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合集下载

周三多管理学(高教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

周三多管理学(高教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5章

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1.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答:(1)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

对于这一定义。

可作如下理解:①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因为决策是管理的一项职能。

管理者既可以单独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个体决策;也可以和其他的管理者共同做出决策.这样的决策称为群体决策。

②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组成.尽管各人对决策过程的理解不尽相同。

③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这就是说,决策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也是为了利用机会。

(2)决策的原则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量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

①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②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③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3)决策的依据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

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这要求管理者在决策之前以及决策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作为决策的依据。

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量过大固然有助于决策水平的提高.但对组织而言可能是不经济的,而信息量过少则使管理者无从决策或导致决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迄今为止,有关决策的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答:有关决策的理论经历了以下阶段:(1)古典决策理论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主要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行为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对古典决策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发难的第一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A·西蒙,他在《管理行为》一书中指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有限理性”标准和“满意度”的原则。

上交大《物流成本管理》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上交大《物流成本管理》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第四章物流成本预测与决策一、思考题1.什么是物流成本预算?物流成本预算的原理有哪些?答:物流成本预测是指依据掌握的经济信息和历史物流成本资料以及物流成本与各种技术经济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未来物流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作出的科学推测和估计。

物流成本预测的6个原理1.系统性原理、2.不确定性原理、3.类推原理 4.因果原理、5.连贯性原理、6.可控制性原理。

2.什么是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有何特点?答:德尔菲法是以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互不见面、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与调查人员单线联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大致相同的看法,以此作为预测的结果。

德尔菲法区别于其他定性预测方法的两个明显的特点是:匿名性、多次反馈。

3.比较定量预测和定性方法的优缺点。

答:定量预测的优点在于:注重于事物发展在数量方面的分析,更多地依据历史统计资料,较少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其缺点在于:灵活性差,对数据和模型的要求较高,且限制条件较多。

定性预测的优点在于: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易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施过程简单、迅速、省时、费用低,注重事物发展的性质。

其缺点是:定性预测法容易受到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的影响和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束缚;而且缺乏对事物发展作数量上的精确描述。

4.什么是物流成本决策?物流成本决策的方法有哪些?物流成本决策者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在调查、预测和对物流成本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从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作为未来行动的指南。

物流成本决策的方法可分为定性决策方法和定量决策方法。

定性决策方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

定量决策法分为确定型决策法、风险型决策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法三种。

5.计算题(1)甲公司要从位于S市的工厂直接装运500台电视机送往位于T市的一个批发中心。

这批货物价值为150万元。

立信管理会计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立信管理会计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课后计算题参考解答肖成民会计与财务学院第1题•(1)这是一个特殊订单决策。

•接受这个订单带来的收入增加•300×(1-30%)×(20-12)•=1680 万元•接受这个订单导致的成本增加•200×8=1600 万元•接受这个订单的增量收益•1680-1600=80 万元,应接受订单。

16801600=80万元应接受订单第1题(2)这是个为了实现目标利润的定价决•(2)这是一个为了实现目标利润的定价决策。

假设价格为p,则•(300-200) ×12+(p-200) ×8-400=1450•其中,(300-200)×12是预测正常销售量能够带来的边际贡献(p 200)×8是量能够带来的边际贡献;(p-200)×8是剩余8万件产品能够带来的边际贡献。

•p=281.25 元解得p 元第2题:Make or Buy Decision 第2题:Make or Buy Decision •(1)外购成本2.10×100 000210 000 元•210×100000=210000元•自制成本•A. 生产成本0.80×100 000=80 000元B. 机会成本•B机会成本5×15 000-30 000-6 000-4 000=35 000 元•自制总成本=80 000+35 000=115 000 元•自制成本小于外购成本,应该自制。

第2题:Make or Buy Decision 第2题:Make or Buy Decision •(2)如果制造塑料玩具的固定成本降低为100 000元,说明自制总的固定成本中有100000元说明自制总的固定成本中有20 000元是可避免的,即相关的。

20000元是可避免的即相关的•此时自制的总成本为•80 000+20 000+35 000=135 000 元元•自制成本仍然小于外购成本,选择自制。

(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第八章思考与练习:1. 什么是决策?决策有那些特点?答:广义的说,把决策看作一个管理过程,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预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

包括从设定目标,理解问题,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实施的全过程。

狭义的说,决策就是为解决某种问题,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特点可按照划分的类别来说明: 1.按决策的作用分类(1)战略决策。

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

(2)管理决策。

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

(3)业务决策。

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1)程序化决策。

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

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要复性决策。

3.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1)确定性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

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2)风险型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

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4,按决策的风格来分,可分为:行为决策;概念决策;命令决策;分析决策。

5、按决策的方法来分,可分为: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2. 科学决策应该遵从哪些原则?答:最优化的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和集团决策原则。

3. 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你能否通过实例来说明决策的重要性?答: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计划工作是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的基础。

