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准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到保护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防火防灾、防溺水等安全意识。
3. 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安全教育概述介绍生命的可贵和保护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身安全2. 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看红绿灯不在车流中奔跑,不随意穿行马路乘坐交通工具时系好安全带3. 防火防灾认识火警电话,学会拨打119不玩火,不接触危险物品学会使用灭火器,了解火灾逃生方法4. 防溺水不到陌生水域游泳,不在没有救生员的地方游泳不独自游泳,不和同学开玩笑学会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5. 突发事件应对地震时躲到桌子下,保护头部遇到台风时,关好门窗,不要外出遇到雷雨天气,不要在户外逗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安全知识。
3.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应对能力。
4. 观看教育视频:播放相关安全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学生能参与安全教育活动的积极性高,具备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生命安全教育的教材和课件。
2. 安全知识宣传海报和图片。
3. 灭火器和地震逃生的道具。
4. 安全教育视频资料。
六、教学内容6. 个人卫生讲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包括勤洗手、刷牙等。
强调保持个人清洁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7.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不明等。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不泄露个人隐私。
引导学生识别网络风险,增强网络防范意识。
8. 饮食安全教育学生选择健康的食物,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讲解食物中毒的症状和预防措施。
9. 环境保护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植树、清洁社区等。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北版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学会基本的自救互救方法。
3. 引导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4. 教育学生注意防火、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事项。
二、教学内容1. 生命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3. 交通规则及其意义。
4. 防火、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知识。
三、教学重点1. 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2. 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
3. 交通规则的遵守。
4. 防火、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生命安全的重要性难以被学生深刻理解。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我保护技巧和方法的灵活性。
3. 学生对交通规则的遵守和意识。
4. 学生对防火、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知识的实际应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2. 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学习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
3. 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
4. 利用实物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防火、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知识。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生命安全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方便学生模拟实际场景。
3. 准备交通规则的图片或实物,用于互动讨论。
4. 准备防火、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知识的实物演示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生命安全案例,引起学生对生命安全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生命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安全的理解和经验。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展示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
5.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并遵守交通规则,分享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6. 实物演示:教师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防火、防溺水、防触电等安全知识。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北版)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生命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3. 使学生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
二、教学内容1. 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2. 地震、火灾、溺水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3. 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应对突发危险的方法。
3.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学生遵守安全规定,预防事故发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和互救。
五、教学课时本教学计划共安排15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案内容:第1课时: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讲解生命安全的基本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不玩火、不接触危险物品等。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自己,分享自己的经验。
4. 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庭安全隐患,制定家庭安全计划。
后续课时依次进行突发事件应对方法、日常生活中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教学。
六、教学内容4. 地震、火灾、溺水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法5. 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应对突发危险的方法。
3. 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学生遵守安全规定,预防事故发生。
湖北生版小学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

湖北生版小学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生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定义和价值,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2. 教学内容:介绍生命的概念,讨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小组活动。
二、第二章:自我保护意识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危险时能够自我保护和求助。
2. 教学内容:介绍自我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遵守交通规则、不跟陌生人走、火灾逃生等。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情景模拟、小组讨论。
三、第三章:紧急事故处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如何处理紧急事故,如火灾、地震、溺水等。
2. 教学内容:介绍各种紧急事故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情景模拟、小组讨论。
四、第四章:网络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保护个人信息。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网络安全游戏。
五、第五章:健康生活教育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了解健康饮食和锻炼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介绍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健康生活方式展示。
