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创新创业启示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新创业教育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容错机制;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建设,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营
业化特点,具体分为三大类:一是通识课,围绕学生职业兴趣,启发创新创业意识;二是学科课程,围绕不同学科特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三是活动课程,即教室之外的论坛、沙龙、比赛等,比如创业大赛能够有效检验课堂教学成果,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供平台。
移民国家,其开放包容的文化为创新创业奠定了基础。
美国的创新创业政策为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提供了条件保障,社会普遍支持大学生创业。
美国政府大力支持高校学生创业,创办企业手续简单,各类非盈利和盈利的创业辅导机构能够解决资金、法律、商务等创业相关的问题。
家庭和高校都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也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介绍了百森商学院著名的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和斯坦福大学的产学研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同时分析了国内创新创业发展现状与不足,进而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21世纪全球化浪潮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国际上已经基本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共识。
相关资料显示,世界上90%的科技资源集中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科技投入的漠视导致许多专利和知识产权流失,不得不依附于发达国家以推动自身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越来越强调培养创新创业人才,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
在在校大学生中有效地开展实践类教育,能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兴趣并激发创业的热情,帮助未踏上社会的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特点国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发展成熟,各个院校各有自己的特色,自成一套系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
其中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就非常有代表性。
以下着重介绍百森商学院的“创新创业课程”以及斯坦福大学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模式。
1. 以“创新创业课程”著称的百森商学院百森商学院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创新创业管理教育及研究的最高学府,在创业学领域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
百森商学院以“强化意识”为主要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提升思维方式、冒险精神、进取心、创造能力以及把握市场变化的洞察能力。
百森商学院以培养创业意识为主,通过创新性课程教学、外延拓展计划教学支撑,倡导创新创业精神,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师资力量的优越性。
百森商学院拥有40多名教师专门讲授创新创业课程,同时配备有相当数目的创新创业助教及老师和全职教员。
法国国家技术创新型企业创业大赛及其启示

6 5% 苗 头 项 目: 苗头 项 目是指 那 位 2 %的项 目获奖者 为工程 师; 7 的 些 仍处 在创 意阶 段 、 要进 一步 成熟 以 项 目产生于公共 科研机构 的研究成果 。 需 为 了让 获奖项 目有更大 的取得成 功 确 定其 技术 和市 场 的项 目。 这类 项 目持 2 0 年开 始 . 国高等教 育 和 法 有 人最 高 可 以 以个人 名义 获得 4 0 0 的机会 . 0 7 5, 0 欧 元 的补贴 , 中7 % 用于 使该 技术 进 研 究部 更推 出了相 关配套 支持 措施 : 其 O
让 ;大 力推 进 公 共 部 门和 私 营 部 门 的 R D 1 鼓励 企 业增  ̄R D 入等 等 。 &合 乍 N& 投 法 国 自古有 形 形 色色 的各 类 比赛 , 从葡 萄酒 到奶酪 到清 洁汽 车 等等 , 这些 大赛在 提 高产 品质量 . 发技 术创 新熟 激 情. 以及培 育创 新 文化 方面起 到 了积极
产业 部 门和金 融机 构 的人 士组成 。
今年 20 万欧 元 的资助 。 40
法 国高 等 教育 和研 究部 长 Vae i Ire
持有人 与公共 研究实验 室的 良好关系 。
20 年获 奖项 目中 ,3 的项 目持 07 1%
P c se ! er s ̄] e [ 本年 度 国家评 审委 员会 主席 , 有人 为女 性 。 自创业 大赛 举办 以来 , 获奖 项 目创 法 国生 物联 盟 制 药 公 司 ( O Bi A… a c ne 从 获 奖 项 目持 有 人 的 教 育 背 景 来 办 近 9 O家 技 术创 新 型 企业 ,创 造 了 O Pama 的总 裁 D miiu otnii hr ) o nq e C sat 女 看 ,3 .% 为博 士 :2 .% 为工程 师 n 99 59 50 个就 业机会 。 00 士 , 法 国著 名学 府 索邦大 学 . 在 为今 年 1 .% 为硕 士 、D A、D S 。 8 5 E E S
中美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摘要】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推动了科技创新与发展,使美国的科技创新和发明一直引领着世界的科技进步。
我国的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阻碍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应从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有效培养科技创新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科技创新基石一、中美创新创业教育比较分析(一)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力,这一点从美国经济在过去100多年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就是充分证明。
正如美国商务部负责知识产权的官员戴维·卡普斯所说,美国产业新技术和产品服务的诞生,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美国二战以来的经济增长有75%来自产业创新和技术革新,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
从飞机、原子弹、宇宙飞船、通信卫星等国防高科技产品,到电灯、晶体管、互联网等百姓日常所需,美国人的科技创新和发明一直在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进步,这与美国从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息息相关。
美国从小学就推行创新教育。
美国中小学课程设置比较重视让学生学习与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相关的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动手实践、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勇于创新,这是美国在创新教育方面的重要法宝。
美国课堂教学是很开放的,他们在座位编排上很随意,教师在课堂上会尽力表现其幽默风趣,一个教条、呆板、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教学效果评估不会获得好分数;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自己去查阅书本或网络以得出自己的答案,教师不会让各个学生的答案相一致,更不会去束缚学生的创新与想象力;美国小学一至三年级没有学业成绩记录,三年级以后各种考试也不公布分数,考试内容与学生教材没有直接关系,主要考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几方面能力,考题也千奇百怪,新奇的考试题目让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如果学生表现突出,学校会建议家长去做智商测验,使学生有机会得到特别辅导。
