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后习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8f63a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3.png)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鲁迅先生出书的校.( )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 )痛绝之的。
(3)鲁迅先生拿出香烟来,装上烟嘴,yōu()然地吸着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就没有什么问题。
B.人们对地沟油深恶痛绝....,不仅是因为心理上觉得很肮脏,还因为它的确会危害健康。
C.画上的老者手捻胡须,目视江岸,悠然..自得。
D.想急于得到所需的东西,一时冲动,草率..行事,就会遭遇失败。
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才可能成功。
3.本文以纪实的笔法,对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进行了翔实的叙述。
从下面句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2)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4.读完萧红的这篇文章,相信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更加具体、深入了。
请你用几个较精练的句子概括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吧。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
( )(2)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
( )(3)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
(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课后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3a889833687e21ae45a950.png)
《回忆鲁迅先生》练习题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那种无病呻吟的作品,令人深恶痛绝....。
B.我国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建设举世瞩目....,其建设遵循的是共商、共享、共建原则。
C.“老人摔倒,该不该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少数学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D.全市中小学生诵读东坡诗文,讲传东坡故事,乐此不疲....,让东坡精神撒遍眉州大地。
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B.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C.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D.“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鲁迅先生家里做客人,刚开始是从法租界来到虹口,搭电车也要差不多一个钟头的工夫,所以那时候来的次数比较少。
B.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他,对他竭力避免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C.在巡检排查过程中,遵义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D.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二、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
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
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dea59a58da0116c1749e0.png)
阅读训练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
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
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或者刚刚喝完茶走了,或者还没走就又来了客人,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
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这么长的时间,鲁迅先生都是坐在藤躺椅上,不断地吸着烟。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
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
(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
)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
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6031af8762caaedc33d417.png)
《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基础题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ào xiào学校()校()对校()勘校()园èěwù可恶()恶()心恶()毒厌恶()凶恶()二、近、反义词集结地。
1. 写近义词。
清楚一一()轻捷——()草率——()踌躇一一()害怕——()明朗——()2. 写反义词。
清楚——()轻捷——()草率——()◆能力题三、读句子。
想想句子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1. 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着,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
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五、文言文阅读理解。
吴宫①遗事越心未平②,而夫差有忧色。
一旦复筑台于姑苏之左,俾③参政事者以听百姓之痰苦焉,以察四方之兵革焉。
一之日④,视之以伍员⑤。
