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2、编好后,填写活动手册。

小结: 6 种交通工具都运动 1 个小时(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的运动得快,运动距离短的运动得慢。

二、实验1: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1、讨论①在不用秒表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时间相同?②怎么知道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提示】听口令“开始”“停止”计时,用软尺测距离。

2、软尺的使用①开始时脚尖对着零刻度线②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③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3、成员分工每组4位成员:2位比赛者,1位发令员,1位记录员。

4、行走动作要求脚跟接脚尖5、游戏规则①两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②听到第2 次口令时停止走动③用软尺分别测量他们的运动距离,记录下来④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6、温馨提示①两名同学在两条摆放方向不同的软尺旁用相同方式行走②比赛者开始时脚尖对着零刻度线,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7、记录两名同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进行比较编号排序,讨论运动的快慢填写活动手册讨论小组分工按照游戏规则和要求做游戏填写记录表让学生明白即使从不同地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6、猎豹能捕到羚羊是因为猎豹的速度比羚羊快。

六、拓展提高1、“追及跑”游戏(1)两名同学一前一后站在跑道上,听口令起跑和停止。

其余同学测量并记录运动距离,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2)结果会出现几种情况?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比较,判断运动快慢?【提示】游戏结果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后面的同学追上了前面的同学,运动时间相同,追的同学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快。

二是后面的同学追不上前面的同学,需要测量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来比较快慢。

2、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例如:喷气式客机 1 小时飞行900 千米,汽车 1 小时行驶120 千米,喷气式客机比汽车运动得快、运动速度大。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科学下册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六节,主要内容是通过设计实验来让学生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速度,培养学生使用数字表示运动速度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材安排合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教材的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运动速度的概念,并能够将其用数字表示出来。

教学目标:掌握运动速度的概念。

能够比较不同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能够用数字表示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运动速度的概念,学会比较不同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并能够用数字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运动速度的概念,并能够准确运用数字表示不同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

然而,在运动速度的概念上可能仍不甚明确,需要通过实际比较来加深理解。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小组合作和互动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展示实际物体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运动速度的思考。

老师可以用简单的例子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速度”。

老师可以唤起学生的经验和观察,让学生说出他们最近看到的快速运动的物体,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在运动中有什么不同。

(二)讲解速度的内容老师向学生展示两个不同的球,并引导学生讨论哪个球在运动速度上更快,为学生学习运动速度的比较打下思维基础。

解释运动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让学生理解运动速度的概念。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动画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速度的物体运动。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一样,它们会走多远。

(三)实践老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出两个物体,用尺子和秒表测量它们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时间。

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比拟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教学设计6.比拟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掌握比拟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肯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3.经历比拟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经历合作实验,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学握比拟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 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肯定的,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教学打算]软尺,秒表、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拟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同学们,你们学会怎样比拟吗2.教师出示课件,提问学生。

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拟它们的快慢呢3.学生商量答复,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实验前,明实在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课本PI5~16,围绕两大问题进行商量,设计实验过程。

一是实验中选取什么运动较为适宜二是怎样测量和比拟实验数据2.实验中,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三、深刻研讨,建构认识。

1.教师提问学生,怎样比拟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呢(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现象。

(2)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

(3) 教师总结,比拟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只需要比拟这段时间内物体行进的距离即可,2.要比拟交通工具的运动快慢,需要怎么做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资料阅读1教师课件展示“追及跑〞游戏,指名学生比拟游戏中不同学生运动的快慢,分享比拟的方法资料阅读21. 教师课件展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的物体,指名学生比拟这些物体运动的快慢。

2.学生观察课件,结合生活经验答复,3.教师总结。

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拟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物体运动的距离除以物体运动的时间板书设计]比拟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相同的时间一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一比拟测得的距离一比拟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 -距离一时间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为切入点,提问学生比拟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科版
-难点二:对于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学生可能感到困惑。教师可以设计图表或使用比较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将数据转化为速度的概念,并进行比较。
-难点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因为测量不准确而得到错误的数据。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何减少误差,例如确保小车从同一点开始,避免在测量时移动尺子等。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为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第一课。本节课主要内容包含:1.了解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2.理解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距离可以不同;3.通过实验,观察并记录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快慢;4.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如尺子)进行测量和比较;5.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概念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操作,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速度的含义。在实践活动环节,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对于如何准确测量距离和计算速度感到困惑,这表明我们在教学难点上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课堂上,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这样的导入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而,我也意识到在理论介绍部分,可能需要更加简化和形象化地解释速度概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
1.针对教学难点,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克服理解障碍;
2.在实验操作前,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3.在小组讨论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4.教学中更加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难点四:将速度概念应用于实际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如设计一场小车比赛,让学生根据速度选择小车和跑道,从而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6.《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6.《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6.《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的快慢》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和感知物体的运动速度,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快慢。

