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看一看二》优秀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2.2《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 教学设计和反思宁夏灵武市第七小学 杨永萍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 20—21 页。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20 页---21 页的“看 一看(二)”。
这节内容是在前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 (学生已经能从前、 后、左、右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 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材设计了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 际的探究题材,目的是通过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另外,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 观察、表达,积累和发展学生的观察经验。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 通过 第一节课“看一看(一) ”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 后、左、右)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本节课拓展到从上面观察物体, 根据前一节课学生学习的良好状况和已有经验, 相信探究起来会比较 容易的。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 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 初步发展观察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 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通过观察储蓄罐和大家喜欢的一些玩具学 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 看一 看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并能正确进行判断和辨认。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件、题卡(二),板书课题《看一看(二)》。
老师希望大家用你那双小小的慧眼大胆的发现吧!有没有信心?二、初步观察,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三年级数学上册2观察物体2.2看一看二教学反思素材北师大版

看一看(二)教学反思1.以学生喜欢的观察图片的游戏贯穿全课,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观察,看图片也不是没有目的的“玩”。
“玩”中有观察,有思考,有合作,有交流,“玩”出了数学知识,“玩”出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2.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交流,避免合作交流的形式化,使每一个学生能通过合作交流验证自己的猜想,积累活动经验。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我基本已完全掌握。
3、再次,适当思考一下考试后的事。
如觉得未来不可预测,我们必会焦虑。
那么,对未来做好预测,这种焦虑就会锐减。
这时要明白一点:考试是很重要,但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瞬间,所谓胜败也只是这一瞬间的胜败,它的确会带给我们很多,但它远不能决定我们一生的成败。
观察物体——看一看(2)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看一看(2)教学反思“观察物体”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1、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是随着教师的教学在听课,但在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环节中,时间久了,学生的心思就不在学习上了,总是拿着物体观察,或者与旁边的学生交流,没有注意听教师下面的环节。
2、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从整体上来说还算紧凑,但有些环节是可以更深入挖掘的,这些需要我在备课中去发现探究,一节课不能太多,但对于教学中的重点是必须要深入挖掘的。
3、在本节课中针对难点,我是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一节课下来,发现还是自己说的时间较多,给学生“留白”的时间较少,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总会让自己有些收获,我相信一份收获就是一份成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在比例尺是1:8的图纸上,甲、乙两个圆的直径比是2:3,那么甲、乙两个圆实际的直径比是( )。
A.l : 8 B.4 : 9 C.2 : 3 D.无法确定2.小明家10月份用点80千瓦时,比上月节约了20千瓦时,比上月节约了()。
A.25% B.20% C.40%3.下图中可以表示÷4计算过程的是()A.B.C.D.4.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中央电视台晚上《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以下表示方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7:00 B.19:00 C.晚上7:00 D.19小时5.下面圆的周长(单位:厘米)是()A.25.12厘米 B.31.4厘米 C.37.68厘米 D.43.96厘米6.下面属于方程的是()A.x+5 B.x﹣10=3 C.5+6=11 D.x÷12>207.如果甲的最大因数等于乙的最小倍数,那么()。
A.甲>乙B.甲=乙C.甲<乙D.不确定8.一台碾米机小时碾米吨,每小时碾米()吨。
A.B.C.9.在三角形中,三个内角是∠1,∠2,∠3,若∠1=∠2-∠3,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10.把正方形,按1:2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已知量得图上边长为5厘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实际面积是()平方米。
观察物体——看一看(2)教学反思(含试卷)

