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生命生态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生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到生命生态安全对个人、社会和全球的影响。
3.掌握现代生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和生命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生命生态安全的概念和意义2.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3.现代生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保护生态环境与生命安全的措施和方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和现代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
2.知识讲解:讲解生命生态安全的概念和意义,介绍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通过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现代生态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与生命安全,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并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5.合作探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生态环境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
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深入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行动的力量。
6.总结回顾: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和经验,回答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强调生命生态安全对个人、社会和全球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命安全的行动。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提问、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2.小组讨论成果:评价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措施和方法的合理性。
3.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对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改善措施和建议的提出程度。
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与安全《森林、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利用》表格教案

森林面积减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增加、当地环境因素、政府发展农业开发土地的政策等,此外,森林火灾损失亦不可低估。但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最主要的因素则是开发森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由于消费国大量消耗木材及林产品,因而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毫无疑问,发达国家是木材消耗最大的群体。当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木材的消耗亦不可忽视。
3、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严禁乱砍乱伐,严防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
(2)、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加快防护林建设和城市绿化带的建设
(3)、因地制宜,建立林业产业基地,有计划的砍伐。
(4)、充分挖掘森林的生态观光、休闲旅游。
(5)、开展绿色教育,提倡绿色消费。
(二)、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1、近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
2、长江珍稀鱼类濒临绝种
3、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在天然水域严格实行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
(2)、在适宜的场所投放人工鱼礁,改善鱼类繁殖场所;
(3)、有计划地开展大规模、多营养层次的人工增殖放流;
(4)、杜绝不合理的捕鱼方式;
(5)、防止水体污染。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第十五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林、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1.森林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2.森林资源快速减少的原因
3.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渔业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教学内容
森林、渔业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课 型
新课
授课时间
第 17 周第1-3 课时
备课教师
总 课 时
总第 39-41 课时
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生命生态安全教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生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和生态系统的构成;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生命生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2.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3.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意识到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2.知识讲解:(1)生命生态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生命生态安全是指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持久的保障,生理、心理和社会安全相互结合的生命安全。
生命生态安全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护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是指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下的自然环境。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组成部分。
3.案例学习:通过阅读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环境问题,并展开讨论,思考如何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
4.措施和方法:介绍一些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措施和方法,例如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学生了解如何从自身做起,为环境和生态做贡献。
5.总结和评价: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小结和评价。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感受。
2.案例研究:选取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案例,让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评价学生对生命生态安全的理解和意识。
2.作业评价:布置一份有关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课后调查:对学生进行一次有关环境保护的调查,了解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行动。
生命生态安全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生命生态安全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生命生态安全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一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材分析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学内容介绍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都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这个单元的学习,既要了解人体的构造和生理,还要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三,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四,具体措施: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生命生态安全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二一、指导思想以肥城市课堂改革精神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围绕合作达标课堂的要求进行分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主动,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七年级下册

【主题】: 川教版生命生态安全教案七年级下册【内容】一、教育目标1.1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2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
1.3 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2.1 植被和土壤的关系2.1.1 学习植被的作用和保护植被的重要性2.1.2 了解土壤的构成和重要性,认识土壤的生态功能2.2 水资源与水污染2.2.1 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重要性2.2.2 认识水污染的影响及防治措施2.3 空气污染与保护2.3.1 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和来源2.3.2 学习保护大气环境的方式及其重要性2.4 生命的多样性2.4.1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方法2.4.2 认识生命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存在危害三、教学策略3.1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生态环境的美好与脆弱。
3.2 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生命的奇妙。