硅谷创新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硅谷创新经验的启示与借鉴硅谷是全球科技产业的中心之一,不仅拥有全球最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而且在创新和创业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经验和领先地位。
从硅谷的创新经验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来激发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一、鼓励创新精神硅谷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创新精神的鼓励和培养。
在硅谷,人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创新思维,要勇于尝试和失败,要不断挑战自我,探索新的领域和创新方式。
创新不仅仅是在技术领域,还包括商业模式、组织架构、文化管理等方面。
硅谷企业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并且给他们提供资源和支持,让他们可以通过实践验证和改进自己的创新理念。
二、注重人才和团队建设硅谷企业的成功不仅仅来自技术和创新,还来自优秀的人才和组织团队。
硅谷的企业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同时,硅谷企业注重团队建设和文化管理,打造了一种开放、透明、平等的企业文化,让员工有自由发言的权利,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共享经验。
这种团队文化不仅有助于员工的个人发展,也有助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三、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硅谷企业不仅是商业企业,也是社会企业,注重企业社会责任。
硅谷的企业往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环保运动,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在硅谷,企业将社会责任看作是企业发展的一部分,通过积极的社会行动和公益事业,为员工、社会和环境创造更多的价值。
四、强调创业文化硅谷创新和创业文化的站稳鼓励和培养有创业精神的人,鼓励员工创业,并且为创业提供资源和支持。
硅谷的大企业不仅是创新的引擎,也是孵化器和投资人,通过与初创企业的合作和投资,与外部创业团队紧密合作,促进创新和文化的开放,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创业。
五、推崇开放创新和合作精神硅谷的企业文化非常开放和务实,不仅注重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也充分尊重他人的创新和贡献。
硅谷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倡导开放创新和合作,鼓励开放式创新模式,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合作伙伴的经验和钱袋,快速实现创新和产业的转换,以此推动整体经济和社会进步。
国外大学创业教育及其启示

国外大学创业教育及其启示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受过高层次教育的失业者的数量越来越多。
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提出: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实施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
在我国,创业教育也日益受到重视。
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开始实施创业教育工作。
目前创业教育虽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由于起步晚,我国创业教育还处于萌芽探索阶段。
因此,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当前大学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那么,国外的大学创业教育是怎样的呢?国外的创业教育最先起步在欧美发达国家,至今已有近60年历史,而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以美国最为先驱。
美国是世界上创业教育发起最早、程度最高、普及最广的国家。
总体上看,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较多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新企业的创立、企业成长管理、创业企业融资、连锁经营授权和分销途径、组织内部的创业、家庭企业管理学、经营和税务课程、兼并收购、创业型企业营销、风险投资和成长资本、创业相关法律等。
美国的创业教育有十个特点:一是创业教育内容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学生把“被动适应社会”转变为“主动适应甚至挑战社会”。
二是把创业教育拓展为创新创业教育。
由于创新与创业天然的内在联系,即便某个学校明言自己某个计划是“创业教育”,但在教学内容上实质上还是“创新创业教育”。
三是将创业教育细分化,诸如家族创业、新技术创新与创业、妇女创业、大型机构创新和创业。
四是教学内容多采用案例教学,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教学,教学组织多采用学生分组结合项目进行,同时鼓励学生深入到企业中结合实践学习。
同时注重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体验,其中创业竞赛尤为凸显。
1983年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接着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十多所大学每年都举办这类竞赛,并逐渐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
世界各国创新创业启示

欧盟区域创新指数排行榜第一,“隐形冠军”数量在德国排名榜首——内卡河谷:德国产业成功秘密所在编者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上海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在进军征程中,需要瞄准国际发展趋势,研究海外科创中心建设得失,以开放的眼光,立足自身实际,打造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全球影响力。
本报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合作,启动了“探访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项目, 6 名记者与多位科技政策研究专家分别前往美国纽约、波士顿,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慕尼黑、巴登—符腾堡州,芬兰赫尔辛基,以色列,俄罗斯莫斯科,走访了当地有代表性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科技服务机构,探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经验,包括他们曾经遭遇的失败教训。
记者将以自身的观察、与专家的对话,探讨这些话题:纽约这座以金融闻名的城市,如何打造“硅巷”,追赶硅谷的创新脚步?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为何在欧盟区域创新指数排行榜上位列第一?以色列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原因是什么?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这些国家和城市的政府扮演了何种角色?从今天起,本报陆续刊发这组系列调查报道,敬请关注。
■内卡河谷上的两座“桥”——州立研究所通过应用型科研、州政府投资的基金会支持的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服务和教育,将科研与产业联系在一起。
其主要合作对象都是中小企业。
