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 无衣》诗词赏析
诗经无衣赏析
诗经无衣赏析《无衣》是《诗经》里面《国风》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读之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
接下来由店铺给大家带来诗经无衣赏析,希望大家喜欢!诗经无衣赏析1.的背景:西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
王先谦先生解释本诗时说:“西戎杀幽王,于是周室诸侯以为不共戴天之仇,秦民敌王所忾,故曰同仇也。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
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2.具体把握:全诗共三章,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而小异,在重章复唱中诗意递进。
一边歌唱,一边行军,一往无前。
第一章,统一思想。
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
“无衣”,这是实写。
也可以理解为夸张的写法,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
“王于兴师”,大家就急忙修理好“戈矛”。
为什么大家能够克服困难、团结备战呢?“与子同仇!”大家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敌人。
第二章,统一行动。
“与子同泽”“修我矛戟”。
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
“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
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
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
秦国战歌——《无衣》赏析
秦国战歌——《无衣》赏析无衣《诗经·秦风》【原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注释】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王:指秦君。
同仇:共同对敌。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行:往。
【赏析】这是我国春秋时代流行于秦国民间的一首战歌。
它生动地表现了广大士兵团结友爱,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乐观精神,和同仇敌忾、勇于战斗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读之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
按其内容,当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战歌。
据今人考证,公元前771年(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
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
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
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
”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
”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
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秦风·无衣 》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
三一文库()/高二〔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秦风·无衣》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⑴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⑵王:此指秦君。
一说指周天子。
于:语助词。
兴师:起兵。
⑶同仇:共同对敌。
⑷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⑸作:起。
⑹裳:下衣,此指战裙。
⑺甲兵:铠甲与兵器。
⑻行:往。
赏析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
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
全诗表现了秦*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
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
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
”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
”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
《诗经》之《国风·秦风·无衣》赏析
《诗经》之《国风·秦风·⽆⾐》赏析【原⽂】岂⽈⽆⾐?与⼦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
与⼦同仇。
岂⽈⽆⾐?与⼦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戟。
与⼦偕作。
岂⽈⽆⾐?与⼦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偕⾏。
【注释】袍:长⾐。
⾏军者⽇以当⾐,夜以当被。
就是今之披风,或名⽃篷。
“同袍”是友爱之辞。
王:此指秦君。
⼀说指周天⼦。
于:语助词,犹“⽈”或“⾀”。
兴师:出兵。
秦国常和西戎交兵。
秦穆公伐戎,开地千⾥。
当时戎族是周的敌⼈,和戎⼈打仗也就是为周王征伐,秦国伐戎必然打起“王命”的旗号。
⼽、⽭:都是长柄的兵器,⼽平头⽽旁有枝,⽭头尖锐。
仇:《吴越春秋》引作“讐”。
“讐”与“仇”同义。
与⼦同仇:等于说你的讐敌就是我的讐敌。
共同对敌。
泽:通“襗”,内⾐,如今之汗衫。
戟:兵器名。
古戟形似⼽,具横直两锋。
作:起来。
裳:下⾐,此指战裙。
⾏:往。
【参考译⽂之⼀】谁说没有⾐裳?⽃篷伙着披,我的就是你的。
国家出兵打仗,且把武器修理。
⼀个敌⼈,你的就是我的。
谁说没有⾐裳?汗衫伙着穿,你穿就是我穿。
国家出兵打仗,咱们修好枪杆。
⼤伙起来,你⼲我也要⼲。
谁说没有⾐裳?⾐裳这就有,我有就是你有。
国家出兵打仗,咱们修好甲胄。
⼀个队伍,你我⼀块⼉⾛。
【参考译⽂之⼆】谁说没有⾐服穿?你我共同披战袍。
国王兴兵要作战,修好我们⼽和⽭,同仇敌忾赴战壕。
谁说没有⾐服穿?你我共同穿汗衫。
国王兴兵要作战,修好我们⽭和戟,并肩携⼿齐向前。
谁说没有⾐服穿?你我共同穿战裙。
国王兴兵排战阵,修好我们甲和兵,同⼼协⼒杀敌⼈。
【参考译⽂之三】谁说我们没⾐穿?与你同穿那长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与⽭,杀敌与你同⽬标。
谁说我们没⾐穿?与你同穿那内⾐。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与戟,出发与你在⼀起。
谁说我们没⾐穿?与你同穿那战裙。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参考译⽂之四】怎能说没有⾐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
天⼦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与⽭。
无衣原文及赏析
