C错误;B衰变来源于原子核内部,与核外电子无关,选项D错误.2. (2015年宝鸡质检)质量亏损、原子核的结合能是核能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若已知碳原子的质量为m,碳原子核的质量为m,氢原子的质量为m,氢原子核的质量为m,中子的质量为m,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核子结合成碳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为(6 m+ 6m —m)c2B. 核子结合成碳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为(6m+ 6m —m)c2C. 碳原子核被分解成核子时吸收的能量至少为(6 m+ 6m—m)c2D. 碳原子核被分解成核子时吸收的能量至少为(m-m)c2【答案】D【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和核反应方程△ E=A mc可以判断选项D错误,需要注意原子里面还有电子,而原子核没有.3. 一个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一e)和一个正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以相等的初动能E k相向运动,并撞到了一起,发生“湮灭”,产生两个频率相同的光子,设产生光子的频率为v ;若这两个光子的能量都是h v,动量分别为p和p',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2A. h v = mc1 2B. h v = ^mc, p= p'2C. h v = mc+ H, p=- p'1 2 ,D. h v= 2(mc + E<), p=- p【答案】C【解析】由能量守恒知2mc+ 2H = 2h v,故h v = mc+ E k,由动量守恒知0= p+ p', 故p=—P',故选项C正确,选项A B、D错误.4. (2015年丽水模拟)如图K13—4 —1所示,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出的射线x i , 轰击铍(9Be)时会产生粒子流X2,用粒子流X2轰击石蜡时会打出粒子流X3,经研究知道()图K13—4—1A. X i为a粒子,X2为质子B. X i为a粒子,X3为质子C. X2为质子,X3为中子D. X2为质子,X3为光子【答案】B【解析】用从钋发出的a 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一种不受电场和磁场影响、穿透力很强的粒子流.如果用这种粒子流轰击石蜡,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查德威克经过研究,发现这种粒子正是卢瑟福猜想的中子•由以上可知X i为a粒子,X2为中子,X3为质子,B正确,AC、D错误.5. (2015年清远检测)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 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23994 Pu的半衰期为24 100年,其衰变方程为239 94Pu^X+ ;He+Y,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X原子核中含有143个中子B. 80个23994Pu经过24 100 年后一定还剩余40个C. 衰变发出的丫放射线是频率很大的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D. 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 mC,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答案】AC【解析】由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X的质量数为239—4= 235, X的核电荷数为94— 2 =92, X的中子数为235—92= 143,选项A正确;半衰期是对大量粒子发生衰变的结果,是具有统计意义的概念,对少量粒子不一定成立,选项B错误;衰变过程中放出的丫射线,是高频电磁波,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选项 C 正确;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会有质量亏损,选项 D 错误.6.(2015 年广东七校联考 ) 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四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就只剩下一个B. 任何核反应,只要伴随能量的产生,则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和一定不相等C. 太阳内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热核聚变核反应方程是225U +爲宀:46Xe +30Sr + 1O 0nD. 3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部的一个中子转变成质子时释放出来的 【答案】 BD【解析】 半衰期是对大量放射性元素的统计规律,对于少数是不成立的,故 A 错误;根据质能方程E =A mC 可知,质量亏损伴随着能量的产生,故B 正确;核反应方程2925U + 1n^Xe+ 30Sr + 1o 0n 是裂变反应,而太阳内部进行的是聚变反应,故 C 错误;B 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部的一个中子转变成质子时释放出一个电子,故D 正确•故选 B D.7. (2015 年高要二模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在地震后,数秒内就将控制棒插入核反应堆 芯,终止了铀的裂变链式反应.但海啸摧毁了机组的冷却系统,因裂变遗留的产物铯、钡等 继续衰变不断释放能量,核燃料棒温度不断上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控制棒通过吸收中子来实现对核反应的控制B. 衰变释放的射线中,a 射线的穿透力最强C. 铯、钡等衰变时释放能量,故会发生质量亏损D. 核裂变遗留物铯、钡等原子的质量可能比铀原子质量更大 【答案】 AC【解析】 控制棒通过吸收种子来控制核反应速度,选项 故选项 B 错误;释放能量的核反应肯定有质量亏损,故选项 质量的遗留物铯、钡,其原子质量比铀原子质量要小,故选项D 错误.8. (2012 年广东卷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 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A.;H+2卜2 ;He + O n 是核聚变反应3 24 1B. 1H+ i H^ 2He + o n 是 3 衰变C. 1?U + O n ^ 15?Ba + se Kr + 3:n 是核裂变反应D. 2925U + Om 15?Xe + 94Sr + 20n 是 a 衰变 【答案】 AC【解析】1H + 1H H ;He + O n 是核聚变反应,而不是 3衰变;D 选项中是核裂变反应, D 错A 正确,a 射线的穿透力最弱, C 正确;重核裂变生成两个中等误.9. (2O13年广东卷)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一种裂变反应式是2925U+ O n^89 1Ba+3869Kr+31O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B. 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无影响C. 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D. 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裂变反应的特点及条件、原子核半衰期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原子核不同变化形式的区别的掌握.从铀核裂变方程可以看出,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 A 项正确;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临界体积才能发生链式反应,B项错误;通过控制中子数可以控制链式反应,C项正确;铀核的半衰期与物理、化学状态无关,因此不受环境影响,D项错误.。

