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豆不寐取穴
最新医院管理精品-不寐 耳穴的定位

神经衰弱点
LO4
垂前
在耳垂正面前中部,即耳垂4区
牙痛、周围性面瘫
枕
AT3
枕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
晕动症、头疼
额
AT1
额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
头昏、头疼、失眠、多梦
心
CO15
心
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心悸、声嘶、癔症、无脉症
胃
CO4
胃
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消化不良、牙痛、胃痛、失眠
CO18
内分泌
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间日疟、经前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
三焦
CO17
三焦
在外耳门外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
上肢三焦经部位疼痛、单纯性肥胖、便秘
肺
CO14
肺
在心区和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皮肤病、咳喘、单纯性肥胖
护理即耳甲13区
眩晕、纳呆、腹泻
肝
CO12
肝
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高血压、青光眼、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
肾
CO10
肾
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耳鸣、腰痛、遗尿、遗精
胰胆
CO11
胰胆
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
胁痛、胸胁部带状疱疹、胆囊炎、胆石症、耳鸣
内分泌
不寐耳穴埋豆辩证取穴的标准定位
原耳穴名称
代码
国际标准穴位名称
定位
主治举例
神门
TF4
神门
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麦粒肿、妊娠呕吐、急性腰扭伤、小儿高热惊厥、戒断综合症
耳穴埋豆与常见病取穴---业务讲座课件

轻柔按摩法
操作方法
指腹顺时针方向旋转轻轻揉压,至稍有 胀痛或刺痛后,每穴按压1~2分钟。适用于
虚证或年老体弱者。
二、耳廓及耳穴分布
1.耳廓的解剖
耳轮
三角窝 耳舟 对耳轮 屏上切迹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
耳甲艇
耳轮脚
耳屏
耳甲腔
对耳屏 轮屏切迹 耳垂 屏间切迹
一舟一垂两轮 三脚三窝三切迹
2.耳穴形象分布
测
化,筛选出主要低电阻点来查找 反应点。
5.选穴
1 2
胃病取“胃”
按疾病相应部位选穴 按循经辩证选穴 按脏腑辩证选穴 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 按临床经验选穴
偏头痛属足少阳胆 经循行部位, 选 “胆 ”
3
4 5
脱发、遗精 选 “肾 ”
月经不调 选“内分泌” “神门”有镇静、 镇痛作用,可治疗 失眠、痛经等病
像一个在子宫内
倒置的胎儿 头部朝下 臀部及下肢朝上
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2.耳穴形象分布
1.耳垂---头面部。
2.对耳屏---头和脑部。 3.轮屏切迹---脑干。 4.耳屏---咽喉、内鼻、 肾上腺。 5.屏上切迹---外耳。
2.耳穴形象分布
11.耳轮脚---膈肌。 12.耳轮脚周围----消化 道。 13.耳甲艇---腹腔。 14.耳甲腔---胸腔。 15.屏间切迹---内分泌腺 系统。
交流内容
一、概述 二、耳廓解剖与耳穴分布 三、耳穴埋豆常见病取穴
一、概述
1.定义:
耳穴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黏贴于耳穴处,
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
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
疗法。
一、概述
2.适应症
耳穴压豆

耳穴常见病取穴
①食欲不振:脾胃小肠胰口皮质下内分泌
(可促消化,促进食欲,提高代谢功能)
②失眠:神门枕皮质下胃心神经衰弱区
(可协调大脑兴奋和抑制,起到镇静作用)
③月经不调:子宫内分泌垂体卵巢肾肝
(月经期慎用,在其他时间进行调节)
④落枕:颈或颈椎神门枕
⑤腰椎间盘突出:背腰椎穴肾肝内分泌三焦
操作方法
选穴,然后对耳廓进行清洁,用探棒进行按压。
而后在按压部位进行贴压药物种子(如王不留行),达到刺激穴位的作用。
2-3天一次,5次一疗程。
耳穴压豆针对疾病取穴

