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郑愁原文诵读分析
郑愁予的诗作《错误》及赏析
郑愁予的诗作《错误》及赏析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写于1954年赏析:郑愁予<错误>一诗可说是近五十年来最被人们传唱不已,且乐于诵读的现代诗。
诗中精确地运用许多古典意象表现思妇愁绪及浪子情怀。
本文将以章法学角度浅析<错误>。
全文以了解郑愁予写作此诗的创作背景入手,再就作者选取的物材、事材作一整理,进而分析其章法结构,以期对这首诗的风格主题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诗人余光中以“浪子”称呼郑愁予。
而<错误>这首作品也是作者最具浪子意识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描写的是“闺怨”的中国古典诗歌旧主题,但作者却别具新意,透过浪子的角度来叙写女子闺怨的期待及落寞,从另一方面展现体贴的关怀。
诗中并运用许多古典诗歌的语汇,如江南、莲花、东风、柳絮、春帷、向晚、马蹄等意象,将古典与现代巧妙地镕铸。
古典诗词中对郑愁予影响最深的是古诗十九首,他认为诗中表现人生的无常,其实就是最大的流浪。
何其芳和废名(冯文炳)的诗作,在象征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对郑愁予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郑愁予前期诗风婉约动人,继承传统诗词的音韵感,且能将古典意象融入现代情境中,且往往带几分哀愁,以及漂泊的离别愁绪。
这时期的着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长歌、郑愁予诗集、郑愁予诗选集。
作家常常因为某些生命经验的触发而产生作品,曾经有人问过郑愁予,这首诗是否为诗人的经验之作。
诗人答说:这首诗在内容上,它与某些传统诗歌非常类似,可见诗从古代到现代,内容是没有改变的,只有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语言方面它突破了中国方言的限制,当我们用广东话去朗诵这首诗时,在味道上当然与用国语来念不同,但却有一种美感。
至于为什么会写这首诗?有人以为这是诗人流浪生活的一些体验,这也是对的,这并不是纪录一个时间的事情,而是把片片段段的生活经验整理起来,最后写成了这些作品。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qióng,形容脚步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
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的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的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的“你”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诗中的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第七课郑愁予《错误》原文+赏析-word
第七课郑愁予《错误》原文+赏析郑愁予《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赏析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
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的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的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的“你”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诗中的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第一句不仅写出了“你”的美貌,而且极为省略地刻画出“你”苦盼不得的憔悴。
郑愁予《错误》赏析
郑愁予《错误》赏析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
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
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
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
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
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
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赏析郑愁予《错误》
赏析郑愁予《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
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
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
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
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
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
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水中清莲——郑愁予诗歌《错误》赏析
郑愁予《错误》赏析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这个九行小诗共分三节,第一节的两句诗写“我”骑马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
“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它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第二节五行诗全写“我”对她的想象: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
她的心寂寞犹如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
这几行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由此也可见出郑诗的古典韵味。
第三节写“我”从想象中回到现实,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与她越来越*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一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真可谓妙笔生花。
