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

合集下载

英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与公民教育

英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与公民教育

英国的多元文化教育与公民教育作者:David G. Burnett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第04期摘要:全球化和多元化对许多国家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同时也要求这些国家的教育适应其人口多元化的发展。

过去60年英国也在致力于探寻一条适应其人口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人口的多元化发展,不仅要求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也要求教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然而这种由人口多元化带来的差异与统一的国家和公民身份融合仍显得比较困难。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多样性;公民;英国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4-0005-07全球化不仅增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也加速了这些国家内部的多元化。

尽管中英两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两国之间仍有很多发展经验值得相互借鉴,如两国都面临着为其多元化人口提供相应的教育需求。

多元文化主义作为一项国家政策于1971年始于加拿大,随后1973年澳大利亚和许多欧盟国家也将多元文化主义作为其国家政策的一部分。

多元文化主义要求学校制定多元文化教育方针。

最近一些欧洲国家和地区如荷兰[1 ]和丹麦[2 ],其国家政策也重回多元文化主义,相似的政策调整在英国引起了较多争议。

在这些多元文化主义国家,对于促进不同民族间的融合和鼓励不同文化社区的独立,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矛盾。

过去20年这些矛盾也要求英国调整其教育政策,并促使其学校教育模式和课程内容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本文以英国多元文化教育为主题,论述了学校实施的多元文化政策,例证了许多人认同的多元文化教育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3 ]的原因。

多元文化教育在英国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果没有,多元文化教育应怎样实施?一、英国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由相互间竞争激烈的多民族组成。

罗马人征服凯尔特民族(Celtic peoples)后,不列颠群岛的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罗马帝国的疆域也从苏格兰扩张至埃及。

第15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5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点二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
5.重要成就:(1)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应用, 使工厂的建立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出用蒸汽作动力的轮船。 (3)1825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的“旅行者”号火车机车,在英
考点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军事同盟,德奥意“三国同盟”形成。 ②三国协约:英国(核心)、法国、俄国。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 协定;1904年和1907年,英国分别与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最终形 成“三国协约”。 (5)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6)影响:两大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活动,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在凡尔登战役中,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由此可见战争的残酷性,给 人类带来的是深重的灾难。所以我们想要避免战争的发生,就要努力 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主义,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 和平。各国人民之间要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这样才能遏制霸权 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要充分发挥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的作用。
第 15 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点一 近代科学革命 1. 牛顿
(1)国籍:英国 (2)主要成就:①天文学领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②数学领域:
创建微积分;③力学领域: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其中力 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 (3)作用: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现代科学之 父”。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来生产领域 的创造发明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理论依据。
明碳丝灯泡,他一生发明了很多产品,正式注册的有一千三百多 种,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被誉为“发明大王”。 (3)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设计出使用液体燃料的内燃机。 1885年,他试制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成功。(4)1903年,美国莱 特兄弟制造出第一架飞机。

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的历史与现代化(精)

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的历史与现代化(精)

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的历史与现代化钱乘旦2007年09月17日13:54光明日报内容提要20世纪的历史发展是不平衡的。

从一开始,建立现代国家的努力就席卷了整个非西方世界。

革命缔造了许多现代民族国家,也造成了世界落后地区的巨大政治动荡。

与此同时,基本上完成了现代化的欧美国家在繁华的背后也隐藏着深刻的危机,这种源自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两次把全世界推入世界大战的浩劫之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西方现代化国家开始在修补资本主义和修正民族国家两个方向上进行调整,而诸多非西方地区则开始了大规模现代化的进程,“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

20世纪的不平衡发展还伴随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激烈对抗。

归根结底,现代化及其引发的不平衡发展是近现代历史主要的冲突来源,这也预示着未来世界将会在更加尖锐的不平衡中向前发展。

(一20世纪开始的时候,世界上正在打两场战争,一场在亚洲东部: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另一场在非洲南部:英国人征服了荷兰人的后裔。

两场战争都说明:工业文明正携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冲向全球,任何人想要抵挡它都是不可能的。

古老的帝国会在它面前坍塌,欧洲的农垦殖民者也会在它面前退让。

英国似乎是工业文明的体现者,其庞大帝国已经达到了顶峰。

欧洲这时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各大洲似乎都衰落了。

但不久后另一场战争却使整个世界为之震动:在日俄战争中,亚洲的日本人打败了欧洲的俄国人!于是人们发现:问题不在于是欧洲还是亚洲,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问题在于要不要现代化。

