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深圳机场飞行区相关管理单位职责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规定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43270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f.png)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为加强机场飞行区管理,确保飞机起降安全和航空安全运行,规范机场飞行区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机场飞行区管理的基本要求机场飞行区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 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民航规章制度,确保飞行区运行安全和保障飞机起降安全;2. 保障航空器运行和航空器使用需求,促进机场飞行区全面协调和科学合理运行;3. 加强飞行区的安全管理,做好飞行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飞行区的设施设备完好;4. 保障飞行区的内部秩序,规范飞行区内各项运行和管理行为。
第三章机场飞行区管理的组织架构机场飞行区管理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包括机场飞行区局部政策、规章等文件;机场飞行区联合委员会;1. 机场飞行区联合委员会:由机场管理单位和机场航空公司共同组成,负责对机场飞行区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确保飞行区内各项活动有序进行;2. 机场飞行区局部政策、规章文件:机场管理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制定机场飞行区管理的例如进出机场、飞行区内的车辆通行规定等文件,确保飞行区内的各项运行和管理活动有序进行,做到规范管理。
第四章机场飞行区管理的安全保障机场飞行区管理应当加强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飞行区内各项运行和管理活动的安全进行,主要包括飞行区的设施设备安全、飞行区的内部秩序安全、飞机起降安全、飞机的运输和积载安全等内容。
1. 飞行区的设施设备安全:机场管理单位应当对飞行区的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飞行区的设施设备完好,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2. 飞行区的内部秩序安全:机场管理单位应当制定飞行区的公共秩序维护管理制度,规范飞行区内各项运行和管理活动,确保飞行区的安全有序进行;3. 飞机的起降安全:机场管理单位应当对飞机的起降进行严格管理,加强飞机的起降区域安全保障工作,确保飞机的起降安全;4. 飞机的运输和积载安全:机场管理单位应当对飞机的运输和积载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飞机的运输和积载的安全。
017.飞行区管理部场务岗位说明书
![017.飞行区管理部场务岗位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36607db647d27284a7351db.png)
1.基本资料2.职位关系图直接下级人数:03.工作职责3.1.在机场及飞行保障部领导的指导下负责飞行区场地管理、维护工作,确保道面的巡视,并负责飞行区围界以内的驱鸟工作和鸟害防治工作,使之始终保持适航状态,为航空器起降安全提供可靠保证。
3.2.负责机场飞行控制区道面、围界、标志线等的维护和杂草的清除。
3.3.负责飞行控制区清扫(含冰、雪、杂物)、涂刷标志以及日常的巡查、清胶。
3.4.负责本部门各种车辆、机械设备的管理,保证其性能安全可靠。
3.5.负责本部门的车辆和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二级维护工作。
3.6.负责本部门的车辆安全和技术管理。
3.7.负责跑道、联络道的每日巡视、检查、清洁工作,并做好值班记录。
3.8.负责机坪的保洁工作。
3.9.负责升降带土质地面的回填、平整和碾压工作。
3.10.负责组织实施飞行区的割草工作,确保草高不超过30cm。
3.11.承担飞行区应急抢险工作.3.12.配合助航灯光部门的检查、巡视、维修工作.做好记录。
3.13.负责飞行区鸟害防治工作。
3.14.负责对鸟类活动情况的巡视、记录,并定期对记录资料进行分析整理.3.15.负责及时报告发生鸟害的情况:填写鸟击报告,详细说明发生鸟害的时间、位置、大致高度及对飞机的影响等相关情况;尽可能地搜集和保存鸟击物证材料(如鸟类的尸体、残羽、尸骸等).3.16.负责使用驱鸟枪支设备3.17.负责航班前1小时(以当日机场航班动态为准)的不定期巡逻驱鸟3.18.负责检查机场周围环境是否有种植谷类等吸引鸟类的农作物,及时将有关情况向管理部领导汇报,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3.19.负责检查飞行区草高、鼠虫害等情况,并提出相应治理措施3.20.负责调查机场邻近地区主要鸟类的分布情况以及对航空器起降构成威胁最大的鸟类,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3.21.负责场务车辆、驱鸟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保持车容整洁、车况良好.3.2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及流程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03b30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c.png)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引言随着民航业的发展,机场飞行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飞行任务和复杂的管理需求。
为了确保机场飞行区的安全运营,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阐述。
二、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1. 管理目标机场飞行区的管理制度的首要目标是保障飞行区内飞行安全,协调飞行任务,提高机场飞行区的运行效率。
其次是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机场飞行区的运行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 管理架构机场飞行区的管理架构应该包括负责制定管理政策的管理层、负责实施管理政策的运营层以及负责监督和评估管理政策效果的监督层。
管理层应该包括机场管理方和相关行政管理机构,运营层应该包括机场飞行区管理部门和相关业务操作单位,监督层应该包括相关监管部门和第三方评估机构。
3. 管理政策机场飞行区的管理政策应该包括飞行区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紧急救援预案、飞行区管制流程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政策应该能够被有效地传达给飞行区内的所有相关人员,并且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和监督。
4. 管理流程机场飞行区的管理流程应该包括飞行任务计划、飞行任务执行、飞行任务监控、飞行任务评估等环节。
这些流程应该保证所有飞行任务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并且在飞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监控并进行评估。
