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市政学复习重点(仅供参考)

合集下载

2012年市政学总复习资料

2012年市政学总复习资料

1.城市的概念P61: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首先,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次,城市是绝对多数非农业人口的聚集地。

最后,城市是一个行政区域。

2.市政的含文P78:市政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谁来管理、管理什么、怎样管理三个基本问题,具体涉及市政主体、市政客体、市政目标、市政体制等。

3.市政的特征P87(1、历史性 2、公共性 3、双重性 4、系统性 5、综合性 6、动态性)4.市政学的概念P90:是研究市政主体对市政客体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学及谁来管理、管理什么、怎样管理等基本问题第一章市政主体5.市政主体包括P94(1、城市政党组织2、城市政权组织、城市社会组织)6.城市政党组织P94(1、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党组织2、城市民主党派组织3、城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7.城市政权组织P101(1、城市权力机关2、城市行政机关3、城市司法机关)8.城市社会组织P112(1、城市人民团体2、城市自治组织3、城市公益性组织)9.城市公益性组织包括P116(1、市红十字会2、市慈善总会3、市基金会4、市志愿者组织)10.中国市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有P119(简答)1)政治选举{是目前中国市民参政最正式、最权威的形式。

可能会出单选}2)政治协商 3)政治结社 4)政治表达 5)政治接触11.市政参政的意义P122(简答)1)市民参政是城市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2),市民参政是市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3)市民参政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保证第二章市政体制12.市政体制的含义P124: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规范城市内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城市的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各种法律、规章和惯例的总称。

13.市政体制的作用P128(简答)1)市政体制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政权2)市政体制是组织和开展市政管理活动的依据3)市政体制的变革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市政体制的变革推进城市经济体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4.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P130(简答)1)形式多样化2)政党通过竞选的方式参与市政体制3)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相互制衡4)多数城市不辖区和县,实行市县分离5)存在大量利益集团15.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类型P1321)市议会制:市议会制是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的市政体制,市议会就是市政府。

