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人物篇(学生版)--初一语文智康一对一讲义
描写人物的文言文

描写人物的文言文1. 描写人物的文言文(含译文)1.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
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2.2. 写人的文言文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
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
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
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
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
”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
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
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
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
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化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
更问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之写人叙事类(助考训练)++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二文言文阅读之写人叙事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
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
桷⑤恶不可食。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
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
”(节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黄门公: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
②南迁:贬谪到南方。
③梧藤:梧州、藤州。
④鬻(yù):卖。
⑤觕(cū):同“粗”。
⑥饮酒但饮湿:饮酒只是饮它的水分,不用品味它的味道如何。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解衣欲睡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怀民亦未寝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共买食之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尔尚欲咀嚼耶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2)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3.小闻在读甲文时发现其句式、节奏等方面很有特点,有种难以言说的美感,请你试着帮他表达出来。
4.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陶渊明《桃花源记》)【乙】郗公值永嘉①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初中语文六篇叙事类文言文精讲

•
明确: 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 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 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
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
衷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
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
二见 病在肌肤 益深 不应、又不悦
三见 病在肠胃 益深 又不应、又不悦
四见 (病在骨髓)无奈 故使人问 哼!
(望)
何也
对症下药
腠理
肌肤 肠胃 骨髓
汤熨之所及也 针石之所及也 火齐之所及也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是以无请
内容理解:
• 1、文章内容:蔡桓公讳疾忌医,贻误了治疗时机,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的 故事。
之
战
战后总结 驰之 “下视其辙
夫大国/难测也/惧 术
(追击) 登轼而望之”后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故逐之
战前
远
战中
谋
战后
一介草民要参与战事 懂得政治上取信于民 表现爱国热情政治远见
懂得观察敌情抓住战机 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能够分析胜利原因 表现他过人的谋略
战前庄公寄希望于近臣和神灵身上 说明他政治上无能
2、陈胜在起义初期做了哪几件事?这表明他有 怎样的远略?
(1)“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为未来的 指挥中心建立一个战略后方; (2)自己率兵占陈作为西进攻秦的指挥中心; (3)建立政权,提出复兴楚国的战略口号。
他的战略目标是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3、陈胜的思想性格:
——足智多谋,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8文言文的人物形象分析(学生版+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7.文言文分析人物形象【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解题技巧1.从直接描写分析人物。
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文章的主题。
2.从侧面描写分析人物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的方法来写主要人物。
其他人物的言行或景物烘托往往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主要人物。
3.从评价性句子分析人物。
我们还可以从评价性的句子,尤其是作者的评论来分析人物。
【答题方法】1.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后,还应从多角度思考文中人物特性。
2.多用四字短语或成语回答人物特性。
3.答题格式:从……(句意概括)中,可以看出(人物)是一个……的人(他具有……的品质或精神)。
【课堂练习】文言文阅读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
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选自《世说新语》)1.给加点词注音。
当极明邪.( )譬.如(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徐孺子年.九年( )(2)尝.月下戏( )(3)若.令月中无物( )(4)无此.必不明( )3.从文中可以看出徐孺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文言文阅读薛谭学讴①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②尽之,遂辞③归。
秦青弗止。
饯④于郊衢⑤,抚节⑥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⑦行云。
薛谭乃谢⑧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本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为编者加。
讴:唱歌。
②谓:认为。
③辞:告别。
④饯:饯行。
⑤衢:大路。
⑥节:节拍。
⑦遏:挡住。
⑧谢:认错。
1.用学过的方法读懂故事,再判断下列说法。
(1)故事中的秦青是一个歌唱技艺十分高超的人。
( )(2)故事中的薛谭一开始就是一个歌唱技艺十分高超的人。
( )(3)为了表现秦青歌唱技艺高超,文中“响遏行云”用了夸张的说法。
( )(4)联系上下义,“薛谭乃谢求反”中的“反”应该同“返”。
( )(5)“末穷青之技”与“自谓尽之”中的“之”的意思相同。
文言文复习:写人叙事类