这类企业的财力、人力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却是创新生态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子■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的专家是国际稀缺人才。
这类人才可成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项目经理,也可成为企业创新骨干或投身创业的科技企业家“德国南部,或者说整个德国产业成功的秘密在内卡河谷。
”在戴姆勒奔驰公司总部,高级经理英格尔·康纳德博士这样对记者说。
内卡河是莱茵河支流,流域面积 1.4 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这里集聚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有戴姆勒奔驰、保时捷、博世等知名企业总部,“隐形冠军”(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大量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断涌现。
科技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科技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科技创新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它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其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下、社会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经验并适应本国的国情,是当前发展中国家所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教育、创业等方面,探讨科技创新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一、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变革在技术创新方面,发达国家已有多个成功案例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
例如在中国,以互联网科技为核心的创新模式,早已成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龙头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等。
它们始终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并且在创新的基础上高效地推动了经济的变革。
因为创新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以提升,同时也解决了消费者的用户体验问题,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因此,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变革具有深远意义。
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这将为推动中国的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教育——培养科技人才教育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契机。
发达国家往往注重建立相应的教育体系,并通过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重新定义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等方式来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美国大学科研机构既是科研人员的“摇篮”,也是知识密集型科技企业的“摇篮”,它们通过教育培养了众多能够创造并推广新技术的科技人才。
在发展中国家,教育体制太过僵化,人才培养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学校的科研机构被限制在政府控制下,有利于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也大打折扣。
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培养更多的人才,加快科技人才培养的进程,从而推动科技创新取得更多的成果。
三、创业——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小型创业公司往往是通过科技创新带来变革的重要载体。
历史上,在硅谷兴起之前,许多为了作出重大改变所成立的小公司的旗帜是“改变世界”。
创业公司以创新为出发点,形成了一种“创新创业”的生态模式,国家在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扶持中小企业,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深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对于高校转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新加坡、英国、美国的高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发展出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英国、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一)新加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加坡是一个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也是亚太地区创新创业教育较为成功的国家。
在往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在“教育制度质量”方面,新加坡居于世界前列,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已经融入新加坡的社会体系和教育研究体系,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1.创业教育课程立体化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针对不同的创业需求开设了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
国立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了科技企业家辅修课、面向外国学生举办“创业暑期学校”、面向在职技术人员开办“新视野研讨会”等形式。
南洋理工大学面向本科生和硕士分别开成果,有过创业经历。
另一方面,积极选派学校里的优秀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和海外知名企业进行学术深造和技术培训,吸收国外先进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估专业化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为保证学术研究和创业课程的质量和标准,长期以来对课程采用一种校外评审制度,由海外大学资深学者担任评审,定期来新加坡进行考察。
1新加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师生将自己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直接的产业,甚至发展成为产业链。
(二)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高校掀起了从“研究型大学”到“创业型大学”演变的第二次学术革命,创业教育得到繁荣发展。
1.分层多样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到目前为止,英国高校已经建立包括“创业意识”、“创业通识”和“创业职业”三层次的机会导向型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有的高校还专门开设了面对特殊群体的创业课程,如关注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创新问题的社会创业课程、女性创业以及少数民族创业课程等。
国际环境对企业创新创业的启示