市政学(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市政学(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三一文库()*电大考试*第一章绪论1.研究当代中国的市政,应考虑的重要因素:(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2)从政治体制上说,中国不搞“三权分立”,而实行权力统一原则(3)当代中国正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当代中国的“市”,比较复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5)当代中国的“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政府2.市政的特征:(1)政治性(2)历史性(3)整体性(4)综合性(5)动态性3.市政学的研究对象:(1)市政主体(2)市政客体(3)市政管理规律4.市政学的研究范围:(1)专门分析城市(2)重点分析市政主体及其运行(3)对市政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阐述。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公共事业管理5.市政学的研究方法:(1)系统的研究方法(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6.学习与研究市政学的意义:(1)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2)加强市政学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化的迫切需要(3)加强市政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市政管理人才(2004年4月考题)第二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1.城市的特点:(1)人口与物质的高聚集性(2)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2.城市形成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经济基础:(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历史条件:(1)战争性质的变化(2)对自然地理条件认识的变化(3)制度向私有制的变化3.城市发展的阶段:(1)古代城市阶段(2)中世纪城市阶段(3)近代城市阶段(4)现代城市阶段4.现代城市发展的特征:(1)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2)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3)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网的基本结点(4)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5)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5.城市化的特点:(1)增长迅速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2005年4月考题)6.城市化的动力:(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7.农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2)农业发展为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3)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农业发展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8.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9.市场化对城市化的推动表现在:(1)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10.城市化的类型:(1)按城市化的实际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来考察,分为积极型的城市化和消极型的城市化(2)按城市为中心的人口流动发向来考察,分为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11.中国城市化的历史分期:(1)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级(1949-1957年)(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年)(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年)(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年)(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12.中国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2)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005年4月考题)13.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城市的内容:(1)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控制,形成政治中心、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三位一体的城市体系(2)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受政府控制(3)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4)城市化速度受政府调控14.中国城市化的方针:(1)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2)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3)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2003年4月考题)15.大城市的优势:(1)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2)大城市的发展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大城市发展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4)少数特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中获得区域优势16.中等城市的优势:(1)有利于“发展中间促两头”,推动城市体系的协调发展(2)有利于加强城乡联系(3)有利于城市化两种方式的协调17.小城市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积极作用:(1)便于农业剩余劳动人口的转移(2)利于农村社会转型(3)利于地方性城市网络系统的形成第三章城市功能和结构1.城市功能的特征:(1)整体性(2)结构性(3)层次性(4)开放性2.城市功能的类型:(1)共同功能(2)主导功能(3)特殊功能(4)综合功能3.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1)自然条件(2)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3)行政区划4.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过程:(1)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已经出现叠加性发展的趋势(2)在工业社会时期,经济功能成为城市的主要功能(3)在后工业社会时期,第三产业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5.城市功能的具体发展规律:(1)城市功能叠加倍增效应规律(2)主导功能变异进化规律(3)功能升级增量规律6.城市功能结构合理化的基本途径:(1)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2)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3)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7.城市结构的主要内容:(1)经济结构(2)社会结构(3)空间结构8.城市经济结构的内容:(1)城市的产业结构(2)城市的企业结构(3)城市的所有制结构(4)城市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9.城市社会结构的内容:(1)城市的政治结构(2)城市的文化结构(3)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4)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10.当代中国城市的政治结构主要包括:(1)各种城市政治组织的构成、相互关系以及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关系(2)城市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政治关系11.城市空间结构的形式:(1)城市密度(2)城市布局(3)城市形态12.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化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有利于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3)有利于提高市政管理水平(2004年4月考题)13.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发展(2)企业行为(3)居民行为14.选择和建立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必须坚持的原则:(1)依据城市性质选择合理的城市总体形态(2)端正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3)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城市空间结构15.实现城市总体结构的合理化应遵循的要求:(1)实现社会生产总过程四个基本环节的平衡(2)实现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的平衡(3)实现社会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4)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5)实现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协调发展(6)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多种功能16.城市体系的特点:(1)整体性(2)动态性(3)开放性(4)层次性(5)重叠性17.城市空间作用能否发生的条件:(1互补性(2)中介性(3)可输性18.城市空间分布必须遵循的原则:(1)市场原则(2)交通原则(3)行政原则19.城市体系的类型:(1)金字塔型(2)多核型(3)网络型(4)带状型20.城市与区域密切联系的作用:(1)它是城市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2)它能促进城市内部的新陈代谢(3)它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前提(4)它是形成地区市场和全国市场的先决条件(5)它是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的基础21.经济区的基本结构的内容:(1)经济中心(2)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畅通的流通渠道(3)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4)业已形成的经济网络22.经济区的运行必须坚持的原则:(1)经济开放、横向联合的原则(2)平等竞争、利益共享的原则(3)依托中心、统一规划的原则(4)生态独立、突出特色的原则(5)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原则(2005年4月考题)23.中心城市的含义:(1)中心城市不是一般的中小城市,而是在地区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2)中心城市具有综合性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3)中心城市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历史条件(4)中心城市与经济中心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24.中心城市可分为:(1)全国性中心城市(2)地区性中心城市(3)省区中心城市25.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1)中心城市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产物(2)中心城市是国内外市场形成和扩大的结果(3)中心城市是城市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产物(4)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是中心城市形成的基础26.中心城市的作用:(1)中心城市是组织和发展专业化协作的枢纽(2)中心城市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的先导(3)中心城市是调节国民经济活动的枢纽27.影响中心城市作用强度的因素:(1)中心城市规模的大小和社会经济的发达程度(2)城市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3)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第四章城市性质、规模和类型1.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城市性质是标明城市类属的概念,城市职能是标明城市功用的概念(2)在多职能的城市,并非所有的城市职能都能概括城市的性质(3)城市性质是相对稳定的,城市职能是多变的。

自考市政学考试复习材料

自考市政学考试复习材料

绪论【1】市政的含义及特征P3-6含义:市政(名解),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国家政权机关、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以及广大市民,为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和管理目标,依助一定的市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项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这是一个广义的市政概念。

特征:(简答)(1)政治性: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

(2)历史性:市政是一个历史概念,有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

(3)整体性:市政是个大系统,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4)综合性: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现代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市政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5)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

它有灵敏、相关性强、民主程度高的特点。

特征(论述)(1)政治性:市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政的主体,主要是市的国家政权机关,它是整个国家政权机关的一部分;市政的客体或内容,主要是城市的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的管理;市政目标是国家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的手段,主要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行依法治市;市政的过程,同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及其运行紧密相联。

因此,市政必然具有国家管理的属性,体现着国家的利益和意志。

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现代市政发展表明,市政早已成为“政治的一部分”或“一个政治过程”,已超越单纯的技术性、中介性和方法手段方面的问题而体现着社会集团的目的和利益。

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

明确市政的政治特性,要求我们在市政管理中也要讲政治,也要讲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问题。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市民谋利益。

