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系统毕业设计计算参考
(完整word版)制动系统设计
GD12A电动汽车行车制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姓名:俞翼鸿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班级:(2)指导老师: 邹章鸣南昌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
目录摘要Troduction前言第一章绪论 (6)1。
1 制动系统设计的意义 (6)1。
2 制动系统研究现状 (6)1.3 本次制动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6)1.4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要求 (6)第二章制动系统方案论证分析与选择 (7)2.1 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 (7)2。
1.1 鼓式制动器 (7)2。
1。
2 盘式制动器 (9)2。
2 制动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选择 (10)2.2.1 简单制动系 (10)2。
2。
2 动力制动系 (10)2。
2。
3 伺服制动系 (11)2。
3 液压分路系统的形式的选择 (11)2.3.1 II型回路 (11)2.3.2 X型回/路 (12)2。
3。
3 其他类型回路 (12)2。
4 液压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 (12)第三章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15)3.1 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 (15)3.1.1 相关主要技术参数 (15)3.1.2 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 (15)3.2 制动器有关计算 (16)3.2。
1 确定前后轴制动力矩分配系数β (16)3。
2。
2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 (16)3.2。
3 后轮制动器的结构参数与摩擦系数的选取 (17)3.2.4 前轮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确定 (18)3。
3 制动器制动因数计算 (19)3.3.1 前轮盘式制动效能因数 (19)3.3。
2 后轮鼓式制动器效能因数 (19)3。
4 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20)第四章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22)4。
1 后轮制动轮缸直径与工作容积的设计计算 (22)4.2 前轮盘式制动器液压驱动机构计算 (23)4.3 制动主缸与工作容积设计计算 (24)4.4 制动踏板力与踏板行程 (24)4.4。
1 制动踏板力 (24)4.4.2 制动踏板工作行程 (25)第五章制动性能分析 (26)5.1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26)5.2 制动距离S (26)5。
汽车制动系统~毕业设计论文(论文)
1 引言汽车制动系的概述制动系的功用是使汽车以适当的减速度降速行驶直至停车,在下坡行驶时使汽车保持适当的稳定车速,使汽车可靠地停在原地或坡道上。
制动系至少有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
前者用来保证第一项功能和在不长的坡道上行驶时保证第二项功能,而后者则用来保证第三项功能。
除此之外,有些汽车还设有应急制动和辅助制动装置。
应急制动装置利用机械力源(如强力压缩弹簧)进行制动。
在某些采用动力制动或伺服制动的汽车上,一旦发生蓄压装置压力过低等故障时,可用应急制动装置实现汽车制动。
同时,在人力控制下它还能兼作驻车制动用。
辅助制动装置可实现汽车下长坡时持续地减速或保持稳定的车速,并减轻或者解除行车制动装置的负荷。
行车制动装置和驻车制动装置,都由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两部分组成。
防止制动时车轮被抱死,有利于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操纵能力,缩短制动距离,所以近年来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在汽车上得到很快的发展和应用。
此外,含有石棉的摩擦材料,因存在石棉有致癌公害问题已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无石棉型材料并相继研制成功[1]。
1.1汽车制动系统的分类(1) 按制动系统的作用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
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能将车辆紧急制停的制动系统称为辅助制动系统。
上述各制动系统中,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是每一辆汽车都必须具备的。
(2)按制动操纵能源制动系统可分为人力制动系统、动力制动系统和伺服制动系统等。
以驾驶员的肌体作为唯一制动能源的制动系统称为人力制动系统;完全靠由发动机的动力转化而成图 2 双回路液压系统中的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 1-套;2-密封套;3-第一活塞;4-盖;5-防动圈;6、13-密封圈 7-垫片;8-挡片;9-第二活塞;10-弹簧;11-缸体;12-第二工作室 14、15-进油孔;16-定位圈;17-第一工作室;18-补偿孔;19-回油孔 图1 制动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1-前轮盘制动器;2-制动总泵;3-真空助力器;4-制动踏板机构;5-后轮鼓式制动;6-制动组合阀;7-制动警的气压或液压形式的势能进行制动的系统称为动力制动系统;兼用人力和发动机动力进行制动的制动系统称为伺服制动系统或助力制动系统[2]。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制动系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号一、题目城市微型轿车制动系统设计二、内容和要求(理、工科类:包括需达到的技术指标、规定阅读的文献、应完成的图纸和说明书等;经管类:包括实习期间应收集的实际材料、论文要求解决的问题及重点、规定阅读的文献等)1、简介: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发挥高速行驶的能力,制动系统必须满足制动效能好、制动方向稳定性好、制动平顺性好、散热性好等要求。
随着人们对制动性能要求的提高,防抱死制动系统、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性控制程序、主动避撞技术等功能逐渐融入到制动系统中,这必然会使得制动系统结构复杂化,增加其维修保养难度。
对于微型轿车来说,轻量化和三围的限制必将要求制动系统结构更为简洁,同时功能应尽量全面可靠。
2、主要技术参数或研究目标:[1]. 制动器的尺寸参数[2]. 制动力矩(制动器,前、后轮,应急制动,驻车制动)整车设计参数表3、主要完成内容和工作量要求:[1]. 查阅和收集相关方面的资料;[2]. 制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包括制动能源、行车、驻车制动装置结构形式及制动管路布置形式的确定);[3]. 制动器主要参数确定及设计计算;[4]. 制动驱动系统设计计算;[5]. 制动系统图纸设计,绘制完成装配图、零件图等合计3张0号图幅的CAD图纸;[6]. 撰写和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翻译英文文献。
4、主要参考文献:[1] 陈家瑞.汽车构造(下册)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2] 余志生.汽车理论(第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3] 王望予.汽车设计(第4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4]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第7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5]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8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6] 王国权.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 韩守身.微型轿车的使用与构造图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8] 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指定翻译的外文文献及其阅读范围:Choi SB. Antilock Brake System With a Continuous Wheel Slip Control to Maximize the Braking Performance and the Ride Quality.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2008, 16(5):996-1003.三、起止日期及进度安排起止日期:2015 年11 月10 日至2016 年 6 月10 日进度安排:序号时间内容1 2015.11-2016.1 开题阶段(搜集资料、方案确定)2 2016.1-2016.3 初期阶段(设计、实验、研究、论文)3 2016.3-2016.4 中期检查4 2016.4-2016.5 修改定稿阶段5 2016.5-2016.6 答辩及成绩评定678910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四、教研室审查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学院批准人(签名)年月日。