未三、四级⑥,且奏曰:“王之民饥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国危矣。
”夫差不悦,俾嚭⑦以代焉。
毕九层而不奏,且倡曰:“四国畏王百姓歌王彼员者欺王。
”员曰:“彼徒欲其身之亟⑧高,固不暇为王之视也,亦不为百姓谋也,岂臣之欺乎!”王赐员死,而拓用事⑨。
明年,越入吴。
注释:①吴宫:春秋时吴王夫差的宫室。
②越心未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和其臣民常怀报仇复国之心。
③俾:使。
④一之日:十月以后的第一个月,即十一月。
⑤伍员:字子胥,吴国大臣。
⑥未三、四级:没等建好第三、第四层。
⑦嚭:伯嚭,吴国太宰。
⑧亟:急,赶快。
⑨用事:专权,当权。
1.解释文中加的词。
⑴以察四方之兵.革焉兵:⑵毕.九层而不奏毕:⑶固.不暇为王之视也固:2.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七年级下册语文 3.回忆鲁迅先生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册语文 3.回忆鲁迅先生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2482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0.png)
七年级下册语文 3.回忆鲁迅先生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精神、气质。
B.鲁迅先生用原稿包油条,用校样揩桌子、擦手,洗澡间里也摆着校样纸,这说明了鲁迅先生不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C.“吃鱼丸”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民主,遇事不盲从,做事认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D.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先生,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答案】B【知识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解析】【分析】A.正确;B.说明了鲁迅先生不注重名利,具有淡泊名利的特点;C.正确;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
做本题时注意鲁迅个性的把握。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
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
(即《鲁迅全集》)【答案】C【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解析】【分析】A.“药丸一、二粒”这里的顿号使用错误,这里表示约数,不需要顿号,删去;B.前两个句子是连续问,句末都要用问号;C.使用正确;D.括号里内容是对“三十年集”的解说,不是全句解说,句号应放最后。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是对标点符号的运用的考查。
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不仅使我们在阅读时感到醒目。
句读分明,而且还有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是判断使用正误,或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学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同时也应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截至20日闭馆时,“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累计参观人数约25万余人次。
新课标人教版初一语文下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一语文下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时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4a2491f7ec4afe05a1df69.png)
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练习C、油腻(nì)干枯(kū)阖家(hé).B、忧郁草率脚落希奇C、祥细保姆烧瓷吩附D、滕椅抹杀剪刀疙瘩(明朗爽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2)鲁迅先生走路很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3)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功夫),他不管。
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
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
(即《鲁迅全集》)是现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成名作、长篇7、文章中所反映的鲁迅的伟人风采是多方面的,对青年,他关怀备至,对阅读课文“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几乎没有间断的时候”,回答问题。
1、选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简要概括。
3、“我”和朋友从鲁迅家出来,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付车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选文最后交代“也住到北四川路来”,“每夜饭后必到大陆新村来”,有何深意?踏遍东南西北,以身许之山水徐霞客,名宏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与文学家。
由于他在旅行中经常与朝霞暮霭为伴,友人们送给他一个别号“霞客”。
