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关于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有效汇率的一篮子货币中, 美元和 日元合计也 占 3 5 %。因此 , 大
我国货币过 决增长 的根源 , 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
二、 模 型 和 数 据
1 、 模 型
国货币因素 中本 文考虑了美 国和 日 本 货币供应 对我 国的溢出
效应 。
( 4 ) 银行行 为。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 行的存贷款构成了 我 国广义货币的重要部分 。金融债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筹
不可否认 , 经济的高速增长需要有一定规模的货币( M2 ) 支
持, 但货 币的过快增长 对经济健康发 展并无益 处 , 过快增 长的
货币余额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 物价 上涨 , 逐渐 稀释 民众 的财富 ,
严重时甚至 可能 引发 金融 危机 。尽管央 行货 币政 策已由 2 0 0 8
给 的 外 生性 明显 , 货 币政 策独 立性 受到挑 战 。对 此 , 本 文 提 出控
制 我 国货 币供 应 和 物 价 上 涨 的政 策 建议 。
币供应量, 后者建议实行固定规则调节货币供给。在实践中, 调
节货币供给的对象包括基础货币 ( M1 ) 、 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三 种。但是 , 由于我 国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性( 张延群 , 2 0 1 0 ; 王静和 魏先华 , 2 0 1 2 ) , 加之商业银行近年来大力发展表外业 务也削弱 了利率和准 备金率的调控效果 , 因此 , 基 础货 币和 准备金 率是
2 、 数 据
其中 , 每类因素又包 含若干变量 。具体如下 : ( 1 ) 经济发展。按照货币数 量理论的观点 , 一国货币需求由
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 量( 一般用 国民生产总值 , 即G D P )
中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
中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问题的提出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
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四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M4: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其中,M1 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量,流动性较强,是国家中央银行重点调控对象,也就是本文所研究的对象。
货币供应量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日益频繁,货币供应调控难度不断加大,现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货币投放过多或者过少可能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恶性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风险,对于资本市场,每一次货币政策的变动都会引起其剧烈的反应,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变动与资本市场的变动的相关性最强。
对货币供应量的有效的预测可以使投资者预期未来货币政策的方向,以降低买卖证券的风险文章建立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回归模型结合Eviews对回归模型进行调整,建立关于我国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预测组合模型,通过预测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预期相比较,有效规避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由于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对我国目前稳定物价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如何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熨平物价上涨,实现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二、理论综述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由来已久,是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古典货币理论、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和现代货币学派理论,三者皆是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派。
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是:认为货币的功能只是媒介;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产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视为常数;认为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认为货币政策应是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物价水平和币值稳定。
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素
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素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指不仅包括现金货币和活期存款等狭义货币,还包括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各种准货币和商业票据等所有市场上可交易的可兑换货币的总量,其影响因素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等多个因素。
首先,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广义货币供应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国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将增加银行间拆借资金供应,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国债,从而实现货币的增发和货币供应量的扩大。
相反,当国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会减少货币供应量,对货币市场进行收紧,以抑制通胀等宏观经济问题。
其次,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对广义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在市场需求增加和资金供应减少的情况下,银行将增加贷款规模,从而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
反之,在市场需求减少和资金供应充足的情况下,银行减少贷款规模,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下降。
第三,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也是影响广义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因素。
商业银行的贷款活动直接影响着广义货币的供给和市场上的流动性。
当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它们将创造更多的存款,并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
相反,当商业银行的贷款减少时,广义货币供应量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也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