六、第六章:防范校园暴力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校园暴力的性质和危害,学会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
2. 教学内容:介绍校园暴力的定义、表现形式和预防策略,以及如何向老师和家长求助。
3. 教学方法:讲解、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七、第七章:自然灾害应对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
2. 教学内容:介绍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情景模拟、小组讨论。
八、第八章:交通安全教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 教学内容:介绍交通信号、行人规则、乘车安全等交通安全知识。
五年级《生命安全教育》全册教案(湖北版)

多祥小学五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第一单元、生命之树第1课滋养生命之树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珍爱食物,懂得食物帮助我们滋养身体。
2、懂得挑食不利身体成长。
(二)行为技能训练1、初步了解生命营养基本常识。
2、初步了解日常食物能提供哪些营养物质。
(三)知识经验积累1、知道购买包装食品留心食品营养成分等信息。
2、知道缺乏营养给身体发育、身体健康等带来不良后果。
二、教学重点知道生命需要营养,没有营养的支持,生命就会停止。
三、教学难点了解人体必需的七大类营养素以及它们对人体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演示法活动体验法五、教学准备教学图片。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观看一段美食视频。
2、同学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考虑过食物中的营养跟我们身体的关系了吗?(板书课题)3、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棵树,如果没有营养的滋养,就会枯萎。
(二)读议平安故事1、在十八世纪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英国海军舰队出海打打仗,还没有遭遇敌人,士兵们就集体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濒临死亡的绝境。
在医生们束手无测时,一种水果竟然治愈了这种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看平安故事,看看到底是什么水果让奇迹出现了。
(学生自由读故事)2、同学们,为什么小小的柠檬竟能让士兵们转危为安?如果人体里缺少其它营养素又会怎么样呢?3、正如引言里所说,我们的生命之树如果没有营养的滋养,将会枯萎,那么我们身体到底需要哪些营养素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平安指南。
(三)学习平安指南1、学习平安指南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平时都喜欢吃什么食物?有没有不喜欢吃的食物就拒绝吃的现象?2、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平安指南,大家可以和周边几个同学一起学习,边看边讨论:我们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学生合作学习)3、(学生交流时,出示这七大营养素的图片)我们一定要认识这些朋友,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命就会终止噢。
4、这些营养素都是从哪来的呢?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继续合作学习,可以看看后面的平安广角,还可以结合你们平时的生活经验来讨论。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北版)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北版)第一章:地震逃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知道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地震逃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的成因、地震的种类、地震的破坏力等。
2. 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方法:保持冷静、迅速躲藏、有序逃生等。
3. 地震逃生演练:地震模拟场景、逃生路线及方法、逃生注意事项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方法。
2. 演示法: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逃生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地震逃生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地震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地震的关注。
2. 讲解:讲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方法。
3. 演示:进行地震逃生演练,让学生熟悉逃生过程。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地震逃生中的注意事项。
5. 总结:强调地震逃生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时刻保持警惕。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地震逃生路线图,熟悉逃生路径。
2. 写一篇关于地震逃生的心得体会。
第二章:溺水自救与救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的基本知识,掌握溺水自救与救助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溺水的基本知识:溺水的原因、溺水的危害、溺水的高发区域等。
2. 溺水自救与救助方法:自救呼吸、漂浮、寻找救助工具等。
3. 预防溺水措施:遵守水域规定、不私自游泳、不贸然施救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溺水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与救助方法。
2. 演示法:进行溺水自救与救助演练,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预防溺水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溺水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溺水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讲解溺水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与救助方法。
3. 演示:进行溺水自救与救助演练,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预防溺水的方法。
生命安全教育湖北生版全册教案

生命安全教育湖北生版第一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生命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培养学生尊重和爱护生命的意识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尊重和保护生命的态度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体会生命的存在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1.4.2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1.4.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关于生命的案例,让学生讨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1.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第二章:安全基本常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我保护能力2.2 教学内容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防火安全:正确使用火源,预防火灾用电安全:安全使用电器,防止触电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和用电安全的基本常识演示法:进行一些安全实验或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安全知识情景模拟:设置一些紧急情况,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安全的关注2.4.2 新课导入:讲解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和用电安全的基本常识2.4.3 演示和实验:进行一些安全实验或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安全知识2.4.4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紧急情况,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2.5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和用电安全的基本常识,编写一份安全手册第三章:紧急情况应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紧急情况应对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冷静和果断能力3.2 教学内容地震应对: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火灾应对:火灾发生时的逃生和灭火方法溺水应对:溺水时的自救和救人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震、火灾和溺水应对的方法和技巧演示法:进行一些紧急情况应对的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对知识情景模拟:设置一些紧急情况,让学生学会应对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紧急情况应对的关注3.4.2 新课导入:讲解地震、火灾和溺水应对的方法和技巧3.4.3 演示和实验:进行一些紧急情况应对的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应对知识3.4.4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紧急情况,让学生学会应对3.5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地震、火灾和溺水应对的方法和技巧,编写一份紧急情况应对手册生命安全教育湖北生版第二册教案第四章: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4.