(省)4. 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作决策的?答:决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

《管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管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习题一:管理学的概念和作用1. 什么是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和教育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组织的学科。

它涵盖了组织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决策、沟通、领导等。

管理学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运作的规律,并提供管理技能和工具来优化组织的绩效。

2. 管理学的作用是什么?管理学在组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有效地运营组织。

•提供管理原则和理论:管理学提供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理论,帮助管理者了解组织运作的基本规律,指导管理实践。

•优化组织绩效:管理学通过研究和分析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帮助管理者识别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提高组织的绩效。

•发展管理技能:管理学教育管理者掌握管理技能和工具,包括沟通技巧、领导能力、决策能力等,提升管理效能。

•促进组织创新:管理学鼓励管理者思考新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促进组织的创新和发展。

习题二:组织管理1. 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内各个部门和职位之间的关系以及权力和责任的分配方式。

它决定了信息流动、决策权和工作流程等方面。

常见的组织结构包括功能型结构、分工式结构、矩阵结构等。

2. 如何选择适合的组织结构?选择适合的组织结构需要考虑组织的特点和目标。

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组织规模:组织规模较小的可以选择较简单的结构,组织规模较大的可以选择较复杂的结构。

•组织目标:组织追求不同的目标,可以选择适合的结构支持目标的实现。

•组织环境:组织所处的环境和行业对组织结构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考虑环境因素。

3. 什么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在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组织的象征、行为和制度等方面体现出来。

4. 如何塑造和传递组织文化?塑造和传递组织文化需要管理者的积极参与和引导。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制定明确的组织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作为组织文化的基础。

•倡导和实践组织文化,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课后习题答案 (2)

课后习题答案 (2)

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对项目而言,“一次性”是指( A )。

A.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起止时间 B.项目周期短 C.项目将在未来不能确定的时候完成 D.项目随时可能取消 2.项目是一系列( D )的活动和任务。

A.具有特定目标 B.具有明确开始和终止日期 C.消耗资源 D.以上皆是 3.下列属于项目的是(C )。

A、生产线上生产汽车B、管理一个公司C、修建一座水库D、信息系统的维护二、多项选择题1.项目管理的基本特性有( ABCDE )。

A、目的性B、独特性C、普遍性D、创新性E、集成性 2.以下关于项目和日常运营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项目中存在较多创新性、一次性的工作和活动B、日常运营中存在较多确定性、程序性、常规性和不断重复的工作或活动C、项目的环境是相对不确定的D、项目的组织形式多数是团队性的E、运营工作的组织管理模式主要是基于过程和活动的管理系统为主三、简答题1. 什么是项目?项目有哪些特点?答:项目是一个组织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

项目具有目的性、独特性、一次性、制约性、过程性、不确定性、组织的临时性与开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等特点。

2. 什么是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有哪些特点?答:项目管理是运用各种知识、技能、方法与工具,为满足或超越项目有关各方对项目的要求与期望所开展的各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

项目管理具有普遍性、目的性、独特性、创新性和集成性等特点。

四、论述题1. 项目与日常运营有哪些不同点?答:(1)根本目的和作用不同:项目的根本目的是为创造具有某种独特性的新成果。

但是运营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使用特定项目的成果开展周而复始的日常工作从而获得相应的回报。

(2)结果和回收模式不同:项目工作的结果是人们获得的创新性成果,运营工作的结果是通过开展周而复始的运营活动不断获得收益并最终收回项目和运营投入。

(3)工作性质与内容不同:一般在日常运营中存在着大量的确定性、程序性、常规性和不断重复的工作或活动,而在项目中则存在较多创新性、一次性和具有不确定性的工作或活动。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后答案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后答案

决策理论与方法课后答案习题一答案1、什么是决策分析?决策分析有哪些特点?决策分析由哪些要素构成?决策分析简称决策。

所谓决策,就是决定一个对策,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思维活动,决策存在于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中,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中。

在现代管理科学中,对决策的理解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把决策看作是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作出最终抉择,是决策者的拍板定案,这是狭义的理解;二是认为决策是对不确定条件下发生的偶发事件所做的处理决定,这类事件既无先例,又没有可遵循的规律,做出选择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只有冒一定的风险的选择才是决策,这是对决策概念最狭义的理解;三是把决策看成是一个包括提出问题、确立目标、设计和选择方案的过程,即人们为了实现其中一特定目标,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可能性,提出各种可行方案,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按照决策准则,从中筛选出最满意的方案,并根据方案的反馈情况对方案进行修正控制,直至目标实现的整个系统过程,这是广义的理解。

决策分析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决策者。

决策者即决策主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如上市公司的总经理(个体)或董事会(群体)。