耳穴压豆针对疾病取穴1.感冒(1)主穴肺在耳甲腔,心穴的上下方和后方,呈马蹄形区域肾上腺耳屏外侧下1/2隆起平面的中点(2)配穴发热者加耳尖(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轮最高点)放血伴有流鼻涕、流眼泪者加风溪(指、腕两穴内缘区域)咽喉痛者加咽喉(耳屏内侧面上 1/2 的中点)头痛者加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2.咳嗽(1)主穴肺?气管在耳甲腔内,外耳道口与心穴之间?肾上腺?屏尖对耳屏外侧上1/2隆起平面的终点?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心、胸椎?发热者加耳尖(耳轮顶端,将耳廓从中耳背向前反折,耳轮最高点)放血3.哮喘(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神门、胸(对而轮上1/5)?发热者加耳尖放血。
4. 肺气肿(1)主穴肺?气管?脾?肾(2)配穴胸闷者加心、胸椎5. 慢性支气管炎(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屏尖?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肾?胸闷者加心、胸椎?发热者加耳尖放血6. 肺炎(1)主穴肺?气管?肾上腺?交感(2)配穴喘息气促者加肾?痰多者加脾?胸闷者加神门、胸?发热者加耳尖放血7. 心律失常(1)主穴心?交感?皮质下?神门配穴心悸者加肾上腺?失眠者加脾、肾?眩晕者加枕、肝8. 失眠(1)主穴心耳甲腔中央凹陷处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神门降压点与盆腔连线中下 1/3交接处枕对耳屏外侧面外上方下缘中点(2)配穴心烦易怒者加肝(耳甲艇的后下方)?体质虚弱者加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穴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腰膝酸软,夜尿多着加肝?食欲不振者加胃(耳轮脚消失处周围)9.嗜睡(1)主穴心?肝?脾?胃?皮质下?兴奋点对耳屏内侧底部,与枕穴相对。
(2)配穴腰膝酸软、面色暗者加肾10.胃痛(1)主穴胃?脾?肝?交感(2)配穴疼痛剧烈者加皮质下、神门?伴有呕吐者加贲门(耳轮脚下方外1/3 处)11. 胃下垂(1)主穴胃?脾(2)配穴便秘者加三焦、直肠(耳轮末端,大肠穴前方的耳轮处)?腹泻者加大肠(耳轮脚上方内 1/3)?眩晕心悸者加神门12. 呕吐(1)主穴贲门?食道耳轮脚下方中1/3处?胃(2)配穴胸部胀痛者加肝?饮食不节者加脾、小肠13.泄泻(大肠?小肠?脾?胃(2)配穴呕吐者加食道14. 便秘(1)主穴直肠耳轮末端,大肠穴前方的耳轮处大肠耳轮脚上方内 1/3处皮质下对耳屏内侧面前下方(2)配穴口渴心烦者加肺(在耳甲腔,心穴的上下方和后方,呈马蹄形区域)?体质虚弱者加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穴与轮屏切迹连线中点)、肾(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直下方的耳甲艇处)15. 眩晕(1)主穴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心?肝?脾?肾(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神门?体质虚弱者加胃16. 神经衰弱(1)主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心?脾?肾(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17. 健忘( 1 )主穴神门?皮质下?交感?心?脾?肾(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18. 腹痛(1)主穴内分泌?脾?胃?神门(2)配穴急躁易怒者加肝?呕吐者加食道、贲门19.肋痛(1)主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2)配穴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耳尖20.腰痛神门?交感?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与骶椎穴之间?肾(2)配穴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肝?妇科病引起者加内分泌、宫颈(子宫穴与盆腔穴连线的中、前1/3 交接处)21.心绞痛(1)主穴心?小肠?皮质下?交感?肾(2)配穴心悸者加神门?疼痛剧烈者加胸(对耳轮上1/5)?体质虚弱者加脾?急躁易怒、口苦者加肝22.水肿(1)主穴皮质下?肺?脾?肾?膀胱(2)配穴阳水(脸部和眼皮水肿,继则遍及全身,腰以上肿得厉害,皮肤光亮,胸闷呼吸急促)者加大肠阴水(发病较缓慢,脚踝最先肿,渐即周身,腰一下肿的厉害,按之凹陷,皮肤颜色暗,小便短少)者加心、肾上腺23. 头痛(1)主穴脑干轮屏切迹正中凹陷处?额对耳屏外侧面前下方下缘中点?枕?神门?皮质下(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肾?体质虚弱者加脾24. 偏头痛(1)主穴额?颞对耳屏外侧面外缘中点,在枕、额之间?肾上腺(2)配穴烦躁易怒者加肝、肾?体质虚弱者加脾25. 高血压肝?心?降压点三角窝前上角,对耳轮上脚末端下缘?枕?肾上腺(2)配穴眩晕者加神门、脾?头痛者加额?耳鸣者加肾26. 低血压(1)主穴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肾上腺(2)配穴眩晕者加枕、脾27. 糖尿病(1)主穴肺?脾?肾?内分泌(2)配穴饮水多者加渴点(屏间与外鼻两穴连线的中点)食量大者加饥点尿多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 1/3 交接处)28.面瘫(1)主穴面颊区5区、6区交接线周围?肝?眼5区中点?口外耳道口后上1/3与耳轮脚起始连线的中点?丘脑内侧面中线下端对耳屏(2)配穴头晕头痛者加屏尖(耳屏外侧上 1/2 隆起平面的中点)?意识障碍者加额29.癫痫(1)主穴神门?心?肾?皮质下?缘中?枕?胃(2)配穴痰多者加脾、大肠?抽搐剧烈者加肝30.痴呆症(1)主穴神门?心?皮质下?肾?额(2)配穴痰多者加脾、大肠?烦躁者加肝31. 脂肪肝(1)主穴肝?交感(2)配穴烦躁着加内分泌?食欲不振者加饥点32. 贫血(1)主穴脾?肾?肾上腺(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肺、三焦?食欲不振者加胃、大肠33. 中风(1)主穴皮质下?丘脑对耳屏内侧面中线下端?心?肝?肾?神门(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肺、三焦?食欲不振者加胃、大肠34. 中暑(1)主穴耳尖?肾上腺?心?神门(2)配穴昏迷者加皮质下、脑干35. 类风湿性关节炎(1)主穴肝?脾?神门?内分泌?耳尖(2)配穴关节不痛不肿,局部怕冷,遇寒加剧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1/3 交接处)关节红肿疼痛,局部热者加肾上腺36. 肩酸痛(1)主穴肩自上而下第四等分上方中点?神门?锁骨与轮屏切迹,心穴水平?肾上腺?皮质下?肝?脾(2)配穴肩部活动受限,局部怕冷,遇寒加剧,得热减轻者加膀胱37.腰椎间盘突出症(1)主穴神门?肾上腺?腰椎对耳轮上2/5处,胸椎穴与骶椎穴之间?骶椎对耳轮上1/5处?小肠耳轮脚上方中1/3 (2)配穴体质虚弱者加三焦?食欲不振者加大肠?易生气着急者加肝38 落枕(1)主穴颈?颈椎?神门?皮质下?肝(2)配穴颈后部疼痛为主,颈椎前屈后仰受限者加膀胱(肾、前列腺连线的中前 1 /3交换处)、小肠39. 骨质增生(1)主穴内分泌?皮质下?肝?肾?脾?胃(2)配穴食欲不振者加大肠40. 脱肛(1)主穴脾?胃?大肠?直肠?肾上腺(2)配穴腰酸腰痛者加肾?身体无力者加膀胱41. 下肢静脉曲张(1)主穴脾?肝?肾(2)配穴下肢疼痛者加膝关节(对耳轮上脚的中点)、膝(对耳轮上脚起始部外缘)?急躁易怒者加内分泌4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主穴脾?肝?肾(2)配穴下肢疼痛者加腓肠肌(膝穴与趾穴之间)、膝、髋关节(对耳轮上脚起始部的中点)。
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

