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d48d0e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7.png)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8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案1 教学目的:1、通过实例,使学生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一样的,并使学生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那么。
2、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那么,能运用法那么正确地进展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拟、分析^p 的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进步计算才能。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算理,正确总结、应用计算法那么。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1、复习整数除法的意义(1)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法那么: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根据的乘法算式:5×6=30,写出相关的两个除法算式。
(30÷5=6,30÷6=5)2、口算下面各题×3 × ×× ×6 ×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1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1)出示插图及乘法应用题,学生列式计算。
(2)学生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
(3)将100克化成千克,300克化成千克,得出三道分数乘、除法算式。
2、学生自学后小组间交流3、全班汇报:100×3=300(克)A、3盒水果糖重300克,每盒有多重? 300÷3=100(克)B、300克水果糖,每盒100克,可以装几盒?300÷100=3(盒)×3= (千克) ÷3= (千克) ÷3=3(盒)4、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题组和分数题组的对照,小组讨论后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一样,都是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
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二)、稳固分数除法意义的练习:P28“做一做”(三)、教学例2(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小组讨论操作,如何把这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并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c0481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4.png)
动手做一做 分别从下面两个盒子里摸棋子。
1号
2号
(1)哪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棋子?
(2)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
王东
李慧 (3)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2号盒子里有绿、红、 1号盒子里全是红棋子。 黄、蓝四种颜色的棋子。
实验操作,我要动手
实验要求
1.每个盒子摸10次,每次只摸一个棋子。 2.每次摸棋子前都要把盒子里的棋子摇匀后 再摸。 3.每摸一个棋子后记录下它的颜色,再放回 盒子里。 4.完成后再思考下面的问题: (1)哪个盒子里一定能摸出红棋子? (2)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3)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
3.在主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 验。
探究新知 1 联欢会上小丽、小红、小明三名同学抽签表演节
目,三张卡片上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
跳 舞
卡片倒扣在桌面上。
小明第一个抽签,他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小丽
小红
小明
小明抽到了跳舞,接下来小丽可能会抽到什么?
小丽
小红
小明
小丽抽到了朗诵,最后只有一张了。 小红会抽到什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可能性
第1课时 不确定性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 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并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 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的过程,培养口头表达能 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小丽
小红
小明
如果小红先抽,那她还一定能抽到 唱歌吗?
小丽
小红
小明
第四单元《可能性》(课件)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第四单元《可能性》(课件)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1b7cf40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b.png)
8÷4 没有 9÷4 有 10÷4 有 11÷4 有 12÷4 没有 13÷4 有 14÷4 有 15÷4 有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可
确定事件 用“一定”“不
可能”描述
能
性
不确定事件 用“可能”描述
623894157 3748056129 896572314 4703195628
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可能、不可能、一定” 它们的和( 可能 )是三位数。 它们的和( 可能 )是两位数。 它们的和(不可能)是四位数。 它们的和(不可能)是一位数。 它们的和( 一定 )比其中的 任何一个加数都大。
在括号里填上“可能、不可能或一定”。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可能性
(第一课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们来玩个弹珠 游戏吧。
开始
按S暂停,再按S继续。
无论怎么转,指针( 一 定 )指向红色。
开始
按S暂停,再按S继续。
开始
按S暂停,再按S继续。
开始
按S暂停,再按S继续。
开始
按S暂停,再按S继续。
指针(可 能)指向红色,也(可能)指向绿色。
1 个2直个角锐与角12相个加锐所角成相的加角所成的角
(
)是锐角。
(
)是直角。
(
)是钝角。
在括号里填上“可能、不可能或一定”。
2 个锐角相加所成的角
(
)是锐角。
(
)是直角。
(
)是钝角。
在括号里填上“可能、不可能或一定”。
112345678902345607918 个锐角相加所成的角
(
)是锐角。
一个不确定 的整数除以4, 商有余数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b6ae50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4c.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三篇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的第一课时,它属于课标中“概率与统计”这部分内容。
关于“可能性”,小学全套教材分为两次进行编排,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一次就是本册。
三年级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而在本册中,要求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步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课安排的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连的,因为一个游戏规则是否公平,本质上就是各参与者获胜的机会是否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就是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就以“游戏活动”为教学内容展开,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主轴,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直观感受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结合学生熟知的“游戏活动”这一内容,我们在设计时采用情境创设、探究发现、拓展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自主建构新知。
设计理念:1、根据“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理念,利用课本情境和创设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活动,把知识教好教活。