文言文阅读:写人叙事类学习目标:1、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2、会分析人物的特征。
(说明:关于实词的理解、虚词的用法、句子的翻译、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等,每一种文言文中都会考查到,所以,这里只列举了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专有的题型。
)活动方案:活动1: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醒:其实,不管是什么内容的文言文,只要理解了大意,再完成简答题时,就等同于在做现代文阅读理解。
A、阅读文言文时如何领会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呢?⑴略读全文,猜测文章大意。
中考文言文的选材一般都较为短小,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因此,通过略读我们完全可以对文章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为下一步打下一个基础。
⑵精读全文,落实词句含义。
猜测了文章的大意之后,我们就要开始落实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全文,进一步落实开始获得的整体印象。
⑶研读全文,概括文章主旨。
在研读阶段,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脱离“语境”,凭空猜想;不要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有意无意地贬低或拔高文章的主旨。
B、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1)抓住主要事件,主人公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件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
(例:《曹刿论战》中,写了与曹刿有关的这样几件事:曹刿与乡下人的一次对话、曹刿与鲁庄公的战前对话、曹刿的战时指挥、曹刿与鲁庄公战后的对话,从这几件事中,我们能看出曹刿关心国家大事、深谋远虑、善于把握战机。
)(2)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
考点:①运用了什么手法?②有什么作用?(或这些描写用意是什么?)①塑造人物的手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描写;(正面、侧面、细节描写)②作用:这些手法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 精神品质等。
活动2:技法指津(自主思考完成,再对照题下解析,领悟解题技法)例1: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
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
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
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
人物故事类文言文复习(7篇)

陈尧咨学问不小,官职也很大,而且文武双全, 不愿屈居人下,可是却不得不在卖油翁面前认输,因 为卖油翁指出的道理他辩驳不倒,因此只得“笑而遣 之”。他没有责备“犯上”的小百姓,对于“用刑惨 急,数有杖死”的陈尧咨确实不大容易。“笑”,既 是有所领悟、惭愧的笑,也是自我解嘲、尴尬的笑, 自是“传神之笔”。
陈太丘 陈寔(shí) 元方 陈纪
陈寔的长子
1、“君”“尊君”“家君” 这三个称谓各表示什么意思?
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问题研究: 其他敬称和谦称 。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②卑职 ③陛下④令尊⑤寡 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这一则重在表现元方什么特 点?
1. 懂得为人道理(知书达理); 2. 聪敏过人。
6、作者写此文,意 图是什么?
1. 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 “信”和“礼”的重要 性。
2. 也赞扬元方的聪敏。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方正:指人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 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下列人物是 什么关系?
1. 谢安是谢朗和谢道韫的 2. 王羲之是王凝之的 3. 谢道韫是王羲之的
叔叔 父亲 儿媳
谢太傅对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
是“大笑乐”而已;作者也没有表态。那 么作者赞赏哪个呢?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 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 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 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 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4、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讲义Word版

《世说新语》两则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一词多义元方时.年七岁(当时)学而时.习之(时常)3.古今异义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统称;今义:儿子和女儿)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玩耍;今义:戏剧,杂技)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或顾客)4.词类活用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5.文言句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宾语前置)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省略句,省略主语)6.字音字形谢太傅.(fù)谢道韫.(yùn)陈寔.(shí)尊君在不.(fǒu)7.重难词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公欣然..曰(愉快的样子)差.可拟.(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太丘舍去.(离开)去后乃至..(乃,才;至,到)相委.而去(丢下,舍弃)下车引.之(拉)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8.文章主旨《咏雪》写了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安家里的一个生活故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生活的画面。
《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即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品质,同时也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
9.咏雪诗积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世说新语》阅读训练题1、本文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著的《世说新语》一书。
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谈论诗文)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俄而..(高兴的样子)..(不久,一会儿)雪骤.(急速、大)欣然何.(什么)所似.(像)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未若..(不如,比不上)柳絮因.(凭借)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含答案)的全部内容。
华海建明英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阅读10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得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吾与/禹锡执友B.裴度/亦奏其事C.宗元革其/乡法D.请以柳州/授禹锡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偕()易( )妻子()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4。
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1)为友: (2)为官:(3)为师: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杨继盛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
写人叙事类的文言文以人物或事件为全篇的写作中心