耳穴压豆常见病取穴一.呼吸系统1.伤风感冒:感冒穴(双)(对耳轮上缘的微前方耳轮的边缘部)●风寒型感冒:感冒穴、肺、气管、内鼻、胃●风热型感冒:感冒穴、肺、内鼻、三焦方法:每日按压3—5次,每次3分钟。
2.扁桃体炎咽炎:扁桃体、轮4—轮4 耳尖(放血)又咽喉,配穴耳背放血。
3.支气管炎:支气管、肺、角窝中、内分泌、神门、大肠,配穴枕、耳迷根、肾4.支气管哮喘:交感、肺、气管、内分泌、对屏尖、肾上腺,配穴肾、脾、大肠5.肺炎:肺区、胸、内分泌、肾上腺、交感二.心血管系统1.高血压:角窝中、交感、内分泌、心、神门、肝、肾,配穴耳背沟。
注意事项:1)耳穴疗法适宜初、中期的患者,不适宜已出现心脑或肾并发症的患者,疗效较差且不稳定。
2)有些疾病也可导致血压升高,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同,不宜使用耳穴治疗。
2.低血压:交感、新、肾上腺、(升压点)、皮质下3.头晕:神门、肝、肾、降压沟、心、交感4.头痛:神门、皮质下、枕穴,配穴耳尖、肝、肾、脾、胃1●外感头痛者:配加耳尖穴●肝阳上亢者:配加肝穴●肾虚头痛者:配加肾穴●痰浊头痛者:配加脾、胃穴每日按压耳穴2—3次,7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可休息1----2日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
适宜病程5年以下的单侧或双侧头痛。
5.中风后遗症:皮质下、缘中、肝、相应部位,配穴心、神门6.冠心病:心、交感、神门、内分泌、脾、皮质下。
配穴小肠、肾7.心绞痛:心、交感、神门、(心脏点)、小肠8..心悸:心、小肠、皮质下,配穴心脏点、交感、胸、肺、肝9..失眠:神门、肾、心、枕、胃10.神经衰弱:肾、心、枕、胃、垂前、神门、皮质下,配穴肝、脾11.癔症:神门、枕、新、(脑干)、皮质下、肝三.消化系统1.恶心、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内分泌、食管2.呃逆:耳中、内分泌、食管、神门3.急慢性胃炎:胃、交感、脾、皮质下、枕、内分泌4.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5.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三焦6.腹胀:肺、大肠、小肠、胃、交感,配穴三焦7.急性胆囊炎:胰胆、交感、肝,配穴神门、内分泌、胃、三焦、脾●发热者:配加神门●恶心呕吐者:配加胃●黄疸者:配加脾、三焦8.慢性胆囊炎:胰胆、肝、交感、内分泌、神门9.慢性胆石症:胰胆、交感、神门,耳尖、肝、耳迷根、三焦、十二指肠穴10.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配穴脾、肾、肺11.便秘:大肠角窝中、皮质下、直肠,配穴交感、脾、肾四.泌尿系统1.尿频:交感、外生殖器、艇角、内分泌2.尿急:膀胱、肾、神门、尿道、内分泌3.尿潴留: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输尿管,配穴皮质下、尿道4.输尿管结石:输尿管、肾、交感、皮质下、膀胱5.急性肾炎: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肾上腺,配穴输尿管6.肾盂肾炎:肾、膀胱、交感、内分泌、肝、肾。
耳穴埋豆