决策者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里等因素的影响。

(二)决策目标。

决策问题对于决策者所希望达到的目标,可以是单个目标,也可以是多个目标。

此例中,决策者的目标表现为希望做成的煎饼含的鸡蛋越多越好,所付出的劳动越少、越方便越好。

(三)行动方案。

实现决策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行动方案有明确方案和不明确方案两种。

前者是指有有限个明确的方案,后者一般只是对产生方案可能的约束条件加以描述而方案本身可能是无限个,要找出合理或最优的方案可借助运筹学的线性规划等方法。

(四)自然状态。

决策者无法控制但可以预见的决策环境客观存在的的各种状态。

自然状态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是不确定,其中不确定的又分为离散的和连续的两种情况。

企业战略决策管理蒋先平课后习题答案

企业战略决策管理蒋先平课后习题答案

企业战略决策管理蒋先平课后习题答案学习情境一1.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的含义是什么?两者有哪些区别?答:企业战略可以分为3个层次:公司战略、事业部战略和职能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定义为: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2.企业战略分为哪几个层次?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答:企业战略可以分为3个层次:公司战略、事业部战略和职能战略。

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企业整体的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行为的最高纲领。

该层次战略注重全局性和长远性,代表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它的制定与推选主要由企业最高层的管理人员来执行。

事业部战略是在公司战略指导下,各个战略事业单位(SBU)制定的部门战略,主要研究的是事业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

它是决定如何在选定的经营领域与竞争者竞争的战略。

职能战略的重点是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使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

具体要考虑如何有效组合企业内部资源来实现总体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

3.战略管理的作用和实质有哪些?答:(1)避免企业出现重大方向性错误,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

(2)整合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有利于建立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并能在经营工作中兼顾当前和长远发展,做到增强后劲,持续成长。

(3)促使企业改进决策方法,优化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有哪几个基本阶段?答: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选择、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调整。

5.简述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战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答:国际学术界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3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早期战略思想阶段;(2)20世纪70年代,传统战略理论阶段;(3)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竞争战略理论阶段;(4)21世纪初期,动态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项目管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项目管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项目决策与管理》课后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项目与项目管理一、单选题1.A2.D3.C4.C5.A二、多选题1.ABCDE2.ABCD3.ABCD4.AB5.ABD第二章项目组织与项目团队一、判断题1.×2.×3.√4.√5.√6.√二、单选题1.A2.A3.A4.C5.C6.B7.A8.B三、多选题1.BC2.BD3.AB4.BCD5.ABCD6.AC第三章项目启动一、判断题1.×2.×3.√4.√5.√6.√7.√8.×二、单选题1.D2.A3.B4.C5.B6.B7.D(备选答案D 录入时出错,应当是105.85)8.A三、多选题1.ABCD2.AB3.ABCD4.ABCD5.BC6. ABD7.AC五、计算题1.(1)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在不考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收回全部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时间,即投资项目在经营期间内预计净现金流量的累加数恰巧抵偿其在建设期内预计现金流出量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使投资项目累计净现金流量恰巧等于零所对应的期间。

静态投资回收期=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因此,根据公式计算n=3+100/300=3.33年(2)NPV=234.352.根据加权分析法分别计算三个方案的得分情况:甲:4*(4/4+3+3+2)+3*(3/4+3+3+2)+5*(3/4+3+3+2)+3*(2/4+3+3+2)=3.83乙:3*(4/4+3+3+2)+4*(3/4+3+3+2)+3*(3/4+3+3+2)+4*(2/4+3+3+2)=3.42丙:2*(4/4+3+3+2)+3*(3/4+3+3+2)+4*(3/4+3+3+2)+3*(2/4+3+3+2)=2.92因此,甲方案为最优方案。