三、机场飞行区管理流程1. 飞行任务计划飞行任务计划是机场飞行区管理的第一环节。
在飞行任务计划阶段,需要考虑飞行区的实际情况和运行需求,制定合理的飞行计划,明确飞行任务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流程。
飞行计划应该包括飞行任务的时间安排、飞行区的资源分配、飞行任务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2. 飞行任务执行飞行任务执行是机场飞行区管理的核心环节。
在飞行任务执行阶段,需要根据飞行计划进行具体的任务组织和指挥,确保飞行任务的实施符合要求,安全有序地进行。
飞行任务执行的关键是要进行有效的指挥和协调,确保飞行任务的完成能够符合飞行区管理政策的要求。
3. 飞行任务监控飞行任务监控是机场飞行区管理的重要环节。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内容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5fc37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f.png)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规范机场飞行区的管理,确保航空安全,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飞行区范围及分类1. 机场飞行区是指用于飞机起降、停放、滑行等活动的区域,一般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
2. 根据用途和功能,飞行区分为民用飞行区和军用飞行区。
三、飞行区管理机构1. 民用机场的飞行区管理由机场管理机构负责,军用机场的飞行区管理由军事管理部门负责。
2. 飞行区管理机构负责飞行区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
四、飞行区使用规定1.飞行区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航空局规定。
2.飞行区的使用应按照机场管理机构的规定和指导。
3.飞行区的使用应符合气象、空中交通管制和机场领航等规定。
4.飞行区的使用涉及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应严格按照指定的路线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
五、飞行区设施设备1.飞行区应安装和配备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灯光、标志、导航设备等。
2.飞行区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应按照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
3.飞行区设施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应及时报修,保证其正常使用。
六、飞行区保障1.飞行区保障包括飞行区安全保障、航空安保人员、灭火救援等工作。
2.飞行区保障应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和实施。
七、飞行区维护1.机场管理机构应定期对飞行区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安全的使用状态。
2.飞行区维护包括道面维护、设备维护、植被清理等。
八、飞行区安全1.飞行区安全是机场飞行区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
2.飞行区安全包括防火、防雷、飞机坠毁等方面的安全风险。
3.机场管理机构应制定并落实飞行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飞行区的安全运行。
九、飞行区使用1.飞行区的使用应符合机场接收航班和航班顺序,确保航班起降和停靠的有序进行。
2.机场管理机构应根据航班计划和状态,合理调配和安排飞行区资源,确保航班的正常运行。
十、飞行区卫生1.飞行区卫生包括机场场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区域的清洁和卫生保洁工作。
飞行区卫生管理制度
![飞行区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5673c2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b.png)
一、总则为了确保飞行区环境卫生,保障飞行安全,提高机场服务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机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保持飞行区环境卫生整洁,无垃圾、杂物、积水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因素。
2. 确保飞行区绿化、美化,提升机场形象。
3. 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管理职责1. 机场管理部门负责飞行区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飞行区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卫生管理工作。
3. 机场保洁公司负责飞行区环境卫生的日常清洁和维护。
4. 机场安保部门负责对飞行区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飞行安全。
四、管理措施1. 环境卫生标准(1)飞行区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区域无垃圾、杂物、积水。
(2)飞行区围界、安全区、灯光设施等无污垢、破损。
(3)绿化区域无杂草、枯枝、落叶。
2. 清洁作业(1)保洁公司应按照清洁作业标准,每日对飞行区进行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2)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清洁,如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
(3)遇恶劣天气,保洁公司应立即采取措施,清理积雪、积水等。
3. 绿化养护(1)绿化部门负责飞行区绿化植物的养护,确保植物生长良好。
(2)定期修剪树枝,清除枯枝、落叶,防止影响飞行安全。
(3)对绿化区域进行美化,提升机场形象。
4. 卫生检查(1)机场安保部门每日对飞行区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保洁公司进行定期考核,确保其工作质量。
(3)对员工进行环保意识培训,提高卫生管理水平。
5. 事件处理(1)发生卫生事件时,各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