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隐私的保护方法识别和预防网络欺诈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网络隐私的保护方法案例分析:分析网络欺诈的案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安全的实践操作,增强保护能力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通过新闻报道或网络故事,引入网络安全的话题4.4.2 新课导入: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4.4.3 案例分析:分析网络欺诈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和应对4.4.4 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网络安全设置,如修改密码、开启两步验证等4.5 作业布置第五章: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节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心理压力的识别与处理自我调节的方法与技巧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识别心理压力和处理压力心理测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5.4 教学步骤5.4.1 导入:通过故事或情景剧,引入心理健康的话题5.4.2 新课导入:讲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5.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识别心理压力和处理压力5.4.4 心理测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心理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5.5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定一个个人心理健康管理计划第六章:防范校园暴力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校园暴力的性质和危害培养学生拒绝暴力、积极参与反暴力活动的意识6.2 教学内容校园暴力的定义和类型校园暴力的危害和影响防范校园暴力的方法和建议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校园暴力的定义、类型和危害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和反对校园暴力角色扮演:进行一些角色扮演,模拟校园暴力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6.4 教学步骤6.4.1 导入:通过新闻报道或故事,引入校园暴力的话题6.4.2 新课导入:讲解校园暴力的定义、类型和危害6.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和反对校园暴力6.4.4 角色扮演:进行一些角色扮演,模拟校园暴力场景,让学生学会如何应对6.5 作业布置第七章:食品与饮食安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7.2 教学内容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食品污染的类型和预防健康饮食的原则和方法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健康饮食的原则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食品污染和制定健康饮食计划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或超市,了解食品安全生产和销售过程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通过食品安全事故案例,引入食品安全的话题7.4.2 新课导入: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食品污染的类型7.4.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食品污染和制定健康饮食计划7.4.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或超市,了解食品安全生产和销售过程7.5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定一个个人健康饮食计划,并监测实施情况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理解生命的抽象概念,并能够区分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
生命安全教育湖北生版全册教案

生命安全教育湖北生版教案一、第一章:认识生命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认识生命的意义,树立生命安全意识。
2. 教学内容:(1)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生命的价值(3)生命安全的重要性3.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4. 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点。
(3)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分享对生命安全的认识。
二、第二章:自然灾害逃生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自然灾害逃生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内容:(1)洪水逃生(2)地震逃生(3)山火逃生(4)台风逃生3.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演练法4. 教学步骤:(1)讲解各种自然灾害逃生的方法和技巧。
(2)示范演示逃生过程。
(3)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
三、第三章:意外伤害预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常见意外伤害的原因,学会预防措施,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
2. 教学内容:(1)跌倒(2)溺水(3)触电(4)火灾3.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互动问答法4. 教学步骤:(1)讲解各种意外伤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意外伤害的严重后果。
(3)互动问答,巩固学生对预防意外伤害的认识。
四、第四章:网络安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学会自我保护,避免网络安全风险。
2. 教学内容:(1)网络信息的真实性(2)个人信息保护(3)网络谣言识别(4)网络沉迷预防3.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4. 教学步骤:(1)讲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风险。
(3)小组讨论,分享网络安全保护方法。
五、第五章:心理健康2. 教学内容:(1)心理健康定义(2)情绪管理(3)压力应对(4)心理疾病预防3.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4. 教学步骤:(1)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
生命安全教育湖北生版全册教案

生命安全教育湖北生版第一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生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生命安全的重视。
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
2. 生命的多样性:介绍不同种类的生命体,强调生命的独特性和相互依存性。
3. 尊重生命: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尊重生命的态度。
4. 珍惜生命: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关注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学活动:1. 观看生命起源的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发展的过程。
2. 分组讨论不同种类的生命体,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3.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对生命的感悟,培养尊重生命的意识。
4. 设计的生命故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生命的珍贵。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和尊重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生命故事作品,评估学生对生命的珍惜程度。