3.3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4.1 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观察与发现,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4.2 运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4.3 结合实地考察和课外活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5.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5.2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课外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多元化评价。
六、教学资源6.1 多媒体教学设备、地图和图片等教学资源,以丰富教学内容。
6.2 实验器材、植物标本等实践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验能力。
七、教师角色7.1 教师要兼顾知识传授和情感引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7.2 教师要起到榜样作用,鼓励学生多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关心身边的生态环境。
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1一、目的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组员的协作精神。
让学生通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从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意识,切实让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教学要求1.演示实验必须按大纲要求开足,教师在课堂上用演示的方法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能够获得感性的认识和验证,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若有条件可改成分组实验。
2.学生分组实验,也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学生实验全部开齐。
对于学生实验,若能当堂看清实验结果的须在实验室里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监督学生对每个实验达到操作规范、熟练的程度;培养他们浓厚的生物学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验进度认真阅读上面的老师教学计划方案之后,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跟着老师的教学计划安排好好做生物实验,并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生物实验: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实验知识,同学们认真学习哦。
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2一、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分析:通过最后的生物教学,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有了一定的学习技能,对基础知识有了牢固的掌握。
其中,一批优秀的学生需要加强引导和培养,有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然而,一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薄弱,面貌落后,实验和学习习惯差。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督促,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狠抓教学的实施,努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研究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教学内容和实验,从第一章“人的起源”到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共七章。
其中,第二章至第六章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第四章和第五章是社会讨论和考试的热点。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3、小结和过渡 师:早餐其实非常重要,同学们要吃好,最好吃一个鸡蛋,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以提 高记忆力,而喝牛奶,一定要记得加上一点主食如面包之类的,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的吸收。
吃饭是一门学问,掌握了这门学问,对身体才有好处。怎样吃得好呢?
西红柿:我有两个名字,大名叫西红柿,小名叫番茄,我是蔬菜中长 得最漂亮的一个,我的本领可大了!我含有很多水分、糖分和维生素,人们喜欢把我当成 水果来吃,我可以防治牙齿出血、皮肤病、退高烧,还可以美容呢!
师:水果们各自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本事,我们也来听听水果们怎么说。
苹果:嗨!大家好,我是人见人爱的苹果宝宝,我的作用也很大,外皮 可以美容。我还有很多营养成分,比如说:有机酸、纤维素、维生素等。人们常说:“一 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以后大家要多吃我哦!
质。 维生素--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生命活动等。 [讲述]:我们只需少量的维生素,但它是维持身体良好健康所必须的。 [提问]:你能说出一些常见的维生素吗? 水和无机盐
观察实验:食物中含有无机盐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的重要保证。
[观察]:食物中含有无机盐。
[讨论]:种子在酒精灯上燃烧后,剩下的物质是什么? [提问]:几种重要的无机盐的作用。(钙、铁、碘)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知识,知道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
但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一提到吃,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2、这次学校发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倡议,就是要提醒大家懂得健
设计意图:通过自助早餐的选择,儿童对于饮食中的科学自然会产生关注的兴趣。进 一步了解饮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有给自己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的打算。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生命的起源: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诞生生命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的适应性2. 安全知识个人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防护措施3.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含义: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环保意识:环保行动、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多样性、安全知识和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安全意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行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介绍生命的起源、生物的分类和适应性,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珍贵。
3. 讲解安全知识:讲解个人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环保行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
五、作业布置1. 编写一篇关于生命的多样性的短文。
2. 制定一份个人安全计划,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和防溺水安全。
3. 调查身边的环保行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保护的重要性。
七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教学计划

七年级生命生态与安全教学计划1.学生们将学习如何保护环境资源。
Students will learn how to protect environmental resources.2.讲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Explai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components of ecosystems.3.强调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wildlife.4.介绍一些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
Introduce some comm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sues.5.分析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Analyse the impact of urbanization on ecosystems.6.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
Learn how to conserve energy in daily life.7.讨论生态平衡及其作用。
Discuss ecological balance and its role.8.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Explore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9.讲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Explain the food chain and food web in ecosystems.10.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11.分析林火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Analyse the impact of forest fires on ecosystems.12.讨论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Discuss the impact of fossil fuel usage on the environment.13.学习应急逃生和自救的基本技能。
川教版七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第16课《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教案

发展循环经济
要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技术链接技术,推广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
加强宣传教育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要提倡从我做起,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每个家庭和公民的自觉行动。
2.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模式转变
3.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着力抓好五项工作: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深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活 动
说一说,你周围有哪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象?又有哪些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成果?