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籍,韵味悠长。
这首诗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愁予风”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与这首诗有很大的关系。
这首诗有几个特点非常突出:一、古典意象、意境的化用:江南、容颜、莲花、东风、柳絮、青石、向晚、跫音、春帷、窗扉、马蹄这些充满古典意味的词语,给全诗带来浓浓的书卷味;诗中策马走过江南,东风、柳絮这些情景其实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古代文人的理想空间,这是一个传统文人的古典想象空间;诗中对闺中女子期待和失落的内心描绘,其实又是对古诗“过尽千帆皆不是”意境不着痕迹的化用。
二、叙事性和画面感的结合,将叙事化为画面象征的手法:此诗避开直接的抒情,将具有叙事性的段落化为一个个富于象征性的画面,几乎每一节都可以让人联想出几个形象直观但又富于象征暗示的画面。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qióng,形容脚步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
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的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美丽的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的“你”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诗中的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错误郑愁原文诵读分析
错误郑愁原文诵读分析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1】郑愁予是中国诗歌艺术长河中一颗闪亮而神秘的星。
读了他的作品,仿佛面前站着一个中国当代的李商隐、时又觉得他诗中还兼有李白的豪放之情。
换句话说,郑愁予的诗,既豪放旷达,又情意绵绵,综合了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家之长。
写于1954年的《错误》,即是一例。
在这首脍炙人口且广为人们所传诵的诗中,抒情主人公想象他的妻子或情人,在深深地思念他。
诗的结构非常特别,是一种倒装的写法。
诗的开头两句本来应该是结尾,即主人公从家门前走过而不入,于是思妇失望,那期盼已久的容颜才如莲花开落;那炽热的情才心灰意冷。
但如果按正常结构把这两句放到最后,就一方,面显得意念上过于灰冷,另一方面在诗的结构上显得平淡无奇。
经过诗人一倒装,就使诗的意念和结构一下子变得新颖多了。
诗的中间一段写思妇的情态。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有“东风无力百花残”之意。
盼不到意中人归来,心中自然没有蓬蓬的柳絮飞腾之状,因而那颗寂寞的心,也就是一座孤寂的小城。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听不到意中人的足音,意态慵懒,云鬓不整,那小小的心灵如窗户紧闭。
这思妇的相思病害得是多么的严重!末节两句采用的也是一种倒装句式,我“嗒嗒可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源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是写“我”的最终感慨。
但“我”路过家门而不入,并不是为了更有力地操纵女子的心,以变态地满足“我”的私欲,否则的话,“我”也不会把“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归结为“错误”。
“错误”二字,实际上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以至歉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主人公的“打江南走过”究竟是真实的行动还是一种幻想(即弗洛伊德所说的“白日梦”)?诗人并不作答,而是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的余地。
《错误》篇幅短小,诗人写起来却一波三折,让诗增添了想象的空间,缠绵之情也不绝如缕。
2020高考语文备考:郑愁予《错误》原文及赏析
2020高考语文备考:郑愁予《错误》原文及赏析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解析】《错误》是一首情诗,追忆着大陆时期的旧情。
首段是结局的倒叙,说他打江南走过,不入家门,使情人失望,她那期盼已久的容颜如莲花笑盈盈地开了,又心灰意冷地落了。
把结局移至开头,避免顺叙的平淡,结构新奇。
中段写女子相思、等待的情态。
意中人不归,她的心中自然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的飘飞。
寂寞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听不到青石的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小小的心灵也如同窗扉紧掩,春帷不揭。
最后两句,又用了倒装,先说他的马蹄没停下来,再点出他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美丽的错误”是人称赞的奇语。
听到马蹄声,女子笑脸如莲花盛开,所以“美丽”;但人过家门而不入,使莲花愁落,因而又是“错误”。
矛盾的句法表达了丰富复杂的情思、意蕴,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台湾现代诗歌的开创者纪弦评郑愁予的诗“长于形象的描绘,其表现手法十足的现代化”。
大陆诗人流沙河补充说:“他很注意汲取中国旧体诗词之美。
”补充得好。
此诗的句式、字词搭配虽多洋调,但诸如“江南”“莲花”“容颜”“东风”“飞絮”“向晚”“跫音”“春帷”“归人”“过客”之类的意象或词语,都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并令人想起一系列古典名句的情调意境之美。
此诗曲折委婉,情意绵绵,有一种迷离怅惘的抒情氛围,颇似唐人温庭筠的词。
郑愁予《错误》赏析
郑愁予《错误》赏析郑愁予《错误》赏析郑愁予是中国诗歌艺术长河中一颗闪亮而神秘的星。
那么对于他的错误应该如何进行赏析呢?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吧。
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错误》篇幅短小,诗人写起来却一波三折,让诗增添了想象的空间,缠一绵之情也不绝如缕。
诗中以莲哈人,切合江南秀女的外貌和内心;利用矛盾修辞法来揭示人物内心,颇有独到的韵味,是一首极佳的闺怨词,也是中国诗歌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