第二章:应急避险与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应急避险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冷静和应变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命安全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火灾逃生:介绍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火灾逃生的技巧。
2. 地震避险:介绍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逃生技巧,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
3. 溺水急救:介绍溺水时的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如何救助溺水者。
4. 自我保护:教育学生面对陌生人、校园暴力等危险情况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教学活动:1. 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让学生熟悉火灾逃生的流程和技巧。
2. 观看地震避险的示范视频,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3. 进行溺水急救的实操演练,让学生掌握溺水急救的方法。
4. 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陌生人接近学生时的情况,教育学生如何自我保护。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第一章:认识我自己1.1 教学目标: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身高、体重、眼睛、鼻子、嘴巴等,让学生描述自己的外貌。
1.3 教学活动:1.3.1 让学生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外貌,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1.3.2 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外貌特征,增进彼此了解。
1.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介绍和互相介绍,了解学生对自我认知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家庭安全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庭安全的意识,了解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2 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家庭安全,如电器使用、火灾逃生、防盗等。
2.3 教学活动:2.3.1 观看家庭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家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3.2 进行火灾逃生演练,让学生掌握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技巧。
2.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火灾逃生演练,了解学生对家庭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交通安全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交通安全的意识,了解交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2 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交通安全,如遵守交通规则、正确过马路、乘坐安全座椅等。
3.3 教学活动:3.3.1 观看交通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交通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3.2 进行交通安全演练,让学生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和技巧。
3.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交通安全演练,了解学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四章:网络安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了解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2 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网络安全,如正确使用网络、不泄露个人信息、不轻信网络信息等。
4.3 教学活动:4.3.1 观看网络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3.2 进行网络安全演练,让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和技巧。
4.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网络安全演练,了解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北版)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北版)第一章:认识生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来之不易。
2. 生命的重要性:阐述生命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教学活动:1. 观看生命起源的纪录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来之不易。
2. 讨论生命的价值,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3. 进行生命感悟的写作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第二章:安全常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讲解交通规则,让学生学会遵守交通秩序。
2. 防火安全:介绍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让学生掌握火场逃生技巧。
教学活动:1. 观看交通安全宣传片,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
2. 模拟火灾逃生场景,让学生掌握火场逃生技巧。
3. 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交通规则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识别潜在危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够主动寻求帮助。
教学内容:1. 识别潜在危险:让学生了解身边可能存在的危险,提高警惕。
2. 自我保护技巧:教授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活动:1. 进行危险识别游戏,让学生学会辨别身边的安全和危险。
2. 模拟陌生人搭讪场景,教授学生自我保护技巧。
3. 讨论遇到危险时如何寻求帮助,让学生掌握求助的方法。
第四章:应急处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紧急情况,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2. 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及时求助。
教学内容:1. 常见紧急情况:介绍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
2. 急救知识:教授学生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教学活动:1. 观看急救知识宣传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急救技能。
2. 模拟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场景,教授学生急救方法。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第一章:认识生命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宝贵,懂得尊重和爱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介绍生命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一种宝贵的存在。
2. 生命的来源:讲解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是如何形成的。
3. 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活动:1. 观看生命起源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珍惜和保护生命。
第二章:个人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个人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防火安全意识等。
教学内容:1. 交通安全:讲解基本的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不在车流中奔跑等。
2. 防火安全:介绍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如不玩火、不随意使用电器等。
3. 个人保护: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和财物,如不和陌生人走、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教学活动:1. 观看交通安全和防火安全的宣传片,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和防火安全的角色扮演,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保护的方法和经验。
第三章:网络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的两面性,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避免上网成瘾。