市政学复习笔记

市政学复习笔记

《市政学》期末复习笔记一、选择题1.所谓城市行政说,即把市政理解为城市的行政管理。

所谓城市政治说,即从政治学角度强调政府活动的政治性,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密切关系,把市政界定为城市中的政治决策和行政执行活动。

2.对市政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察:一是市政主体,即由谁来管理城市有关事务,以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市政客体或市政对象,即市政主体管什么,管哪些事务;三是市政目标,即市政主体实施市政管理的目的及要求;四是市政体制,即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对象,实现预定市政目标所依助的各种制度、规划、方式、手段等。

3.从狭义上讲,市政主体仅指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

在我国,市的行政机关包括市人民政府、市辖区人民政府,市、区人民政府的各种职能部门及不设区的市和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4.市政的主要特征:1、政治性;2、历史性;3、整体性;4、综合性;5、动态性;6、双重性。

5.实证研究方法,即从某个事实出发,先用客观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计量分析、综合论证,然后再根据所归纳的结果确定处理某项市政问题的具体办法或可行方案。

静态研究强调和注重组织结构、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研究。

6.城市的综合性定义: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大数的行政区域。

(具体含义:首先,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次,城市是绝对多数非农业人口的聚集地。

最后,城市是一个行政区域,城市并不完全指建成区,确切地说是指城市地域或城市化地带。

)7.城市区别农村的本质特征:1、生产要素的集聚性;2、城市运行的高效性;3、城市功能的综合性;4、城市系统的开放性;5、城市文化的异质性。

8.目前世界性组织测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9.城市化的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镇化道路或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正确与否。

10.城市人口规模是划分城市大小的依据。

11.按照城市人口规模的不同,中国的城市可以分为:(1)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2)市区非农业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3)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50万的中等城市;(4)市区非农业人口在10~20万的小城市;(5)非农业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以下的镇。

市政学重点汇总2012 4月整理(经典重点)

市政学重点汇总2012 4月整理(经典重点)

1、城市的含义: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2、城市的本质特征:1.高度的聚集性2.社会性3.经济性4.系统性5.开放性6.复杂性3、城市形成发展的条件首先,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其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着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

4、市政的含义:是指城市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用各种手段对城市各项公共事业和各类公共事务迸行的管理活动。

5、市政学的研究方法:1.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2.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3.系统研究和具体分析相结合4.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

6、中国共产党市级组织机构的构成:市党代表大会、市委员会、市委常务委员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每五年换一届)7、市委的领导主要体现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个方面。

政治领导是核心; 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前提和基础; 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保证。

8、城市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城市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9、城市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时遵循的的原则:1、独立审判原则2、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3、公开审理原则4、允许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原则。

10、市民参政的方式:1、政治选举2、政治协商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

11、市民参政的条件:1、透明的市政决策2、高素质的市民3、多元的参政途径。

12、市民参政的意义:1是城市政治民主发展的重要内容2是市民当家做主的集中体现3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的保证。

13、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1.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2.市政体制比国家政体具有更多灵活性和多样性3.市政体制具有巩固和发展国家政体的作用14、市政体制的作用:1.有利于巩固和维护国家政权2.是组织和开展市政管理活动的依据3.市政体制的变革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4.市政体制的变革推进城市经济体制和杜会生产力的发展15、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1.形式多样化2.政党通过竞选的方式参与市政体制3.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相互制衡4.多数城市不辖区和县,实行市县分离5.存在大量利益集团16、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类型1.市议会制2.议会市长制3.市长议会制4.市委员会制5.市经理制17、中国市政体制的基本特征1.中共市委在市政体制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2.全国城市的市政体制具有同一性3.市政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4.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在市政体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市政职能具有全能性18、中国原有市政体制的弊端(1)市政职能转型不到位(2)市政机构设置不合理(3)城市行政区划不够优化。

