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答案《统计学》第二次作业注:本次作业主要针对4、6、8章相关知识点。

一、单选题(共11个)1.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变异指标2.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3.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

A、结构相对数B、动态相对数C、比较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4. 2010年某市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 D )。

A、总量指标B、变异指标C、平均指标D、相对指标5.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D )。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D. 没有关系6.指数是表明现象变动的( B )A. 绝对数B. 相对数C. 平均数D. 抽样数7.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为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B. 报告期质量指标C. 基期数量指标D. 报告期数量指标8.价格下降后,花同样多的钱可以多购买基期商品的10%,则物价指数为( B )A. 90%B. 90.9%C. 110%D. 111.1%9.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D )A. 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B.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C. 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D. 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10.变量x与y之间的负相关是指( C )A. x数值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B. x数值减少时y也随之减少C. x数值增大(或减少)y随之减少(或增大)D. y的取值几乎不受x取值的影响11.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A. 相关程度很低B. 不存在任何关系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D. 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二、多选题(共7个)1.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 ADE )。

管理统计学第2次作业

管理统计学第2次作业

《管理统计学》作业集第一章导论1-6 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单项选择题)(1)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2)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3)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4)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1-7 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多项选择题)(1)信息职能(2)咨询职能(3)决策职能(4)监督职能(5)预测职能1-8 经济管理统计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多项选择题)(1)实验法(2)大量观察法(3)综合指标法(4)归纳推理法(5)分析估计法1-9 在全市科技人员调查中(多项选择题)(1)全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2)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3)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4)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

1-10 下列总体中属于有限总体的是(多项选择题)(1)全国人口总体(2)一杯水构成的总体(3)连续生产的产品总体(4)职工人数总体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6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多项选择题)(1)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2)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的不同(3)取得资料的方法不同(4)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5)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2-7 指出下列总体中的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各有哪些?(1)大学生(2)工人(3)电视机2-8 由()计量形成的数据称为定性数据。

(多项选择题)(1)定类尺度(2)定序尺度(3)定距尺度(4)定比尺度2-9 由()计量形成的数据称为定量数据。

(多项选择题)(1)定类尺度(2)定序尺度(3)定距尺度(4)定比尺度2-10 定序尺度可以()。

(多项选择题)(1)对事物分类(2)对事物排序(3)计算事物之间差距大小(4)计算事物数值之间的比值2-11 以下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多项选择题)(1)国土面积(2)人口总数(3)年龄(4)总产值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3-5 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多项选择题)(1)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2)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3)以区分事物的本质(4)反映总体内部的结构(5)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题目1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假定一个总体由5 个数据组成,3,7,8,9,13,该总体的方差是()(单选)选择一项:a. 8b. 7.5c. 9.7d. 10.4题目2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选择一项:a. 最小值b. 最大值c. 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 零题目3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下列统计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批发价格指数b. 产品单位成本指数c. 产量指数d. 劳动生产率指数e. 平均工资指数题目4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是()(单选)选择一项: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平稳趋势d. 发展趋势不明显题目5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统计的三种含义中,作为基础的是()选择一项:a. 统计分析b. 统计工作c. 统计学d. 统计资料题目6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随机抽取一只灯泡,观察其使用寿命t,其样本空间 =()(单选)选择一项:a. {t=0}b. {t (0}c. {t(0}d. {t(0}题目7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单选)选择一项:a. -1( r (1b. 0( r (1c. -1( r (0d. r=0题目8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在相关分析中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单选)选择一项:a. 自变量是随机变量b. 因变量是随机变量c. 都可以不是随机变量d. 都应是随机变量题目9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选择一项:a. 个体指数b. 平均指数c. 综合指数d. 平均指标指数题目10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统计指数按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单选)选择一项: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c.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与调和平均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题目11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下列统计指数,不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选择一项:a. 零售价格指数b. 产量指数c. 收购量指数d. 工资总额指数题目12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2004年比上年,中央财政投入增加 300亿元左右,增长20%以上,这里()(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增加300亿元是增长量b. 增长20%以上是增长速度c. 2003年是基期d. 2004年是报告期e. 20%=2004年投入额/2003年投入额-100%题目13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是()选择一项: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平稳趋势d. 发展趋势不明显题目14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选择一项: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题目15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a. 职工按工龄分组b. 职工按职别分组c. 职工按民族分组d. 职工按性别分组题目16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200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86‰是()(多选)选择一项:a. 结构相对指标b. 比较相对指标c. 比例相对指标d. 强度相对指标题目17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若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是1,则这一事件被称为()(单选)选择一项:a. 随机事件b. 必然事件c. 不可能事件d. 基本事件题目18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相关关系是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单选)选择一项:a. 在数量上不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b. 在数量上确定的函数关系c. 在数量上恒等的关系d. 在数量上无法表现的平行关系题目19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统计指数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统计研究通常编制的是()(单选)选择一项:a. 广义的统计指数b. 狭义的统计指数c. 一般意义的统计相对数d. 既有广义的,又有狭义的统计指数题目20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组距数列中,计算组中值的方法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上限+下限)/2b. 上限–邻组组距/2c. 下限+邻组组距/2d. 上限+邻组组距/2e. (上限–下限)/2题目21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2003年我国GDP达到11.67万亿元,比1989年增长2.54倍,则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选择一项:a. 9.44%b. 109.44%c. 25.26%d. 125.26%题目22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在实验中,两个事件有一个发生时,另一个就不发生,称这两个事件()(单选)选择一项:a. 互斥事件b. 必然事件c. 独立事件d. 不可能事件题目23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统计学是()选择一项:a. 实质性科学b. 方法论科学c. 纯自然科学d. 社会学科学题目24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时点数列的特点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数列中的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b. 数列中的各指标值相加后有意义c. 各指标值的大小与统计时间长短无必然联系d. 各指标值的大小与统计时间长短有着必然联系e. 各指标值大小与时点间隔有着关系题目25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连续型数据的分组()(单选)选择一项:a. 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b. 不能进行组距式分组c. 进行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都可以d. 一般不能进行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题目26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属于数量标志的是()选择一项:a. 性别b. 民族c. 健康状况d. 年龄题目27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农产品收购量指数是()选择一项:a. 质量指标指数b. 数量指标指数c. 环比指数d. 定基指数题目28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选择一项:a. 1025b. 1050c. 1100d. 1150题目29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计算组距分组数列的组中值,下列公式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上限+下限)/2b. 上限–邻组组距/2c. 下限 + 邻组组距/2d. 上限 + 邻组组距/2题目30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是为了()选择一项: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 具体确定调查单位c.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d. 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题目31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4倍c.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65%e. 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题目32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某地为了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选择一项:a. 重点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普查题目33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单选)选择一项:a. 个体指数b. 平均指数c. 综合指数d. 平均指标指数题目34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a. 发展水平b. 增长量c. 发展速度d. 增长速度题目35还未回答满分2.00hidden Flag question题干某班学生分别按性别和政治面貌分组的结果,男生30人、女生20人;党员3人、团员39人、非党团员8人,这是一种复合分组。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

