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创新实践学分申请的类别及要求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项目列表及认定标准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分认定项目列表及认定标准一、学科竞赛注:1.按照名次奖励的项目,A类竞赛:第1-2名参照一等奖,第3-5名参照二等奖,第6-8名参照三等奖;B类竞赛:第1-2名参照一等奖,第3-4名参照二等奖,第5-6名参照三等奖;C类竞赛:第1名参照一等奖,第2名参照二等奖,第3名参照三等奖。
2.C类竞赛:由学校教学单位或职能部门组织参加的可获得上述学分;学生个人自行参赛的,需经学校审批,视赛事情况给予学分认定,否则不予认可。
3.同一项目获得不同级别奖项的,按可认可学分最高值计。
二、课题研究注:申报对象为以学生个人或团队申请的课题。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四、学术作品(一)专著注:1.申报对象为以学生个人或团队撰写的专著。
2.著作类成果应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的正规出版单位公开出版发行,且有统一书号。
3.“学术著作”由著作所属学科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核定,不符合条件的视为“与专业相关的其他著作”。
4.著作仅对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予以计分。
5.工具书以索引形式出现的,均只计1学分。
6.若著作出版社虽未列入国家百佳出版社,但属于受业内认可的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出版社,由科研工作部依据相应办法核定计分。
(二)论文注:1.申报对象为以学生个人或团队撰写的论文。
2.权威刊物: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工程索引》(EI)收录的刊物,还包括厦门大学公布的最优刊物、一类核心刊物和《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CHINA DAILY(理论版)。
3.核心刊物:除了权威刊物之外,还包括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刊物和厦门大学公布的二类核心刊物。
关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申请细则的补充说明

关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申请细则的补充说明各学院: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申请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的内容要求,学生申请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技能学分”中的职业资格书须符合国家公布的职业资格目录(共计140项,详情见附件)。
另外,在“社会实践学分”项目中,学生通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申请学分的,申请学分数最多不超过2学分(≤2学分)。
以上要求从2016级本科生开始执行。
附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68号)
教务处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2019年3月4日
上传:教务处 审核:赵万宗。
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类号与大类项目和分数限制)

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类号大类名称项目学分评定要求1 申报项目国家级(通过结题验收,排名第一者)8学生以韶关学院学生身份申报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校级立项并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第一完成人分别计8、6、4、2学分,其他完成人分别计4、3、2、1学分;对于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校级项目,结项成果鉴定优秀或获奖的,所有项目完成人分别增计4、3、2、1学分。
省部级(通过结题验收,排名第一者)6市厅级(通过结题验收,排名第一者)4校级(通过结题验收,排名第一者)22 论文或作品T级20 对于合作完成的论文,韶关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的,第一作者按100%计,其他作者均按50%计;韶关学院为第二署名单位的,第一作者按60%计,其他作者均按30%计。
其余不计分。
A级10B级8C级 6D级 4E级 23 学术性专著、编著、译著、工具书每万字计1学分 1注明为韶关学院成果所公开出版的学术性专著、编著、译著、工具书(不含教材、教辅、科普类读物、重印的著作)等,按每万字计1学分进行计算。
第一作者或第一主编,按100%计;第二作者或第二主编,按80%计;第三作者或第三主编,按60%计;副主编,按50%计。
对于参编(著)者,以全书正式出版、版权页署名(或“前言”、“后记”内说明)为准,根据有效的证明材料,按实际执笔编(著)的字数计算学分。
主编、副主编、参编(著)者,不重复计算,只计最高学分。
4 发明专成功申请发明专利 3 成功申请与授权,二者不重复计算,利(著作权)只计最高学分。
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商标)2成功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者1国家专利局授权的发明专利(著作权)6国家专利局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商标)4国家专利局授权的外观设计专利者25 学科竞赛、素质能力竞赛、文化艺术展演国家级一等奖8同一项目参加不同级别竞赛获奖的,按最高学分计算。
国家级二等奖 6国家级三等奖 4国家级成功参赛者及其他奖项1.5省部级一等奖 5省部级二等奖 4省部级三等奖 3省部级成功参赛者及其他奖项获得者1市厅级或校际(区域性)一等奖2.5市厅级或校际(区域性)二等奖2市厅级(区域性)或校际三等奖1.5市厅级成功参赛者及其他奖项获得0.5校级一等奖 2校级二等奖 1.5校级三等奖 1成功参赛者及其他奖0.56 体育比赛国家级前八名者8×(1/N)其中第一名N=1,第二名N=2,第三名N=3,依次类推(N≤8)。
创新学分实施细则