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东起浙江东部海岛上的普陀山,西至云南西部的腾冲,北抵河北蓟县的盘山,南达广东罗浮山,足迹遍及中国大部分省区,留下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这本书不仅在地理学上给我们提供了大量新鲜、宝贵的科学资料,而且文笔优美,写景状物绘声绘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他的友人、著名文学家钱谦益称之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出身于一个大族家庭,面对朝廷的腐败,他无意做官,有一次,他在书中读到前人遍游祖国河山的一段经历,击掌而起:“大丈夫应当早晨还在碧海而黄昏远达苍梧,怎么能把自己关在一个小角落里呢?”20 岁时,他毅然走出书斋,踏上了“问奇于名山大川”之路,开始实地探索祖国锦绣河山的风貌与奥秘。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2018082242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2018082242](https://img.taocdn.com/s3/m/ef17dea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b6.png)
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下册第⼀单元3回忆鲁迅先⽣(节选)习题新⼈教版20180822423 回忆鲁迅先⽣(节选)1.下列各组词语注⾳都正确的⼀项是(B )A.舀⽔(yǎo) 薪⾦(xīn) 校对(xiào)B.草率(shuài) 悠然(yōu)抹杀(mǒ)C.洗澡(zǎo)调羹(diào) 咳嗽(sou)D.轻捷(xié) 绞⾁(jiǎo)揩擦(kāi)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项是(A )A.鲁迅先⽣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章压在书下边,⽑笔在烧瓷的⼩龟背上站着。
B.能否顺利开展⼤课间活动,也是提⾼学⽣⾝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C.在阅读⽂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了许多做⼈的道理,感情了⼈⽣的真谛。
D.郎朗演奏的钢琴曲真是太美妙了,我不仅听得⼊了神,⽽且其他的听众也都陶醉了。
3.本⽂中有多处描写鲁迅先⽣的笑声,请体会⼀下其中的寓意。
(1)鲁迅先⽣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的欢喜。
若有⼈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跟⼀些⼈⼼⽬中“多疑善怒”“冷酷⽆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2)饺⼦煮好,⼀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斑。
(3)“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边说着⼀边向我点头……周先⽣转⾝坐在躺椅上才⾃⼰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透着风趣,开着玩笑,也深深地感染了作者。
4.填空。
本⽂作者萧红 ,是⼥作家,主要作品有⼩说《⽣死场》 、《呼兰河传》 等。
5.(2016·⼭东潍坊单元检测)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都正确的⼀项是(A )A.硕果刮⽬相看厨房B.筹划深恶疼绝咳嗽C.疙瘩群蚁排衙摸杀D.澎湃鞠躬尽粹薪⾦6.(2016·重庆⽉考)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有误的⼀项是(B )A.世界上任何⼀个民族都不⽢成为任⼈宰割的民族。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7a779c76eeaeaad1f330d3.png)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ké sòu() 轻jié() ān dùn()调gēng() yōu yù() shēn wù tòng jué()不jì() kāi()桌子yōu()然mǒ( )杀gē da()2.结合课文内容或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上联:奢侈冷漠精于索求下联:__________________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①看着拥挤的人群,我的心情越来越焦燥,本来不满的情绪,也越想发泻出来.于是乎,我疯狂地跑向山顶,想要脱离这个纷嚣的世界.②她把四叶草固定在卧室的墙上,以此作为自己最大的动力,但竞选的结果还是不理想,仅管发挥很出色,但在强手面前仍然略逊一酬.班长没有选上,只捞到一个课代表.B组4.积累词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请分别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开头各写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挽着汉字跳舞①老于是高中语文老师,一个钟情汉字.推崇汉字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清癯雅士.虽然这所新学校叫“外国语学校”,但第一堂语文课,老于就郑重告诉学生:“要成为翻译家.外交人才,首先要学好的不是外语,而是汉语.”②每次上讲台,老于都觉得那些仓颉汉字,古老.沧桑.豪放.清新,如朝雨轻尘般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又涌上心头.方块汉字,有情有义,有起承转合,可纳泰山,可照肝胆,可以兴观群怨,可以歌之舞之足之蹈之.汉字与舞蹈,本质都是自然和生活.③第一节课,老于讲到春天万物生长的那种神奇力量时,激情满怀.他蹲下来,把全身蜷缩在讲台后面,像粒种子,又像枚鸟蛋,然后竖起食指,整个身体慢慢地向上旋转,一种向上的力量推举着自己盘旋上升.全班鸦雀无声,个个伸长脖子看老于笨拙的“舞蹈”.老于感觉时光在倒流,仿佛又一次回到长第一颗牙.长第一根胡须的年龄.④课间操结束,老于去另一个班上课,老远就听见学生正在播放新一代神曲《狐狸叫》.挪威神曲《狐狸叫》中那些模仿小狗小猫.老牛青蛙.大象鸭子的叫声,类似儿歌,但在这古朴的自然之声面前,那些声嘶力竭的演唱显得多么矫揉造作.老于禁不住有点不平,“阿Q”地想:仓颉汉字其实也是这样一部源于自然和人伦的作品,而且是人类最复杂.最伟大的一种,什么时候流行呢?⑤下午没课,老于心情有点空落落的.总感觉现在的天空与儿时相比,变得越来越低.天空虽然还继续广袤着,但好像“空”字的“穴”头正在萎缩,下面的“工”却一天天膨胀.天空被浊物排挤,像一幅没有留白的国画,鸟儿只在KTV中才放开歌喉啁啾.那些依据地貌天象.鸟兽虫鱼之迹造出来的汉字,在自然界已渐渐失去联想的依托,满街的招牌.满屏幕的广告词中,汉字有意无意地被“通假”.商人们满怀深情地曲解汉字,苦心孤诣地“创新”汉字以求吸引眼球.仓颉一点点被拔光胡子,剥去衣衫,只剩下骨骼,被石化定格在庙宇的神龛上.⑥傍晚,老于拿起久违的毛笔写了副对联: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他突然明白古代徽墨为什么“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那一定是因为徽墨是用黄山松烟制成的.自然物象化为点横竖撇捺,即为汉字;劲松转世,可为千年圣宝;而精气神是生生不息的.⑦入夜,老于到高大而稀疏的凤凰木下,树缝间明月如钩,与篆书中的“月”字造型一样.