2、依据“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采用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的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尊重生活经验,创设活动情境教学从“游戏活动要讲求公平、公正”这一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个个游戏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e4956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b.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认识概率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概率估计事件的的可能性,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共安排了3个教学内容,分别是“可能性的大小”、“可能性相等”和“游戏公平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事件发生的随机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认识概率的意义。
2.学会用简单的概率估计事件的可能性,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概率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概率估计事件的可能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认识概率的意义。
2.采用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概率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课件、练习题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如骰子、卡片等,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情境,如抛硬币、抽奖等,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中,可能性的大小是如何体现的?2.呈现(10分钟)讲解概率的意义,让学生认识概率。
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如抛硬币、掷骰子等,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概率估计事件的可能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所学的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估算一副扑克牌中红桃、黑桃、方块、梅花各有多少张。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可能性必备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可能性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8a41ae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3.png)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可能性必备知识点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课《可能性》的必备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 确定性: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一般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
例如,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在地球上,人不可能不借助外力而在空中悬浮。
2. 不确定性: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一般用“可能”来描述。
例如,明天可能会下雨;掷一枚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二、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的关系1. 基本关系:当某种情况的个体在总数中占的数量越多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数量越少时,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2. 实例说明:例如,一个盒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于摸出蓝球的可能性,因为红球的数量比蓝球多。
三、可能性的表示与计算1. 表示方法: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具体地,把几种可能的情况的份数相加做分母,单一的这种可能性做分子,即可求出相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计算实例:如在一个盒子里装有3个红球、6个黄球、1个蓝球,求摸出每种颜色球的可能性。
此时,分母为3(红球)+6(黄球)+1(蓝球)=10,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3/10,摸出黄球的可能性为6/10(即3/5),摸出蓝球的可能性为1/10。
四、可能性的应用1. 设计游戏规则:在设计游戏规则时,可以利用可能性的大小来保证游戏的公平性。
例如,设计一个转盘游戏,将转盘分成若干等份,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根据颜色区域的大小来确定转到不同颜色的可能性大小,从而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
2. 做出决策:在生活中,可以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来做出决策。
例如,天气预报说明天有80%的可能性会下雨,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带上雨具出门。
五、可能性的进一步理解1. 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其发生的可能性为1;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其发生的可能性为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可能性》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可能性》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43a22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5.png)
不可能
课后作业
2. 连一连。
知识拓展
请你根据获奖情况设计大转盘,请标出奖次,并用不同的颜色 表示。
知识拓展
【解析】
奖
知识梳理
知识点:可能性。
可能性包含“可能”、“不可能”和“一定”,“不可能”和 “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 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 种情况。
知识梳理
例题:判断:一定的画“√”,可能的画“O”,不可能的画“×”。
(1)猪在空中飞来飞去。 ()
×
(2)写字时,人用左手。 ()
O
(3)爸爸的年龄比他儿子的年龄大。 ()
(4)小红的妹妹比她高。 ()
√
(5)明天会下雨。 ()
O
O
【方法小结】在判断事件的可能性时,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知识梳理
【小练习】判断:一定的画“√”,可能的画“O”,不可能的画“×”。
(1)我跑1000米用了4秒。()
×
(2)闭上眼睛能看见东西。()
×
(3)大年初一这天没有孩子出生。()
(4)三(1)班在接力赛中会获得第一名。()
×
(5)小鱼生活在水中。 ()
O
√
课堂练习
1. 填空。
不可能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课堂练习
2. 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是什么?连一连。
课堂练习
3. 在横线上填上摸球的可能性。
(1)
(2)
(3)
(1) 一定摸到红球 (2) 一定摸到白球 (3) 可能摸到红球 不可能摸到白球 不可能摸到红球 可能摸到白球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课件)(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c0d91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7e.png)
一、用“可能”“不可能”和“一定”填空。
1、从7个蓝色球中任意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摸出红球。 2、小数乘小数,积( 可能 )是小数。 3、明天( 可能 )是晴天,也( 可能 )是雨天。 4、大于10的自然数,( 可能 )是36,( 可能 )是15, ( 不可能 )是8。
巩固练习
二、判断。
1、奇奇抛一枚硬币,第一次正面朝上,第二次正面朝上,第
三次一定也是正面朝上。( × ) 2、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 ) 3、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4、盒子里有20枚黑棋子和1枚白棋子,任意摸1枚,一定能摸
到黑棋子。( × )
巩固练习
三、说一说。
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
哪种颜色的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例2:有三个盒子,小红希望一次就摸出一个红球,我们 建议她从哪个盒子里面摸?