创新学分实施细则创新学分是指通过参与创新型项目、活动或课程等,获得的额外学分。
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认可和激励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规范创新学分的申请和认定流程,制定以下实施细则。
一、创新学分的申请和认定对象1.本科阶段在校的全日制学生均可以申请参与创新学分项目。
2.研究生阶段在校的研究生也可以申请参与创新学分项目,但学分认定主要以本科阶段为基础,研究生阶段的认定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
二、创新学分的项目内容1.创新学分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科研项目、创业项目、社会实践项目、学科竞赛项目等。
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项目进行参与,但需符合学校相关要求和条件。
三、创新学分的申请流程1.学生通过填写创新学分项目申请表,提出参与创新学分项目的申请。
2.学生需要在申请表中详细描述项目的背景、目标、内容、计划和预期成果等,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
3.申请表经学生所在院系审核后,提交学校的创新学分评审委员会评审。
四、创新学分的认定标准1.创新学分项目的认定主要考量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2.学生需提交项目的成果报告或实践总结,并进行口头答辩或项目演示等评审环节。
五、创新学分的学分认定1.学校设立创新学分的学分制度,将申请认定的学分计入学生的学业学分中。
2.学生通过创新学分的认定,获得的学分将在学位证书中注明。
六、创新学分项目的监督和评估1.学校建立创新学分项目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评估项目的进展和成果。
2.学校将组建专门的评估团队对创新学分项目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项目绩效的重要依据。
七、创新学分项目的奖励和支持1.学校将对创新学分项目的参与者进行奖励和表彰,包括奖学金、荣誉称号等。
八、创新学分项目的推广和宣传1.学校将积极宣传和推广创新学分项目,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学校将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展示创新学分项目的成果和效果。
九、创新学分项目的持续优化和改进1.学校将定期评估和改进创新学分项目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2016届毕业生实践创新学分加分项实施细则

2016届毕业生实践创新学分加分项目实施细则一、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比)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机器人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竞赛或比赛类活动,且获得证书。
国家级一等奖8学分、二等奖7学分、三等奖6学分,省部级一等奖5学分、二等奖4学分、三等奖3学分,校级(特等3学分、一等2学分、二等1学分)或(一等奖3学分、二等奖2学分,三等奖1学分)。
二、国家各类等级考试:英语六级成绩单(≥425分)计5学分,英语四级成绩单(≥425分)计4学分;普通话考试证书:一级(甲、乙)等计4学分,二级(甲、乙)计3学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证书(MHK):四级(笔试)、四级(口试)计4学分,三级(笔试)、三级(口试)计3学分;计算机等级证书:四级计5学分,三级计4学分,二级计3学分,一级计2学分。
三、各级各类项目或课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等,通过国家级鉴定结项计6学分、通过省部级鉴定计5学分、通过市级鉴定计4学分,通过校级鉴定计3学分。
四、专利与论文:取得专利发明并获得专利6学分。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在CSSCI、CSCD、SCI、EI发表论文计4学分,核心期刊计2学分,一般期刊计1学分。
五、国家承认的专业技能或专业认证证书:人力资源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CAD证书、秘书证等国家认证的各类专业技能证书,计5学分。
六、其他省级及以上英语、文艺、体育、演讲、辩论等竞赛活动获奖均可参照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比)赛。
作品入选省级及以上的展览活动,须有文件或相关部门的证明,入选省级计3学分,入选国家级计5学分。
七、参加社会实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可计1至3学分。
八、论文署名、竞赛排名前3名者按相应级别计满学分,第三名以后均按递减1学分计算;参与课题排名前5位者均按相应级别计满学分,5名以后均减1学分计算。
九、由学院自行组织的实践创新活动等未涉及到的项目须进行单独认定,可参照认定标准执行,原则上最高不超过2学分,但需经相关学院提出方案报教务处批准后方可认定。
最新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学分认定标准