无衣原文及赏析无衣原文及赏析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与你共同对敌。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内衣。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与你一起出发。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战裙。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兵器,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王:此指秦君。
一说指周天子。
于:语助词。
兴师:起兵。
同仇:共同对敌。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行:往。
赏析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
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
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
”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
”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无衣》原文及翻译赏析
《无衣》原文及翻译赏析《诗经·秦风·无衣》这首诗可是经典中的经典呀!咱先一起来瞅瞅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来,咱们一句句看看这诗到底说的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这可不是在说“哎呀,咱没衣服穿”,而是一种激昂的呼喊,意思是“谁说咱们没衣服穿?我愿意和你同穿那战袍!”想象一下,在古代的战场上,士兵们紧紧相依,这种同袍之情是多么深厚。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大王要起兵打仗啦,咱们赶紧把那戈矛修整好,因为咱们有着共同的仇敌!这股子热血劲儿,仿佛能看到战士们磨刀霍霍向敌人的场景。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这里的“泽”可不是沼泽的意思,而是内衣。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修整好矛戟,一起行动起来!这种团结一心的力量感简直爆棚。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同穿战裙,修整甲兵,携手前行。
那种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决心,真让人热血沸腾。
说起这首诗,我想起之前去博物馆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件古代的战甲。
那战甲虽然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战士们穿着它冲锋陷阵的英勇。
讲解员说,在古代战争中,战友之间的相互依靠和信任就像《无衣》里描述的那样坚定。
一件战甲,可能是几个人共同守护的防线,他们彼此支持,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战斗。
再来说说这诗的翻译。
有人把它翻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战袍。
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我们的戈与矛,和你共同对付仇敌。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内衣。
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我们的矛与戟,和你一起行动。
谁说没有衣裳?和你同穿一件战裙。
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我们的铠甲和兵器,和你一同前行。
这样的翻译,让我们更能清晰地理解诗中的意思,但总觉得少了那么点儿韵味。
其实呀,翻译诗词是个挺难的事儿,要把那种气势和情感原原本本地传达出来可不容易。
古诗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翻译赏析
古诗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翻译赏析《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词如下: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前言】《秦风·无衣》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传统解释写秦武公请求周王封他为诸侯,希望得得到七章之衣的诸侯常服。
也有以为是感谢别人赠衣的作品。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
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
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注释】袍:长衣。
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
“同袍”是友爱之辞。
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于:语助词,犹“曰”或“聿”兴师:出兵。
秦国常和西戎交兵。
秦穆公伐戎,开地千里。
当时戎族是周的敌人,和戎人打仗也就是为周王征伐,秦国伐戎必然打起“王命”的旗号同仇:共同对敌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锐仇:《吴越春秋》引作“仇”。
“仇”与“仇”同义。
与子同仇:等于说你的仇敌就是我的仇敌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戟:兵器名。
古戟形似戈,具横直两锋作:起裳:下衣,此指战裙甲兵:铠甲与兵器【翻译】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
国君要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戈与矛。
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
国君让我们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矛与戟。
我愿与你一同战斗!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战裙。
国君让我们出兵作战,且修整我们的盔甲兵器。
我愿与你一同前进!【赏析】诗的背景:西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襄公护周平王东迁,并受王命攻打犬戎。
《无衣》原文翻译及赏析
《无衣》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项:1、《无衣》原文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赏析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无衣》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111 翻译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
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内衣。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
我愿与你一同战斗!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铠甲与兵器。
我愿与你一同前行!112 赏析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是一首表现战友之间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战歌。