市政学复习提纲

市政学复习提纲

自学考试市政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研究当代中国市政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2、从政治体制上说,中国不搞“三权分立”,而实行权力统一原则3、当代中国正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当代中国的“市”,比较复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5、当代中国的“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政府市政的主要特征:(多选或判断)P41、政治性(市政实质上也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它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历史性(市政也是个历史概念,有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3、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五一节组成的有机整体)4、综合性(现代声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5、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市政学的研究对象:P71、市政学研究市政主体2、市政学同时要研究市政客体(即市政管理内容)3、市政学要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规律(市政学是研究市政现象、市政过程内在本质联系的科学)市政学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P101、专门分析城市2、重点分析市政主体及其运行3、对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阐述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P101、与政治学P102、与行政学P113、与城市学P11市政学研究的具体方法:P121、系统的研究方法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学习与研究市政学的意义P151、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2、加强市政学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的迫切需要3、加强市政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市政管理人才第二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的特点P191、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2、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城市的发展阶段P231、古代城市阶段(特征P23)2、中世纪城市阶段(特征P23)3、近代城市阶段(特征P23)4、现代城市阶段(特征P24)城市化的特点P251、增长迅速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次要)P28城市化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1、城市化水平指标2、城市化速度指标3、城市化质量指标城市化的动力P30-P34(论述)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2)农业发展为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3)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农业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1)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窨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中国城市化的特点P39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2、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方针P43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1、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大城市的优势:(1)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2)大城市的发展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大城市发展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4)少数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上获得区域优势2、强化中等城市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中等城市的优势(次要)3、合同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小城市的优势(次要)第三章城市功能和结构城市功能的特征P471、整体性(城市功能是各种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结合的整体)2、结构性(指城市系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方式)3、层次性(城市功能是由不同层次的了系统构成的大系统)4、开放性(城市的各种功能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外围区域而言的)城市功能的类型(次要)P481、共同功能2、主导功能3、特殊功能4、综合功能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次要)P501、自然条件(经济地理条件、交通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状况等)2、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城市的济实力制约着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形成,而城市的经济实力又依赖于城市的主导产业)3、行政区划(大中小城市一般是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政治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而城市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心功能会带动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的发展,促进城市其他功能的形成和发展)为什么说叠加性发展规律是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述)1、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出现了叠加性发展的趋势。

市政学重点复习简答题

市政学重点复习简答题

市政学重点复习简答题市政学重点复习简答题1 城市化的特点?P39答:⼀、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中国的城市化是政府为主导型,这是与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区别。

中国的这种政府主导型城市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城市的建⽴和发展受政府控制,形成政治中⼼、经济中⼼与⾏政中⼼三位⼀体的地市体系。

(2)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受政府控制。

(3)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

(4)城市化速度受政府调控。

⼆、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展开的三、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四、农村剩余劳动⼒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五、⼈⼝的⾼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城市结构的优化(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化基本途径)?P54答:城市功能的优化,是指在⼀定区域范围内,在现有社会经济技术和资源条件下,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城市功能的发展规律,调整原有城市功能中的不合理部分,建⽴合理的城市结构和⾼效的城市功能运得⽅式,以取得较⾼的城市社会经济效益。

基本途径:第⼀、实现以市场中⼼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第⼆、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第三、增强城市外部功能,完善城市内部功能。

3、经济区的运⾏必须坚持的原则?P79答:第⼀、经济开放、横向联合的原则。

⼀⽅⾯,经济区成员内部必须是互相开放的,⽽且经济区的对外交往也必须是完全开放的,不排除新成员的加⼊和区外要素的加⼊。

第⼆、平等竞争,利益共享的原则。

经济区必须根据平等、互利、⾃愿的原则组织起来。

第三、依托中⼼、统⼀规划的原则。

经济区必须以⼀个或⼏个⼤中型城市为中⼼,它们既与区内城乡有着传统的密切联系,⼜与区外的地域存在频繁的经济交往,要充分发挥经济区中⼼城市的先导作⽤和⽰范效应。

第四、⽣态独⽴、突出特⾊的原则。

每⼀个经济区在⽣态环境上应该是⼀个相对独⽴的系统,以便把⽣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统⼀起来。