国际环境对企业创新创业的启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国际环境对企业创新创业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国际环境是指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部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探讨国际环境对企业创新创业的启示,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国际环境对企业创新创业的启示在于促使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随着全球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以保持竞争力。
国际环境中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为企业提供学习的机会,鼓励企业不断创新。
例如,许多发达国家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企业可以从中学习并应用于自身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
其次,国际环境对企业创新创业的启示在于拓宽企业的市场视野。
国际市场的开放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可以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来增加销售额和利润。
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不仅能够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还能够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机会。
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企业可以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和市场定位,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
第三,国际环境对企业创新创业的启示在于加强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合作可以带来资源共享、技术转移和互惠互利的效果。
企业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来共同研发和生产产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降低成本。
此外,国际交流也可以促进不同企业之间的互动和学习,激发创新的火花。
最后,国际环境对企业创新创业的启示在于关注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关注,企业在创新创业中需要考虑到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应该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关注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控制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总之,国际环境对企业创新创业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拓宽市场视野、加强合作与交流以及关注社会责任。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只有紧跟国际环境的步伐,适应变化,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新创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创新创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新和创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过去的十年中,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在积极推动创新和创业。
创新和创业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而且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探讨创新创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技术创新催生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领域。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并不明显。
然而,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已经承认了技术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发方面。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例如“双创计划”和“驱动中国战略”,用以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转化。
这些政策鼓励企业在技术方面进行探索,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创新创业领域。
正是由于这些措施,中国公司在5G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日渐崛起,在竞争中占据着有利地位。
二、大数据对经济的推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助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更多的数据,将信息转化成商业价值。
通过大数据技术,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追踪消费者的需求和反应,并制定更优化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许多企业已经运用大数据技术改进了其产品和服务,提高了效率并增加其市场占有率。
三、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也是中国推进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共享经济基于分享或交换产品和服务,通过共享来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效益。
共享经济模式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资源的好处。
在中国,像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模式不仅降低了人们的交通成本,并且也有助于解决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共享经济的普及,也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创新和创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政府措施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必将更加加快。
这些举措和变革将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科技创新 营商环境 案例

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案例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关键要素。
科技创新推动着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而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下面列举了10个关于科技创新和营商环境的案例,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1. 硅谷科技创新:硅谷位于美国加州,是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它的成功得益于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和杰出的科技人才。
硅谷拥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此外,硅谷的创业环境非常活跃,风险投资和创业孵化器等资源丰富,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和支持。
2. 中国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