观察物体——看一看(2)教学反思“观察物体”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1、本节课大部分学生都是随着教师的教学在听课,但在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环节中,时间久了,学生的心思就不在学习上了,总是拿着物体观察,或者与旁边的学生交流,没有注意听教师下面的环节。
2、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从整体上来说还算紧凑,但有些环节是可以更深入挖掘的,这些需要我在备课中去发现探究,一节课不能太多,但对于教学中的重点是必须要深入挖掘的。
3、在本节课中针对难点,我是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一节课下来,发现还是自己说的时间较多,给学生“留白”的时间较少,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总会让自己有些收获,我相信一份收获就是一份成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的。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A.1:πB.1:2πC.1:4πD.2:π2.在下图中,以直线为旋转轴,可以得到圆柱的是( )。
A.B.C.D.3.c=28.26米,圆的面积是()A.20.25平方米 B.14.13平方米 C.63.585平方米 D.64.85平方米4.把长度相等的三根铁丝分别做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面积最大。
A.圆B.正方形C.长方形5.÷8=()A.B.C.D.6.一个圆柱与一个正方体等底等高,那么它们的体积()A.正方体大B.圆柱体大C.一样大7.A÷B=7……1,如果A和B同时扩大到原数的100倍,这时余数是()。
A.1 B.100 C.200 D.100008.甲数的45等于乙数的23(甲数、乙数不为0),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A.23∶45B.6∶5 C.5∶6 D.45∶239.下面三个等底等高的形体中,体积最小的是()。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2.2《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2.2《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掌握算术结构:数的分类和数的比较。
2.能够用适当的方法判断两个数及多个数的大小。
3.能够灵活运用大小比较符号(<, >, =)比较数的大小。
4.能够听懂题意,理解掌握题目中的关键词汇。
5.能够通过练习提升自己的大小比较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数的分类:引导学生根据数的位数来分类整数,如19为一位数,1099为两位数等。
2.数的比较:通过一些实际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位置来比较数的大小。
3.认识大小比较符号:学习使用大小比较符号(<, >, =)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引导学生通过实际场景来认识数的大小关系,如用秤来比较一根木棍和一片A4纸的重量,让学生确定哪个更重等。
数的分类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写着“1元”,让学生数一数,这是几位数的数字。
2.引导学生根据数码来做数的分类,如将09分类为一位数、1099分类为两位数等。
3.让学生自己去数一数教室里的各种数字,将它们分为几类,并且说出每类数字应该叫什么名字。
数的比较1.让学生看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一个人和一张椅子,让学生说出人和椅子的数量以及它们谁多谁少。
2.让学生用秤来比较不同长度的木棍,判断哪个更长。
3.再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哪个数字更大。
符号的认识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两个数字,让学生说出哪个数字更大。
2.让学生在黑板上用组合的方式写出一些可以比较大小的数字。
3.引导学生观察大小比较符号并认识其含义。
4.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来比较大小。
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讲解了数的分类、数的比较以及大小比较符号的认识。
通过教学,可以看到学生的数学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情境引入应该更加具体。
通过引导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观察和分析数字大小,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课程描述这是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六课《看一看(二)》,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巩固形状、颜色和大小的概念,并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描述图形,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程目标1. 认识不同的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等,并能正确称呼不同的图形。
2. 认识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并能正确描述和区分不同的颜色和大小。
3. 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图形和描述图形,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并能正确称呼不同的图形。
2.让学生认识并能正确描述不同的颜色和大小。
四、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更准确、更丰富地描述图形。
五、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多幅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体验并描述这些图形。
2. 正式活动(1)认识不同的图形教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图形并能正确地称呼它们,如圆形、正方形等。
(2)认识不同的颜色和大小教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并能正确地描述不同的颜色和大小,如红色、蓝色、大的、小的等。
3. 结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表现,巩固学生学习内容。
六、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展示法、讲解法、操演法、评价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本课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观察和描述图形的表现进行评价,旨在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八、作业布置1.布置图形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并描述家里或学校周围的图形。
2.布置语言表达作业,要求学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大小。
九、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巩固了形状、颜色和大小的概念,并能更准确更丰富地描述图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确保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提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2.2《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和反思宁夏灵武市第七小学杨永萍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0—21 页。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20页---21 页的“看一看(二)”。
这节内容是在前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从前、后、左、右辨认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进一步认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材设计了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究题材,目的是通过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另外,教材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表达,积累和发展学生的观察经验。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节课“看一看(一)”的学习,学生已经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后、左、右)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本节课拓展到从上面观察物体,根据前一节课学生学习的良好状况和已有经验,相信探究起来会比较容易的。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正确进行判断和辨认。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课件、题卡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通过观察储蓄罐和大家喜欢的一些玩具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观察物体:看一看(二),板书课题《看一看(二)》。
老师希望大家用你那双小小的慧眼大胆的发现吧!有没有信心?二、初步观察,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观察小汽车模型。
师:小明和他的两位好朋友正在观察小汽车模型,大家愿不愿意去看一看?出示主题图:引导说一说,连一连。
看一看二教学反思

