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1. 夏商周时期:实行分封制,诸侯国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2.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

3. 汉朝: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4.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5.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三司使,分割地方权力。

6.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7.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加强皇权。

8. 清朝:实行八旗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对边疆地区实行特殊的管理。

二、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1. 农业:古代中国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推广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力。

2. 手工业:发展了丝织、陶瓷、冶铁等手工业,形成了一定的手工业体系。

3. 商业:商业活动逐渐繁荣,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和市场,如长安、洛阳等。

4. 货币:从贝币、布币到铜钱、银两,货币制度逐渐完善。

5. 丝绸之路: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三、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成就1. 文学:出现了《诗经》、《楚辞》等古典文学作品,以及唐诗、宋词等文学形式。

2. 艺术:发展了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如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绘画等。

3. 科技: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医学:《黄帝内经》等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5. 数学:《九章算术》等数学著作,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数学成就。

四、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与边疆政策1. 民族融合: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2. 边疆政策:历代王朝采取不同的边疆政策,如和亲、屯田、设立都护府等,以维护边疆稳定。

3. 民族交流: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加强了与周边民族的交流与合作。

五、中国古代对外关系1. 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西域、中亚、欧洲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要知识点汇总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鸦片战争(1840 - 1842年)- 原因。

-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1842年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 影响。

-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 1860年)- 原因。

-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列强罪行。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严重破坏。

- 影响。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 太平天国运动(1851 - 1864年)- 兴起。

-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发展。

- 后期。

- 失败。

-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 洋务运动(19世纪60 - 90年代)- 背景。

- 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和西方列强的侵略)。

- 目的。

-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 代表人物。

- 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䜣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 内容。

- 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兴办新式学校(如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新式海陆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1839.6.3~6.25,虎门销烟)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2.8.29中英《南京条约》)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掠夺中国领土最多国家)(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3.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第3课收复新疆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学生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6课洋务运动1.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 70-80年代筹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2.评价洋务运动(第30页内容,重点掌握)第7课戊戌变法1.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 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第8课辛亥革命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第9课新文化运动1.1915年,陈独秀等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以四提倡四反对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2.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梳理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举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要求,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6月初,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学生斗争,工人阶级起了巨大的作用,结果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1922年中共二大,确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第11课北伐战争1.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由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2.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出师不到半年,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3.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1927年8月1日(八一建军节),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第一枪.2.1927年9月,领导秋收起义,进攻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1.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2.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会议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周恩来等负责指挥.遵义会议确立了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长征途中,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4课难忘九一八1.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时间全部沦于敌手.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2.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张,为了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发动"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1.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的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在事变中,佟麟阁,赵登禹先后为国捐躯.平津相继陷落,这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在六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居民达三十万人以上.第16课血肉筑长城1.在全面抗战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为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了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国民党军队在1938年春取得台儿庄大捷.2.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发动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概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概述.

第一章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939.6 虎门硝烟意义:虎门硝烟是中国人民硝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鸦片战争:时间:1840.6 --- 1842.6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直接原因:虎门硝烟,英国借口侵略中国.结果: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所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侵华罪行战争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 1856.10——1860.10侵略国家:英法。

俄美为帮凶,没有直接参战。

俄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略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

(课本P8页表注意记忆)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1864目标:反抗清朝的统治。

过程: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1853年.定都南京。

建立起与清朝对立的政权。

1860年.中外势力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862年.在慈溪的战斗,击毙华尔。

第3课收复新疆背景: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虎视新疆,新疆危机。

1865年,阿古柏侵略新疆。

1871年,俄国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2.过程: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

1876年,进军新疆。

19世纪80年代,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时间:1894——1895黄海大战:邓世昌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原因: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为了保护帝国主义在华利益。

【复习必备】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复习必备】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的抗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入工业时代,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非法利益。

⑶.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签定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⑷.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林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⑴.背景:鸦片战争后,沿海经济遭到破坏,激化了本已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⑵.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起金田起义,号“太平天国”。