管理学院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标准财务管理专业1. 财务管理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认定范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包括以西华大学冠名的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含专利)、发明创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文体艺术、专业资格证书及其它。
(1)学术论文包括:在公开发行刊物、杂志上发表的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参编的教材、著作。
期刊论文署名前三名的认定成绩,参编教材及著作中要有署名或在出版物前言、序言等部分有对作者编著成果说明;(2)科研成果包括:学生主持或参与的纵向、横向科研课题,要求在结题表中有署名;(3)发明创造包括:在专利局注册的发明专利,要求在相关证明材料中有学生署名;(4)学科竞赛包括:学生参与的西华大学、县级及以上单位组织的各种学科竞赛。
包括“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课外科技活动竞赛、ERP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CT全国青少年外语口语电视大赛、成都市十万大中专学生“一专多能”成才活动、成都市“1+1”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竞赛,出具获奖证书,西华大学组织的竞赛必须加盖西华大学公章,只加盖部门公章的不被认定;(5)社会实践包括:学生参与的各类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支教等,要开具相关证明,加盖西华大学或市级及以上单位公章;(6)文体艺术包括:学生参与的学校、县级及以上单位等组织的各类文艺、体育竞赛等,出具获奖证书;(7)各种专业资格证书;(8)其他创新学分材料由学院教授委员会认定。
2. 财务管理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成绩认定标准以上材料,合格一项,计为财务管理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1学分。
财务管理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学分遵照相关教学计划要求执行。
工商管理专业1. 工商管理专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课程认定范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包括以西华大学冠名的学生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含专利)、发明创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文体艺术、专业资格证书及其它。
(1)学术论文包括:在公开发行刊物、杂志上发表的专业相关的学术期刊论文,参编的教材、著作。
武汉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

武汉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分”认定办法武科大教〔2016〕62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倡导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学分制改革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创业学分是指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创业训练和实践取得的智力劳动成果和其它优秀成果,或参加学术活动及修读创新创业类课程,经评审认定后给予相应的学分。
第二章创新创业学分类别第三条创新创业学分的认定范围包括: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科研训练、学科与科技竞赛、技能证书、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等。
(一) 科研成果:包括学生获得的国家级、省级科技成果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被省级以上学术会议收录的论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等;(二) 知识产权:指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三) 科研训练:指参加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四) 学科与科技竞赛:指由政府部门或行业权威机构组织的学科与科技竞赛,以及由学校组织的各类学科与科技竞赛;(五) 技能证书:指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等,以及经职业技能考核获得的各类资格证书;(六) 创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指学生自主创业,依法注册公司等实践活动,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创新创业讲座和修读创新创业课程等。
第三章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标准第四条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标准(一) 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类包括学生获得的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奖,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美术及艺术设计作品,获得的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科研成果类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标准(二) 科研训练类包括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
科研训练类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标准(三) 学科与科技竞赛类学科与科技竞赛包括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教育部主办的省部级(含)以上学科与科技竞赛;一般性行业类学科与科技竞赛。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学分认定管理实施细则

附表1
广西xxx技术学院xxxxx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学分认定标准
附表2
广西xxx技术学院xxxxx系参加实践活动申请表
广西xxx技术学院xxxxx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申请汇总表班级:指导教师
广西xxx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申请表
填表日期:年月日
附表5
广西xxx技术学院xxxxx系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汇总表班级:指导教师
附表6
xxx系组织参加的各级各类竞赛一览表
根据实际情况,当年组织的各级各类竞赛有变化的,具体以竞赛通知或文件为准。
附表7
广西xxx技术学院xxxxx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学分冲抵申请表
附表8
广西xxx技术学院xxxxx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课程任课教师变更申请表。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分获得途径及学分核定标准【模板】

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分获得途径及学分核定标准
1. 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组成员每人记4学分,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组成员每人记3学分,完成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组成员每人记2学分。
2. 创新创业课程学习。
学生选修一门教学计划中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网络课和题库课等课程,成绩合格可取得2个创新学分,创新创业课程学习最多记4学分,且不与通识教育选修课重复累计学分。
3. 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
注:在同一项目活动中同时获得两项及以上奖励的,不重复计分,只计最高分。
4. 科研及社会实践活动
发表学术论文
获得知识产权
5.其他创新创业类活动。
学生参加其他创新创业活动,由学院组织上报、创新创业教育处认定,获得1-2个创新学分。
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学分获得途径及学分核定标准