教学内容:2. 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学生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3. 正确使用网络: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
教学活动:1. 观看网络安全宣传片,让学生了解网络风险。
2. 学生进行网络安全互动游戏,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经验。
第四章:自然灾害安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学会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
2. 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冷静和勇敢。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第一章:认识生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让学生明白生命来之不易。
2. 生命的多样性:介绍不同生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3. 尊重生命:教育学生关爱动物,保护植物,尊重每一个生命。
4. 自我保护: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如遇到危险时如何报警、如何逃生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游戏互动、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1. 讲解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来之不易。
2. 介绍不同生物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3. 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植物,尊重每一个生命。
4. 教授学生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如遇到危险时如何报警、如何逃生等。
五、课后作业1.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并写上它的特点。
2. 跟家长学习一个自救自护的方法。
第二章:遵守交通规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基本交通规则:介绍走路、骑车、乘车等基本交通规则。
2. 交通安全标志: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3. 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步骤1. 展示交通安全图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
2. 播放交通安全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交通规则。
3. 小组讨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4. 教授学生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
五、课后作业1. 跟家长一起学习一个交通安全标志,并解释它的含义。
2. 设计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标语。
第三章:防火防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
2. 培养学生防火防灾的意识。
3. 教授学生火灾逃生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火灾的危害:介绍火灾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
最新小学六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全册)

最新小学六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全册)第一单元生命在成长第一课生命只有一次学习目标:1、了解人的生命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人生的常态。
2、认识自身的缺憾及其背后的不合理观念,学会接纳自我,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面对人生中的困难,悦纳自我,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难点: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过程:一、活动导入同学们可曾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得了疾病后,你眼里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状况呢?你又将怎样面对呢?今天,将给大家介绍一位画家——琼西。
二、主题活动(一)平安故事1、讲一讲,议一议请同学声情并茂地讲述琼西的故事,让学生补充知道的琼西的故事,议一议故事的感人之处。
2、想一想,写一写学生思考并与同桌讨论:从琼西的故事里感悟到了什么,把自己最有感受的一句话写下来并全班交流。
(二)认识生命1、讨论交流通过教材呈现的四幅图,了解不同的人感到缺憾的事,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判断哪些想法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讨论哪些问题是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的,哪些是通过付诸行动可以改变的。
2、小调查联系自己的生活,调查“我感到缺憾的事情,我当时的相法,我现在的想法”树立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学会接纳自己的缺憾或不足,尝试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珍爱生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交流自己的感想。
(四)平安歌谣组织学生诵读此平安歌谣,也可以根据感受自己创作。
(五)平安广角第2课谁说女子不如男学习目标:1、学会感知、思考自己的人生历程,认识到未来生命历程需要认真规划。
2、初步学会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
学习重难点:认识到规划生命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如何制定人生目标和规划。
学习过程:一、活动导入歌曲欣赏《谁说女子不如男》二、主题活动(一)平安故事读书上故事,说一说体会。
(二)平安指南师生讨论和分享。
(三)平安歌谣读一读(四)平安演练第3课冲动的代价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闲暇的相关知识,知道闲暇就是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
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准.doc

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准.doc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前言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和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及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意见》等法规要求和文件精神,制订本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与理念一、课程性质生命安全教育是“以中小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尊重和珍爱生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为目标的一门综合类必修地方课程。
本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体验性”、“实践性”等特点。
(一)生活性。
本课程以学生生活为主线,立足于学生安全成长的需要,学习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和避险技能,学会科学、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
(二)综合性。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具有综合性,是包括“生命安全的常识和经验、生命安全的行为方式和技能、生命安全的法律规范”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机整合。
本课程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具有综合性,教育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教育途径不局限于课堂。
学习过程应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于法,进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实施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三)体验性。
本课程的学习不是简单地向学生讲述道理、灌输要求。
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生活现象以及典型案例,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探究,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经验,从心灵深处认识生命的可贵、安全的重要,从而确立“生命至上”的理念。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北版)

四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及教案(湖北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自己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防火防灾、防溺水等安全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自我保护和求助。