第四章项目计划1.√2.√3.√4.√5.×二、单选题1.C2.A3.B4.D5.C6.A7.D三、多选题1.AD2.AC3.AD4.AD第五章项目执行与控制一、判断题1.√2.×3.×4.√5.√6.×7.√8.×9.√二、单选题1.A2.C3.B4.D5.C6.D三、多选题1.ABCD2.ABD3.ABC4.ABCD5.BC6.AB7.ABCD五、计算题1.关键比值=(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实际进度/计划进度)第六章项目收尾一、判断题1.×2.×3.×4.√5.√二、单选题1.D2.B3.A1.ABC2.ABCD3.AC4.BC第七章项目范围管理一、判断题1.×2.×3.×4.√5.√6.×7.×二、单选题1.C2.A3.D4.D5.B三、多选题1.BCD2.BCD3.ACD4.BCD5.ACD第八章项目时间管理一、判断题1.×2.×3.×4.√5.√6.√7.×8.√二、单选题1.B2.B3.A4.C5.C6.C7.A8.A9.B 10B三、多选题1.ABC2.BCD3.ABCD4.ABC5.ABD6.AC第九章项目成本管理一、判断题1.√2.×3.√4.√5.√6.×7.√8.×二、单选题1.B2.B3.A4.C5.B6.C7.D8.B9.C三、多选题1.AD2.ABCD3.BCD4.ABCD5.AC6.BCD第十章项目质量管理一、判断题1.×2.√3.√4.√5.√二、单选题1.C2.D3.B4.D5.D6.C7.A8.B9.A 10.D三、多选题1.AC2.BCD3.BD4.ABCD5.ABCD6.ABCD7.AB8.ABC第十一章项目风险管理一、判断题1.√2.×3.√4.√5.×二、单选题1.C2.C3.A4.C5.A6.D7.D8.C9.C 10.B三、多选题1.ACD2.ABC3.ABD4.AB5.AB6.ABCD7.ACD8.AB9.AB 第十二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1.√2.√3.√4.×5.×6.×二、单选题1.C2.B3.A4.B5.A6.C三、多选题1.ACD2.ABCD3.BC4.AC5.AB第十三章项目沟通与冲突管理一、判断题1.√2.×3.√4.×5.√6.√二、单选题1.D2.B3.D4.A5.C6.B7.A8.C三、多选题1.AC2.ABCD3.ABC4.ABD5.BCD6.ABCD7.ABD8.A(此题的确只有一个答案,编写时的错误)。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 课后习题 答案 chapter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 课后习题 答案 chapter
P11.7A a.Par value represents the legal capital per share-the amount below which cannot be reduce Book value per share is the amount of net assets represented by each share of stock,which The price at which these shares change hands represents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stock,whic b.The company's par value-one tenth of a cent per share-is quit low. However the corporat The fact that book value per share is far above par value indicated either that the stock The market value is ten times book value.This implies that investors believe that manageme he very low par value offers little protection to the company's creditors.On the other han
Total paid-in capital=15,000,000+20,000,000+44,000,000=79,000,000 e.Book value per share of common stock=(total stockholders' equity-preferred stock)/shares stock=(143,450.000-15,000,000)/4,000,000≈32.11

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2-人大版

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2-人大版

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答案2-人大版《财务管理学》课后习题——人大教材第六章 资本结构决策1、三通公司拟发行5年期、利率6%、面额1000元债券一批;预计发行总价格为550元,发行费用率2%;公司所得税率33%。

要求:试测算三通公司该债券的资本成本率。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 )1()1(b b bF B T I K --= =1000*6%*(1-33%)/550*(1-2%)=7.46%2、四方公司拟发行优先股50万股,发行总价150万元,预计年股利率8%,发行费用6万元。

要求:试测算四方公司该优先股的资本成本率。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pp P D Kp =其中:p D =8%*150/50=0.24p P =(150-6)/50=2.88pp P D Kp ==0.24/2.88=8.33%3、五虎公司普通股现行市价为每股20元,现准备增发8万份新股,预计发行费用率为5%,第一年每股股利1元,以后每年股利增长率为5%。

要求:试测算五虎公司本次增发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G P D Kc c+==1/19+5%=10.26%4、六郎公司年度销售净额为28000万元,息税前利润为8000万元,固定成本为3200万元,变动成本为60%;资本总额为20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比例占40%,平均年利率8%。

要求:试分别计算该公司的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

参考答案:可按下列公式测算:DOL=1+F/EBIT=1+3200/8000=1.4 DFL=8000/(8000-20000*40%*8%)=1.09 DCL=1.4*1.09=1.535、七奇公司在初创时准备筹集长期资本5000万元,现有甲、乙两个备选筹资方案,有关资料如下表: 筹资方式 筹资方案甲筹资方案乙筹资额(万元)个别资本成本率(%)筹资额(万元)个别资本成本率(%)长期借款公司债券普通股800120030007.08.514.0110040035007.58.014.0合计5000 —5000 —要求:试分别测算该公司甲、乙两个筹资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并据以比较选择筹资方案。

第5章-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第5章-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D.单位的产品总成本为400元
三、判断题
1、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
2、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设备折旧费,保险费属于该产品的专属成本()
3、差量分析法一般仅适用于两个方案之间的比较()
4、如果一项资产只能用于某一职能,则不会产生机会成本()
5、机会成本是一项实际指出,应登记入账()
6、在任何情况下,边际成本都与变动成本一致()
要求:(1)分别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和成本加成率指标;
(2)分别计算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和成本成定价法确定目标售价。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DBAAB
6-10 CCAAC
11-14BCDC
二、多选题
1、ABCD
(4)条件同(3),但企业也可以采纳用剩余生产能力自制15000个零件甲,其余全部外购的方式。
3、某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零件甲的年需要量不确定。企业可以选择外购或自制该零件:其中自制零件方案需增添专业设备两台,每台价值100000元,使用期限5年,假定没有残值,按直线法进行折旧,每年为40000元,另外单位变动成本为58元;外购单价为60元。要求:判断该厂应自制还是外购零甲。
7、沉没成本是现在发生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8、联合成本是由多个产品或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因此属于相关成本,决策时应考虑()
四、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A
B
C
合计
销售量
1000
1200
1800
单位售价
900
700
500
单位变动成本
700
580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答案14.4商品的价值量【单选题】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个别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剩余劳动时间D平均劳动时间【单选题】计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是以( )为尺度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判断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平均劳动时间错15.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单选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一系列商品表现出来。