2022高考物理总复习优化方案人教版课时作业及解析核反应核能

2022高考物理总复习优化方案人教版课时作业及解析核反应核能

课时37第三节核反应核能一、单项选择题1.(2022年高考浙江理综卷)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3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解析:选D.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力,氦原子核内的2个质子是靠核力结合在一起的.可见核力远大于库仑力;微观粒子的质量非常小,万有引力小于库仑力.故D选项正确.2.(2022年高考上海卷)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A.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放出的能量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解析:选C.现在核电站所用原料主要是铀,利用铀裂变放出的核能发电,故C项正确.3.(202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Ⅰ)原子核238 92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234 90Th,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234 91Pa,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234 92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解析:选A.由电荷数守恒与质量数守恒可分别写出衰变①为238 92U→234 90Th+42He,衰变②为234 90Th→234 91Pa+0-1e,衰变③为234 91Pa→234 92U+0-1e,故知正确答案为A.4.(2022年高考大纲全国卷Ⅱ)原子核A Z X与氘核21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A.A=2,Z=1B.A=2,Z=2C.A=3,Z=3 D.A=3,Z=2解析:选D.该核反应的方程式为:A Z X+21H→42He+11H,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A=4+1-2=3,Z=2+1-1=2,故正确答案为D.U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最后变成208 82Pb,衰变方程可写为:236 92U→208 82Pb+nα+kβ+P,则()A.n=7,k=4 B.n=5,k=0C.n=6,k=4 D.n=4,k=7答案:A二、不定项选择题6.(2022年高考天津理综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11H→12 6C+42He是α衰变方程H+21H→32He+γ是核聚变反应方程U→234 90Th+42He是核裂变反应方程He +2713Al →3015P +10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解析:选BD.核反应类型分四种,核反应的方程特点各有不同,衰变方程的左边只有一个原子核,右边出现α或β粒子.聚变方程的左边是两个轻核反应,右边是中等原子核.裂变方程的左边是重核与中子反应,右边是中等原子核.人工核转变方程的左边是氦核与常见元素的原子核反应,右边也是常见元素的原子核,由此可知B 、D 两选项正确.7.氢有三种同位素,分别是氕11H 、氘21H 、氚31H ,则( ) A .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B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 .它们的核子数相等 D .它们的中子数相等解析:选AB.氕、氘、氚的核子数分别为1、2、3,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都为1,中子数等于核子数减去质子数,故中子数各不相同,所以本题A 、B 选项正确.8.(2022年绍兴一中检测)我国最新一代核聚变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首次放电、显示了EAST 装置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使等离子体约束时间达1000 s ,温度超过1亿度,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合肥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此类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并能实际运行的地方.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在海水中含量极其丰富.已知氘核的质量为m 1,中子的质量为m 2,32He 的质量为m 3,质子的质量为m 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32He 所产生的另一个粒子是质子B .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32He 所产生的另一个粒子是中子 C .两个氘核聚变成一个32He 所释放的核能为(2m 1-m 3-m 4)c 2 D .与受控核聚变比较,现行的核反应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射性解析:选BD.由核反应方程知221H ―→32He +10X ,X 应为中子,释放的核能应为ΔE =(2m 1-m 3-m 2)c 2,聚变反应的污染非常小.而现实运行的裂变反应的废料具有很强的放射性,故A 、C 错误,B 、D 正确.三、计算题9.太阳的能量来源是轻核的聚变,太阳中存在的主要元素是氢,核聚变反应可以看做是4个氢核结合成1个氦核同时放出2个正电子.试写出核反应方程,并由表中数据计算出该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取1 u =16×10-26 kg).解析:核反应方程为411H ―→42He +2 0+1e,4个氢核结合成1个氦核时的质量亏损为 Δm =×4--2×u = u =×10-29 kg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聚变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为 ΔE =Δmc 2=×10-29×(3×108)2 J =×10-12 J. 答案:见解析10.(2022年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如图所示,有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 T ,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MN 是磁场的左边界.在磁场中A 处放一个放射源,内装22688Ra ,226 88Ra放出某种射线后衰变成222 86Rn. (1)写出上述衰变方程.(2)若A 处距磁场边界MN 的距离OA =1.0 m 时,放在MN 左侧边缘的粒子接收器收到垂直于边界MN 方向射出的质量较小的粒子,此时接收器距过OA 的直线1.0 m .求一个静止226 88Ra 核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有多少?(取1 u =×10-27 kg ,e =×10-19 C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226 88Ra →222 86Rn +42He(2)衰变过程中释放的α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 =1.0 m ,由2e v B =m v 2R得α粒子的速度v =2eBRm衰变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222 86Rn 、42He 质量分别为222 u 、4 u ,则 222 u ×v ′=4 u ×v得222 86Rn 的速度v ′=2111v 释放的核能E =12×222 u ×v ′2+12×4 u ×v 2=113e 2B 2R 2222 u代入数据解得E =×10-14 J.答案:(1)226 88Ra →222 86Rn +42He(2)×10-14 J。

反应堆核物理基础习题集

反应堆核物理基础习题集

选择题1)缓发中子的存在使中子倍增周期 A 。

A:变大B:变小C:不变2)在有源的次临界反应堆内,中子通量是C 的。

A:不断上升B:不断下降C:一定4)中子通量是:[C] 。

A 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中子总数;B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体积的中子总数;C 单位体积内的中子在单位时间内穿行距离的总和;D 单位时间内单方向通过单位面积的中子总数。

8)“功率亏损”的定义是:[A]A不反应堆功率上升时向堆芯引入的负反应性总值;B当慢化剂温度上升时向堆芯引入的负反应性总值;C当反应堆功率上升时向堆芯引入的正反应性总值;D当燃料温度降低时向堆芯引入的正反应性总值;21) 反应堆功率正比于 B 。

A:最大通量B:平均通量C:最小通量22) 处在临界状态下的反应堆的功率是 C 。

A:很高的B:一定的C:任意的25)反应堆在稳定功率运行时,假定所有其它条件不变,分别发生了如下的变化:1)功率上升;2)控制棒组下插。

则两种情况下的△I变化方向为:[D]。

A. 1)正;2)正。

B. 1)负;2)正。

C. 1)正;2)负。

D. 1)负;2)负。

解释所选答案的理由:1)由于△I=PT-PB,功率上升后,堆芯出口温度上升,导致堆芯下半部功率升高,△I减小;2)控制棒下插,堆芯上半部功率减小,堆芯轴向功率峰值将偏向堆芯下半部,△I减小。

26)反应堆在寿期中以75%FP运行,假定控制棒处在全提位置,那么在发生以下变化后,反应堆功率分布向堆芯顶部偏移最大的情形应当是:[A]。

A. 降低功率。

B. 降低冷却剂硼浓度。

C. 降低堆芯平均温度。

D. 降低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压力。

27)当反应堆以75%FP运行,一束中心控制棒下插到底与同一束控制棒下插50%,那么,比较这两种情形,正确的说法是:[B]。

A. 控制棒下插到底引起轴向功率分布的变化大。

B. 控制棒下插到底引起径向功率分布的变化大。

C. 控制棒下插到底引起停堆裕量的变化大。

D. 控制棒下插到底引起停堆裕量的变化小。

最新高中物理《核物理》综合测试卷(附答题卡与参考答案)