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唱的形式,反复咏唱,逐层递进,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诗的开篇即以“岂曰无衣”的反问,强调战友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同甘共苦。
“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不仅体现了物质上的共享,更展现了精神上的相互支持和依靠。
“王于兴师”表明了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激发了战士们的战斗意志。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则表现出战士们积极备战、准备战斗的决心和行动。
“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将战士们的情感推向高潮,他们有着共同的敌人,共同的目标,愿意携手并肩,奋勇杀敌。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节奏有力,充分展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团结一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12 作者背景《无衣》是《诗经·秦风》中的一首诗。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秦风多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和慷慨激昂的情感。
《诗经 无衣》原文及赏析
无衣[先秦] 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分类标签: 赞美诗作品赏析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
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
全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
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
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
”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
”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于是一举击退了吴兵。
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如前所述,秦人尚武好勇,反映在这首诗中则以气概胜。
诵读此诗,不禁为诗中火一般燃烧的激情所感染,那种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气概令人心驰神往。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第一是每章开头都采用了问答式的句法。
一句“岂曰无衣”,似自责,似反问,洋溢着不可遏止的愤怒与愤慨,仿佛在人们复仇的心灵上点上一把火,于是无数战士同声响应:“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第二是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使人想像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秦风-无衣》原文、译文及注释
《秦风·无衣》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秦风·无衣》是秦地的军中战歌。
由于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文字叙述简略,故而后代对于它的时代背景、写作旨意产生种种推测。
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认为《秦风·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的作品,如《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
”第二,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第三,认为《秦风·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
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
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原文:秦风·无衣先秦-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对照翻译:岂曰无衣?谁说我们没衣穿?与子同袍。
与你同穿那长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
与子同仇!杀敌与你同目标。
岂曰无衣?谁说我们没衣穿?与子同泽。
与你同穿那内衣。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
与子偕作!出发与你在一起。
岂曰无衣?谁说我们没衣穿?与子同裳。
与你同穿那战裙。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
与子偕行!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一说指秦君。
同仇:共同对敌。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行:往。
《诗经·秦风·无衣》诗经翻译赏析
《诗经·秦风·无衣》诗经翻译赏析[译文] 怎么能说没有衣服呢?我的斗篷就可以与你共用啊![出典] 春秋《诗经·秦风·无衣》和《诗经·唐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诗经·唐风·无衣》岂曰无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注释:秦风袍:长衣。
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
就是今之披风,或名斗篷。
“同袍”是友爱之辞。
于:语助词,犹“曰”或“聿”。
兴师:出兵。
秦国常和西戎交兵。
秦穆公伐戎,开地千里。
当时戎族是周的敌人,和戎人打仗也就是为周王征伐,秦国伐戎必然打起“王命”的旗号。
戈、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而旁有枝,矛头尖锐。
仇:《吴越春秋》引作“讐”。
“讐”与“仇”同义。
与子同仇:等于说你的讐敌就是我的讐敌。
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戟:兵器名。
古戟形似戈,具横直两锋。
作:起。
裳:(cháng)下衣,此指战裙。
唐风七:七章之衣,诸侯的服饰;虚数,言衣之多也。
子:此指制衣人。
安:舒适。
吉:美,善。
六:音路,六节衣。
燠:音“玉”,暖热。
译文1:秦风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袍。
君王要起兵,修整好戈和矛,和你同仇敌忾!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内衣。
君王要起兵,修整好矛和戟,和你共同作准备!谁说没有衣裳?和你穿同样的战裙。
君王要起兵,修整好铠甲和兵器,和你共同上前线!唐风难道我无七节之衣?只是不如您的衣,熨贴合身又吉利!难道我无六节之衣?只是不如您的衣,熨贴好看又温暖!译文2:秦风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
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
《国风·秦风·无衣》原文译文鉴赏