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一人"我"的归来。
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
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一团一锦簇的春景。
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一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高中语文《错误》原文赏析
高中语文《错误》原文赏析《错误》是郑愁予的代表作,它把艺术美的民族化和现代化统一了起来。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错误》原文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高中语文《错误》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
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
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
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
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
高中语文《错误》原文赏析.doc
高中语文《错误》原文赏析高中语文《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高中语文《错误》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
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留下了独守空闺的女子,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我的归来。
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
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
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终于我回来了,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
因为我只不过是过路罢了,而不是归人。
这美丽的错误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或许,有些人会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而这种理解是未尝不可的。
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是一种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够有个定位,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
然而,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之感。
错误郑愁原文诵读分析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解析:
一、清新雅致的婉约风格
一座江南的小城,一个暮春三月的日子,一个盼归的思妇,一段执著的爱情。
这样的故事,如果在宋人笔下,也必定是一首凄婉伤感的婉约词。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意境优美,诗意深婉,显示的正是婉约之美的美学特色。
读着这首小诗,达达的马蹄声清晰地传入读者的耳鼓,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美丽画面:三月江南的小城,弯弯的柳树枝条长出了细细绿叶,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巷,泛着幽幽淡青色的光,傍晚时分,幽静的小巷响起了一声声达达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这一声声达达的马蹄声,声声敲在小巷深处一位江南女子的心上,多
么熟悉的声音啊!是自己远行的心上人回来了吗?她的心狂跳起来,一跃而起,扑向窗边,揭开许久没有揭开的窗帘,向达达的马蹄声处望去……失望挂在她的脸上,她又慢慢地放下了窗帘……
二、绮思无穷的抒情视角
郑愁予的《错误》,没有哭哭啼啼。
江南女子的愁怨,给我们的感觉,是那么的清新雅致,绮思无穷。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小诗到了最后这两句,点明了诗题,原来这个“错误”,是这样一个给人以隽永回忆的“美丽的错误”,至此,也点明了全诗的抒情视角。
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
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
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品赏析】郑愁予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
而《错误》是他最经典的一首诗歌。
我打江南走过:打即从、自,意思是:我路过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句也与上句相对,莲花等到季节才会开放,正如柳絮没有东风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郑愁予人物经历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
15岁开始创作新诗。
1949年随父至台湾。
毕业于新竹中学。
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作秀。
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
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
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
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1985年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其妻余梅芳亦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收藏部工作。
1990年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
2002年,香港教育局将《雨说》一诗编入中学教科书,并将《水巷》一诗编入职校教材;同年,担任“香港双年文学奖”评审,并参加“科技大学现代文学座谈会”。
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