①
②
③
因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例2:出示纸盒子,把球放入盒子中,并摇匀。
从盒子里面摸出一个球,记录他的颜 色,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10次
红球 篮球
次数
根据实验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1、摸出的蓝球的次数比红球的次数少。 2、摸出的红球的可能大。
如果再摸一次,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拓展:出示纸盒子,把球放入盒子中,并摇匀。
如果盒子里面有4个红球和4个篮球, 任意摸一个,摸到哪种颜色球的可能 性大?为什么?
摸到红球和篮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因为红球 和篮球的数量是相等的。
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以“摸球游戏为例”, 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哪种颜色的球少,摸到的 可能性就小。颜色一样多,摸到的可能性就相等。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15ec24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1.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范文(精选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可能性》,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可能性》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认识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学习了本节课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猜测、试验、统计与探索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用语言描述事件可能性的大小,提升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事件发生的不同可能性。
二、说学情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教材具有重要作用,五年级的学生富有好胜心理,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的形象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趣的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数学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知识点归纳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c9d0d1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f.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知识点归纳与练习知识点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可能、不可能和一定。
在确定现象时,可以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在不确定现象时,可以用“可能”来描述。
知识点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相关。
物体数量越多,出现对应结果的可能性越大;物体数量越少,出现对应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小。
知识点三: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对应的物体在总数中所占数量就越多;可能性越小,所占数量就越少。
第一节可能性1、从标有1,2,3,4的四张卡片中任抽一张。
(1)抽到卡片“1”的可能性是1/4.(2)抽到卡片“2”、“4”的可能性是1/2.(3)抽到数字小于4的卡片的可能性是3/4.2、(1)指针停在这三个数字区域上的可能性各是1/3.(2)如果转动指针90次,大约会有30次指针停在数字1区域。
3、6名学生玩“掷骰子”的游戏。
小红在一个正方体的各面分别写着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骰子,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的人就唱一支歌。
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第二节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相关1、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6个球,1个红球,2个白球,3个黄球,从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
(1)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最大,为1/2.(2)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最小,为1/6.(3)摸出不是红球的可能性为5/6.2、盒子中装有3个红色的小正方体,4个黄色小正方体。
从中任意摸出2个正方体。
小芳和小豪约定,摸出红正方体,小芳赢。
摸出黄正方体,小豪赢。
小芳赢的可能性为3/7,小豪赢的可能性为4/7.第三节综合练1、(1)指针停在斜线、白、黑三种区域的可能性分别为1/3.(2)如果转动指针100次,大约会有33次指针停在白色区域。
2、盒子装有15个球,分别写着1—15各数。
如果摸到是2的倍数,小刚赢,否则小明赢。
小刚赢的可能性为7/15,小明赢的可能性为8/15.3、请将下面各题中给出的数进行+、—、×、÷运算,使结果为24.(1)2+3×(7+11)=24.(2)(9-7)×(5+4)=18.(3)(10-8)×(7-4)=6.1、甲、乙两人玩抽牌游戏,共有9张牌,分别标有2、3、4、5、6、7、8、9、10.约定任意抽1张牌,若抽出的数小于5,则甲胜,若抽出的数大于等于5,则乙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40075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c.png)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可能性》人教版教案:可能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章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具体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并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实验材料,包括硬币、骰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如,让学生抛硬币,观察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
2. 讲解:讲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计算事件的概率,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事件的概率。
例如,让学生抛硬币多次,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并计算概率。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可能性确定性不确定性概率七、作业设计(1)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
(2)掷一个骰子,得到偶数点的概率。
2. 答案:(1)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1/2。
因为硬币有两个面,正面和反面,抛出去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
(2)掷一个骰子,得到偶数点的概率为1/2。
因为骰子有六个面,其中三个是偶数点(2、4、6),另外三个是奇数点(1、3、5),得到偶数点的可能性相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能够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并能够通过实验来估计概率。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可能性》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可能性》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6dcc4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c4.png)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可能性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 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展开。接 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主要教学事 件产生的等可能性,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引导猜测、操作、验证,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只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掷硬币、抽签、转转盘等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感性体验, 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新知得以生成。学生经历知识发展与变 化的过程,并能结合自己学习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学习方法,享受游戏中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知识的内动力。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始终保持愉 快的心情,情绪高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竞争意识得到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分析 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可 能 性》板书