例如,政府开展财政支出,资金进入市场并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
同时,出口收入的大量流入也会刺激国内需求,增加资金供应,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
综上所述,广义货币供应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由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市场的供求关系、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和其他因素影响。
因此,控制广义货币供应量是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应该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侧重点,灵活调整政策措施,以保持货币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调控利率 、再贴现率等间接影响公众和商业银 行对未来 的预期 ,从而间接调控 c 、t 、e 、f 、S 这 些货 币乘数 影 响 因子 。
综上 ,从 央行宏 观调 控 的角 度分 析 ,货 币供 应 量 的决定 可分 为央行 可控 和不 可控 两部 分 。本 文将
( )平 稳性 检验 二
础货币变化的影响和冲击 。何运信 (0 6 2 0 )从货币 乘数角度 ,对我国货币乘数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进
行 了实证 分析 ,得 出货 币乘数 变动 不稳 定但 变动趋 势可 预测 的结 论 。袁 永德 、邓 晓 兰 、陈 宁 (0 6 20 ) 则 综合 了影 响基 础货 币和货 币乘数 的因素 ,得 出商
这 恰 与 研 究 目 的 相 符 合 。 用 L HG 、 LW C 、 N BY NH B LX G 分 别 表 示 货 币 供应 量 、外 汇储 备 额 、商 业 ND M
1对 货 币供应 量 的衡 量有 多种 层次 ,现 由于经 . 济 的发 展 以及 支付 手段 等 的扩 展 ,广义 的货 币供应 量 M 指 标 越 来 越 被认 可 。故 本 文选 用 广 义 的货 币 2 供 应量 (B Y HG )作为变 量 ,据此 进行研 究 。
( D ,所 以有 e)
B C R C (+ )D C ( + )( + + ) = + = + r e : + r e F T S
为影响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其对货币供应量的影 响 主要表 现在 外汇 储备 规模上 。特别 是 随着我 国长
期 的贸易 顺差 ,形 成 了庞 大 的外汇 占款 ,据此 很多
2 1年 9 02 月
经 济 论 坛
E o o c F r m c n mi o u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可编辑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可编辑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其中一国家或地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包括:1.央行政策: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货币供给量。
央行可以通过购买或出售国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改变利率水平等方式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量。
2.政府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也有影响。
当政府决定增加财政支出时,需要向市场融资,这将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相反,政府减少财政支出时,可能需要回收市场上的货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
3.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经济的增长和通货膨胀压力也会影响货币供给量。
当经济增长迅速时,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将增加,央行需要增加货币供应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过度供应货币可能导致通胀加剧。
为了抑制通胀,央行可能会收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
4.外汇市场交易:外汇市场交易也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
当一国货币供给增加时,可能导致该国货币贬值,从而促使人们购买其他货币。
外汇市场交易对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货币供给量。
5.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也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重要影响。
当金融机构愿意提供更多的贷款时,货币供给量会增加;相反,当金融机构紧缩信贷时,货币供给量会减少。
6.市场信心和预期:市场的信心和预期对货币供给量有重要影响。
如果市场参与者预期通货紧缩,他们可能减少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如果市场参与者预期通货膨胀,他们可能增加货币的需求,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7.政府的外汇储备:政府的外汇储备规模也会影响货币供给量。
外汇储备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多的货币供给,而外汇储备的减少则可能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减少。
总之,货币供给量受到央行政策、政府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外汇市场交易、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市场信心和预期、以及政府的外汇储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交互作用,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复杂的影响。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货币供给是指整个社会拥有的货币数量。
货币供给的变化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货币政策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之一。
本文将从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及政策分析两个方面探讨。
一、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一)中央银行政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调节公开市场操作、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减。
此外,中央银行还通过外汇储备的投资和管理,影响货币汇率对外部环境的响应。
(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随着经济的增长,货币供给量也会相应地增加。
例如,在经济有利的情况下,企业的收入增加,进而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这一需求就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长。
(三)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情况对货币供给量同样产生影响。
例如,在存款利率上升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和个人会选择将资金投向银行存款,而非投资于股票市场或其它投资项目,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