2.能够掌握简单的运动速度词汇,如快、慢、较快、较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学难点:能够掌握简单的运动速度词汇,如快、慢、较快、较慢。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语言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互动问答法,询问学生掌握运动速度相关的概念。

2.通过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物体在同样的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

二、学习任务1.引导学生通过直觉感觉来确定物体的运动速度,并说出速度的描述词。

2.通过看图和实例分析让学生判断物体的运动速度。

3.让学生分组到校园内散步,观察不同人的走路速度,对比并写下比较的结果。

4.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物体快慢运动的例子,如电梯上升、车辆行驶等等。

三、小结1.通过学习和分析,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运动速度词汇,如快、慢、较快、较慢。

2.再次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和人的走路速度,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物体的速度和人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3.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将两个物体的速度差异化理解。

四、练习和反思1.让学生自行搜集一些物体运动速度的图片或视频,并简单描述。

2.作用对比习题,如自行车快还是汽车快,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3.对于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讲解和帮助,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课堂知识。

4.总结课堂所学,鼓励学生以走路速度为基础,加上日常生活的例子,形成自己的运动速度观察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时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时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时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时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一部分,主要介绍如何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快慢。

通过比较运动的距离,学生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速度。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使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并培养学生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运动相同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表示运动快,距离短表示运动慢。

2. 科学探究目标:学生能够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并能够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3. 科学态度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培养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生能够感受用秒表计时、软尺测量距离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并认识到科学工具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a. 运动相同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

b. 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2. 教学难点:学生在测量距离和时间时的准确性和技巧。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物体的运动及测量工具的使用,对于距离和时间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基础。

但是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如何用软尺测量距离和用秒表测量时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操作指导。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简单直观的示例和图示,向学生介绍运动相同时间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2. 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软尺和秒表进行测量,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合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课件或教学板书。

b. 实验所需的软尺、秒表、物体等。

c. 相关实验记录表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a. 学生需要准备好笔和笔记本,以记录实验结果和思考。

《1.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1.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属于小学科学课程中“运动与变化”这一大主题下的子主题。

本节课旨在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总结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如何比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从而加深对运动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运动速度的概念,学会用相同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后的作品,包括对实验过程的记录和结果的表述。

3.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后小测验或课堂提问的方式,评价学生对运动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看视频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关于运动的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2. 新课学习:(1)介绍运动速度的概念,让学生明确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2)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并记录实验结果。

(3)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出如何比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秒表等工具测量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并记录结果。

4. 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巩固拓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不同车辆的行驶速度等。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运动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用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并记录下来,下次上课时进行分享。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教学设计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1.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3.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难点: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想一想龟兔赛跑的故事,谁能来讲一讲?学生讲述故事。

提问我们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教师总结:在相同距离内可以通过测量运动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提问: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如果猎豹和羚羊一起奔跑,猎豹能追得上羚羊吗?猎豹是世界上在陆地上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它的时速可以达到115千米,也就是说按照它最快的速度奔跑的话,跑100米大概只需要3秒左右。

教师点拨:羚羊在相同时间内,只有跑的足够远,才能避免被猎豹捕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二、新知讲解(一)探索1.给交通工具排序按照运动的快慢,将下面6种交通工具排序,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和名次记录表:喷气式客机通过的距离最远,是第一名。

自行车通过的距离最近,是最后一名。

按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名:喷气式客机、高速列车、汽车、快艇、轮船、自行车。

结论:在相同时间内,可以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距离越短,运动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长,运动的越快。

2.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比较两名同学运动的快慢。

提问:如果让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你能比较出他们运动的快慢吗?实验步骤:(1)两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停止走动。

(2)用软尺分别测量运动的距离,记录下来运动的快慢。

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相同,运动的距离远说明运动的快。

同学甲的行走距离是2米,同学乙的行走距离是2.2米,所以同学乙运动的较快。

小学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小学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小学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标题:小学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运动的知识。