二、教学内容1. 交通规则:学生能说出常见交通规则,如遵守红绿灯、走人行道等。
2. 防火防灾:学生了解火灾逃生方法和灭火器的使用。
3. 防溺水:学生知道游泳的安全常识,如不去陌生水域游泳、不单独游泳等。
4. 地震逃生:学生掌握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和逃生技巧。
5. 个人信息保护:学生了解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游戏、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观看教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命安全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如模拟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交通规则、防火防灾、防溺水等生命安全知识。
3. 观看教育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命安全知识。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实践操作。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命安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模拟情景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生命安全知识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活动设计1. 交通安全知识竞赛:设计一个交通安全知识的竞赛,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以测试学生对交通规则的掌握程度。
2. 防火防灾演示:邀请消防队员或者专业人士进行防火防灾的演示,让学生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和火灾逃生方法。
3. 防溺水安全教育:组织学生观看防溺水的宣传视频,讨论如何在水中保持安全,并学习基本的游泳技能。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
课程标准(实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4.03.07
•【字号】
•【施行日期】2014.03.0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
准(实验)》的通知
各市、州、县教育局,江汉油田教育实业集团:
现将《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过程中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请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附件: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2014年3月7日。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教案(湖北版)第一章:认识我自己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等基本信息。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自信自强的态度。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如身高、体重、眼睛、鼻子、嘴巴等。
2. 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带来全家福照片,互相分享自己的家庭幸福。
2. 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兴趣爱好等。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
4.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树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
第二章:遵守规则,安全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规则,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基本规则,如上课、排队、就餐等。
2. 让学生知道家庭、社会的规则,如交通规则、防火防灾等。
3.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的意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学校的基本规则,学生演示如何遵守。
2. 教师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庭、社会的规则。
3.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做到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4. 教师总结,强调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第三章: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了解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
2. 让学生知道环保的基本做法,如节约用水、用电,分类垃圾等。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学生演示如何做到环保。
2. 学生分享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环保实例,互相学习。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
4.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爱护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准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湖北省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作者:佚名?学科导航来源:点击数:4457更新时间:2014-3-11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和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及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通知》和《关于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意见》等法规要求和文件精神,制订本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与理念一、课程性质生命安全教育是“以中小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尊重和珍爱生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为目标的一门综合类必修地方课程。
本课程具有“生活性”、“综合性”、“体验性”、“实践性”等特点。
(一)生活性。
本课程以学生生活为主线,立足于学生安全成长的需要,学习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和避险技能,学会科学、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
(二)综合性。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具有综合性,是包括“生命安全的常识和经验、生命安全的行为方式和技能、生命安全的法律规范”等多方面内容的有机整合。
本课程的学习方式和途径具有综合性,教育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教育途径不局限于课堂。
学习过程应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于法,进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实施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三)体验性。
本课程的学习不是简单地向学生讲述道理、灌输要求。
应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生活现象以及典型案例,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探究,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经验,从心灵深处认识生命的可贵、安全的重要,从而确立“生命至上”的理念。
(四)实践性。
本课程的教学应改变以往安全教育重知识传授轻活动实践的状况,注重把安全知识转化为安全技能;善于通过活动演练等方式,在日常训练中使学生逐步提高自护自救能力,逐渐养成平安、健康成长的自觉行为。
二、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坚持以“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为核心,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根本的基本指导思想统筹规划、设置本课程。
(一)课程理念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
让学生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再来,应备加珍惜;懂得人的生命没有贵贱之分,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与人应和谐相处。
2、指导学生过安全的生活。
学生的生命安全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本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促进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是本课程所承载的主要任务。