事实上,这时一切民族都在作最后的选择:是维护自己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古老的文明,还是变革?而“现代化”其实是不容选择的。

20世纪就这样开始了它的进程。

为追求现代化,革命的浪潮滚滚而来,它首先在俄国发生,接着又席卷亚洲,然后掠过南美,最后冲进了非洲。

在革命中,旧的制度被推翻,新的民族站起来,新民族的目标是实行现代化,为此则需要建立现代民族国家。

现代化是以民族国家为载体的,古老的国家框架不足以应付新的世界局面,欧洲的成功说明了这一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历史:20世纪战争与和平【材料解析题辑】(选修三)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材料二“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国务大臣毕洛夫材料三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4分)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总值超过老盘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但殖民地份额却远远小于英法。

(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这对英德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导致英德矛盾日益尖锐。

(4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上述要求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组建三国军事同盟集团,大幅度扩充和增加军费开支,科技成果应用于军事,煽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等。

(4分)2.历史图片是人类历史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缩影。

观察下列图片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用史实说明产生的影响。

(4分)苏联人民誓死保卫国家,反抗法西斯侵略的坚强决心和高昂的斗志材料二(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简述产生的历史影响。

(4分)英美及世界人民逐步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法西斯侵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国家集合到反法西斯的大旗下,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从根本上扭转了国际力量对比的不利局面,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分)材料三(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5分)图片反映了在战争的打击和人民反战情绪高涨等因素推动下,各国利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矛盾。

一方面一系列国际和平会议的召开,反映了各国趋向采用和平手段解决矛盾和纠纷。

这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并对一战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这一系列会议均被大国操纵,并不能彻底解决大国之间的矛盾,使其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大打折扣。

20世纪英国世袭贵族的衰落

20世纪英国世袭贵族的衰落

20世纪英国世袭贵族的衰落阎照祥1998年至今,英国政府有步骤地实行改革,最终剥夺了数百名世袭贵族在上院的席位和表决权。

这次改革虽然没有历史上那种轰轰烈烈的场面,但作用不容低估。

它废除了议会中以爵位世袭为传承纽带的特权制,代之以非世袭的议员选任制。

可以想到,若无1997年工党的上台,就不会有这次议会改革。

即便如此,该党还是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实行改革的。

多年来世袭贵族政治特权的削弱、大地产经济基础的瓦解和上院贵族成分的改变是它得以成功的基本要素。

正因为这些改革顺应了社会发展,所以才不会遇到大的阻力。

鉴于此事件发生不久,以及学术界对此研究的不足,本文着重分析20世纪英国贵族衰落和导致这次改革的主要原因。

政治特权的削弱“光荣革命”后的一个半世纪里,英国世袭贵族经历了空前的辉煌和荣耀。

他们全面控制了国家各种政治权力,形成该国历史上的“贵族时代”。

资产阶级和广大民众为反抗贵族寡头政体多次开展斗争,迫使统治阶级陆续实行改革。

其中19世纪的几次议会改革和文官制度改革削弱了土地贵族的政治特权,工业资产阶级在立法和行政部门的实力相应加强。

首相任命贵族特权的行使渐渐成为自由党和工党打击政敌和世袭贵族的武器。

1836年,约翰・罗素正告内阁务必重视增封本党贵族,以防止上院否决和修改政府重要议案。

3年后墨尔本勋爵指出:当内阁依旧得到国王和下院支持时,即使上院反对,仍不必辞职。

1869年,索尔兹泊里侯爵断言:若某议案遭到上院否决后重新又在下院通过,那么它理应成为法律;议会某院若无民众支持,不可让它支配另一议院①。

这些意见申明了一种宪法精神:在下院至上和责任内阁原则已经确立时,一个世袭的立法团体,不应与代议性质的下院抗衡。

19世纪中期,自由党人长期执政,通过封赐新贵逐渐改变了上院成分,两院冲突减少。

而后,保守党人占据政治优势,他们敕封的贵族相应增多,又使上院成为保守党的工具。

如1880年,上院拒绝了关于赔偿爱尔兰被逐佃农的法案。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集训(17)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集训(17)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024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集训(17)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选择题1.这一事件是人类向未知世界的进军,是人们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这一事件”是()A.文艺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三角贸易D.巴黎公社成立2.某学者在探究文艺复兴的起源时提出:“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