⑶.经过: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构想了一个绝对公平,没有剥削的社会蓝图。

此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但它充满幻想,无法实现;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64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⑷.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⑸.影响(评价):动摇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⑹.启示: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中国近代的命运。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⑴.背景: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⑵.主凶:英、法;洗劫焚毁了圆明园(洗劫空前)。

⑶.帮凶:美、俄;俄国割占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割地最多)。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⑴.背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积极对外扩张,企图获得更多资源和殖民地,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⑵.经过: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突袭中国北洋舰队,黄海大战爆发,邓世昌殉国;辽东半岛之战,日本屠杀中国旅顺居民两万余人;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知识的宽度、厚度和精度决定人的成熟度。

每一个人比别人成功,只不过是多学了一点知识,多用了一点心而已。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1中华民国的创建1、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措施:改用公历;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中华民国纪年法:1911年+民国?年=公元?年2、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过程:①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朝260年的统治结束。

②2月13日,孙中山辞职。

③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④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⑤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1)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选举等自由和权力;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独立。

(2)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4、如何评价辛亥革命?成功:(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

(2)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完成。

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知识点2辛亥革命一、革命志士的奋斗1、萍浏澧起义:刘道一、蔡绍南;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安庆起义时间:徐锡麟,秋瑾3、广西起义:孙中山、黄兴;4、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孙中山、黄兴、赵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意义:起义虽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1一、侵略与反抗(侵略史和抗争史)(一)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1、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2、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通商:自南向北分别为广州、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位于福建省)、福州、宁波、上海;(4)协定关税: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简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简述俄国强占我国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却得到了最大的好处)(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1)黄海海战:(时间:1894年、地点:黄海大东沟、民族英雄:邓世昌)(2)辽东战役(暴行:旅顺大屠杀)(3)威海卫战役(结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2、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并说明其影响。

(1)签订:1895年4月,李鸿章和伊藤博文;(2)内容: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工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最早在中国取得办厂权))④通商:增辟通商口岸等。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1、知道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全册知识重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全册知识重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全册知识重点)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 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提出《天朝田亩制度》,但最终失败。

二、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1.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但最终失败。

2. 戊戌变法: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戊戌变法,试图改革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但最终失败。

三、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 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2. 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四、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1. 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

2. 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激发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北伐战争与国民革命1. 北伐战争: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基本完成国家统一。

2. 国民革命: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国民革命。

六、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 抗日战争: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进行抗日战争,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

2. 解放战争: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进行解放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中国一百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古代中国的形成与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黄河文明的形成与黄河流域地理环境•三皇五帝与夏商周的兴衰•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战争2. 秦朝与秦始皇•秦朝的统一与秦始皇的改革•秦始皇的法制建设与修筑长城•秦朝的灭亡与楚汉之争3. 汉朝与汉武帝•汉朝的兴起与西汉的积极发展•汉武帝的改革与对外扩张•杨广的改革与朝鲜半岛的归附4. 三国时代与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的形势与统一之难•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民族大迁徙•北方政权的建立与南北朝的统一二、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尼罗河的特点•古埃及的社会结构与法老王的统治•金字塔的建造与埃及的衰落2. 印度教与佛教的兴起•印度教的发展与教义•佛教的创立与宣传•佛教在印度与东南亚的传播3. 希腊罗马文明•希腊古城邦与希腊神话•罗马共和国的建立与扩张•罗马帝国的繁荣与衰落4.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玄奘的取经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唐朝与丝绸之路的繁荣三、近代世界史1. 大航海时代与欧洲殖民运动•15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与殖民运动•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殖民扩张•殖民地的开发与殖民地体制的建立2. 英法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兴起•17-18世纪英法革命的背景与原因•工业革命的兴起与工业化的影响•工人运动的兴起与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3.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二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爆发•二战的背景与原因•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与联合国的建立以上是八年级上历史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注:本文所提及的内容仅为知识点总结,详细内容请参考教材或其他相关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知识不象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果,举手就可以摘下来。