中国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等措施,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等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3. 新加坡的创新政策:新加坡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创新政策,如设立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创业基金、建立研发补贴制度等,积极促进科技创新。
新加坡的创新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的培育,吸引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企业和人才。
4. 爱沙尼亚的数字化政府服务:爱沙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全面数字化政府服务的国家。
爱沙尼亚的电子政务系统覆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电子身份认证、电子税务申报、电子选举等。
这些数字化服务提高了政府效率,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创业发展。
5. 瑞典的创新文化:瑞典有着丰富的科技创新历史和创新文化。
瑞典政府重视教育和研发投入,培养出了众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瑞典的创新企业如爱立信、沃尔沃等在全球市场上享有盛誉,为瑞典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6. 芬兰的创新教育:芬兰教育系统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
芬兰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
芬兰的教育模式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创新教育模式之一。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网络体系的启示

2017年第21期扫一扫看全文基金项目:2017年度沈阳市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关于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网络体系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YSK2017-23-13)和“关于沈阳区域地标品牌的打造与传播研究”(课题编号:SYSK2017-23-05)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7.21.006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网络体系的启示□冯涛摘要:英、美、德、法等发达国家政府重视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尤其是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建设,从而为创业者提供更全面、良好的综合服务。
通过借鉴这些发达国家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形式,能够对构建我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网络体系带来有益启示,形成我国自己特色的共赢型创新创业生态服务体系。
即,以公共服务部门和市场化服务机构为主体,对接创新创业活动链中各环节对六大关键要素(“人、财、信息、技术、场地、市场”)的不同服务需求,分别构建与之对应的六大服务链(“人才服务链”、“资金服务链”、“信息服务链”、“技术服务链”、“场地服务链”、“市场服务链”)。
关键词:创新创业;“互联网+”;网络体系;生态服务体系文章编号:1004-7026(2017)21-0011-02中国图书分类号:G647.38文献标志码:A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22)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大众创新创业的热潮不断高涨。
与此同时,我国在互联网技术、产业、应用以及跨界融合等方面也不断取得了积极进展。
然而,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创新创业网络支持体系,以承载以家庭、社会、国家为基础的,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创业者当下的普遍要求。
因此,研究并借鉴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经验可更快更好的促进我国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网络体系的科学形成。
1以德、美、英、法为代表的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支持体系世界各国的城市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尽相同,但主要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美国、韩国和德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

美国、韩国和德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及启示刘芳宇(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郑州450000)摘要创新创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引擎,创新创业活动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
本文重点分析和对比研究了美国、韩国和德国三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特征,以期为我国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0引言创新与创业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
据美国2014年的经济数据显示,新创企业是就业岗位增加的主要驱动力,占年新增就业总数的70%左右。
据韩国创业经济新闻报道,截至2008年末,41名毕业生在毕业3年内创造了490亿的韩元产值增值,增加了282个就业岗位;而69个企业的管理者在接受创业研究生院教育后,将平均年产值由3.8亿韩元提高到8.9亿韩元。
由此可见,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常态”。
创新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是我国实现创新创业战略的关键一环。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在变革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思维、精神和能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通过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当前学术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与互动等方面,但多以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对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发达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上的成功经验、模式及特色,结合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难题,提出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和举措。
1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与特色比较分析1.1美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始于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迈赖斯·迈斯教授为MBA学生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新创企业管理”;1968年,百森商学院第一次为本科生设置了创业教育课程;1971年,南加州大学首次设立创业学硕士学位;1985年,美国有253所大学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或企业管理课程;1997年,全美超过400多所商学院和大学开设了至少一门创新创业课程。
优化营商环境的十则案例

