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时分秒》知识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
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圈是(60)
秒;
分针走1小格是( 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圈是(60)分;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1圈是(12)时。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
(1)小时。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
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9、简单经过时间计算:
(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
(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0、“分、分钟”“时、小时”的区别:
分、时表示某一时刻如3:45→3时45分
分钟、小时表示某一段时间如下课10分钟,一场电影2小时。

小学数学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时、分、秒)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数学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时、分、秒)一等奖创新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时、分、秒)一等奖创新教案解决问题(时、分、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第5 页例2 【教材简析】教材通过一个生活常见的例子“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在探索求经过的时间过程中,列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的知识,并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时间换算,知道了1 时=60 分,同时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探索求经过时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掌握各种有关时间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从图中找出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所需要的信息。

观察钟面,得出小明离家时间7:30 和到校时间7:45。

二、探究新知,分析解答(一)阅读与理解,理解“时刻”和“经过时间”。

将7:30 和7:45 放在同一个钟面内观察,这两个时间所在的位置表示时刻,而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表示两个时刻经过的时间。

(二)分析与解答,体会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

1.方法一:数格子直接数钟面上的格子,从7:30 到7:45,分针走了3 个大格是15 分钟。

直接数时间轴上的格子,从7:30 到7:45,一共有3 小段,经过了15 分钟。

2.方法二: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计算时,因为两个时刻都是7 时多,可以直接用分钟相减,列式是45—30=15(分)。

(三)回顾与反思,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检验:用“开始时刻+经过时间=结束时刻”来检验。

回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三、基础练习(一)已知每个钟面的具体时间,求相邻两个钟面的经过时间。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时分秒人教版共12张PPT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时分秒人教版共12张PPT

3时 200分
1分15秒 65秒
1时30分 90分




课堂练习: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那些知识?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就看有多少个60,就是几时。


前面是几,就是几个60相加。
就看有多少个 4时=( )分 3分=( )秒 5时=( )分 8分=( )秒 2、在()里填上“>”“<”或“=” 48秒( )1分 1秒( )60分 1时( )60秒 1时( )55分 3分( )3秒 2分( )120秒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时间单位?谁来说一说?
时、分、秒
导入:
1时=( )分
1分=( )秒
60
60
填一填。
2时=( )分
60+60=120
120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你是怎样想的?
知识讲解 例1:
做一做:
60秒=( )分 3分=( )秒 300分=( )时
课后练习:
45-30=15,是15分钟
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做一做:
9:00-8·40=20分 答:还要等20分钟。
1. 填一填。
3时=( )分
3分=( )秒
150秒-30秒=( )分
1时25分=( )分
180
180
85
2
9分 90秒
2. 在 里填上“>”“<”或“=”。
5
1
180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熊大2小时, 熊二120分钟 2小时=(120)分钟 答:它们俩用一样的时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通用12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通用12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

(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

(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 二、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

(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时分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的认识【教学课题】:时、分、秒【教学内容】:时、分、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法】:【学法】:【课时数】:1课时【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

(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钟面上的秒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3、学生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

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

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

(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4)-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4)-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时、分、秒(4)-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时间、计算时间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他们珍惜时间。

教学内容:1. 时、分、秒的概念。

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重点:1. 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难点:1. 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2. 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教学准备:1. 课本、教案。

2. 时钟模型或图片。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时钟,提问:你们知道时钟上有什么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钟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分别表示时、分、秒。

二、新课1. 讲解时、分、秒的概念。

- 时:时钟上的时针转动一圈,表示过去了12个小时,我们把这一圈叫做一时。

- 分:时钟上的分针转动一圈,表示过去了60分钟,我们把这一圈叫做一分。

- 秒:时钟上的秒针转动一圈,表示过去了60秒,我们把这一圈叫做一秒。

2. 讲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 1时 = 60分- 1分 = 60秒3. 讲解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 时换算成分:1时 = 60分- 分换算成时:1分 = 1/60时- 秒换算成分:1秒 = 1/60分- 分换算成秒:1分 = 60秒4. 讲解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 识别时钟:通过观察时针、分针和秒针的位置,可以知道当前的时间。

- 计算时间:可以通过时、分、秒之间的换算,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三、练习1. 让学生观察时钟,说出当前的时间。

2. 让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例如:从8:30到9:45经过了多少时间?四、总结1. 回顾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

2. 强调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强调时钟的识别和时间的计算。

五、作业1. 写一篇关于时、分、秒的日记。

2. 计算从现在开始,经过1小时30分钟后的时间是多少?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概念及其关系,学会了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并能正确识别时钟和计算时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时、分、秒1. 钟面上有12 个大格,60 个小格。