耳穴埋豆首先护士着装整洁符合要求一、介绍病人情况例:各位评委老师!(手拿病历夹)上午好!我是X号参赛选手,我进行的中医操作是耳穴埋豆,我操作的对象是:1床王丽,女,36岁,诊断:不寐症,患者入院2天,仍感多梦易醒、心悸健忘、不易入睡。
今日遵医嘱为其行耳穴埋豆治疗。
取穴:神门、心、皮质下(核对医嘱…)二、评估病人:例:病历携到病房,王女士,您好!我是您的责任护士XX,能告诉我您的全名吗?(王丽)王女士,让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好吗?(放下病历)王女士,您这两天感觉怎么样?(还是睡不着)请你不要太担心,继续配合我们的治疗,一定会好起来的。
针对你疾病的症状,今天我遵医嘱将为你进行耳穴埋豆治疗,请问您以前接触过这种治疗吗?(没有)那好,我简单地为你介绍一下好吗:耳穴埋豆,是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在您耳部相应的穴位上,通过这种间断的刺激,从而达到疏通经脉,调节脏腑气血功能,缓解失眠症状的目的。
在刺激穴位的时候,您的局部可能会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中医上称为得气,是正常的反应,您不必担心。
王女士,您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稍事磕碰后皮肤会出现青紫瘀斑的现象吗?你对酒精和胶布过敏吗?你对一般的疼痛能接受吗?你现在处于经期或孕期吗?我能看一下你耳部的皮肤情况吗?耳部皮肤正常,适合这项治疗。
这项治疗大约需要20-30分钟,你需要上洗手间或做其他的吗?请您稍等,我去准备用物马上回来。
(关闭门窗,病室温度适宜,光线充足,适合操作)三、介绍用物:浴巾、治疗盘、耳豆、止血钳、75%酒精、剪刀、探棒、棉签(棉签包装无破损,在有效期范围内)。
洗手、戴口罩四、操作:携用物到病房,再次核对。
王女士,现在我要为你选穴了,你准备好了吗?这项操作坐着进行会比较方便,我协助您坐起好吗?披巾。
我现在为您取穴。
神门:位于三角窝后1/3的上方,心:位于耳岬腔正中凹陷处,皮质下:位于对耳屏的内侧面。
棉签开包!消毒皮肤。
埋豆。
王女士,耳豆已经为您埋好了,这个季节需要留豆三天,3天以后我会为你更换至对侧的耳廓上,你平时需要每天按压局部2-3次,每次1-2分钟,特别是在临睡前,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按压直至耳廓潮红为度,如果埋豆部位有疼痛,发痒,或脱落,请告诉我们,以便及时为您处理。
失眠的耳穴压豆治疗

失眠的⽿⽳压⾖治疗失眠在临床上⾮常多见,是因为阳不⼊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寐为特征的病证,中医称之这“不寐”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轻者⼊睡困难或寐⽽不酣,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侧彻夜不寐。
严重影响患者的⽣活质量和疾病康复进程。
诊断标准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睡困难指就寝 30分钟不能⼊睡 ;(2)、易醒指频繁觉醒(每夜超过 2 次)总睡眠时间不⾜ 6 ⼩时同时伴有多梦,醒后不适感、疲乏或⽩天困倦 ;(3)、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频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压⽳取⽳以神门、⽪质下、枕、垂前、失眠(主⽳)以⼼、肝、脾、肾、胆、胃(配⽳)先⽤搽棒在上述⽳位及其周围按压测得敏感点作为压⾖点,⽤ 75% 酒精常规消毒⽿廓,待酒精⼲后以左⼿固定⽿廓,右⼿⽤镊⼦夹取粘有王不留⾏籽的胶布贴在所取⽳位上,每次选单侧两⽿⽳交替进⾏,每天⽤拇指、⾷指批腹按压王不留⾏籽 3~5 次,持续 3 分钟,睡前再⾏按压 1 次,⼒度应逐渐加⼤并使按压后局部出现酸、⿇、胀痛、热感,但能忍受为度,根据季节情况 3~7 天更换⼀次,两周后观察疗效。
中医护理起居调护:不寐患者在⽣活中应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嘱患者睡前不饮浓茶、烈酒、不吸烟、不喝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引起神经兴奋。
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病室保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柔和,指导患者睡前⽤温⽔泡脚,不从事强烈的脑⼒劳动,避免观看或收听刺激性强的影视或⾳乐,保持⼼态平和,⾝⼼放松。
⽿⽳压⾖治疗护理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此疗法的作⽤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询问有⽆胶布过敏史及习惯性流产史,并教会患者正确按压的⽅法,⽿⽳压⾖期间保持局部⼲燥,如有潮湿及时更换。
中医辨证分型⼼脾两虚型中医护理法则:补养⼼脾,以⽣⽓⾎,宜多吃养⼼安神的助眠⾷品如⼩麦、⼭药、银⽿等。
忌⾷⽣冷⾟辣肥⽢之品 ; 阴虚⽕旺型中医院护理法则 :滋阴降⽕,养⼼安神,饱含宜清淡,少⾷油煎肥腻之品,可服⽤枸杞百合粥 ;肝郁化⽕型中医护理法则 : 清肝泻⽕,镇⼼安神,宜多⾷⽤新鲜⽔果,睡前⾏温⽔⾜浴结合按摩⾜趾助睡 ;痰热内扰型中医护理法则 :劳逸结合,作息有序,饱含有节,忌肥⽢厚腻助湿⽣痰之物。
耳穴埋豆与常见病取穴-业务讲座