一只绵羊可以等于100斤大米,可以等于10尺布,可以等于两把斧子,可以等于一两黄金,还可以等于其他商品。

这一阶段,处在货币形式发展的哪个阶段?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的价值形式C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多选题】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共经历了以下哪些阶段A货币价值形式B一般的价值形式C扩大的价值形式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判断题】货币的本质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正确【判断题】物物交换和商品生产者特殊需要之间的矛盾无法解决错误15.2货币形式的发展【单选题】铸币是由( )出面来制造的,有一定形状和花色,有一定重量和成色。

A私人B国家C资本家D铁匠铺【判断题】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对【判断题】货币形式是固定不变的错误15.3货币有哪些职能?【单选题】世界货币是货币职能在( )的延伸和发展A世界市场B国内市场C小商品市场D发达经济体【单选题】货币执行( )职能时,更容易引起信用危机,加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判断题】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时候,必须是真实的货币错误【判断题】货币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正确15.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单选题】价值量由( )决定,而劳动量由劳动时间计量A劳动量B个别劳动量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判断题】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正确【判断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是一致的错误16.1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单选题】资本运动的总公式是AG——W——G’BG——W——GCG’——W——G’DG’——W——G【单选题】资本就是指能够带来( )的价值A新价值B剩余价值C价值D劳动力价值【判断题】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钥匙正确16.2劳动力商品【单选题】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除了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还有A劳动者是自由人B劳动者是奴隶D劳动者没有自由【单选题】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原为,是由维持劳动者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的价值决定的A生活奢侈品B生活必需品C生活用品D生产资料【判断题】所有的劳动力都是商品错误16.3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单选题】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归( )所有A农民B地主C资本家D工人【单选题】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 )的那部分价值A商品价值B劳动力价值C价值转移D生产资料价值【单选题】资本主义生产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它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A价值增殖过程B价值增值过程C价值劳动过程D价值流通过程【多选题】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劳动空间16.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单选题】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是Am'=m/vBm'=m/cCm'=m/(c+v)Dm'=c/v【单选题】可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 )的那部分资本A生产资料B劳动资料C劳动力D劳动对象【判断题】不变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正确【判断题】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错误16.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办法【单选题】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除了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外,还有( )A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B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C垄断利润的生产D平均利润的生产【单选题】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 )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B缩短个别劳动时间C延长必要劳动时间D延长个别劳动时间【判断题】个别资本家不断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最终造成了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超额剩余价值错误16.6资本的有机构成【单选题】资本的有机构成用以下( )来表示Ac:vBc+vCv:cDc/v【判断题】技术水平越高,生产资料所占的比重就越大正确【判断题】随着生产力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下降错误17.1产业资本的循环【单选题】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购买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 )的职能A货币资本B商品资本C生产资本D流通资本【单选题】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 )的职能A货币资本B生产资本C商品资本D流通资本【判断题】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中,生产阶段所起的作用是生产剩余价值正确【判断题】产业资本的循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的统一正确17.2产业资本的周转【单选题】资本家购买的机器,厂房、设备等资本是一次性投入,但回收的时候是分批、分期,根据磨损程度收回来的。

统计学第五版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王永

统计学第五版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王永

n1 n2 11000
合并比例 x1 x 2 293 p 0.0133 n1 n2 22000
p1=0.95%, p2=1.72% 临界值(s):
Z =) ( 1 2 ) 1 1) P (1 P ) n n 2 1



解:已知μ =250,σ =30,N=25, x =270,α =0.05 右侧检验 ∵小样本,σ 已知 ∴采用Z统计量 Z ∵α =0.05,∴ =1.645 H 0 :μ ≤250 H1 :μ >250 计算统计量:
x / n
Z
=(270-250)/(30/5)=3.33
结论: Z统计量落入拒绝域,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 H 0 ,接 受 H1 。
决策:有证据表明,这种化肥可以使小麦明显增产。
8.4 糖厂用自动打包机打包,每包标准重量是100千克。每天开工后需要检验 一次打包机工作是否正常。某日开工后测得9包重量(单位:千克)如下: 99.3,98.7,100.5,101.2,98.3,99.7,99.5,102.1,100.5 已知包重服从正态分布,试检验该日打包机工作是否正常 (α=0.05) 。
甲法: 31 34 29 32 35 38 34 30 29 32 31 26 乙法: 26 24 28 29 30 29 32 26 31 29 32 28 两总体为正态总体,且方差相同。问两种方法的装配时 间有无显著差别(α =0.05)? 解: 正态总体,小样本,σ²未知但相同,独立样本t检验 0 : 甲 - = 0 H 乙 甲 H1 : - 乙≠ 0
2 2
5 1.96
nB
决策:在α = 0.05的水平上拒绝 H 0 。 结论:可以认为A、B两厂生产的材料平均抗压强度不相同。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十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十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1.l 复习笔记一、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1. 管理者的职能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今天这些职能简化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计划活动就是要设定或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或方案。