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
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品赏析】郑愁予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
而《错误》是他最经典的一首诗歌。
我打江南走过:打即从、自,意思是:我路过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句也与上句相对,莲花等到季节才会开放,正如柳絮没有东风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郑愁予人物经历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
15岁开始创作新诗。
1949年随父至台湾。
毕业于新竹中学。
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作秀。
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
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
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
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1985年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其妻余梅芳亦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收藏部工作。
1990年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
2002年,香港教育局将《雨说》一诗编入中学教科书,并将《水巷》一诗编入职校教材;同年,担任“香港双年文学奖”评审,并参加“科技大学现代文学座谈会”。
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范文
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范文《错误》原诗及赏析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品赏析】郑愁予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
而《错误》是他最经典的一首诗歌。
我打江南走过:打即从、自,意思是:我路过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句也与上句相对,莲花等到季节才会开放,正如柳絮没有东风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作者介绍】郑愁予本名郑文韬,是台湾现代诗社的重要成员。
他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并能把传统的诗词意境与现代西方的艺术表现手法相揉和。
在台湾诗人诗被改成歌最多的就是郑愁予和余光中。
郑愁予诗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读他的诗仿佛看见一位穿着蓝色长衫的古代诗人。
我认为在台湾诗人中郑愁予的诗是写得最好的。
余光中的诗在清新淡雅方面是无法和郑愁予相比的。
诗人西渡曾指出台湾诗歌缺少现代意识,这在郑愁予诗中也能体现出来。
郑愁予的诗的确可以放在任何时代,他的诗的现代感表现在诗歌的艺术手法上,在诗歌的内容方面,的确不够宽广。
但是爱情是世代流传的话题,关键是怎样写好它,这也是为什么三十四年代作品中,徐志摩和张爱玲的作品为什么还被现代的读者所喜爱,戴望舒是经典的是《雨巷》而不是《我用残损的手掌》,尽管后者的时代感更加强烈,思想内容更加进步。
西渡在提到台湾诗人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时候,他指出是纪弦。
我所看到台湾诗歌中内容上最具有现实感的是白灵的《爸爸,中国容不下一张书桌》。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得容颜如莲花得开落东风不来,三月得柳絮不飞您得心如小小得寂寞得城恰若青石得街道向晚跫(qióng,形容脚步声)音不响、三月得春帷不揭您得心就就是小小得窗扉紧掩我达达得马蹄声就就是美丽得错误我不就就是归人、就就是个过客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得容颜如莲花得开落有一种错误就就是美丽得,那便就就是爱得错误。
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得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得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得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与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得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得归来,她得心宛若孤寂得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得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得“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得马蹄声,企盼已久得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得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得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就就是漫长得期待,然后就就是听到马蹄声得惊喜,最后就就是失望,再后来又就就是无尽得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得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得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与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得“您”有莲花般得容貌、孟姜女得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得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得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瞧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得痴情女子得形象。