(2)对造成卫生事件的责任人进行追责,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五、奖励与处罚1. 对在飞行区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飞行区卫生问题,影响飞行安全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机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本制度旨在加强飞行区卫生管理,提高机场服务质量,保障飞行安全。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内容范文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内容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c5982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c.png)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内容范文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机场飞行区的安全和顺畅运行,保障航空器进出港和滑行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机场飞行区的运行管理。
第三条机场飞行区应按照“安全第一、严谨高效、绿色环保、亲民便捷”的原则进行管理。
第二章飞行区管理机构第四条机场飞行区管理机构应设立专门的运行管理部门,负责飞行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当制定并定期修订飞行区管理规程,确保规程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第六条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要求,设立并配备符合要求的飞行区运行指挥员。
第三章飞行区设施设备管理第七条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对飞行区的设施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第八条飞行区设施设备管理应实行台帐管理制度,记录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情况。
第九条飞行区设施设备的维修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设备运行的正常和安全。
第四章飞行区交通管理第十条机场飞行区应在飞行区的进出口和滑行道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保证飞行器安全进出。
第十一条飞行区内的道路应保持畅通,不得设置临时障碍物。
第十二条飞行区内的车辆和行人行走应按照交通规则和相关标准进行,严禁闯红灯、超速行驶、压线等违规行为。
第五章飞行区安全管理第十三条机场飞行区应配备专门的安全巡查人员,定期巡查飞行区的安全状况。
第十四条飞行区安全管理应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第十五条飞行区管理机构应组织安全培训,提高飞行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六章应急管理第十六条机场飞行区应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七条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十八条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保障与相关机构的紧急通讯联系。
第七章外来人员管理第十九条机场飞行区应建立健全外来人员管理制度,确保外来人员的安全和顺利工作。
飞行区管理制度
![飞行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c75fe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b.png)
飞行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优化航空飞行区的使用,保障飞行安全,保障飞行区内航空器的正常飞行活动,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飞行区,包括但不限于机场、航空港、航空管制区等。
三、飞行区管理机构1.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具备合法的登记证明,经过民航管理部门的审核,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证。
2.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和管理能力,确保飞行区的良好运营和管理。
3.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确保飞行区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四、航空器进出管理1.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根据航空器的不同类型和用途,制定相应的进出管理政策。
2.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进出航空器的审查和监管,确保航空器的合法合规进出。
3.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做好进出航空器的信息登记和追踪记录,保障飞行区内航空器的安全。
五、飞行区空域管理1.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制定合理的飞行区空域划分方案,确保不同航空器的飞行活动不会相互干扰。
2.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制定飞行区内的空域使用政策,确保航空器在飞行区内的飞行活动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支持。
3.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飞行区内空域的监管和管控,防止空域的滥用和占用。
六、飞行区设施管理1.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对飞行区内的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定期对飞行区内的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3.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对飞行区内的设施进行管理和监督,防止设施的非法破坏和占用。
七、飞行区服务管理1.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为进出航空器提供便利的服务。
2.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服务质量的检查和监督,确保服务质量的合格性。
3.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加强服务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服务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八、飞行区安全管理1.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制定完整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飞行区内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 飞行区管理机构应定期对飞行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确保飞行区内的安全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深圳宝安机场飞行区道路交通安全规定
![深圳宝安机场飞行区道路交通安全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72599fc8b7360b4c2f3f6486.png)