毕业设计-汽车制动器设计[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汽车制动器设计汽车制动器设计前言汽车的设计与生产涉及到许多领域,其独有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众多指标,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汽车的形式速度和路面情况复杂程度的提高,。
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摩擦式制动器,摩擦式制动器就其摩擦副的结构形式可分成鼓式、盘式和带式三种。
D制动盘直径D应尽可能取大些,这时制动盘的有效半径得到增加,可以降低制动钳的夹紧力,减少衬块的单位压力和工作温度。
受轮辋直径的限制,制动盘的直径通常选择为轮辋直径的70%一79%。
总质量大于2t的汽车应取上限。
二、制动盘厚度h制动盘厚度对制动盘质量和工作时的温升有影响。
为使质量小些,制动盘厚度不宜取得很大;为了降低温度,制动盘厚度又不宜取得过小。
制动盘可以做成实心的,或者为了散热通风的需要在制动盘中间铸出通风孔道。
一般实心制动盘厚度可取为10―20,通风式制动盘厚度取为20~50,采用较多的是20―30。
在高速运动下紧急制动, 制动盘会形成热变形, 产生颤抖。
为提高制动盘摩擦面的散热性能, 大多把制动盘做成中间空洞的通风式制动盘, 这样可使制动盘温度降低20 %~30 %。
三、制动盘的安装制动盘安装在轮毂上, 与车轮形成整体旋转。
制动盘是旋转部件, 与摩擦衬块之间只有微小的间隙。
从制动盘中心到摩擦衬块磨合中心称为制动盘有效半径。
根据杠杆原理,如摩擦力相同,则制动盘的有效半径越大, 制动力就越大。
四、制动盘的维修制动盘都是标准设计,以使在制动盘使用期限内保持制动表面各项指标的允差,这些指标是平行度、平面度以及横向摆差。
保持关于制动表面形状的精度的允差,有助于尽量减少制动粗暴及踏板脉动。
制动盘表面粗糙度必须保持在60μm特定范围内,或者更小些。
需要控制制动表面粗糙度,尽量减少踏板费力、过大的制动衰退、反常性能的问题。
毕业设计制动系设计计算说明书
2.4.2 制动原理和工作过程
图 2-2
要使行使中的汽车减速,驾驶员应踩下制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内 的油液在一定压力下流入轮缸,并通过两个轮缸活塞推动两制动蹄绕支撑销转动,上端 向两边分开而其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这样,不旋转的制动蹄就对旋转的制 动鼓作用一个摩擦力矩,其方向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制动鼓将该力矩传到车轮后,由 于车轮与路面间有附着作用,车轮对路面作用一个向前的周缘力,同时路面也对车轮作 用一个向后的反作用力,即制动力。制动力由车轮经车桥和悬架传给车架和车身,迫使 整个汽车产生一定的减速度。制动力越大,制动减速度越大。当放开制动踏板时,复位 弹簧即将制动蹄拉回复位,摩擦力矩和制动力消失,制动作用即行终止。
第 5 页 共 21 页
5
第 6 页 共 21 页
6
3 制动系主要参数确定
3.1 CS1028 皮卡车型的基本参数
空 汽车质量 前 轴荷分配 质心高度 轴 距 后 轴 轴
载
满
载
1625kg 850kg 775kg 0.52m 2.7m 0.37m
2325kg 920kg 1405kg 0.57m
Ff 1 Ff
0.565
空载条件: Ff 1 8630.3 N
Ff 2 4109.7 N
Ff 1 Ff
0.677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比例影响到汽车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和附着条件利用程 度。要确定 值首先就要选取同步附着系数 0 。一般来说,我们总是希望前轮先抱死 ( 0 ) 。 根据有关文献推荐以及我国道路条件, 车速不高, 所以本车型选取 0 0.6 。 为保证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有足够的附着系数利用率,ECE 的制动法规规 定,在各种载荷条件下,轿车在 0.15 q 0.8,其他汽车在 0.15 q 0.3 的范围内,前 轮应先抱死;在车轮尚未抱死的情况下,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15 0.8 的范围内,必须满足 q 0.1 0.85( 0.2)
汽车制动系统毕业设计
汽车制动系统毕业设计中国农业大学学士论文摘要摘要Formula SAE比赛由美国车辆工程师学会(SAE)于1979年创立,每年在世界各地有600余支大学车队参加各个分站赛,2021年将在中国举办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本设计将针对中国赛程规定进行设计。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制动的设计,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设计目标。
然后对制动系统进行方案论证分析与选择,主要包括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制动驱动机构的机构形式选择、液压分路系统的形式选择和液压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最后确定方案采用简单人力液压制动双回路前后盘式制动器。
除此之外,还根据已知的汽车相关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制动器主要参数、前后制动力矩分配系数、制动力矩和制动力以及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相关参数。
最后对制动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字:制动、盘式制动器、液压I中国农业大学学士论文AbstractAbstractFormula SAE race was founded in 1979 by the American cars institute of Engineers every year more than 600 teams participate in various races around the world,China will hold the first Formula one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the design will be for desig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break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Student.First of all,breaking system's development,structure and category are shown,an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s,virtues and weakness of drum brake and disc brake analysis is done. At last, the plan adopting hydroid two-backway brake with front disc and rear disc.Besides, 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designing process of front brake and rear break,braking cylinder,parameter's choice of main components braking and channel settings and the analysis of brake performance.Key words:braking,braking disc,hydroid pressureII中国农业大学学士论文目录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 Ⅱ 目录............................................................ Ⅲ 第1章绪论 . (1)1.1 制动系统设计的意义 .......................................... 1 1.2 制动系统研究现状 ............................................ 1 1.3 本次制动系统应达到的目标 .................................... 1 1.4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制动规则和要求 (2)1.4.1 制动系统――概况 ...................................... 2 1.4.2 制动测试 .............................................. 2 1.4.3 刹车踏板超程开关 ...................................... 2 1.4.4 刹车灯 ................................................ 2 1.5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任务 ........................................ 