诗中得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得容颜如莲花得开落”“您得心如小小得寂寞得城/恰若青石得街道向晚”“您得心就就是小小得窗扉紧掩”。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赏析《错误》郑愁予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是由店铺给同学们整理发布的《错误》郑愁予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的学习。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对《错误》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题为“错误”,对此的理解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不该在“你”久盼“归人”的时候响起“达达的马蹄”声,表现了“我”内疚的心情。
B.这首诗像一个浓缩的故事,诗人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结局,再写经过。
其实是“你”知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后,“容颜”才“如莲花的开落”。
(C)(D)略。
参考答案是B,对此我不敢苟同,就此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分析A项。
首先,错误的主动者是谁?“我”到底有无“内疚”之情?一般情况下,第一人称叙述不能深入其他人物内心。
这首诗不从女子的视角出发,而以“我”的视角来透视女子内心世界。
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女子真正熟悉,一种是对女子虚构想象。
如果对女子真正熟悉,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正是她等待之人;一种是“我”单恋着女子。
若为后者,则“我”透视了女子的内心,她的心另有所属,“我”不是她等待之人,错误的主动者应是女子,且错误是双重的:一方面,女子误把“过客”当作“归人”,美丽的马蹄声在带给她希望的同时又带给她深深的失落,其愁怀未能释解;另一方面,女子对“我”心扉紧掩,使“我”的思恋之苦没能缓解,这双重的错误使内心更偏向于失落而非内疚。
但“我”并没有丧失理智,明白单项的思恋不会有结果,于是叹惋“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无奈而坚定地走开。
若为前者,诚然,错误在“我”,“我”明知女子盼“我”归来,却又匆匆踏上漂泊之途而去,“我”内疚,但内疚的是“我”未留下来而非不该响起马蹄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当代诗人。
台湾中兴大学毕业,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
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郑愁予的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
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
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
自从现代了以后,中国也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学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于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身来华美,而且绝对地现代的。
他自觉地淘洗、剥离和熔铸古典诗美积淀中有生命力的部分生成的‘愁予风’,确已成为现代诗歌感应古典辉煌的代表形式:现代的胚胎,古典的清釉;既写出了现时代中国人(至少是作为文化放逐者族群的中国人)的现代感,又将这种现代感写得如此中国化和东方意味。
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郑愁予<错误>一诗可说是近五十年来最被人们传唱不已,且乐于诵读的现代诗。
诗中精确地运用许多古典意象表现思妇愁绪及浪子情怀。
本文将以章法学角度浅析<错误>。
全文以了解郑愁予写作此诗的创作背景入手,再就作者选取的物材、事材作一整理,进而分析其章法结构,以期对这首诗的风格主题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诗人余光中以“浪子”称呼郑愁予。
而<错误>这首作品也是作者最具浪子意识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描写的是“闺怨”的中国古典诗歌旧主题,但作者却别具新意,透过浪子的角度来叙写女子闺怨的期待及落寞,从另一方面展现体贴的关怀。
诗中并运用许多古典诗歌的语汇,如江南、莲花、东风、柳絮、春帷、向晚、马蹄等意象,将古典与现代巧妙地镕铸。
古典诗词中对郑愁予影响最深的是古诗十九首,他认为诗中表现人生的无常,其实就是最大的流浪。
何其芳和废名(冯文炳)的诗作,在象征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对郑愁予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郑愁予前期诗风婉约动人,继承传统诗词的音韵感,且能将古典意象融入现代情境中,且往往带几分哀愁,以及漂泊的离别愁绪。
这时期的着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长歌、郑愁予诗集、郑愁予诗选集。
作家常常因为某些生命经验的触发而产生作品,曾经有人问过郑愁予,这首诗是否为诗人的经验之作。
诗人答说:这首诗在内容上,它与某些传统诗歌非常类似,可见诗从古代到现代,内容是没有改变的,只有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语言方面它突破了中国方言的限制,当我们用广东话去朗诵这首诗时,在味道上当然与用国语来念不同,但却有一种美感。
至于为什么会写这首诗?有人以为这是诗人流浪生活的一些体验,这也是对的,这并不是纪录一个时间的事情,而是把片片段段的生活经验整理起来,最后写成了这些作品。
我说过自己因为逃避敌人,走过许多地方,看见许多不同的情景,如等待中的妇人,我母亲就是很好的例子,那时候我父亲在前线作战,她便跟我相依为命,成了这首诗最根本的因素。
所以在赏析〈错误〉时,了解其篇旨与内容结构的关系就更加重要。
(一)篇旨安置于篇末:文章主旨出现在篇末可以一笔收束全文,也可深化主题,达画龙点睛之效。
这首作品在诗题已揭示主旨“错误”,在诗序又引出线索“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末点出“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反衬”技巧来表达反常合道的启发性。
可见本诗一直围绕着“错误”这个主题作取材布局,思想脉络也一脉相通。
(二)篇旨显中有隐:陈师满铭曾云:作者处理词章主旨,有时虽把表层部分明显作表达,却将它深一层或真正部分隐藏起来,如果要掌握这种显中有隐的主旨,便得下一番审辨的功夫。
