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600字)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600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数据的能力;2、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
所以让那些掌握较好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对于其他同学来讲,能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的学会。
3、自主探索:具体计算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
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让学生搞清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4、巩固练习设计的最优化: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
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
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
同时根据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集体议一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
还有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没有进一步让学生归纳总结。
我想了有了失败,才会去找原因,才会去思索,才会不断去实践,这样在实践反思中不段磨练自己,锻炼自己。
第二篇: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1800字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花溪小学魏婷婷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课本第78、7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愉悦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探索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竖式的简便写法,体会计算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计算的快乐,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1、《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算理正确计算,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课堂上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方法和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上。
一、努力之处1.沟通联系促进迁移课堂开始我设计了几道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题,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在相乘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先末尾的0可以不看,直接和一位数相乘,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们多数会做,但是在叙述方法是语言不够严谨完整,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创设情境探索新知课堂开始我创设生活情境:“王老师就想去买电扇.于是他带了1000元钱来到了商店.电扇每台350元,王老师带的钱够用吗?请学生积极想办法帮王老师解决问题。
我先让学生估算后在尝试,然后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先尝试用竖式笔算,再让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
但是学生由于受数位对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只有5个孩子是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于是我引导大家比较发现两种算法的不同,喜欢哪一种?了解体会简便算法的优越性,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较合理。
这样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提醒学生“书写积的时候应注意是什么?”一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二要注意积末尾的个数,整堂课让学生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层层训练综合运用本节课的内容不多,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要达到正确计算的目标需要加强练习。
练习中不仅有基础的笔算题目,还有解决问题的内容,学生在练习交流中理解算理,强化算法。
小学四年级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在三年级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我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
学生这些年来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四位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由此再引出例题160*30,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
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是有些中下面的学生还是采用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待我课后个别辅导。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1 / 1。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学生这些年来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本课时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复习铺垫。
设计了6道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题,目的是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在相乘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先末尾的0可以不看,直接和一位数相乘,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二、是探究部分,重点是第二种算法的探究,呼应了铺垫部分的口算方法,学生对第一种算法是没有困难的,预设能有个别学生有第二种算法的想法,如果没有,就借助口算方法迁移过来,让学生讲口算方法运用到笔算中去。
三是综合运用,在练习中,我安排了几个层次:先是基本练习,再是运用练习,最后是安排了一道拓展题,本堂课的所学的重点知识有个大概的总结,还能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延伸,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让学生说出口算方法,但实际教学中还不够强化口算的方法。
引出例题280×3,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估算后在尝试,你能用竖式笔算吗?这个问题问得不好,笔算两个字,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由于受数位对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的生成很少,没有一个学生是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应该这样问: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280×3的正确的积吗?这样一问,学生的生成可能会有好多,笔算的简便算法可能也会有的,再让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
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较合理。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回顾这节课,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巧用知识迁移,学生自主建构认知。
知识迁移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牢固掌握已学的知识,并用这些知识去分析、探讨相似内容的知识,即用已知来探讨未知。
本节课并没有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而从口算乘法迁移到笔算乘法,小组讨论口算方法和笔算方法进行类比,把过去遇到的知识技能用到将来可能遇到的情景中去,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水平,是课新程理念最好的体现。
二、对知识由理解向表达的迁移。
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表达是语文学科中的事,与数学无关。
其实不然,理解是掌握知识的前提,而表达则是掌握知识情况的标志。
对知识和技能来说,理解知识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首要条件和前提,而对知识、技能的表达则是人们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标志。
任何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如果一个人不能将知识表达出来,是不能算是对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的,尽管对知识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
本课并没有直接出示例题中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提问题,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较好的解决了许多学生似懂非懂、思路不清晰的问题。
三、由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数学活动有三个层面:直观感知层面、认识理解层面、结合生活综合运用层面。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和知识,而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在综合运用层面,本课创设了数学王国的情境,以数学王国为主线,让学生经历了数学门诊、选择超市、设计广场三个画面,课堂的趣味性浓了,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尤其是设计广场这一环节,真的是波澜起伏,孩子们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不足之处:1、学生在做两个乘数末尾都是0的乘法算式时,容易漏写0。
2.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因数末尾的0对错位。