第五章动态数列一、判断题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2、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比前一期的增长程度(应为逐期发展程度)。

(×)3、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4、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5、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6、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7、呈直线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应为增长量)大致相同。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9、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10、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不连续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A、 8.12%×6.42%×5.91%×5.13%B、 8.12%×6.42%×5.91%×5.13%-100%C、 1.0812×1.0642×1.0591×1.0513D、 1.0812×1.0642×1.0591×1.0513-100%3、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3.4,4.2,4.6,5.0,5.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工商专升本)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工商专升本)

一.单选题(共20题,50.0分)1社会经济统计是从( )入手认识社会的工具。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宏观方面•D、微观方面我的答案:B得分:2.5分2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生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 )。

•A、250棵成年松树;•B、公园中25000棵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

我的答案:B得分:2.5分3在综合统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归纳、推断和预测的方法是( )。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模型推断法我的答案:D得分:2.5分4全国人口普查,其调查单位是( )。

•A、各街乡单位•B、各社区单位•C、全部人口•D、每个城乡居民我的答案:D得分:2.5分5••••••••••••计算算术平均数的简单算术平均法,其计算公式是( )。

•A、=•B、=•C、=•D、H=我的答案:A得分:2.5分分配数列各组标志值都减少1/2,每组次数都增加1倍,中位数( )。

•A、减少1/2•B、增加1倍•C、增加2倍•D、不变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0已知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8岁,18岁的人数最多,则该分布属于( )。

•A、正态•B、左偏•C、右偏•D、无法判断我的答案:B得分:2.5分11某批产品共计有4000件,为了了解这批产品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200件进行质量检验,发现其中有30件不合格。

根据抽样结果进行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样本量为30•B、总体合格率的点估计值是85%•C、总体合格率是一个未知参数•D、样本合格率是一个统计量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2点估计是用实际样本指标数值( )。

•A、代替总体指标数值•B、估计总体指标的可能范围•C、估计总体旨标的可能范围程度•D、以上都不对我的答案:A得分:2.5分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体数据的方差越大,估计时所需要的样本量( )。

管理统计学第2次习题及答案,离线作业(选)

管理统计学第2次习题及答案,离线作业(选)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管理统计学》课程作业(选做)姓名:学号:年级:学习中心:—————————————————————————————第一章导论1-1 统计的涵义是什么?答:人类对事物数量的认识形成的定义,汉语中的“统计”有合集、总计的意思。

统计一词有三方而含义:(1)统计工作。

指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资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的基础。

(2)统计资料。

统计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一般反映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汇编和统计分析报告中。

(3)统计科学。

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

1-2 统计学历史上曾有哪些重要的学派?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对统计学发展各有什么贡献?答:(1)统计学的创立时期A、国势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尔曼·康令和阿亨华尔B、正直算术学派:创始人是威廉·配第(1623-1687),代表人物是约翰·格朗特(1620-1674)(2)统计学的发展时期A、数理统计学派:奠基人是比利时的阿道夫·凯特勒(1796-1874)B、社会统计学派:创始人克尼斯(1821-1889),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恩格尔(1821- 1896)、梅尔(1841-1925)1-3 说明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答:描述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取得反应客观现象的数据资料,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并通过统计图表等形式显示出来,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反应客观现象的规律性数量特征。

