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汇总(新)

合集下载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论
实验原理:在空气中添加一种化学物质,使氧气与该物质反应,从而测定氧气的含量。

本实验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为亚硝酸钠(NaNO2)。

实验步骤:
1.取一个小瓶子,加入5mL的NaNO2溶液。

2.将空气吸入瓶子中,使其充满瓶子,然后将瓶子口用瓶塞封住。

3.摇晃瓶子,使NaNO2与氧气反应。

4.将瓶子倾斜,使反应液沿着瓶口流出,直到液体停止流动。

5.将瓶子中的反应液过滤,并用酸碱指示剂检测反应液是否酸性或碱性。

6.根据反应液的酸碱性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结果:反应液呈现深红色,说明其中有足够的氧气,氧气含量较高。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断这份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

氧气是空气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人和动物呼吸所必需的气体,也是燃烧物质的重要成分。

因此,保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对于人类和环境都至关重要。

本实验使用的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在实验室或者户外进行,对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1 -。

检测氧气含量实验报告(3篇)

检测氧气含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检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并学会使用相关实验仪器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空气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其体积分数约为21%。

本实验采用红磷燃烧法检测氧气含量。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从而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水进入容器,通过测量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三、实验仪器1. 集气瓶:用于收集空气样品。

2. 烧杯:用于装水。

3. 燃烧匙:用于盛放红磷。

4. 酒精灯:用于点燃红磷。

5. 橡皮塞:用于密封集气瓶。

6. 弹簧夹:用于控制水进入集气瓶的速度。

7. 导管:用于连接集气瓶和烧杯。

四、实验步骤1. 检查装置气密性:将集气瓶和烧杯连接,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2. 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以上的部分划分为五等份,做好记号。

3. 在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的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4. 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待红磷燃烧完毕,打开弹簧夹,让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

5. 待集气瓶内水面上升至标记处,关闭弹簧夹,记录水面上升的体积。

6. 将集气瓶内的水倒出,用天平称量集气瓶和红磷燃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五、实验现象1.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2. 红磷燃烧完毕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水面上升至标记处。

3. 称量集气瓶和红磷燃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实验前相比,质量基本无变化。

六、实验分析及结论1. 红磷燃烧时,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

根据实验现象,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2. 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的白烟为五氧化二磷固体,溶于水后形成磷酸。

称量集气瓶和红磷燃烧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基本无变化,说明五氧化二磷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生质量损失。

3. 本次实验结果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靠,实验结果准确。

空气氧气含量测定

空气氧气含量测定

空气氧气含量测定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通过实验,了解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以及不同环境下的氧气含量变化,进一步理解氧气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
氧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20%。

本实验通过燃烧法测定氧气含量。

当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它会消耗氧气。

通过测量燃烧前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可以推算出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

三、实验材料与器具
1.广口瓶
2.燃烧匙
3.精密天平
4.称量纸
5.酒精灯
6.橡胶管
7.三角架
8.砝码
9.铜丝(直径约2mm)
10.火柴
11.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
四、实验步骤
1.在广口瓶底部铺一层干燥剂,用以吸收水蒸气。

2.将铜丝绕成螺旋状,一端与燃烧匙相连,另一端穿过橡胶管。

3.用精密天平称量10g铜丝,放入燃烧匙中。

4.用砝码平衡广口瓶与燃烧匙之间的重量,记录平衡后的读数。

5.用火柴点燃铜丝,迅速放入广口瓶中,并立即塞紧瓶塞。

6.观察并记录燃烧过程中的现象,注意广口瓶内火焰的颜色和燃烧时间。

7.燃烧结束后,待广口瓶冷却至室温,再次进行称重。

8.根据燃烧前后的重量差,计算消耗的氧气质量。

9.通过消耗的氧气质量,计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对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缺氧。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放开往日的学习中的紧张,用一颗平常心去轻松面对,相信你会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的。

愿好运一直陪伴着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学符号为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为P2O5)的新物质。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实验原理:利用足量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2红磷燃烧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易错,注意是白烟,不是白雾,也不是烟雾。

因为红磷燃烧产生的是五氧化二磷,是固体。

固体是烟。

而雾指的是液体。

这里容易出错!)3实验成功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操作迅速,燃烧的红磷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注意1这里指的是体积,不能说质量。

