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镫筋计算方式方法

合集下载

i型马凳筋长度计算公式

i型马凳筋长度计算公式

i型马凳筋长度计算公式
i型马凳筋长度计算公式是用于确定i型马凳中心到边缘钢筋的长度的公式。

马凳是混凝土结构中用来支撑和固定钢筋的设备。

在计算i型马凳筋长度时,我们需要熟悉以下参数:
1. 马凳中心到边缘钢筋的距离(d):这是指马凳中心线到最外面钢筋的距离,通常以毫米或英寸为单位给出。

2. 马凳中心线到距离为d的边缘的钢筋面层混凝土层厚度(h):这是指马凳
中心线到钢筋面层最远一侧的混凝土层的厚度,也以毫米或英寸为单位给出。

3. 边缘钢筋的直径(d_dia):这是边缘钢筋的直径,通常以毫米或英寸为单位给出。

根据这些参数,i型马凳筋长度计算公式为:
马凳筋长度 = d + h + d_dia/2
马凳筋长度的计算公式使用了马凳中心到边缘钢筋的长度加上钢筋面层的厚度
和边缘钢筋直径的一半。

这个公式能够准确计算出i型马凳中心到边缘钢筋的长度,帮助工程师和设计
人员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确定正确的马凳筋长度。

这样可以确保钢筋的稳定性和结构的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规范,结合结构
的荷载和使用条件,对马凳的尺寸和铺设间距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

因此,在使用i型马凳筋长度计算公式时,建议与专业工程师或设计人员合作,确保计算结果
准确和可靠。

马蹬筋的计算

马蹬筋的计算
一、马凳 筋的概念 马凳 筋作为板 的措施钢 筋是必不 可少的, 从技术和 经济角度 来说有时 也是举足 轻重的, 它既是设 计的范畴 也是施工 范畴更是 预算的范 畴。一些 缺乏实际 经验和感 性认识的 人往往对 其忽略和 漏算。马 凳不是个 简单概 念,但时 至今日没 有具体的 理论依据 和数据,
马凳 排列可按 矩形陈列 也可梅花 放置,一 般是矩形 陈列。马 凳方向要 一致

有一 些不正规 施工单位 为了省钢 筋不是用 马凳固定 板钢筋而 量用其它 硬物如石 子、垫块 、木块、 塑料等充 当马凳功 能,这是 没有专业 性的野蛮 施工。
钢筋 图形软件 中一般都 有马凳筋 的输入, 非常方地方定额 对马凳筋 的计算有 明确规 定,那么 按定额规 则计算, 但这个计 算结果只 能用于预 算和结算 不能用于 施工下 料,因为 它仅仅是 个重量, 而不是从 它本身的 功能和受 力特征来 计算,如 浙江定额 规定:设 计无规定 时,马凳 的材料应 比底板钢 筋降低一
1、 马凳筋的 根数如何 计算?
4、 筏板基础 中措施钢 筋
大型 筏板基础 中措施钢 筋不一定 采用马凳 钢筋而往 往采用钢 支架形 式,支架 必须经过 计算才能 确定它的 规格和间 距,才能 确保支架 的稳定性 和承载力 。在确定 支架的荷 载时除计 算上部钢 筋荷载外 考虑施工 荷载。支 架立柱间 距一般为 1500MM, 在立柱上 只需设置
马凳 高度=板 厚-2*保 护层-Σ (上部板 筋与板最 下排钢筋 直径之 和)。
上平 直段为板 筋间距 +50 mm (也可以 是80mm, 马凳上放 一根上部 钢筋), 下左平直 段为板筋 间距+50 mm,下右 平直段为 100,这 样马凳的 上部能放 置二根钢 筋,下部 三点平稳 地支承在 板的下部 钢筋上。 马凳筋不 能接触模 板,防止 马凳筋返 锈。

马凳筋的计算

马凳筋的计算

马凳筋的计算
摘要:
1.马凳筋的概念和作用
2.马凳筋的计算方法
3.马凳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马凳筋计算的注意事项
正文:
马凳筋,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钢筋,主要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在建筑施工中,马凳筋的计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还直接影响到工程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马凳筋的计算方法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马凳筋的概念和作用。