运动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则是帮助学生理解运动速度的有效途径。

本教案将以小学科学《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为话题,通过设计实验、引导探究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运动速度以及如何进行运动速度的比较。

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

2. 学会进行运动速度的比较和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对于速度的认识,引发他们对于运动速度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通过展示一辆自行车和一辆汽车,询问学生哪辆车速度更快,为什么?2. 实验设计(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准备一张纸和一只笔。

老师将给每个小组准备一条粉笔和一把尺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相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请大家组织一下思路,然后设计实验步骤。

学生将各组的实验设计依次展示,老师和其他学生根据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讨论和完善。

例:实验目的:比较两个物体相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实验材料:粉笔、尺子、纸。

实验步骤:1. 在纸上绘制一条直线,作为运动的轨迹。

2. 将粉笔放在纸的一端,以相同的出发点同时起步。

3. 用尺子测量两个物体分别在同一时间内走过的距离。

4. 记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

5. 可以多次实验,比较结果的一致性。

3. 实验观察和总结(15分钟)学生按照实验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所获得的测量结果。

随后,学生将测量结果和小组成员一起进行比较和讨论。

教师提问:1. 你们的实验结果如何?哪一个物体运动速度更快?为什么?2. 用你自己的话解释一下运动速度的意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总结:1. 运动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重点,强调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物体运动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物体运动的概念的掌握情况,为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书籍等查阅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合作交流能力。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距离,观察并记录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强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六、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习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科书通过简单的实验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面,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和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讨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主发现和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从而发现和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计时器、测量尺、小车、障碍物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小车,以及测量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如何比较的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装置,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实验目的是比较不同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快慢。

实验步骤包括:1)将小车放在起点,按下计时器,让小车通过障碍物,到达终点;2)记录小车通过障碍物的时间;3)重复步骤1和2,分别测量其他物体的运动时间;4)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从而得出结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物体的运动”单元第6课,继续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聚焦板块,回顾了第5课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提出本节课的重点——在相同时间内,根据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探索板块由两个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告知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第二个活动是毛毛虫比赛,看谁行驶距离远,引出两种测量相同时间的方式。

小结得出结论,并拓展应用比较物体的快慢。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运动的快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能准确说出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第5课,学生学习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也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为本课“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的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运动距离长,运动快;运动距离短,运动慢。

2.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探究目标1.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难点:能够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学过程】一、聚焦1.温故知新:通过小动物长跑比赛,回顾上节课知识点——相同距离比时间判断物体运动快慢。

2.提出问题:在相同时间内怎么比较运动快慢?二、探究活动一:1.给出各种交通工具在1小时内的行驶距离,让学生依据运动快慢进行排序2.得出结论,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长,则运动快;运动距离短,则运动慢。

活动二:毛毛虫大比拼1.播放视频,让学生自制一条毛毛虫,比拼谁的毛毛虫跑的快。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是2021-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活动能够积极参与。

但学生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发现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体验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2.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思考和发现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小车、计时器、标志物等。

2.教学课件: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实验材料,并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然后,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小车、计时器和标志物等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并强调运动快慢与时间的关系。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科书通过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兴趣浓厚。

但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运动快慢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思考,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小车、计时器、测量尺等。

2.准备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科书上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情况,从而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加深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

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察和比较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运动情况。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质课 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节优质课,主要内容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物体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缺乏系统的比较方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进行运动的比较,但是缺乏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运用比较方法,得出准确的结论。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并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如小车、球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和绘图。

3.实验材料: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比较过物体运动的快慢?比较的方法是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不同速度运动的物体,如小车、球等,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感受物体运动的快慢。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和表达物体运动的快慢。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距离。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在相同时间内进行不同运动的快慢对比,培养学生对时间和速度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比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思考、勇于实践的品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快慢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时间和速度的认识。

2.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好运动计时器、跑步机、自行车、计时器等工具,准备好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报告模板。

2. 学生准备:学生要带好笔记本、铅笔和尺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快和慢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运动的速度。

2. 实验设计: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不同运动进行测量,计时并记录数据。

3. 实验操作:让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计时、测量数据,并用图表展示结果。

4. 结果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运动在相同时间内的快慢。

5.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六、课后拓展1. 练习题:让学生解决一些相关练习题,巩固和深化知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田径比赛,通过观察比赛结果进行快慢的比较。