3 第2章制动系统方案论证分析与选择 (4)2.1 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 (4)2.1.1 鼓式制动器 ............................................ 4 2.1.2 盘式制动器 ............................................ 7 2.2 制动驱动机构的机构形式选择 . (8)2.2.1 简单制动系 ............................................ 8 2.2.2 动力制动系 ............................................ 8 2.2.3 伺服制动系 ............................................ 9 2.3 液压分路系统的形式的选择 ................................... 10 2.4 液压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 ..................................... 11 第3章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12)3.1 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数值 (12)3.1.1 相关主要参数 ......................................... 12 3.1.2 同步附着系数的分析 ................................... 13 3.1.3 地面对前、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 13 3.2 制动器有关计算 (14)3.2.1 确定前后制动力矩分配系数? (14)3.2.2 制动器制动力矩的确定 (14)3.2.3 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确定 ............................... 14 3.2.4 盘式制动器的制动力计算 ............................... 16 3.3 制动器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 17 第4章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 (19)4.1 前轮制动轮缸直径d的确定 ................................... 19 4.2 制动主缸直径d0的确定 .. (19)III中国农业大学学士论文目录 4.3 制动踏板力Fp和制动踏板工作行程Sp .......................... 20 第5章制动性能分析 .............................................. 22 5.1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 22 5.2 制动效能 ................................................... 22 5.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 22 5.4 制动时汽车方向的稳定性 ..................................... 22 5.5 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分析 (23)5.6 制动减速度j和制动距离S .................................... 24 5.7 摩擦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 ..................................... 24 参考文献 .......................................................... 27 致谢 ........................................................... 28 附录 (29)IV中国农业大学学士论文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 制动系统设计的意义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用得最多、最普遍、也是运用得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94捷达轿车制动系统进行设计
车辆工程毕业设计94捷达轿车制动系统进行设计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制动系统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行车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因此,在设计94捷达轿车制动系统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制动力、制动反应时间、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制动系统的散热性能等。
一、制动力设计:制动力是制动系统最基本的设计要求之一、根据车辆质量和制动减速度的要求,可以确定制动器的类型和规格。
考虑到94捷达轿车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液压制动系统。
液压制动系统由主泵、制动缸、制动阀门等组成,它通过液力放大器将踏板的力转化为制动套筒的力,从而实现对车轮的制动。
制动器的设计要满足94捷达轿车的制动需求,即可靠性高、制动力强劲、制动反应迅速等。
二、制动反应时间设计:车辆制动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到车辆制动开始的时间。
制动系统的设计要尽量减小制动反应时间,提高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
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电子制动控制装置,通过微电脑控制制动系统,减小系统的传输延迟,提高制动的反应速度。
三、制动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制动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制动过程中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为了保证系统稳定性,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制动力分配方式,使左右轮制动力分配均匀。
可以采用制动力分配器来实现,它能够根据车速、车辆负载等参数自动调整前后轮的制动力分配比例,从而提高制动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四、制动系统的散热性能设计:制动过程中,制动器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无法及时散发,会导致制动器过热甚至失效。
为了保证制动系统的散热性能,可以在制动器设计中设置散热装置,如风扇、散热鳍片等。
同时,也可以提高制动系统的冷却液流动速度,增加散热效果。
结论:通过以上的设计,可以满足94捷达轿车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确保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制动力、反应时间、稳定性和散热性能的设计都是制动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需要全面考虑车辆的使用情况和需求。
纯电动车的制动系统毕业设计
纯电动车的制动系统引言纯电动车的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纯电动车辆市场的不断扩大,制动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纯电动车的制动系统的原理、结构和优化方法,并讨论目前制动系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制动系统的原理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摩擦力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以减速和停车。
纯电动车的制动系统主要包括机械制动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
机械制动系统机械制动系统是通过踩踏脚踏板来传递力量,使刹车片与刹车盘接触产生摩擦力,从而减速或停车。
机械制动系统包括刹车踏板、刹车总泵、刹车助力器、刹车盘和刹车片等组件。
电子制动系统电子制动系统是通过电气信号来控制车辆的制动力,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刹车控制。
电子制动系统包括刹车控制单元、电子刹车器、刹车感应器等。
制动系统的结构纯电动车的制动系统通常采用混合制动系统,即机械制动系统和电子制动系统的结合。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两种制动方式的优势,提高制动效果和能量回收效率。
机械制动系统的结构机械制动系统的核心组件是刹车盘和刹车片。
刹车盘与车轮相连,刹车片则通过刹车踏板和刹车总泵施加力量,使刹车盘与刹车片之间产生摩擦力。
刹车助力器可以提供额外的力量,增加制动效果。
电子制动系统的结构电子制动系统主要包括刹车控制单元、电子刹车器和刹车感应器。
刹车控制单元负责控制制动力的大小和分配,电子刹车器通过电气信号来实现制动力的传递。
刹车感应器可以检测车辆的速度和制动力,控制制动系统的工作状态。