参考答案:破坏现象:
1.乱砍滥伐,肆无忌惮地毁坏深林植被,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深林的毁坏,造成生物链破坏。
2.矿山无节制开发,造成地貌改变,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资源浪费,不可再生。
3.大规模高消耗、低利用率的工业生产,废气、废渣的无控制排放,造成又一轮新的全面污染,触目惊心。
它克服了工业文明的弊端,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这种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将人类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自2012年起,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第一单元健康指南第一课饮食与健康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
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技能目标:亲自动手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人体的营养健康。
教学过程:引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人类的各种食物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提出问题:食物中有什么?探究: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小探究。
认同人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命,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全班交流:每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讨论:1.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是否相同?2.这些食物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小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想一想: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哪些能为我们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讲述:蛋白质、糖类、脂肪是人体需要的有机物。
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
维生素虽不提供能量,但也很重要。
维生素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要从外界摄取的有机物。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步骤1:取1-2匙面粉,加清水和成面团,用一块叠成双层的纱布包住面团,将用纱布包着的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手轻轻地揉挤。
观察清水发生的变化,讨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本小组的调查表。
积极发言,说出食物中一般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
证实自己的结论。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七大类,纤维素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回答出蛋白质、糖类、脂肪是人体内的供能物质。
小结: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维持人的正常生长发育。
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我们的主要能量来源。
脂肪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多余的贮存后起到保温等作用,是我们的备用能源物质。
维生素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生命活动等。
我们需要摄入少量的维生素,但它对于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024年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7篇

2024年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7篇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安全标志的含义,生活中不要随意攀爬,注意危险的发生。
2、通过学习,要懂得爱护小鸟,知道掏鸟窝既破坏生态环境,又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教学准备cai课件、安全标志实物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2、出示安全标志实物(禁止吸烟标志、注意安全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禁止攀爬标志、高压危险标志等)问:这些标志你们认识吗?表示的含义是什么?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补充说明。
3、教师归纳:生活中很多地方张贴有安全标志,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注意安全。
(教师把禁止攀爬标志和高压危险标志张贴在黑板上)小朋友天性好动,喜欢爬高,你们知道那些地方不能攀爬吗?二、出示情境图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看一看:(1)、小猫看见了什么?(2)、小猫做了什么?(3)、小猫最后怎么了?2、谁能讲述一下这个故事?指名学生说一说。
3、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课题:掏鸟窝危险)4、教师小结:小猫爬电线杆掏鸟窝,不幸摔伤了。
要知道,掏鸟窝可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看到高处的鸟窝,你会去掏吗?三、智慧屋1、仔细阅读第64页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鸟窝一般在什么地方?(2)大树和电线杆为什么不能爬呢?(3)掏鸟窝对鸟儿会造成怎样的伤害?(4)你认为应该怎么做?2、指名学生汇报。
3、读一读,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做的?第66页锦囊小卷《两只鸟蛋》。
4、教师归纳:掏鸟窝十分危险,为了我们自身的安全,也为了保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不要掏鸟窝!四、解决问题cai课件出示(爬树图、爬杆图、攀高压塔图、攀岩图) 导入1、谈话导入:树梢和电线杆上时常可以看见鸟窝。
有的同学会耐不住好奇,爬上去掏鸟窝。
可是,这个举动很危险哟!出示课题。
2、出示安全标志实物(禁止吸烟标志、注意安全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禁止攀爬标志、高压危险标志等)问:这些标志你们认识吗?表示的含义是什么?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补充说明。
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学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有了上个学期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生物的态度和习惯,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有些学生单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己感兴趣的就多听,积极参与,不感兴趣的就少听不听。
2.学习思维习惯不好,有些学生不知道怎样听课。
3.个别学生对副科不够重视。
4.一些学生学习不踏实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此外,生物术语比较多,有时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讲活,讲透,为了提高成绩,节省时间,只好缩回传统的记忆圈,脱离了实验教学这个生物教学的支柱。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只有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本单元由七章组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至六章,依次是人体的营养,人体的呼吸,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起源和发展与人类个体发生和发育的大概过程。
2、了解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大概过程和相关的结构基础。
3、知道一些基本的卫生保健措施的科学依据。
4、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生物圈或生活环境密切关联着,而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5、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实验”和“探究”等学习活动,加深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计划,记录和分析探究结果等技能,并发展探究能力;进一步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6、通过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和结构基础的了解,能对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生物体是一个整体的观点,有进一步的领悟。