级别
国家级
省部级
校级
院、部、处级
获奖等级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注:集体获奖,按排名先后顺序等差递减 0.5 学分,到 0.5 学分后参加者每人获 0.2 学分。 六、学术讲座(上限 1.5 学分)
第3页共8页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根1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敷工资设艺料技高试术中卷0资不配料仅置试可技卷以术要解是求决指,吊机对顶组电层在气配进设置行备不继进规电行范保空高护载中高与资中带料资负试料荷卷试下问卷高题总中2体2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1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1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3术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 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申请材料

关于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申请材料审核工作的说明(学校团委认定部分)各学院团委:根据《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2011年修订)》(西大教字〔2011〕22号)的规定,学校团委负责学生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相关学分的认定工作,为使认定工作准确、及时,现将由学校团委负责认定的工作说明如下:一、提交相关学分申请材料要求(一)学术讲座1.内容:指由校学生会、校学生社团联合总会等校级学生组织组织举办,由学生个人面向学生作的各种学术讲座(包括科普讲座、公布调查结果或研究发现等)。
2.提交材料要求:讲座文稿和主办单位出具的证明等。
(二)社会实践1.内容:指参加社会实践、调查、志愿者服务等。
2.提交材料要求:相关荣誉证书(如系团队荣誉,需出具申请者为该团队成员的证明材料)、相关证明文件或相关组织出具的证明信函、志愿服务情况登记证、高质量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如系社会实践类,必须提交高质量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三)创业实践学分1.内容:指注册公司、工作室、事务所等或经认可的其他创业活动。
2.提交材料要求:工商注册执照、资助创业主体出具的出资证明材料、其他创业活动证明材料。
二、申请审核程序(一)学生提交相关材料1.填写《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申请材料审核表(学校团委认定部分)》。
2.准备相关证明材料。
3.将审核表与证明材料交学院团委审核。
证明材料提交复印件一式一份,同时提交原件备审。
(二)学院团委审核1.对学生提交的审核表和相关材料进行审查、核实。
2.不符合要求的,退还学生;符合要求的,在审核表上签署意见并注明认定学分数,加盖学院团委公章。
3.将审核通过的学生名单及审核表和相关证明材料汇总后,报学校团委审核。
(三)学校团委审核1.对学院团委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核。
2.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审核;符合要求的,在审核表上签署意见并注明认定学分数,加盖学校团委公章。
3.将相关材料返还学院团委,由学院团委返还学生。
三、审核工作要求(一)高度重视。
实践创新活动学分获得途径及学分核定标准

附件1
实践创新活动学分获得途径及学分核定标准一、科研活动
二、发表学术论文
注:全国性报刊、中文核心期刊等按照学校科技处最近文件规定执行;学术会议级别由院学术委员会认定;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三、学术成果报告/讲座
四、各级各类教学科技竞赛
注:1.若组队参赛,按排名先后顺序,等差递减0.5学分,到0.5学分后参加者每人获0.2 学分
2.对于一些竞赛项目按人数比例推出的名次,最高只能获得2个学分。
如全国大学生
英语竞赛一等奖。
3.在同一项目活动中同时获得两项以上(含两项)奖励的,不重复计分,只计最高
分。
注:1. 一般成员(限4人),按排名先后顺序,等差递减0.5学分。
2.排序中,老师第一且本科学生第二的情况,视同该学生排名第一,为第一专利权人。
注:参加社会实践团队的调查报告作者原则上为一人;集体获奖,按排名先后顺序等差递减0.5学分,到0.5学分后参加者每人获0.2学分。
七、文体活动
0.50.50.2学分。
九、各级各类认证项目途径。
创新教育学分及实践教学学分申请说明