臀部及下肢朝上
胸部及躯干在中间。
最新编辑ppt
16
2.耳穴形象分布
1.耳垂---头面部。 2.对耳屏---头和脑部。 3.轮屏切迹---脑干。 4.耳屏---咽喉、内鼻、 肾上腺。 5.屏上切迹---外耳。
最新编辑ppt
17
2.耳穴形象分布
11.耳轮脚---膈肌。 12.耳轮脚周围----消化 道。 13.耳甲艇---腹腔。 14.耳甲腔---胸腔。 15.屏间切迹---内分泌腺 系统。
4.便秘
主穴:胃、小肠、大肠、三焦
辨证取穴: 实秘:肺、神门
虚秘:脾、肾、内分泌
最新编辑ppt
27
大肠
胃 脾 肺 三焦 皮质下
4.便秘
最新编辑ppt
28
常见病症临床应用
5.胃脘痛
主穴:神门、皮质下、交感、胃
辨证取穴: 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者加肝穴
脾胃虚寒者加脾穴
最新编辑ppt
29
5.胃脘痛
交感
神门小肠 肝 胃
看
下、从内到外观察耳穴区域有无变形 、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
凹陷等阳性反应。
用探针或针柄沿耳廓自上而下,自内
压
向外对耳穴均匀缓慢地按压,询问患
者感觉,选压痛最明显点为治
疗点。
使用耳穴探测仪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变
测 化,筛选出主要低电阻点来查找 反应点。
最新编辑ppt
8
5.选穴
1 按疾病相应部位选穴 2 按循经辩证选穴 3 按脏腑辩证选穴 4 按现代医学理论选穴 5 按临床经验选穴
最新编辑ppt
3
有习惯性 流产的孕 妇禁用
5
4.注意事项
评估要到位,查看舌苔脉象---患
耳穴埋豆部位

耳穴埋豆部位失眠:主穴:神门心枕交感配穴:脾(心脾不足型)肝(肝虑气滞型)胆(心虚胆怯型)肾(心肾不交型)胃(胃失和降型)多梦(耳背多梦区)便秘:主穴:大肠直肠三焦脾消化系统皮质下配穴:小肠肺头晕:主穴:耳尖放血晕区肝枕外交感配穴:内耳脾脑皮质下腰痛症:腰骶椎坐骨神经臀神门下屏尖头痛:神门皮质下枕额耳鸣耳聋:皮质下屏间肝肾肘手术后: 神门心皮质下肘腕:神门心皮质下腕肩关节:神门皮质下心肩关节手术后病人:神门皮质下心手术部位眩晕----- 耳穴压豆: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
头痛-----耳穴贴压: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
心悸气短----耳穴压豆:心,交感,神门胸闷胸痛------耳穴埋豆:心,神门,交感,内分泌,肾俞。
便秘-------耳穴埋豆:大肠,胃,脾,交感,皮质下,便秘点。
咳嗽咳痰------耳穴埋豆:肺,气管,神门,皮质下。
腹胀纳呆------耳穴埋豆:脾,胃,三焦,胰,胆胃脘疼痛------耳穴埋豆:脾,胃,交感,神门,肝胆。
内分泌。
口干多饮-------耳穴埋豆: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
倦怠乏力------耳穴埋豆: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足。
腰膝酸软-------- 耳穴埋豆: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肾,胰。
便溏---------耳穴埋豆:大肠,小肠,胃,脾,交感,神门。
皮质下-------对耳屏内侧前下方神门---------三角窝后上3/1处坐骨神经------对耳轮下角3/1处交感-------对耳轮下脚内3/1的内上方处耳背坐骨神经--------与坐骨神经对应的耳背处。
耳穴压豆取穴