马凳筋,又称马镫筋,是沿梁、板、柱等构件长度方向设置的钢筋。

其主要作用是承受由于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等原因产生的应力,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或破碎。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马凳筋的计算方法。

马凳筋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构件的截面面积、钢筋的直径、钢筋的间距、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

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可以得出马凳筋的根数和总长度。

在计算过程中,还需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和弯钩长度等细节。

在实际工程中,马凳筋的计算结果需与其他专业设计人员协同配合,以确保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此外,马凳筋的施工质量也是影响建筑物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
作。

最后,关于马凳筋计算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计算失误导致工程问题;其次,要掌握各种影响因素,以便在实际工程中灵活运用;最后,要及时更新相关知识,了解行业动态,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马凳筋的计算在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准确地计算马凳筋的数量和长度,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降低工程成本。

马镫筋钢筋根数计算方法

马镫筋钢筋根数计算方法

马镫筋钢筋根数计算方法马镫筋根数计算方法各地方对马凳钢筋的计算规定不同,如果定额上有明确规定就按当地定额,如果没有规定,就按经过各方签字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上没有,就按常规:一般马凳的直径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纵向和横向间距为1米。

凳,设计有规定按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马凳的规格一般比较大,用于大厚度的板马凳也称撑筋,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起固定上层板钢筋。

当基础厚度较大(大于800MM)一般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钢筋马凳一般图纸上不注,由技术员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12可用直径为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中放置马凳时应避开梁等板支座构件。

基础底板大于800MM时应采用角铁做支架,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

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

马凳筋不是个简单的概念,图纸上是没有的,应深入施工现场,这样才有感性认识。

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这个要看施工组织设计如何明确。

如果是1M就按1M算如果是1.5M就按1.5M算,马凳铁的长度也应明确,是这样!马凳筋在钢筋结算中争议较大,有各方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签证可有效避免扯皮!马凳,设计有规定按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针对清单讲马凳筋不属于实体项目费,它是属于措施项目费按目前来说应是措施项目。

马镫筋计算方法

马镫筋计算方法

前言:使用广联达钢筋软件到现在,自己总在不断的从中总结各种技巧的运用,以提高本身工作的快速性和准确性,通过本文,我将给大家分享和探讨下我对钢筋2009计算马凳筋的一些技巧的总结,以便于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快速及准确的计算出马凳筋这一没有具体规范要求及明确规定的钢筋工程量。

一提到马凳筋的计算,很多预算人员都会感到极其的反感,因为目前建筑行业内,对马凳筋的设计及规范方面明确说明的地方并不是很多。

所以预算行业内如果想正确计算马凳筋的钢筋工程量,那么就需要两个条件为基础,一个是现场施工中运用到马凳筋的钢筋现场签证。

另一个是施工单位所报并得到一致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关于马凳筋的明确设计。

然而很多时候预算的工作是在前期所做的,所以对于上述两者并不能够及时的拿到,在此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来明确马凳筋的各种信息的设计了,下面,就从以下各方面来剖析下马凳筋是如何在施工中进行运用的。

马凳筋主要是用来作为板钢筋施工的一种措施钢筋来进行设计及运用的,板的钢筋分为底部受力钢筋,上部受力钢筋或者面筋,负筋或称扁担筋,温度筋等。

下部钢筋施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为保证下部钢筋有合乎规定的保护层,一般情况下会在下部受力钢筋下放些适当间距的标准厚度的混凝土垫块就可以来保证下部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对于一些大构件中,可以采用钢筋头作为控制下部钢筋保护层的措施;上部钢筋当进行布置时,由于其处于板的上部。

这时就需要有一定的构件来支撑起上部钢筋来保证其规范要求的保护层,在这里充当支撑作用的构件,也就是说用于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起固定板上层钢筋的作用。

就是马凳筋,由于其形状类似马凳,故被成为马凳筋或者撑筋。

马凳筋作为板施工的措施筋是不可或缺的,它不光属于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马凳筋计算公式

马凳筋计算公式

马凳筋计算公式
1、马凳筋的根数计算公式:
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镫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镫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镫不应计算,楼梯马镫另行计算。

2、马凳筋的长度计算公式:
马镫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镫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镫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马凳筋的规格: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

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

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造成浪费,支架规格、间距过大可能造成基础钢筋整体塌陷严重后果。