看一看二教学反思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上涌现出了大量的教学资源。
其中,以“看一看二”为代表的教学方式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教学反思的角度,对“看一看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看一看二”的教学方式。
所谓“看一看”,即通过视频教学来向学生展示和讲解知识点。
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而“看一看”之后,学生需要进行“二次思考”,通过课堂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来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尽管“看一看二”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
首先,对于某些抽象概念和复杂理论的教学,单纯通过视频展示可能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是因为这类知识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案例来加以说明和解释,而视频教学往往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例子,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其次,由于视频教学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学生很难及时提问和解决问题,容易导致学习的 passivity。
此外,由于视频教学的内容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进和优化“看一看二”的教学方式。
首先,可以结合在线教学平台和实时互动工具,实现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和沟通。
通过在线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的效果。
其次,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线作业和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总结起来,“看一看二”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一些限制和不足,需要结合在线教学平台和实时互动工具等手段进行优化和改进。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看一看(二)》名师教案

《看一看(二)》名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物体的活动过程,进一步体验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过程与方法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察结果,体验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教学难点】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课件、观察用实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情境图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还记得这些立体图形吗?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观察物体,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幅情境图。
课件展示情境图二。
师:你能不能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快速连一连?生:可以,说出答案。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的都非常准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看一看(二)。
板书课题:看一看(二)。
(二)探究新知1.看一看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桌子上摆着牙膏盒和杯子,淘气、奇思、笑笑分别坐在桌子的不同位置上观看这两个物体。
(1)师:小组讨论交流: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三个小朋友分别从哪个角度上看的,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看一看。
师:讨论完的同学们请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同学们都探究出了结果,接下来找同学们汇报。
生:笑笑在右侧看到杯子把牙膏盒挡住了,所以笑笑看不到牙膏盒。
生:淘气在前面看到牙膏盒的正面和杯子的侧面。
生:奇思从上面看,看到的是牙膏盒和杯子口。
生:所以第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第二幅图是奇思看到的。
师:同学们有不同意见吗?生:没有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2)师:同学们看的都非常准确。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淘气站在窗外看笑笑。
小组讨论交流:淘气在窗外看到的情境会是下面哪幅图?说一说理由。
数学《看一看二》优秀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数学《看一看二》优秀教学反思数学《看一看二》优秀教学反思(精选10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那要怎么写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看一看二》优秀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看一看二》优秀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利用课件创设智慧老人过生日这一主题情境,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了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积极性。
我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的活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2、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把自己放在了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使学生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
我为学生创设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想一想、画一画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拼搭、观察、感知,使学生建立起丰富的表象,在抽象的立体图形前,大胆想像,正确辨认所搭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
本节课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快乐地搭、摆积木中,完成对本课的学习。
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小组汇报时,学生有时所说的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想,被我忽略,继续进行下面的教学,存在着被教案束缚,放不开的情形,这说明:本人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巩固新教育理念,不断实践反思,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力争把课改实验工作做得更好。
数学《看一看二》优秀教学反思篇2本课以观察学生熟悉的小汽车、茶壶、玩具等物体为线索,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 看一看(二)教案与反思

2.2 看一看(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圣哲学校蔡雨欣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物体,从正面看是的有()。
2.正方体①在正方体②的()。
3.看一看,找一找,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1)从右面看相同的有()
(2)()从正面看和从右面看相同。
4.从左面看,看到的是()。
A B C
5.下面的图形都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
答案:1.②
2.上面
3.(1)①和④(2)②和③
4. A
5. 上正右
【素材积累】
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
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摘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冒着奥军的炮火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他仍背着伤员顽强前进。
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
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将领,下令放他过去。
10.20优质课【三年级看一看(二)】教学设计及反思