最新高中物理《核物理》综合测试卷(附答题卡与参考答案)

高中物理《核物理》综合测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7—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核磁共振成像(缩写为MRI)是一种人体不接触放射线,对人体无损害,可进行人体多部位检查的医疗影像技术.基本原理是:外来电磁波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使处于强磁场中的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氢原子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去掉外来电磁波后,吸收了能量的氢原子又把这部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形成核磁共振信号.关于在核磁共振成像中人体内氢原子吸收的电磁波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内吸收了电磁波能量的氢原子电离成氢离子B.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氢原子释放能量形成的核磁共振信号属于光信号,是连续谱C.氢原子只能吸收某些频率的电磁波D.氢原子只能吸收能量大于13.6eV的光子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原子从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时,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B.用能量为2eV的光子去照射氢原子,可以使氢原子从第2能级跃迁到第3能级C.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最多可以辐射出6种频率的光子D.若处于第5能级跃迁到第2能级时发射出的光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第2能级状态的氢原子发射出的光也一定能使此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3. 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板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关于这两种光的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B.b光光子的波长比a光光子的波长长C.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小D.达到饱和光电流时,用a光照射光电管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多4.原子能资源的综合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我国在综合利用原子能方面进展较快,目前我国核电站已建成9座、正在建设的3座、即将开建的有4座.届时将较好地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对有关原子核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C. X 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来的D. 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内核力与库仑力差不多大5.用频率为v 的紫外线分别照射甲、乙两块金属,均可发生光电效应,此时金属甲的遏止电压为U ,金属乙的遏止电压为34U 。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6核裂变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1206198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6核裂变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1206198

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6核裂变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51206198核裂变[A组素养达标]1.(多选)2016年8月12日,海南昌江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核电站与火电站相比较,其优势有( )A.核燃料释放出的能量远大于相等质量的煤放出的能量B.就可采储量来说,地球上核燃料所能提供的能量远多于煤炭所能提供的能量C.核电站造成的污染远小于相等发电能力的火电站D.核电站比火电站更容易建造解析:核电站与火电站相比,相等质量的核燃料放出的能量比煤放出的能量要大很多,地球上可采核燃料所能提供的能量远多于煤炭所能提供的能量,只要措施得当,核电站造成的污染很小,核能属于清洁能源,A、B、C正确;核电站的建造难度较大,D错误.答案:ABC2.铀核裂变时,对于产生链式反应的重要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铀块的质量是重要因素,与体积无关B.为了使裂变的链式反应容易发生,最好直接利用裂变时产生的中子C.若铀235的体积超过它的临界体积,裂变的链式反应就能够发生D.能否发生链式反应与铀块的质量无关解析:要使铀核裂变产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必须大于临界体积或铀块的质量大于临界质量,只要组成铀块的体积小于临界体积或质量小于临界质量就不会产生链式反应,裂变反应中产生的中子为快中子,这些快中子不能直接引发新的裂变.由此知A、B、D错误,C正确.答案:C3.在核反应中,控制铀235核裂变反应速度的方法是( )A.使用浓缩铀B.改变铀块的临界体积C.通过自动控制装置改变镉棒插入的深度,以改变中子数D.利用石墨与中子的碰撞,来改变中子的速度解析:控制核反应堆中核反应的速度是靠调节中子数来实现的.答案:C4.下列核反应中,表示核裂变的是( )A.238 92U→234 90Th+42HeB.14 6C→14 7N+0-1eC.235 92U+10n→141 56Ba+9236Kr+310nD.94Be+42He→12 6C+10n解析:238 92U→234 90Th+42He是α衰变,14 6C→14 7N+0-1e是β衰变,94Be+42He→12 6C+10n是人工转变,只有C选项是重核裂变.答案:C5.235 92U吸收一个慢中子后,分裂成139 54Xe和9438Sr,同时还放出( )A.三个α粒子B.一个氘核C.三个中子D.两个中子解析:该裂变反应的方程为235 92U+10n→139 54Xe+9438Sr+30Y,放出的粒子30Y只能是3个中子,故C正确.答案:C6.1个铀235吸收1个中子发生核反应时,大约放出196 MeV 的能量,则1 g纯铀235完全发生核反应放出的能量为(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N A×196 MeV B.235N A×196 MeVC.235×196 MeV D.N A235×196 MeV解析:1 g纯铀235有1235×N A个铀235的原子核,因此1 g纯铀吸收中子完全发生核反应,可以放出的能量为N A235×196 MeV,即D正确,A、B、C错误.答案:D7.一个235 92U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一种可能的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235 92U+10n→X+9438Sr +210n,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B.X原子核中含有141个核子C.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根据E=mc2,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D.因为裂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解析:由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原子核的质量数(即核子数)为140,电荷数(即质子数)为54,由中子数=核子数-质子数,可知其中子数为86,故A选项正确,B项错误;核裂变时释放能量,有质量亏损,但总质量数不变,故C、D均错误.答案:A8.核反应堆的功率为104 kW,1 h消耗燃料8.75 g,已知每个铀235裂变时放出2×108 eV的能量,求该燃料中铀235的质量百分比.解析:该反应堆每小时输出的能量为E =Pt =107×3 600 J =3.6×1010 J设放出这些能量消耗的纯铀235的质量为m g ,则E =m235×6.02×1023×2×108×1.6×10-19J≈8.2×1010m J则纯铀235的质量m =3.6×10108.2×1010 g≈0.439 g该燃料中铀235的质量百分比是0.4398.75≈0.05=5%.答案:5%[B 组 素养提升]9.贫铀炸弹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武器,贫铀是提炼铀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为铀238,贫铀炸弹不仅有很强的穿甲能力,而且铀238具有放射性,残留物可长期对环境起破坏作用而造成污染.人长期生活在该环境中会受到核辐射而患上皮肤癌和白血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铀238的衰变方程式为23892U→23490Th +42He B.23592U 和23892U 互为同位素C .人患皮肤癌和白血病是因为核辐射导致了基因突变D .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也是因为它的放射性解析:铀238具有放射性,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钍234,A 正确.铀238和铀235质子数相同,互为同位素,B 正确.核辐射能导致基因突变,是皮肤癌和白血病的诱因之一,C 正确.贫铀弹的穿甲能力很强,是因为它的弹芯是由高密度、高强度、高韧性的铀合金组成,袭击目标时产生高温化学反应,所以其爆炸力、穿透力远远超过一般炸弹,D 错误. 答案:D10.我国秦山核电站第三期工程中有两个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发电站的核能来源于23592U 的裂变,现有四种说法:①23592U 原子核中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②23592U 的一种可能裂变为两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反应方程式为23592U +10n→13954Xe +9538Sr +210n ; ③235 92U 是天然放射性元素,常温下它的半衰期约为45亿年,升高温度半衰期会缩短; ④一个23592U 裂变能放出200 MeV 的能量,合3.2×10-11J.以上说法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由235 92U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关系易知①正确;由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知②正确;半衰期不受外界因素干扰,故③错误;通过计算知④正确.故答案为D.答案:D11.现有的核电站常用的核反应之一是:235 92U+10n→143 60Nd+Zr+310n+80-1e+ν.(1)核反应方程中的ν是反中微子,它不带电,质量数为零,试确定生成物锆(Zr)的电荷数与质量数;(2)已知铀核的质量为235.043 9 u,中子的质量为1.008 7 u,钕(Nd)核的质量为142.909 8 u,锆(Zr)核的质量为89.904 7 u,试计算1 kg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为多少?(1 u=1.660 6×10-27 kg)解析:(1)锆的电荷数Z=92-60+8=40,质量数A=236-146=90.核反应方程中用符号9040Zr表示.(2)1 kg铀235中铀核的个数为n=1235.043 9×1.660 6×10-27≈2.56×1024(个)不考虑核反应中生成的电子质量,1个铀235核裂变产生的质量亏损为Δm=0.212 u,释放的能量为ΔE=0.212×931.5 MeV≈197.5 MeV则1 kg铀235完全裂变释放的能量为E=nΔE=2.56×1024×197.5 MeV≈8.1×1013 J.答案:(1)40 90 (2)8.1×1013 J[C组学霸冲刺]12.在各种能源中,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地区适应性强的优势.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释放的核能被转化为电能,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1)核反应方程式235 92U+10n→141 56Ba+9236Kr+a X是反应堆中发生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n为中子,X为待求粒子,a为X的个数,则X为________,a=________.以m U、m Ba、m Kr分别表示235 92U、141 56Ba 、9236Kr 核的质量,m n 、m p 分别表示中子、质子的质量,c 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则在上述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ΔE =________.(2)有一座发电能力为P =1.00×106kW 的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η=40%.假定反应堆中发生的裂变反应为(1)中的核反应,已知每次核反应过程放出的核能ΔE =2.78×10-11J ,235 92U 核的质量m U =390×10-27kg ,求每年(1年=3.15×107 s)消耗的23592U 的质量.解析:(1)铀235裂变除生成14156Ba 和9236Kr 外,还产生适当数目的中子,即式中的X 为中子. 由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得产生的中子的个数为a =235+1-141-92=3.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Δm =m U +m n -m Ba -m Kr -3m n =m U -m Ba -m Kr -2m n ,故放出的核能ΔE =Δmc 2=(m U -m Ba -m Kr -2m n )c 2. (2)反应堆每年提供的核能E 总=PTη, 其中T 表示1年的时间, 以M 表示每年消耗的23592U 的质量, 得M ∶m U =E 总∶ΔE , 解得M =m U PTηΔE, 代入数据得M ≈1.10×103kg. 答案:(1)10n 3 (m U -m Ba -m Kr -2m n )c 2(2)1.10×103 kg。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原子物理 第31讲 核反应、核能课时作业(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原子物理 第31讲 核反应、核能课时作业(2021年最新整理)