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而后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它是在对样本数据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未知的数量特征做出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推断和估计。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及答案题目1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选择一项:a. 个体指数b. 平均指数c. 综合指数d. 平均指标指数正确答案是:综合指数题目2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项:a. 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b. 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c. 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d. 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正确答案是: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题目3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选择一项:a. 1025b. 1050c. 1100d. 1150正确答案是:1050题目4零售物价指数为103%,商品零售量指数为106%,则商品零售额指数为()(单选)选择一项:a. 109%b. 110%c. 103%d. 109.18%正确答案是:109.18%题目5下列不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指标有()选择一项:a. 平均单位成本b. 人口出生率c. 人口死亡率d. 人口密度正确答案是:平均单位成本题目6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b.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c. 指标名称d. 计量单位e. 计算公式正确答案是: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 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题目7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性别b. 年龄c. 职业d. 月收入e. 职称正确答案是:性别, 职业, 职称题目8在时间序列中,各指标值相加后无意义的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时期数列b. 时点数列c. 绝对数时间序列d. 相对数时间序列e. 平均数时间序列正确答案是:时点数列, 相对数时间序列, 平均数时间序列题目9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a. 发展水平b. 增长量c. 发展速度d. 增长速度正确答案是:增长量题目10相关关系是社会经济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单选)选择一项:a. 在数量上不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b. 在数量上确定的函数关系c. 在数量上恒等的关系d. 在数量上无法表现的平行关系正确答案是:在数量上不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题目11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今年比去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选择一项:a. 150%b. 94.4%c. 104.5%d. 66.7%正确答案是:94.4%题目12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是()(单选)选择一项: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平稳趋势d. 发展趋势不明显正确答案是:下降趋势题目13各个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单选)选择一项:a. 最小值b. 最大值c. 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 零正确答案是:最小值题目14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c.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 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正确答案是: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题目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单选)选择一项:a. -1( r (1b. 0( r (1c. -1( r (0d. r=0正确答案是:-1( r (1题目16下列统计指数,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零售价格指数b. 产量指数c. 收购量指数d. 销售量指数e. 工资总额指数正确答案是:产量指数, 收购量指数, 销售量指数, 工资总额指数题目17组距数列中,计算组中值的方法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上限+下限)/2b. 上限–邻组组距/2c. 下限+邻组组距/2d. 上限+邻组组距/2e. (上限–下限)/2正确答案是:(上限+下限)/2, 上限–邻组组距/2, 下限+邻组组距/2题目18统计指数按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单选)选择一项: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c. 加权算术平均指数与调和平均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正确答案是:个体指数与总指数题目19属于数量标志的是()选择一项:a. 性别b. 民族c. 健康状况d. 年龄正确答案是:年龄题目20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为负值,则这条直线是()选择一项:a. 上升趋势b. 下降趋势c. 平稳趋势d. 发展趋势不明显正确答案是:下降趋势题目21在组距数列中,各组频(次)数增加1倍,则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选择一项:a. 不变b. 增加1倍c. 增加2倍d. 减少1倍正确答案是:不变题目22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选择一项:a. 最小值b. 最大值c. 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 零正确答案是:零题目23和算术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一致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标准差系数b. 平均差系数c. 全距d. 平均差e. 标准差正确答案是:全距, 平均差, 标准差题目24对于用综合指数法计算的商品销售价格指数的理解,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 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幅度b. 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趋向c. 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程度d. 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产生的影响正确答案是: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幅度题目25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选择一项:a. 1025b. 1050c. 1100d. 1150正确答案是:1050题目26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4倍c.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65%e. 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正确答案是: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 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4倍, 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 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题目27有关强度相对指标的正确论述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 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b. 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c. 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d. 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e. 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正确答案是: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 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 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题目28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点是为了()选择一项: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 具体确定调查单位c.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d. 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正确答案是: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题目29统计的三种含义中,作为基础的是()选择一项:a. 统计分析b. 统计工作c. 统计学d. 统计资料正确答案是:统计工作题目30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a. 人口按年龄分组b. 人口按性别分组c. 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d. 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正确答案是:人口按性别分组题目31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单选)选择一项:a. 职工按工龄分组b. 职工按职别分组c. 职工按民族分组d. 职工按性别分组正确答案是:职工按工龄分组题目32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选择一项:a. 品质标志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 数量指标正确答案是:品质标志题目33某班学生分别按性别和政治面貌分组的结果,男生30人、女生20人;党员3人、团员39人、非党团员8人,这是一种复合分组。

浙江大学管理统计学离线作业第二次参考答案

浙江大学管理统计学离线作业第二次参考答案

6月份夏考离线作业(第2次)8. 某县报告期和基期三种农产品收购资料如下,试分析收购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解:首先,从收购额可以分别计算出报告期和基数的收购量,计算收购价格的变动影晌可以采用拉氏和帕氏两种指数的方式:∑P1Qo拉氏物价指数:∑P1Qo=92.6%由于价格降低引起农民收入减少65000-60187.5=4812.5∑P1Qo帕氏物价指数:∑P1Qo=92.55%由于价格降低引起农民收入减少8756.3-8100.15=6563.659.某企业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和销售单价分别如下表。