二、货币政策分析(一)货币宽松政策货币宽松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手段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带动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可能会导致通胀的风险增加,但同时它也能够鼓励企业借贷、扩大经济产出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货币紧缩政策货币紧缩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手段来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稳定通胀水平。
这种政策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和消费支出,但同时也能够防止通货膨胀和经济持续增长过快可能导致的泡沫风险。
(三)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是指在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采用适宜的政策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以稳定经济增长。
这种政策可能不适用于通货膨胀或经济衰退时期,但可以在经济波动期间维持经济增长。
三、结论货币供给的变化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中央银行政策、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情况是影响货币供给的重要因素。
货币政策的选择应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而定,货币宽松政策和货币紧缩政策的平衡调节将有助于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我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为您提供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货币供给量M1是指一国货币当量中流通中的现金加上活期存款的总和。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以下几个因素对我国货币供给量M1的影响。
第一,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影响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增加,从而推动货币供给量M1的增长。
此外,随着经济增长,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活动也会增加,进而带动资金的流动性需求,进一步影响货币供给量。
第二,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是货币供给量的重要调节因素之一、当物价上涨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相对减少,货币供给量M1也会相应减少。
这是因为物价上涨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人们购买相同数量的货物和服务所需的货币数量相应增加,因此对货币的需求减少。
第三,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手段。
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央行可以主动调整货币供给量,以稳定经济和控制通胀。
当央行通过降低利率、降低准备金率或购买国债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量时,货币供给量M1会相应增加;反之,当央行通过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率或出售国债等方式减少货币供给量时,货币供给量M1会相应减少。
第四,信贷需求。
信贷需求是影响货币供给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对资金需求的增加,信贷需求也相应增加。
银行作为主要的信贷机构,可以通过贷款发放来满足人们对资金的需求。
当信贷需求增加时,银行会相应增加贷款发放,进而推动货币供给量M1的增长。
综上所述,经济增长、物价水平、货币政策、信贷需求和金融创新是影响我国货币供给量M1的重要因素。
其中,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是宏观经济因素,货币政策和信贷需求是宏观调控因素,金融创新则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
在实证分析中,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对这些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以更深入地理解我国货币供给量M1的变化规律。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注会七班闫博货币供给的公式为M/H=(Rc+1)/(Rd+Rc+Re) 其中M为货币供给,H为基础货币量,Rd为法定存款准备金,Rc 为超额存款准备金,Re 为现金对存款的比率,所以货币供给可以看成是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市场利率和现金对存款比率的函数。
所有这些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变动上,所以可以认为准备金是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
所以一般央行通过控制准备金的供给来调节整个货币的供给。
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分析解决总需求不足仅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不够的,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即扩大货币供应量。
而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基础货币,二是提高货币乘数;同时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
1999年以来,中央政府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需求相对不足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解决,这表明在财政政策积极的同时,有必要让货币政策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就货币政策而言,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货币供应量,因此,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专家学者呼吁2000年要扩大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保障。
那么,扩大货币供应量的途径在哪里?应采取哪些措施呢?一、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及分析在现代货币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之积,因此,只有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进行详细的研究,才能准确把握货币供应量的趋势。
1.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及实证分析货币银行理论表明,基础货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之和构成,它是创造货币供应量的基础。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央行的基础货币还包括非金融部门的存款,因此本文对基础货币的定义是:基础货币=发行货币+对金融机构负债+非金融机构存款(以下所用数据除非特别说明,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
根据历史数据,我国的基础货币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86910.7
10780.7
2003
221222.8
84118.6
19746.0
64372.6
137104.3
20940.4
103617.7
12546.2
2004
254107.0
95969.7
21468.3
74501.4
158137.2
25382.2
119555.4
13199.7
2005
(三)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