写人叙事类的文言文以人物或事件为全篇的写作中心,通过精妙的语言介绍人物的学识品德、节操的特立独行之处、为官的建树、治理国家的才能等,帮助读者学习古人优良的品格,并透过故事体陪人生的哲理。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常见的考点有
①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可以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或矛盾冲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此外,还要注意文中以及他人的侧面介绍和评价,以此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梳理、筛选主要信息。
首先,要通览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其次,要确认需要的信息所在的范围,对于写人叙事文言文来说,体现文章主旨的语句一般可以从原文的开头或结尾摘录;最后,对筛选的信息做圈画,并整合概括。
③结合文章内容谈启发和感悟。
以文本为基础,在对文章作垒面、深入地阅读分析的基础上,以正确的立场、观点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须注意的是,启发感受要健康、合理,语言表达要通顺准确。
分析人物陛格特征的解答步骤:①找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
④找出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理想法,再到精神品质。
分析要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第二节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

第二节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一、考点精讲(1).阅读下面文言文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
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
公礼之,乃坐。
亦殊撝谦。
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
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又着又负,益愤惭。
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
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
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
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
”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
”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
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
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
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
父忧之,闭置斋中。
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
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
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
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
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
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
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
”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会:相约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已:停止C.父愤悒赍恨而死赍:怀着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系:捆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公礼之,乃坐癖之误人也,如是夫B.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C.酌之以酒,亦不饮故未敢以缧绁系之D.自晨至于日昃于今七年矣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1③父愤悒赍恨而死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作者:张豪林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7年第02期[锁定考点]1.解释词语;2.翻译句子:3.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的情感;4.品味语言;5.分析人物形象;6.理解文言现象:7.分析写作方法。
[新题演练]一、《陈涉世家》(节选)阅读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丕通度已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2)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发闾左谪戍渔阳谪:zheB.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hangC.扶苏以数谏故数:shuD.上使外将兵将:jiang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正确断句。
应当以把握句子里的词义和语法结构为前提;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
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再旁及其他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
然后据此确定句中停顿位置。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发闾左逋戍渔阳(2)陈胜、吴广皆次当行(3)扶苏以数谏故(4)楚人怜之(对文言词语的理解需要结合具体语境。
并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和一词多义现象。
)4.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5.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选文原句回答)(答此题。
要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并据此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
)6.陈胜认为起义“宜多应者”的理由是什么?(理解这种结论性的语句,要从文中找出对其进行论述的文字——一般会在结论性语句的前面。
)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阅读当余之从师也,(1)负蓬曵展行深山巨谷中。
用文言文写人物传记300字作文