回家,关灯就寝,老于恍惚入睡,阖上双眼也感觉到窗外景物,那些物象仿佛都在跳舞.殷墟龟甲.青铜铭文.敦煌卷子.摩崖石刻,所有的汉字都在跳,一刹那,颜筋柳骨和颠张狂素又还原成骑马舞.摇臀舞.鸟儿从树枝“决起而飞”,戛然而落,树枝如琴弦般颤动.天空中鲲鹏小鸟和黄土尘埃各行其道竞自由,庄子凭“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夺得逍遥游冠军.人累了,就靠在树上休息,鸟累了,就待在树杈上梳理羽毛.宏大的《阿房宫》建筑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细腻的《兰亭集序》矫若游龙,勾连映带;仓颉.屈原.王羲之.杜牧,秦砖汉瓦,隶篆真行草,无名后生们争相表达和推演各自的思想华章,你来我往.茶马古道,纵横阡陌,仓颉汉字如月当空.即使电子邮件取代了驿使,汉字依然静有意,动则舞.老于深吸一口气,一股清凉从头传到脚底.在梦中,在渭城朝雨浥轻尘的清新时分,在阳关前古道边,他看见万国衣冠争入关,百千书生叩关行.边塞的城墙满是汉字真迹“秀”.有文天祥的遗笔“正气”,有颜真卿写的“刚大”,有硬骨头方孝孺写的“忠烈”……虽偃仰啸卧,千姿百态,却笔笔中锋.老于梦中觉得浑身发热,欲伸筋拔骨,好像身体又在发育成长.A组5.文章以“挽着汉字跳舞”为题有何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7.怎样理解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B组8.老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9.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③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父卒,母与其子居,钺贩盐市.中,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⑥甘鲜焉.后大饥⑦,母不能自活.钺往涕泣奉迎⑧.母内自惭,从之.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奉母终身怡然.既老且死,终不言其后母事也.归氏孝子,予既列之家乘矣,身微贱而其行卓⑨,独其宗亲邻里知之,于是思以广其传焉.【注释】①钺:人名.②喋喋:说话没完没了.③濒:接近 .④依依:依恋的样子.⑤窃:偷偷地.⑥致:送达.⑦饥:饥荒,年成不好.⑧奉迎:迎接.奉,敬辞.⑨卓:高.A组10.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即/喋喋罪过钺.B.身微贱/而其行卓.C.时/私其弟.D.奉母/终身怡然.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数田( ) (2)市中( )(3)比归( )B组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钺依依户外,俯首窃泪下,族人莫不怜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钺得食,先予母.弟,而己有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13.归钺的哪些孝行让人感动?请根据选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萧红简介萧红萧红,1911年6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府(今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的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0年,萧红因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与中学同学同居怀孕后被弃,困于旅馆,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报社的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萧红一生受尽白眼冷遇,她的作品中最有成就的是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被誉为“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个人特色的作家.她一生拒绝给定.拒绝平庸,这不仅体现在她对传统社会的抗争和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更体现在她的文学创作中.不管是从题材选取还是手法运用,萧红都拒绝已有成法,另辟蹊径,坚持自己别致而独特的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萧红将北方乡村特有的荒凉旷野下人们的生存状态.风俗文化,第一次如此逼真地带入文坛,使文坛既陌生又无限新奇.参考答案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咳嗽捷安顿羹忧郁深恶痛绝济揩悠抹疙瘩2.示例一:清廉贤达不辞劳苦示例二:俭朴热忱甘于奉献示例三:横眉铁肩正义凛然示例四:呐喊疾呼不怕牺牲示例五:无私宽广不求回报示例六:低调冷静乐于付出3.燥—躁泻—泄仅—尽酬—筹(解析:“燥”的意思是缺少水分,所以应写作“焦躁”;“泻”的意思是液体很快地流,所以应写作“发泄”;“仅”的意思是仅仅.只,所以应写作“尽管”;“酬”的意思是报酬,所以应写作“略逊一筹”.)4.示例:一鼓作气.二龙戏珠.三顾茅庐.四平八稳.五湖四海.六亲不认.七嘴八舌.八面玲珑.九死一生.十全十美(其他符合要求的成语也可)5.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汉字以生命,揭示汉字的灵性,生动地表现了人与汉字的亲密情感.(扣住要点,意近即可)6.时间(或:老于一天的活动).7.神圣的汉字正在被功利的人们无情地曲解.滥用.躯壳化,逐渐失去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依托,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虑之情.(意近即可)8.老于是一个钟情汉字.推崇汉文化.追求生活本真的高中语文老师.在老于眼中,汉字“神奇”“美好”“有情有义”,汉文化“千姿百态”,博大精深,老于深深爱着它们.(抓住要点,意近即可)9.我们应该对汉字及其灵魂与精神怀有敬畏之心,反对任意糟蹋和亵渎汉字的行为.要像老于一样“坚守美好”.深深地热爱并正确使用汉字,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10.A11.(1)多次 (2)集市 (3)等到 12.(1)归钺在门外留恋不舍,(想进屋又不敢,)低着头偷偷地流泪(的时候),邻居没有不怜悯(他)的. (2)归钺有了食物先给继母.弟弟,而自己有挨饿的脸色.13.①关心后母送食物;②灾荒年接后母;③忍饿让食物给后母;④侍奉后母始终很高兴;⑤从不说后母不好.【参考译文】归钺,早年丧母,父亲又娶了后妻,生了个儿子,(归钺)从此失去父爱.家里贫困,后母就没完没了地说是归钺的过错,父亲大怒,赶走他.归钺屡次遭到困扰,在路上爬行.等到回家,后母又用棍子打,屡次近于打死.