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教学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3单元知识总结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1-3单元知识总结复习提纲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 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 )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三、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实验原理】4P+5O 22P 2O 5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 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 放热;③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①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注意事项】1. 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 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 导管中要注满水。
否则当红磷燃烧并冷却后,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残留在试管中,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 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5. 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6. 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
7. 不要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原因:木炭和硫燃烧尽管消耗气体,但是产生了新的气体,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8. 如果预先在集气瓶内放入氢氧化钠溶液,就可以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9.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2.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的组成。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关系。
4.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
-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多种物质。
-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与新化合物。
-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
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原有性质。
-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具有固定性质。
2. 物质的状态变化-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称为物态变化。
3. 酸碱盐-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4.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燃烧与爆炸。
- 生物体内的呼吸作用。
三、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的使用- 熟悉常见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2. 实验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 实验安全- 了解化学品的安全标识和危险性质。
- 掌握基本的实验室急救措施。
四、化学与生活1. 化学与健康- 营养素的化学性质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 常见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
2. 化学与环境- 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化学原因。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I.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性
- 原子和元素概念
- 原子的组成及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
- 原子核和电子壳层的结构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及Periods和Groups的概念
-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和特征
II. 化学式和化合价
- 电子排布和原子键的形成
- 化学键的概念
-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特点和区别
- 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的概念
- 化学式的确定和化合价的计算
- 电荷平衡原则和简单化合物的命名
III. 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反应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 化学反应的符号方程式和平衡方程式的写法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和速率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反应速率方程式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IV.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类
- 酸和碱的概念和性质
- 酸碱盐的化学式和命名规则
-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和选取
-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计算
- 酸碱溶液的pH值和酸碱中和指数
V.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和性质
-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方程式和计算
- 电化学原理和电解的概念
- 电解的原理和应用
VI. 有机化学基础
-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
-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概念和性质
- 饱和烃、不饱和烃和烃类化合物的特性- 醇、醛、酮和羧酸的概念和性质。
初三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
初三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化学在初中来说,还处于基础阶段,学生们只要把基础打好,化学还是很容易学好的,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三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初三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无水,量多的为溶剂(1)概念:(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第一章:化学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等。
第二章:物质变化与能量
本章主要讲述了物质变化与能量的关系,包括燃烧和反应的能量变化,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等。
第三章: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本章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包括钠、铁、氧气等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的溶解、蒸发和凝固等变化过程。
第四章:酸、碱与盐
本章主要讲述了酸、碱和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以及盐的制备和应用等。
第五章:金属与非金属
本章主要介绍了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应用,包括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分类,以及金属的利用和保护等。
第六章:碳与碳化合物
本章主要讲述了碳和碳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包括碳的性质、石墨和钻石的结构,以及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等。
第七章:氧气与臭氧
本章主要介绍了氧气和臭氧的性质和应用,包括氧气的制备和性质,以及臭氧的生成和应用等。
第八章:水与溶液
本章主要讲述了水和溶液的基本知识,包括水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溶液的制备和浓度的计算等。
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本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概念和特点,包括速率和速率常数的计算,以及平衡条件和平衡常数的关系等。
第十章:化学计算
本章主要讲述了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质量和数量的计算,以及溶液的稀释和溶解度的计算等。
以上是对《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学生更好地研究化学知识。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以下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总复习提纲:
1. 有关化学的基本概念
a. 物质、元素和化合物
b. 混合物和纯物质
c.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d.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2. 元素和化合物
a. 元素的基本性质和周期表
b. 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命名规则
c. 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命名规则
3. 物质的组成和分解
a. 元素的分解和合成
b. 化合物的分解和合成
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a.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核外电子分布
b. 原子序数、质量数和同位素
c.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分类
d. 原子的价电子和化合价
5. 化学键和物质的性质
a. 化学键的类型和形成
b.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c. 物质的导电性、溶解性和化学活性
6.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a. 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
b.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电位
c.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性质和应用
7.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a. 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
b. 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平衡常数
c. 扰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平衡反应的应用
这个提纲涵盖了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来进行总复习和重点复习。
同时,建议根据具体教材和学校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复习的全面性
和准确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提纲基本信息- 学科:化学- 学年: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目标与要求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1. 第一单元:化学基础知识-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 化学符号与化学方程式- 元素周期表2. 第二单元: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物质的性质- 纯物质与混合物-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物质的变化及其描述3. 第三单元: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酸、碱、盐的性质- 金属的性质- 非金属与金属的反应4. 第四单元:物质的存储、分离和制备- 分离纯物质的基本方法- 制备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5. 第五单元:空气与呼吸-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呼吸作用的化学过程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与实验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示范实验与自主实验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时长本教材共计32课时,每课时为40分钟。