全品复习方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2单元原子物理第31讲核反应、核能课时作业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品复习方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2单元原子物理第31讲核反应、核能课时作业)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品复习方案2018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12单元原子物理第31讲核反应、核能课时作业的全部内容。

核反应、核能基础巩固1.[2016·河北衡水调研改编]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有()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产生光电效应,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C.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是由汤姆孙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的D.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是核裂变反应2.[2016·湖北八校联考改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B.对于同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照射光的频率呈线性关系C.一块纯净的放射性元素的矿石,经过一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仅剩下一半D.将核子束缚在原子核内的核力,是不同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另一种相互作用3.[2016·河南安阳质量监测]如图K31­1所示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图K31。

1A.根据α、β、γ射线的特点可知,射线1是α射线,射线2是β射线,射线3是γ射线B.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电势能减小,总能量增大C.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由原子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跟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无关D.一种典型的轴核的裂变反应方程是错误!U+错误!n―→错误!Ba+错误!Kr+3错误!n4.[2016·江西八校联考改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受普朗克量子论的启发,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C.查德威克首先发现了中子D.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技能提升5.(多选)[2016·西安八校联考改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表达式ε=hν和p=错误!中,能量ε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λ或频率ν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的组成C. 错误!Th(钍)衰变为错误!Pa(镤)核时,衰变前错误!Th核质量等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6.(多选)下列关于近代物理知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若用蓝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有电子逸出,则改用紫光照射也一定会有电子逸出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D.在14 7N+错误!He―→错误!O+X核反应中,X是质子,这个反应过程叫原子核的人工转变7.(多选)科学家使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错误!He+错误!H+4。

原子核物理试卷及答案10套

原子核物理试卷及答案10套

原子核物理 试卷A试简述下列物理概念 (20分)1.深度非弹性散射 2.同位旋 3.复合核 4.长射程α粒子壳层模型之所以成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并举两个用壳层模型解释实验现象较成功的例子。

(10分)用某一能量的124C +轰击209Bi 靶,得210Po 的生成率为311.610S -⨯,已知束流强度为0.1A μ,靶厚为2340gcm μ-(薄靶),求反应截面。