第二在本实验中只能说是五分之一,不能说是百分之二十一)5实验误差分析:如果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有可能是: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装置未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6从本实验得出氮气的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难溶于水(物理性质)7药品选择需要满足的条件:能够和氧气反应,并且只能消耗氧气;产物必须是固体,不能是气体。

举一反三: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因为镁在空气中不但会消耗氧气,还能和氮气以及二氧化碳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患。
应急处理措施
燃烧或爆炸
立即切断火源,使用灭火器或沙 土进行灭火,同时疏散人员并报
警。
有毒气体释放
迅速撤离实验区域,确保人员安 全,同时开启通风设备排除有毒
气体。
高温烫伤
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涂抹 烫伤药膏,并根据情况就医治疗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观察现象
在磷燃烧过程中,需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相关数据。
点燃磷
点燃磷时需远离易燃物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 行,确保实验安全。
处理废弃物
实验结束后,需妥善处理废弃物,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03
实验步骤与操作
准备工作
80%
实验器材准备
集气瓶、燃烧匙、玻璃导管、橡 皮管、止水夹、弹簧夹、烧杯、 红磷等。
使用足量红磷
确保红磷量足够,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
3
充分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以确保测 定结果准确。
提高实验准确性的建议
01
02
03
精确测量
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如 电子天平、量筒等,提高 测量的准确性。
控制实验条件
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性, 如温度、湿度等,以减小 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 响。
与理论值比较
理论值
根据化学知识,我们知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理论值约为20.8%。
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
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为20%,略低于理论值。这可能是由于实验误差或实验操作不当 等原因导致的。
结果意义
虽然实验值与理论值存在一定偏差,但实验结果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实验结果 ,我们可以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实验0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解析版)

实验0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解析版)

【同步实验课】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2.通过观看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实验的不足之处并能加以改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实验仪器】大集气瓶、酒精灯、燃烧匙、烧杯、弹簧夹、橡皮塞和导管【实验试剂】红磷、蒸馏水【实验步骤】(1)按图所示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 等份;(3)夹紧弹簧夹,取过量(或足量)红磷于燃烧匙中;(4)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瓶塞;(5)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一部分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瓶内液面上升约1/5。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 实验原理(1)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即为瓶内消耗氧气的体积。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注意】(1)此实验对实验药品的要求:只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燃烧的产物不能是气体。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2)实验开始时,预先在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①吸收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①吸收生成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3)倒吸进集气瓶的水不能充满整个集气瓶的原因:空气中的其他气体不与红磷反应且不溶于水。

(4)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性质: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①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实验误差分析(1)若实验结果小于1/5,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①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①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

(2)若实验结果大于1/5,原因可能是:①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部分气体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①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doc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doc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doc实验目的与原理: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法氧计的测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通过测定空气的燃烧滴定,或者是通过电化学法来进行测量。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的是电化学法,法氧计可以测量气体中氧的压力(或浓度),并且可以将气体中的氧直接电化为电流,再根据电流的大小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实验仪器:法氧计、电源、恒温水浴、配药瓶、烧杯、锥形瓶、电极。

实验步骤:1.将法氧计的氧气电极和银/银氯化物参比电极插入法氧计中。

2.将法氧计连接电源,并将电流调整到0。

3.将烧杯加热到60-70℃,并加入3 mL 硝酸银溶液。

4.取一定量的空气(约30 mL),通过锥形瓶勾上法氧计中的取样阀,并轻轻振荡空气,然后打开取样阀,将空气通入法氧计中。

5.转动法氧计上的滴定阀,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法氧计中。

6.当法氧计上的电流值为0时,记录下滴入的硝酸银溶液的体积 V1。

实验数据记录:根据实验步骤中记录下的数据,可以计算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计算公式如下:O2含量=(V1-V2)*0.0123*100O2含量:氧气的含量,单位:%。

V1:滴入硝酸银溶液的体积,单位:mL。

0.0123:是硝酸银溶液与氧的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当量。

100:将结果转换为百分数。

O2含量的计算公式中乘以0.0123是根据硝酸银和氧的反应中的化学反应计算出来的化学当量。

根据化学反应式,1 mol 的硝酸银可以和 1 mol 的氧发生反应,因此,1 mL 0.1 mol/L 的硝酸银溶液所含的硝酸银量与氧气量相等。

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根据我们的测量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0%,这个结果与文献中的数据十分接近。