看一看(二) 教学设计新隅小学执教者:王媛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使学生体会到观察位置不同,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互位置关系一般是不同的。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效率,本节的教学设计如下:1.注重新课前的复习铺垫。
由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升级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挑战性。
为了使教学内容的呈现不显得突兀,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充分熟悉课上要观察的两个物体,通过做相关的练习题,回答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对将要观察的两个物体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而为同时观察这两个物体扫除障碍。
2.注重学生观察经验的积累。
在教学中,适时地安排学生根据情境图进行模拟观察,一方面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一方面获得观察经验,切实感受到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互位置关系一般是不同的,并能根据物体的相对位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进一步积累观察经验。
课前准备:杯子牙膏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2.提问:(出示一个牙膏盒)这个牙膏盒是什么形状的?从不同位置观察,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导入新课。
(将一个杯子和一个牙膏盒放在一起)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
[板书课题:看一看(二)]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分别观察杯子和牙膏盒,对这两个物体的外形进行充分的了解,为接下来从不同位置观察这两个物体做好准备。
二、自主观察,感受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15页第1个例题。
(1)观察情境图,推理想象。
师: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个位置观察桌上的牙膏盒和杯子的?学生观察之后交流观察的结果和自己的想法。
(淘气面对牙膏盒和杯子;奇思在淘气的对面,而且他是从上面观察的;笑笑在淘气的右边)(2)课件出示问题及下面的两幅图:下面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看一看。
师:刚才我们已经确定了三位同学的观察位置,现在你们能说出这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学生根据情境图进行初步的判断,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3)组织学生进行实物观察。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2.2《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和反思-2.2《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1.理解并掌握二重循环结构;2.能够将多次循环的模式应用到实际问题中;3.能够运用奇偶性的概念进行数学运算。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看一看(二)》,具体内容如下:1.探究2与5的倍数;2.了解偶数和奇数的概念;3.运用二重循环结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1.理解二重循环结构的运作原理;2.运用奇偶性的概念进行数学运算。
四、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用如下的教法和学法:教法1.探究法: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2.答案导向法:引导学生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3.情境法:利用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学法1.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完成任务;2.学以致用法:通过实际问题进行练习和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第一步:导入(5分钟)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探究2和5的倍数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回答问题。
第二步:探究(10分钟)1.让学生通过数学游戏的形式探究偶数和奇数的概念;2.引导学生使用二重循环结构完成相关的练习。
第三步:讲解(20分钟)1.运用实例讲解奇偶性的概念;2.通过图表展示二重循环结构的运作原理;3.讲解如何使用二重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步:练习(15分钟)1.针对性练习,巩固二重循环结构和奇偶性的知识点;2.鼓励学生利用奇偶性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步:总结(5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2.引导学生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本节课需要进行的教学评估如下:1.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了解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学生作业:布置学生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1.导入环节较为简单,可以适当增加互动性;2.练习环节需要更加针对性,可以鼓励学生自行编写练习题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和反思大全

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和反思大全第一篇: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和反思大全一年数学下册《看一看(二)》教学设计和反思洪梅中心小学高明溪一、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0—21页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是不同的。
四、教学难点:根据站立的不同位置能够看出正面、侧面和上面。
五、教学关键: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六、教学方法: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动手操作法七、教具准备:小汽车模型八、教学课时: 1课时九、教学过程:(一)、练习后,创设情境导入:1、口算练习:15-9=17-8=12-5=14-6= 9+6=8+9=5+7=6+8=2、在自己座位上,说一说你前后左右的同学。
3、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通过观察储蓄罐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看一看(二)》(二)、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探究新知:1、实物观察,直接感知,初步体会。
出示汽车模型,引导学生学习。
(1)师:同学们,这是一辆汽车的模型,今天我们就从它入手一起来观察。
谁愿意上来观察一下?(指名4名学生上台观察。
)(2)师:现在你们能看到这个汽车模型的哪一个面?生答师板书:正面。
你能说说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吗?(3)师:还有和他观察不一样的吗?生答师板书:侧面(左面、右面)(4)师:还有看到不同面的吗?生答师板书:上面。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2 看一看(二)教案与反思