创新教育学分及实践教学学分申请说明学院文科、艺术类专业本科最低毕业学分为:课堂教学学分150学分,实践教学学分33学分,创新教育学分4学分,详见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生手册。
一、创新教育学分创新教育学分包括竞赛、比赛、科研(发文章、做课题)、艺术创作、各级考试(计算机、英语、普通话)注意:1.本科从08级开始,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4个“创新教育学分”,本科毕业时未能完成4个“创新教育学分”者将按结业处理。
2.本科、专科超出4个学分的,可以冲抵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选修课程。
3.各类竞赛所获得的纪念奖、优秀奖、鼓励奖、组织奖等不能获得创新学分。
二、实践教学学分实践教学学分包括见习、试就业、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各类讲座和学生组织管理工作。
如:1.社团、学生组织管理工作(8分)学生担任班级干部、“两委”干部或积极参加学院各种社团活动的,表现良好者,可申请社团活动、学生组织管理工作学分。
每学期担任班级干部的同学,正职计2学分,副职计1.5学分;每学期担任“两委”干部的同学,正职计2学分,副职计1.5学分,助理、干事计1学分;每学期担任社团负责人的同学,正职计2学分,副职计1.5学分。
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一学期为1学分;参加文化博览节、艺术团、校级运动队及其他校级专业代表队者,每学期计2学分;参加学院大型活动准备以正式活动时间在两周以上者计1-2学分。
注意:担任职务时间超过一学期的同学,学分可累加,但最多不得超过8学分。
2.社会实践(2分)包括志愿者、服务社区、社会兼职、科普宣传、政策宣讲、文化传播、帮残助困、支农支教、勤工助学、社会调查、专题调研、法律援助、医疗卫生服务、技能培训、课题合作、科研攻关、科技指导、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创业实践、专业型及非专业型岗位体验。
就业型岗位体验等多种形式。
社会实践活动为2分。
社会实践时间累计达到两周(10个工作日,60小时),社会实践活动经考核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相应学分)。
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

南京工程学院文件南工教(2016) 238号关于印发《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的通知各部门、各单位:为全面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南京工程学院“关于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 (南工(2016) 1号)精神和“南京工程学院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南工教(2016) 36号)工作部署,制定了《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2.竞赛、大创计划项目、研究论文、知识产权等成果参考评分标准3.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实践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申请表4.南京工程学院创新学分置换课程学分申请表附件1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全面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南京工程学院“关于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南工(2016) 1号)精神和“南京工程学院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南工教(2016) 36号)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创新创业实践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以下简称“创新学分”)是对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与综合素质拓展活动成效的评价。
全日制本科生修读期间,以我校学生名义参加课外创新创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得成果,或开展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拓展学习与实践取得成果,按规定可获得创新学分。
第三条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的相关成果,首先按“认定”方式申请创新学分,超出毕业要求的部分方可申请学分“置换”。
“认定”是按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校规定直接申请学分;“置换”是将认定的创新学分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及学校相关规定,申请置换相关课程。
第四条对于特定的成果,除申请创新学分外,可以依据学校规定,申请指定课程考核成绩的加分奖励。
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与计算

