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名句赏析
次北固山下古诗每句赏析
次北固山下古诗每句赏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公元744年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有几个主要概念,一是赞美北固山的美丽以及诗人对这里的怀念,二是怀念许多在这里出走的爱人,三是表达诗人自己坚定的信念以及支持振兴中国的希望。
以下是就此古诗每句赏析:一句:空山松子收不完,这句诗描述了北固山的美丽景色,也反映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思念,它也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亲近感。
二句:穷巷乞叟终无识。
这句诗揭示了当时的社会面貌:穷人生活苦难,没有人能够给他们帮助,无论他们多么努力,也都难以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
三句:客心两行泪,匣里无私苦。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忧伤的心情,他自己也在痛苦中,也看到了许多贫困人民的痛苦。
诗人还表达了他深深的怀念,他怀念那些留在这里而他已经不知何去何从的爱人们。
四句:行行重行行,山歌不休歇。
这句诗描写了诗人漫步在北固山的场景。
当诗人行走在北固山的美丽景色中时,山歌似乎很难停止,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五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句诗描述了北固山美丽区域的气候情况,诗人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描述这里风景秀丽的景色,用无晴却有晴来表达这里气候宜人的特性。
六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想念着自己的爱人,但他却不知道自己的爱人是在哪里,只能对这里的大自然沉浸在思念之中。
七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里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希望许多人都能够听到这首曲子,以此来感受北固山的美丽。
八句:断竹灯影动隐衣,向晚愁常开玉钥。
这句诗描述了北固山晚上的景象,断竹灯影摇曳,向晚的愁思溢满天地,这表明诗人的心境也受到了这里的美景的影响。
九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忧伤的心情,他在北固山看到了这些美景,同时也看到了许多留在这里而他不知何去何从的爱人,这让他令人心碎。
十句:明朝故人稀,楚歌东风哀。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明朝统治下社会现实的厌恶之情,诗人知道这个时代没有什么能够令人满意,他发出了悲凉的楚歌,来哀叹这中国的悲惨命运。
《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诗作。
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次北固山下王湾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次北固山下》英文翻译In Castle Peak Road outside, in front of the Green River.The tide flat, broa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water, happened to hoist heavy.Residual night has not yet subsided, the sun rises from the sea,bye-bye is not behind the river has been revealed of spring.Letter to send out not knowing when to arrive, the geese are sent to Luoyang to hope that the North.《次北固山下》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次北固山下》鉴赏写作特色寓情于景,景中含理。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次北固山下赏析
次北固山下赏析王湾的是一首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的古诗,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还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思考。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诗的开篇就展现出一幅开阔的画面。
诗人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放眼望去,岸边是连绵的青山,而自己则漂泊在这旅途之中。
“客路”一词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他是一位羁旅他乡的游子。
青山绿水,本应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但对于漂泊在外的人来说,却只能增添一份孤独和思念。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这两句描写了潮水上涨,江面变得更加宽阔,风顺而和,船帆高悬的景象。
“潮平”展现出江水的浩渺,“两岸阔”则给人以视野开阔、心胸宽广之感。
“风正一帆悬”中,一个“正”字,不仅写出了风向的顺适,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仿佛一切都恰到好处。
然而,在这平静美好的景象背后,或许隐藏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是全诗的名句,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动人的意境。
夜色还未完全消退,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呈现出春天的气息。
在这里,“生”和“入”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和动感。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变化,还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在这新旧交替之际,诗人或许在想,自己何时才能结束漂泊,回到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结尾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他不知道自己写给家人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只能希望北归的大雁能把自己的思念带到洛阳。
这里的“乡书”和“归雁”,成为了诗人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那份牵挂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
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角度,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景图。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诗句更加整齐优美,富有节奏感。
古诗文《次北固山下》赏析