这说明我们在实验中的测量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而且可以深入了解电化学法的基本原理。

同时,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我们还可以培养出实验和观察数据的能力,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1.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实验仪器及试剂带铁夹的铁架台、500ML烧杯、带燃烧匙的橡皮塞、带铜丝的橡皮塞、去底大试管、药匙、镊子、吸水纸(可用滤纸代替)、酒精灯、火柴、红墨水、水、红磷、白磷、清洁纸、污物杯。

3.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4.实验操作部分4.1 依照图一进行实验时,先在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为了便于观察现象,用红墨水染红,下面垫一木块。

再把分成五等分的去底大试管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去底大试管下端伸入烧杯中的水中,水面与去底大试管下端第一格相平。

点燃酒精灯,在橡皮塞上的燃烧匙中用药匙加入一定量的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

红磷燃烧后迅速把燃烧匙伸入去底大试管中,拧紧橡皮塞,观察现象。

4.2 依照图二进行实验时,先在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为了便于观察现象,用红墨水染红,下面垫一木块。

再把分成五等分的去底大试管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去底大试管下端伸入烧杯中的水中,水面与去底大试管下端第一格相平。

用镊子取一块白磷在吸水纸上吸干水分,然后放在橡皮塞下端的铜网中,拧紧橡皮塞。

点燃酒精灯,加热橡皮塞上端的铜丝。

过一会,看到去底大试管内的白磷开始燃烧,继续观察现象。

5.装置改进的意义新课标的教材中(人教版教材),所用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存在以下一些缺陷,如:5.1 由于红磷的燃烧,集气瓶内压力增大,有时会把塞子冲出。

5.2 在把点燃的红磷伸进集气瓶时,动作不够迅速,容易使其中的空气少量膨胀外逸,当集气瓶内的氧气完全与红磷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会大于1/5体积。

5.3 集气瓶冷却时间较长。

5.4 点燃红磷时,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在伸入集气瓶中时,会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按图1所示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实验,仪器易得,操作简单,克服了上述缺陷1和3,并且节约了药品。

但是所用的去底大试管容积太小,把点燃的红磷伸进时,其中的空气膨胀外逸,即使很少,也会对实验造成很大的误差,水面上升甚至会达到标记1.5处,不能克服缺陷2和4。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1月4日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1月4日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33.( 13 中考)(7分)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2Na2S4 + O2+2H2O8S↓+ 4NaOH。

【实验资料】① 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①取碳酸钠、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 2S4,反应为4Na2CO3 + 12S + X2Na2S4+ 2Na2S2O3 + 4CO 2, X的化学式为,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入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 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 2 所示)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 3 所示),按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

将试管取出,倒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理论上h1:h 2=。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 2 次。

3 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h1/cm11.011.411.6H2/cm8.79.19.2【解释与结论】根据第 1 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精确到 0.1%)【反思与评价】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

(2013 海淀期末 )33.( 8 分)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

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

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

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 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氧气成分检测实验报告(3篇)

氧气成分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氧气成分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使用氧弹量热法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操作。

3.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二、实验原理氧弹量热法是一种测定氧气含量的常用方法。

该法利用氧气与燃料(如磷)在氧弹内燃烧产生热量,通过测量热量来确定氧气的含量。

根据燃烧前后氧弹内氧气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氧弹量热仪、集气瓶、燃烧匙、秒表、温度计、分析天平、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红磷、蒸馏水、硫酸铜、氢氧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确保仪器完好无损。

2. 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将集气瓶置于氧弹量热仪中。

3. 将燃烧匙置于燃烧匙座上,加入适量的红磷。

4. 将燃烧匙和红磷放入氧弹内,确保红磷均匀分布。

5. 将氧弹放入集气瓶中,夹紧橡皮塞,确保气密性良好。

6. 在氧弹内加入适量的硫酸铜,作为指示剂。

7. 启动氧弹量热仪,记录实验开始时间。

8. 观察燃烧过程,当红磷燃烧完毕,燃烧匙冷却至室温时,记录实验结束时间。

9.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

五、实验现象1. 红磷燃烧时,氧弹内产生大量白烟,表明氧气与红磷发生反应。

2. 燃烧过程中,燃烧匙温度逐渐升高,说明放出热量。

3. 燃烧结束后,燃烧匙冷却至室温,氧弹内压力降低,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

六、实验数据与分析1. 记录实验数据:燃烧开始时间、燃烧结束时间、燃烧匙温度、集气瓶内水体积变化等。

2. 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根据实验数据,结合氧气与红磷的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