”该学者意在强调()A.文艺复兴起源于佛罗伦萨B.文艺复兴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C.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D.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A.分权制衡B.推翻君主专制C.议会制约王权D.保护私有财产4.独立战争结束后,“公民”一词的使用量在新制定的州宪法中急剧上升,并为1787年制定的《联邦宪法》所采用,而“臣民”一词则逐渐淡出相关的宪法性文件。

这一用词变化表明独立战争()A.增强了人民的参政意识B.具备资产阶级革命属性C.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D.鼓舞北美人民反抗斗志5.不同币值的美元上有一些领导人的头像,能够匹配的是()A.①—负责起草《独立宣言》B.②—领导大陆军取得胜利C.③—废除了美国的奴隶制D.④—避免了美国南北分裂6.正如恩格斯说的一样“拿破仑走到哪里,哪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对老爷的贡赋等一大堆陈腐废物,连同老爷本身,就像被魔杖点了一下似的立即消失”。

据此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A.打击欧洲封建势力B.扩大了法国的疆域C.不具备侵略的性质D.稳定了法国的政局7.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

考研政治理论基本知识复习讲义(14)

考研政治理论基本知识复习讲义(14)

考研政治理论基本知识复习讲义(14)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激烈争夺引发了1914至1918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导致欧洲走向衰落和美国、日本作为世界大国的兴起。

1917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

十月革命建立了一条从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929至1933,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也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1939到1945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英国相对衰落的时代的原因及启示

20世纪英国相对衰落的时代的原因及启示

英国经济从1870以后就出现了衰落迹象,而且这种相对衰落存在于整体绝对优势之中。

实际上,像英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不能保持领先的发展速度,绝对的落后就是迟早的事。

那么,英国相对衰落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丧失了科技的优势。

麦格劳将工业革命分为三段,毫无疑问,英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绝对领先者。

同其他依然停留在农业经济的国家来说,英国的变化是无与伦比的。

但据1851年的英国人口调查,农业依然是英国最大的行业,从业人口179万人,煤矿业和棉纺织业是当时的主要工业部门,分别有52.7万人和24.6万人;手工业者依然占很大的比例,比如鞋匠就有27.4万人,比棉纺织业的人数还要多。

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被许多学者称为古典工业革命。

有的西方学者甚至指出:英国在1870年以前或许已经一直在快速地工业化,但它仍然是一种农业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是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工业化的进程。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虽然也有一些发明,如合成染料、贝氏炼钢法、蒸汽涡轮等,但内燃机、柴油机、汽车、发电机和电动机等多是德国人的发明或改造,美国发明了环锭纺纱机、打字机、白炽灯和电话等。

事实表明,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已不是英国;即使英国有一些新技术成果,也因思想保守而没有及时加以利用,墙内开花墙外红。

例如,英国人在70年代末发明了从廉价的铁矿石中提炼钢的方法,但英国却长期沿用旧的炼钢法,1886年和1893年,英国的钢产量分别被采用新办法的美国和德国超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行业,在这些领域英国都未能跟上。

19世纪最后25年里电力和电机产品在一些国家受到重视,但英国有运行良好的蒸汽机,因此英国人问:“煤价很低廉,它对于我的父辈一直很合用,现在我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第二,未进行产业更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四大支柱产业是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它们是保住英国经济优势的几个关键部门。

题型8 非选择题

题型8 非选择题

题型8 非选择题·归纳概括、评述评价类设问归纳概括类试题指的是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

这类试题在提问方式上多使用“归纳”、“概括”、“简述”等关键词。

,“评价”,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或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就是对史学观点或历史材料进行分析评论。

评价、评述类设问含有这样的词语:评价、简评、评论、说明、证明、解释、你认为、如何理解、你的看法等。

1.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地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

……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

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

……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纷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材料二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

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 000多家房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

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萎缩,许多人拖欠贷款。

1929年10月,美国房地产市场骤然滑坡。

——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材料三改革开放30年来,房地产业快速发展。

……据统计,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达20%,对GDP的贡献,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则更大。

——徐挺立《改革开放30年房地产业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8分)(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

(4分)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是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的?(4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房地产业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百年社会学帝国主义研究