深圳宝安机场飞行区道路交通安全规定一、航空器活动区人员管理1.1.人员进场管理1.1.1 任何人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物品经通道,大门,进入机坪。
工作用品,如工具箱、包等,必须经护卫人员检查后方可带入。
1.1.2 所有在机坪从事保障作业的人员,均应当按规定佩戴有效通行证件,穿着工作服,并配有反光标识。
1.1.3 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走,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人员在机坪上穿行。
1.1.4 未经批准,任何人员不得在机坪内从事与保障作业无关的活动。
1.2 深圳机场航空器活动区内驾驶车辆的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1.2.1 持有有效的中国民用机场航空活动区机动车驾驶证, 1.2.2 持有有效的深圳机场控制区通行证件,1.2.3 未持有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驾驶证的驾驶人员,不得在航空器活动区驾驶机动车辆,特殊情况下,需要驾驶车辆进入航空器活动区的,应当到控制区监察室办理相关手续,报机场公司当日值班经理审批后由责任单位负责引导。
1.3 航空器活动区驾驶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3.1 不得涂改、伪造、挪用、转借或骗取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号牌、驾驶证、行驶证、车辆通行证, 1.3.2 不得使用涂改、伪造、挪用、骗取或失效的机动车号牌、驾驶证、行驶证、车辆通行证,1.3.3 携带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驾驶证, 1.3.4 驾驶机动车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1.3.5 驾驶车辆时应当自觉接受值勤人员的查验、指挥, 1.3.6 按照机场管理机构指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年度审验,未按规定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不得在航空器活动区驾驶机动车,1.3.7 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1.3.8 不得驾驶与所持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相符合的车辆, 1.3.9 驾驶车辆在停机位范围内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1.3.10 确保车辆与前车保持足够安全距离,1.3.11 确保车辆与所拉载的拖车及所载货物稳固系妥,1.3.12 未熄火的车辆,驾驶员应当随车等候。
飞行区人员进入管理制度
![飞行区人员进入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3bd1cd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9.png)
一、总则为加强机场飞行区的安全管理,确保飞行区运行安全、有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机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机场飞行区内所有工作人员、参观人员、维修人员、施工人员等需进入飞行区的人员。
三、管理职责1. 机场飞行区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飞行区人员进入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机场各相关部门按照本制度要求,负责本部门人员进入飞行区的管理。
3. 飞行区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入飞行区的人员进行审核、登记、引导和监督。
四、进入飞行区要求1. 进入飞行区的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通行证。
2. 通行证由机场飞行区管理部门统一发放,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单位、职务、有效期等。
3. 通行证有效期内,进入飞行区的人员须遵守本制度及飞行区相关规定。
4. 未经批准,严禁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进入飞行区。
5. 进入飞行区的人员应服从飞行区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得擅自进入限制区域。
五、进入飞行区程序1. 人员进入飞行区前,需向飞行区管理部门提交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入。
2. 飞行区管理部门对申请人员进行审核,确认其符合进入条件。
3. 飞行区管理部门发放通行证,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
4. 人员凭通行证进入飞行区,接受安全检查。
六、安全管理1. 飞行区管理人员负责对进入飞行区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进入飞行区的人员应遵守飞行区安全管理规定,不得进行危害飞行区安全的行为。
3. 飞行区管理部门定期对进入飞行区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七、违规处理1. 未经批准擅自进入飞行区的人员,一经发现,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进入飞行区的人员违反本制度及相关规定的,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飞行区管理部门有权予以制止,并追究相关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由机场飞行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飞行区卫生管理制度
![飞行区卫生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159b8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2.png)
飞行区卫生管理制度一、背景飞行区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飞行区内员工和乘客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飞行区是指飞机气动着陆和起飞的区域。
二、目的1. 保障员工和乘客的健康安全2. 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3. 提高飞行区环境卫生质量4. 保护周边环境三、内容1. 飞行区卫生管理责任1.1 飞行区管理单位应当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明确卫生管理责任人员,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飞行区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并实施卫生管理制度,每年复审一次,做好卫生管理程序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 飞行区卫生设施2.1 飞行区应当配备完善的卫生设施,包括洗手间、垃圾箱等,保障工作人员和乘客的清洁健康。