归钺在门外留恋不舍,(想进屋又不敢,)低着头偷偷地流泪(的时候),邻居没有不怜悯(他)的.父亲死去,后母只和他亲儿子居住,归钺就在集市上卖盐,时常偷偷地见他的弟弟,询问后母的饮食,送给他们甘甜鲜美的食物.后来发生严重饥荒,后母不能养活自己,归钺前去,流泪哭泣恭敬地接她.后母内心自感惭愧,终于跟随归钺回去了.归钺有了食物先给后母和弟弟,而自己有挨饿的脸色.他很高兴地侍奉后母一直到死.归钺一直到已老将死,始终不说后母(不好)的事.归氏家族的孝子,我已经把他写在家族史里了,因为他的行为高尚而身份低贱,只有他的亲族邻居知道他的事迹,于是想扩大他的名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1a615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8.png)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 地向上级领导请教。 B.这部电影的画面处理别具匠心,画面全用冷色调,很好地 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C.同学们像一只只辛勤的小蜜蜂,一心扑在书本上,呕心沥 血地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D.眉山一带多风光,绿树葱茏的瓦屋山、神奇美妙的老峨山、 碧波万顷的黑龙滩……令人目不窥园,流连忘返。
汪曾祺曾说:“我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 家常一点的。”在创作中,汪老也一直在践行自己的理念。
6.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图表补充完整。
7.汪曾祺写自己的祖母,在选材上非常的“家常”,你觉得 这样的选材有什么好处?
汪曾祺的选材,都是祖母日常生活的小事。选择这些“琐事” 来写,以小见大,选材典型,能够很好突出祖母的生活都是围 绕照顾家人而言的。更能真实反映祖母的形象,同时这些小事 也体现了“我”对祖母的印象深刻以及深深怀念,还有对祖母 的敬意。
一九九一年十月,我回了一趟家乡,我的妹妹、弟弟说我 长得像祖母。他们拿出一张祖母的六寸相片,我一看,是像, 尤其是鼻子以下,两腮,嘴,都像。我年轻时没有人说过我像 祖母。大概年轻时不像,现在,我老了,像了。
(节选自汪曾祺《我的祖父祖母》,有删减) 注:“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指的是家里不缺吃 食,终日劳苦像穷的揭不开锅的样子。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了,常常是笑得咳sou( 嗽 )起来。 (2)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 A )(A.gēng B.gēn)舀了一二下就算 了事。 (3)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 B )(A.lǜ B.shuài),鲁迅先生 是深恶( B )(A.èB.wù)痛绝之的。 (4)保姆总是吩( B )(A.fēng B.fēn)咐他说:“轻一点走,轻 一点走。” (5)若小细绳上有一个gē da( 疙瘩 ),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同步练习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64c629cc7931b765ce1550.png)
309教育网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咳嗽.(sòu)揩.桌子(kǎi)阖.一阖(hé)B.轻捷.(jié) 抹.杀(mǒ) 白萨.萨(sà)C.草率.(shuài) 调羹.(gēng) 绞肉(jiǎo)D.薪.金(xīn) 校.对(jiào) 弄.堂(lò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工夫舀水嘱咐籐椅 B.哀弱筷子明朗不济C.衣裳攸然阖眼园钟 D.保姆栏杆胡乱招呼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B.“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C.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D.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4.修改下列病句。
(1)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发扬和继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莫言说自己从小是读着鲁迅、茅盾、郁达夫等作家的作品长大的,尤其是从很多鲁迅的作品中汲取了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体感知5.文中描写了鲁迅的多个生活片段,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个?读了课文以后,你认为这篇回忆性文章有什么独特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链接309教育资源库。
2017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
![20172018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b0f79bfe4733687f21aa86.png)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01 积累运用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揩.(kāi)间.断(jiàn)弄.堂(lòng)调羹.(gēng) 校.对(jiào) 深恶.痛绝(wù)xī.n(薪)金轻jié(捷) jiǎo(绞)肉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不经过查看就抹杀别人的见解是不对的。
B.她开始无精打彩地收拾房间,叠被子,洗碗碟,又扫又擦。
C.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拆起来。
D.若是你在梦中也会欢快地笑起来,那是我分咐过月亮,让她给你捎去了我的祝福。
(解析:B项“彩”应写为“采”;C项“拆”应写为“折”;D项“分”应写为“吩”。
)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A.“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
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C.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让干部鼓足干劲。
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解析:A项许先生说的话是一句完整的话,逗号应改为句号,并放在引号内。