七、教学效果评估1. 考试:通过小测验考察学生对快慢概念和时间速度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分:对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对时间和速度的概念进行实际测量和比较的一次尝试,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快慢概念的理解,还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一. 教材分析《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如何比较的。

教科书通过简单的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他们来说,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问题是一种比较直观和易懂的学习方式。

他们在生活中也已经有了一些关于运动快慢的直观感受,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运动快慢比较方法的认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比较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和掌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物体的运动快慢是比较的。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运动快慢的比较方法。

2.实例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运动快慢的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对运动快慢比较方法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实验器材(如小车、尺子等),实例图片,PPT等。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如小车、尺子等),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些物体是如何运动的?它们运动的快慢一样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对运动快慢的比较产生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主题:“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操练(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一:让学生用小车在尺子上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小车在不同距离上的运动时间。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案(2023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6课,主要内容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实验,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对于运动快慢的概念和控制变量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运动快慢的含义,并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实验。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合作、交流和分享。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实验。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运动快慢的概念和控制变量法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2.实验法: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运动快慢的现象,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感受,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小车、计时器、测量尺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赛跑比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运动员的快慢。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运动快慢的概念和控制变量法的原理。

讲解运动快慢的定义,如速度、时间等。

并解释控制变量法的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在实验过程中如何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每组使用小车、计时器和测量尺等材料进行实验。

1.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案) - 2022-2023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教科版

1.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案) - 2022-2023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教科版

1.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案) - 2022-2023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教科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的速度概念,并能够简单比较不同运动的速度快慢。

2. 学习测量时间的基本单位秒,并能够使用秒表测量运动的时间。

3. 学习使用线性尺度测量运动的距离,以及理解米与厘米的概念。

4.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包括测量运动时间和距离。

三、教学步骤1. 环节一:导入新知识首先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到的内容,回答问题“你知道什么是运动吗?”。

接着,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员。

2. 环节二:学习测量时间的基本单位秒在本环节,教师需为学生讲解时间的基本单位秒及其定义,并向学生展示秒表的使用方法。

然后,教师可以使用秒表进行示范,让学生测量不同时间间隔,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3. 环节三:学习测量运动的距离在此环节,教师将向学生介绍线性尺度的使用方法及距离单位。

然后,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米与厘米的概念。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线性尺度,测量各种长度的物体。

4. 环节四: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本环节主要是针对课程的核心内容。

首先,教师会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测量运动员在同样时间内的距离,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然后,教师将分别对于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的距离进行比较,并寻找最快的运动员。

5. 环节五:小结教师需要在课程结束前,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回答问题“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询问教师?”。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单位秒,并掌握秒表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理解距离的单位,掌握线性标尺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比较不同运动员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快慢。

四、教学资源1. 展示图片或视频。

2. 线性尺度。

3. 秒表。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新课标)