计算:(1)两种产品的综合产值指数;(2)拉氏物价指数和帕氏物量指数;(3)利用指数体系之间的关系,从绝对数和相对数两方面分析产量和价格的变动对产值的影响。

解:(1)两种产品的综合产值指数=2360000/1675000=140.90%(2)两种分厂的拉氏物价指数=2027500/1675000=121.04%帕氏物量指数=2360000/2027500=116.40%从相对数分析:121.04%*116.40%=1140.9%与基数相比,报告期的总产值增加了约40%,其中因物量得因素增加了约16%,因物价的因素增加了约21%。

从绝对书方面分析,产量因素使总产值增加33.25万,而价格因素使总产值增加35.25万,总产值增加了68.5。

10.什么是原假设?什么是备择假设?答:原假设一般都是根据统计经验的事先判断,然后去证明是否符合这个假设,如果不符合那么就是备择假设,统计学原理中的假设检验只能回答是还是不是,而不是如何,怎么样,这样多种选择的问题,例如方差检验中原假设是各均值都相等,各择假设是各均值不全相等,至于如何不相等时没有一个统计量可以概括的。

各均值相等可以使用f统计量来描述。

11.某次多元回归得到一张不完全的方差分析表如下。

12)说明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个数和观察值的组数;3)说明回归方程在α=005.的条件下是否有效。

2014春-浙大专升本工商管理《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2-答案

2014春-浙大专升本工商管理《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2-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1.某企业产品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增长20%,单位产品成本上升5%,则产品总成本增长:• A 25%;• B 26%;• C 15%;• D 18%•单选题2.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情况下,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和置信度水平之间按如下方式变动:• A 同方向;• B 反方向;• C 有时同方向,有时反方向;• D 无法确定•单选题3.对两变量的散点图拟合最好的回归线必须满足一个基本条件是:• A 因变量的各个观察值与拟合值差的和为最大;• B 因变量的各个观察值与拟合值差的和为最小;• C 因变量的各个观察值与拟合值差的平方和为最大;• D 因变量的各个观察值与拟合值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4.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选取样本时,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单选题5.对于总体单位在被研究的标志上有明显差异的情形,适宜于:• A 等距抽样;• B 分层抽样;• C 简单随机抽样;• D 多阶段抽样•单选题6.一种零件的标准直径是15cm,质量检测员对所生产的零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时,应该采取的假设形式为:• A 原假设大于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小于15cm;• B 原假设小于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大于15cm;• C 原假设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不等于15cm;• D 原假设等于15cm,而备择假设大于等于15cm•7.先按一定标志对总体各单位进行分类,然后分别从每一类按随机原则抽取一定单位构成样本的抽样组织形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阶段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单选题8.对一个假设检验问题而言的检验统计量,和对一组特定的样本观察值而言的检验统计量分别是:• A 确定的量和随机变量;• B 随机变量和确定的量;• C 确定的量和确定的量;• D 随机变量和随机变量•单选题9.根据时期时间序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应当采用:• A 加权算术平均法;• B 首末折半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10.某产品规定的标准寿命为1300小时,甲厂称其产品超过此规定。

《统计学(Ⅰ)》第二次作业标准答案川大

《统计学(Ⅰ)》第二次作业标准答案川大

《统计学(Ⅰ)》第二次作业标准答案川大《统计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川大————————————————————————————————作者:————————————————————————————————日期:2我的作业列表 - 《统计学(Ⅰ)》第二次作业答案你的得分:79.0完成日期:2014年07月18日16点49分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4年09月11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5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是()( A )A.《政治算术》B.《国富论》C..《统计学的研究》D.《社会物理学》2.下面属于结构相对数的有( )( B )A.人口出生率B.产值利润率C.恩格尔系数D.工农业产值比3.设某地区有10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 A )A.每一件产品B.1000家工业企业C.全部工业企业D.10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4.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B )A.实际误差B.平均误差C.实际误差的平方D.允许误差5.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总的指标是( )( D )A.绝对数B.相对数C.时点数D.时期数6.相关系数可以说明()( B )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B.变量之间的因果数量关系C.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D.变量之间的函数对应关系7.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 A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B.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距8.对甲、乙两个工厂生产的饮料进行质检,不合格率分别为6%和10%,则饮料不合格品数量( )( D )A.甲=乙B.甲<乙C.甲>乙D.无法判断9.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 B )A.-∞< <+∞B. -1≤ ≤+1C. -1< <+1D.0≤ ≤+110.假设检验是检验( )的假设值是否成立( B )A.样本单位B.总体指标C.样本方差D.中位数11.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采用( )( D )A.次数B.累计频率C.频率D.次数密度12.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 C )A.都是随机的B.都不是随机的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13.下面的函数关系是( )( C )A.销售人员测验成绩与销售额大小的关系B.圆周的长度决定于它的半径C.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D.数学成绩与统计学成绩的关系14.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统计学作业二