优化营商环境的十则案例优化营商环境的十则案例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优化营商环境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的目标。
营商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经济活动和投资,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同时也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十个优化营商环境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营商环境改善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
一、新加坡:简化行政手续新加坡以其独特的营商环境而著称,其成功的一部分归功于简化行政手续。
新加坡推出了一项全面的在线业务登记系统,使企业注册流程更加高效和透明。
新加坡还通过消除冗余许可证和减少审批时间等措施,大大简化了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二、新西兰:降低税收负担新西兰知名的营商环境改善案例之一是降低税收负担。
新西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企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提高了新西兰的投资和创业吸引力。
三、爱沙尼亚:推动数字化创新爱沙尼亚是全球数字化创新的领军者,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做法也非常值得借鉴。
爱沙尼亚通过推出电子政府服务和在线政务平台,实现了全面数字化的公共服务。
这些举措简化了企业和个人在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易,提高了行政效率和透明度。
四、丹麦:强调工作平衡丹麦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是强调工作平衡。
丹麦政府通过实施灵活的工作时间政策和鼓励员工休假等措施,为企业和员工创造了更好的工作环境。
这些政策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还有助于吸引人才和促进创新。
五、中国:简化注册流程中国在最近几年一直在努力改善营商环境,其中一个成功的案例是简化企业注册流程。
中国政府通过整合不同的注册步骤和材料,缩短了注册时间并降低了注册成本。
中国还推出了在线注册系统和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创办者提供了更便捷和高效的注册服务。
六、澳大利亚:鼓励创新与创业澳大利亚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一个成功案例是鼓励创新与创业。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提供创业者签证和研发税收减免等举措,吸引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公司。
国外创新创业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创新创业战略对我国的启示作者:丁伟民来源:《消费导刊》2016年第04期摘要: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
结合我国的创新实践,学习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科技创新理应成为我国引领发展的关键支撑。
关键词:创新创业战略支撑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各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再强调指出的:“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创新列在首位,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我国全面创新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国外创新创业战略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它们有如下共同特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般在3%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70%以上,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在这些指标上,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
为重振美国经济,促进高质量就业,保障经济增长和繁荣昌盛,美国于2009年、2011年、2015年连续出台三版美国创新战略,其中2011年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确保经济增长与繁荣》的突出特点是“寓创新于创业”之中,提出要实施“创业美国计划”,核心内容包括夯实创新基础、培育市场环境和突破关键领域三大方面。
一是投资于创新创业的基础要素和基础设施。
二是培育激励创新创业的高效竞争市场。
三是下大力气培育新代科技力量。
“创客运动”推动美国新轮创新创业浪潮。
在新轮信息技术、众筹机制、创客文化的共同合力下,创客空间运动成为全球新浪潮。
目前,美国是全球创客空间最多的国家,“创客运动”被视为美国重振制造业和经济创新的重大机会。
2010年《德国2020高科技战略》提出,竭力塑造新的法规环境,为“发明“和”创新”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
英国则通过“企业创新券计划”资助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
美国的创业思维(3篇)

第1篇一、引言美国作为全球创业精神的代表,其独特的创业思维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创新、团队协作、市场定位、风险管理、创业精神等方面对美国创业思维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我国创业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创新是美国创业思维的核心1. 创新意识美国创业者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他们敢于挑战传统,追求突破。
这种创新意识源于美国文化中对个人自由、冒险精神的推崇,以及教育体系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创新实践美国创业者将创新意识付诸实践,不断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
例如,硅谷的创业者们围绕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展开创新,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三、团队协作是美国创业思维的关键1. 强调团队精神美国创业者深知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他们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信任和协作。
2. 多元化团队美国创业团队通常由不同背景、经验和技能的人才组成,这种多元化的团队有助于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市场定位是美国创业思维的基础1. 深入了解市场美国创业者注重市场研究,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从而为产品和服务提供精准的市场定位。
2. 针对性营销针对不同市场和消费者群体,美国创业者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五、风险管理是美国创业思维的重要环节1. 全面评估风险美国创业者对创业项目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等,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 采取应对措施针对潜在风险,美国创业者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六、创业精神是美国创业思维的动力源泉1. 敢于冒险美国创业者敢于冒险,勇于尝试,将创业视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2. 坚持不懈面对困难和挫折,美国创业者始终保持乐观态度,坚持不懈地追求创业梦想。
七、总结美国创业思维具有创新、团队协作、市场定位、风险管理和创业精神等特点,为全球创业领域树立了榜样。
我国创业者可以借鉴美国创业思维,结合自身国情,不断提升创业能力和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创业创新的成功案例与启示