百年社会学帝国主义研究

百年社会学帝国主义研究George Steinmetz2012-8-1 21:40: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50年前,美国著名社会学家C.赖特·米尔斯对重现于我们当今时代的两个话题尤为关切:社会科学思想家的自主权和新的、不同于以往的帝国主义形式出现。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严厉批评狭隘的政策研究,称之为“抽象的经验主义”。

米尔斯提出:“如果社会科学没有自主权,它就不能成为对公众负责的社会事业。

”1948年,米尔斯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等著名杂志上号召创建“第三种科学”,强调社会科学的政策导向与美国帝国主义之间的冲突在不断增加。

战争期间,米尔斯已与汉斯·格斯合著《性格与社会结构》,他在此书中提出,相对于欧洲殖民主义直接统治国外政治实体,美国已经沦为另外一种新形式的帝国——“在没有承担相应的政治责任的情况下,通过拓展海外海军和空军军事基地扩张军事控制领域”。

米尔斯认为,美国这种新形式的帝国主义与知识分子生活恶化不无关联。

另外,他指出,所谓的美国“超级社会”的出现,使其在制定国际政策和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面的权力剧增——一种“扩大了的、更加集权地创造历史的方式”。

与此同时,大多数社会科学家沦为“专家”,按照“主人”授意行事,对此,米尔斯称之为“疯子现实主义”。

半个世纪前,米尔斯与英国新左派和英国社会学家关系密切。

那一历史时期,世界上几乎所有的社会学家都对帝国研究和知识分子的研究作出重要而持久的贡献。

另外一个著名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与米尔斯处于同一时期,其著作为《法国的工作和工人》(Work and Workers in France)。

布迪厄的思想引起当代在殖民地工作的法国社会学家作品的回应,如乔治·巴朗迪耶曾引进“殖民状况”的概念,从此在社会学领域自成一格,他的代表作为《1955年黑非洲当代社会学》(1955 Sociology of Contemporary Black Africa)。

全国版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1含解析

全国版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六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1含解析

第十六单元其次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练好题·考点自测1.[2024重庆质量抽测]20世纪40年头和50年头前期,IMF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欧洲国家,从20世纪50年头中期起先,其贷款虽给亚非拉国家,但大部分只给亲美和亲西方的国家;同时,美国利用一些亚洲国家反对中国和苏联,在美国的操纵下,这些亚洲国家从IMF得到很多好处,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这说明IMF( )A.具有冷战的时代烙印B.满意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须要C.助推了亚洲经济发展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2024全国百校联盟联考]1947年4—10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进行关税减让的谈判,共达成123项关税减让协议,涉及45 000项商品。

1947年10月,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关贸总协定除每年召开大会外,主要活动是主持减税谈判,定出减让税率。

这说明关贸总协定力图( )A.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B.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话语权C.根除各国利己主义政策D.推动世界贸易制度化和体系化3.[2024湖北六校联考]1968年3月14日,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为350—400吨,打破历史纪录。

美、英、法等8国经过协商后确定,不再维持黄金官价,任黄金价格自由上涨。

但是,各国政府和中心银行仍可按黄金官价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这表明( )A.黄金市场投机现象严峻B.东西方市场体系冲突加深C.美元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D.西欧经济共同体力气增加4.[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 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最大剥削者。

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务。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起先1583年英国人起先在北美殖民1600年伦敦商人组建东印度公司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斗争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742年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斗争1825年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胜利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斗争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的路途,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重建债务的盟国间金融协定所确定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全球化角度审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全球化角度审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从全球化角度审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1)概况:美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2)原因: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欧洲国家普遍衰落,美国大发横财。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1)概况: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并超过美国。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1)概况: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追求数量和速度的经济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作用明显。

(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发展,新科技革命的巨大影响,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西社会发展的对比(一)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作用的争论(1)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总结了布雷顿森林系对稳定战后经济发挥的重要作用。

吴晓灵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双挂钩”为世界经济提供了稳定的货币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成功构建,也为当时各国通过合作协商的形式解决争议问题提供了典范。

(2)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也充分肯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至今仍延续的重要影响。

朱光耀指出,布雷顿森体系在1973年结束,此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牙买加体系取代,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个重要机构,继续发挥着全球性的影响。

就这个意义而言,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政治经济金融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仍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法学派的发展历程