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对货币乘数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的参数主要有通货比率和定期存款比率。现金比率是指现金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又称现金漏损率或提现率。这一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和企业等部门的持币行为。通货-存款比率越高 表明居民和企业等部门持有的现金越多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就越弱。定期存款比率是指银行的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一般来说,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高于定期存款,因此,定期存款比率影响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比例,从而影响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化,从而间接地影响信用创造能力。所以,总的来说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影响货币乘数,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决策,也用信贷规模来衡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程度。
四、模型的建立与数据收集
(一)模型设计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化影响的大小,我们可以用货币供应量的年底余额(y)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外汇储备(x1)衡量黄金和外汇买卖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用信贷规模(x2)衡量信用创造和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运用这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采用的模型如下:
y= β0+β1x1+β2x2+ui
(二)信用创造
信用创造是指在整个银行系统内利用超额准备金进行贷款或投资的过程中,活期存款的扩大所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称“货币制造”。商业银行收到一笔现金,除留足法定准备金外,其余部分进行贷款或购买有价证券,但支付方式是相应增加借款人或证券卖主在该行户头中的活期存款进行的。因而制造了一笔派生存款。收款人将支票存入与他往来的另一家银行,第二家银行仍然以相同的方式贷出去,又会创造另一笔派生存款。如此类推。银行系统可以创造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
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中国的货币供应量是指全国范围内银行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数量,也就是广义货币M2的定义。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了解中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非常重要。
下面是本文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的介绍。
1. 经济发展水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良好,需求增加,货币供应量就会上升。
例如,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因此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增加。
2. 外汇储备变动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国际支付手段,当外汇储备增加时,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增加。
相反,当外汇储备减少时,货币供应量也会下降。
我国在近年来积极增加外汇储备,在其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供应量变动。
3. 政府政策调控中国政府会通过调整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政府的货币政策能够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收缩。
例如,当经济增速放缓时,政府可能会采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加货币供应量。
4. 人民银行操作人民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进行开放市场操作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例如,人民银行出售国债或购买其他金融资产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而回收国债或出售其他金融资产则会减少货币供应量。
5. 国际经济形势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也有很大的影响。
当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时,资本流动可能加速,导致汇率波动和资本外流,从而对货币供应量造成影响。
综上,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外汇储备变动、政府政策调控、人民银行操作和国际经济形势等因素。
我们需要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动,从而预测未来货币供应量变化的趋势,更好地把握经济发展的机遇。
我国货币供给量M2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础货币是一国货币供给的基础 ,也是最容易 被中央银行所控制的 ,但是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国基 础货币的变动主要是因为外汇储备的增加造成 ,而 外汇储备的增加在我国强制性的结售汇体制下具有 一定的被动性 ,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中央银行才 能够有效实施其职能 ,掌控基础货币 。 31111 改革现行的结售汇体制 ,增加银行 、企业 、个 人的持汇量 。 逐步扩大持汇主体范围 ,增加银行 、企业 、个人的持 汇量 ,使中央银行不再被动储备 ,减轻中央银行的负 担 ,提高其宏观调控的独立性 。 31112 改革汇率制度 ,扩大汇率浮动范围 。
占非常大的比重 ,所以可以用外汇储备代替国际储 备进行研究 。
基础货币及中央银行的资产变动表
项目 基础货币的 外汇储备的 对金融机构债对政府债权的 年 份 增长率 ( %) 增长率 ( %) 权的增长率 ( %) 增长率 ( %)
2000
—
—
—
—
2001
1119
28114
- 11. 78
77. 78
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 ,调 节再贴现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影响金融机
构的行为 ,进而影响企业 、个人的行为 ,达到宏观调 控的目的 。因此 ,必须有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才能 够迅速地传导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意图 ,使其能够 达到调控货币供给 ,稳定经济运行的目的 。 31211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我国货币供应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货币供应量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变量,为了更好的对货币供应量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选取了对货币供应量有影响的几个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汇储备,货币当局发行的债券量,以及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额对货币供应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就这项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央行更好的管理本国货币的发行量献计献策。