掷硬币——可能性相等
抽 签——可能性相等 事件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所以很容易得出有4种结果。 指名说一说有哪几种可能的结果,学生汇报预测:有4种结 果,即第一组被抽到、第二组被抽到、第三组被抽到或第四组 被抽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2cf29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e.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一、教材简析1. 教材内容概述第四单元《可能性》主要介绍了事件的概念、概率的初步认识以及相关计算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对事件发生概率的直觉感知,并初步学习如何计算概率。
2. 教材核心知识点•事件的概念与表示方法•可能性的认识与计算•概率的初步认识与计算3.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应能够: - 理解事件的概念,能够用多种方式表示事件 - 熟练计算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 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 培养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直觉判断能力二、教学设计1. 教学策略本单元的教学以问题情境导入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概率的奥秘。
2. 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事件的概念•通过投掷色子、抽取球等活动引入事件的概念,让学生感受事件的多样性。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实际操作表示事件的方式,如事件树、表格等。
第二课时:可能性的认识与计算•让学生进行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计算,如抽取红球的可能性等。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计算复杂事件的可能性,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课时:概率的初步认识与计算•介绍概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概率的关系。
•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概率概念的理解。
3. 教学评估与反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观察学生对事件概念、可能性和概率的掌握情况,结合小组讨论、个人练习等形式进行评估。
在教学结束前,进行知识梳理和反馈,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三、教学延伸除了教材内容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彩概率、比赛胜率等,从而增强学生对概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总结本文简要介绍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的教材内容及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可能性》(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95f74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01.png)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这些难点和重点,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实例分析和反复练习,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并掌握这些核心知识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可能性》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不确定的事情?”比如明天会不会下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可能性的奥秘。
-例如:抛硬币出现正面是确定事件,而掷骰子出现双数是不确定事件。
-可能性的表示方法:重点教授如何用分数、百分数、语言描述等方法表示事件的可能性,并通过具体例子进行巩固。
-例如:一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和2个绿球,摸出一个红球的可能性是3/5或60%。
-概率的初步认识:强调概率是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可能性表示方法掌握不够熟练,特别是用分数和百分数表示可能性时。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这部分知识。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积极,课堂氛围很活跃。但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是比较害羞,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他们,我尽量在课堂上多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更有信心参与进来。
3.重点难点Biblioteka 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区分,以及可能性的表示方法。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可能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抛硬币或掷骰子,这个操作将演示可能性原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d5c09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6.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事件的可能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事件的可能性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概念。
2.判断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区别。
四、教学内容1. 概念引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如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有多大?•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2. 同学互动•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判断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老师给出一些事件,让学生按照可能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给出理由。
3. 拓展训练•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引导学生发现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关系,加深理解。
4.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与讨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进行观察和判断。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引入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循序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事件可能性概念。
六、教学过程1. 活动一:概念引入(1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事件的可能性概念,引入学生对事件可能性的讨论。