用文言文写人物传记300字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用文言文写人物传记300字作文篇1因为语文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课,所以语文老师也是我最喜欢的老师。
我们的语文老师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发尾微卷,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充满了无数的自信,小巧的鼻子秀气玲珑,朱唇白齿,有着迷人的微笑,那微笑就像一股春风照在心里心旷神怡。
特别是有老师讲课的神态,一讲课老师的眼睛就闪闪发光,就像耀眼的星辰,虽然小但发着耀眼的光芒,不容忽视。
透露出他对这个事业的喜欢和热爱。
老师也特别喜欢跟我们推荐书籍看,因为书籍的.熏陶了,语文老师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气质,倒是为人处事也很好。
奖罚分明。
不拖泥带水。
有笑得像孩子的一面,也有严厉的像家长的一面。
大部分时间,那时就像一个姐姐一样。
特别是语文老师的衣品还特别好。
现在学生也不像其他老师那样死板。
用文言文写人物传记300字作文篇2尊敬的先生或女士,请过目这篇文言文人物传记,看看是否合乎您的要求:云乡之外,有一童子,姓钱氏,名彪,字弘则。
自幼颖悟,好学不倦。
年仅六岁,便能举笔直书,诵读圣贤遗训。
八龄,即通晓四书五经。
家贫无以遗子弟,父母遂使之攷入县学,馆宿讲肆。
钱氏亭亭如玉,日夕温习。
博览古训,工于诗词。
会同年诸儿,咸自珍重。
年十有四,钦佩孔子之训,思孺慕而效尤。
作诗有"罔不纪闻,援之靡穷"之句,实乃自勉之语。
即时生徒,称善其品节。
钱氏奋发图强,丝毫不荒年华。
春间耕锄于野,秋后采樵于林,贫日子堪忍,学业无缺一是。
年及弦,文词流丽,诗赋沉雄。
颇有"风云才子,俊秀佳公"之誉。
师长咸相半途而废,惋惜无涯。
然生平最难能可贵者,乃其待人有礼谦谨,决无骄纵之疵。
往还师门,必引咻恭顿。
于他日鲜有过当。
朋辈交往,亦多怀柔有礼。
同侪往往怪其端肃古旧,而钱生固守操礼。
平生喜怒,未尝迨逆人伦。
彼之器局,足可托付。
窃师长与我师祖先生云:"吾生平所教诸生,才略都胜钱郎一人矣,然克勤克俭,修己惟钱之可法也。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章:回顾文言文基础知识1.1 复习文言文的词汇和语法规则1.2 回顾文言文中的虚词和实词的使用1.3 复习文言文中的句式和句型结构第二章:理解写人叙事文言文的特点2.1 分析写人叙事文言文的基本结构2.2 理解写人叙事文言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2.3 掌握写人叙事文言文中的叙事方式和时态运用第三章:解读经典写人叙事文言文案例3.1 解读《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写人叙事文言文段落3.2 分析《世说新语·言语》中的写人叙事文言文特点3.3 解读《红楼梦》中的经典写人叙事文言文片段第四章:练习翻译和赏析写人叙事文言文4.1 练习翻译《史记·孔子世家》中的写人叙事文言文段落4.2 赏析《论语·八佾》中的写人叙事文言文表达技巧4.3 练习翻译和赏析《庄子·逍遥游》中的写人叙事文言文段落第五章: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5.1 学习运用写人叙事文言文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5.2 练习编写简单的写人叙事文言文段落5.3 互相交流和点评写作成果,提高写作能力第六章:深入学习叙事技巧与情感表达6.1 分析写人叙事文言文中叙事技巧的运用6.2 理解并掌握寓情于叙的写作手法6.3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第七章:案例分析与模仿练习7.1 分析《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叙事手法7.2 模仿练习《世说新语·文学》中的写人叙事风格7.3 结合自身生活经验,进行小片段创作练习第八章:文言文阅读与批判性思维8.1 阅读《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等经典叙事文言文8.2 学习分析作者的叙事立场和价值观念8.3 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合理推测与评价第九章:文言文写作策略与篇章布局9.1 学习如何规划文言文写作的篇章结构9.2 掌握写作过程中的逻辑顺序和过渡技巧第十章:综合写作与评价10.1 综合运用前述所学,创作一篇完整的写人叙事文言文10.2 学生之间相互交换阅读,进行写作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回顾文言文基础知识重点关注点:学生对文言文词汇和语法规则的掌握程度。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

写人叙事类文言文复习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分析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用法。
阅读和理解一些经典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作品。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理解和运用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
阅读和理解经典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作品。
2.2 教学难点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和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对文言文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和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例句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点。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提问,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和例子。
提供相关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第四章:教学安排与步骤4.1 教学安排每节课安排一定的讲解时间、讨论时间和阅读时间。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和总结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
第二步:分析和讲解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词汇用法。
第三步:阅读和理解一些经典的写人叙事类文言文作品。
第四步:进行相关的练习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理解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速度和欣赏能力的提高。
5.2 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活动与案例分析6.1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讨论对经典写人叙事类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言文中的场景和对话,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2 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文言文案例,分析其写人叙事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写人叙事的课外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写人叙事的课外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置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中考文言文课内阅读1《写人记事类》