标签: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1 变量引入及研究原因阐述由于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连,作为货币当局的中国央行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要求央行具有很高的金融操作和应对能力,回顾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上资金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所以很有必要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试图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影响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模型,通过对影响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各项央行货币工具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揭示出我国央行诸多货币政策工具中各工具作用的效率大小,从而为各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合理运用提供决策参考。
数据来源;本文中所选取的数据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且选取的是2007年1月到2009年3月的数据,这段时间正好是金融危机发生及蔓延的时期。
共27个观测值。
变量描述:本文以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2为被解释变量,用HBGY表示;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各种操作变量为解释变量,包括外汇储备、汇率、国债成交金额、拆借市场七天拆借交易量、货币当局发行的债券、政府存款和金融机构贷款额七个变量,分别用WHCB、HL、GZCJE、CJ、ZQ、ZFCK和DK表示。
2 模型构建及结果分析从对原始数据进行OLS后的结果中可以看到,其判定系数R-squared很高达到了0.998514可以看出该模型中存在明显的伪回归现象,所以模型中的数据存在非平稳的问题,我们再对这8个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后得出HBGY是二阶差分平稳的。
故应该用这8个变量的二阶差分平稳I(2)来估计模型。
货币供应量影响
货币供应量影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货币供应量被视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包括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增长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机制。
一、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发行的货币总量。
常见的货币供应量指标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M3)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0、M1)。
其中,M2代表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流通量、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而M0则代表的是狭义货币供应量,仅包括现金流通量。
货币供应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货币统计学中的各项指标,如现金供应量、存款余额、货币市场工具等。
各国央行通常负责监测和发布货币供应量数据。
二、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常被认为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货币供应量增多时,市场上的货币总量相对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
这是因为货币按需进行流通,而供应量的增多会导致货币价值的相对贬值,从而推高物价。
然而,并非所有时候增加货币供应量都会导致通货膨胀。
根据经济学家的观点,通货膨胀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需求与供给关系、产能利用率、生产成本等。
因此,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变的,并需要结合其他经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三、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利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利率下降,而货币供应量减少则会导致利率上升。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增多会导致货币的供给相对充裕,从而使利率下降。
这是因为借款人增多,竞争加剧,借款利率相应降低。
相反,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减少会导致货币供给相对紧张,从而使利率上升。
这是因为借款人减少,借款利率相应增加。
四、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合理的货币供应量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过大或过小的货币供应量都可能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存在的货币总量。
它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也包括微观经济层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根据货币数量理论,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而物品和服务的总量相对保持不变,那么物价水平将会上升。
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水平将会下降。
这是因为货币供需关系决定了货币的价值。
然而,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并不是完全线性的。
其他因素如需求、生产能力等也会影响物价。
此外,货币传导机制的存在也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并不会立即反映在物价上。
二、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动还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利率下降,而货币供应量减少会导致利率上升。
这是因为货币市场上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的水平。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经济活动,促进投资和消费,从而提高经济增长。
然而,利率的下降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控。
三、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适度的货币供应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因为它可以激发投资、创造就业和提高消费。
然而,过度的货币供应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稳定等问题。
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不同经济体系中的影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理解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
四、货币供应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货币供应量对国际贸易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增加,那么该国的货币价值将会贬值,从而提高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促进出口。