所以支架设计不能掉以轻心。

马凳其它注意事项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

二是为了避免以后结算争议和扯皮,对马凳办理必要的手续和签证,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制作情况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提出,报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根据确认的尺寸计算。

根据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52页第19条: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就并入钢筋工程量内。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马凳筋的规格: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

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

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造成浪费,支架规格、间距过大可能造成基础钢筋整体塌陷严重后果。

所以支架设计不能掉以轻心。

马凳其它注意事项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

二是为了避免以后结算争议和扯皮,对马凳办理必要的手续和签证,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制作情况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提出,报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根据确认的尺寸计算。

根据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52页第19条: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就并入钢筋工程量内。

马镫

马镫

马镫
钢筋尺寸一般比板筋直径小一号,也可相同,纵向横向间距为1m
双层双向板筋为ф8 间距为800x800
双层双向间距为ф6 间距为500x500
如直径较大ф14可适当放大
板厚很小时不配置马镫:小于100mm的板马镫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他材料代替
马凳筋的根数计算:马凳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x纵向间距
马凳筋的长度计算:马凳筋高度=板厚-2x保护层-(上部板筋与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马凳筋规格: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马凳筋可采用ф8
板厚140mm≤h≤500mm,板受力筋≤12,马凳筋可采用ф10
板厚200mm≤h≤300mm,马镫可采用ф12,
板厚300mm≤h≤500mm,马镫可采用ф14,
板厚500mm≤h≤700mm,马镫可采用ф16
板厚>800mm最好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楼面钢筋马凳用量计算公式

楼面钢筋马凳用量计算公式

楼面钢筋马凳用量计算公式
在建筑工程中,楼面钢筋马凳是一种常见的构造件,用于支撑和固定混凝土楼板中的钢筋。

其作用是保持钢筋的位置和间距,使混凝土楼板在浇筑和硬化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结构。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楼面钢筋马凳的用量进行准确的计算,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楼面钢筋马凳的用量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楼板的尺寸、荷载要求、钢筋的直径和间距等。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采用以下公式来进行计算:楼面钢筋马凳用量 = (楼板面积钢筋布置密度马凳间距)/ 马凳长度。

其中,楼板面积是指楼板的实际面积,钢筋布置密度是指钢筋的布置密度,马凳间距是指马凳之间的间距,马凳长度是指马凳的实际长度。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楼面钢筋马凳的用量,从而指导施工过程。

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到楼板的荷载要求和钢筋的直径。

根据不同的荷载要求和钢筋直径,可以确定楼面钢筋马凳的具体用量。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马凳的种类和规格,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除了用量计算公式外,还需要注意楼面钢筋马凳的施工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布置和固定,确保马凳的位置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马凳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总之,楼面钢筋马凳用量计算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楼板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施工,可以确保楼面钢筋马凳的质量和安全,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同时,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不断完善计算公式和施工技术,以适应不同的工程需求和发展变化。

马凳筋的计算

马凳筋的计算

马凳筋的计算(广联达)马凳筋主要是用来作为板钢筋施工的一种措施钢筋来进行设计及运用的,板的钢筋分为底部受力钢筋,上部受力钢筋或者面筋,负筋或称扁担筋,温度筋等。

下部钢筋施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为保证下部钢筋有合乎规定的保护层,一般情况下会在下部受力钢筋下放些适当间距的标准厚度的混凝土垫块就可以来保证下部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对于一些大构件中,可以采用钢筋头作为控制下部钢筋保护层的措施;上部钢筋当进行布置时,由于其处于板的上部。

这时就需要有一定的构件来支撑起上部钢筋来保证其规X要求的保护层,在这里充当支撑作用的构件,也就是说用于板上下两层钢筋中间,起固定板上层钢筋的作用。

就是马凳筋,由于其形状类似马凳,故被成为马凳筋或者撑筋。

马凳筋作为板施工的措施筋是不可或缺的,它不光属于设计的X畴也是施工X畴更是预算的X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认识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今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X,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传统的做法是马凳利用现场钢筋废料制作,当然量大时也用钢筋原材料加工。