科研项目 科研学分
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与计算
条件
国家级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参与者
省(部)级
研究成果 科研项目参与者
校级
科研成果
主持并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项目,按项目类型不同计分
主研(前4名)按集体项目比例计算获得学分
科研论文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各级报刊上公开发表文学、艺术创作,根据专业和作品类别以及载体级别 独立或主编完成学术著作(12万字以上)并公开出版
创新实践学分的认定与计算学分类型类型分支条件分值备注科研学分科研获奖国家级研究成果一等奖10二等奖研究成果一等奖校级科研成果一等奖三等奖05科研项目主持并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项目按项目类型不同计分210科研论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学校规定的权威核心刊物论文各级报刊上公开发表文学艺术创作根据专业和作品类别以及载体级别053科研著作05专利申请国家专利局专利授权创造发明技能学分国家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校级一等奖三等奖05优秀奖02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比赛第一名其余正式参赛者05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第一名第五名05第六名02参加比赛01参加校级文体正式比赛第一名第二名05第三名02第四名01第五名01第六名01破纪录可在所获名次对应的学分基础上加分世界学校05技能考核非外语专业学生15口语测试合格外语专业学生通过专业外语四级考试通过专业外语八级考试15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二级证书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二级以上证书15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员证书参加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获高级证书二级以上参加全国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获高级证书者实践学分社会实践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受到省部级表彰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提交一份社会调查报告经指导老师认可05社团活动一等奖05二等奖02三等奖01科技活动国家级个人一等奖10个人二等奖主研前4名按集体项目比例计算获得学分集体项目计算学分提高到个人项目计算学分的120
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是指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和认定,并将其纳入学生学分体系中。
为了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我校制定了本实施细则,明确了认定的标准、程序和要求,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二、认定标准1. 创新项目类别:包括科研项目、创业项目、社会实践项目等;2. 创新成果要求:成果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3. 创新能力培养:参与者应能够体现创新思维、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能力的培养;4. 创新实践时间要求:参与者应在大学期间完成创新实践活动,持续时间不少于一个学期。
三、认定程序1. 申请阶段:(1) 学生填写创新学分认定申请表,详细描述参与的创新项目的背景、目标、内容和成果等;(2) 学生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包括项目报告、成果展示、指导教师推荐信等;(3) 学生将申请材料提交至学院指定的创新学分认定办公室。
2. 审核阶段:(1) 创新学分认定办公室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认材料的完整性和合规性;(2) 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团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评估创新项目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参与者的创新能力;(3) 评审团根据评审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确定是否认定创新学分。
3. 认定结果通知:(1) 创新学分认定办公室将认定结果通知给申请者,并说明认定理由;(2) 如申请不通过,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复议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
四、认定要求1. 学分认定的最低要求:学生参与的创新项目应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否则将不予认定学分;2. 学分认定的最高限制: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多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创新学分,超过数量的创新项目将不再认定学分;3. 学分的权益:获得创新学分的学生可享受学分抵免、加分奖励等权益;4. 学分的有效期:创新学分的有效期为学生的大学学习期间,不得转移或延长。
五、其他事项1. 创新学分认定办公室应定期公布认定结果,接受学生的咨询和申诉;2. 学院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支持;3. 学校将建立创新学分认定的监督和评估机制,保证认定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大学生创新学分是指通过参与科研、创新实践等活动所获得的学分,旨在鼓励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了规范大学生创新学分的认定流程和标准,制定本实施细则。
二、认定标准1. 科研项目大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或校级科研项目,可获得相应学分。
具体认定标准如下:(1)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可获得5学分;(2)省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可获得3学分;(3)校级科研项目: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可获得2学分。
2. 创新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竞赛、创业项目等,可获得相应学分。
具体认定标准如下:(1)国家级科技竞赛:获得一等奖、特等奖,可获得5学分;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可获得3学分;(2)省级科技竞赛:获得一等奖、特等奖,可获得3学分;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可获得2学分;(3)校级科技竞赛:获得一等奖、特等奖,可获得2学分;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可获得1学分;(4)创业项目:参与创业项目并通过评估认定,可获得2学分。
3. 学术论文大学生在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可获得相应学分。
具体认定标准如下:(1)SCI、EI收录论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可获得5学分;(2)核心期刊论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可获得3学分;(3)其他期刊论文: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可获得2学分。