第五、区域协调、优势互补的原则。

自学考试市政学复习提纲

自学考试市政学复习提纲

自学考试市政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研究当代中国市政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2、从政治体制上说,中国不搞“三权分立”,而实行权力统一原则3、当代中国正在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4、当代中国的“市”,比较复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5、当代中国的“市”,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城市政府市政的主要特征:(多选或判断)P41、政治性(市政实质上也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它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历史性(市政也是个历史概念,有一个长期历史发展的过程)3、整体性(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五一节组成的有机整体)4、综合性(现代声调作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5、动态性(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而且也是一个有序运行的动态过程)市政学的研究对象:P71、市政学研究市政主体2、市政学同时要研究市政客体(即市政管理内容)3、市政学要研究和探索市政管理规律(市政学是研究市政现象、市政过程内在本质联系的科学)市政学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P101、专门分析城市2、重点分析市政主体及其运行3、对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阐述市政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P101、与政治学P102、与行政学P113、与城市学P11市政学研究的具体方法:P121、系统的研究方法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3、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4、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学习与研究市政学的意义P151、加强市政学研究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的迫切要求2、加强市政学研究,也是实现城市管理的迫切需要3、加强市政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市政管理人才第二章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城市的特点P191、人口与物资的高聚集性2、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3、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4、文化构成的异属性城市的发展阶段P231、古代城市阶段(特征P23)2、中世纪城市阶段(特征P23)3、近代城市阶段(特征P23)4、现代城市阶段(特征P24)城市化的特点P251、增长迅速而持续2、城市化发展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开始趋于下降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次要)P28城市化衡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复合指标1、城市化水平指标2、城市化速度指标3、城市化质量指标城市化的动力P30-P34(论述)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1)农业发展为城市经济提供资金积累(2)农业发展为为口向城市的聚集提供基本的物资生活条件(3)农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4)农业发展为城市轻工业生产提供原料(5)农业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1)工业化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2)工业化冲破农村自然经济的桎梏(3)工业化带动交通地理的大变化(4)工业化促进城市第三产业的大发展3、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1)劳动力市场化使劳动为口向城市的迁移得以实现(2)土地资源市场化使城市窨规模的扩大和新城镇的建设得以实现(3)产品市场化使城市化在更广阔地域的展开得以实现中国城市化的特点P391、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2、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伴随着农村经济破产和城乡之间的尖锐对立而展开的3、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4、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5、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方针P43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1、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大城市的优势:(1)大城市能够节约成本,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2)大城市的发展能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大城市发展可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4)少数大城市向现代化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在全球竞争上获得区域优势2、强化中等城市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中等城市的优势(次要)3、合同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小城市的优势(次要)第三章城市功能和结构城市功能的特征P471、整体性(城市功能是各种功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结合的整体)2、结构性(指城市系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要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方式)3、层次性(城市功能是由不同层次的了系统构成的大系统)4、开放性(城市的各种功能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外围区域而言的)城市功能的类型(次要)P481、共同功能2、主导功能3、特殊功能4、综合功能影响城市功能的主要因素(次要)P501、自然条件(经济地理条件、交通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状况等)2、城市的经济实力及其主导产业(城市的济实力制约着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形成,而城市的经济实力又依赖于城市的主导产业)3、行政区划(大中小城市一般是一定地区范围内的政治中心和行政管理中心,而城市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中心功能会带动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的发展,促进城市其他功能的形成和发展)为什么说叠加性发展规律是城市功能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述)1、在前工业社会时期,城市功能出现了叠加性发展的趋势。

2012市政学自考重点笔记讲解

2012市政学自考重点笔记讲解

市政学笔记第第一章至十四章(全)市政学笔记第一章第一节市政的含义和特征一、市政的含义1.市政概念主要有:城市政权说、城市行政说、城市政治说、城市事务说、城市政策说等。

2.对市政主体和客体解释1)市政主体:(1)广义的市政主体为城市的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包括城市中的政党组织、各种国家机构和现代城市中广泛存在的非国家权力组织,特别是各类社区组织,如我国城市中的居民委员会、工会、妇联等。

(2)狭义的市政主体仅指城市中的行政机关,包括人民政府,市辖区人民政府,市、区人民政府的各职能部门(文化局、司法局、教育局)及不设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2)市政客体:(1)广义上的市政客体包括市辖区域内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事务的规划、管理和建设,还包括城市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管理等各项专门的管理活动。

(2)狭义上的市政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城市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

3.市政的含义:1)市政是市政主体作用于市政客体及其过程,广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管理活动及其过程,狭义的市政是指城市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市辖区内的各类行政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及其过程。

4.当代中国市政的特色:1)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的劳动地位和作用问题,要坚持、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

2)政治体制上看,中国实行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市人民政府是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服从国务院,城市的大量公共事务主要由人民政府进行管理。

3)当代中国正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市政职能要转变,万能政府要转变为有限政府。

4)当代中国的“市”,具有很大的差别和特殊性。

5)当代中国的“市”,都管辖着一定的农村地区,因此并不是个严格意义的城市政府。

二、市政的特征1.政治性,市政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政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

《市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知识

《市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知识

《市政学》复习重点知识资料A卷一、名词解释1、市政:是指国家在城市区域设置的国家政权机关,特别是政府行政机关,为实现城市自身和国家整个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各种手段对城市及市民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

2、市政学:研究城市公共权力机构,特别是城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有关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3、市政主体:从广义上说,市政主体为城市全部政治力量和政治组织,包括城市中的政党组织和各种国家机构。