统计学作业二

统计学作业⼆统计学第⼆次作业⼀、单项选择题1、标志是说明(A)。

A、总体单位特征的B、总体特征的C、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D、单位值的特征的名称2、⼯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3、变量是指(B)。

A、可变的品质标志B、可变的数量标志C、品质标志的标志值D、数量标志的标志值4、全⾯调查与⾮全⾯调查的划分是以(C)。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B、调查组织的规模⼤⼩来划分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D、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来划分的的5、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A、作⽤不同B、组织⽅式不同C、灵活⽅式不同D、选取的调查⽅式不同6、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

A、企业按⽣产率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收⼊⽔平分组D、⼈⼝按年龄分组7、动态数列中基本的数列是(A)。

A、绝对数动态数列B、相对数动态数列C、平均数动态数列D、相对数动态数列和平均数动态数列8、统计表按照总体分组情况不同,可分为(B)。

A、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B、总标题、标⽬和指标C、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D、主词和宾词9、区间估计中全及指标所在的范围(C)。

A、是⼀个难以确定的范围B、是⼀个绝对可靠的范围C、是有⼀定把握程度的范围D、是⼀个没有把握程度的范围10、某企业甲车间的劳动⽣产率是⼄车间的1.2倍,这个指标是(A)A、⽐较相对数B、⽐例相对数C、结构相对数D、强度相对数⼆、简答题1、如何防⽌统计调查过程的登记误差?答:为了取得准确的统计资料,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可能发⽣的登记性误差:⾸先,要正确制定统计调查⽅案,包括明确调查对象的范围,说明调查项⽬的具体含义和计算⽅法,选定合理的调查⽅法,以使调查⼈员或填报⼈员有⼀个统⼀的依据。

其次,要切实抓好调查⽅案的实施⼯作。

包括对统计⼈员的业务培训,提⾼统计⼈员的素质,搞好统计基础⼯作,建⽴健全计量⼯作,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内部报表等项制度,使统计资料的来源准确可靠,对调查资料加强审核⼯作,发现差错及时纠正。

浙大《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二第二次答案

浙大《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二第二次答案

、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得分:441. 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的确定能够完全排除主观意识作用影响的是()。

A. 重点调查B. 统计报表制度C. 专门调查D. 抽样调查正确答案:D 满分:2. 统计调查可以收集的资料是()。

A. 全体资料B. 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C. 原始资料D. 不可能是次级资料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3. 某企业今年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为103%,实际比上年增长5%,试问计划规定比上年增长()%。

A. 1.9B. 1.8C. 1.94D. 2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4. 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A. 高度相关关系B. 完全相关关系C. 低度相关关系D. 完全不相关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得分:25. 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统计数列,这是()。

A. 统计数列B. 时间数列C. 时点数列D. 时期数列正确答案:B6. 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了5%,产量增加了6%,则生产费用()。

A. 增加B. 降低C. 不变D. 很难判断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7. 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是指()。

A. 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各个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也在变动B. 随着人们对客观认识的不同,对总体与总体单位的认识也是有差异的C. 随着统计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变换位置D. 客观上存在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之间总是存在着差异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8. 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法是()。

A. 重点调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D. 非全面统计报表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得分:29. 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公式的场合是()。

A. 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B. 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C. 抽样单位数目很小时D. 抽样单位数目很大时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得分:210. 某公司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了12%。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

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第一篇:统计学原理第二次作业题目1 连续型数据的分组()(单选)选择一项:a.可以进行单项式分组b.不能进行组距式分组c.进行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都可以d.一般不能进行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题目2 统计学是()选择一项:a.实质性科学b.方法论科学c.纯自然科学d.社会学科学题目3 重点调查所选的重点单位,必须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项:a.具有较大标志值的那一部分调查单位b.具有代表性的调查单位c.按随机原则选出的调查单位d.填报调查数据的填报单位题目4平均指数法是总指数的另一种形式,其计算基础是()选择一项:a.综合指数b.数量指标指数c.个体指数d.质量指标指数题目5 各个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为()(单选)选择一项:a.最小值b.最大值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零题目6 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值和等于()(单选)选择一项:a.最小值b.最大值c.各变量值的算术平均数d.零题目7 有关强度相对指标的正确论述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是不同情况下同一指标对比的比率b.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c.一般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分d.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e.一般是以有名数表示的,但也有采用千分数等形式表示的题目8 用综合指数形式计算的商品销售价格指数表明()(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商品销售量的变动幅度b.商品销售的品种规格的变动c.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趋向d.商品销售价格的变动程度e.销售价格变动对销售额产生的影响题目9 某班学生分别按性别和政治面貌分组的结果,男生30人、女生20人;党员3人、团员39人、非党团员8人,这是一种复合分组。