•学生举例讨论生活中的事件可能性,并总结事件可能性的表达形式。
2. 活动二:同学互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给出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每组汇报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判断可能性的方法。
3. 活动三:拓展训练(25分钟)•老师给出一些事件,让学生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知识点及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知识点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80980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e.png)
【导语】可能性是指事物发⽣的概率。
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着事物发展趋势的量化指标,其是客观论证,⽽⾮主观验证。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篇⼀】⼩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知识点 1.可能性 事件的发⽣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确定的事件⽤“⼀定”或“不可能”来描述,不确定的事件⽤“可能”来描述。
2.事件发⽣可能性的⼤⼩ 可能性的⼤⼩与数量的多少有关,相同条件下,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可能性越⼤;所占数量越少,可能性越⼩。
【篇⼆】⼩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练习题 ⼀、填空题。
1、掷⼀枚骰⼦(骰⼦的数字分别是1、2、3、4、5、6),单数朝上的可能性是( )。
2、某商家开展抽奖活动,10张奖卷有⼀个⼀等奖,两个⼆等奖,⼩明第⼀个去抽,他得到⼀等奖的可能性是( ),如果第⼀次他抽中⼆等奖,那他再次抽中⼆等奖的可能性是( )。
3、在⼀个正⽅体的六个⾯分别写上数字,使得正⽅体掷出后,“5”朝上的可能性为1/2。
正⽅体有( )⾯要写上“5”。
4、从⼀副扑克牌(四种花⾊、去掉⼤⼩王)中,抽到5的可能性是( ),抽到红⼼5的可能性是( ),抽到⿊桃的可能性是( )。
5、从1-9共9个数字中任取⼀个数字,则取出的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
A.0 B. 1 C.5/9 D.4/9 6、某⼈射击⼀次,击中0-10环的结果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击中8环的可能性是()。
A.1/12 B.1/11 C.1/10 D.1/9 7、从写有1-6的6张卡⽚中任抽⼀张,抽到是2的可能性是()。
A.1/2 B.1/4 C.1/5 D.1/6 8、有10张卡⽚,分别写有1-10,从中随机抽出⼀张,则抽到5的可能性有多⼤?抽到偶数的`可能性有多⼤? 9、时扔两枚硬币,如果⼀个是反⾯则李丽胜,两个同时为正⾯或同时为反⾯则王军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说明理由。
如果扔100次,两个都是正⾯⼤约会出现多少次? 10、设⼀盒中有10个⽩球,6个红球,2个黄球,从盒中任取⼀球,哪种颜⾊的球被取到的可能性?哪种最⼩,分别为什么? 11、刘佳国庆节到北京旅游,她带了⽩⾊和黄⾊两件上⾐,蓝⾊、⿊⾊和红⾊3条裤⼦,她任意拿⼀件上⾐和⼀条裤⼦穿上,共有多少种可能? ⼆、下⾯哪些事情发⽣的可能性为1,哪些发⽣的可能性为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2a8f0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2.png)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材简析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主要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和数学活动,感受和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掌握一些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可能性大小的估计、可能性的计算、游戏中的可能性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数学基础,对可能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运用概率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估计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并能运用概率计算方法求解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途径,培养数据分析、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运用概率计算方法求解事件的概率。
2.难点:学生对可能性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探究的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骰子、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猜谜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引出可能性这一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可能性的大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可能性。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进行解答。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可能性计算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0fef4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8.png)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概率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学会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概率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3.问题解决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游戏材料:准备与概率知识相关的游戏材料,如骰子、卡片等。
3.实际问题案例:收集一些与概率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提问:这些事件中,哪些是确定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2.呈现(10分钟)介绍概率的概念,讲解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概率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概率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99-100,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和对生活中几种常见游戏(或现象)剖析与解释,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具准备:CAI课件;硬币;实验记录表;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上数字1-6的长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吗?还记得足球比赛开始前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吗?请同学们看屏幕。
课件演示:如下图情境(教科书第99页的情境图)。
师:请观察图片,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决定哪个队先开球的?
师:同学们说得对,他们是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由哪个队先开球的,那么你们认为用这种抛硬币的方法决定哪个队开球公平吗?
[评析:由足球比赛开球前的情境引出游戏公平性的问题,学生感到自然、熟悉,探究兴趣浓厚。
]
应变预设:
可能有的学生认为是公平的,有的学生认为不公平,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理由。
二、探究新知
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师:刚才有人认为硬币掉下来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机会相等,觉得抛硬币的方法很公平,也有人认为这样不公平,那到底这种方法公不公平呢?下面就来做一个实验,由大家亲自动手抛一抛硬币,看这种方法到底公不公平,好吗?
师:在开始实验之前,同学们要弄清楚实验要求哦,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抛硬币40次,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如下表);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看哪个小组合作最好,完成得最快!