教材特点- 突出化学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既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 采用生活化、趣味化的案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强调学生的观察、归纳、分类、推理等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考核方式- 书面测试- 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 课堂表现与参与度评价以上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提纲》的简要介绍。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教学安排和教学活动设计,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元素组成,元素由原子构成。
-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物质组成,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宏观上看有多种物质,微观上有多种分子。
3.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4.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排列和组合。
-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反应等。
5.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在形态、状态等方面发生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 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显示元素的周期性变化。
2. 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 常见的化合物有氧化物、酸、碱、盐等。
三、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 化学式可以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
2.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数量关系以及反应条件。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常见物质的性质- 氧气: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 水:生命之源,具有溶解性和表面张力。
- 碳:多种形式存在,如石墨、金刚石等。
2. 常见物质的变化- 燃烧:物质与氧气反应,放出能量。
- 腐蚀:金属与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反应,导致损坏。
- 酸碱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五、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操作- 实验室规则: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使用仪器前了解其使用方法。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与提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与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 原子: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组合。
- 离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2.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化学反应-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 定义:不能通过化学方法分解为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所有已知元素的表格。
2. 化合物-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 常见类型:氧化物、酸、碱、盐。
三、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 表示法: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的组成。
- 意义:表示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数量关系。
2. 化学方程式- 书写规则:遵循守恒定律,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 平衡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
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
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或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五、酸碱与盐1. 酸- 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H+)的物质。
- 常见酸:硫酸、盐酸、硝酸。
2. 碱- 定义: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 常见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
3. 盐- 定义:由阳离子(通常为金属)和阴离子(通常为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 常见盐: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和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4. 原子与分子:-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5. 化学反应: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二、化学语言1.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简写,如H代表氢,O代表氧。
2. 化学式:表示化合物组成的符号表达式,如H2O表示水。
3.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4. 摩尔概念:用于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基本单位。
三、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四、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1. 酸碱盐:-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3.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
- 非金属:通常不导电、不导热,性质脆硬。
五、实验基本操作1. 实验器材的认识和使用。
2. 常见化学实验操作:- 称量:使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
- 溶解:将固体物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
- 过滤:分离固体不溶物和液体的混合物。
- 蒸发:通过加热使溶剂挥发,留下固体溶质。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总复习提纲下面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总复习提纲:
1.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 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
-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
- 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 原子的基本结构和构成
- 元素的概念和分类
-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3. 化学键与化学式
- 原子的化学键和分子的化学键
- 以及离子的化学式
- 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区别
4. 物质的变化与反应
- 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 物质的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 反应质量守恒的法则
5. 常见化学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酸碱中和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酸碱中和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6. 离子与溶液
- 离子的概念和离子的混合
- 溶解度和溶液饱和度
- 盐和酸的溶解和中和反应
7.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特点和作用
- 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作用和来源
- 水的重要性和人体食物的消化
8. 燃烧与环境保护
- 燃烧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 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环境污染
- 碳循环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的总复习提纲,涵盖了该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全册复习笔记(最全)
绪言●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是0.1g,即用天平测量出的物体质量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
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腐蚀性,在天平上放玻璃器皿。
2.“左物右码”时,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左码右物”,物质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
“左码右物”的做法虽然也能称出物质的质量,但是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称量干燥的固体物品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三、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
初中化学知识点完整整理全面总览详解提纲
初中化学知识点完整整理全面总览详解提纲一、化学基础知识点1. 物质与性质- 物质的分类- 纯物质和混合物-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原子和元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表- 元素的常见特征和性质3.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 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 化学计算与化学量的关系4. 分子和化合物- 分子的组成和分子式- 化合物的性质和分类- 常见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1. 酸、碱和盐-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指示剂和pH值- 盐的种类和常见应用2. 金属和非金属- 金属的性质和常见应用- 非金属的性质和常见应用-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3. 气体和溶液- 气体的性质和压力- 溶液的组成和溶解度-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的概念4. 石油和燃料- 石油的成分和提炼- 燃料的分类和燃烧反应- 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三、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1. 氧化和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和还原剂的判定- 高温燃烧和自燃现象2.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能量变化-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应用3.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反应速率的表示和单位-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4. 吸热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特点- 热化学方程式和焓的变化量- 燃烧反应和热能利用四、化学与环境、健康的关系1. 水资源和水污染- 水的重要性和质量检测- 水污染的原因和分类- 环境保护和节约用水2. 大气污染和臭氧层破坏- 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臭氧层的作用和保护措施3. 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 废物产生和处理的问题- 回收和循环利用的意义- 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4. 化学品和健康问题- 化学品的分类和毒性-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化学品事故的应对和预防措施总结:本文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览,包括了化学基础知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以及化学与环境、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
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液体以 1~2mL 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
9、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铁生锈、人的呼吸、事物腐烂、酒的酿造
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放热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 V 形纸槽