古诗文《次北固山下》赏析次北固山下唐朝: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译文及注释【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英文In】CastlePeakRoadoutside,infrontoftheGreenRiver.Thetideflat,broadbetwe enthetwosidesofthewater,happenedtohoistheavy.Residualnighthasnotyetsu bsided,thesunrisesfromthesea,bye-byeisnotbehindtheriverhasbeenrevealedofspring.Lettertosendoutnotknowi ngwhentoarrive,thegeesearesenttoLuoyangtohopethattheNorth.【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次北固山下名句解析【潮平两岸阔】【海日生残夜】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及译文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及译文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及译文《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译文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次北固山下》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次北固山下》名句解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了。
取象宏大。
春来雪融,江水漫涨,崖岸宽阔,和风劲吹,船帆鼓起,何其壮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中评这两句诗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
七(上)古诗鉴赏1、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七(上)古诗鉴赏1、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
参考:这两举一小景(顺风而来的白帆)与大景(开阔平静的江面)互相映衬,精妙传神。
(2)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中“阔“字一直被人们所称道,试分析其妙处(到下一题找答案)(3)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4)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句。
参考:这两句话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寓有生机。
(5)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诗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有哪些?(2)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3)这首诗是怀古咏史之作,它题咏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参考:赤壁之战。
(最后两句议论,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答案: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2分,每对一处给1分)(5)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参考: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别出心裁。
《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范文
《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范文《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范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阅读古诗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分享,希望有帮助到大家。
次北固山下王湾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次北固山下》英文翻译In Castle Peak Road outside, in front of the Green River.The tide flat, broad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water, happened to hoist heavy.Residual night has not yet subsided, the sun rises from the sea, bye-bye is not behind the river has been revealed of spring.Letter to send out not knowing when to arrive, the geese are sent to Luoyang to hope that the North.《次北固山下》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客路:旅途。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风正:顺风。
悬:挂。
海日:海上的旭日。
残夜:夜将尽之时。
江春:江南的春天。
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青山:指北固山。
乡书:家信。
次北固山下名句赏析
次北固山下名句赏析
1.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这句诗描绘出了恢弘壮阔的江面景色呀!你想想看,那平静的江水让两岸看起来无比宽阔,顺风顺风的吹着,帆直直地挂着,这画面多美啊!就好像咱们去海边看到那宽阔的海面和鼓起的风帆一样,特别震撼呢!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哇,这可真是经典啊!新的太阳在将尽的夜中升起,春天进入了旧的一年里,这多有韵味啊!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在结束的时候迎来新的开始,不是吗?你看每年春节,不就是旧年过去新年到来嘛!
3.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哎呀呀,你看这说得多形象啊!客人走的路在青山之外,船行驶在绿水之前。
这不就像我们去旅行,一路看着外面的风景不断变化,有山有水的,多美呀!就好像在美丽的山水画中前行一样呢!
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句真让人感慨啊!思念家乡的书信要寄到哪里呢?只能靠那飞回洛阳边的大雁呀!这就好像我们在外地的时候,会想念家乡,想着怎么把自己的思念传达回去,对吧?真的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啊!
5. “潮平两岸阔”,哇塞,这简单几个字,却让我们好像看到了那无比宽阔的江面呢!就像我们站在广阔的平原上,视野一下子就开阔了,心情也变得超好呢!
6. “风正一帆悬”,这感觉多么清爽、顺畅呀!好比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风迎面吹来,特别舒服,而我们就像那艘帆船,直直地向前行进,多棒啊!