) 4.(2017·徐州)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并从中得到欢娱。
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
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
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迷。
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修改意见: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
5.在大家的印象中,鲁迅先生一直是冷峻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到了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示例]①明朗,特别是鲁迅先生的笑,很与众不同,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习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bd5ac0172ded630b1cb6a3.png)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01 积累运用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揩.(kāi)间.断(jiàn)弄.堂(lòng)调羹.(gēng) 校.对(jiào) 深恶.痛绝(wù)xī.n(薪)金轻jié(捷) jiǎo(绞)肉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不经过查看就抹杀别人的见解是不对的。
B.她开始无精打彩地收拾房间,叠被子,洗碗碟,又扫又擦。
C.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拆起来。
D.若是你在梦中也会欢快地笑起来,那是我分咐过月亮,让她给你捎去了我的祝福。
(解析:B项“彩”应写为“采”;C项“拆”应写为“折”;D项“分”应写为“吩”。
)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A.“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
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C.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让干部鼓足干劲。
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解析:A项许先生说的话是一句完整的话,逗号应改为句号,并放在引号内。
) 4.(2017·徐州)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并从中得到欢娱。
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
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
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迷。
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修改意见: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
5.在大家的印象中,鲁迅先生一直是冷峻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到了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示例]①明朗,特别是鲁迅先生的笑,很与众不同,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习题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回忆鲁迅先生》习题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3aa30b4431b90d6c85c73f.png)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走近作者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文题解读题目点明了作者回忆的对象——鲁迅先生。
可以看出作者是通过对鲁迅先生生活中的诸多细节的回忆,来表现这位伟人的个性、情趣、魅力和气质的。
主题解说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写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从平凡的小事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思想和高尚人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重点掌握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首先是真实感。
大量记述伟大人物生活、工作中的琐事,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他也像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喜好和生活特点,如爱抽烟,做事敏捷果断,乐观且自信等。
其次是直观感。
事例具体,人物形象丰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第三是趣味感。
许多琐碎的细节,新鲜有趣,让人读起来兴味盎然。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打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石头把烈火焚烧自己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舀.( yǎo ) 揩.( kāi ) 碟.( dié ) 疙dɑ( 瘩 )捆.( kǔn ) ké( 咳 )嗽调ɡēnɡ( 羹) jiǎo( 绞 )肉jiào( 校 )对草shuài( 率 ) 洗zǎo( 澡 ) fēn( 吩 )咐2.根据释义写词语或解释词语。
(1)安详,安稳。