(10分)快中子照射铌靶时,能发生反应9392(,2)mNb n n Nb ,1/29210.15mT dNb β-=−−−−→ ,已知铌靶面积为23cm ,厚度为0.1cm ,靶面垂直于中子束,求铌靶经通量密度为102110cm s --的14MeV 中子照射8小时后,再冷却20天后的放射性活度(已知该反应截面935mb σ=,38.57Nb gcm ρ-=,93Nb 丰度为100o o )。

(15分)226Ra 是238U 衰变的产物,在铀矿中每62.810⨯个238U 原子便伴有一个226Ra 原子。

若已知226Ra 的半衰期2261/2()1620T Ra =年,而238U 的半衰期远远大于226Ra 的半衰期,试求238U 的半衰期。

(10分)对23(,)H d p H 反应,已知入射氘核能量 1.2d E MeV =,质子与氘核运动方向成直角飞出去,并具有能量 3.30p T MeV =,试求核反应的反应能。

(10分)95Zr 的衰变纲图如下图,试根据β衰变和γ跃迁的选择定则判断每一β衰变的衰变级次和每一γ跃迁的跃迁类型。

(15分)试求活度1.0毫居里的59Fe 在1秒钟内发射的每一能量的光子数和内转换电子的数目。

59Fe 核衰变纲图如下图。

各γ光子的内转换系数等于411.810()γ-⨯、421.410()γ-⨯和33710()γ-⨯,发射2γ和3γ的几率之比等于1:15。

(10分)试卷(B卷)一、简述下列物理名词:(15分)1、削裂反应2、全融合反应3、镜像核4、轨道电子俘获二、简述液滴模型的实验基础,液滴模型的基本思想和成功应用液滴模型的两个例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2核能作业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2核能作业

17.2核能作业
课堂作业:
1. 以下属于链式反应的是()
A. 氢弹爆炸
B. 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
C. 原子弹爆炸
D. 连续发生的强烈化学反应
2. 聚变现象发生在()
A. 重核与重核之间
B. 轻核与轻核之间
C. 重核与轻核之间
D. 任意两种原子核之间
课下作业:
1. 关于核电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核电站中的核裂变是无法控制的
B. 核电站释放核能的设备是核反应堆
C. 当前核电站主要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
D. 核电站使用过的核燃料还可以进一步在火力发电厂中二次利用,以节约能源
2. 要实现链式反应,除了要有足够的_____________外,还必须有速度适当的________________。

3. 核能是指原子核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
一是重核____________, 二是轻核____________。

答案:
课堂作业:
1. C
2. B
课下作业:
1. B
2. 铀核;中子
3. 裂变;聚变;分裂;聚合。

[推荐学习](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课时作业六十四 原子核

[推荐学习](江苏专版)2019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课时作业六十四 原子核

课时作业六十四原子核(限时:45分钟)(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1.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8 92U→234 90Th+4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2.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14 7N+42He→17 8O+11HB.238 92U→234 90Th+42HeC.21H+31H→42He+10nD.234 90Th→234 91Pa+0-1e3.如图中曲线a、b、c、d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第3题图A.a、b为β粒子的径迹 B.a、b为γ粒子的径迹C.c、d为α粒子的径迹 D.c、d为β粒子的径迹4.235 92U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207 82Pb,则( )A.m=7,n=3 B.m=7,n=4C.m=14,n=9 D.m=14,n=18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吸收的能量或原子核拆解成核子放出的能量称为结合能B.重核与中等质量原子核相比较,重核的结合能和比结合能都大C.重核的裂变反应和轻核的聚变反应过程中,都有质量亏损D.若某次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Δm,则本次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Δmc2(c为光速) 6.(多选)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第6题图A.②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B.①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C.③照射食品可以杀死腐败的细菌D.③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7.如图所示,x为放射源,L为一纸板,纸板与计数器之间有强磁场B.当强磁场移开时,计数器的计数率不变,说明放射源中没有______(选填“α”、“ β”或“γ”)粒子;将纸板L移开,计数器计数率大幅度上升,这表明放射源中有______(选填“α”、“ β”或“γ”)粒子.第7题图8.(17年南京三模)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着各种核聚变反应,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是其中一种,请写出其核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1,氚核的比结合能为E2,氦核的比结合能为E3,则上述反应释放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9.轻核聚变比重核裂变能够释放更多的能量,若实现受控核聚变,且稳定地输出聚变能,人类将不再有“能源危机”.一个氘核(21H)和一个氚核(31H)聚变成一个新核并放出一个中子(10 n).(1)完成上述核聚变方程21H+31H→______+10n(2)已知上述核聚变中质量亏损为Δm,真空中光速为c,则该核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_.10.(16年南通一模)一静止的钚核发生衰变后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铀核.已知钚核质量为m1,α粒子质量为m2,铀核质量为m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1)如果放出的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求铀核的速度大小v′.(2)求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11.3015P是人类首先制造出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半衰期为2.5 min,能衰变为3014Si和一个未知粒子.(1)写出该衰变的方程;(2)已知容器中原有纯3015P的质量为m,求5 min后容器中剩余3015P的质量.12.(15年江苏高考)取质子的质量m p=1.6726×10-27 kg,中子的质量m n=1.6749×10-27kg,光速c=3×108m/s,请计算α粒子的结合能.(计-27kg,α粒子的质量mα=6.6467×10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课时作业(六十四) 原子核1.B 【解析】 A 、D 项,衰变后质量转化为能量,故动能不守恒,质量不守恒,故A 项、D 项错误.B 项,衰变满足动量守恒,故B 项正确.C 项,原子核的半衰期指的是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描述的是统计规律;而衰变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是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两者一般情况下不相等,故C 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B 【解析】 α衰变是指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向外辐射出α粒子,即在核反应中有新核的产生,并且其中之一为α粒子.在C 中也生成了α粒子,但是是两个质量较小的核生成的新核,这个核反应为聚变反应.所以答案选B.3.D 【解析】 β粒子带负电,根据左手定则可知β粒子初始时受到的洛伦兹力向下,所以β粒子会向下偏转,故A 项错误,D 项正确.γ粒子不带电,所以不受洛伦兹力的作用,不会发生偏转,故B 项错误.α粒子带正电,根据左手定则可知α粒子初始时受到的洛伦兹力向上,所以α粒子会向上偏转,故C 项错误.4.B 【解析】 衰变过程满足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先写出核反应方程 235 92U →207 82Pb +n 42He +m 0-1e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列出方程:235=207+4m ,92=82+2m -n ,解得m =7,n =4.故选B.5.CD 【解析】 原子核分解成核子时需要的能量为结合能,它等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放出的能量,A 错.中等质量的原子核比结合能较大,B 错.重核的裂变反应和轻核的聚变反应过程中,都有质量亏损,C 正确;若某次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Δm ,由ΔE =Δmc2可知,本次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Δmc 2(c 为光速),D 正确.6.CD 【解析】 从题图可知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由强到弱分别是③(γ射线)、②(β射线)、①(α射线),其中α射线的电离作用最强,选项B 错;β射线是核内中子转化而来,选项A 错误;γ射线是原子核从高能级到低能级跃迁产生的,电离作用最弱,选项D 正确.故选CD.7.β α 【解析】 将磁场移开后,计数器所得计数率保持不变,说明穿过纸板的粒子中无带电粒子,故没有β射线;将薄纸板L 移开,计数率大幅上升,说明射线中有穿透力很弱的粒子,因此放射源有α.8.21H +31H →42He +10n 4E 3-2E 1-3E 2 【解析】 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守恒守恒,知核反应方程为21H +31H →42He +10n ,根据比结合能等于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值,则有:该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ΔE =4E 3-2E 1-3E 2.9.(1)42He (2)Δmc 2 【解析】 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聚变方程是238 92U →234 90Th +42He.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该核反应中所释放的能量为ΔE =Δmc 2.10.(1)m 2m 3v (2)(m 1-m 2-m 3)c 2 【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0=m 2v -m 3v ′解得v ′=m 2m 3v ②质量亏损Δm =m 1-m 2-m 3,释放的总能量ΔE =Δmc 2,ΔE =(m 1-m 2-m 3)c 2.11.(1)3015P →3014Si +01e (2)m 4【解析】 (1)衰变的方程为:3015P →3014Si +01e ;(2)半衰期为2.5 min ,则经过5 min 后发生2次衰变,则容器中剩余3015P 的质量为:m 4. 12.4.3×10-12 J 【解析】 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生成一个α粒子,该核反应中有质量亏损,释放出核能.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 =Δmc 2可得:ΔE =(2m p +2m n -m α)c2=4.3×10-12 J.。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六章第2讲原子核物理精练(含解析)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十六章第2讲原子核物理精练(含解析)