自然法学派的发展历程

自然法学派的发展历程自然法学派,是一个重视自然法理的法学概念。

自然法学派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壮大,现如今已经成为现代法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自然法学派的发展历程出发,对这一法学思想的基本准则和发展脉络进行详细介绍。

起源自然法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考和探讨。

在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过自然法的思想,认为自然法是指宇宙和自然规律,同时也是普遍适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

这样的哲学思想,充分展示了古代思想家对法律的理性思考和精神探索。

中世纪欧洲时期,自然法学派得到了持续的发展。

当时的欧洲,受到罗马法律的影响,偏重于实践和自然法的研究。

随着不断的发展和演进,自然法学派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法学派别之一,而主要代表人物为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高峰19世纪后期,自然法学派逐渐进入了高峰期。

当时的欧洲,受到进步思想、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自然法学派也与时代共同发展。

在德国,黑格尔和康德等哲学家在自然法方面有着很大的建树和贡献。

19世纪的英国,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在自然法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向世界宣扬了他自己的思想。

自然法学派逐渐成为19世纪法学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了异军特响的风采。

衰落20世纪自然法学派开始走向衰落,在20世纪中期,自然法学派已经处于低谷。

20世纪初,实用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席卷欧洲,对自然法学派造成巨大冲击。

此外,法学研究开始趋向社会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自然法学派的影响力逐渐削弱。

20世纪后期,虽然自然法学派逐渐被主流法学思想所淘汰,但却对现代法学思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自然法学派倡导自由、正义、人道主义和人的尊严等普遍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现代法学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传承和推广。

自然法学派在欧洲中世纪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激烈的争论,成为了当时欧洲法学思想的主流。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而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1991) 直接原因 苏联解体 根 本 原 因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经济改革 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激化各种矛盾 政治改革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错误长 期得不到纠正 影响:
(1)标志两极格局结束 (2)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严重挫折
知识整合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世 界 格 局 两极格局瓦解,暂时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世 界 形 势
总趋势:走向缓和
和平与动荡并存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 济 工业产量占2/3 出口贸易占1/3 黄金储备占3/4 武装部队3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控制操纵联合国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中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
小结
世 界 主 要 政 治 力 量 的 发 展 变 化 世 界 欧洲的联合 政 日本的崛起 实力上升 治 不结盟运动 格 局 表现 中国的振兴 多 极 强大的美国 实力下降 化 趋 强大的苏联 势 出 影响:冲击着两极格局 现 时间:20世纪60、70年代
②双方势均力敌,都拥有核武器,不敢贸然开战(两 败俱伤)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 德国的分裂 的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 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全面“冷 弹。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 朝鲜的分裂 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 战” 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2012历史综合训练(15)

2012历史综合训练(15)

2012历史适应性训练(黄石二中5月模拟)24.《说文解字》对“龙”字的释义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龙是一种文化图腾B.龙的变化象征皇权的消长C.龙兼具灵性和力量D.龙与农耕文明密切关联25.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和相关长官共商对策。

但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官员提出应对调兵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

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A.汉代匈奴侵入河套 B.唐代吐蕃入侵河西C.宋代西夏侵入陕西 D.明代蒙古入侵山西26.“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这一调笑令所调笑的生产工具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三国时期 D.隋唐时期27.“平民权力过于膨胀,是导致雅典衰落的原因之一。

一味强调人民权利……忽视对民主的教育使得这种建立在‘人民’名义上的民主政治远离了政治正义。

……当今世界许多地方正在重演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故事。

”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批评指出了古希腊雅典间接民主的弊端B.现代国家不应发展古希腊式的直接民主C.民主政治与“强调人民权利”二者不可兼得D.民主知识的传授,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28.“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

这次战争,迫使中国带着深深的屈辱开始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而行。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实际是‘现代化’开端的意义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 B.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机遇C.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D.鸦片战争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开端29.1972年3月1日,美国《太阳报》载:“由于在访问结束时发表了公报,尼克松和中国领导人似乎完成了这种不可能的事。