3、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化实施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4、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安全意识,注重将知识转化为自护自救的经验和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所在,也是课程是否具有实效的重要标志。
5、突出湖北地域特点。
针对我省水系发达,中小学生溺水事故多发以及夏秋两季暴雨多、汛期长,容易引发洪水、山洪、泥石流、内涝等自然灾害,以及其他诸多地域特点,全面提高中小学生逃生避险的实际能力。
在课程实施中突出湖北省地域特点,兼顾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遵循“针对性、层次性、递进性”的基本原则,以不同学段的需求和时令季节变化为纵坐标,以模块化的系列内容为横坐标,螺旋上升,建构科学的内容结构体系。
1、涵盖全学段。
对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初中(7-9年级)、高中四个阶段进行全程分段设计,同时有机对接。
针对不同学段应知、应会的目标,合理分解内容体系。
2、内容模块化。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内容模块有“交通出行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校内外活动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自然灾害防范、预防意外事故、预防违法犯罪与人身侵害、应急救护、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教育”等九大部分。
3、适应时令变化。
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安排遵循季节时令的变化,选取相对应的学习内容,力求与现实生活同步,与学生需求和社会生活相呼应,充分体现生活性和针对性。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生命与安全教育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实践能力进行统筹规划、逐步拓展,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需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按整体设计、分段对接的思路,分为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初中(7-9年级)和高中进行全程四个板块分段设计。
“课程目标”是本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教学主要内容”展开和细化的基本依据。
每个学段的总目标都由“情感态度培养”、“行为技能训练”以及“知识经验积累”三维目标构成。
“情感态度培养”,重在促进“生命安全”意识的形成;“行为技能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识险”、“避险”、“救护”的行为能力;“知识经验积累”则是安全意识和行为技能赖以发展的基础。
人的行为总会受到意识的影响和支配,因此,帮助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的教育应贯穿本课程的始终。
一、小学(1-3年级)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本阶段侧重了解危险的存在,初步形成安全的自护态度与规避危险的意识,学会简单地识别、判断危险的事物和环境。
知道规避危险和求生、求助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强调个人安全;知道自己从何处来,了解爸爸妈妈生育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了解人的一生会经历的基本发展阶段。
(一)情感态度培养1、在活动与游玩中,具有避免意外伤害的意识。
2、遇到危险时,及时大胆向家人、老师、警察等求助。
3、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疾病传染保持警惕。
4、面对可疑陌生人,有防范和保护意识。
5、尊敬老师,友爱同学,避免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
6、珍爱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
(二)行为技能训练1、初步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远离生活中的危险。
2、养成良好的个人饮食卫生和健康行为习惯。
3、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身体的影响,知道应对变化的一般方法。
4、了解与陌生人交往中和独自在家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5、知道家庭常用电器、刀具、煤气(柴火)、农业生产工具、五金工具等日常用品安全使用的基本方法。
6、紧急情况下,能正确拨打“110、119、120”等救援电话。
7、在遇到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时能运用简单的技能,采取恰当的方法自护、求生、求助。
(三)知识经验积累1、初步了解常用的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
2、了解常见的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一般预防措施。
3、知道基本的家庭生活安全常识。
4、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家庭周边区域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
5、知道预防动物咬伤、异物进气管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6、学习道路交通法的相关内容,了解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7、了解人从出生到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几个阶段。
二、小学(4-6年级)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本阶段侧重认识危险的危害,形成躲避危险的意识。
掌握躲避危险的基本方法,强调个人安全;知道人有性别不同,了解男生女生的生理差异,认识性别、家庭出身不是区分智商和地位的标准;体会违法犯罪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一)情感态度培养1、关注身边的安全状况,关心安全问题。
2、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
3、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场景时,有寻求他人救助和保护的意识。
4、与他人友好相处,对可疑陌生人保持必要的警惕性。
5、在生活中能体会到性别不同带来的差异。
6、感受同学之间平等相待的重要性。
7、敬畏生命。
(二)行为技能训练1、通过日常操练,学会自我保护及逃生的基本技能。
2、学习意外伤害事故中应急救护的一般方法。
3、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防止沉迷网络游戏和其他电子游戏。
4、学习识别可疑陌生人,掌握防拐骗的基本方法。
5、学习卫生和饮食常识,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
6、了解应对敲诈、恐吓、性侵害的常用对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了解突发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级别、含义,能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知识经验积累1、知道私自到野外游泳、探险等活动的危险性。
2、了解意外伤害救护的基本常识。
3、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初步认识网络资源的积极意义,了解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5、了解本地常见自然灾害的基本常识。
6、了解使用电梯、索道等特种设备的基本常识。
7、初步了解身体发育的一些常识。
8、理解生命的珍贵性和不可重复性。
三、初中(7-9年级)生命安全教育目标本阶段侧重了解与安全有关的基本知识,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掌握确保安全的一些基本方法;强调个人安全,兼顾公共安全;了解人类生命的孕育过程,懂得一些初步的生理知识;理解生命具有巨大的潜力,应合理开发;认识死亡是不可逾越的自然规律,应备加珍惜生命。
(一)情感态度培养1、遵守社会公德,具有一定的安全“规则”意识。
2、能体会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珍贵。
3、具有较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5、体会生命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还属于很多人。
(二)行为技能训练1、通过学习和演练,学会防灾避险的基本方法。
2、通过学习和演练,掌握意外伤害救护的一般方法。
3、初步掌握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科学施救的方法。
4、文明上网,谨慎交友,学会辨别网上的不安全因素。
5、能远离青少年不宜的场所,预防意外伤害和违法犯罪。
6、能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知识经验积累1、了解常见安全事故的危险及其危害。
2、了解基本的饮食卫生常识和基本的疾病防治措施。
3、知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般性法规和条款。
4、了解毒品的特点以及对人的身心的伤害。
5、了解青春期发育的基本常识。
6、认识死亡是不可逾越的自然规律,是人类社会繁衍的自然现象。
7、生命具有最崇高的价值。
四、高中阶段生命安全教育目标高中阶段在强调个人安全的同时,强调社会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严于律己,自觉抵制可能引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行为。
重点掌握安全自救、互救和安全避险等基本技能,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学会救助他人;能主动识别危险因素,积极化解人际交往中的矛盾,远离人身伤害和暴力犯罪,对人生的目的意义有正确的定位和思考。
(一)情感态度培养1、形成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