马凳制作虽无国家标准,但根据积累的钢筋施工经验,一般也有个大致的尺度X围,如马凳筋直径一般为板钢筋直径或小于一个级别。

马凳间距一般为1000㎜左右,马凳筋上部水平长度一般为钢筋间距加5~10CM。

下部有两个水平段,一个水平段的长度与上面水平相同,另一个水平段只需10CM即可,这样可以形成三个支点,三点是最平衡的。

如果两个水平段都按钢筋间距加5~10CM则会浪费,如果下部两个水平都只有10CM,则不稳定,容易倒。

马凳筋的垂直高度为板厚减上下保护层再减去三层钢筋直径之和,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马凳筋的计算

马凳筋的计算

马凳筋的计算
"马凳筋"通常是指混凝土结构中的梁底筋或板底筋。

它用于增加梁或板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

马凳筋的计算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荷载和净距离:首先需要确定梁或板上的荷载,包括活载和死载。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计算出净距离,即梁(板)底面到最底部的钢筋之间的距离。

2. 钢筋面积:根据所需的抗弯刚度和设计要求,计算所需的马凳筋的总面积。

这可以通过采用总荷载和梁(板)的净距离,以及选取合适的钢筋直径和间距等参数来计算得出。

3. 钢筋布置:确定马凳筋的布置方式,包括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和钢筋的排布方式。

通常情况下,横向间距是根据梁(板)的宽度和所选用的钢筋直径来确定的,纵向间距则是根据设计要求和梁(板)的尺寸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参数会根据不同的设
计规范、结构要求和工程条件而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根据所处的具体情况和所采用的设计规范,咨询专业工程师或参考相关的结构设计手册,来进行准确的马凳筋计算。

马凳筋设置与计算方法

马凳筋设置与计算方法

二、定额对马凳的规定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zhe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山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1、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2、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马凳筋返锈。

3、马凳筋的规格: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4、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

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

各类型马凳筋的计算规则是什么

各类型马凳筋的计算规则是什么

各类型马凳筋的计算规则是什么?
问题描述:
马凳筋在选择类型的时候,三种参数图的输入格式是什么,分别是怎么计算的?
解决方案:
1.钢筋格式输入①数量+级别+直径,不考虑是否有面筋、温度筋、负筋的存在,只要绘制了板就会计算。

(适用于Ⅰ型、Ⅱ型、Ⅲ型)
2. 钢筋格式输入②级别+直径+间距*间距(Ⅰ型)
1) 布置钢筋:依据面筋/温度筋布置范围计算,不考虑其上负筋或跨板受力筋的影响,只布置底筋时不计算马凳筋。

计算:
双向布置根数=ceil[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

梅花布置根数=【ceil[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2
2) 布置钢筋:负筋
计算:根数=ceil(马凳筋排数(负筋属性中输入)*负筋布置范围(扣除范围两端同别的负筋重叠范围)/间距)+1
3. 钢筋格式输入③级别+直径+间距(Ⅱ型、Ⅲ型)
1) 布置钢筋:面筋/温度筋
计算:
排数=ceil(布置范围1-起步)/间距(间距指的是L1)+1
每排根数=ceil(布置范围2/间距(间距指的是L1))+1
说明:布置范围1和范围2由板中属性“线形马凳筋方向”来确定;起步=s/2,总根数=排数*每排根数
2) 布置钢筋:负筋,计算同钢筋格式输入2
3) 布置钢筋:跨板受力筋
计算:标注长度部分同负筋,非标注部分同受力筋。

马镫筋的计算方法

马镫筋的计算方法

马镫筋的计算方法一、马凳的概念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说有时也是举足轻重的,它既是设计的范畴也是施工范畴更是预算的范畴。

一些缺乏实际经验和感性熟悉的人往往对其忽略和漏算。

马凳不是个简单概念,但时至本日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没有通用的计算标准和规范,往往是凭经验和直觉。

不过道理弄明白了,也了解实际施工,那么计算马凳筋就不是件难事。

任何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和把复杂的题目简单化都是有害的。

马凳,它的外形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具体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题目还得具体对待,假如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间隔,如间距为@800*800,假如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二、定额对马凳的规定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由于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凳的概念
马凳筋作为板的措施钢筋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形状象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