2.2 飞行区应当定期对卫生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3. 飞行区卫生管理制度3.1 飞行区卫生管理制度应当包括环境卫生、饮食卫生、个人卫生等内容,确保飞行区内的卫生安全。
3.2 飞行区应当制定应急卫生处理措施,做好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4. 飞行区卫生检测4.1 飞行区卫生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飞行区进行卫生检测,确保卫生安全。
4.2 对可能造成危害的卫生问题应当及时处理并公布处理结果。
5. 飞行区卫生宣传5.1 飞行区应当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乘客对卫生安全的重视程度。
5.2 飞行区应当定期举办卫生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安全意识。
6. 飞行区卫生监督6.1 卫生监督部门应当对飞行区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6.2 飞行区卫生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向监督部门报告卫生管理工作情况,并接受监督部门的监督。
四、结论飞行区卫生管理制度是保障飞行区内员工和乘客健康安全的重要管理制度,应当得到飞行区管理单位的高度重视和落实。
只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执行,才能确保飞行区的卫生安全和健康发展。
以上是飞行区卫生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希望有所帮助。
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岗位
![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岗位](https://img.taocdn.com/s3/m/f38c1b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19.png)
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岗位
机场飞行区管理部通常负责机场飞行区域的规划、协调、安全和效率。
以下是在机场飞行区管理部门中可能涉及的一些主要岗位:
1.飞行区管理人员:飞行区经理:负责整个飞行区域的管理,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
2.飞行区主管:协调和监督飞行区的日常运营,确保飞行区的安全性和顺畅运作。
3.航空安全专业人员:安全经理:负责协调和执行飞行区的安全标准,确保飞行区域的操作符合国际和国家的安全法规。
4.安全主管:负责实施和监控飞行区的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培训。
5.航空运营人员:运营经理:负责协调和优化飞行区域的运营活动,包括航班调度、协调地勤等。
6.运营主管:处理航班运行中的具体问题,确保运营的顺畅和高效。
7.航空标志与灯光工程师:标志与灯光主管:负责机场飞行区的标志和灯光系统的规划、安装和维护,确保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飞行区可见性。
8.航空通信导航系统(CNS)专业人员:CNS主管:负责飞行区通信、导航和监视系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符合适用标准。
9.应急响应团队:应急响应经理:负责协调飞行区域的应急响应计划,包括危机管理、救援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10.航空地面服务:地勤经理:负责协调和监督地勤服务,包括飞机地面操作、航空燃油服务、行李处理等。
11.航空数据分析与规划:数据分析师:通过分析飞行区域的数据,提供关
键的性能和效率改进建议。
这些岗位在机场飞行区管理部门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确保航空活动在安全、有序、高效的环境中进行。
这些岗位的具体职责可能因机场规模、国家法规和运营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飞行区场地管理制度
![飞行区场地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f2e072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7.png)
飞行区场地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确保飞行区场地的安全运营和良好管理,保障飞行员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飞行区场地的管理单位,包括但不限于民用机场、军用机场、通用机场、航空俱乐部等相关单位。
1.3 飞行区场地管理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本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1.4 飞行区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共同维护飞行区场地的安全和秩序。
二、飞行区场地管理2.1 飞行区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管理流程,确保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2.2 飞行区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制定飞行区场地规划方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批,明确飞行区场地的区域划分和用途规定。
2.3 飞行区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建立飞行区场地档案,记录飞行区场地的基本信息、管理情况和历史资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4 飞行区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巡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飞行区场地的安全运营。
2.5 飞行区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建立飞行区场地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保障飞行区场地的安全和秩序。
2.6 飞行区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飞行区场地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2.7 飞行区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建立飞行区场地事故应急预案,定期组织事故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三、飞行员管理3.1 飞行区场地管理单位应当对飞行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飞行员符合相关的资质和训练要求。
3.2 飞行员应当遵守飞行区场地的规章制度和相关规定,严格遵守飞行程序,确保飞行安全。
3.3 飞行员应当保持良好的飞行状态和身体状态,定期进行体检和培训,提高飞行技能和飞行安全意识。
3.4 飞行员应当遵守飞行区场地的飞行密码,确保飞行数据的保密和安全。