相反,货币供应量减少会导致货币升值,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然而,国际贸易不仅仅受到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如经济结构、贸易政策等的制约。
因此,在进行货币政策调控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影响国际货币市场供求的因素
影响国际货币市场供求的因素国际货币市场供求的波动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供求因素的改变,可能引发货币贬值或升值,进而影响国际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
本文将探讨几个主要影响国际货币市场供求的因素。
一、经济基本面货币供求的首要动因是国家的经济基本面。
国家经济增长、通胀率、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等因素,都会对货币市场产生直接影响。
经济增长率高、通胀率低、财政状况良好的国家,其货币供求通常较为稳定。
而经济衰退、通胀压力和财政不稳定等因素,会引发货币贬值的预期,进而加剧货币供求的波动。
二、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国际货币市场供求的重要因素。
国家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控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国际货币汇率。
高利率吸引海外投资者持有本国货币,增加货币供应,推动货币升值。
而低利率则疏导投资流向其他国家,导致本国货币贬值。
因此,货币市场的供求变动,往往与央行的利率决策密切相关。
三、贸易状况贸易状况是国际货币供求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际贸易顺差或逆差,会直接影响货币市场供求。
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对外净出口,进而导致外汇供给增加,本国货币供应增加,货币升值。
相反,贸易逆差将导致外汇需求增加,本国货币供应减少,货币贬值。
四、资本流动资本流动是国际货币市场供求的重要驱动力。
跨国投资、外国直接投资等因素,都会引起资本流动,从而影响货币市场。
当国际投资者对一个国家的投资前景乐观时,资本流入会增加,国家货币供求增大,货币升值。
而对该国信心不足,资本会外流,国家货币供求减少,货币贬值。
五、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举措也会对国际货币市场产生影响。
例如,国家出台货币干预政策,通过购买或销售外汇来控制货币汇率。
此外,政府税收政策、贸易政策等也会影响货币市场供求。
政策的变化可能引发市场对国家经济前景的担忧或乐观,进而导致货币供求的波动。
综上所述,国际货币市场供求受多重因素影响。
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利率政策、贸易状况、资本流动和政府政策等都会引发国际货币市场的供求变动。
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调控
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调控货币供应量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国家经济运行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影响因素、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
一、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或地区)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向经济体系中投放的货币量。
它包括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两个层次。
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而货币供应量则包括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和其他信用工具等。
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外汇储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它们直接影响货币需求。
利率和汇率也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利率上升会导致存款增加,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而汇率变化则会影响跨境资金流动,从而影响货币供应。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例如,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货币需求,而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利率和准备金率等工具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二、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来调节经济运行,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工具来影响经济运行。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增长,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
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等工具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汇率等手段来影响跨境资金流动,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三、货币供应量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货币供应量和宏观经济调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率等宏观经济指标,从而影响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
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1、中央银行行为 (1)基础货币总量和结构 基础货币总量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反之,减少. 流通中的现金转化为存款准备金,货币供给量会 增加. 中央银行可以对基础货币直接调控. (2)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大,货币供给量增加;反之,减少.中央 银行对货币乘数只能间接调控.主要通过法定准备 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工具进行调节.
3、企业的行为
企业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信贷资 金需求上. (1)经营的扩大或收缩 经营的扩大,产生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如追加 贷款,货币供给量将增加.经营的收缩,减少对 信贷资金的需求,货币供给量将减少. (2)经营效益的高低 经营效益的不好,信贷资金占用时间延长, 在相同的产出水平下会相对增加对贷款的需求 进而增加货币供给量.还会出现收缩经营或破 产,购销一部分贷款,收缩货币供给.
2、商业银行的行为
备金比率 在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银行保有超额准备 金越多,货币乘数就越小,货币供给量越小;反之,越 大. (2)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规模 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加准备金存款,增加基础货 币,支持更多货币创造,扩大货币供给量. (3)转帐支付系统的发达程度 转帐支付系统越发达,货币创造能力强,扩大货币 供给量. (4)吸收原始存款的能力 吸收原始存款的能力,有利于扩大货币供给量.
4.居民的持币行为
居民增加现金即通货持有量,通货对活期存 款的比率会提高,反之,这个比率下降.通货比 与货币供给量呈负相关关系.通货比高,货币供 给量减少,反之,增加. 通货比受收入\预期报酬率\金融危机\非法 经济活动等影响.