___安顿___(2)心里怀有的念头。
___存心___(3)悠然:___悠闲的样子。
___(4)深恶痛绝:___厌恶、痛恨到极点。
___(5)不以为然:___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时练(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时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700a0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a.png)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时练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先生和我都不去看它,对他竭力避免加以赞美,若一赞美起来,怕他更做得起劲。
B.指望对于学费有点补足,冬天来了,北平又冷,那家离学校又远,每月除了车子钱之外,若伤风感冒还得自己拿出买阿司匹林的钱来,每月薪金十元要从西城跑到东城……C.鸡汤端到旁边用调羹舀了一、二下就算了事。
D.“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不经过查看就抹杀别人的见解是不对的。
B.她开始无精打彩地收拾房间,叠被子,洗碗碟,又扫又擦。
C.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拆起来。
D.若是你在梦中也会欢快地笑起来,那是我分咐过月亮,让她给你捎去了我的祝福。
3.下列加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调羹(ɡēnɡ)舀水(yǎo)弄堂(nònɡ)校对(jiào)B.竭力(jié)绞肉(jiǎo)揩油(xié)铁栏杆(ɡǎn)C.油腻(nì)干枯(kū)阖眼(hé)瞿秋白(qú)D.不济(jì)干劲(jìnɡ)捆上(kǔn)果戈里(ɡē)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鲁迅先生胃不大好,每饭后必吃“脾自美”药丸一、二粒。
B.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怎么会好久不见,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可是我也每天来呀……怎么都忘记了吗?C.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
哪怕一点点小事。
”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
(即《鲁迅全集》)二、语言表达5.根据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
顺顺同学有一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科学家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01 积累运用
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揩.(kāi)间.断(jiàn)弄.堂(lòng)
调羹.(gēng) 校.对(jiào) 深恶.痛绝(wù)
xī.n(薪)金轻jié(捷) jiǎo(绞)肉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A.不经过查看就抹杀别人的见解是不对的.
B.她开始无精打彩地收拾房间,叠被子,洗碗碟,又扫又擦.
C.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拆起来.
D.若是你在梦中也会欢快地笑起来,那是我分咐过月亮,让她给你捎去了我的祝福.
(解析:B项“彩”应写为“采”;C项“拆”应写为“折”;D项“分”应写为“吩”.)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A.“反正已十二点,电车已没有,那么再坐一会儿”,许先生如此劝着.
B.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目’浴阳光,预防近视”.
C.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让干部鼓足干劲.
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解析:A项许先生说的话是一句完整的话,逗号应改为句号,并放在引号内.) 4.(2017·徐州)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并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有利于健康.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迷.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得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果实才好.
修改意见: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
5.在大家的印象中,鲁迅先生一直是冷峻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到了不一样的鲁迅先生.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示例]①明朗,特别是鲁迅先生的笑,很与众不同,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
嗽起来”.②耐心、温和,总是耐心地陪客人聊天,对海婴的各种行为理解并引导.③负责,认真阅读每一个青年人寄来的信等.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以及对鲁迅先生辛苦写作的敬佩.
6.在第十三届文博会上,“文房四宝”酷炫化身国学导师闪亮现身,分别为“笔妞”“墨妮”“纸娃”“砚宝”,成为展会聚焦热点之一.下图为四个可爱的萌娃,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设计意图.
[示例]将“文房四宝”人形化,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符合文化传承的宗旨.
02 拓展阅读
(河北中考改编)
至深至纯师生情
——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
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里曾邀请周有光先生给我们讲授文字改革课程,这样,我便有幸成了先生的学生.后来,我和先生的来往增多.
②我曾一直努力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本的文集,为此也和几家出版社联系过,但都未能成功.2000年2月初,我向上海文艺出版社郝铭鉴先生提及为周先生出版文集的事,郝先生对周先生素来敬仰,很爽快地同意出版四卷本《周有光语文论集》,并由他自己担任责编,不过要我大力协助,我把这件事报告给周先生,他也很高兴.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我拿到这份合同稿把它转交给出版社时,删去了这句话,因为这些文章是周先生的著作,我很愿意做一点编辑加工,谈不到什么名利.这部论集出版时没有具体署名由谁主编,只在《出版说明》里提到“论集的编选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苏培成同志承担”,这就足够了.