7、通过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都依赖于生物圈的环境和资源,人类的活动又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进一步形成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命的多样性,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生态保护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生命的多样性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生物的特点和生命价值。
教学难点: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重点:掌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第三课时:生态保护知识教学重点:学习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生态保护。
4. 第四课时:生命安全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处理安全问题。
5. 第五课时:环境保护教学重点: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教学难点: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减少环境污染。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情况,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
六、第六课时:食品安全教学重点:了解食品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辨别和选择安全的食品。
七、第七课时:自然灾害防范教学重点: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防范和逃生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行动。
八、第八课时: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教学重点: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防范网络欺诈和保护个人隐私。
九、第九课时:交通安全教学重点:掌握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在道路上正确行驶和保护自己。
十、第十课时:健康生活与自我管理教学重点:了解健康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2. 帮助学生认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高环保意识,学会保护生态环境。
3. 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宝贵:介绍生命的定义、特点和价值,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2. 生态环境的保护:介绍生态环境的定义、问题和对策,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3. 个人安全:介绍个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防范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特点和价值,生态环境的定义、问题和对策,个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生态环境破坏和个人安全事故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生态与安全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个人安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建议,考察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时间本章教学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生命的宝贵第二课时: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三课时:个人安全(一)第四课时:个人安全(二)六、教学内容1. 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防范网络欺诈、保护个人隐私等。
2. 交通安全:介绍交通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遵守交通规则、防范交通事故等。
3. 饮食安全:介绍饮食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合理膳食、预防食物中毒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交通安全和饮食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网络、交通和饮食安全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生态与安全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提高网络安全、交通安全和饮食安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doc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态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命的奇迹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2. 认识生命的多样性3. 体会生命的顽强与脆弱第二章:尊重生命1. 学习关爱身边的人和动植物3. 关注弱势群体,传递爱心第三章:生态平衡1. 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2. 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3. 学习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技巧第四章:人类与自然1. 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2. 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3. 倡导绿色生活,保护地球家园第五章:安全在我身边1.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2. 了解家庭、学校、网络安全3.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生活风险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点。
3. 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五、教学时间第一章:生命的奇迹(2课时)第二章:尊重生命(2课时)第三章:生态平衡(2课时)第四章:人类与自然(2课时)第五章:安全在我身边(2课时)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时安排。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健康生活1. 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3. 认识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的预防与处理第七章:食品安全与营养1. 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2. 学习合理搭配膳食,关注营养均衡3.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预防食物中毒第八章:网络安全与道德1. 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趋势2. 学习网络安全防护措施第九章:防范侵害,保护自己1. 学习防范校园暴力、性侵害等不法侵害2. 提高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3. 学会求助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第十章:热爱生命,规划未来1. 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热爱生命2. 学习人生规划和目标设定3.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勇敢追求梦想七、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

七年级下生命生态与安全教案.doc第一章:多彩的生命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介绍生物的种类、特点和生态作用。
2.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食物链、捕食与被捕食、共生等。
教学活动:1. 观察生物: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态作用。
2. 食物链游戏:学生分组进行食物链游戏,体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生态系统的奥秘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教学活动:1. 生态系统模型制作:学生分组制作生态系统模型,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