6.7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6.7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乘法算式中0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算式中0的运算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发现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特点。
(2)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总结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中0的运算规律,总结规律。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出错误和不足。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价格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该如何计算?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尝试、总结,使学生掌握了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和运算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特别是学生尝试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并总结计算方法的过程。
这个环节是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观察和发现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特别是那些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例子。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大花岭小学秦丽本节课开头就铺设了一些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题,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为新课做好铺垫,达到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需求的目的。
接着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列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算式。
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小组交流,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乘法经验,探究简便的笔算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了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计算过程、算理的重点讲评。
用好教材。
我课中注重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和在探索中学习知识,整堂课我不是在教教材,而是在用心使用教材,尊重教材,能站在课改新理念的高度上去使用教材。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本节课我教学例题5和6时,先让学生充分的进行自主探索的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算法,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知识,懂得了计算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因数中间有“0”时,如果有进位上来的数,则用0加上进位的数当做积;如果没有进位,则要记得用0占位。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看第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课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字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容易,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学生在做两个乘数末尾都是0的乘法算式时,容易漏写0:是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因数尾的0对错位:三是个别学生在学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后,会与之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没有0的乘法混淆,造成竖式对错位以致计算结果也出错。
注重培养字生良好的字习习惯。
比如1、让学生提前预习2、做课前准备。
3、课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4、抓好课堂纪律。
练习训练有针对性。
每个知识环节我都精心设计相应的知识来巩固新知识,让竽生在芓中乐在快乐中军握了数字知识,虽然只有四十分钟,学生却学到很多数学知识。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在教授《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个课程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反思。
首先,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这个题目的概念理解不清楚。
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了混淆末尾有0的乘数和末尾有0的乘积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我在给出题目时没有明确强调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明确地解释这两个概念,让学生对它们有更清晰的理解。
其次,我在讲解解题方法时没有提供足够的例子和练习机会。
学生对于这个题目的解法不够熟悉,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
我意识到应该增加更多的例子和练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巩固所学的知识。
下次我会设计更多的练习题,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另外,我还发现有些学生在解题时没有用正确的步骤和顺序。
他们可能会直接乘以一个带有0的数字,并得出错误的答案。
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提醒学生首先要将乘数分解成一个10的倍数和一个整数。
这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并避免错误。
下次我会在讲解时特别强调这个步骤,并提醒学生按照正确的顺序解题。
最后,我还发现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给出的条件。
他们可能会漏掉末尾有0的乘数这个条件,导致解题过程出现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仔细阅读题目或者忽略了一些关键信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鼓励他们在解题前先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的条件和要求。
综上所述,教授《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个课程时,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反思。
通过这个教学反思,我意识到需要更加明确、详细地解释概念和步骤,提供更多的例子和练习机会,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是让学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因此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计算课,不但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综合整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数据的能力;2、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
所以让那些掌握较好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对于其他同学来讲,能起到示范作用,教学反思《《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使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的学会。
3、自主探索:具体计算时,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
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
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让学生搞清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4、巩固练习设计的最优化: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
有目的性的练习就是要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
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的练习意义,确保一步一个脚印,步步到位。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练习的优化。
同时根据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集体议一议,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智慧的缺少,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
三年级数学下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的教师个人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在三年级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我根据我班同学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
同学这些年来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四位的影响,绝大多数同学在接受因数末尾优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同学说出口算过程。
由此再引出例题160×30,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同学自身试着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同学自身评一评。
通过比较大多数同学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