获得知识的钥匙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11.鸦片战争(1840—1842年):——道光帝(1)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

(2)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禁烟原因:鸦片走私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英国发动侵略战争:1840.6-1842.8,虎门战役关天培殉国,吴淞战役陈化成牺牲。

(4)《南京条约》: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内容:割地、赔款、五口通商、协商关税]※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协议关税,为了倾销商品)。

哪一条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5)附件:中英《虎门条约》: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6)美国、法国与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7)影响:鸦片战争使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所以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咸丰帝(1)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英、法发动战争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3)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自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5)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摧残。

(6)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等。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8上历史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10课13、五四运动(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时间:1919年5月4日。

(3)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备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

)(4)二阶段:地点:北京。

①前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主力:学生。

②后期地点:上海。

主力:工人阶级。

(备注:工人阶级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五四运动取胜的主要原因。

)(5)评价:①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②影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1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时间:1921年7月。

(2)纲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中央领导机构及书记(内容见教材P48)。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归纳最新第11课15、北伐战争(1)准备:①国共第一次合作。

a时间:1924年。

b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方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②黄埔军校的建立(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a原因:创建革命军队,挽救中国危亡。

b时间:1924年5月。

c校长:蒋介石。

d特点: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尤其注重培养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e意义: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高潮:北伐胜利进军。

①目的:__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②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时间:1926年7月。

④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⑤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

⑥胜利进军原因:a国共两党齐心协力;b北伐军作战方针正确;c北伐军官兵英勇作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d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结果:失败(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①失败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发动__政变。

(备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__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__政变。

八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每课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这鸦片可不得了,就像个恶魔,让好多中国人染上毒瘾,身体垮了,精神也没了,还把白花花的银子都流到英国去了。

- 林则徐那可是个大英雄,他看到这情况,坚决主张禁烟。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他把收缴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这可给英国那些想靠鸦片发财的人一个沉重打击,也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

-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 英国就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英国那时候船坚炮利,而咱们中国呢,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武器装备啥的都比较落后。

- 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

英军一路北上,打到了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

清政府那叫一个慌啊,赶紧派人去谈判。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 英国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法国也想跟着捞好处。

于是,1856 - 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 这一次,侵略者那是更加嚣张。

他们还和美国、俄国勾结在一起。

美国和俄国表面上是调停,实际上是想趁火打劫。

-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这帮强盗干了一件特别缺德的事,就是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那可是皇家园林,里面有无数的奇珍异宝、精美建筑,就这么被他们一把火烧了,真是中国文化的一场大浩劫。

-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总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沙俄就像个贪婪的北极熊,在中国北方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激化。

洪秀全看到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想搞点事情改变现状。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全)一、古代中国的起源和奴隶制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 黄河流域的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的定义- 奴隶制社会的特点- 奴隶制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国家:商代和西周- 奴隶制社会的衰亡和原因二、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周朝的灭亡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封建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封建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的典型国家:秦、汉、隋、唐- 封建社会的稳定和衰亡三、世界古代文明的交往和发展- 古代希腊城邦- 古代罗马帝国- 希腊罗马古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交往- 丝绸之路的开通四、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唐朝的建立与盛世- 唐朝的政治制度- 唐朝的经济状况- 唐朝的文化发展- 唐代的名人和科技成就五、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和欧洲文艺复兴-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 哥伦布的航行和后果- 文艺复兴的兴起和特点- 文艺复兴对科学和艺术的影响六、明清封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明朝的建立和进一步封建化- 明朝的统治制度和特点- 明朝的经济状况- 清朝的建立和统治- 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的经济状况七、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发展- 工业革命前的背景和原因- 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八、甲午战争和列强侵华- 甲午战争的原因和结果- 列强对华侵略的背景- 中国对外关系的转变- 义和团与戊戌变法以上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

-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加强了王室对诸侯的控制。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争霸,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2. 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变革- 秦朝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 汉朝继承秦制,推行郡国并行制,同时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 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融合-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各自发展经济和文化。