第 2 讲 原子核物理A 组 基础巩固1. (2018 海淀零模 ) 关于天然放射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有关 , 温度越高半衰期越短C. 放射性元素发生 β 衰变时所释放出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D. 机场、车站进行安检时 ,能发现箱内危险物品 ,是利用了 α 射线较强的穿透能力 答案 C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可分 ,A 错;半衰期与外界温度无关 ,B 错;机场、车站利用 X 射线穿透 物品进行安检 ,D 错误。

2. (2018 东城一模 )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 , 属于核聚变的是 ( )AU Th He B Th Pa eC H H He n 答案 C A 项属于 α 衰变 ,B 项属于 β 衰变 ,D 项属于核裂变。

3. (2018 西城一模 )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 , 属于 β 衰变的是 ( )答案 A A 是β衰变方程。

B 是轻核聚变方程。

C 是α衰变方程。

D 是人工转变发现质子的方程。

4. (2018 西城二模 ) 碳 12 的原子核是由 6 个质子和 6 个中子构成的 , 各质子之间存在着三种相互作用力 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

这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 A. 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A Th Pae B H H He nC U Th He DN He OD U n BaB. 万有引力、核力、库仑力C. 库仑力、万有引力、核力D. 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答案 A 质子带正电荷 , 中子不带电 , 因此 , 原子核中的粒子之间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引力才能将它们结 合在一起 ,否则质子间的库仑力会使原子核裂开 ,这个强大的引力不可能是万有引力 , 因为质子间的库仑 力比万有引力大许多。

而能将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在一起的力是核力 , 核力比库仑力大。

5. (2018 朝阳二模 ) 关于 α、β、γ 三种射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种射线都带电 B.三种射线都是电磁波C. α 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D.β 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答案 C α 射线是高速氦核流 ,β 射线是高速电子流。

高考物理总复习 核反应 核能讲与练配套课时作业 新课标

高考物理总复习 核反应 核能讲与练配套课时作业 新课标

课时作业46 核反应核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8′=64′)1.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1、x2、x3和x4各代表某种粒子.①92235U+01n→3895Sr+54138Xe+3x1②12H+x2→23He+01n③92238U→90234Th+x3④1224Mg+24He→1327Al+x4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x1是中子B.x2是质子C.x3是α粒子D.x4是氘核解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x1是中子,x2是氘核,x3是α粒子,x4是质子.答案:AC2.激光中子是由一重原子核吸收一光子后发射一中子而产生的,光子的极限能量大约是10 MeV.假定中子从原子核上向外移开距离10-13cm所受的力保持不变,则中子与原子核间的作用力的数量级是( )A.10-3N B.10 NC.103N D.无法计算解析:10 MeV=1.6×10-12J,而根据功的知识,f=1.6×10-1210-15N=1.6×103N,比较接近C项.答案:C3.(2011·广东模拟)“轨道电子俘获”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极小,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关于一个静止的母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相同B.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C.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D.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解析:子核的动量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p=2mE k可知,子核的动能小于中微子的动能,母核的电荷数等于子核的电荷数,中微子的质量极小,质量数为零.答案:ABD4.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 92238U 核,发生α衰变后生成Th 核,衰变后的α粒子速度方向垂直于磁场方向,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衰变方程可表示为: 92238U = 90234Th +24He②衰变后的Th 核和α粒子的轨迹是两个内切圆,轨道半径之比为1∶45③Th 核和α粒子的动能之比为2∶117④若α粒子转了117圈,则Th 核转了90圈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③④ 解析:衰变过程不可逆,不能用等号;衰变后的Th 核和α粒子的轨迹是两个外切圆,由于Th 核和α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因此动能之比等于质量比的倒数为2∶117,周期之比等于比荷比的倒数为117∶90,故α粒子转了117圈,则Th 核转了90圈.答案:D5.(2009·安徽高考)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作业:第二十二章 第2节 核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作业:第二十二章 第2节 核能