请判断正误()(单选)选择一项:a.对b.错题目10 用最小平方法配合直线趋势方程yc=a+bx,其中参数b 为负值,则这条直线是()(单选)选择一项: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平稳趋势d.发展趋势不明显题目11 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选择一项:a.只能进行全面调查b.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c.既不能进行全面调查,也不能进行非全面调查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能进行题目12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是()选择一项: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题目13 我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9.1%,这个指标是()(单选)选择一项:a.发展速度b.增长速度c.发展水平d.增长量题目14统计指数区分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是依据()(单选)选择一项:a.对比基期的不同b.对象范围的大小c.统计指标的性质不同d.同度量因素的固定与否题目15 在组距数列中,各组频(次)数增加1倍,则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选择一项:a.不变b.增加1倍c.增加2倍d.减少1倍题目16我国财政收入,2003年比上年增加2787亿元,这是()(单选)选择一项:a.发展水平b.增长量c.发展速度d.增长速度题目17统计指数按其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单选)选择一项: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个体指数与总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指数与调和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题目18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拥有小轿车数是()选择一项: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题目19200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86‰是()(多选)选择一项: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题目20某地为了推广先进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对效益最好的几个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选择一项: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题目21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计算,在实际运用时()(单选)选择一项:a.采用样本资料b.多采用非全面资料c.采用全面资料d.多采用全面资料题目22假定一个总体由5 个数据组成,3,7,8,9,13,该总体的方差是()(单选)选择一项:a.8b.7.5c.9.7d.10.4题目23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单选)选择一项:a.1025b.1050c.1100d.1150 题目24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不同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作用有别b.计算公式的依据不同c.对正负离差综合平均的方法不同d.说明同质总体的变异程度有差异e.受极端值的影响程度不同题目25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人口按性别分组c.居民家庭按总收入分组d.居民家庭按生活消费量分组题目26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单选)选择一项:a.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大b.均值大的,离散程度大c.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小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题目27下列现象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的是()(单选)选择一项:a.某商店的职工人数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相关系数0.87b.流通费用水平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关系为-0.94c.商品销售额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1d.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81 题目28和算术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一致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系数c.全距d.平均差e.标准差题目29在进行统计分组时,组距和组数的关系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成正比b.组数越多,组距越大c.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成反比d.组数越少,组距越大题目30时间序列由两个基本要素构成()(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时间,即现象所属的时间b.指标数值,即表现现象特点的各项指标数值c.指标名称d.计量单位e.计算公式题目31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选择一项:a.个体指数b.平均指数c.综合指数d.平均指标指数题目32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选择一项:a.职工按工龄分组b.职工按职别分组c.职工按民族分组d.职工按性别分组题目33各组的组中值代表组数据值的()(单选)选择一项:a.平均水平b.最高水平c.最低水平d.随机水平题目34两组数据的均值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选择一项:a.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大b.均值大的,离散程度大c.均值小的,离散程度小d.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相同题目35一项实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称为()(单选)选择一项:a.事件b.简单事件c.样本空间d.基本事件题目36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那么()(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4倍c.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5.65%e.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题目37以下分组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多选)选择一项或多项:a.性别b.年龄c.职业d.月收入e.职称题目38全年12个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是()(单选)选择一项:a.120%b.1200%c.100%d.1000%题目39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10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95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选择一项:a.1025b.1050c.1100d.1150题目40预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说法不正确的是()选择一项:a.2000—2020年间增长了3倍b.2020年相当于2000年的3倍c.20年间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07.18%d.每年增长速度必须保持在7.2%以上第二篇:统计学原理问卷调查作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问卷编号:亲爱的同学你好: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答案无对错之分,只作为学术性课题时用,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公开个人的信息。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本文档下载自文库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doc/27b110e9e009581b6bd9ebff.html《管理统计学》习题及答案《管理统计学》作业集习题集及答案第一章导论*1-1 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单选)( 3 )(1)50名职工(2)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3)每一名职工(4)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2 一个统计总体(单选)( 4 )(1)只能有一个标志(2)只能有一个指标(3)可以有多个标志(4)可以有多个指标*1-3 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单选) ( 4 ) (1)指标(2)标志(3)变量(4)标志值第二章统计数据的调查与收集*2-1 非全面调查包括(多项选择题) ( 12 4 )(1)重点调查(2)抽样调查(3)快速普查(4)典型调查(5)统计年报*2-2 统计调查按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多项选择题) ( 12 3 ) (1)采访法(2)抽样调查法(3)直接观察法(4)典型调查法(5)报告法*2-3 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

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单项选择题)(2)(1) 调查时间 (2) 调查期限 (3) 标准时间 (4) 登记期限*2-4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单项选择题)(4)(1) 普查 (2) 典型调查 (3) 抽样调查 (4) 重点调查 *2-5 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23 4 )(1)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既可用于经常性调查,也可用于一次性调查;(2)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科学的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3)在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重点调查次之,典型调查最不重要;(4)如果典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近似地估计总体的数值,则可以选择若干中等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5)普查是取得全面统计资料的主要调查方法。

管理统计习题2答案

管理统计习题2答案

Chapter 2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资料?它有哪些来源?2.统计数据有哪些类型?质量如何检验?3.分组标志的选择主要依据什么?4.组距的确定要根据什么原则?二、判断题1.调查对象就是统计总体,而统计总体不都是调查对象。