制动系统的优化方法为了提高纯电动车的制动效果和能量回收效率,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方法:1.使用高性能刹车片和刹车盘,提高摩擦力和散热性能;2.采用可调节刹车力的刹车控制单元,根据不同的行驶情况调整制动力的大小;3.引入能量回收系统,将制动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供车辆使用;4.优化整个制动系统的协调控制算法,提高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制动系统面临的挑战纯电动车制动系统在面临以下挑战时需要进一步改进:1.纯电动车辆的重量比传统燃油车辆更大,需要更高的制动力;2.随着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要求也越来越高;3.刹车片和刹车盘的摩擦材料对环境的污染较大,需要寻找更环保的替代材料;4.制动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完整版)汽车制动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未经允许切勿外传摘要Formula SAE比赛由美国车辆工程师学会(SAE)于1979年创立,每年在世界各地有600余支大学车队参加各个分站赛,2011年将在中国举办第一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本设计将针对中国赛程规定进行设计。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制动的设计,首先介绍了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意义、研究现状以及设计目标。
然后对制动系统进行方案论证分析与选择,主要包括制动器形式方案分析、制动驱动机构的机构形式选择、液压分路系统的形式选择和液压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最后确定方案采用简单人力液压制动双回路前后盘式制动器。
除此之外,还根据已知的汽车相关参数,通过计算得到了制动器主要参数、前后制动力矩分配系数、制动力矩和制动力以及液压制动驱动机构相关参数。
最后对制动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字:制动、盘式制动器、液压AbstractFormula SAE race was founded in 1979 by the American cars institute of Engineers every year more than 600 teams participate in various races around the world,China will will be for desig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 Chinese calendar.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of breaking system of the Formula Student.First of all,breaking system's development,structure and category are shown,and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s,virtues and weakness of drum brake and disc brake analysis is done. At last, the plan adopting components braking and channel settings and the analysis of brake performance.Key words:braking,braking disc,)的汽车上。
制动系统毕业设计计算参考
盘式基本参数5.2 凸轮张开力的确定及蹄自锁性校核5.2.1 张开力P1与P2的确定在计算鼓式制动器时,必须建立制动蹄对制动鼓的压紧力与所产生的制动力矩之间的关系。
为计算有一个自由度的制动蹄片上的力矩1Tf T ,在摩擦衬片表面上取一横向单元面积,并使其位于与1y 轴的交角为α处,单元面积为αbRd 。
,其中b 为摩擦衬片宽度,R 为制动鼓半径,αd 为单元面积的包角,如图4-1所示。
由制动鼓作用在摩擦衬片单元面积的法向力为:αααd bR q qbRd dN sin max == (5-1)而摩擦力fdN 产生的制动力矩为ααd f bR q dNfR dT Tf sin 2max ==在由α'至α''区段上积分上式,得)cos (cos 2max αα''-'=f bR q T Tf (5-2) 当法向压力均匀分布时,αbRd q dN p = )(2αα'-''=f bR q T p Tf (5-3)由式(46)和式(47)可求出不均匀系数)cos /(cos )(αααα''-''-''=∆式(46)和式(47)给出的由压力计算制动力矩的方法,但在实际计算中采用由张开力P 计算制动力矩1Tf T 的方法则更为方便。
增势蹄产生的制动力矩1Tf T 可表达如下:111ρfN T Tf = (5-4)式中 1N ——单元法向力的合力;1ρ——摩擦力1fN 的作用半径(见图5-3)。
如果已知制动蹄的几何参数和法向压力的大小,便可用式(17—46)算出蹄的制动力矩。
1N 与张开力1P 的关系式,写出为了求得力制动蹄上力的平衡方程式:0)sin (cos cos 111101=+-+δδαf N S P x01111=+'-N f C S a P x ρ (5-5)式中 1δ——1x 轴与力1N 的作用线之间的夹角;x S 1——支承反力在x1轴上的投影。
盘式制动器_毕业设计说明书参考
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汽车的设计与生产涉及到许多领域,其独有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众多指标,也对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行驶的一个重要主动安全系统,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随着汽车的形式速度和路面情况复杂程度的提高,更加需要高性能、长寿命的制动系统。
其性能的好坏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此系统不能正常工作,车上的驾驶员和乘客将会受到车祸的伤害。
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用得最多、最普遍、也是运用得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底盘上的一个重要系统,它是制约汽车运动的装置,而制动器又是制动系中直接作用制约汽车运动的一个关键装置,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件。
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随着公路业的迅速发展和车流密度的日益增大,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人身和车辆安全,必须为汽车配备十分可靠的制动系统。
车辆在形式过程中要频繁进行制动操作,由于制动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交通和人身安全,因此制动性能是车辆非常重要的性能之一,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始终是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部门的重要任务。
现代汽车普遍采用的摩擦式制动器的实际工作性能是整个制动系中最复杂、最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改进制动器机构、解决制约其性能的突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汽车制动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制动器的早期研究侧重于试验研究其摩擦特性,随着用户对其制动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有关其基础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进行。
目前,汽车所用的制动器几乎都是摩擦式的,可分为鼓式和盘式两大类。
盘式制动器被普遍使用。
但由于为了提高其制动效能而必须加制动增力系统,使其造价较高,故低端车一般还是使用前盘后鼓式。
汽车制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它把汽车行驶时产生的动能转换为热能。
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频繁使用制动器,制动器因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制动器温度急剧升高,如果不能及时的为制动器散热,它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影响制动性能,出现所谓的制动效能热衰退现象。
车辆制动系统方案毕业设计
车辆制动系统方案毕业设计一、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辆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车辆制动系统作为车辆最重要的安全保障之一,其性能的稳定和可靠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
因此,本文将研究一种车辆制动系统方案,对其进行系统设计,并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进行测试验证,以达到优化车辆制动系统性能的目的。
二、方案设计本方案设计的车辆制动系统分为三个部分:制动控制部分、制动执行部分以及传感反馈部分。