《国风·秦风·无衣》原文|译文|鉴赏《国风·秦风·无衣》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国风·秦风·无衣》原文先秦:佚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译文及注释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王:此指秦君。
一说指周天子。
于:语助词。
兴师:起兵。
同仇:共同对敌。
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作:起。
裳:下衣,此指战裙。
甲兵:铠甲与兵器。
行:往。
鉴赏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
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
全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
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
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
”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
”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由于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原文鉴赏
诗经《国风·秦风·无衣》原文鉴赏《国风·秦风·无衣》,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
作为《》中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
此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
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译文及注释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①袍:长袍,即今之斗。
②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一说指秦君。
③同仇:共同对敌。
④泽:通“”,内衣,如今之汗衫。
⑤作:起。
⑥裳:下衣,此指战裙。
⑦甲兵:铠甲与兵器。
⑧行:往。
鉴赏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读之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
可是《毛诗序》却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
”陈奂《诗毛氏传疏》也认为:“此亦刺康公诗也。
”《诗经》固然讲究美刺,但这里明明是美,却被说成刺。
按其内容,当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战歌。
据今人考证,公元前771年(秦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
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
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
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秦风·无衣 》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词《秦风·无衣》的原文、译文、注释和赏析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⑴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⑵王:此指秦君。
一说指周天子。
于:语助词。
兴师:起兵。
⑶同仇:共同对敌。
⑷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⑸作:起。
⑹裳:下衣,此指战裙。
⑺甲兵:铠甲与兵器。
⑻行:往。
赏析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
按其内容,当是一首战歌。
全诗表现了秦*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
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
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
”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
”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他们就一呼百诺,紧跟出发,团结友爱,协同作战,表现出崇高无私的品质和英雄气概。
因为此诗旨在歌颂,也就是说以“美”为主,所以对秦军来说有巨大的鼓舞力量。
据《左传》记载,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吴*队攻陷楚国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国求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先秦诗经《秦风 无衣》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诗经《秦风无衣》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秦风·无衣》是秦地的军中战歌。
由于作品的创作年代久远,文字叙述简略,故而后代对于它的时代背景、写作旨意产生种种推测。
大致说来,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认为《秦风·无衣》是讽刺秦君穷兵黩武、崇尚军力的作品,如《毛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
”第二,认为《秦风·无衣》乃是秦哀公应楚臣申包胥之请,出兵救楚抗吴而作,是哀公征召秦民从军,士卒相约之歌;第三,认为《秦风·无衣》是秦人攻逐犬戎时,兵士间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准备抵御外侮的歌声。
据今人考证,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
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原文:秦风·无衣先秦-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翻译:岂曰无衣?谁说我们没衣穿?与子同袍。
与你同穿那长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
与子同仇!杀敌与你同目标。
岂曰无衣?谁说我们没衣穿?与子同泽。
与你同穿那内衣。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
与子偕作!出发与你在一起。
岂曰无衣?谁说我们没衣穿?与子同裳。
与你同穿那战裙。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
与子偕行!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选自《诗经注析》(中华书局一九九一年版)。
〔袍〕长袍,类似于斗篷。
行军者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
〔王于兴师〕周王出兵打仗。
于,句中助词。
〔同仇〕指共同对付敌人。
〔泽〕同“襗(zé)”,贴身穿的衣服。
〔偕作〕一同起来,指共同行动。
作,起。
〔甲兵〕铠甲和兵器。
秦风·无衣原文翻译赏析(推荐阅读)
秦风·无衣原文翻译赏析(推荐阅读)第一篇:秦风·无衣原文翻译赏析秦风·无衣原文翻译赏析秦风·无衣原文翻译赏析1秦风·无衣秦风·无衣原文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秦风·无衣译文及注释译文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内衣。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矛与戟,出发与你在一起。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战裙。