3.5 飞行员应当遵守飞行区场地的航线规划和起降程序,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障飞行任务的顺利进行。
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管理办法(2024年)
![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管理办法(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7372bf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4.png)
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管理办法(2024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5.13•【字号】•【施行日期】2024.05.13•【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管理办法(2006年3月27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148号发布2024年5月1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61号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以下简称机场)地区的管理,促进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保障机场的安全运行和正常秩序,维护驻场单位、旅客和货主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机场地区以及与机场运营相关的规划建设、安全运营、净空保护、环境保护等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定义:(一)机场管理机构,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成立的负责机场日常运营管理的法人组织,即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二)机场地区,是指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机场专用区域,包括机场围墙、围栏或者其他围界设施以内的区域以及围界设施以外的城市航站楼区域;(三)机场规划用地,是指经批准的机场总体规划依法划定的土地,包括导航、通讯台(站)及其相关附属设施的土地;(四)机场控制区,是指根据安全需要在机场内划定的进出受到限制的非公共区域,包括候机隔离区、航空器活动区等区域;(五)机场净空,是指为保障民用航空器的运行安全,根据民用航空法律、法规和民用航空技术标准规定的机场障碍物限制图要求划定的空间范围和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的环境要求;(六)驻场单位,是指在机场内从事航空运输、管理、服务的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
第四条深圳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应当将机场建设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市政府设立深圳市航空港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空港委),空港委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空港办),负责对机场的统一管理,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93672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3.png)
机场飞行区管理制度一、总则1. 为了保障机场飞行安全,规范飞行区管理行为,提高机场运行效率,促进航空事业的发展,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机场内的飞行区管理,包括起降区、滑行道和停机坪等区域的管理。
3. 机场飞行区管理实行专人负责、程序化管理、规范操作的原则。
二、机场飞行区管理组织架构1. 机场飞行区管理由机场运行部门负责,设立专门的飞行区管理办公室。
2. 飞行区管理办公室设立飞行区主管和副主管,负责整个飞行区管理工作。
3. 机场飞行区主管负责起降区运行管理工作,包括起降区的协调、调度、指挥和监督。
4. 机场飞行区副主管负责滑行道和停机坪的运行管理工作,包括滑行道和停机坪的协调、调度、指挥和监督。
5. 机场飞行区管理办公室设立飞行区运行监管人员,负责监控飞行区运行状态,及时处置各种紧急事件。
6. 机场飞行区管理办公室设立飞行区服务人员,负责飞行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三、机场飞行区管理流程1. 机场飞行区管理采用“管制指挥、协调合作、程序化操作”的管理模式。
2. 机场飞行区主管负责制定起降区运行计划,包括起降航班计划、跑道使用计划等。
3. 机场飞行区副主管负责制定滑行道和停机坪的使用计划,包括滑行道和停机坪的分配及使用时间的合理安排。
4. 飞行区管理办公室与航空公司、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等进行协调合作,制定飞行区运行方案。
5. 飞行区服务人员负责飞行区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地面清洁、标志灯维护、排水渠清理等。
6. 飞行区运行监管人员负责监控飞行区运行状态,及时处置各种紧急事件,包括飞行器故障、恶劣天气等。
7. 机场飞行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飞行区运行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调整和优化运行计划。
四、机场飞行区管理规定1. 飞行区内严禁乱堆杂物,严禁乱停乱放,确保起降区、滑行道和停机坪通畅。
2. 飞行区内严禁烟火、爆炸物品,严禁非航空人员私自进入机场飞行区。
3. 飞行区内严禁酒驾、毒驾,严禁酗酒和吸毒。
深圳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
![深圳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33bee90b14e852459fb572b.png)
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安全管理委员会文件关于印发《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的通知机场各部门、各下属单位、民航深圳空管站、南方航空(深圳)分公司、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东海航空公司、翡翠航空公司、海南航空(深圳)分公司:根据《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管理规定》(总局令第191号)和中南局第9号《航空安全指令》,修订了《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