纲要下20世纪下半叶世界变化

纲要下20世纪下半叶世界变化
2、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中,文化多样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中国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
原因
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1959年卡斯特罗推翻巴蒂斯塔政权,
1961年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主权
独立意义
实现了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主要行动:①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②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③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
战后苏联建设
经济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社会
人民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科学
相继爆炸原子弹、氢弹,1957年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隐患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 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苏联
改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内容
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3、东南亚国家联盟:东南亚地区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国家农业资本主义的失败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国家农业资本主义的失败
在德国,由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容克式道路,拥有相当比重的面积广大的雇佣经营容 克贵族大庄园农场,在 19 世纪末期农业资本主义的危机中表现明显,这可以从 100 公顷以上 农场经营面积比例的变化中清楚地看出来。
19 世纪中后期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出现的超大型农场(bonanza),向来被我国学人看成是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美国式道路的典型表现。与欧洲国家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很不一样(土地 资源的有限向来被认为是雇佣型大农场扩张的障碍),美国的中西部地区有大片的未开垦平原 处女地,劳动力的使用也没有限制,从而为超大规模农场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不少地 方出现了超过 1000 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尤其是在著名的红河谷地区,7000-60000 英亩的特 大农场占据了这个地方的主导地位,这些农场由不在地主投资,交付专业的经理人员雇佣大 批农业工人来经营,达到了很高的“合理化”水平。在著名的 Dalrymple 大农场,那里配备 了 200 副耙和 125 台播种机,单单是在收割季节就雇用了 25 个男性雇工,使用 20 匹马,155 台割捆机,26 台蒸汽脱粒机。真正称得上是工厂式的大生产。但是在 1880 年代以后,这些 特大农场就分解了,被实施更加集约型经营的家庭农场所取代。6
从根本上来说,美国中西部的超大型农场是一种边疆现象,随着这个地方的拓殖工作基 本完成,这种超大规模农场就会通过分割出卖或分割出租,由实行更为集约经营的家庭农场 所取代。迅速地开垦大片的处女地,往往需要巨额的初始投资,因为这要求大规模地清除和
3
开发处女地,大规模修建诸如道路、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这些都需要大批的人力和物力, 不是单个的家庭农业经营者所能够应对的。在迅速地开发大片的处女地方面,工厂式的大生 产组织形式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工厂式的大生产组织 形式在农业中并没有优势,一旦拓殖工作基本完成,这种超大规模农场就无法和家庭农场相 竞争,因而走向解体。7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6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6

高考高三历史文综41题开放式试题(含答案详解)(六)5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18世纪末期,中国与欧洲一样,都面临着以木材短缺为首的生态危机,但是,中国与西方克服这种生态危机的办法却是不同的,西方采用的克服生态危机的办法,一个是“向下”(掘煤),一个是“向外”(掠夺美洲殖民地资源),西方世界通过这样两个方式来应对生态危机,一方面造成了工业革命,造成了矿产能源对于日照能源的替代,而另一方面,它也造成了野蛮的殖民主义和对于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掠夺,资本主义最大的后果就是前所未有地破坏了地球生态,导致了种族灭绝式的殖民战争——这是此前任何一种人类文明也没能做到的。

总的来说,中国克服生态危机的方式与西方是不同的,即主要是通过劳动的密集型(充分组织,调动人力资源)、通过贸易的中继等方式,以节约自然资源的方式来面对生态危机。

……正是中华帝国这种傲视周边一切竞争对手的强大,中国长期的战略优势,一方面使得中国和亚洲保持着400年的和平,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没有必要”通过欧洲那种“以战养战”的方式(即以战争的方式掠夺资本和资源,又通过掠夺资源和资本不断发动战争)寻求生存和发展——摘编自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评析材料中关于克服生态危机的方式。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方式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第一种:据材料概括对下掘煤和对外殖民扩张式的欧洲道路,并结合所学全面、辩证地对其进行评价:既推动工业化和世界联系,也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并带来侵略和灾难。

第二种:据材料概括中国密集型劳动和贸易中继的道路,并认识到这种模式虽然节约自然资源,但却阻碍技术创新和工业化发展,造成中国长期的落后。

答案示例:第一种:西方方式:一个是“向下”掘煤一个是“向外” 掠夺资源和资本。

西方采取这种方式克服生态危机,主要是由于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列国纷争的国决定的。

一方面促进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另一方面破坏了生态环境,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巨大的灾难,威胁了世界和平。

高考历史科B线生复习专题训练29 评述、论证类非选择题doc

高考历史科B线生复习专题训练29 评述、论证类非选择题doc

专题训练29 评述、论证类非选择题(B说明:(1)本卷为非选择题,满分60分。

(2)建议在30分钟以内完成。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

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1)结合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16分)材料二 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没有散尽,来自45个国家的300多名代表聚集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结束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那种混乱的国际经济秩序,寻求国际货币合作的新方式。