1. 制动控制部分制动控制部分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采集车速、制动踏板行程等参数,来实时控制制动器的工作,进而控制车辆的制动。
2. 制动执行部分制动执行部分采用气动式制动器,将制动控制部分发送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气源控制信号,通过阀门的控制实现制动器的工作,进而实现车辆的制动。
3. 传感反馈部分传感反馈部分主要由传感器组成,包括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制动器传感器等,通过采集数据并传输给制动控制部分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制动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反馈。
三、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方法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实验台模拟车辆行驶状态,对所设计的车辆制动系统进行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对比了原有制动系统和新设计的制动系统的刹车距离、制动灵敏度等指标差异,并通过数据对比来对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分析。
2. 实验结果在测试中,我们发现采用所设计的车辆制动系统后,车辆的刹车距离、制动灵敏度等指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在同样的行驶路线下,新设计的制动系统刹车距离相比原有制动系统减少了近30%,同时制动灵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四、结论本文根据车辆制动系统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的车辆制动系统方案,并在实验中对其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通过测试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所设计的车辆制动系统在刹车距离、制动灵敏度等指标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也保证了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为未来的车辆制动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完整word版)制动器毕业设计一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1.1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汽车制动系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1)1.3鼓式制动器技术研究进展和现状 (1)1.4研究重点 (2)第2章汽车总体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3)2.1汽车形式的确定 (3)2.1.1 轴数 (3)2.1.2驱动形式 (3)2.1.3布置形式 (3)2.2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3)2.2.1质量系数 (4)2.2.2汽车总质量 (4)2.2.3载荷分配 (4)2.3汽车主要数据的确定 (5)2.3.1质心高度 (5)2.3.2轴距 (5)第3章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及要求 (6)3.1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形式 (7)3.1.1领从蹄式制动器 (8)3.1.2单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12)3.1.3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 (13)3.1.4双从蹄式制动器 (14)3.1.5单向增力式制动器 (14)3.1.6双向增力式制动器 (14)3.2鼓式制动器方案的确定 (15)第4章理想制动力及其分配 (16)4.1 制动力与制动力分配系数 (16)4.2 同步附着系数 (22)4.3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 (22)第5章制动器的设计计算 (24)5.1 鼓式制动器的结构参数 (24)5.1.1 制动鼓内径D (24)5.1.2 摩擦衬片宽度b和包角β (25)β (26)5.1.3 摩擦衬片起始角F作用线的距离e (27)5.1.4 制动器中心到张开力5.1.5 制动蹄支承点位置坐标a和c (27)5.1.6 摩擦片摩擦系数f (27)5.2 固定凸轮式(S型凸轮)气制动器的制动器因数计算 (27)5.3 制动力的计算 (29)5.3.1 所需的制动力计算 (29)5.3.2 制动器所能产生的制动力计算 (29)5.4 制动蹄片上的制动力矩 (31)5.5 行车制动效能计算 (34)5.6 驻车制动计算 (35)5.7 摩擦衬片的磨损特性计算 (37)第6章制动器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39)6.1制动蹄 (39)6.2制动鼓 (39)6.3摩擦衬片 (40)6.4摩擦材料 (41)6.5蹄与鼓之间的间隙自动调整装置 (42)6.6制动支承装置 (43)6.7制动轮缸 (44)6.8张开机构 (44)6.9制动蹄回位弹簧 (44)第7章结论 (45)致谢 (46)参考文献 (47)摘要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由于车辆本身的问题而造成的交通事故中,制动系统故障引起的事故为总数的45%。
车辆制动系统方案毕业设计
车辆制动系统方案毕业设计1. 前言车辆制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车辆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设计一套可靠、高效的车辆制动系统方案对于汽车工程师来说非常必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车辆制动系统方案毕业设计。
2. 车辆制动系统的作用车辆制动系统是车辆驾驶员用来控制车辆停车和减速的一种机械装置。
其作用是将车辆的动能通过摩擦方式在车轮和路面之间转化成热能和噪音,从而减慢车速或停车。
3. 车辆制动系统方案设计车辆制动系统一般由制动踏板、制动助力装置、制动管路、制动器和制动片等组成。
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3.1 制动能力制动能力是指车辆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制动的能力,影响制动系统的关键参数有制动器摩擦系数、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制动装置的平衡等。
3.2 制动延迟制动延迟是指制动器与实际制动之间的时间差,因此制动管路的设计对于制动延迟有着重要影响。
3.3 制动热量制动热量是指制动系统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影响车轮的热容量、制动系统的配散热器等参数。
3.4 制动安全性制动安全性是指制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因素与车辆的动力、质量、路况等因素都有关联。
4. 车辆制动系统方案实现4.1 制动器选用制动器选用应根据车型、性能、制动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制动器,常见的制动器有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等。
4.2 制动踏板制动踏板是人机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合适的踏板角度、高度、面积等参数,以确保驾驶员在操作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4.3 制动管路设计制动管路设计应考虑管道弯曲半径、制动管路内径等因素,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此外,还应选择适当的制动管路材料以满足制动系统的耐腐蚀性等要求。
4.4 制动助力装置选用制动助力装置是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车型、性能等因素选择适当的制动助力装置,以满足制动性能要求。
5. 总结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车辆制动系统方案的设计。
该设计方案考虑了制动能力、制动延迟、制动热量、制动安全性等多种因素,以确保设计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推荐 毕业设计普拉多越野车制动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精品 精品
摘要汽车作为陆地上的现代重要交通工具,由许多保证其使用性能的大部件,即所谓“总成”组成,制动系就是一个重要的总成。
它即可以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又可保证汽车能驻留原地不动。