耳穴压豆取穴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常见病的取穴
1失眠:神门、枕、皮质下、肾、心(多梦加胃)
2腰椎间突出:腰椎穴、肾、肝、内分泌、三焦
3高血压:交感、神门、心、内分泌、肾、耳尖(放血)
4便秘:大肠、直肠下段、皮质下
5痛经:子宫、内分泌、交感、肾d
6感冒:内鼻、肾上腺、额、肺
7咳嗽:肾上腺、咽喉、肺、枕、神门
8支气管炎:支气管、神门、肾上腺、肺
9眩晕:神门、肾、枕
10恶心、呕吐:胃、脑干、神门、交感、内分泌、食道、枕、肝、脾、贲门11腹泻:大肠、小肠、交感、内分泌、脾、肾、肺
12呃逆:耳中、内分泌、食道、神门
13胃溃疡:胃、神门、脾、交感、胰胆、皮质下
14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胃、神门、脾、交感呢、三焦、枕、内分泌、皮质下
15肩周炎:肩关节、肩、神门、锁骨、肾上腺
16减肥:内生殖器、肾、大肠、三焦、内分泌
17食欲不振:脾、胃、小肠、胰、口、皮质下、内分泌、三焦、肝
18偏头痛:太阳、神门、神门、皮质下
19晕车预防:枕、内耳、胃、神门
20胃痛:神门、胃、脑、交感、脾
21冠心病:心、交感、神门、内分泌、脾、皮质下、小肠、肾
22头晕头痛:枕、额、神门、皮质下、肝、肾、
23三叉神经痛:面颊区、颌、神门、骨干、枕、眼
24面神经麻痹:面颊区、眼、口、枕、神门、额、胃
25中风后遗症:皮质下、缘中、肝、心、神门、相应部位
26糖尿病:胰胆、内分泌、三焦、神门、肺
28内分泌紊乱:内分泌、缘中、皮质下、肾、交感、卵巢。
失眠治疗法--耳穴埋豆

眩晕
• 主穴:内耳、额、枕、脑点、神门、交感; • 配穴:肝阳上亢加心、肝、肾、三焦。气血亏虚加脾、胃、肾;肾精不足加肾、子宫或睾丸、内分泌;痰浊内蕴加肺、
脾、肾、皮质下;瘀血阻络选加脑干、肾、内分泌、皮质下。
单纯性肥胖
• 主穴取神门、脑点、脾、胃、肺、大肠、直肠下段、三焦。 • 配穴可随症选用,便秘加便秘点;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加肝、肾;月经不调加内分泌;冠心病加心;痰湿重加脾、
• 清理用物,洗手,再核对,做记录并签名。
操作评价:
• 操作过程顺利流畅,动作轻巧,规范 • 穴位掌握熟练、准确 • 与病人沟通有效,能配合操作
疗程:
• 慢性病一般每周换贴耳穴3次(隔日换一次),每次用一侧耳穴,两耳交替运用。10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休息10 天。
• 急性病每日贴压1次,每次一侧耳穴,两耳交替,4-7次为一个疗程,或视病情而定。
• 随症:1、过敏:风溪、神门、枕、肾上腺。2、咳嗽 为主:肺、大肠。3、感染痰多:大肠、耳尖、口、 三焦、脑干。4、气喘为主:肺、对屏间、肾、神门、 枕。5、发热:耳尖、皮质下点刺放血。6、巩固疗效: 脾、肺、肾、三焦、内分泌。
高血压病
• 实证、虚证均取降压点、皮质下、交感;肝阳上 亢加耳尖、耳背静脉、高血压点、肝、肝阳等放 血,痰湿雍盛加内分泌、胰胆、三焦。虚证取神 门、内分泌、脑、耳后肾穴;阴虚阳亢加肾、神 门、耳背沟放血,阴阳两虚加头昏点、枕、耳背 肾。 • 随症:1、头晕甚者:外耳、枕、头昏点。2、 头痛:额、枕。3、肢体麻木、舌强语蹇者:心、 脑干。4、伴血脂高、血流变异常:肝、脾。5、 合脑损伤:交感、皮质下、枕、缘中。6、合心 损伤:心、交感、耳背心、耳背肾、耳迷根7、 肾脏损伤:肾、内分泌。
耳穴埋豆法治失眠,连续贴压5天,疏通气血,让入睡不再困难

耳穴埋豆法治失眠,连续贴压5天,疏通气血,让入睡不再困
难
朵是个神奇的部位,不仅帮我倾听美妙的声音,还具有治疗的功效。
很多人都会被失眠所困扰,现在就告诉大家一个耳穴埋豆疗法,对失眠症有较好疗效。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可取神门、肝、胆、脾、胃、心、肾穴位。
然后取生王不留行(一味中药)耳穴埋豆法。
首先消毒耳穴或耳廓,待消毒干后,用镊子夹取粘有生王不留行的胶布,对准穴位贴压好。
耳穴贴压时要稍施压力,按压数秒即可。
每贴压1次,在耳穴上可保留3~5天,期间患者每日要自行按压2~3次,贴压5天为一个疗程。
患者在试用此耳穴埋豆疗法时,可采取两耳轮换贴压。
里面的药材如果不方面购买,可以简单采用每家都有的小米,效果一样。
『失眠集』耳穴压豆治失眠