经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安全管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此通知。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八日主题词: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通知抄送:安全管理委员会领导、民航深圳监管局、各航空公司驻深营业部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安全管理委员会 2009年7月28日印发拟稿:刘立欢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在不停航情况下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飞行区及航站区的施工(以下简称不停航施工)安全、顺畅、有序,确保施工期间机场处于适航状态,依照民航局《民用机场安全运行管理规定》和中南地区管理局《航空安全指令》,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不停航施工管理。
第三条不停航施工是指在机场不关闭或者部分时段关闭并按照航班计划接收和放行航空器的情况下,在飞行区内实施工程施工。
不停航施工不包括在飞行区内进行的日常维护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指不停航施工的项目主要是指:(一)飞行区土质地带大面积沉陷的处理工程,围界、飞行区排水设施的改造工程等;(二)跑道、滑行道、机坪的改扩建工程;(三)扩建或更新改造助航灯光及电缆的工程;(四)影响民用航空器活动的其他工程。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部门职责(一)飞行区管理部职责:1、负责对建设单位上报的不停航施工申请审核、会签和上报机场管理机构安全管理部门审核。
2、负责同建设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当建设单位为飞行区管理部时,应同施工单位签订)。
3、负责组织空管部门、机场管理机构安全管理部门、控制区监察室、指挥中心、护卫消防站、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共同审核施工组织管理方案、施工安全措施和各类应急处置预案。
飞行区运营管理具体工作
![飞行区运营管理具体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2c3e8e2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f.png)
飞行区运营管理具体工作1. 飞行区管理职责飞行区运营管理是指对航空公司、航空器、机场设施设备和空中交通的运营进行监管和管理的工作。
飞行区管理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管理:负责制定和实施飞行区安全管理政策和规定,确保飞行区的安全运营。
包括制定安全程序、执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处理安全事件等。
•运行监管:监督和管理飞行区的运行情况,确保航空公司和航空器遵守运行规定和操作程序,做好航班运营和机场安全等工作。
•资源调度:负责对飞行区的运行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包括航班时刻表安排、停机位分配、机位资源管理等。
•空中交通管理:协调和管理飞行区的空中交通,确保航班的顺利起降和空中交通的安全有序。
2. 飞行区运营管理具体工作内容2.1 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和实施飞行区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程序、事故处理程序等。
•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审核和管理供应商、承包商和合作单位的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其安全工作符合要求。
2.2 运行监管工作•监督和审查航空公司的运行规范和操作程序,确保其符合法规要求和运行标准。
•审核和监督航空器的运行状况和飞行员的合格证书,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监测和分析运行数据,定期评估飞行区的运营状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3 资源调度工作•制定航班时刻表,进行时刻表的协调和调整,确保航班的有序运营。
•安排和管理停机位资源,根据航空公司的需求,进行停机位的分配和调配。
•管理机位资源,确保机位的管理规范和使用效率。
2.4 空中交通管理工作•协调和管理飞行区的空中交通流量,确保航班的起降、进近、离场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监控和指导飞行区的雷达系统和空中交通控制系统的运行,保障其正常工作。
•处理空中交通冲突和突发事件,采取措施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有序。
3. 总结飞行区运营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飞行区管理者需要承担安全管理、运行监管、资源调度和空中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机场飞行区相关管理单位职责
一、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安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机场公司安全管理部)
(一)监督、检查、指导飞行区管理部对飞行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负责协调、研究有关飞行区安全管理的重大问题。
(三)负责飞行区基础设施合规性检查与监督整改。
(四)负责调查处理情节较严重的飞行区不安全事件。
(五)负责本手册的维护管理,定期检查、评估本手册的执行情况。
二、深圳市公安局机场分局
(一)负责深圳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通行证、驾驶证的核发、回收。
(二)负责组织对已申领深圳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年度检验或临时检验。
1
(三)负责深圳机场航空器活动区地面重大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负责对机场各生产保障单位的危化品、管制物品管理情况开展检查、监督。
(五)负责接收机场各区域审核单位提交的控制区生产作业使用危化品、管制物品审核备案资料。
(六)负责对违反危化品、管制物品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人员依法予以处理。
三、新闻中心
(一)媒体拍摄、采访的准入审核。
四、飞行区管理部
(一)负责飞行区适航保障(道面管理、灯光保障、鸟击防范)与管理,依据行业技术标准对航空器活动区实施管理与维护工作。
(二)负责飞行区物理围界、消防管网、供电照明、供排水等设施设备的巡视和维护管理工作。
1
(三)负责飞行区排水系统与雨排水泵站的维护与管理。
(四)依据国家、行业要求对飞行区施工与不停航施工管理。
(五)负责飞行区安全、服务管理,承担机场安委会下设机坪运行安全暨外来物管理专项领导小组、鸟击防范专项领导小组及跑道安全专项领导小组三个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职责。
(六)负责对进入飞行区的设备(车辆、非机动车及无动力设备)进行准入审核与管理,负责深圳机场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年度检验合格标志的核发。
(七)负责航空器活动区机动车驾驶证的申领考试和年度审验,对内场驾驶员实施管理。
(八)负责飞行区管制物品准入审核和管理,并对各单位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飞行区管理部各部主要涉外业务
部门名称主要涉外业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