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甲胄与刀兵,杀敌与你共前进。
注释①袍:长袍,即今之斗篷。
②王:指周王,秦国出兵以周天子之命为号召。
一说指秦君。
③同仇:共同对敌。
④泽:通“襗”,内衣,如今之汗衫。
⑤作:起。
⑥裳:下衣,此指战裙。
⑦甲兵:铠甲与兵器。
⑧行:往。
秦风·无衣赏析这首诗充满了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气氛,读之不禁受到强烈的感染。
可是《毛诗序》却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
”陈奂《诗毛氏传疏》也认为:“此亦刺康公诗也。
”《诗经》固然讲究美刺,但这里明明是美,却被说成刺。
按其内容,当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战歌。
据今人考证,公元前771年(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
此诗似在这一背景下产生。
当时的秦国位于今甘肃东部及陕西一带。
那里木深土厚,民性厚重质直。
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
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
”朱熹《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
”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地人民的尚武精神。
古诗《无衣》赏析
《国风·秦风·无衣》,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
作为《诗经》中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
此诗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全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叙说着将士们在大敌当前、兵临城下之际,他们以大局为重,与周王室保持一致,一听“王于兴师”,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主义气概。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无衣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赏析此诗与《秦风·无衣》题目及首句皆相同,然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却完全两样。
从字面上看,似觉并无深意,但前人往往曲为之说,《毛诗序》云:“《无衣》,美晋武公也。
武公始并晋国,其大夫为之请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诗也。
”朱熹《诗集传》云:“曲沃桓叔之孙武公伐晋,灭之,尽以其宝器赂周釐王。
王以武公为晋君,列于诸侯。
此诗盖述其请命之意”,“釐王果贪其宝玩,而不思天理民彝之不可废,是以诛讨不加,而爵命行焉。
”(同上)这一说法今人多表示怀疑,如程俊英《诗经译注》就认为“恐皆附会”。
从诗意来看,此篇似为览衣感旧或伤逝之作。
诗人可能是一个民间歌手,他本来有一位心灵手巧的妻子,家庭生活十分美满温馨。
不幸妻子早亡,一日他拿起衣裳欲穿,不禁睹物思人,悲从中来。
诗句朴实无华,皆从肺腑中流出:“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七件,可是拣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舒坦,那样美观。
”“难道说我没有衣裳穿?我的衣裳有六件。
可是挑了一件又一件,没有一件抵得上你亲手缝制的衣裳,那样合身,那样温暖。
”语言自然流畅,酷肖人物声口。
感情真挚,读之令人凄然伤怀。
对于诗中的句读,旧说两段的起句都作六字句,然今人徐培均认为应标点为:“岂曰无衣?七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首战士们团结对敌,奔赴战场的赞歌
没有硝烟的战役
We are the world
抗击疫情世界都在 行动!
CISS四年级学生为抗击疫情做的海报
胜利最终会属于人类!
诗文分析
•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 戟。与子偕作!
• 第二章,统一行动。 “与子同泽”“修我矛戟”。大家一起行动 起来,“与子偕作”,投身到征战中。
诗文分析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 兵。与子偕行!
• 第三章,一起上战场。 “与子偕行”,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 战场。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 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兴师,修 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无衣》
•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 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内衣。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 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 这是一首赋体诗,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 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写作背景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奢侈淫逸,朝政腐败 黑暗,造成国弱兵残。周幽王岳父申侯趁 机勾结外敌攻入国都,幽王死,周域大半 沦落。
这时勇武善战的秦地人民,便纷纷响应秦 襄王兴师御敌的号召,保家卫国,参军参 战,一鼓作气击退了侵扰的贼兵。《无衣》 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是秦国人 民慷慨从军、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歌谣。
•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裙子。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
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诗文分析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 矛。与子同仇!
• 全诗共三章,章与章句式对应;诗句大同而小异,层层递进。一边歌 唱,一边行军,一往向前。
• 第一章,统一思想。 当时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无衣 ”,这是实写。但为国征战,不计衣物不全的困难,“与子同袍”, 与战友共用一件战袍。认识到,仇敌是共同的,必须一起抗击共同的 敌人。
诗经 《秦风·无衣》
Bobo 老师
你知道图片中的诗句来自哪里吗?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
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 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秦地人民抗 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 我戈矛。与子同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