『失眠集』耳穴压豆治失眠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因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
轻者入寐困难 ,或寐而易醒 ,醒后不寐 ,重者彻夜难眠 ,常伴有头痛、头晕、心悸、健忘、多梦等。
睡眠由心神所主 ,神安则寐 ,神不安则不寐 ,但神安则需要依赖阴血充阳、胃气充和、肝气调达、心肾相济,以维持气血阴阳的协调,使阴与阳交 ,睡眠方可正常 ,大凡阴血不足 ,或阳热过亢 ,均会造成不寐。
人体的耳廊上有一定的耳穴分布,当机体出现病变时,相应的耳穴区域就会出现明显的反应点,探察或刺激这些反应点,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不寐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反应进行辨证取穴 ,或根据经络学说的经脉循环特点 ,按病取穴。
取穴 :神门、心、脾、交感、垂前等 ,在耳穴表面贴敷压豆。
患者可自行按压 ,每日 3~ 5次 ,每次每穴 0.5~ 1分钟 ,3~ 7日更换一次 ,双耳可交替使用。
此法既能刺激耳穴 ,又相对安全痛苦小 ,无副作用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耳穴压豆

一耳穴压豆
耳鸣耳聋。
耳尖放血。
主穴内耳外耳肾三焦、胰胆、神门、皮质下、耳尖。
配穴:实证(肝胆火旺)加肝,虚证(肾阴亏损)加内生殖器、内分泌。
近视
主穴眼、目1、目2、肝、肾。
配穴:心阳衰弱者加心穴,假性近视者加脾,伴有斜视者加胆穴。
目疾
主穴耳尖、眼、目2、神门、肾上腺、内分泌。
配穴外感风热者加肺穴;肝胆火热者加肝、胆穴。
乳蛾少商放血。
主穴耳尖、扁桃体、咽喉、肺、胃、内分泌、肾上腺。
配穴疼痛较重者加神门;急性者加轮1~3;慢性加轮4~6。
鼻渊
主穴内鼻、外鼻、肺、风溪、肾上腺、内分泌。
配穴:体质弱者加脾、肾;头痛、头昏、失眠者加额、神门;咽痒、咳嗽者加咽喉。
失眠
主穴:心、神门、皮质下、垂前、枕。
配穴:心脾两虚者加脾;心肾不交者加肾;肝阳扰动者肝;脾胃不和者加脾、胃;心虚胆怯者加胆、肝。
头痛
主穴:相应部位(额、颞、枕)、皮质下、交感、神门。
配穴:前头痛加胃;偏头痛加胆;后头痛加肝。
如属虚证加心、脾。
科室常见耳穴压豆穴位定位

20种常见疾病疾病取穴耳穴的分布直肠: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交感: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段。
颈: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即对耳轮12区颈椎: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胸: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即对耳轮10区胸椎:在胸区后方,即对耳轮11区。
内生殖器:在三角窝前1/3的下部,即三角窝2区。
神H: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肾上腺: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
食道: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
贲门: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十二指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甲5。
大肠: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甲7区。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肝: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胰胆: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脾: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肺:在心区与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气管: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
膀胱:在对耳轮下角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三焦: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
内分泌: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牙: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缘中: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点处。
皮质下: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额: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
尿道: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出,即耳轮3区耳尖: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腰舐椎: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内鼻: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枕: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
对屏尖: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1、2、4区交点处脑干: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4区之间全身穴位分布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曲池: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断与肱骨外上牌连线的中点足三里: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崎外一横指处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涌泉: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柘屈时呈凹陷处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挠侧弯曲肌腱之间外关:腕横纹上2寸,挠骨与尺骨之间水沟:在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界处中院:脐上4寸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槎侧缘列缺:挠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5寸地仓:口角旁0.4寸,巨髅穴直下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凹陷中,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下关:额弓下缘,下颌骨黑状突前方切迹之间凹陷中。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壮忠30 来岁的杨小姐是某外贸公司的高级白领,最近她总是难以入睡,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眼皮就是合不上,一个晚上睡觉不足2~3小时,甚至彻夜难眠,服用安定也无济于事,这使她感到很痛苦。
这种情况,中医学上称“不寐”,古时称为“不得卧”或“不得眠”。
中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阴阳失调引起,有虚实之分。
实证失眠中医认为“失眠”中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心火偏亢、气滞血瘀、痰火内扰、胃气不和致脏腑气机升降失调,阴阳不循其道,阳气不得入于阴,心神不宁所致者,多为实证失眠。
若实证见食少胸闷、脘腹胀满、大便不畅,苔腻,脉滑者,属肠胃不和,治宜和胃、消导、化湿为主。
虚证失眠若因年老体衰、气血不足或久病后气血亏损导致阴阳失调,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致令心失所养,肝失所养导致神无所主或血虚胆怯,心肾不交、虚火上亢,谓虚证失眠。
虚证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纳减、面色少华(少血色),脉细弱,属心脾两虚,治宜补心健脾为主。
心烦不寐、咽干舌燥,或见梦遗滑精,舌红,脉细数者,属阴虚火旺,治宜滋肝养阴。
若兼见心神不宁、心悸惊惕,入睡后容易惊醒,脉弦细者,属肝胆不和,治宜镇惊安神为主。
总之,脏腑功能紊乱、邪气阻滞、气血阴阳平衡失调、神志不宁是发生失眠的基本病机。
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犹如水、食物一样对人必不可少。
失眠会导致疲劳、不安、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反应迟缓、头痛、记忆力不集中。
它的最大影响是精神方面的,严重的失眠会导致精神分裂和抑郁症,甚至会引发自杀。
据调查,2007 年美国自杀者有30% 伴有不同程度的失眠。
所以,失眠是健康大敌,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经医生全面检查,杨小姐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仔细追问病史,杨小姐所在公司最近因为经济不景气频频裁员,缩减工资,这让作为高级经理的杨小姐备感压力。
杨小姐平素工作比较繁忙,容易上火,倒也没有什么大病。
最近觉得心情郁闷,情绪容易紧张,特别怕领导开会及下属求办事,也特别厌烦客户投诉,有时候动不动就有怒气,睡觉时多梦易醒、心烦不寐、有时善忘,胃口较差、饮食无味,口苦、常有便秘,小便调,舌淡胖,脉弦细。
《针灸学》耳穴压豆法