围绕着这个问题,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和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史称“凯恩斯与怀特之争”。

凯恩斯与怀特二人虽然私交甚好,但在谈判桌上都为捍卫本国利益而努力。

……凯恩斯主张由债务国和债权国共同对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承担责任,成立一个专门的国际机构,发行300亿美元的货币,无偿地提供给各成员国,用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结算。

怀特计划的核心精神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

目的是由美国来重整国际货币体系,强调国际货币应以黄金为基础,以保持其币值的稳定。

由于这两个计划是针锋相对的,因而凯恩斯与怀特之间的讨价还价也异常地激烈。

最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以怀特方案为基础,以凯恩斯计划为参照,形成了一个折衷的货币合作协定,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世界经济史》(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凯恩斯与怀特之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的政治格局变迁
(1)、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2)、相对美苏而言,欧洲的国际地位是有所下降;但相对亚非拉而言,其国际地位还是比较高。

尤其是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广泛采用机器生
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①材料观点:欧洲已经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②论述:因为二战使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上遭到重大破坏,而美苏实力大增。

西欧受控于美国,东欧受控于苏联。

二战后,世界掀起民族解放运动,欧洲丧失大量海外殖民地。

这些都表明欧洲已经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尽管战后欧洲做出努力,走上联合的道路,建立了欧盟,使欧洲的国际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③结论:但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今天,欧洲想恢复其世界霸主地位是不可能的。

39.(1)“20 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有何具体体现?(6 分)
(2)如何理解“后来发生的情况并非如此”?(3 分)
答:(1)一战后,西欧主宰世界,但是欧洲霸权正在向欧洲两侧转移:经济上,受到重创,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殖民体系渐趋瓦解,英帝国——英联邦,1931 年,《威斯敏斯特法案》颁布,标志英联邦建立,原属殖民地获得了独立地位;军事实力下降但优势仍在,美国通过《五国海军协定》取得与之相等的制海权,打破英国自18 世纪以来掌握的海上霸权,但仍为第一军事强国。

二战后,欧洲彻底丧失霸权地位,沦为二流国家:经济遭受重创,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彻底丧失;殖民体系逐渐走向崩溃——战后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使得世界殖民体系逐渐走向(彻底)崩溃;国际地位上:彻底丧失霸权地位,沦为二流国家。

(至少三个视角,每个视角2 分,共6 分)
(2)二战后,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也相应的提高,70 年代美国不得不强调与西欧诸国的伙伴关系原则。

(3 分)
(1)、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

(2)、相对美苏而言,欧洲的国际地位是有所下降;但相对亚非拉而言,其国际地位还是比较高。

尤其是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广泛采用机器生
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①材料观点:欧洲已经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②论述:因为二战使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上遭到重大破坏,而美苏实力大增。

西欧受控于美国,东欧受控于苏联。

二战后,世界掀起民族解放运动,欧洲丧失大量海外殖民地。

这些都表明欧洲已经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尽管战后欧洲做出努力,走上联合的道路,建立了欧盟,使欧洲的国际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③结论:但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的今天,欧洲想恢复其世界霸主地位是不可能的。

39.(1)“20 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有何具体体现?(6 分)
(2)如何理解“后来发生的情况并非如此”?(3 分)
答:(1)一战后,西欧主宰世界,但是欧洲霸权正在向欧洲两侧转移:经济上,受到重创,英国由战前的债权国变为债务国;殖民体系渐趋瓦解,英帝国——英联邦,1931 年,《威斯敏斯特法案》颁布,标志英联邦建立,原属殖民地获得了独立地位;军事实力下降但优势仍在,美国通过《五国海军协定》取得与之相等的制海权,打破英国自18 世纪以来掌握的海上霸权,但仍为第一军事强国。

二战后,欧洲彻底丧失霸权地位,沦为二流国家:经济遭受重创,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彻底丧失;殖民体系逐渐走向崩溃——战后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使得世界殖民体系逐渐走向(彻底)崩溃;国际地位上:彻底丧失霸权地位,沦为二流国家。

(至少三个视角,每个视角2 分,共6 分)
(2)二战后,随着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经济迅速恢复发展,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也相应的提高,70 年代美国不得不强调与西欧诸国的伙伴关系原则。

(3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