(√)2.统计分组就是依据各不相同的分组标志对总体进行划分。

(×)3.在组距数列中,开口组与闭口组组中值的公式是相同的。

(×)4.较小制累计表示大于该组变量值下限的次数或频率合计有多少?(×)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些产品在检验和测量时常有破坏性,一般宜采用(2)⑴全面调查⑵抽样调查⑶典型调查⑷重点调查3.对下列哪一种资料,宜编制单值数列(2)⑴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变动比较均匀⑵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变动比较均匀⑶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变动幅度较大⑷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变动幅度较大4.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组中值为(1 )⑴ 230 ⑵ 210 ⑶ 185 ⑷ 215(二)多项选择题1.采用等距分组或不等距分组主要取决于(1、4 、5)⑴现象性质差异的变动程度⑵组距的大小⑶组数的多少⑷统计研究的目的⑸变量的类型2.对离散型变量分组(1、2、3、4 )⑴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⑵可采用组距分组⑶相邻组的组限不宜重叠,但要相互衔接⑷各组组距可相等也可不等⑸要按上限不在本组内处理与上组限相同的变量值3.某班学生成绩分组中,80—90分一组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25%,这一数字是(3、4、5 )⑴频数⑵次数密度⑶频率⑷比重⑸相对次数四、The data for the numbers of units produced by a production employee during the most recent20 days are shown here.160 170 181 156 176 148 198 179 162 150 162 156 179 178 151 157154179148156frequency distributionrelative frequency distributioncumulative relativ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cumulativ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give 解:(一)全距R=198-148=50,n=20(二)组数K=1+*lg20=,所以分5组。

管理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管理统计学第二次作业

题号:1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8什么是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作用是什么?•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

•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

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

•聚类分析被用来发现不同的客户群,并且通过购买模式刻画不同的客户群的特征。

•聚类分析是细分市场的有效工具,同时也可用于研究消费者行为,寻找新的潜在市场、选择实验的市场,并作为多元分析的预处理。

•生物•聚类分析被用来动植物分类和对基因进行分类,获取对种群固有结构的认识•地理聚类能够帮助在地球中被观察的数据库商趋于的相似性•保险行业聚类分析通过一个高的平均消费来鉴定汽车保险单持有者的分组,同时根据住宅类型,价值,地理位置来鉴定一个城市的房产分组•因特网聚类分析被用来在网上进行文档归类来修复信息•电子商务聚类分析在电子商务中网站建设数据挖掘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分组聚类出具有相似浏览行为的客户,并分析客户的共同特征,可以更好的帮助电子商务的用户了解自己的客户,向客户提供更合适的服务。

题号:2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6简述类间平均距离连接法的概念。

•类平均法(Average Linkage)中,用两类样品中,所有观测值两两观测间距离的平均作为类间距离.类平均法事一种应用比较广泛,聚类效果较好的方法题号:3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10简述层次聚类法的基本思想。

•层次聚类[1] 方法对给定的数据集进行层次的分解,直到某种条件满足为止。

具体又可分为凝聚的,分裂的两种方案。

•1凝聚的层次聚类是一种自底向上的策略,首先将每个对象作为一个簇,然后合并这些原子簇为越来越大的簇,直到所有的对象都在一个簇中,或者某个终结条件被满足,绝大多数层次聚类方法属于这一类,它们只是在簇间相似度的定义上有所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号:1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8
什么是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作用是什么?
∙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

∙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

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

∙聚类分析被用来发现不同的客户群,并且通过购买模式刻画不同的客户群的特征。

∙聚类分析是细分市场的有效工具,同时也可用于研究消费者行为,寻找新的潜在市场、选择实验的市场,并作为多元分析的预处理。

∙生物
∙聚类分析被用来动植物分类和对基因进行分类,获取对种群固有结构的认识
∙地理
聚类能够帮助在地球中被观察的数据库商趋于的相似性
∙保险行业
聚类分析通过一个高的平均消费来鉴定汽车保险单持有者的分组,同时根据住宅类型,价值,地理位置来鉴定一个城市的房产分组
∙因特网
聚类分析被用来在网上进行文档归类来修复信息
∙电子商务
聚类分析在电子商务中网站建设数据挖掘中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分组聚类出具有相似浏览行为的客户,并分析客户的共同特征,可以更好的帮助电子商务的用户了解自己的客户,向客户提供更合适的服务。

题号:2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6
简述类间平均距离连接法的概念。

∙类平均法(Average Linkage)中,用两类样品中,所有观测值两两观测间距离的平均作为类间距离.
类平均法事一种应用比较广泛,聚类效果较好的方法
题号:3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10
简述层次聚类法的基本思想。

∙层次聚类[1] 方法对给定的数据集进行层次的分解,直到某种条件满足为止。

具体又可分为凝聚的,分裂的两种方案。

∙1凝聚的层次聚类是一种自底向上的策略,首先将每个对象作为一个簇,然后合并这些原子簇为越来越大的簇,直到所有的对象都在一个簇中,或者某个终结条件被满足,绝大多数层次聚类方法属于这一类,它们只是在簇间相似度的定义上有所不同。