在课堂上我让同学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同学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要使同学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同学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容易,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乘法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如800×90,40×205,不能熟练的将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有的同学没有依照简便的算法计算,把0也参与运算,这可能与我上课时没有重点强调笔算的书写格式有关。
另一种情况是,计算后在末尾添上0的个数不正确,如120×70,只在末尾添上一个0,原因可能是计算1 2 0×7 0时,末尾有2个0,但是这两个0在同一列上,而在以前的加法中,0加0得0,就顺手移下一个0,这与上课时没有重点提醒有关,需要在课后的练习中加以提醒。
本课的一个难点在于理解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课中很多同学的解释是,因为末尾有2个0,所以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再没有多余的理由,认为这是自然而非常明白的,于是我问道:你能来验证这一结果是正确的吗?让同学充沛的进行交流,通过多种方法如采用最基本的乘法步骤进行计算,初步培养同学的猜疑和探究精神。
因数末尾和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因数末尾和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因数末尾和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在三年级已经有所理解,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运算。
多数学生在承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比拟困难,因为学生以前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
为了打破这一难点,在开场新课前我先加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的口算练习,并以“16×30”和“160×3”为例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由此再引出例题160×30,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
通过比拟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
但并不理解这种简便算法的.根据,很多学生的解释是:因为末尾有2个0,所以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是很自然的,再没有多余的理由。
于是我引导学生进展充分的进展交流:师:我们在计算时实际是算的什么?生:16×3=48师:假如要算160×3需要怎么办?生:再用48×10=480师:那要算160×30还需要再干什么?生:再用480×10=4800通过这种讨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种简便计算方法的算理,再通过说理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拟容易,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暴露出了以下问题:首先是乘法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如计算180×50不能纯熟的将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二是有的学生没有按照简便的算法计算,把0也参与运算,尤其是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时候,有个别学生就让一个因数末尾的0进展计算;三是,计算后在末尾添上0的个数不正确,如120×70,只在末尾添上一个0,原因可能是计算120×70时,末尾有2个0,但是这两个0在同一列上,而在以前的加法中,0加0得0,就顺手移下一个0,这与上课时没有重点提醒有关,需要在课后的练习中加以提醒。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在数学教学中,乘法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针对乘法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个常见问题:当乘数的末尾有0时,如何进行计算?这篇文章将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反思乘法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方式。
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小学生而言,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乘法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乘数末尾有0的情况,例如:20×5、30×4等等。
对于这种情况,一些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针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拆分乘数的方式,将乘法转化为更简单的计算。
例如,当计算20×5时,可以将20拆分为2×10,然后在计算过程中用2×10×5来代替原来的乘法式。
这样,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计算出结果。
其次,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到乘数末尾的0对结果的影响,即在乘法运算中,每增加一个0,结果就会多出一个0。
通过这一观察,学生可以在计算过程中很快地得出结果,提高计算效率。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仅仅通过这些策略可能并不能完全解决学生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问题上的困惑。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乘法运算能力。
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目,让他们通过练习来体会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或解题思路的整理,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乘法运算的整体认识和掌握。
除了在教学中关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问题,我们还需要注意从教材编写和教学辅助资源的角度来提供更多的支持。
教材中可以设计一些有关乘数末尾有0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配套的教学视频或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可以生动地呈现乘法运算中乘数末尾有0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教学反思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教学反思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困惑和难度。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进行深度思考和教学反思,以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问题定义和深度评估1. 困惑和难度的源头在教学中,学生面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难度。
这一情况的源头可能包括:- 学生对因数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学生对数学运算规律和方法掌握不够熟练- 学生对数学问题解题思维缺乏灵活性和逻辑性2.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上述源头,我们需要解决:-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因数的概念和性质- 如何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运算规律和方法的熟练度- 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灵活性和逻辑性二、深入探讨和教学反思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因数的概念和性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引导思考和提出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因数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让学生分解数,找出其所有的因数,从而引导他们理解因数的概念和性质。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思考因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加深他们对因数的理解。
2. 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运算规律和方法的熟练度除了深入理解因数的概念和性质外,学生还需要掌握数学运算规律和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练习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运算规律和方法的熟练度,从而更好地应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
3. 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灵活性和逻辑性除了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外,学生还需要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样化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提升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总结回顾和个人观点通过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提升他们的运算规律和方法熟练度,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逻辑性。
乘数末尾有0乘法教学随笔反思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乘数末尾有0乘法教学随笔反思乘数末尾有零的乘
法
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是指在乘法运算中,其中一个乘数的末尾是零的情况。
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和数学问题中并不罕见,因此有必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教学。
首先,对于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到一个重要的规律:当乘数的末尾是零时,乘积的末尾也是零。
这是因为乘法运算实际上是乘数逐位进行相乘、相加的过程,乘数末尾的零会使得结果的末尾也是零。