③我和周先生很快就开始了论集的编选.周先生极为认真,经过多次商讨,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前三卷收录单行本著作,第四卷收单篇论文.每一卷文稿先由我复印做编辑加工,整理好后由先生审定.周先生同意后,再寄到出版社.我、周先生和出版社三方面合作愉快,工作进展顺利.论集出版后,郝先生亲自带着样书来京,我们一齐到周先生家.周先生专注地翻看样书,表示满意.至此,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
④2007年5月,吴玉章基金委员会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奖的评奖活动.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按要求买了三部《周有光语文论集》,亲自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申请参评.事有凑巧,过了不久,我收到吴玉章基金会的聘书,聘请我为这次评奖的评委.我被分在语言学著作评选小组,组长是胡明扬先生.8月份,评选开始.我所在的小组专门召开专家座谈会听取意见.座谈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郭锡良说:“我认为,在语言学类参评的图书中,只有《周有光语文论集》够得上特等奖!”他的意见得到了其他专家的响应,这部书最后被评为特等奖.
⑤在那次评选活动中,有一部参评图书是《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胡明扬先生要我仔细看看这部书,提出初步的意见供各位评委参考.我认真读了这部书,可是有的地方自己也拿不准,就想起了周先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把书转给周先生,没几天就收到了先生写来的读后意见,指出:“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不妥.这种旧说法,不符合事实.汉字中有假借字和形声字,都表音,而且数量大.汉字是表意和表音的意音文字.”“书中胡乱混淆语言学和文字学,不妥.文字学在逻辑分类上属于语言学,但是语言学的理论不能胡乱用于文字学.”
⑥虽然这部作品最后未能获奖,但书中引用的美国学者 D.S.白瑟拉托《文字以前》中的话引起了周先生的注意.周先生没有读过这本书,很想读一读.他对我说,你看看北大图书馆有没有.我到北大图书馆一查,还真有,于是借出来给周先生送去.那时周先生已经102岁了,正在生病住院,我到医院把书交给他.这是本很厚的英文书,不到半个月,周先生就把书读完了.这令我十分敬佩.
⑦今年6月,周有光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语文书简》出版后,语文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给我发来邮件,谈了他的读后感.他说:“昨天一口气读完了《语文书简》,才知道您和周先生之间的师生情有多深、多纯,多么珍贵.我也从中获得做人、做学问的许多教益.”我受了他的鼓励,就写了这篇文章,用以自慰.
7.将本文标题改为“与周有光先生二三事”好不好?为什么?(4分)
[示例]不好(1分).本文主标题“至深至纯师生情”直接表明了文章的中心(1分),并且抒发了作者对这份师生情的珍惜(1分).如果只用文章的副标题作为标题,只能高度概括本文的内容,不能体现作者的感情(1分).
8.第③段“我终于了却了这桩心事”一句中的“这桩心事”具体指什么?(2分) [示例]要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文集.(2分)
9.从第⑥段看,周有光先生的哪些品质令人敬佩?(3分)
[示例]活到老,学到老;治学严谨;求知欲强.(每点1分)
10.第⑦段引用语言学界一位有影响的专家的话,有哪些作用?(2分)
[示例]点明中心(揭示主题);照应题目(点题).(每点1分)
11.你认为文中哪件事能够从正面体现“至深至纯师生情”?(2分)
[示例一]“我”为周先生出版多卷文集,不计名利.周先生在和出版社签订合同时,特别注明“主编是苏培成”,而“我”删去了这句话.[示例二]“我”看到征集评奖作品公告后,购买了三部周先生的文集,亲自申请参评,最终被评为特等奖.[示例三]“我”
担任评委时,对一本参评书的内容有的地方拿不准,请周先生帮助审阅,很快就收到周先生的读后意见.[示例四]周先生和“我”的通信集《语文书简》出版,书中收入我们之间往来的信件118封.(2分,任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