七、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八、实验结论1. 氧气成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2. 氧弹量热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氧气含量测定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氧气的检测。

九、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

2. 实验仪器要保持清洁,避免杂质干扰实验结果。

探究氧含量实验报告(3篇)

探究氧含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氧气的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含量。

2. 掌握利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本实验采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红磷在燃烧过程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从而消耗掉集气瓶中的氧气,使瓶内压强降低。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即为被消耗的氧气体积。

三、实验器材1. 集气瓶:1个2. 红磷:适量3. 烧杯:1个4. 导管:1根5. 乳胶管:1根6. 橡皮塞:1个7. 酒精灯:1个8. 止水夹:1个9. 弹簧夹:1个四、实验步骤1. 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

2. 连接仪器,形成完整的装置。

3. 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水,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

4. 点燃红磷,并将仪器A迅速伸入集气瓶内。

5. 待红磷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

6. 记录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即为被消耗的氧气体积。

五、实验现象1. 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 随着红磷燃烧的进行,集气瓶内水逐渐上升,直至红磷燃烧结束。

3. 待红磷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直至瓶内水面与标记线相平。

六、实验数据与分析1. 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20mL(根据实验数据填写)2.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0mL/50mL = 40%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本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40%,与理论值基本相符。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误差:a. 红磷量不足,导致氧气未完全消耗;b. 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氧气泄漏;c. 红磷燃烧速度过快,导致氧气消耗不均匀。

2.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确保红磷量充足,保证氧气完全消耗;b. 检查装置气密性,确保氧气不泄漏;c. 控制红磷燃烧速度,保证氧气消耗均匀。

八、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探究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掌握了利用红磷燃烧法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原理】
在不引入新的气态杂质的前提下,加热铜粉使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氧化铜,消耗了容器内的氧气,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将一支硬质玻璃管注满水(两端用橡皮塞封住)。

然后打开上端橡皮塞,将水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

(2)如图所示:在另一支干燥的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塞上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其中一端用气球密封。

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与硬质玻璃管另一端密封连接。

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玻璃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

(4)停止加热后,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

硬质玻璃管的体积反应前注射器
中气体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
中气体体积
反应消耗的氧
气体积
【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铜粉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

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注射器内的气体减少为原来的4/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误差分析】
(1)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小时,可能的原因有:
①装置漏气。

②铜粉的量太少。

③加热时间过短。

④试管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⑤加热时,没有不断推动注射器活塞。

(2)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大时,可能的原因有:
反应后,没有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

此时注射器内气体体积读数偏小,计算出消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实验0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实验0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

【同步实验课】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2.通过观看和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发现实验的不足之处并能加以改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实验仪器】大集气瓶、酒精灯、燃烧匙、烧杯、弹簧夹、橡皮塞和导管【实验试剂】红磷、蒸馏水【实验步骤】(1)按图所示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 等份;(3)夹紧弹簧夹,取过量(或足量)红磷于燃烧匙中;(4)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瓶塞;(5)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一部分沿导管流入集气瓶中,瓶内液面上升约1/5。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1. 实验原理(1)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水的体积即为瓶内消耗氧气的体积。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注意】(1)此实验对实验药品的要求:只能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燃烧的产物不能是气体。

01实验梳理02实验点拨03典例分析04对点训练05真题感悟(2)实验开始时,预先在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①吸收热量,有利于降低温度;①吸收生成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3)倒吸进集气瓶的水不能充满整个集气瓶的原因:空气中的其他气体不与红磷反应且不溶于水。

(4)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性质: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①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 实验误差分析(1)若实验结果小于1/5,原因可能是:①装置漏气,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①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①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

(2)若实验结果大于1/5,原因可能是:①弹簧夹没有夹紧,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部分气体受热膨胀沿导管逸出;①燃烧匙伸入集气瓶过慢,使装置内气体受热逸出。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汇总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汇总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汇总空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元素之一,其中氧气是维持生命的最为关键的气体成分。

因此,对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不仅在医学及环保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在生物科学、化学、物理等学科中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对常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进行汇总和综述。