(2)组织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活动制定的行动方案。

(3)领导管理者就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去影响组织的成员,努力营造起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氛围,以便使管理的领导职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4)控制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组织的管理者从头到尾地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或预见问题后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

2. 管理者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末,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又互相关联的角色。

这10种角色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角色。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信息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亨利·明茨伯格界定的10种管理角色如表1.1所示。

3. 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指为了完成或理解一个组织的特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也就是业务方面的技能。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任务4-作出正确的决策-课后练习题答案-陈兰林

任务4-作出正确的决策-课后练习题答案-陈兰林

任务4 作出正确的决策(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C5、A6、A7、A8、B9、A 10、B二、判断题1、错2、对3、错4、对5、错6、对7、错8、对9、错 10、对三、简答题1.决策在组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影响组织运行的因素变得十分复杂,因为单凭个人经验或主观判断进行决策,是不能适应激烈多变的竞争环境的,管理者也难以作出正确、科学的判断。

可以说,管理者科学、理性的决策等于成功了一半,可见,决策对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①决策决定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决策涉及组织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组织的总体发展目标,小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任何一个决策的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到组织的正常运作。

正可谓“一着走错,全盘皆输”。

中外许多企业的沉浮经历,足以成为有力的佐证。

因此,每一个决策者必须清醒认识和估计各种情况,以更好地把握其变化规律,制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保证组织的持续发展。

②决策是组织各项管理职能部门运行的依据决策是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决策也是各项管理职能部门运行的依据。

决策是一个方案,为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指明努力方向和目标。

没有正确的经营决策,各职能部门就无法正常发挥功能,职能造成组织活动的无序甚至混乱。

③正确的决策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信息膨胀的今天,各种各样的情况层出不穷,任何组织都需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和科学地作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社会,求得发展,否则只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2. 决策有哪些程序?要做出一个正确的决策,管理者需要自觉地遵循以下六个步骤:1. 认识决策需要决策过程的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决策需要。

一些刺激因素通常会激发起决策需要的意识。

当组织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机遇或者威胁时,这些刺激因素就会显现出来。

除了来自于外部环境中的变化,激发决策需要的刺激因素还可能来自于组织内部管理者的行为。

管理学原理第五版周三多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管理学原理第五版周三多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概论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5: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6: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方法。

第一题: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的什么?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吉本斯《博弈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吉本斯《博弈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beckham232911net21在第二阶段企业2和企业3决策q2232102022cqqqqqamaxqmaxqmaxqmaxq????3332103033cqqqqqa????得反应函数????33c1312qaqqca2第一阶段企业1的决策1?qcaq11321cqqqqqamax?????01??将3132qcaqq??代入得21?632caqq?27采用逆向归纳法1第一阶段企业最大化其收益11?2102111?????????????nwanlnwallllwallwallwlalwlalinijjiijjiinjiinjii2第二阶段工会最大化其收益21waawnwanwawlwawmaxw?????所以企业数量不影响工会效用
对 于 2 来 说 , 4(1− p*) = 2 p* + 3(1− p*) , 得 p* = 1/ 3 。
则 原 博 弈 的 混 合 战 略 纳 什 均 衡 为 : { (1/3, 2/3, 0), (2/3, 0, 1/3) }。 1.12 按 照 1.11 的 解 法 , 可 得 混 合 战 略 纳 什 均 衡 为 : { (2/3, 1/3), (3/4, 1/4) }。 过 程 略 。 1.13 此博弈有两个纯战略纳什均衡、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纯 战 略 纳 什 均 衡 为 :( 向 企 业 1 申 请 , 向 企 业 2 申 请 );( 向 企 业 2 申 请 , 向 企 业 1 申 请 )。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为:
为:
qm/2
qc
qm/2
π1 , π1
π2 ,π3
qc
π3 ,π2
π4 ,π4
因 为 π1 < π3 , π 2 < π 4 , 所 以 每 一 方 都 有 一 个 严 格 劣 战 略 , 即 qm/2, 从 而 最 后 的 均 衡 为

《预测与决策教程 第2版》李华裴泱(习题解答)