- 西晋短暂统一后,东晋和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南下,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化开始融合。

4. 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隋朝统一南北,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了中央集权。

- 唐朝时期,对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5. 宋元时期的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 宋朝实行科举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注重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 元朝统一中国,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 元朝时期,民族关系复杂,但经济和文化有所发展。

6. 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成就-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对外交流受限,但内部经济和文化有所发展。

- 清朝初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后期逐渐开放,与外界交流增多。

- 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7.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 古代中国的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也有重要贡献。

- 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8.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挑战-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尝试。

-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低位,许多白银流入中国,英国决定向中国走私鸦片,以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2、鸦片带来的危害: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中国的贫弱;鸦片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制;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3、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领导人:林则徐. 当时的皇帝是道光帝。

4、措施:派人暗记密查,缉拿烟贩;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地点:广州虎门海滩5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中英《南京条约》1、中英鸦片战争时间(1840.6——1842.8)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变中国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3、在虎门之战中壮烈牺牲的清军将领是:关天培。

4、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5、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2、主要侵略者: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两国3、1860年,英法联军放火焚烧了北京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1、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2、①1858,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②1860,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八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八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

八年级上册历史考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考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考点第一节知识点一:鸦片战争与虎门销烟英国鸦片走私原因: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英国鸦片走私目的:为了扭转贸易逆差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影响):①白银大量外流,威胁清政府财政②摧残人们的体制,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下降虎门销烟原因:鸦片危害巨大虎门销烟事件:虎门销烟(人物:林则徐1839年)虎门销烟意义: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二:鸦片战争(1840-1842)鸦片战争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工业原料战争的经过:关天培战虎门陈华成战吴淞战争结果: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战败原因:直接原因:①武器和经济的落后②清政府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根本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知识点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割地)②赔款2100万银元(赔款)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上海、宁波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④关税协定南京条约影响: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节知识点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原因: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借口:亚罗号世界(英)马神甫事件(法)主凶:英法帮凶:美俄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十口通商、外舰可在长江自由航行)与《通商章程善后条约》(鸦片贸易合法化)影响: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知识点二:火烧圆明园背景: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评价:暴露侵略者野蛮的本质,对人类文化的摧残知识点三:《北京条约》内容:除了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知识点四: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资料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资料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
1.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地位及时代特征
2. 中华民族的起源及历史意义
3. 周代天下制度及国家建设
4.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及社会剖析
5. 秦帝国的建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中华文明的繁荣和发展
1. 汉朝的建立及其文化艺术成就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及文化发展
3. 唐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特征
4. 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
5. 蒙元时期的政治改革及文化交流
三、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崩溃
1. 明朝的政治制度及文化发展
2. 清朝的建立及政治体制
3. 封建社会的矛盾和崩溃
四、中国与外国的交往与斗争
1. 外来侵略与中国抵抗
2. 中外贸易的发展与变化
3. 文化交流中的相互影响
五、现代中国史
1. 近代中国的历史背景
2. 辛亥革命及后续影响
3.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发展历程
5. 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6. 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发展历程
六、历史、地理和文化的关系
1. 大千世界的传统认识
2. 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3. 历史、地理和文化的相互影响
总结: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资料,同学们可以按照上述内容,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地提高自己。

同时, 我们也应该明确这些知识的学习目的,使之能够为我们自己的成长带来更大启示,并在今后的实践中应用于实际中去。

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必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必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历史背诵必记知识点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1. 鸦片战争的背景。

- 国际: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 国内: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 鸦片战争的经过。

-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 英军封锁珠江口后,北上攻陷浙江定海,随后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

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 内容:-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影响:-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 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 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 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二、太平天国运动。

1.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

-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吏治腐败,各级官吏大肆搜刮民脂民膏。

- 自然灾害严重,广西等地连年灾荒。

2. 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历史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

历史知识点汇总(八年级上)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 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虎门销烟。

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2、鸦片战争:1840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1)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2)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1856—1860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3.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爆发。