师:弄清楚实验要求了吗?老师想问大家,第2条中的相关数据是指什么?你们打算如何得到这些数据?
师:很好,我们要得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老师建议你们最好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那就动手开始实验吧!
应变预设:
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有的小组抛硬币的方法没有掌握好或统计方法不科学等情况,教师巡视时适时给予提醒或帮助。
师:大家做完实验了吗?请各个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课件出示统计表(如下表),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填入数据。
2、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师:请你们认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相等吗?
师:对,既有相等的也有不相等的,但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接近吗?
师:想一想,如果把我们全部小组的实验数据加起来,那么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还接近吗?
教师把所有小组的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的次数、总次数分别求和。
师: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仍然是非常接近的。
3、阅读材料,加深体会。
师:如果我们继续抛下去,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历史上有很多数学家就做过抛硬币的实验。
请看屏幕。
课件出示几位数学家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让学生观察数据,发现正面朝上次数和反面朝上次数很接近。
4、分数表示,科学验证。
师:我们做过了实验,观察了数学家实验数据,发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很接近,说明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师:对,它们的可能性相同的,你们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它们相同吗?应变预设:
学生汇报时可能会用50%,,,等分数表示,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要加以引导。
师:通过做实验,你们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为什么?
[评析:让学生在抛硬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理解、感悟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的公平性,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及数学家实验数据验证,使学生不仅体会到感受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而且感受到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
三、应用拓展
1、师:刚才的学习,你们表现得很棒,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会不会用学到的新知识解决问题,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师:好,请看第一题,正方体的各面分别写着1、2、3、4、5、6.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都是……?(出示教科书练习二十第1题)
师:这么多同学举手想回答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该叫谁回答了。
这样吧,我把全班分成三组,分别叫红组、黄组、蓝组,设计一个转盘,转盘上的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相应颜色的组就获得答题资格,答对就奖一面红旗,看哪个组的组红旗多就算赢,好吗?
课件出示方案一(如下图):转盘上红色占一半,蓝色、黄色各占。
方案一
师:你们觉得这个转盘设计得公平吗?
师: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转盘不公平,那怎样设计转盘才公平呢?师:就按照你们的修改意见,改成三种颜色各占的转盘。
课件出示方案二(如下图)。
方案二
师:设计好转盘后,我们就开始转动转盘决定哪个组来回答第一题,好吗?
转动转盘,决定哪个组回答。
2、师:恭喜你们获得了第一面红旗。
我们看下一题,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各是多少?(课本练习二十第2题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再在小组中交流。
转动转盘,决定谁回答。
3、师:看来难不倒你们,继续看下一题,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停在红色区域呢?(课本练习二十第2题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再在小组中交流。
转动转盘决定哪个组回答。
4、师:请看下一题,6个同学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强在一块长方体橡皮的各面分别写上1、2、3、4、
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的人就来当“老鹰”。
你认为小强设计的方案公平吗?(课本练习二十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转动转盘决定哪个组回答。
5、师:今天的智力大比拼到此结束。
看看哪个组获胜?
师:如果我们的智力大比拼继续下去,一定是这个组获胜吗?
师:为什么不一定呢?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说一说吗?
[评析: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公平、公正的游戏中进行巩固、应用、拓展性练习,体验游戏的公平性,再次让学生充分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让学生深刻感悟到:要使游戏公平,游戏中的事件发生必须是等可能性的。
]
四、收获与感受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们有什么收获? 你们对这节课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可能性
正面朝上
抛硬币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
反面朝上
公平
[总评]本课教学设计体现如下几个特点:
1、在活动中领悟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让学生经历抛硬币(40次),抛长方体等实验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到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的兴趣。
同时,在活动中,教师还正确地处理了教学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重活动,更重思维含量!多次引导学生透过游戏展开思考,把操作活动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提升了数学活动的价值。
2、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学习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足球比赛、抛硬币实验、飞行棋游戏、转盘游戏、老鹰抓小鸡游戏等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游戏,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能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透过这些常见的活动,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喜欢数学。
使用学生自己设计的游戏转盘开展智力大比拼的游戏,整个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次游戏活动都富有深刻的数学内涵,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应用拓展新知识,真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