用于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

当基础厚度较大时(大于800mm)不宜用马凳,而是用支架更稳定和牢固。

马凳钢筋一般图纸上不注,只有个别设计者设计马凳,大都由项目工程师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通常马凳的规格比板受力筋小一个级别,如板筋直径ф12可用直径为ф10的钢筋做马凳,当然也可与板筋相同。

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米。

不过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
1、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8,钢筋刚度较低,需要缩小马凳之间的距离,如间距为@800*800,
2、如果是双层双向的板筋为ф6马凳间距则为@500*500。

3、有的板钢筋规格较大,如采用直径ф14,那么马凳间距可适当放大。

总之马凳设置的原则是固定牢上层钢筋网,能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板厚很小时可不配置马凳,如小于100MM的板马凳的高度小于50mm,无法加工,可以用短钢筋头或其它材料代替。

总而言之,马凳的设置要符合够用
适度的原则,既能满足要求又要节约资源。

定额对马凳的规定:
有些地方定额对马凳筋的计算有明确规定,那么按定额规则计算,但这个计算结果只能用于预算和结算不能用于施工下料,因为它仅仅是个重量,而不是从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征来计算,如浙江定额规定:设计无规定时,马凳的材料应比底板钢筋降低一个规格,长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计算,每平方米1个,计算钢筋总量。

山西省的定额规定按照1根/m2计算,直径按照Φ12计算,很显然它不适用于施工。

马凳筋的根数如何计算?
可按面积计算根数,马凳筋个数=板面积/马凳筋横向间距*纵向间距,如果板筋设计成底筋加支座负筋的形式,且没有温度筋时那么马凳个数必须扣除中空部分。

梁可以起到马凳筋作用,所以马凳个数须扣梁。

电梯井、楼梯间和板洞部位无需马凳不应计算,楼梯马凳另行计算。

马凳筋的长度如何计算?
马凳高度=板厚-2*保护层-Σ(上部板筋与板最下排钢筋直径之和)。

上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马凳上放一根上部钢筋),下左平直段为板筋间距+50 mm,下右平直段为100,这样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钢筋,下部三点平稳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钢筋上。

马凳筋不能接触模板,防止
马凳筋返锈。

马凳筋的规格:
1、当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8;
2、当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时,马凳筋直径可采用ф10;
3、当200mm<h≤3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2;
4、当300mm<h≤5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4;
5、当500mm<h≤700mm时,马凳直径可采用ф16;
6、厚度大于800mm最好采用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

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
大型筏板基础中措施钢筋不一定采用马凳钢筋而往往采用钢支架形式,支架必须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它的规格和间距,才能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在确定支架的荷载时除计算上部钢筋荷载外考虑施工荷载。

支架立柱间距一般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设置一个方向的通长角铁,这个方向应该是与上部钢筋最下一皮钢筋垂直,间距一般为2000米。

除此之外还要用斜撑焊接。

支架的设计应该要有计算式,经过审批才能施工,不能只凭经验,支架规格、间距过小造成浪费,支架规格、间距过大可能造成基础钢筋整体塌陷严重后果。

所以支架设计不能掉以轻心。

7、
马凳其它注意事项
建筑工程一般都对马凳筋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对马凳作出明确和详细的说明那么就按常规计算,但有二个前提,就是马凳要有一定的刚度,能承受施工人员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钢筋扭曲和下陷。

二是为了避免以后结算争议和扯皮,对马凳办理必要的手续和签证,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制作情况以工程联系单的方式提出,报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根据确认的尺寸计算。

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52页第19条: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就并入钢筋工程量内。

为什么看上去是措施用的钢筋算在实体项目中呢,很简单,因为它是隐蔽在砼内形成工程实体的。

所以马凳虽然是措施性钢筋但应归入实体项目而不能归入措施项目。

招标单位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计算马凳合并在钢筋工程量并在项目特征、工作内容中描述清楚。

投标人在复核工程量清单时需要计算马凳工程量,考虑在综合单价内,勿放在措施费中。

马凳排列可按矩形陈列也可梅花放置,一般是矩形陈列。

马凳方向要一致。

有一些不正规施工单位为了省钢筋不是用马凳固定板钢筋而量用其它硬物如石子、垫块、木块、塑料等充当马凳
功能,这是没有专业性的野蛮施工。

钢筋图形软件中一般都有马凳筋的输入,非常方便快速地统计出马凳的重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