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牺牲。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内容:(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2)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3)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对中国最为不利)。

3.影响: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俄、英、美、日、德、法、意、奥组成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英勇抗击。

义和团的口号“扶清灭洋”。

2、1901年,李鸿章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3.影响: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1课近代工业的兴起1.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有奕 ,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关于“第一”的知识点: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中国兴中会
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4.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
5.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7.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
8.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9.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
10.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第一家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
11.洋务派创办的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福州船政局
12.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淞沪铁路
13.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
14.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15.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6.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渔光曲》
17.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18.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践的法定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19.在中国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中共“二大”
20.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21.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于:洋务运动时期
二、关于“最”的知识点
1.近代史上最早侵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英国
2.最早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英国
3.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俄国
4.洋务派创办的最大规模的军事工业是:江南制造总局
5.辛亥革命最先爆发在:武昌
6.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7.近代赔款数额最多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8.最先倡导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适
9.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10.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最大规模战役是:百团大战
11.严复的译著中影响最大的是:《天演论》
12.19世纪上半期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英国
13.最充分反应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辛丑条约》
14.最先提出“民主”“科学”的是:陈独秀
15.抗战以来对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6.清政府最早修筑的铁路是:唐胥铁路
17.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申报》
18.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19.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在社会上起思想启蒙作用
20.剪辫、废止缠足等法令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
三、标志性事件
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始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
2.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时间是:鸦片战争
3.大大加深了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
4.使我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辛丑条约》
5.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辛丑条约》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公车上书
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事件: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8.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是:“五四”爱国运动
9.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共的成立
10.红军长征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四渡赤水河
红军长征中,红军从此跳出敌人包围圈:渡过金沙江
红军长征中,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会宁会师
11.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抗战胜利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13.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九一八事变
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4.中国抗战胜利的标志:日本被迫无条件投降
15.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的开始)的标志:重庆谈判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挺进大别山
国共两党主力决战是:三大战役
16.三大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辽沈战役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淮海战役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平津战役
17.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战役:渡江大战
18.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事件:南京解放
19.标志洋务运动失败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0.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
2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国“一大”召开
22.确定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的会议:中共“一大”
23.制定党的政治路线的会议:中共“七大”
24.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红军长征的胜利
25.确定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26.确定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中国“七大”
四、重要人物
1.领导虎门硝烟而闻名中外的是:林则徐
2.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左宗棠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是:邓世昌
4.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曾国潘、左宗棠、李鸿章
5.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
6.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的是:孙中山
7.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
8.建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
9.北伐的主要对象: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
10.黄埔军校的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11.指挥台儿庄战役的是:李宗仁
指挥百团大战的是:彭德怀
12.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是:洪秀全
在慈溪战役中被击毙的洋枪队头目是:华尔
13.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
14.领导南昌起义的有:朱德、贺龙、叶挺、周恩来、刘伯承
15.发动西安事变的是:张学良、杨虎城
16.指挥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是:刘伯承、邓小平
17.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的是:傅作义
18.被誉为“状元实业家”的是:张謇
19.打破西方列强对制碱业垄断,揭开制碱奥秘的中国科学家:侯德榜
20.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魏源
21.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严复
22.西安事变发生后,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周恩来
23.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是:毛泽东
24.北伐战争中,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的独立团团长:叶挺
25.中共一大选举的中央局书记:陈独秀
26.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北洋军阀首领是:袁世凯
27.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方代表:李鸿章
日本代表:伊藤博文
28.创作《愚公移山》的美术大师:徐悲鸿
29.负责修建京张铁路的工程师:詹天佑
30.《义勇军进行曲》的词、曲作者是:田汉、聂耳
五、目的、原因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3.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4.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5.北伐战争的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6.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迫蒋介石抗日
7.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进一步赢得内战时间,欺骗人民
8.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目的
9.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10.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1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12.红军长征的原因:红军第5次反“围剿”失败
13.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14.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最主要原因:得民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