第2节核能知识点1了解核能1.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________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但一旦使原子核________或________,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2.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A.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B.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C.带正电的质子、带负电的电子和不带电的中子D.带负电的电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知识点2核裂变与核聚变3.1934年至1938年,科学家先后用________轰击质量比较大的________,使其发生________,人类有效地获得了大量核能,这种反应叫核裂变。

4.核聚变是指质量很______的原子核,在________下结合成新的__________来获取核能的途径。

5.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

它获取核能是图22-2-1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途径,太阳核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爆炸。

图22-2-16.[2019·锦州改编] 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核潜艇是利用核反应堆中发生的________(选填“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工作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这种核反应是________(选填“可控制”或“不可控制”)的。

核能属于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7.图22-2-2为田湾核电站发电流程图。

在核电站的发电过程中,核能的获取途径及能量转化顺序是()核反应堆⇨汽轮机⇨发电机⇨电图22-2-2A.聚变;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B.聚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C.裂变;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D.裂变;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8.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下列属于氢弹原理的是() A.核聚变B.核裂变C.先聚变后裂变D.先裂变后聚变9.如图22-2-3所示,关于核能以及核电站的说法错误的是()图22-2-3A.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B.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链式反应C.核废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能量转换:核能→机械能→热能→电能10.为缓解电力紧张的状况,我国陆续建造了一些核电站。

高考物理总复习 配餐作业34 原子核和核能(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物理总复习 配餐作业34 原子核和核能(2021年最新整理)

2018年高考物理总复习配餐作业34 原子核和核能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物理总复习配餐作业34 原子核和核能)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物理总复习配餐作业34 原子核和核能的全部内容。

(三十四)原子核和核能A组·基础巩固题1。

下列与α粒子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B.错误!U (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就变为错误!Th(钍234)C.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错误!He+错误!N →错误!O+错误!nD.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解析α射线是速度为0。

1c的氦核流,穿透能力最弱,A错误。

由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核电荷数守恒可知B项正确,C项中核电荷数和质量数都不守恒,C错误,D项中的物理学家不是玻尔而是卢瑟福所以D错误.答案B2.在存放放射性元素时,若把放射性元素①置于大量水中;②密封于铅盒中;③与轻核元素结合成化合物。

则( )A.措施①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B.措施②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C.措施③可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D.上述措施均无法减缓放射性元素衰变解析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快慢由其原子核内部结构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所以A、B、C 错误,D正确。

答案D3.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

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

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A BC D解析设半衰期为τ,则剩余质量m=m0,故m-t图象是曲线,C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物理综合作业
1、什么是散裂中子源?
2、中子源特征
3、散裂中子源与反应堆中子源相比优点
4、在测井中的前景
5、世界上的散裂中子源
6、问题
一、什么是散裂中子源?
当一个中高能质子,打到重原子核上时,一些中子被轰击出来,这个过程被称为散裂反应。

被轰击的原子核温度升高,更多的中子就会“沸腾”起来并脱离原子核的束缚。

如果将一个垒球用力投到装满球的筐中,有一些球会立刻蹦出来,而更多的球则会弹跳并翻出筐外,散裂反应与这个过程很相似。

每个与原子核相作用的质子能够轰击出20到30个中子。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基于先进加速器技术的
散裂中子源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中子源。

其基本原理是用高能强流质子加速器产生能量在1GeV以上的质子束轰击重元素靶(如钨或铀),在靶中发生散裂反应,产生大量的中子。

当一个中等能量的质子打到重核(钨、汞等元素)之后会导致重核的不稳定而“蒸发”出20-30个中子,这样重核“裂开”并向各个方向“发散”出相当多的中子,大大提高了中子的产生效率,按这种原理工作的装置称为散裂中子源。

(过程如下图)
二、中子源特征
用中子散射技术来进行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与X射线技术以及同步辐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中子具有同位素识别能力。

中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可以轻易地识别同位素,包括像氢、碳、氧,还可以识别原子系数相邻的元素,如铁、钴、镍,对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的研究,对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以及一些合金材料和磁性材料的研究特别有利。

因此,中子科学装置成为开展生命科学研究重要的平台。

2、中子不带电,但有磁矩,它和晶格的磁散射是直接探测物质磁性结构和磁动力学的唯一物理工具,可以用来研究磁性材料的磁结
构和磁相互作用,现代磁学就建立在中子散射技术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上,可以说没有中子散射技术,就没有现代的磁学。

3、中子的波长和晶格参数相近,中子的能量和晶格的元激发可比,因此中子可用于研究固体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怔。

中子非弹性散射是研究动力学特怔的理想的物理工具。

长波中子小角散射是研究纳米、生物、聚合物大分子的特殊实验工具。

4、中子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因为中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没有库
仑位垒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引起电离,因此它穿透力强,可以观测样品的整体效应,可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不受容器和装置的影响观察物质结构。

5、热中子引起的损伤较小,是一种高度无损的技术。

对生物体
的损伤,热中子比X射线要小一百倍,特别适用实时地研究生物活体(如蛋白质,病毒的生命活动)。

最早期使用的中子源是放射性同位素中子源,将可以自发发射α
射线的元素与靶物质混合在一块,靶物质吸收一个α射线粒子即可
放射出一个中子,通过这种反应产生中子,其优点是中子源非常微小,用起来比较方便,但缺点也很明显,因为这种中子源的强度达不到太高,即中子注量率非常低,同时,这种中子源通常受到寿命的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源强逐渐衰减,这些缺陷影响和限制了它的使用。

20世纪用于中子核物理研究的主要工具是用低能粒子加速器产
生的带电粒子束轰击靶,通过核反应来产生中子,它的特点是,能量单一、脉冲性能比较好,这对于精密的核物理实验非常重要。