4. 社会实践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会调研等,可获得相应学分。
具体认定标准如下:(1)参与校内志愿者活动累计100小时以上,可获得2学分;(2)参与校外志愿者活动累计100小时以上,可获得3学分;(3)参与社会调研项目并通过评估认定,可获得2学分。
三、认定流程1. 学生申请学生在完成相应活动后,需填写认定申请表格,并提交相关材料,如项目证书、论文发表证明等。
2. 学院审核学院成立认定委员会,负责审核学生的申请材料。
审核结果需在15个工作日内通知学生。
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大学生创新学分认定是指通过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科研、创新实践等活动所获得的学分认定制度。
该制度的实施旨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和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认定条件1. 科研项目认定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项目类型:科研项目可以包括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合作项目等。
(2)项目时长:项目的时长需要达到一定要求,一般不少于3个月。
(3)项目成果:学生需要在项目中有明确的科研任务,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如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
2. 创新实践认定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实践类型:创新实践可以包括科技竞赛、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等。
(2)实践时长:实践活动的时长需要达到一定要求,一般不少于2个月。
(3)实践成果:学生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有明确的任务,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如获奖、创业项目落地等。
三、认定流程1. 申请阶段(1)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认定申请表格,并提交相应的材料,包括科研项目或创新实践的证明材料、成果证明等。
(2)学生可以选择申请科研项目认定、创新实践认定或两者同时申请,但需分别填写相应的申请表格。
2. 审核评定阶段(1)学校设立专门的认定评审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和教师组成,负责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定。
(2)评定标准包括项目的质量、学生的参与度、成果的价值等方面。
3. 认定结果公示(1)认定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1周。
(2)学生可以在公示期内对认定结果进行申诉,申诉材料需提交给认定评审委员会。
4. 认定结果确认(1)经过公示和申诉期后,认定评审委员会根据申诉情况进行最终的认定结果确认。
(2)认定结果将以书面形式通知学生,并在学校官方网站进行公示。
四、学分认定1. 认定学分(1)科研项目认定:根据项目的级别和学生的参与度,认定相应的学分,一般为2-6学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年创新实践学分申请的类别及要求
一、创新实践学分申请要求
根据《辽宁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生本科期间必须修满 2 个创新实践学分。
2012 级学生执行学生手册中《辽宁师范大学本科生创新实践学分实施方案》。
二、创新实践学分申请类别
(一)技能类
对于各种竞赛获奖证书,需提交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对于学生个人报名参加非学校统一组织的赛事并且获奖的情况,除了要交证书原件与复印件外,还要提交参赛通知和参赛结果通报的复印件。
(二)科研类
1.研究成果获奖的,需提交获奖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
2.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含本科生自主科研立项),需提交结题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教师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实验室开放项目,已经通过结题答辩的,由学校统一认定,不需要学生个人申请。
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需提交结题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
3.发表学术论文与获得专利申请的,需提交报刊或授权证书的原件、复印件(期刊封面、相关目录页、正文)以及学生证的复印件。
(三)职业资格证书类
对于职业资格(技能)证书,需提交证书的原件与复印件。
(四)课外实践类
只对参加教学计划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相关成果进行认定。
1.对于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且获得符合创新实践学分认定标准的奖项,需提交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并且要附有总结材料;
2.实践活动成果是调查报告的,要认真填写《社会实践类创新实践学分申请表》,并将相关成果用 A4 纸打印,附在申请表后装订;
3.对于参加学术报告会(是指由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或学院聘请的校外专家进行的讲座)申请创新实践学分的,首先要填写《参加学术报告类创新实践学分申请表》,并对其中一个或两个报告写出不少于 4000 字的学习体会或论文(上报材料要按“申请表—学习体会—学习记录复印件”顺序装订)。
此项申请
只限定 2012 级和 2013 级学生。
4.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需提交证书原件与复印件。
三、汇总表填写要求
(一)学号:必须在 excel 表格中选择,不得自行输入,否则学分将不能正
常记录。
姓名、年级、专业会自动生成,无需更改。
(二)项目内容:比赛名称/论文名称/证书名称及编号等填写完整。
(三)主办单位:如果是发表论文,填写刊物名称和出版年月、期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请注明国家级、省级或校级。
(四)获奖等级(成果):如果成果是“项目论文”或“实验室开放论文”,填写指导教师姓名;如果是公开发表论文,此栏应填写“第几作者”。
(五)项目类别(表格内选择代码即可):
1.学科竞赛(a-1);期刊论文(a-2);非期刊论文等(a-3);专利申请(a-4);
2.科研实践训练项目论文(b-1);实验室开放论文(b-2);本科生自主科研立项(b-3);科研获奖(b-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b-5);科研课题(b-6);
3.职业资格证书类(c-1);
4.社会实践活动(e-1);学术报告类(e-2);创新创业大赛(e-3);创业活动(e-4);
5.文体活动(f-1);
6.电子版汇总表已经设置好格式,请不要更改,以免影响打印效果。
7.汇总表中未录入学生信息的记录行,请先删除,再打印。
不明事宜请打电话:82158341。
四、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结果公示及查询
2016 届本科毕业生在校4 年中创新实践学分认定结果的汇总表,将在2016 年5 月上旬发到学院负责人,届时请负责人通知学生核对确认。
对于学生在核对中发现的问题,要由学院负责人进行汇总,统一报教务处实践科进行复核。
学生在教务处主页上查询到的创新实践学分(不含研究型课程),经学生本人确认无误后,将在学生毕业前,统一汇总到教务管理平台成绩查询系统进行毕业成绩审核。
辽宁师范大学教务处
2016 年4 月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