2. 时针走1 大格是1 小时;分针走1 小格是1 分钟,走1 大格是5 分钟;秒针走1 小格是 1 秒钟,走 1 大格是 5 秒钟。

3. 1 时=60 分,1 分=60 秒。

4.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依次加整十数和一位数。

-把两个两位数都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相加。

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把减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把被减数和减数都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减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减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差相加。

3. 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4. 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十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在十位上加10 再减。

三、测量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 1 厘米=10 毫米;1 分米=10 厘米;1 米=10 分米;1 千米=1000 米。

2. 认识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

- 1 千克=1000 克;1 吨=1000 千克。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2.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 1 当10,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3. 加法的验算方法:-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4. 减法的验算方法:-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约每天睡9( 时)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20(秒)
做熟饭大约需要 25(分)
三、知识运用
3. 谁是冠军?
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姓名
小小 军军
小小 明明
小小 刚刚
成绩
17秒
15秒
18秒
小小 亮亮 16秒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1
2
3
4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4页“做一做”,第1题。 第6页练习一,第1题、第3题。 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上学 7 :25
到校 7 :40
三、知识运用
2. 想一想,说一说。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 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 时候能到达?
晚点25分钟是 什么意思?
在9:15 的基础上再过 25分钟才能到达。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7页练习一,第8题。 第8页练习一,第11题。
1分是60秒,4分就是 4个60秒。
二、探究新知
5时=( 30)0 分
可以想,1时是60分,5时里有 几个1时,就是几个60分。
三、知识运用
1. 填一填。
3时=( 18)0 分 3分=( 18)0 秒
1时25分=( 85)分 150秒-30秒=( 2)分
2. 在 里填上“>”“<”或“=”。
9分 >90秒
(1)核对一下,每人估计的 30秒实际是多长时间。
(2)小组同学比一比,看谁 估计得最准。
(3)请估计得最准的同学说 说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你打算怎样调整自己估 计的方式?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4页例1“做一做”。 第7页练习一,第5题、第6题。
时、分、秒
解决问题(例2)
一、复习旧知
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时、分、秒。
二、探究新知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40 到9:00分针走了多少格。
9:00开门,也可以想成8:60 开门,这样就可以用我们前面 学习的方法解答了。
三、知识运用
1. 算一算,填一填。
起床 6 :40
过10分
过(10分)
过(20分)
洗漱 6 :50
吃早饭 7 :00
(过5)分
整理 7 :20
(过15)分
1时=( 60)分 1分=( 60)秒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阅读与理解
需要利问用题哪是些什信么息??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 用了多长时间?
7:30离家,7:45到校。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分析与解答
可以怎样解答?
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 7:45分针走了多少分。
分针走了3个大格, 是15分钟。
时、分、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授课人 阮班丽
时、分、秒
秒的认识
一、新课引入
二、探究新知
认真观察秒针是怎么走的,走了几秒。
秒针共走过1大格,也就 是5小格,是5秒。
二、探究新知
认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
秒针共走过4大格,也就 是20小格,是20秒。
二、探究新知
试一试1分钟能做些什么, 把结果记录1下秒来有。多长呢?
我1分钟跳绳120下。 我1分钟可以写20个字。
我的脉搏大约1分钟75次。二、 Nhomakorabea究新知这些表都可以计量“秒”。
三、知识运用
1. 填一填。
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 )秒针,它走1小格是 (1秒),走1圈是( )60秒,也就是( )1分。秒针 走半圈是( 30)秒。
三、知识运用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分析与解答
因为都是7时多,我 直接用减法计算。
45-30=15(分)
拨一拨表,验证一下。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回顾与反思
这些方法虽然解决了我们的 问题,但解答的对不对呢?
30+15=45(分), 7:30过15分钟就是 7:45 。解答正确。
45-30=15(分)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时、分、秒
时间单位的换算
一、复习旧知
填一填。
1分=( 60)秒 1时=( 60)分
二、探究新知
你是怎样想的? 60+60=120
2时=( 120)分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二、探究新知
120秒=( 2)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 2个60秒。
60+60+60+60=240
4分=( 24)0 秒
1分15秒 > 65秒
3时 <200分
1时30分 =90分
三、知识运用
3. 选一选。
4时=( B)分 A. 400 B. 240 C. 140
2分20秒=( C)秒 A. 220 B. 120 C. 140
300秒=( C)分
A. 3
B. 30 C. 5
三、知识运用
4. 小组同学中的一人计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坐在座位上。 如果你认为过了30秒,就把手举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