《预测与决策教程 第2版》李华裴泱(习题解答)
预测与决策教程(第 2 版)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思考与练习
1.预测是指什么?举例说明预测的作用。
答:预测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对特定的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或状 态做出科学的推测与判断。
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必要的未来信息,是进行决策的基础。如在产品的销售方面,通 过对顾客类型、市场占有份额、物价变动趋势、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预测,可以对市场销售 起促进作用。又如在生产方面,通过对原材料需求量、材料成本及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以 及材料与劳动力的可用量的变动趋势等方面的预测,便于企业对生产和库存进行计划,并在 合理的成本上满足销售的需求
2.预测有哪些基本原理?预测有什么特点?影响预测精确度的最主要的因 素是什么?如何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答:预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性原理、连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性原理、概率 推断原理。
预测的特点: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预测的基本原理,利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对未来进行 预测,因此预测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随机性以及人们认识能 力的有限性等原因,因此不存在绝对准确的预测。
德尔菲法要求专家来源广泛。一般应实行“三三制”。即首先选择本企业、本部门对预 测问题有研究,了解市场的专家,占预测专家的 1/3 左右。其次是选择与本企业、本部门有 业务联系,关系密切的行业专家,约占 1/3。最后是从社会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中间选择对 市场和行业有研究的专家,约占 1/3。同时,人数视预测主题规模而定。
丙:最乐观的销售量是 850 万件,最悲观的销售量是 600 万件,最可能的销 售量是 700 万件
甲、乙、丙这三位专家的经验彼此相当,试用专家意见汇总预测法预测新式 时装的销售量。
假设:最乐观、最悲观、最可能的销பைடு நூலகம்量的概率分别为 0.3、0.2、0.5,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习题答案(决策)1、什么是决策?决策有那些特点?答:广义的说,把决策看作一个管理过程,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预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

包括从设定目标,理解问题,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实施的全过程。

狭义的说,决策就是为解决某种问题,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特点可按照划分的类别来说明:1、按决策的作用分类(1)战略决策。

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

(2)管理决策。

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

(3)业务决策。

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1)程序化决策。

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

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要复性决策。

3、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1)确定性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

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2)风险型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

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4,按决策的风格来分,可分为:行为决策;概念决策;命令决策;分析决策。

5、按决策的方法来分,可分为: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2、科学决策应该遵从哪些原则?答:最优化的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和集团决策原则。

3、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你能否通过实例来说明决策的重要性?答: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计划工作是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的基础。

(省)4、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作决策的?答:决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

实际工作中,首先确定决策主体,确定决策备选方案,以及明确不可控因素,预估不同决策的后果,然后根据主观客观的一些条件来做出决策。

第九章习题1、答:1)无差关系:若,且,称与无差别,记为。

2)偏好关系:对于后果集中任意两个可能的结果和,总可以按照既定目标的需要,前后一致地判定其中一个不比另一个差,表示为(不比差)。

这种偏好关系“”必须满足下面三个条件:自反性:(一个方案不会比它自己差);传递性:;完备性:任何两个结果都可以比较优劣,即,二者必居其一。

3)效用函数:对于一个决策问题中同一目标准则下的n个可能结果所构成的后果集,假设其中定义了偏好关系“”,且满足三个假设。

任取,。

若定义在集上的实值函数满足:单调性:当且仅当;当且仅当;,;若,则其中。

则称函数为效用函数。

4)事件的事态体:把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结果的方案(行为)称为事态体,其中的各种可能结果为依一定概率出现的随机事件。

如用记号来表示一个事态体,则其中表示该方案的n中可能的结果,它们分别以的概率出现,且满足;。

2、期望收益值作为决策的准则有什么不足?试以例说明。

答:1)后果的多样性。

如在例8、3中,如何确定期望收益值将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期望收益值将变得没有意义。

2)采用期望后果值的不合理性。

比如我们说:航天飞机的发射,其可靠性是99、7%, 是指通过理论上的计算得出,多次发射中成功发射出现的次数占99、7%。

而对于一次发射而言,结果只能是要么失败要么成功。

3)实际决策与理性决策的差异性:如巴斯葛“赌注”(Pascal’s Wager)。

4)负效应。

如掷硬币,方案A:若为正面,则赢5元,反面则输5元;方案B:若为正面赢5万元,反面则输5万元。

E(A)=E(B)。

但此时人们心目中已不采用期望收益值准则行事。

依人们的价值观,损失5万元要比赢得5万元的效用值大,称为“负效用”。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一个人工资涨了100元,他可能觉得没什么;但如减薪100元,那他肯定要问个明白,且感觉不舒服。