一、传统方法1. 安培极电解法安培极电解法是一种最为传统的氧气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需要使用钙钛矿氧化物作为阳极材料,通过氧气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从而用于测定氧气含量。

然而,该方法的缺点在于需要专业的仪器设备支持,同时明显提高了实验成本。

2. 暴露法暴露法又称为杜仲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氧气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使用一定量的反应物,通过反应后所剩余的体积或重量的损失,测算出氧气的含量。

然而,该方法的准确度受到环境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大幅干扰,且不易测定多种成分的气体混合物。

3. 三氯化铁法三氯化铁法则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测定空气中含氧量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使用三氯化铁与氧气反应发生消失反应的基础上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数据准确,也适用于一些恶劣的环境场合,但需要注意本方法由于消失反应对其它成分的干扰较强,所以只能用于纯净空气中的氧气测定。

二、近代方法1. 氧分子分析方法氧分子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近代氧气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氧气在分析器中发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进而统计出氧分子的个数和浓度,从而精确测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该方法主要需要使用分子分析器,具备较高的准确度和实时性,并且可以测定空气中多种气体成分。

2. 红外激光吸收法红外激光吸收法是一种基于红外激光的非侵入式氧气含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主要使用红外激光对样本进行照射,从而测算出氧气吸收光谱,以此计算出氧气含量。

该方法具备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的特点,并且可以同时测定空气中多种气体成分。

三、结论综上所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方法从传统的安培极电解法、暴露法、三氯化铁法,到近代的氧分子分析法、红外激光吸收法,不断进步和完善,并且不断适配于不同的实验场合和领域。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汇总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汇总

5.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参加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翻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④某同学对实验进展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图5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7。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温度为40 ℃),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处,试答复白磷燃烧的原因。

8。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

请根据图示实验答复以下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___________.(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_。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响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交流,大多数同学都验证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4)小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又尝试用木炭重新做了以上实验,发现水几乎没有进入集气瓶。

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假设事先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溶液来吸收气体,实验也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5)某同学对实验进展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图5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10.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场前活塞处在刻度5 cm处。

检测空气含量实验报告

检测空气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掌握使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氧气在空气中占一定比例,通常为21%左右。

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降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会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体积。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烧杯、导管、乳胶管、橡皮塞、酒精灯、止水夹、红磷。

2. 试剂:无。

四、实验步骤1. 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2. 将集气瓶倒置,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止水夹夹紧乳胶管,形成水封。

3. 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将瓶内的空气分成五等份,并做好记号。

4. 在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的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5. 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待燃烧结束,打开止水夹,观察水进入集气瓶的现象。

6. 记录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体积。

五、实验现象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内压强降低。

2. 燃烧结束后,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六、实验分析及结论1.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

2.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红磷燃烧时,应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防止氧气逸出。

b. 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防止外界气体进入。

c. 燃烧结束后,应待集气瓶内温度降低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防止水进入过多。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说明实验方法可行。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使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方法,了解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实验提供了借鉴。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挨启行火夹后
热却后,挨启弹簧夹,火经导管加进集气瓶,加进火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气氛总体积1/5
测值<1/5
1)黑磷缺累2)拆置气稀性短佳3)导管预先已注谦火
4)拆置已热却便挨启弹簧夹
测值>1/5
1)焚烧匙拔出得太缓,引导气氛受热伸展劳出
2)弹簧夹不夹紧,导焚烧黑磷时气氛从弹簧夹劳出
圆程式
磷+氧气面焚五氧化两磷
气氛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真验之阳早格格创做
本理
通过可焚物消耗氧气使拆置内气压减小,中界液体便不妨等体积加进,进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
真验仪器
集气瓶、焚烧匙、烧杯、玻璃管、乳胶管、行火夹
乐成闭键
黑磷需过量,拆置必须稀启,导管内先注谦火,热却到室温后,挨启弹簧夹
真验局面
挨启行火夹前
黑磷正在集气瓶内焚烧,爆收黄红色火焰,搁出热量,死成洪量黑烟(五氧化两磷固体小颗粒)
果为试管容积为45mL,所以试管中氧气的体积为45mL×1/5=9mL,待试管热却后紧启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缓缓前移到约为1mL刻度处才停行.
4P+焚2P2O5
药品采用
正在气氛中能焚烧消耗氧气,不会跟气氛中的其余身分反应,死成物为固体不气体
不选
木冰,硫磺
焚烧死成物为气体,集气瓶中的压强不变更,拆置内中不明隐的气压好,火不会加进集气瓶