创业创新的成功案例与启示在当今的社会中,创业创新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自由与成功的一种重要手段。
创业创新既可以解决社会问题,也可以为自己带来财富与名利。
然而,颠覆性的创业创新往往需要更大的勇气和判断力。
下面,我将通过一些成功的创业创新案例来探讨其成功之道,并给那些想要创业的人一些启示。
第一部分:创业的意义创业的本质就是冒险,是对经济和社会秩序的重新排列。
想要创业成功,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财力、资源和技能,还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勇气。
因为在现代社会,创业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或者成名而去创业,而是为了提升自我价值。
可以说,“创业是人们对未知和未来的依赖,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追求。
”第二部分:创业创新案例一、UberUber是一个享誉全球的打车软件。
其创业之初,就面临着出租车行业的强烈反对和排挤。
但是Uber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一直坚信Uber的创新将会颠覆出租车行业,并迎来巨大的商机。
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他不断大胆创新,在业内率先推出了约车服务、现金付款、按路程计费等系统,这让Uber得以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平台。
二、华为华为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2019年的第二季度,其市场份额达到了28%,远超其它竞争对手。
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认为,好的技术是创新的根基,而技术创新是源于心灵的,是一种深度思考和大胆实践的自我意识和勇气。
华为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持高速度的投入,不断进行核心技术研发,从而实现了在电信领域的创新和全面崛起。
三、京东京东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创业企业。
京东最早只是一个在线书店,后来不断创新、扩大规模和拓展业务,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最知名的电商平台之一。
京东最成功的创新之处在于“无界零售”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非常广泛的商品选择、极致服务和极度快速的配送服务。
而这一创新正是为京东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和成功。
第三部分:创业创新的启示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创业创新带来的成功,那么我们从这些成功案例中,能够得到哪些创业创新的启示呢?(1)不怕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盟区域创新指数排行榜第一,“隐形冠军”数量在德国排名榜首——内卡河谷:德国产业成功秘密所在编者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上海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在进军征程中,需要瞄准国际发展趋势,研究海外科创中心建设得失,以开放的眼光,立足自身实际,打造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全球影响力。
本报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合作,启动了“探访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项目,6名记者与多位科技政策研究专家分别前往美国纽约、波士顿,加拿大多伦多,德国慕尼黑、巴登—符腾堡州,芬兰赫尔辛基,以色列,俄罗斯莫斯科,走访了当地有代表性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科技服务机构,探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经验,包括他们曾经遭遇的失败教训。
记者将以自身的观察、与专家的对话,探讨这些话题:纽约这座以金融闻名的城市,如何打造“硅巷”,追赶硅谷的创新脚步?德国西南部的巴登—符腾堡州,为何在欧盟区域创新指数排行榜上位列第一?以色列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原因是什么?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这些国家和城市的政府扮演了何种角色?从今天起,本报陆续刊发这组系列调查报道,敬请关注。
■内卡河谷上的两座“桥”——州立研究所通过应用型科研、州政府投资的基金会支持的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服务和教育,将科研与产业联系在一起。
其主要合作对象都是中小企业。
这类企业的财力、人力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却是创新生态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子■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的专家是国际稀缺人才。
这类人才可成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项目经理,也可成为企业创新骨干或投身创业的科技企业家“德国南部,或者说整个德国产业成功的秘密在内卡河谷。
”在戴姆勒奔驰公司总部,高级经理英格尔·康纳德博士这样对记者说。
内卡河是莱茵河支流,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包括了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这里集聚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仅有戴姆勒奔驰、保时捷、博世等知名企业总部,“隐形冠军”(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大量份额,但社会知名度较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不断涌现。
在欧盟区域创新指数排行榜上,该州已连续5年位列第一。
巴符州科技创新成功的背后,有怎样的创新生态环境?研究人员不追求发论文当教授应用型科研:孵化“隐形冠军”巴符州位于德国西南部,州政府科学、研究及艺术部的部门负责人汉斯—格奥克·沃尔夫博士介绍,该州科研资源丰富,有9所研究型大学、23所应用技术型大学、13家马普协会研究所、17家弗劳恩霍夫协会研究所,以及由12家州立研究所组成的“巴符州创新联盟”。
德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马普协会和弗劳恩霍夫协会,在业内都享有盛誉,但对巴符州创新联盟,了解它的国人并不多。
据介绍,尽管巴符州有一大批“国字号”研究所,但州政府从1985年起,陆续出资建立了12家与各个产业密切结合的应用导向研究所。
州立自然与医学科学研究所(NMI)是最早建立的一家,也是巴符州创新联盟的理事长单位,位于德国最大的生物技术产业园区——图宾根—罗伊特林根技术园区。
从巴符州首府斯图加特驱车前往罗伊特林根,登上一片丘陵地带后,记者见到了这座研究所。
它的大楼并不起眼,但这幢楼孵化出18家高新技术衍生企业。
企业规模虽不大,但平均年产值达上千万欧元,大多数是掌握独有技术的“隐形冠军”。
NMI董事长何雨果教授告诉记者,马普协会和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研究所都是国家级科研机构,分别从事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应用科技研发,中小企业很难与他们合作;而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企业产品。
如何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科研与产业脱节问题?州政府给出的方案是,在内卡河谷建立一批覆盖生物医药、汽车制造、信息通讯、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所,赋予其三大功能:应用型科研,所有研究都按照产品入市必须符合的标准、法规和药典进行;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包括低价或免费提供仪器设备;利用研究成果孵化衍生企业。
TETEC公司就是从NMI走出的“隐形冠军”。
该公司由2名医生创办,他们在治疗膝盖等关节损伤患者时,萌生了利用组织工程在体外培育关节软骨的构想。
这个想法当时比较前卫,他们联系NMI后,何雨果认为有望实现,就与医生开始了合作研发。