2. 生态系统功能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三章:人类与大自然1.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重要性:提供生存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精神享受等。
2. 环保行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公益活动等。
教学活动:1. 大自然appreciation: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重要性。
2. 环保行动计划:学生制定个人的环保行动计划,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第四章:安全第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安全规则:遵守交通规则、学校规章制度等。
2. 紧急情况应对:地震、火灾、溺水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方法。
教学活动:1. 安全知识竞赛:学生参与安全知识竞赛,增加安全知识。
2. 紧急情况模拟:学生进行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的模拟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第五章:健康生活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保持健康生活的意识。
1. 健康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2. 健康饮食观念: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避免暴饮暴食等。
初一年级组集体备课(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初一年级组集体备课生命.生态.安全教案第一单元呵护生命第一课奇妙的生命世界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知道动植物、微生物和人类是地球生命的基本构成部分。
2、知道动植物、微生物和人类都是庞大的生命群体启发式教学四、教学过程设计阅读小资料,并自己描述出一个自己喜爱的动植物七、教学反思初一年级组集体备课生命.生态.安全教案第一单元呵护生命第一课奇妙的生命世界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动植物、微生物和人类都是庞大的生命群体2、形成对生命世界自觉的情感基础启发式教学讲授法观察与比较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设计五、练习设计阅读小资料,并自己描述出生命的奇迹的一些现象初一年级组集体备课生命.生态.安全教案第一单元呵护生命第二课珍爱生命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顽强性的特点,知道生命体味了生存不断地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但绝不放弃生存的权利。
(2)了解生命里充满爱,爱使生命更加的顽强、浪漫和精彩。
(3)了解生命的脆弱,需要细心呵护和爱怜(4)知道生命中充满了智慧,创造了奇迹。
启发式教学观察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设计阅读小资料,说说你对生命的认识初一年级组集体备课生命.生态.安全教案第一单元呵护生命第二课珍爱生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汶川大地震的生命大救援行动,知道当生命遭遇灾难时义无反顾实施救援的行为准则;懂得感恩。
(2)形成对生命世界自觉的情感基础;具有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理性认识。
启发式教学观察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设计五、练习设计阅读小资料,集体讨论在地质灾害,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怎么办七、教学反思初一年级组集体备课生命.生态.安全教案第一单元呵护生命第三课守护生命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的唯一性特点,知道每个生命体都是尊贵的、独一无二的。
(2)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每个生命体都应该得到关爱(3)了解生命的一次性和有限性,让我们知道把握现在(4)知道生命的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战胜生命历程中的艰难险阻才能达到辉煌的彼岸。
七下生命生态安全教案川教版

七下生命生态安全教案川教版教案标题:七下生命生态安全教案川教版教案目标:1. 理解生态安全的概念,认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掌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
3. 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2.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依赖。
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1. 教材《生命与生态》七年级下册(川教版)。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图片、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自然景观,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生物个体等要素。
2. 讲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食物链、食物网等。
3.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如森林砍伐、水污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讨论可能的解决办法。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生态问题进行研究。
2. 学生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建议。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
2.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七年级下册生命生态与安全《生物多样性与保护》表格教案

2、生物多样性是培育新品种的基因库:
例如利用野生稻与农田里的水稻杂交,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可以大面积提高稻谷的产量。
3、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一个地方就只有水稻,青蛙,蛇,怎么维持平衡?这也太脆弱了吧,只要一环有问题,全军覆灭,如果生物多的话,食物链构成食物网,不会因为一个物种的问题波及其他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建立各级各类保护区
2、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
3、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
4、国
设计
第十四课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一、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生物多样性是培育新品种的基因库:
3、生物多样性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校电子备课模板
教学内容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课 型
新课
授课时间
第 16 周第 1-3 课时
备课教师
总 课 时
总第 36-38 课时
任教学科
初一下册安全
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3.了解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
教学重
点难点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教学流程
4、生物多样性具有科研价值
(二)、人类生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濒危物种和渐危物种:
(1) 濒危物种: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灭绝,而且致危因素仍然存在的物种。
(2) 渐危物种: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的物种。
2.目前生物灭绝的现状:
(1) 古代:鸟类平均300年灭绝一种,兽类8000年灭绝一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各种盒装或袋装食物的包装。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引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人类的各种食物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环境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提出问题]:食物中有什么?
[探究]: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小探究。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盒装或袋装
(二)、自助早餐,树立样板
师:瞧!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出示各种食物:点击课件,屏幕上出现一个大圆盘,大圆盘上有各种各样的菜)现在,我们来举行一次自助早餐会,好不好?在开始前,老师有个友情提醒早餐要吃好。(课件出示友情提醒:早餐要吃好。)
谁先来说说,怎么样的早餐才算是好的?