5)决策者的主观因素(价值观)。

比如买衬衣,某甲原来的衬衣都已破旧,买了一件新的;某乙原有几件新衬衣,再买一件。

同样一件衬衣,在甲看来这件新衬衣比乙心目中的价值要高得多。

3、什么是效用函数?试叙述如何确定效用函数。

答:对于一个决策问题中同一目标准则下的n个可能结果所构成的后果集,假设其中定义了偏好关系“”,且满足三个假设。

任取,。

若定义在集上的实值函数满足:单调性:当且仅当;当且仅当;,;若,则,其中。

则称函数为效用函数。

确定效用函数的思路是:对于方案空间,首先找到决策者最满意和最不满意的后果值,令。

然后对一有代表性的效用值,通过心理实验的方法,由决策者反复回答提问,找到其对应的后果值,它满足效用函数的性质3,即与无差:。

这样就找到了效用曲线上的三个点。

重复这一步骤,对之间的有代表性的另外一个效用值找到其对应的后果值。

反复进行,直到找到足够多的点,将它们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便可得到效用曲线。

4、试以购买彩票为例来解释假设2(连续性)。

答:设组奖金元,组奖金=400元。

两组都发行1万张。

若中奖个数与中奖个数相同(均为100个),显然。

若组中奖个数不是100而降为小于100的某个数,例如T1组为70个,T2组为100,彩票购买者会认为这两个选择是无差的,即T1~T2。

5、解:1)用期望收益值准则求行动方案;方案A1的期望收益值为:E(A1)=0、2×2500+0、4×2500+0、3×2500+0、1×2500=2500方案A2的期望收益值为:E(A2)=0、2×2350+0、4×2750+0、3×2750+0、1×2750=2670方案A3的期望收益值为:E(A3)=0、2×2200+0、4×2600+0、3×3000+0、1×3000=2680方案A4的期望收益值为:E(A4)=0、2×2050+0、4×2450+0、3×2850+0、1×3250=2570由于:E(A3)=max E(Ai)所以用期望收益值准则求出的行动方案是:A32)求解该零售商对此决策问题的效用函数;由u(3250)=1, u(2050)=0,u(2200)=0、5,效用函数为:u(x)=α+βln(x+θ)则:1=α+βln(3250+θ)0=α+βln(2050+θ)0、5=α+βln(2200+θ)得出:α=-0、8271 β=0、2569 θ=-2025效用函数为:u(x)=2025)3)用期望效用值准则求行动方案;由期望效用函数得到:u (3250)=1, u (2050)=0,u (2200)=0、5,u (2500)=0、757, u (2350)=0、616,u (2750)=0、865, u (2600)=0、806, u (3000)=0、941,u (2450)=0、728, u (2850)=0、898。

用期望效用值准则求行动方案;方案A1的期望效用值为:E(A1)=0、2×0、757+0、4×0、757+0、3×0、757+0、1×0、757=0、757方案A2的期望效用值为:E(A2)=0、2×0、616+0、4×0、865+0、3×0、865+0、1×0、865=0、815方案A3的期望效用值为:E(A3)=0、2×0、5+0、4×0、806+0、3×0、941+0、1×0、941=0、799方案A4的期望效用值为:E(A4)=0、2×0+0、4×0、728+0、3×0、898+0、1×1=0、661由于:E(A2)=max E(Ai)所以用期望效用值准则求出的行动方案是:A24)对两种准则的决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由期望收益值准则得到的行动方案是A3;由期望效用值准则得到的行动方案是A2。

决策者的价值观在应用效用值准则进行决策的时候中得到反映。

7、解:(1)根据对话,得到效用曲线上的点,画出效用曲线。

0、50、5A1300-50A2125125决策结果显示:u (125)<0、50、50、5A1300-50A2195195决策结果显示:u (195)=0、50、750、25A1300-50A2255255决策结果显示:u (225)=0、750、250、75A1300-50A2125125决策结果显示:u (125)=0、250、050、95A1300-50A200决策结果显示:u (0)<0、050、010、09A1300-50A200决策结果显示:u (0)>0、010、030、97A1300-50A200决策结果显示:u (0)<0、030、50、5A11250A28080决策结果显示:u (80)=0、135该决策者的在货币额不太大时属于冒险型策略,当货币额增至相当数量时,他就转为稳妥型策略了。

第章思考与练习:1、试述处理单目标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几种决策准则及其特点。

答:(1)最小最大准则(悲观准则):这种准则是指决策者对方案的选择持保守态度,决策者设想采取任何一个方案都是收益最小的状态发生,然后再从这些最小收益值中选出最大者,与这个最后选出的最大收益值相对应的方案便是决策者选定的方案。

“悲观准则”决策方法主要用于那些比较保守稳妥并害怕承担较大风险的决策者所采用。

(2)最大最大准则(乐观准则):这种准则是指决策者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获得最好结果的机会,以争取好中之好的乐观态度来选择他的决策方案。

决策者设想采取任何一个方案都是收益最大的状态发生,然后再从这些最大收益值中选出最大者,与这个最后选出的最大收益值相对应的方案便是决策者选定的方案。

“乐观准则”决策方法主要用于那些对有利情况的估计比较有信心的决策者所采用,(3)赫威兹准则(准则):赫威兹准则采用一种折中的态度。

该准则指定一个用于表征决策者乐观程度的乐观系数,决策者对状态的估计越乐观,就越接近于1;越悲观就越接近于0。

“法准则”主要用于那些对形势判断既不过于乐观也不太悲观的决策者所采用,(4)沙万奇准则(后悔值准则)沙万奇(Savage)准则是通过计算各种方案的后悔值来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方法。

该准则先计算出各备选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后悔值,然后分别找出各备选方案对应不同自然状态中那组后悔值中的最大者,最后将各备选方案的最大后悔值进行比较,它们之中最小值对应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