还与气氛中的氮气战两氧化碳反应,测值禁绝确
铁丝
铁丝正在气氛中焚烧自己阻挡易,而且焚烧爆收的化合物很多,不妨死成氧化亚铁、三氧化两铁、四氧化三铁等,做用测定的准确性
预防焚烧匙伸进集气瓶时气体的集劳
用更易焚烧的可焚物代替黑磷(如黑磷)
用凸透镜将太阳光散焦到黑磷,使黑磷焚烧/用火浴加热的办法使黑磷焚烧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误差分析
实验误差来源:仪器误差、操作误差、环境误差等
误差处理方法:剔除异常值、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误差分析结果: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误差计算方法: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误差等
5
实验注意事项
安全注意事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操作过程中,佩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氧气。
数据处理方法:使用Excel或其他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结果分析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氧气含量数据
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
结果讨论: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原理: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特性,通过测量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压强差原理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压强差来测量气体体积
实验器材:气压计、氧气瓶、导管、三通阀、压力表等
实验步骤:首先,将氧气瓶与气压计连接,然后打开氧气瓶阀门,使氧气进入气压计,最后读取气压计上的压力值,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前,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氧气浓度过高。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避免氧气泄漏。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操作注意事项
实验前,确保所有仪器设备完好,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校准和调试。
操作时,务必佩戴好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4P+5O2点燃2P2O5
药品选择
在空气中能燃烧消耗氧气,不会跟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为固体没有气体
不选
木炭,硫磺
燃烧生成物为气体,集气瓶中的压强没有变化,装置内外没有明显的气压差,水不会进入集气瓶

还与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测值不准确
铁丝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本身不容易,而且燃烧产生的化合物很多,可以生成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等,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防止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气体的散逸
用更易燃烧的可燃物代替红磷(如白磷)
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用水浴加热的办法使白磷燃烧
装置2
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先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上图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再点燃酒精灯,再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最后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打开止水夹后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1/5
测值<1/5
1)红磷不足2)装置气密性不好3)导管事先未注满水
4)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测值>1/5
1)燃烧匙插入得太慢,导致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2)弹簧夹没有夹紧,导燃烧红磷时空气从弹簧夹逸出
方程式
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因为试管容积为45mL,所以试管中氧气的体积为45mL×1/5=9mL,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1mL刻度处才停止.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原理
通过可燃物消耗氧气使装置内气压减小,外界液体就可以等体积进入,从而测定出氧气的体积.
实验仪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拓展
1.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在集气瓶内
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
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
式:。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

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该气
体(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 右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该实验认识正确
的是()
A.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O
2,生成固态的P
2
O
5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N
2、O
2
、CO
2
和稀有气体
3.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
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白磷在空气中燃
烧的温度为40 ℃),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
为;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松开手,活
塞最终将回到刻度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
因。

4.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右
图所示装置。

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_______ ____。

(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_。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________。

(4)此实验还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 .某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
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
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 cm处。

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
的热;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二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的温
度;二是有充足的氧气。

⑴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
是。

⑵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 ,活塞向 (填“左”或“右”)移动。

⑶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 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6.为粗略测量空气中O
2与N
2
的体积比,某学生设计了右图所示的
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关闭弹簧夹a,将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的灼烧后迅速插入大试管,接触试管底部的过量的白磷,然后立即塞紧橡皮塞。

由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得多,因此反应很容易发生,可观察到大试管中产生大量的白烟。

试回答以下问题:(1)试写出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待试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
为,
据此可证实空气中O
2与N
2
的体积比大约为。

(3)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O
2与N
2
的体积比
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3 所示的实验装置。

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
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
磷上。

回答下列问题:
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⑵“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生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

请回
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
是;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4)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

(5)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

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6)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9.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设计了
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
配成如右上图所示的装置。

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
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

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
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

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

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文字表达式:
10.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
2O
5 不
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 mL空气,如右图。

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

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

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

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
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11)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12)(选
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
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
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你对
比分析下面图11、图12实验,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指
出实验中A、B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图1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2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12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图12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_______ mL刻度处才停止。

(5)对照图12实验,你认为图11实验有何不足之处?(回答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