从狭义上讲,市政主体仅指城市政权机构中的行政机关。

4、城市市民:通常是指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的所有合法公民,是城市的主人,在城市生活中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5、市政客体:从广义上说,市政管理的对象或客体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内容,既包括市辖区域内的各种社会公共事业和公共事务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又包括城市的政治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环境管理、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管理等各项专门管理活动。

6、城市: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个非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行政区域。

7、市政体制:是国家政体在城市的延伸,即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它是规范城市内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城市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城市的国家机构上下级之间关系的各种法律、规章和惯例的总称。

8、市经理制:由市议会聘任一位专业人士担任市经理,专门行使行政权,但并不是市长。

9、市长议会制:有独立的市政府与市议会,分别行使行政权于议决权,市长与市政府的地位高于市议会的地位。

10、市委员会制:市委员会既是市议会又是市政府,兼行市的议决全和行政权。

:11、城市行政说:指的是把市政理解为城市的行政管理。

12、市政决策:是城市的政党组织集中选民的公共意志,把它们转化为城市代议机构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城市的行政机构或司法机构贯彻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对具体的行政事务或司法案件做出决定或判决,从而形成的处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一般规范和具体意见。

全国年月自考市政学试题复习资料

全国年月自考市政学试题复习资料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市政学试题课程代码:0029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学科是()A.社会学B.市政学C.政治学D.地理学2.以下属于我国城市综合经济管理机构的是()A.市交通局B.市财政局C.市地税局D.市审计局3.目前我国城市市民主要的政治表达方式是()A.上访B.参加社会团体C.出席听证会D.游行集会4.下列国家中实行市经理制的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5.法国城市采用的市政体制是()A.市经理制B.议会市长制C.市长议会制D.市委员会制6.通过首长负责制和工作责任制将市政决策的目标逐渐分解、责任到人,是市政执行的()A.外部条件B.工作目标C.组织保障D.运行基础7.城市复杂的社会生活结构决定了西方国家市政职能()A.形式的法制性B.内容的广泛性C.导向的服务性D.实现方式的多样性8.首先使用“城市化”一词的著作是()A.《城市与城市化》B.《城市化》C.《城市的形成》D.《城市化基本理论》9.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却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属于城市化中的()A.过度城市化B.分散性城市化C.低度城市化D.集中性城市化10.揭示大城市的聚集经济规律和带动中小城市以及农村经济作用的理论是()A.技术派理论B.环境学派理论C.田园城市理论D.增长极核理论11.城市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A.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B.本级党委审议C.市政府主管部门审议D.本级政协会议审议12.城市基础设施的生产性决定了其必须()A.无偿使用B.以赢利为目的使用C.有偿使用D.排他性使用1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A.民营企业B.国营企业C.国家和城市的财政拨款D.社会集资14.城市公共事业的主要目标是()A.社会效益B.经济效益C.环境效益D.资源效益15.我国城市文化管理的首要原则是()A.“双百”方针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C.“二为”方向D.社会效益优先16.根据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承担的税负,这是城市公共收入的()A.支付能力原则B.受益原则C.经济效率原则D.行政效率原则17.城市市场管理的目的主要是()A.调节市场B.限制市场竞争C.规范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市场行为D.保护垄断18.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中提出的概念是()A.可持续发展城市B.环保城市C.生态城市D.绿色城市19.生态省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A.人口协调B.社会进步C.政治稳定D.文化繁荣20.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主要采取()A.综合治理B.区别治理C.限制管理D.落地管理21.残疾人社会福利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是残疾人就业和()A.资助B.康复C.援助D.保险22.一般来说,应对公共安全管理的问题和事件,应贯彻的方针是()A.管理为主B.协调为主C.决策为主D.预防为主23.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制的领导核心是()A.市应急指挥中心B.市安全局C.市政府D.中共市委24.市政绩效对市政管理实绩的测量主要属于()A.定性分析B.定量测量C.专家论证D.系统评估25.市政绩效的关键在于城市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和()A.效率B.效益C.效能D.效果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市政学”复习资料第12章

自考“市政学”复习资料第12章

自考“市政学”复习资料第12章第十二章城市经济办理城市经济办理概述城市经济办理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经济活动的决策,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是国民经济办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城市经济办理的必要性P3141、城市经济办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不雅要求2、城市经济办理是城市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3、城市经济办理是发挥城市经济中心作用的重要包管4、城市经济办理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2城市经济办理的特点P3161、城市经济办理的区域性2、城市经济办理的综合性3、城市经济办理的双重性(既要服从中内政府的统一规划、统一政策,服从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又要从本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国家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利益与本市的实际需要、实际可能及正当局部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城市经济办理的二重性:指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按照生产力的运动规律来组织和办理城市经济活动是城市经济办理的自然属性或生产力属性,是城市经济办理的一般本能机能社会属性:城市经济办理总是在必然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它要反映某种生产关系的要求,这是城市经济办理的社会属性或生产关系属性3城市经济办理的任务:城市经济办理的任务是按照客不雅规律的要求,以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为中心,解决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生产力的合理组织问题,生产关系问题和上层建筑问题。