2 看一看(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李坑中心小学李忠华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材第2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能辨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实物的上面和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观察物体,知道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二、学习新课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问题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说说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幅图?连一连。
(出示教材第20页上面情境图)①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小明、小华、小亮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辆小汽车模型,说说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幅图并连线,根据他们所在的位置不同来确定他们所看到的物体特征,小明从上而下观察,看到的是车顶,小华看到的是侧面,小亮看到的是后面,想一想汽车的这些位置都有什么显著特征。
②确定他们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小明站着从上往下看小汽车,他所观察到的是小汽车的整个顶部的轮廓(具体包括小汽车的警灯和车顶盖等),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他所看到的图片是:小华坐在小汽车的侧面,她所观察到的是小汽车的侧面轮廓(具体包括小汽车的车门和侧面的两个轮胎等),所以我们可以确定她所看到的图片是:小亮坐在小汽车的后面,他所观察到的是小汽车的车尾(具体包括小汽车的车牌和后尾灯等),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他所看到的图片是:问题2:从书包的背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幅图?(画“○”)(出示教材第20页下面情境图)①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一年级数学看一看二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看一看二教学反思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受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妙的回忆。
信任很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一班级数学看一看二教学反思篇一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以下两个方面是做得比较胜利的:一、在情境中学习生字,激发了同学学习生字的爱好。
在课的开头,我注意创设吻于课文内容的活动情境。
课始,一辆小火车伴随着“咔嚓咔嚓”的儿童歌曲将孩子们带到了蔚蓝的大海边,接着充分赐予同学活动的机会,让孩子们在边观赏风景边游玩的情境中熟悉新词、诵读韵文,从而关心同学建立了客观事物与词语内涵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拉近了文本与同学主体、客观事物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更让同学在韵文诵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了大海的漂亮富裕,体验了在海边玩耍的乐趣。
课堂上,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特定活动情境中学得开心,文本内容较好地转化为了同学共性化的理解,使孩子们在充分的玩味中巩固了新知,激发了同学喜爱识字、主动识字的愿望。
二、抓住韵语间的留白,加深同学对词语的理解力量。
“词串”识字的每一行的'三个词语采纳的是意象并置的手法,词语与词语之间留有空白,在给读的人留下了宽广的想象空间的同时,也极易引发读者的想象,因而它是提高同学悟性与灵性、开发同学创新潜能的凭借。
注意引导儿童诵读“词串”,激发同学一边诵读一边想像,这不仅可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体验,让同学享受到审美乐趣,更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整合力。
一班级数学看一看二教学反思篇二学校《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新课程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究、调研,我们对学校品德课在关注同学素养进展和如何实现培育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
但是,在涉及新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详细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老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冲突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毕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详细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数学《看一看》教学反思范文

数学《看一看》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数学《看一看》教学反思范文北师大版数学《看一看(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利用课件创设智慧老人过生日这一主题情境,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了学生参与*作活动的积极*。
我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的活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2.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创造了轻松、*的课堂氛围。
把自己放在了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使学生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
我为学生创设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想一想、画一画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拼搭、观察、感知,使学生建立起丰富的表象,在抽象的立体图形前,大胆想像,正确辨认所搭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
本节课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快乐地搭、摆积木中,完成对本课的学习。
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小组汇报时,学生有时所说的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想,被我忽略,继续进行下面的教学,存在着被教案束缚,放不开的情形,这说明:本人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理念完全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看一看教学反思范文我所讲授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的第一节--------看一看(一)。
首先,我先小结一下这节课我认为比较好的地方。
第一,以视频(盲人摸象)导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第二,制作的百宝箱,装饰上颜*,吸引学生眼球,并且易于学生观察、表述所看到的物体的面。
第三,这节课达到了使全班学生参与观察物体这一教学目标。
然后说说不足之处。
我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前5分钟口算练习-----看算式说口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看一看二》优秀教学反思
数学《看一看二》优秀教学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发挥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利用课件创设智慧老人过生日这一主题情境,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了学生参与操作活动的积极性。
我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形式新颖的活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生活实际引入,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
2.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把自己放在了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使学生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习。
我为学生创设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搭一搭、看一看、连一连、想一想、画一画等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参与拼搭、观察、感知,使学生建立起丰富的表象,在抽象的立体图形前,大胆想像,正确辨认所搭摆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形状。
本节课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轻松、快乐地搭、摆积木中,完成对本课的学习。
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小组汇报时,学生有时所说的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想,被我忽略,继续进行下面的教学,存在着被教案束缚,放不开的情形,这说
明:本人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巩固新教育理念,不断实践反思,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力争把课改实验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