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真是写出了一种新旧交替的微妙感觉呢!就像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旧的过去新的到来,让人充满希望呀!我觉得这首诗真的太厉害了,每一句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画面,不愧是名句啊!。
次北固山下古诗每句赏析
次北固山下古诗每句赏析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是初唐诗人王勃的诗,这首诗描写了无边风光景象,荡漾出汹涌澎湃的浩瀚。
诗以诗人徜徉于次北固山下优美的风光开头,展现出宇宙的宏伟,气势磅礴。
细细分析,这首诗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青冥浩荡中”。
次北固山是指芈氏山,位于今天的大夏山脉的西南边,历史上曾有众多著名的大汉将领在这片土地上驰骋作战,因此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处青冥浩荡,指的是无尽的宇宙,它满载着丰富的诗意和哲理。
“黄叶萧萧下,秋声悲夜央”。
这里描写的是秋天,秋风拂面,黄叶飞舞,令人沉浸在秋天的伤感气氛中,秋风哀怨,令人心酸苦涩。
秋天总是孤寂和凄凉,更增添了无尽宇宙的肃穆浩瀚。
“白露清晨起,微霭入晓来”。
晨雾渐缓,太阳初现,一股清冽的气息弥漫开来,空气中夹带着一丝凄凉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月亮为此时此处增添了一份朦胧的美,此时此处的景色尤其宁静,令人拍案叫绝。
诗人将自己的烦恼和孤独与这景色融为一体,仰望明月,提着酒问苍天,仿佛明月就是他抒发心声的倾诉对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里描写了在异乡守着孤独之夜,彼此分离,无从揣测对方的所在,这种孤寂的心境也更加添了这景色的凄凉和肃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诗人企盼乘风而去,但又怕破坏这种清幽安详,因此希望能够永恒不变,令诗人思念更加深刻。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高处更加寒冷,诗人在寒风中伫立,起舞是对这种清冽美丽的歌颂,弄清影也是想把自己的梦和这里糅合,将自己融入这种神秘美丽的景象之中。
“何时见君兮,何处安此生”。
诗人思念带深,自己的离别也更加深刻,思念谁,何处安此生,让诗人无比心酸。
此刻,在宏伟壮美的自然风光下,诗人浩瀚的心情,呈现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片美丽的宇宙当中,诗人思念之情也渐渐卷入其中,万千诗情在这片宇宙中映衬得淋漓尽致,令人心潮澎湃,感悟无尽。
次北固山下,这首被认为是初唐诗宗最优秀之作的诗,赋予了无尽的想象力,将自然风光、宇宙肃穆和诗人思念相融,令我们看到无尽宇宙中深沉浩瀚的一面,也看到生活中朴素真实的一面。
次北固山下每一句的赏析
次北固山下每一句的赏析一、原诗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逐句赏析1.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赏析:首联点题。
“客路”,表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远离家乡。
“青山”点出旅途的环境,“行舟绿水前”则描绘了船行于江水之上的情景。
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却已为全诗定下了漂泊羁旅的基调。
这里的“青山”“绿水”看似写景,实则暗示了路途的遥远与漫长,将诗人的思乡之情含蓄地蕴含其中。
2.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赏析:颔联写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船帆高悬。
“潮平两岸阔”,“阔”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江水浩渺,春潮涌涨,江水几乎与岸平的宏大气势,又为下一句中“一帆悬”的小景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风正一帆悬”,“正”字准确地写出了风顺的状态,“悬”字则生动地描绘出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的样子。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通过小景“一帆悬”与大景“两岸阔”的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开阔、恢弘的意境。
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颈联是千古名句。
“海日生残夜”,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生”字将太阳拟人化,赋予其蓬勃的生命力,形象地写出了昼夜交替、新旧更迭的自然规律。
“江春入旧年”,江上的春天来得早,旧年尚未过去,新春已悄然来临。
“入”字同样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天写活了。
这两句诗不仅写景逼真,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新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逝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新旧交替的感慨,以及淡淡的思乡之情。
4.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尾联直接抒情。
诗人看到北归的大雁,想到自己的家书不知该如何寄回故乡洛阳。
“乡书”点明了思乡的主题,“何处达”则表现出诗人对家书能否顺利到达的担忧。
“归雁洛阳边”,诗人借归雁传书的典故,希望大雁能把自己的家书带回洛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愁之中。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译文及赏析(部编版人教社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译文及赏析
【整体感知】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白话译文】
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
【名句解析】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旧的事物的消逝与毁灭,终身伴随着新的事物诞生。
夜晚过去,太阳在海上升起,旧的一天过去新的一天到来。
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
这句诗在叙述新旧事物的交替,表达对未来憧憬,寄寓对未来的希望。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两句用归雁捎书寄托情思,表达了客子怀念家乡的深情。
【诗歌主旨】
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
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王湾《次北固山下》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次北固山下》原文客路青山外⑵,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⑶,风正一帆悬⑷。