2018年中考文言文课内阅读1《写人记事类》【锁定考点】1.读准文言字音;2.正确把握朗读节奏;3.理解常用实词及虚词含义,掌握一词多义;4.理解、翻译重点语句;5.掌握文言基本词法、句法,如词类活用、倒装句式等;6.把握文本主要内容;7.评价人物形象;8.了解写作方法,如详略得当、侧面烘托等;9.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10.拓展文本,掌握文言文课外引申的知识点。
【新题演练】一、《陈涉世家》(节选)阅读【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作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乙】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①。
然陈涉瓮牖绳枢②之子,氓隶③之人,而迁徒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④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⑤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⑥,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 【注】①殊俗:指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②瓮牖绳枢:极言陈涉出身贫寒。
③氓隶:指出身微贱。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

写人记事类文言文阅读作者:霍锋利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中考》2024年第02期【鎖定考点】1.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3.掌握古今异义词的不同含义;4.理解并翻译句子;5.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6.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或感情;7.评析人物形象;8.品析文章的语言、写作手法等;9.联系文章写启示、感悟。
【新题演练】一、《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甲】(选文略,见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着箪①,饭落釜中。
太丘问:“炊何不馏②?”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着箪,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箪:同“算”。
蒸饭或馒头时放在锅里的一种竹制器具。
②馏:先将米下水煮,再捞出来蒸熟。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相委而去/俱委而窃听B.尊君在不/尔颇有所识不C.元方入门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D.太丘舍去/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
3.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的“令尊”“君”“家君”,都属于古代称呼中的敬辞。
B.甲文中“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体现了元方的不善宽恕和不懂礼节。
C.乙文中画线句应这样断句: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D.甲、乙两文都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4.结合乙文的具体内容,分析元方优秀的原因。
二、《孙权劝学》阅读【甲】(选文略,见课文《孙权劝学》)【乙】予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以事写人类文言文

● 二、读文技巧 ● 1、阅读“以事写人类”文言文,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传主故 事+传主形象”的方式读文,这样有利于快速读懂文本,并为后面 准确解答题目作铺垫。 ● 注意:2021年之前的高考文言文选文一般都是从传主幼年开始 写起,直至卒年结束,较全面地反映了传主的生平事迹。2021年之 后高考文言文选文有所创新,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只选取了祖逖 北伐的这一典型事件,对其幼年经历和死后追赠评价均未提及,但 仍适用于这种读文方式。 ● 2、按照“品行特征+传主故事”的方式阅读
【 2 0 2 3 年 甲 卷 《 隆 平 集 ·儒 学 行 义 》 】
周尧卿,字子余。其 先汝阴人。尧卿警悟强记, 七岁善赋诗,弱冠以学行 知名。天圣二年登进士第, 积官至太常博士、通判饶 州。卒,年五十三。有文 集二十卷,《诗》《春秋》 说各三十卷。
登进士第、天明登前途、五谷丰登
《诗》《春秋》说各三十卷、说尽 心中无限事、而听细说、《捕蛇者 说》、范增说项羽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母异A之B谓C族人曰D是儿E爱我F如此G多H知孝养我矣
BDG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 席薪枕块,文中指居丧时睡在柴草上,枕在土块上,以表示悲伤哀 苦之意。
●B. 何怨,怨恨什么。“多歧路,今安在”中“安在”表示在哪里,两 者结构相同。
●C. 蔽,有涵盖、概括之义。文中“一言以蔽之”意思是用一句话来概 括《诗经》。
总体介绍了周尧卿的生平情况。
尧卿十二丧父,忧戚如成人,见母氏 则抑情忍哀,不欲伤其意。母异之谓 族人曰是儿爱我如此多知孝养我矣。 卒能孝养,志如母之言。其于昆弟, 尤笃有爱。执母丧,倚庐三年,席薪 枕块,虽疾病不饮酒食肉。或勉之以 礼,曰:“《礼》‘老病不止酒肉’, 意或不胜丧耳。病且未老,忍及此 耶?”葬之先期,躬自负土。有告之 曰:“古之贫无以葬者或然,今子何 自苦?”泫然流涕曰:“过是,虽欲 竭力,复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