由此可见,汽车制动系对于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停车的可靠性起重要的保证作用。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普拉多越野车制动系统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越野车车制动系统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设计是通过对整车主要参数的分析,初步制定出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经过设计计算确定前、后盘式制动器、制动主缸的主要尺寸和结构形式。
根据计算的数据论证初步制定的制动系统结构方案的合理性,重新制定了整个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绘制出了前、后制动器装配图、制动主缸装配图、制动管路布置图。
最终对设计出的制动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确定是否达到要求。
而且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保证了设计尺寸的准确性。
另外在设计的同时考虑了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环保等因素。
计算结果表明设计出的制动系统是合理的、符合标准的。
关键词:普拉多越野车;制动系统设计;盘式制动器;制动主缸;制动管路;AbstractVehicle on the ground as an important modern means of transport ,to ensure its use by many of the major components,namely , the so-callde “assembly” composed of brak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assembly. That is, it can slow down a moving car, but also ensure that cars can be fixed presence in situ. This shows that the vehicle braking system for cars travelling on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stopp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uarantee.Based on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Prado SUV’s braking system, a braking system design is performed in this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standardsThrough analyzing the main parameters of the entire vehicle, the braking system design starts from initial determination of the structure scheme. By calculating and determining the main dimension and structural type of the front、rear disc brake,brake master cylinder,we reapply the structural scheme for the entire braking system of the sample car, and therefore draw the engineering drawings of the front and rear brakes, the master brake cylinder, the diagram of the brake piplines. Furthermore, each target of the designed system is analyzed for checking whether i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In addition, the computer-aided design method is used here for guaranteeing the accuracy of designed dimension. Meanwhile, some factors are considered in this thesis, such as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tc.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accurate, comparing with the related national standards.Key words: Prado SUV; braking system design; disc brake; brake master cylinder; Brake pipe目录第1章绪论 (5)1.1制动系统的功用 (5)1.2制动系统的类型 (5)1.3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6)1.4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 (7)1.5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 (8)第2章制动系统设计方案 (9)2.1制动器结构形式方案 (9)2.2液压制动管路布置方案 (11)2.3制动主缸的设计方案 (12)2.4制动驱动机构形式方案 (13)2.4.1 简单制动系 (13)2.4.2 动力制动系 (14)2.4.3 伺服制动系 (14)第3章制动系统主要参数的确定 (15)3.1普拉多越野车主要技术参数: (15)3.2盘式制动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15)ϕ的确定 (16)3.3同步附着系数03.4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系数β的确定 (16)3.5制动器最大制动力矩的确定 (17)第4章制动器的设计与计算 (18)4.1前、后轮盘式制动器制动力矩的计算 (18)4.2制动减速性能计算 (18)4.2.1 制动减速度j (18)4.2.2 制动距离 (19)4.2.3 制动衬片的耐磨计算 (19)4.2.4 驻车制动计算 (20)第5章制动驱动机构的设计计算 (21)5.1制动轮缸直径的确定 (21)5.2制动轮缸工作容积计算 (21)5.3制动主缸工作容积与直径的计算 (22)5.4 制动踏板力pF (22)5.5 制动踏板行程p S (23)第6章 评价分析 (24)6.1 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24)6.2 制动效能 (24)6.3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4)6.4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24)6.4.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作用力 (25)6.4.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 (25)6.5 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6)6.6 制动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6)第7章 结论 (30)参考文献 (31)第8章 致谢 (32)汽车制动系是用于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或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车速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原地(包括在斜坡上)驻留不动的机构。
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毕业设计
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
6.2 制动轮缸直径的确定.........................................................................................................29 6.3 制动主缸直径的确定.........................................................................................................30
第二章 制动装置与制动机理.............................................................................. 4
2.1 制动的基本机理...................................................................................................................4 2.2 液压式脚制动器4
1.1 制动系统设计意义...............................................................................................................1 1.2 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1 1.3 本次制动系统设计应达到的目标.......................................................................................3 1.4 本次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3
制动系统毕业设计.