这个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的。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实际例子来解释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例如,对于一个三位数乘以10的乘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10拆成10的1次方和0,这样可以简化乘法运算为将原数的每位数后面加上一个零。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分解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理解运算的实质。
此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应用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
例如,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时,可以引导学生将长度和宽度进行乘法运算,然后根据乘数末尾有零的规律,在结果末尾加上一个零得到最终的面积。
总的来说,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不仅仅是一种数学运算规律,还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这种乘法。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乘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在教授乘法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因数末尾有零会给学生带来困
惑的问题。
因此,我计划对乘法教学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我意识到在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因数末尾有零的情况。
我会
提前告知学生,当因数中存在零时,乘法的结果末尾一定会有零。
例如,当计算10乘以20时,学生就可以预先知道结果一定是以零结尾的。
这样的提醒可以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有更多的准备。
其次,我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他们通过多实践来掌
握处理因数末尾有零的方法。
我会设计一些针对这种情况的练习题,
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演示,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相关的计
算技巧。
此外,我还会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总结和分享一些解决因数
末尾有零的乘法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便他们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另外,为了增加学生对乘法的兴趣和动力,我会设计一些趣味性
的活动和游戏,使乘法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例如,我可以组织学生
进行乘法竞赛,让他们在竞争中积极参与学习,并通过这样的活动激
发他们对解决因数末尾有零问题的兴趣。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乘法。
我会推荐一些优质的
乘法教学资源和习题集,供学生自愿选择和参考。
同时,我也会和家
长进行密切沟通,让他们了解因数末尾有零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在家
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我相信学生们将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因数末
尾有零的乘法问题。
他们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地计算出带有
零的乘法结果,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自信心。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1.12.23.3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渗透内容少了些还需要加强提高,一个因数末尾有的乘法教学设计及反思,说一说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2017-08-12 15:35:27 | #1楼《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教学反思本课时主要内容:一个因末尾间有零的乘法。
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并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不知不觉地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做学习的主人。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探索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和交流活动,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逐渐领悟数学,开阔思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第一个点,学生列出算式后,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尝试计算,探索计算方法(估算和笔算,笔算有两种方法),然后合作交流各自的算法(方法一和方法二)。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多种算法,体现了算法多样性,经历了笔算乘法方法的得出过程。
学生积极性很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再次,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从整体上来说,本节课学生掌握的还可以,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情景导入这环节用的时间多了,导致后面进行巩固练习的时间仓促,学生练习少,没有达到巩固的效果。
渗透内容少了些,还需要加强提高。
计算中个别学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会对症下药,争取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三年级《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以因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乘法为主,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是探究竖式的简便写法。
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笔算。
首先要使学生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其次是要让学生利用这种特殊性简便计算相关问题。
所以在新课开始时,我通过教材提供的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列出了两道算式604×8,280×3的题目,使学生充分回忆“0”的特殊性(0乘任何数都得0)对于末尾0个数的确定,采用了让学生先判断,再说明理由,最后大家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
总之,经此设计进行教学后,学生理解了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算理,掌握了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中间有0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比较难,要注意提醒学生0乘任何数都等于0。
及时跟上练习。
末尾有0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容易出错,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漏写乘数后面的0。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练习,使学生做到熟能生巧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学生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优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
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主动性。
大胆放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意精讲多练,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研讨、交流,让他们进行思维的碰撞,自己得出胜利的果实。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人教版三上数学课程第七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中的一个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爱读书、爱思考的好习惯。
本课时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复习铺垫。
设计了6道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题,目的是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在相乘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先末尾的0可以不看,直接和一位数相乘,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二是探究部分,重点是第二种算法的探究,呼应了铺垫部分的口算方法,学生对第一种算法是没有困难的,预设能有个别学生有第二种算法的想法,如果没有,就借助口算方法迁移过来,让学生讲口算方法运用到笔算中去。
三是综合运用,在练习中,我安排了几个层次:先是基本练习,再是运用练习,本来是安排两道解决问题,后因时间关系,第二题没有练习,最后是安排了一道拓展题,作为本节课的课堂总结。
因为我本次尝试的是拓展式课堂总结,拓展式课堂总结不仅能使学生对本堂课的所学的重点知识有个大概的总结,还能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延伸,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本人课堂教学的水平有限,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不足。
如:在探究第二种算法时,学生已经说到可以先把因数末尾的0不看,教师应该直接就可以导入第二种算法,而我却没有好好抓住这一环节,又回到原点,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这种口算方法运用到笔算中去,这样做,虽然从学生的讨论结果中了解到许多学生的想法,也就是他们思维的原形,但是,就整个课堂环节而言,浪费了时间,从而导致了后面安排的练习题没有时间完成了。
另外,作为一名有着近十年教龄的教师来说,教学的板书没有事先设计好,实则是不应该的,课前的
准备也做得不够充分,当在课堂上想要一支黄色的粉笔时,却急急忙忙找不到,就随便用一支蓝色的粉笔写了课题,导致板书看起来有点花。
通过本次上课,我又学习到了许多,比较常态的课,我们注重的还是实效,平时的课堂应该要加快节奏,使学生要在课堂上吃得更饱,四十分钟要上出八十分钟的效果,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一天比一天更会学,学到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