自助餐会开始了,想吃什么呢?自己来选吧!把你选择的写在纸上。老师要看哪个同学的早餐搭配得既合理又营养。
认真观看,认同人必须摄入一定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命,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纷纷议论开来。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食物的包装。以上人为一小组针对经常食用的5种食物,提出有关营养成分的问题,并作出相关的假设,完成对5种盒装或袋装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调查。
[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步骤1]:取1-2匙面粉,加清水和成面团,用一块叠成双层的纱布包住面团,将用纱布包着的面团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手轻轻地揉挤。观察清水发生的变化,讨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步骤2]:把用纱布包着的面团继续放烧杯中揉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并完成书P21表9-1盒装或袋装食物调查表。
[全班交流]:每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讨论]:(1)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是否相同?(2)这些食物的生产原料是什么?
[小结]: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想一想]: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哪些能为我们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呢?
[讲述]:蛋白质、糖类、脂肪是人体需要的有机物。它们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维生素虽不提供能量,但也很重要。维生素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要从外界摄取的有机物。
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本小组的调查表。
积极发言,说出食物中一般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
证实自己的结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七大类,纤维素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集体回答。
回答出蛋白质、糖类、脂肪是人体内的供能物质。
以四人为一小组按步骤进行实验。
清水逐渐变浑浊(白色),讨论后认为是面粉溶解的结果。
[出示]:便秘的卡通图。提问,如果便秘,怎样调节饮食?
[讲述]:对,这就要依靠我们称之为"第七类营养素"的膳食纤维。
[小知识]:人的肠道内没有消化纤维素的微生物,所以人无法消化纤维素,它是肠道里匆匆的过客,最终混在食物残渣里,随着粪便一起排出体外。纤维素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排便就会通畅,并且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还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有利于预防糖尿病,有利于维持正常体重。
2、行为与习惯
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知识,知道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但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认识到偏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二、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一提到吃,你们肯定有很多话想说,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第一单元健康指南
授课教师:杨丽
课题
第一课吃与健康
课型
新授2课时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重点)
2.举例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难点)
技能目标:
亲自动手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讲述]:我们只需少量的维生素,但它是维持身体良好健康所必须的。
[提问]:你能说出一些常见的维生素吗?
水和无机盐
观察实验:食物中含有无机盐各种代谢活动,是人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
[观察]:食物中含有无机盐。
[讨论]:种子在酒精灯上燃烧后,剩下的物质是什么?
[提问]:几种重要的无机盐的作用。(钙、铁、碘)
2、这次学校发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倡议,就是要提醒大家懂得健康吃,吃得健康。才不至于在短短的升旗仪式上也会晕倒或是呕吐的现象。其实,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哩!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探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对日常饮食习惯的探索,能对日常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和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促使学生愿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安全地生活。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质,从纱布里渗出来时,取出纱布团并打开,可以看到原来的面团变成了一种黄白色的胶状物质。联系有关生活经验,思考这种物质是什么?
[步骤3]:在揉挤的过程中,从纱布内向清水中渗出许多白色的物质。这种白色的物质是淀粉吗?参照书上的图,小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
[步骤4]:取烘干的花生、小麦种子各一粒,用单面刀片纵向切开,分别将种子的切面放在白纸的不同位置上,用镊子的柄部或大拇指挤压。移开种子,观察白纸上出现的现象。比较两种种子被挤压后在白纸上留下的印迹。这说明了什么?
1、自主选菜:教师巡视并有意识地注意选两个选过多或过少的学生。
带着问题阅读书上相关内容,并在书上勾划。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小结]:
蛋白质--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维持人的正常生长发育。
糖类--也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我们的主要能量来源。
脂肪--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多余的贮存后起到保温等作用。是我们的备用能源物质。
维生素--维护人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调节生命活动等。
板书设计:
1、蛋白质;、2脂肪;3、糖类;4无机盐;5、维生素、6、纤维;7、水。
第一单元健康指南
授课教师:杨丽
课题
第一课吃与健康
课型
新授2课时
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让儿童认识到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2)认识到不挑食,营养全面对自己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3)培养学生对饮食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