《针灸学》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中文名耳穴压豆法措施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主治病症失眠,支气管哮喘等亦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操作方法选择1—2组耳穴,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并结合病情,确定主辅穴位.以酒精棉球轻擦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中心粘上准备好的药豆,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并轻轻揉按1~2分钟。
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隔1~3天换1次,两组穴位交替贴压。
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主治病症一、胆石症胆石耳穴方(《中国民间疗法》) 王不留行籽。
取耳穴胰、肝、胆、脾、胃、食道、贲门、内分泌、皮质下、交感、神门等。
将王不留行籽放置在一块o.6×0.8cm见方的橡皮膏中央,上述耳穴(单侧)分别各贴置一块,间隔1~2天后撕去,贴另一耳穴,反复交替。
每次饭后用手轻轻揉按各穴,共20分钟左右,以加强刺激。
治疗期间每天中午食脂肪餐,可吃油煎鸡蛋两个或其它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功能疏肝利胆排石。
主治胆石症。
二、失眠压豆安眠方(中医杂志1990;(10):46) 王不留行籽。
选择耳穴神门、皮质下、枕、垂前、失眠(主穴);心、肝、脾、肾、胆、胃(配穴)。
先用75%酒精局部消毒,然后取王不留行籽贴在0.6cm见方的胶布中间,对准穴位帖敷,并用手指按压,每日3~5次,每次3分钟左右,贴敷1次持续3~5天。
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
主治顽固性失眠。
三、支气管哮喘耳穴压豆定喘方(黑龙江中医药1978;(1):36) 生白芥子或王不留行籽。
取耳部支气管、肺、肾上腺、前列腺、内分泌等穴,将药籽置于O.3×0.5cm的胶布中央,贴双耳上述穴位,嘱患者每日压4~6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
功能宣肺平喘。
主治各型哮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寐耳穴埋豆的辩证取穴
主穴:神门、皮质下、睡眠深沉区、垂前、枕、额
配穴:心、胃、脾、肝、肾、胰胆、内分泌、三焦、肺
(1)热枕神明
[征候]:面红耳赤,夜难入寐,心烦意乱,身热口渴,胸闷胀满,头昏头痛,口燥唇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沉数。
[治法]:清热通腑,清脑安神。
[配穴]:胃、肝
(2)肝郁化火
[征候]: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配穴]:肝、三焦、内分泌
(3)痰热内扰
[征候]:不寐头重,痰多胸闷,恶食嗳气,吞酸恶心,心烦口苦,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治法]:化痰醒脑,清热安神。
[配穴]:肺、脾
(4)胃气失和
[征候]:胸闷嗳气,脘腹不适而不寐,恶心呕吐,大便不爽,腹痛,舌苔黄腻或黄燥,脉象弦滑或滑数。
[治法]:和胃健脾,化滞安神。
[配穴]:脾、胃
(5)瘀血内阻
[征候]:烦扰不安,头痛如刺,心慌心跳,夜不能寐;或合目而梦,且易惊醒,甚则数日毫无睡意,神情紧张,痛苦不堪,舌多暗紫,脉多弦细而涩。
[治法]:理气化瘀,通窍安神。
[配穴]:肝、胰胆
(6)心脾两虚
[征候]: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梦多,易醒再难入睡,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配穴]:心、脾
(7)阴虚火旺
[征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手足心发热,盗汗,口渴,咽干,或口舌糜烂,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心,养脑安神。
[配穴]:肝、肾、胰胆
(8)心胆气虚
[征候]: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配穴]:心、肝、胰胆
(9)心肾不交
[征候]:心烦不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精神萎靡,健忘,腰膝酸软;男子滑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交通心肾,补脑安神。
[配穴]:心、肾
(10)肝郁血虚
[征候]:难以入睡,即使入睡,多梦易醒,或胸胁胀满,善叹息,易怒急躁,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养心,安神镇惊。
[配穴]: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