海日生残夜⑸,江春入旧年⑹。
乡书何处达⑺? 归雁洛阳边⑻。
注释⑴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⑵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青山:指北固山。
⑶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⑷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
风正;风顺。
悬:挂。
⑸海日:海上的旭日。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之时。
⑹入:到。
⑺乡书:家信。
⑻归雁:北归的大雁。
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
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次北固山下》译文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
湖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
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
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太阳。
《次北固山下》赏析1此诗写冬末春初,诗人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两岸春景而引发思乡之情。
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轻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摹长江下游潮平江阔,风浪潜踪,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气概豪迈。
“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的'过程中的景象。
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由此而引动末句的相思。
全诗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清闲流畅,感情浓郁,是唐人行旅怀乡诗中的佳作。
《次北固山下》赏析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可谓是盛唐诗中之极品。
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曾言:“‘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可见此诗在当时已经受到了极高的赞誉。
《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
《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次北固山下》全诗赏析【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出处】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意思】潮水上涨与两岸连平,江面显得更加宽阔,和风顺吹,船高悬一面白帆,轻疾向前。
阔:一作“失”。
正:指风顺而柔和。
【鉴赏】潮水上涨与岸边齐平,更显得两岸的广阔; 风正对着船行的方向直吹,风帆在桅杆上静静地悬挂着。
这两句诗描写潮平风正,帆船在广阔的江上行走的景色。
诗中含有一种悠然自得,不染尘俗的情韵。
【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水阔风顺,航船疾驶的情景。
[例]这时已是半天彩霞,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满潮的河面上金波粼粼。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洪亮的汽笛一声长鸣,乡渡迎着朝阳,沿着金色的航线,飞驰向前,向前! (余松岩《贴心船》)二、用以比喻在境遇顺畅,前景广阔的情形下乘胜前进。
[例]新时期文学的进展应当说还是顺利与幸运的。
但愿载动新时期文学风帆的一江春水,能够继续浩荡而雍容地奔泻流淌。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眼下恰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我有信心,顺着越来越开阔的河道,驶到那浩渺雄浑的海洋中去! (刘心武《风正一帆悬》) 【应用】〈名〉春潮平岸,两岸显得更宽; 风向正,航帆高悬。
语出唐·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借用来激发人们顺应形势,去开创更新更美的宏伟蓝图。
◇如何看待目前图书市场缺少热点但尚有潜力这样一种特殊情况? 不妨借用一句唐诗来形容:“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此时此刻,别无选择,只有把正方向,千帆竞发,谁拔头筹,就看弄潮儿的好身手了! (潘国彦《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出版业走势浅析》,《光明日报》 1998年10月12 日)【全诗】《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①次:停宿。
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次北固山下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1. 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蕴含哲理的语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直叫游人顿生思乡之情。
本句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此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2. 《次北固山下》蕴含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蕴含哲理旧的事物的消逝与毁灭,终身伴随着新的事物诞生。
夜晚过去,太阳在海上升起,旧的一天过去新的一天到来。
旧的一年过去新的一年开始。
这句诗在叙述新旧事物的交替,表达对未来憧憬,寄寓对未来的希望。
三、赏析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风平浪静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3. 次北固山下蕴含人生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鼓舞的名句是《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次北固山下古诗每句赏析
次北固山下古诗每句赏析千古绝唱,次北固山下,李白的古诗实为隽永,无论读者穿越时空到今日,都能感受到诗歌的传神之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次北固山下的古诗吧!首先,《次北固山下》,作者李白。
文中写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里空悠悠。
”这里借用黄鹤与白云千里的形象,来描绘昔人的失落之情,当今的年轻人也可以从中获得自己的人生感悟,学会珍惜眼下所拥有的一切。