结果,他们研制出拥有20多个专利的细胞支架。
往支架里注入软骨成骨细胞后,培养两周即可“长”成关节软骨,再通过微创手术植入患者体内。
产品雏形问世后,NMI找到了投资方——贝朗医疗,还为TETEC 支付了企业注册本金。
由于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该产品已成为欧盟医疗器械委员会的首推产品,今年拿到了美国食药监局的批文,TETEC则被贝朗医疗收购。
“我们所的研究人员不追求发论文、当教授,而是专注于研发既有战略前瞻又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技术,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来自中国的熊昕博士说。
据介绍,NMI设有多个实验室和技术转移公司,实验室主任大多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兼职教授,许多科研人员也出自应用技术型大学。
作为非营利机构,研究所每年经费中的10%来自州政府,40%来自德国联邦科技部的竞争性项目资金,50%来自企业客户。
一批服务技术转移的项目经理技术转移机构:助企业提升创新力如果说,面对科研与产业的脱节,州立研究所是通过应用型科研架起连接两者的桥梁,那么,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就是通过服务和教育来“架桥”。
史太白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巴符州经济大厦,它由费迪南德·冯·史太白在19世纪出资建造,外观古老雄伟,内饰却很现代化。
在那里,史太白项目经理桑德拉·哈尔特迈耶尔介绍了这家全球技术转移“标杆”的前世今生——史太白是巴符州工业发展的奠基人,业界为报答他的付出,1868年建立了第一代史太白基金会,发展针对年轻人的创新教育和职业教育。
1983年,巴符州政府全额投资重建了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旨在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转移到产业中。
2013年年报显示,史太白有978家转移、咨询和研究中心,有1708名全职工作人员和3544名签约专家,专家来自科研机构和企业,其中教授730人;机构的合作伙伴遍及50个国家,每年完成10000多个技术转移项目,技术转移服务收入1.45亿欧元。
史太白基金会还拥有史太白大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擅长技术研发与企业管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中国也有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但大多停留在举办技术对接会、论坛研讨会这类活动的浅层阶段。
成功的技术转移服务要深入企业,帮助企业提升内在的技术转移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
这一转移服务环节的缺失,造成了企业界与科技界无法有效互动。
”史太白(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覃焱深有感触地说。
在史太白,全职人员多为从事知识和技术转移的项目经理,很多人毕业于史太白大学,既懂技术,也懂企业管理。
项目经理与有志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教授合作,寻找适合将某项技术产业化的企业,或根据企业需求寻找能解决问题的教授;找到后三方一起讨论、再创新,并开展新技术的小试和中试。
试验中,如果因不可预知的技术风险造成设备损坏等损失,由史太白基金会出资补偿,巴符州政府为基金会提供财政担保。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人。
”覃焱说,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的专家是国际稀缺人才,上海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应建立这类人才的教育和评价体系,加大这一领域的公共财政投入,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
这类人才可成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项目经理,也可成为企业创新骨干或投身创业的科技企业家。
专注服务最具活力的创新因子上海能否建立更多应用型研究所内卡河谷上的两座“桥”,将科研与产业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巴符州创新联盟,还是史太白,其主要合作对象都是中小企业。
这类企业的财力、人力无法与大企业相比,却是创新生态系统中最具活力的因子。
据统计,巴符州中小企业里的“隐形冠军”数量,在德国各地区中排名榜首。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常静副研究员分析说,NMI 等研究所原创技术成果的转化,及其衍生企业的创立成长,使一批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处于高位;再通过史太白等机构专业化、市场化的精准服务,中小企业才有能力与大企业开展广泛的协同创新——小企业研发零部件,中型企业研发功能组件,大企业负责集成创新,使“德国制造”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常静建议,上海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可围绕重点领域,推动建立一批应用型研究所,使它们成为重大原创技术及其衍生企业的策源地。
这类市级功能性研发平台的功能定位、运营模式,可参考NMI等巴符州创新联盟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推动的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NNMI),与巴符州创新联盟有诸多相似之处。
该计划将建立1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经费来自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产业界。
NNMI的一大任务,也是以应用导向研究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建、成长,解决它们的实际问题和需求。
看芬兰和德国政府、大企业、科研服务机构的变革应对之道“国家名片”遭遇挑战之后的创新■“国家创新系统”作为芬兰创新政策,强调“创新不只是企业家的职能,更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
其技术创新布局重点扶持新兴产业的中小微企业,近年来每年6亿欧元预算中,60%给予企业,其中67%为中小微企业■在芬兰和德国,有一大批具有政府背景、市场化运作的非营利科技服务机构。
政府资助与客户收费相结合,服务专业化,是其共同特点冬日的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雪积得很厚。
从赫尔辛基到邻城埃斯波的高速公路上,记者看到了一片建筑群。
夜晚,建筑内的灯光透过玻璃幕墙,宛若停泊在波罗的海港口的豪华游轮。
这就是原诺基亚总部大楼。
现在,楼顶的标识已换成“Microsoft”(微软)。
在慕尼黑采访西门子中央研究院时,正值西门子宣布调整组织架构,全球范围内削减7800个岗位。
应对业绩下滑,西门子提出“2020公司愿景”,将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两家知名大公司的境遇和作为,揭示了这个时代创新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面对创新挑战,德国、芬兰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在如何作为?培育“未来的诺基亚”:2/3预算支持中小微企业诺基亚、愤怒的小鸟、开放式操作系统Linux,三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它们都是芬兰的创新成果。
在欧盟区域创新排行榜上,芬兰连续5年位于“创新领导者”行列。
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竞争力排名中,该国居第3位,将美国、德国、日本甩在身后。
就像其国民一样,讷于言而敏于行,不事声张的芬兰早已走在世界创新版图的前沿。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这片土地还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导产业。
1990年,一份里程碑式的报告诞生了。
这份报告由芬兰科技政策理事会发布,将“国家创新系统”作为该国创新政策,强调“创新不只是企业家的职能,更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
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TEKEs)是构建国家创新系统的主要政府部门,隶属于就业与经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