华东交通大学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年级: 2014季春专业:铁道机车车辆层次:高起专姓名: XXXX201X年 X月 X日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第1章制动系统 (2)第2章制动机的发展史 (3)第3章 CCBⅡ制动机 (4)3.1 CCBⅡ电空制动机概述 (4)3.2 CCBⅡ电空制动机构造及作用 (6)3.3 CCBⅡ电空制动机的控制关系 (26)总结 (42)致谢 (42)参考文献 (43)【摘要】CCBII制动机是新一代微机控制制动机,广泛应用在中国铁路重载货运运输中,确保制动机系统正常工作对机车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制动机复杂的结构使对自身的故障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开发CCBII制动机故障诊断系统。
本文首先对制动机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对制动机存在的故障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每类故障提出了相应的诊断策略,构建了制动机故障诊断整体方案。
针对制动机气动模块故障诊断的难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模型的故障诊断策略。
【关键词】电力机车;均衡风缸不减压;制动位;电空阀;压力开关1绪论有效的制动装置,又称制动系统(简称制动机),是铁道机车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简单介绍制动的基本概念,对于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机车制动机的发展史也做了简单的讲述。
一、制动系统所谓制动,是指能够人为地产生列车减速力并控制这个力的大小,从而控制列车减速或阻止它加速运行的过程。
制动过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实现能量转换;控制能量转换。
制动力是指制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可以人为控制的列车减速力。
制动系统是指能够可控制的列车减速力,以实现和控制能量转换的装置或系统。
制动系统由制动机、手制动机和基础制动装置三大部分组成。
其控制关系(即工作流程)如下:图1-1 制动系统控制关系图无论是机车,还是车辆,都具有各自的制动系统,个各自的制动机、手制动机和基础制动装置。
当机车、车辆组成列车后,其各自的制动系统相互联系而构成一个统一的制动系统——列车制动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式基本参数5.2 凸轮张开力的确定及蹄自锁性校核5.2.1 张开力P1与P2的确定在计算鼓式制动器时,必须建立制动蹄对制动鼓的压紧力与所产生的制动力矩之间的关系。
为计算有一个自由度的制动蹄片上的力矩1Tf T ,在摩擦衬片表面上取一横向单元面积,并使其位于与1y 轴的交角为α处,单元面积为αbRd 。
,其中b 为摩擦衬片宽度,R 为制动鼓半径,αd 为单元面积的包角,如图4-1所示。
由制动鼓作用在摩擦衬片单元面积的法向力为:αααd bR q qbRd dN sin max == (5-1)而摩擦力fdN 产生的制动力矩为ααd f bR q dNfR dT T f sin 2max ==在由α'至α''区段上积分上式,得)cos (cos 2max αα''-'=f bR q T Tf (5-2) 当法向压力均匀分布时,αbRd q dN p = )(2αα'-''=f bR q T p Tf (5-3)由式(46)和式(47)可求出不均匀系数)cos /(cos )(αααα''-''-''=∆式(46)和式(47)给出的由压力计算制动力矩的方法,但在实际计算中采用由张开力P 计算制动力矩1Tf T 的方法则更为方便。
增势蹄产生的制动力矩1Tf T 可表达如下:111ρfN T Tf = (5-4)式中 1N ——单元法向力的合力;1ρ——摩擦力1fN 的作用半径(见图5-3)。
如果已知制动蹄的几何参数和法向压力的大小,便可用式(17—46)算出蹄的制动力矩。
1N 与张开力1P 的关系式,写出为了求得力制动蹄上力的平衡方程式:0)sin (coscos 111101=+-+δδαf N S P x 01111=+'-N f C S a P x ρ (5-5)式中 1δ——1x 轴与力1N 的作用线之间的夹角;x S 1——支承反力在x1轴上的投影。
解式(49),得])sin (cos /[11111ρδδf f c hP N -+'= (5-6)对于增势蹄可用下式表示为11111111])sin (cos /[B P f f c fh P T Tf =-+'=ρδδρ (5-7)对于减势蹄可类似地表示为22222222])sin (cos/[B P f f c fh P T T f =+-'=ρδδρ (5-8) 为了确定1ρ,2ρ及1δ,2δ,必须求出法向力N 及其分量。
如果将dN(见图38)看作是它投影在1x 轴和1y 轴上分量x dN 和x dN 的合力,则根据式(5-5)有:4/)2sin 2sin 2(sin sin max 2max ααβααααααα'+''-===⎰⎰''''''bR q d bR q dN N x (5-9) 4/)2cos 2(cos sin cos max 2max αααααααααα''-''===⎰⎰''''''bR q d bR q dN N y (5-10) 因此)]2sin 2sin 2/()2cos 2s arctan[(co )arctan(ααβααδ'+''-''-'==xy N N式中 ααβ'-''=。
根据式(5-2)和式(5-4),并考虑到221y x N N N +=则有 22)2sin 2sin 2()2cos 2(cos /)]cos (cos 4[ααβααααρ'+''-+''-'''-'=R如果顺着制动鼓旋转的制动蹄和逆着制动鼓旋转的制动蹄的α'和α''同,显然两种蹄的δ和ρ值也不同。
对具有两蹄的制动器来说,其制动鼓上的制动力矩等于两蹄摩擦力矩之和,即221121B P B P T T T Tf Tf f +=+=对于凸轮张开机构,其张开力可由前述作用在蹄上的力矩平衡条件得到的方程式求出:11/5.0B T P f =22/5.0B T P f = 其中Tf 前单=0.5Tf1max;Tf 后单=Tf2max ;且前、后制动器B1,B2均相等。