缺点是
中子的注量相对较低,中子产生效率较低,不太经济。

例如用400千电子伏特的氘反应来产生中子,每产生一个中子,要消耗一万兆电子伏特的能量。

因此,低能加速器中子源不适合于生产同位素、生产核材料。

反应堆中子源应用最为广泛。

一般情况下反应堆中子源所能提供的中子注量率为1013-14/cm2.s,20世纪90年代之后,国际上已经有了高通量研究性反应堆,中子注量率可以达到1015/cm2.s,一些大型的快堆,可达5×1015/cm2.s,接近反应堆中子源受材料与热工限制的极限,已是相当强的中子源。

但由于反应堆散热技术的限制,反应堆提供的中子通量很难超过当前美国的HF高通量堆达到的最高指标3 ×10 15 n/cm2.s。

散裂中子源的出现突破了反应堆中子源中子通量的极限。

当快速粒子如高能质子轰击重原子核时,一些中子被“剥离”,或被轰击出来,在核反应中被称为散裂。

散裂反应和裂变反应的不同点是:它不释放那么高的能量,但它可以将一个原子核打成几块,可能是三块,也可能是四块,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中子、质子、介子、中微子等产物,对开展核物理前沿课题研究和应用研究非常有用,且所产生的中子还会在相临的靶核上继续通过核反应产生中子——即核外级联。

一个质子在后靶大概可以产生20到30个中子,这是散裂中子源的基本条件。

20世纪80年代起,质子加速器驱动的散裂中子源,逐渐地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其原理比较简单,用中能强流质子加速器,产生1GeV 左右的中能质子(束功率为兆瓦量级)轰击重元素靶(如铅、钨或者
铀、钍重靶),在靶中产生散裂反应,具有高有效中子通量、无放射性核废料等特征。

散裂中子源的特点是在比较小的体积内可产生比较高的中子通量,每个中子能量沉积比反应堆低4-8倍单位体积的中子强度比裂变堆高4-8倍可用较低功率产生与高通量堆相当或更高的平均中子通量。

要达到1×1015/cm2.s 的平均中子通量,散裂源需5兆瓦束功率,而高通量堆则需60兆瓦热功率。

散裂中子源的脉冲特性是由加速器所决定的,因此它的脉冲化对于中子通量并不造成损失,如果配上飞行时间技术,可以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性能,对于开展材料和生命科学中,包括一些中子核物理,一些动态特性的研究极为关键。

散裂中子源能提供的中子能谱更加宽广,它可以提供从电子伏特,到几百兆电子伏特宽广能区的中子,大大地扩展了中子科学研究的范围,拓深了中子科学研究的领域。

发达国家正把建设高性能散裂中子源作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

三、散裂中子源与反应堆中子源相比有以下优点:
1、它和脉冲时间飞行技术结合后,能使用脉冲散裂中子源产生的中子脉冲里的全部中子,并有极高的能量分辨率。

从而使谱仪的样品处的中子通量和核反应堆相比提高了100倍以上。

比如英国ISIS 脉冲中子源的粉末衍射仪GEM,只需1毫克的样品就能测出衍射谱。

美国在建的MW级SNS脉冲散裂中子源的工程材料衍射仪,只用1/10秒就能测出衍射谱。

比核反应堆的相应衍射仪快几百倍。

2、脉冲技术给出高分辨率和低本底。

脉冲中子源的谱仪具有最高的能量分辨率(d/dd=0.04%
和0.1mev)。

脉冲当中含不
同波长的超热、热和冷中子,
因此谱仪的频宽大,和核反
应堆的谱仪比较,能将能量
转移范围扩大5-10倍。

(如右图)
3、脉冲中子源不用核燃料,不产生核废物,不污染环境。

停电就不再产生质子、中子,绝对安全。

4、建造费和运行费较低。

散裂脉冲中子源的配套工程较少(不需要核反应堆必备的庞大的冷却水系统,核废料的贮存转运空间,和复杂的多层次核反应安全保护系统)。

特别要提到的是慢化中子用的慢化器的制冷功率仅二、三百瓦,比核反应堆用的小十倍,制冷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费用也大致小十倍,大大降低散热和致冷的投资。

四、在测井中的前景
首先,脉冲中子源不用核燃料,不产生核废物,不污染环境。

停电就不再产生质子、中子,可控性强,绝对安全。

脉冲技术给出高分辨率和低本底。

脉冲中子源的谱仪具有最高的能量分辨率(d/dd=0.04% 和0.1mev)。

脉冲当中含不同波长的超热、热和冷中子,因此谱仪的频宽大,和核反应堆的谱仪比较,能将能量转移范围扩大5-10倍。

中子具有同位素识别能力。

中子与核的相互作用可以轻易地识别同位素,包括像氢、碳、氧,还可以识别原子系数相邻的元素,分辨率高,可用于识别岩性。

中子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因为中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没有库仑位垒的影响,同时也不会引起电离,因此它穿透力强,可以观测样品的整体效应,可在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不受容器和装置的影响观察物质结构。

五、世界上的散裂中子源
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在建和计划筹建的脉冲式中子源如下表:
中国迄今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20日在广东省东莞市奠基,其建成后,将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并与正在运行的美国、日本、英国散裂中子源一起,构成世界四大脉冲式散裂中子源。

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一台负氢离子直线加速器、一台快循环同步加速器(RCS)、一个靶站、3台中子谱仪,以及与
其配套的辅助设施和土建工程。

其原理是:离子源产生的负氢离子束流,通过射频四极加速器聚束和加速后,由漂移管直线加速器把束流能量进一步提高,负氢离子经剥离注入到一台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中,把束流加速到最后能量1.6GeV。

从环形加速器引出的功率为100kW
质子束流经传输线打向钨靶,在靶上产生的散裂快中子经慢化,再通过中子束道和中子导管引向中子谱仪,供用户开展实验研究。

中国散裂中子源装置结构图(图1)
六、问题
1.高能粒子轰击靶核,提供中子后,靶核变为什么?
2.散裂中子源是脉冲中子源的一种,现在还没有应用在测井中,原因是什么?或者散裂中子源缩小到可以放入井眼的问题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