初看<错误>一诗,表面上是在叙写女子因期待落空而造成美丽的错误。
但如果仔细探究全诗,诗中是以一个过客(我)的观点,来观察思妇(你)的心情变化。
而思妇的心情之所以会产生剧烈的变化而造成美丽的错误,主要是由于女子思念归人之深,也可以说女子坚贞地期待良人归来,所以造成庞大的寂寞及失落。
所谓“希望愈大,失望愈深”。
所以作者表层是在写女子发现自己期待落空所造成美丽的错误,但其实深层的主旨是表达女子无比的坚贞和无尽的寂寞。
这点与传统闺怨诗的主题是暗合的。
(一)事材:1.浪子流浪-过“浪子意识”一直是贯穿郑愁予作品的主题。
如他的诗作中“孤飞的雁是爱情的陨星”<黄昏的来客>“别离的日子刻成标高,我的离愁已耸出云表了。
”<雪线>。
而浪子予人的形象是落拓不羁,充满漂泊之感。
过客或许会为某些人事物停留,但通常是短暂的停留,甚至是“过而不留”。
在本诗中作者明白点出“我打江南走过”“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所以诗中的“我”是抱着没有归宿心态的浪子。
他的状态是匆匆而“过”。
2.思妇等待-归“闺怨”题材是到处可见的,如台湾的民谣〈望春风〉:“听见外面有人来/开门加看觅/月娘笑阮憨大呆/被风骗不知”。
就是在描写痴心女子期待落空的失望。
<错误>诗中的女子(你)处于漫长等待的状态。
郑愁予的另一首诗<情妇>可与之作一对照。
“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所以,我去,总穿一袭蓝衫子/我要她感觉,那是季节,或/候鸟的来临/因为我不是常回家的那种人。
”这是传统女子坚贞而寂寞的形象,这种思妇的形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亦多常见,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诗中的女子“独倚望江楼”,一个人独自面对时空的寂寥,不断地盼望“良人的归来”。
思念到最深的境界是“肠断白苹洲”。
又如李白的<菩萨蛮?闲情>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透过文字将女子的闺怨之愁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呈现,最末以“鸟归人不归”将全诗的愁绪逼到最高点。
在闺怨诗中常见作者安排“归”、及“不归”的脉络。
在<错误>一诗中,“归”(思妇的盼望)是本诗的一条从线,与另一条主线“过”(浪子的不羁)形成主从错综的结构,也形成一种对比的美丽及反常合道的美感。
(二)物材:1.思妇思妇是中国“闺怨诗”的主要形象。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以春日陌头的杨柳青青反衬少妇无人陪伴的悲愁,点出功名富贵的虚幻,只有两人能相守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又如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以夜深来暗示“幽独”之苦,以人伴月暗示无人相伴之孤单。
简单地说闺怨诗的模式可归纳为:别离──盼望──孤单。
别离可能是因为良人出外经商,或许是为国征战,也有可能是良人另有所属而产生无情的离弃。
盼望是因为坚真地相信良人一定会归来,而孤单是因为过高的希望所带来的失望孤独。
<错误>诗中运用以下意象来象征“思妇”莲花诗词中常以“莲花”来比喻女子,如余光中的名篇〈等你,在雨中〉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的,你走来全诗以莲花代表女子,写主角在风雨中静候女子的心境变化。
将女子袅娜娉婷的韵味刻画得非常巧妙动人。
而莲花也代表坚贞、高洁的义涵。
如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以莲喻人清新、高洁而坚贞的气质。
另外,“莲”与“怜”同音,故“莲”即惹人怜爱之意。
作者以莲花喻女子来暗示女子的柔弱及可怜的特质。
如晋吴歌谣<子夜歌>伊昔不梳头,秀发披两肩,婉转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将女子娇弱惹人怜爱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柳絮即柳棉,里面包蕴着柳树的种子,成熟时会随风飞扬而播种,如《世说新语》言语篇“未若柳絮因风起”,在此柳絮象征女子的心绪,随着良人的一举一动或沉寂或飞扬。
此外,“柳”与“留”音近,如汉人远行,于灞桥上折柳送别,即有希望对方留下之意。
对照于女子的心思,应是希望良人能常相左右,永不分离。
春帷女子室内之帷幕。
李白<春思>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惟。
象征女心如石,坚贞自守之意,女子心中的帷幕除了自己真正的所爱,并不会为任何人揭开。
2.归人即“良人”,在古时由于传统礼教的约束,女子通常终身只依托于一人,而良人若远行或将女子遗弃,便产生“闺怨”的题材。
<错误>诗中提到的“归人”意象如下:东风春季吹拂的风。
春天时东风一吹,大地由萧条转为荣盛。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而东风之于百花,就像良人之于女子。
只要良人一日不归,女子的春天就永不到来。
跫音脚步声,行人之声。
《庄子》<徐无鬼>“闻人足音跫(qióng)然而喜矣”古代女子由于礼教之防,若家中男子不在,即使是等候归人,也不能门户洞开。
所以诗中的女子必是门户重掩,以听觉代替视觉等候良人的归来,而“跫音”脚步声就是得知“良人”归来的先兆。
读者可以透过想象,勾勒一个女子静坐屋中,侧耳倾听等待她最熟悉也最盼望的脚步声响起的一幅图画。
3.过客:达达马蹄:马是古代男子常骑乘的工具。
骑马与坐轿相较之下多了几分情采飞扬的潇洒之气。
如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今朝看尽长安花。
在<错误>中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为女子带来了希望,却又由近而远,造成女子希望的落空。
作者经营“达达马蹄”的意象,塑造过客的潇洒不羁,落拓不群的形象。
但这与思妇期待的“归人”形象完全相反,于是便产生“美丽的错误”。
4.空间:江南→城→青石街道→窗扉江南暮春的江南是杂花生树,莺飞草长的。
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谁不忆江南? 可是这个个绚丽的时空却更反衬出“斯人独憔悴”。
突显了女子的孤寂无伴。
古代的城有护城河,如《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是易守难攻的。
在此作者以“小小的城”来比喻思妇“寂寞而坚贞的心”,表示思妇有自我约束的道德教条,除非良人来归,否则她是心如止水,不随意接纳其它男人。
青石街道“青石”在此有浓浓的诗意及古意。
又石头的坚硬恰能与思妇的坚贞作呼应。
“向晚的青石街道”少有行人,寂寞可知。
比较‘青石的街道向晚’与‘向晚的青石街道’,前者有时间延续的寂寞感,彷佛由空间(青石的街道)延向时间(晚),寂寞随之无止尽地拉长。
后者则只点出黄昏的青石街道,以一景喻一情而已。
”窗扉窗扉意象常出现于女子闺房,用来叙写女子的生活,或是将窗扉当成是一个媒介,让读者借由窗扉来观看女子的心绪。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