代入上式计算得到前、后轮p1、p2分别是:p1前=?N ,p2=N ,p1=N ,p2=N5.2.2 检查制动自锁计算蹄式制动器时,必须检查蹄有无自锁的可能,由式(5-2)得出自锁条件。
当该式的分母等于零时,蹄自锁:0)sin (cos 111=-+'ρδδf f c (5-11) 如果式 111sin cos δρδc c f '-'<(5-12) 成立,则不会自锁。
已选f=0.3,计算得到111sin cos δρδc c '-'=?,即式(5-12)成立,制动蹄不会自锁。
5.3 摩擦衬片(衬块)的磨损特性计算摩擦衬片(衬块)的磨损,与摩擦副的材质、表面加工情况、温度、压力以及相对滑磨速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理论上要精确计算磨损性能是困难的。
但试验表明,摩擦表面的温度、压力、摩擦系数和表面状态等是影响磨损的重要因素。
汽车的制动过程是将其机械能(动能、势能)的一部分转变为热量而耗散的过程。
在制动强度很大的紧急制动过程中,制动器几乎承担了耗散汽车全部动力的任务。
此时由于在短时间内热量来不及逸散到大气中,致使制动器温度升高。
此即所谓制动器的能量负荷。
能量负荷愈大,则衬片(衬块)的磨损愈严重。
制动器的能量负荷常以其比能量耗散率作为评价指标。
比能量耗散率又称为单位功负荷或能量负荷,它表示单位摩擦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耗散的能量,其单位为W /mm 2。
双轴汽车的单个前轮制动器和单个后轮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分别为βδ1222112)(21tA v v m e a -= )1(2)(21222212βδ--=tA v v m e a (5-13) jv v t 21-= 式中 δ——汽车回转质量换算系数;a m ——汽车总质量;1v ,2v ——汽车制动初速度与终速度,m /s ;计算时轿车取1001=v km/h(27.8m/s);总质量3.5t 以下的货车取1v =80km/h(22.2m/s);总质量3.5t 以上的 货车取1v =65km /h(18m /s);j ——制动减速度,m /s 2,计算时取j=0.6g ;t ——制动时间,s ;A l ,A 2——前、后制动器衬片(衬块)的摩擦面积;β——制动力分配系数。
取制动初速度1v =22.2m/s ,代入数据算得e1= ?W /mm 2 ,e2= ?W /mm 2 。
依参考文献【4】,鼓式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损率以不大于1.8W /mm 2为宜。
根据计算所得,前、后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均符合规定。
磨损和热的性能指标也可用衬片在制动过程中由最高制动初速度至停车所完成的单位衬片(衬块)面积的滑磨功即比滑磨功f L ,来衡量:][2max 2f a a f L A v m L ≤=∑(62) 式中 a m ——汽车总质量,kg ;m a xa v ——汽车最高车速,m/s ; ∑A ——车轮制动器各制动衬片(衬块)的总摩擦面积,cm ’; [f L ]——许用滑磨功,对轿车取[f L ]=1000~1500J /cm 2;对客车和货车取[f L ]=600~800J /cm 2。
取1v =22.2m/s ,代入数据算得比滑磨功f L =?<[f L ]=600 J /cm 2 。
因此该车的磨损和热的性能指标均达标准。
5.4 制动器的热容量和温升的核算应核算制动器的热容量和温升是否满足如下条件:L t c m c m h h d d ≥∆+)( (5-15) 式中: d m ——各制动鼓(盘)的总质量;h m ——与各制动鼓(盘)相连的受热金属件(如轮毂、轮辐、轮辋、制动钳体等)的总质量;d c ——制动鼓(盘)材料的比热容,对铸铁c=482J /(kg ·K),对铝合金c=880J /(kg ·K);h c ——与制动鼓(盘)相连的受热金属件的比热容;t ∆ ——制动鼓(盘)的温升(一次由a v =30km /h 到完全停车的强烈制动,温升不应超过15℃);L ——满载汽车制动时由动能转变的热能,因制动过程迅速,可以认为制动产生的热能全部为前、后制动器所吸收,并按前、后轴制动力的分配比率分配给前、后制动器,即β221a a v m L = )1(222β-=a a v m L (5-16) 式中 a m ——满载汽车总质量;a v ——汽车制动时的初速度,可取max a a v v =;β——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估算得d m =?kg,h m =?kg,1L +L2=?............................5.5 制动器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与强度计算5.5.1 制动器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5.5.1.1 制动鼓制动鼓应具有高的刚性和大的热容量,制动时其温升不应超过极限值。
制动鼓的材料与摩擦衬片的材料相匹配,应能保证具有高的摩擦系数并使工作表面磨损均匀。
轻型货车和一些轿车则采用由钢板冲压成形的辐板与铸铁鼓筒部分铸成一体的组合式制动鼓。
本设计选取价格便宜、经济适用的灰铸铁制造。
如图5-4制动鼓在工作载荷作用下会变形,致使蹄鼓间单位压力不均匀,且会损失少许踏板行程。
鼓筒变形后的不圆柱度过大容易引起自锁或踏板振动。
为防止这些现象需提高制动鼓的刚度。
为此,沿鼓口的外缘铸有整圈的加强肋条,也有的加铸若干轴向肋条以提高其散热性能。
制动鼓壁厚的选取主要是从刚度和强度方面考虑。
壁厚取大些也有助于增大热容量,但试验表明,壁厚从11mm增至20mm,摩擦表面平均最高温度变化并不大。
一般铸造制动鼓的壁厚:轿车为7~12mm,中、重型货车为13~18mm。
由于本设计的对象是轻型货车,所以选取制动鼓壁厚为12mm。
5.5.1.2制动蹄轿车和轻型、微型货车的制动蹄广泛采用T形型钢辗压或钢板冲压—焊接制成。
制动蹄的断面形状和尺寸应保证其刚度好,以满足轻型货车载运的需要。
制动蹄腹板和翼缘的厚度,轿车的约为3—5mm;货车的约为5~8mm。
摩擦衬片的厚度,轿车多用4.5~5mm;货车多在8mm以上。
衬片可以铆接或粘接在制动蹄上,粘接的允许其磨损厚度较大,但不易更换衬片;铆接的噪声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