(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计划(2)不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办理体制(3)不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办理(6)规划、建设和办理好市政公用设施4城市经济办理的原则:(1)取得最佳城市经济效益的原则(2)政企分开的原则(3)兼顾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责、权、利)(4)条块结合的原则(行业与地区结合)5传统城市经济办理体制的特点P3211、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和单一的经营方式2、在经济决策结构方面,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政府手中,企业没有多少经营自主权3、在经济调节结构方面,主要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办理,市场机制的作用微小4、在经济利益结构方面,实行统收统支、统负盈亏,过分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劳动者个人和企业的利益5、在经济组织结构方面,按行政系统和行政区划来组织经济活动6传统城市经济办理体制的主要弊端P3221、政企职责不分,造成城市经济办理的行政化2、条块分割,城乡分割,造成城市经济组织结构的封闭3、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造成经济调节方式的单一化4、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造成城市经济主体丧失从事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5、排斥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造成城市经济生活的单调和呆板城市经济办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政府宏不雅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第二节城市财税办理1城市财政办理体制的含义:城市财政办理体制是:在中央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城市政府之间,划分财政办理权限和责任、财政预算收支范围的制度,是城市政府参与城市国民收入分配的具体制度,是国家财政办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学>复习资料1.(单选) 教材P59最后一行~~P60第五行.2.(单选) 最早对城市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是地理学. P603.(单选) 1993年,中国规定设立(县级)市的最低标准是非农业人口不低于6万人. P604.(单选) 联合国建议对集中居住的人口达2万以上的地点都以城市对待. P615.(多选) 城市与农村相比有以下本质特征:高度的聚焦性;社会性;经济性,系统性,开放性,复杂性.. P62~656.(单选) 城市区别于乡村的根本之点,在于它的高度聚集性. P63聚集是城市最本源,最主要的特征. P63城市活动的社会性也是城市的深层特征. P63城市作为一个生态大系统,其结构既包括社会结构和人工结构. P64城市的开放性应该包括辐射出去和吸引进来两层含义. P65城市的复杂性首先源于城市构成上的异质性. P65世界上最早的城市约产生于公元前3500年. P66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离. P67人类历史上形成了比较牢固的居民点---聚落. P677.(简答) 城市的产生最需要一定的条件: P67-69①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城市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②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③自然条件,气候状况和地理位置也是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8.(多选) 早期城市有以下一些特点: P71-72第一,~~~~~~~~~~~~~~~~~~~~;第二,~~~~~~~~~~~~~~~~~~~~;第三,~~~~~~~~~~~~~~~~~~~~.9.(单选) 中世纪城市主要是指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城市. P7310.(简答) 中世纪城市特点: P73-74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近代城市有以下特点: P75-76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11.(单选) 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 P7712.(单选) 中国的城市国家权力政治系统具体包括城市国家机关和各政党组织. P78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市政是指城市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 (广义) P79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法国大革命是法国近代市政发展的开端. P83美国的城市是在移民定居点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P8313.(多选) 现代市政呈现全新的发展趋势体现在: P84①在市政管理体制上;②在市政职能上;③在市政过程上;④在市政机构设置上14.(单选) 1909年1月,清政府制定了<城乡~~~~~~~>,第一次创立了城镇的规范. P85广州市成为中国近代行政区域建制意义上的第一个市. P85 1928年国民党政府将市分为特别市和普通市. P851986年4月,国务院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使设市的标准更加全面和具有操作性. P87马克思主义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P91中国共产党是城市政权的领导者,在城市政治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 P9515.(多选) 市政学的研究要采用以下一些具体方法: <4小点> P91-9316.(多选) 中国的市政主体包括:城市政党组织,城市政权组织,城市社会组织. P94市级组织机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市党代表大会,市委员会,市委常务委员会,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P94-95市委领导主要体现: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个方面. P95中国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发挥着以下重要作用: P97-98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市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P9917.(单选) 城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城市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P98城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 P101城市人民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 P105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须经市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P105城市人民法院是设在市的地方国家审判机关。