∙2分裂的层次聚类与凝聚的层次聚类相反,采用自顶向下的策略,它首先将所有对象置于同一个簇中,然后逐渐细分为越来越小的簇,直到每个对象自成一簇,或者达到了某个终止条件。

∙层次凝聚的代表是AGNES算法,层次分裂的代表是DIANA算法。


题号:4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6
简述概率抽样的概念。

∙概率抽样是指在调查总体样本中的每个单位都具有同等可能性被抽中的机会。

又称随机抽样,概率抽样以概率理论和随机原则为依据来抽取样本的抽样,是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一个事先已知的非零概率被抽中的抽样。

总体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可以通过样本设计来规定,通过某种随机化操作来实现,虽然随机样本一般不会与总体完全一致。

题号:5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4
简述不重复抽样的概念。

∙不重复抽样又叫不重置抽样或不放回抽样,是指统计抽样时每个单位只能被抽到一次,即每次被抽到的单位记录后不再放回总体,这样每次抽选都使下一次待抽选的总体减少一个单位。

这实际上等于从总体中同时抽取n 个单位组成一个样本。

在不重复抽样中每一次抽选各样本单位的概率是不同的,但可以验证各样本被抽中的概率是相等的。

由于抽样方法的改变,使估计和检验的平均误差的计算也发生了变化
题号:6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8
简述整群抽样的优点。

∙整群抽样的优点是实施方便、节省经费。

整群抽样方法的运用,需要与分层抽样方法区别。

当某个总体是由若干个有着自然界限和区分的子群(或类别、层次)所组成,同时,不同子群相互之间差很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差异不大时,则适合于分层抽样的方法;反之,当不同子群之间差别不大、而每个子群内部的异质性比较大时,则特别适合于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题号:7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8
简述分层抽样的优点。

∙1、就是在不断增加样本规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样的误差,提高抽样的精度。

2、分层抽样的另一个优点,就是非常便于了解总体内不同层次的情况,便于对总体不同的层次或类别进行单独研究。

∙分层抽样尽量利用事先掌握的信息,并充分考虑了保持样本结构和总体结构的一致性,这对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是很重要的。

当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往往选择分层抽样的方法
题号:8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4
简述区间估计的概念。

∙区间估计,是参数估计的一种形式。

1934年,由统计学家J.奈曼所创立的一种严格的区间估计理论。

置信系数是这个理论中最为基本的概念。

通过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根据一定的正确度与精确度的要求,构造出适当的区间,以作为总体的分布参数(或参数的函数)的真值所在范围的估计。

题号:9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10
简述决定系数的含义和作用。

∙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有的教材上翻译为判定系数,也称为拟合优度。

是相关系数的平方。

表示可根据自变量的变异来解释因变量的变异部分。

如某学生在某智力量表上所得的 IQ 分与其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 r=0.66,则决定系数 R^2=0.4356,即该生学业成绩约有 44%可由该智力量表所测的智力部分来说明或决定
∙判定系数只是说明列入模型的所有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联合的影响程度,不说明模型中单个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

∙对时间序列数据,判定系数达到0.9以上是很平常的;但是,对截面数据而言,能够有0.5就不错了。


题号:10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4
简述总体相关系数的概念。

∙相关系数是最早由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设计的统计指标,是研究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量,一般用字母 r 表示。

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相关系数有多种定义方式,较为常用的是皮尔逊相关系数。

∙相关表和相关图可反映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相关方向,但无法确
切地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程度。

相关系数是用以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

相关系数是按积差方法计算,同样以两变量与各自平均值的离差为基础,通过两个离差相乘来反映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着重研究线性的单相关系数

题号:11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6
简述预测标准误差的概念。

∙估计标准误差(Se)是说明实际值与其估计值之间相对偏离程度的指标,主要用来衡量回归方程的代表性。

∙估计标准误差的值越小,则估计量与其真实值的近似误差越小,但不能认为估计量与真实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就是估计标准误差。

题号:12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12
∙什么是平均指数?它有哪两大类编制方法?
∙平均指数法是通过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的指数,是总指数的一张计算方法,习惯上把这一种方法计算的总指数称为平均指数。

先对比,后平均。

1.用综合指数变形权数编制
如已掌握了各种商品销售量的个体指数和基期的各种商品的实际销售额资料时,就可以用q0p0为权数,对产品个体指数按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形式,编制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2.用固定权数编制
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加权算术平均指数也可以用固定权数(W)编制,我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R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都是固定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计算的
题号:13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4
简述不加权指数的概念。

∙具体的说就是不加权的指数只是把指数股的股价求和在除以总个数
题号:14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4
简述数量指数的概念。

数量指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用以反映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等数量特征的各种指标。

它用绝对数表示。

如,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基本建设投资额、房屋竣工面积、职工人数等。

数量指标对反映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程度,并据以规定各种具体比例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


为各种有关质量指标的计算提供依据。

题号:15 题型:简答/计算题本题分数:6
简述指数体系的概念。

指数体系是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存在一定数量对等关系的统计指数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指数体系中的各个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现象总体指数等于各个影响因素指数的连乘积;二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指标的总增减量等于其各影响因素分别变动使其增减数量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