其次,《蜀道难》,作者杜甫。
文中写道:“碛里白骨无由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此句古诗,仿佛在描绘蜀道之难的景象,站在这里,宛如闻到了黄土的芬芳,可以感受到蜀道之难的沧桑。
继续,《春江花月夜》,作者李商隐。
文中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文里的江潮滔滔,和月光穿梭在一起,犹如天空的繁星一般绚丽多姿,仿佛是一幅令人神往的画卷。
再来,《登金陵凤凰台》,作者王之涣。
文中写道:“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这里穿插凤凰台与古丘之间的时空,实为巧妙,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流动的江水,还能体会到古代衣冠满目的美景,实在是惊艳。
最后,《还乡》,作者杜牧。
文中写道:“归来池边乡园深,芳草青青杏花红。
添砌绿竹低垂头,对面青山望穿空。
”文中描绘了一个文人归乡的景象,意境深远,使得当今的读者可以放下喧嚣的生活,享受芳草青青,杏花红的宁静时光。
以上就是李白《次北固山下》等诗歌的赏析内容,古诗实为隽永,不论读者穿越时空到今日,都能从中体会到传神之处,也可以从中获得自己的人生感悟。
每一首古诗都有它独特的情感和文学气息,通过分析和赏析,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次北固山》赏析(全)
王湾《次北固山下》赏析(1979)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意):我这次回乡的消息从什么地方才能告诉家里的人呢?这时正好一群北归的大雁飞过头顶,它们不是正要经过洛阳的吗?那就托大雁捎个信吧: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把我即将归家的消息早点告诉我家里的亲人吧!【意译】:迢迢的客路绵延在青青的北固山外,我乘坐着船儿正行进在碧绿的江水中。
潮水上涨高与岸平啊,人的视野显得更加地开阔,江面上和风吹拂,那船帆就象悬挂在江面上一样轻盈地向前划行。
在残夜未消的时候,红日从东方海水相接处生了出来。
在残冬尚未逝尽的时候,江岸上显露出的浓浓春意已闯入人们的眼帘。
我回乡的消息怎样才能告诉家里的亲人啊?烦劳你们北归的大雁,在飞过洛阳的时候给我家人捎个信吧【题解】:王湾(公元693年~751年),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
唐玄宗先天年间(712)进士,授荥阳县主簿。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 受荐参与编次官府所藏图书,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其后行迹不详。
《全唐诗》卷一一五录存其诗十首。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
诗人在唐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曾游历江南。
于岁末春初之季诗人在舟旅兼程返还故乡途中,泊舟京口(今镇江)北固山下拂晓启航的时候,触景生情写下了《次北固山下》这一千古名篇。
诗题作《次北固山下》,意思是泊舟停宿在北固山下。
“次”:旅行所居止之处所。
此作“停宿”解。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横插江中,三面临江,形势险固,因以为名。
诗人泊舟北固山下拂晓启航时看到眼前潮平岸阔,残夜归雁壮美的景色,引发思乡之情,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传诵千古的五律《次北固山下》。
全诗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
《次北固山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
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赏析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赏析《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次北固山下》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次北固山下》原文及赏析1【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
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洛阳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
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其“东行”,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
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次联的“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次北固山下》阅读理解答案及翻译赏析
《次北固山下》阅读理解答案及翻译赏析《次北固山下》阅读理解答案及翻译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3)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答: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
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5、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答:“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7、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答: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为什么: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或“以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突出表现了游子之思.9、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4分)答: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次北固山下颔联赏析
次北固山下颔联赏析
《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图。
首先,“潮平两岸阔”一句形象地展现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壮观景象。
潮水涨满,江面宽阔,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宏与壮丽。
其次,“风正一帆悬”一句则以小景表现出大景的意境。
一帆高悬,顺风驶船,恰到妙处地传达出江面上的宁静和春意盎然的气氛。
这一句还寓含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哲理思考,“风正”即风平浪静,喻示人生旅途中的平静与安宁,而“一帆悬”则暗示着人生航程的顺利和前程的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