P107直辖市设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P107各级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必须是年满23岁的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P108城市各级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P109城市人民检察院实行双重领导体制。

一方面~~~~~~,另一方面。

P11118.(了解) 城市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的职权 P10119.(多选) 市长在工作中主要拥有的5项权力: P105市政府的机构设置大致分为以下几类:(6小点) P106-107 城市各级人民法院在行使审判权时遵循的原则(4点)P108-109城市人民团体包括:(4小点)P112-11320.(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工商界组成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

P113市工商联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市会员代表大会。

P11421.(多选)城市居民委员会的特点:(3小点) P115-116城市公益性组织:(4小点) P116-118市基金会分为哪两类? P118市志愿者组织的主要特点:(4小点) P118市民参政的方式和途径:(5小点) P119-12022.(了解)市民参政的条件 P120-121市民参政的意义 P122市政体制与国家政体的关系 P12623.(单选)市政体制的核心 P124实现市政体制制度化的关键在于司法保障机制。

P12524.(多选) 市政体制的发展变化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因而制度化和系统化是对市政体制的基本要求。

P12525.(简答) 市政体制的作用(4小点) P128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基本特点(5小点) P130-131市经理制的基本特征(3小点) P136-137市经理制的优点 P13726.(单选) 市议会制是什么 P132议会市长制(弱市长制)是什么 P133市长议会制(强市长制)是什么 P134市委员会制是什么 P135大都市区及其主要特征 P137直辖市的行政区划体系 P145建制市划分的四个等级是什么 P14627.(多选) 市长议会制的基本特征:(4小点) P134-135市政府与市镇分立合作的形式(3小点) P140-14128.(论述题) 中国原有市政体制的弊端及其改革 P151中国市政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5小点) P153-15629.(单选) 市政职能的主体是城市政府。

P15830.(多选) 市政职能(5点) P15931.(简答) 市政职能的意义(5点) P162-16332.(选择) 西方国家的市政职能发生了划时代的转变,其主要表现是?(4点) P16633.(简答) 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主要有(4点)P171-17234.(选择)中国市政职能的基本特征(4点) P177-178市政职能转变的路径(4点) P179-18035.(了解) P184 第二段P186 第二段36.(多选) P188 后7行37.(了解) 标注①1958年~~~~~~~~~~~~~~~~~~~。

38.(简答) 城市发展战略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5点)P190-19239.(选择)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和类型(6小点) P192-19440.(单选) P199 前两行促进城市发展战略从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主导向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导转型。

P19941.(简答)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发展战略能够较好地回答和解决中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提示:往后的每段第一句) P200-20142.(多选)制定和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原则(5点) P204-20543.(单选) P208前两行44.(选择) P209 第三段45. (多选)P215 最后一段46.(单选)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是产业一体化。

P216布赖恩*贝里于1976年首先提出了逆城市化概论。

P21647.(多选) 城市规划的特性 (5点) P218-21948. (单选)P220第二段的内容49.(多选)P220 第三段内容(3小点)50.(单选)意大利人普拉雷特著有《理想的城市》一书,他主张将市中心设计为六角形广场,放射形道路用三条环路连接。

P2221859年,美国建筑师欧姆斯特在纽约曼哈顿区的中心设计了中央公园。

P223霍华德把城市生活与田园生活进行了对比。

P2231910年,法国建筑师 夏纳尔 按现代化城市的功能进行分区的概念。

P22320世纪以来,对城市规划影响最大的是雅典宪章。

P224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 帕鲁 提出了增长极核理论。

P225秘鲁 古文化遗址马丘比丘签署了著名的 马丘比丘宪章。

P225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城乡规划司是全国城市规划的主管部门。

P23551.(多选) 城市规划的编制原则(5点) P232-233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内容 (4点) P237-23852.(简答) 中国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的原则(3点) P240在旧城改造与新城开发中应注意 (5点) P240-24153.(多选) 城市基础设施的性质 (6小点) P244-24954.(简答)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 (5小点) P255-25855.(单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实质上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P25856.(简答)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 (5点) P263-26557.(多选)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效益是指 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个部分。

P26858.(单选) 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益关系,是环境效益优先、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

P27059.(多选) P270 最后一段 首先,~~;其次,~~;最后,~~。

P271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必须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因。

之一,之二,之三~~~ P271城市公共事业的规划管理(4小点) P272-277P274 最后一段的内容P276第一段的内容: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P277 中国对城市公共事业单位开征的税种(5种)P281城市教育管理内容分5个方面 P281-282P288 城市文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4小点) P289P298 (选择) 第一~~;第二~~;第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