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
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提纲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提纲第一章化学与生活•化学的定义及发展历程•化学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实验室的安全与注意事项•常见化学用品及其使用方法第二章纯净的物质——分离、纯化和测定•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区别与联系•常见分离方法及其原理与应用•初步纯化物质的几种方法•常见物质的化学测定方法及其应用第三章物质的内部结构•原子理论的发展历程•原子结构及其对周期表的解释•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及其与原子结构的联系•分子的概念及其性质与种类第四章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量单位•化学计量问题的解决方法及其应用第五章溶液的表示与浓度的计算•溶液的概念及其分类•溶液的浓度表示法及其相互转化•溶液的稀释与浓缩方法•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第六章氧气和氧化物•氧气的制备、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氧化物的概念和种类•氧化物的产生途径和反应性•氧化及其种类、反应和应用第七章酸、碱及其盐•酸碱概念及其区分方法•酸、碱和盐的种类及他们的性质和应用•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应用•重要酸碱盐的性质及其应用第八章金属与非金属•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类及其性质•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应用•合金的概念及其种类和应用第九章实验探究•量热实验和燃烧实验•酸碱中和和气体反应实验•单倍体氯仿制备实验•氢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总结本章为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化学知识提纲,共包括九个章节,涵盖了化学与生活、纯净的物质、物质的内部结构、化学方程式与化学计量、溶液的表示与浓度的计算、氧气和氧化物、酸、碱及其盐、金属与非金属、实验探究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方法,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有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化学与生活1.1 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化学的发展历程:古代化学、近代化学和现代化学。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制品、新材料、食品工业、石油化工、医药卫生、环保等。
1.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的。
•原子是最基本的物质基本粒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能用简单的符号和名称表示。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一定的化学组合比例形成的物质。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以任意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第二章:常见实验和化学计算2.1 常见实验和仪器•静电实验:用摩擦产生静电,引导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吸附实验:用活性炭等材料去除污染物,净化空气或水。
•气体实验:测量气体体积、温度、压强等物理量。
•化学计量法常见仪器:滴定管、容量瓶、分析天平等。
2.2 化学计算•化学计算的基本概念:相对分子质量、单质的制备量、化学计量关系、摩尔及其应用等。
•化学计算常见应用:反应的计算、实验中单质的制备、解题思路等。
第三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3.1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的组成:核、电子云。
•原子的电子排布:电子层、电子壳、能级模型等。
•原子序数的特点:原子种类的相同与不同性质及其周期性规律等。
3.2 分子结构•分子的组成:原子间的化学键、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力的特征:分子间作用力的种类、分子间力的大小及其影响等。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应用:氢键、电场和电磁场等。
3.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质量、颜色、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燃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物质的物化变化:物理性质的变化、化学性质的变化、相变等。
第四章:常见物质和化学方法4.1 酸碱区分和酸碱性的表达•酸碱定义:布朗斯特德酸碱的定义、酸碱离子理论的介绍等。
•酸碱实验:利用酸碱指示剂、pH计等探究酸碱的物理性质。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以下是九年级人教版化学复习提纲的主要内容:
1. 基本概念回顾:
-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 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
-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解读
- 元素周期表和化学性质的关系
2.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 纯物质和混合物的区别
- 实验方法和现象的描述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 常见化学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 金属和酸的反应
- 燃烧反应与氧化反应
4. 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 酸和碱的性质及应用
- 食盐、氢氧化钠、硫酸、氢氧化钙等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
5. 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
- 实验室安全规范
- 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
- 实验报告的写法和要点
6. 重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问题:
- 空气和水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
-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利用
- 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的措施
7.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 针对常见生活问题的化学原理解释
- 化学在医药、食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运用
这个提纲涵盖了九年级化学的主要知识点和重要概念,希望能够帮助你进行复习。
如有需要,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老师的要求进行深入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基本概念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1) 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 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 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厂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1)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一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2) 元素符号的意义①某一种元素。
②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S、P 等。
(3) 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 化学反应类型(7) 质量守恒定律5. 溶液(1)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 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
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二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3) 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一般规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⑸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 温度。
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6. 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女口:AB + CD = AD + CB7. 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8•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9.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10.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11. 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12.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I==H+ + CI-HN03==H+ + N03-H2SO4==2H+ + SO42-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女口:KOH==K+ + 0H-NaOH==Na+ + 0H-Ba(OH)2==Ba2+ + 2OH-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女口:KNO3==K+ + NO3-Na2SO4==2Na+ + SO42-BaCI2==Ba2+ + 2CI-13.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4. 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OH2O、CuSO4- 5H2O FeSO4 • 7H2O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15. 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二、基本知识、理论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与杂质占0.03% 。
2.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 等物质。
3. 其他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氧化氮)、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I(氯化氢)。
4. 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IO3-(氯酸根)、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一氢根)、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
(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5. 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 表示一种物质;b. 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 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 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 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 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 金属单质。
如:钾K铜Cu银Ag等;b. 固态非金属。
如:碳C硫S磷P等c. 稀有气体。
^口: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0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0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I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0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女口: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女口: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0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 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 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 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 配” 注”等”8. 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说明:(1)pH=7,溶液呈中性;pH <7,溶液呈酸性;pH >7 ,溶液呈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