5.财政部门行为
高中政治 影响商品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因素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
影响商品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买卖,都是通过货币来交换的,商品交换必然产生货币运动,货币流通反过来又服务于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一个国家要使其经济正常运转,就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
但是,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和实际的货币流通量往往不相符合、不相一致。
那么,为什么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和实际货币流通量不相符合呢?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影响商品流通中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我们知道,货币流通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中的货币(主要指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即纸币)、活期存款和信用卡等。
活期存款和信用卡是随时可以提取和支付的存款方式,像手头的现款一样方便、灵活,可以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可以被当作货币流通量的组成部分。
广义的货币供应量,除了流通中的货币、活期存款和信用卡外,还包括定期存款和政府发行的债券(如公债等),它们也能很快地转化成现实的货币,由于它又不能直接投入流通领域作为货币来花费,人们把它称作“准货币”。
准货币也有高度的流动性,会大大增加货币的流通量。
如果人们因实际需要较多的资金,它们可以从银行提取现款,也可以把准货币换成现实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这样就会增加货币流通量。
同时,活期存款还受到银行放款的影响,银行对客户放款时,往往让客户把借到的款项存入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凭支票随时支取。
放款业务的扩大,会引起活期存款的增加;放款业务的收缩,会引起活期存款的减少,而活期存款是货币流量的组成部分,它的增加必然导致货币流通量的变动。
货币流通量还受国际资本流通的影响。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大量流向国外,那么该国的货币流通量就会相对减少。
如果外币大量流入该国,货币流通量就会相对增加,外国货币的流进流出又同货币投机分不开,当甲国的货币汇价看涨,乙国的货币汇价看跌时,投机商就会抛售乙国货币,抢购甲国货币,从中渔利,这样就使汇价激烈波动。
为了稳定汇价,国家就要用本国的货币大量收购外币,以调节外汇供求关系,抑制投机活动,这样便大量投放本国货币,进而增加了货币流通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期末报告
关于2014年中国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实验报告
组长:董佳丽
组员:赵丹,舒时克
浙江万里学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一、背景摘要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对我国31个省市经济实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通过EVIEWS软件对建立模型。
应用计量经济学所学知识对根据经济理论选取的影响各地区生产总值的各因素进行分析检验,并对其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相关经济学知识。
二、模型设定
本文研究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Y——地区生产总值(GDP)
(2)X1——年末常住人口
(3)X2——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
(4)X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5)X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6)X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
数据收集:本文收集了我国31个省的有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数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三.分析步骤
1.对模型进行ols 估计,结果如下:
给定α=0.05,得F 临界值F0.05(5,25)=2.6,F=338.8212>2.6,所以,总体线
性关系显著成立。
但由于X1 X2 X3 X4的t 检验没有通过,所以他们可能对
Y 的影响不显著,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
2.多重共线问题
利用Eviews 作出相关系数矩阵,图如下:
分析: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比较高,说明存在多重共线问题。
3.逐步回归法分析
经比较,X5调整后的R^2最高,参数回归系数的的t检验值显著,因此选择保留X5,再加入其它新变量逐步回归,对X5和其他变量的二元回归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X1与X5的porb值最大,最显著,保留X1和X5,于是再加入其它新变量逐步回归,对X1、X5与其他变量的三元回归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上表看出,截距项c和变量X3和X5的回归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应该舍弃变量X3。
分析:X1、X2的显著性不强,将X2排除出模型
分析:X3、X4的显著性不强,将X3排除出模型
回归方程以Y=f(X1,X4,X5)为最优,所以选择x1 x4 x5,Y=1.214*X1+2.184*X4+27.462*X5-561.17
4.异方差检验
x1散点图的离散程度比较大,所以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异方差性。
对x1 进行排序,建立回归方程。
四.结论
(1)国内生产总值确实对货币供给量有显著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越大,说明经济状况好,市场活跃,经济总量大,市场参与者活跃,所以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2)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对货币供给量有影响,如果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过多,意味着在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减少或过少,这必将影响经济的良好运行,会一定程度上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参考文献:
[1] 庞皓.《计量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7.1
[2] 王青.《广义货币供给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经济视角,2011.1
[3] 殷琦.《我国货币供给微观基础的完整性理论模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
[4] 胡建渊,陈方正.《我国货币供应量目标可控性不足的原因及对策》.财贸经济,2005.7
[5] 向祥华,董红霞.《论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经济经纬,2004.3
[6] 邓子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代财经,2006.1
第10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