新教科版三下科学1.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新课标)
4.提问:你觉得谁运动得比较快呢?为什么?
5.思考:如果没有软尺,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简单地测量两位同学的运动距离?
6.分组实验,验证想法,完成实验记录单。
活动三:出发时间和出发地点都不同,比较运动的快慢。
1.提问:如果这2名同学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出发呢?我们还能比较他们的快慢吗?
2.小组讨论并分享讨论结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2.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探究目标
1.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2.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
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
二、探索
活动一:按照运动的快慢,给6种交通工具排序。
1.用课件展示课本图片:6种交通工具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
2.分析题日的关键词:“1小时内”说明这6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时间都是1小时,也就是运动时间相同。
3.小组活动:给这6种交通工具从快到慢进行排序。
4.提问:这样进行排序的理由是什么?
5.小组进行讨论,说说本小组的想法。
学生准备:软尺、秒表、实验记录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聚焦
1.播放视频:草原上的动物正在奔跑。
2.小组自由讨论,比较动物奔跑的快慢。
3.刚才我们是通过直观的感受来判断谁快谁慢的。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我们应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快慢呢?(板书课题)
从相同距离比时间到相同时间比距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两名同学分别一前一后站在同一条跑道上,听口令起跑和停止,其他同学测量并记录他们的运动时间和距离,直观地感受和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探索
(1)教师先出示6种交通工具在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的图表,请学生根据图表,将交通工具按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学生填写后,全班交流排序结果和排序方法。最后小结:6种交通工具都运动1个小时(相同时间),运动距离长的运动得快,运动距离短的运动得慢。
(2)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让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你能比较出他们运动的快慢吗?”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追问两个关键的问题“如何保证运动时间是相同的?”和“怎么知道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让学生明确比较的方法:不用秒表计时的情况下,可以用两名同学听指令同时开始和同时停止来保证运动的时间相同,用软尺测量他们行走的距离,通过比较距离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同时,为了比赛更公平,需要统一规定行走动作,比如教科书中建议的脚跟接脚尖的方式;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要提醒学生如何借助软尺测量运动距离,即开始时脚尖对着零刻度线,行走时贴着软尺走直线,运动停止后看脚尖所对应的刻度线;为了使比赛更有序,建议四人小组分别担任比赛者(2人)、发令员、记录员。接着,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提醒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的记录。活动后,请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即使从不同地点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一)背景和教学目标
本课和第5课,都是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第5课是在运动相同距离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时间,本课是在运动相同时间的条件下比较运动的距离。学生在第5课中还学习了如何使用秒表、如何分工合作等,对于本课重点活动的开展有一定帮助。本课探索板块的设计思路与第5课相同,具体如下。
拓展活动2,先告知学生,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再结合探索活动1~3的结果举一个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如“喷气式客机1小时飞行900千米,汽车1小时行驶120千米,喷气式客机比汽车运动得快、运动速度大。”最后,请学生也尝试着进行描述,并且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比较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
2.探索
探索活动1,“按照运动的快慢,将6种交通工具排序”。教科书以图表方式,呈现了1小时内6种交通工具通过的距离,学生可以直观地比较它们通过的距离长短,并调动原有经验“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长,运动快”,对6种交通工具的运动快慢做出准确判断并且在活动手册中排序。
探索活动2,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教科书中用文字描述了具体的比较方法:“两名同学听口令从不同地点同时沿直线出发,听到第2次口令时停止走动。用软尺分别测量他们的运动距离,记录下来,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两次口令,是用于保证两名同学运动的时间相同。配图上,两名同学在两条摆放方向不同的软尺旁用相同方式行走。两条软尺分开摆放且方向不同,是为了让两名同学从不同地点出发并且不能直接比较他们运动距离的长短;将软尺铺在地上,一是方便学生走直线,二是便于测量。图片旁还提示“可以用脚跟接脚尖的方法来行走”,这是考虑到教学场地的活动范围小,建议用这样的方式行走以减小移动距离。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视活动场地自行选用安全可行的动作,比如单脚跳、双脚跳等。
探索活动3,两名同学出发的时间和地点都不相同,比较运动的快慢。这个活动在活动2基础上增加了难度,需要学生思考如何保证两名同学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教科书的配图给出了具体操作提示:两名学生在教室内外不同地点,地上都铺有软尺,旁边都有一位计时的同学;秒表和旁白,提示学生可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10秒来控制两名学生的运动时间相同,用软尺测量距离来比较快慢。教科书建议行走的时间为10秒,是因为考虑教室的场地有限,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生行走的时间。
本课课前,教师要为探索活动2和探索活动3的开展寻找合适的活动场地,并且提前在地面上固定好软尺或画好刻度。
1.聚焦首先,教师设问:“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怎样比较?”回顾比较方法: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时间长的运动得慢。然后,再抛出本课的研究主题——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
3.研讨“怎样比较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的距离,距离长的运动快,距离短的运动慢。
4.拓展
拓展活动1的“追及跑”游戏,是本课研究结果的应用。两名同学一前一后站在跑道上,听口令起跑和停止。游戏结果会有两种情况:一是后面的同学追上了前面的同学,运动时间相同,追的同学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快;二是后面的同学追不上前面的同学,需要测量两名同学的运动距离来比较快慢。
第一步,告知相同运动时间里不同交通工具通过的具体距离,比较快慢;第二步,不同地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比较运动的快慢(运动时间相同,距离不同);第三步,不同地点,不同时出发,比较运动的快慢(同样是运动时间相同,距离不同)。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时间,通过的距离长,运动得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已有的经验,即同一起点、同时出发、同时停止、软尺测距离,进一步到不同起点、不同时出发、秒表计时、软尺测距离。
拓展活动2,“比较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速度”,旨在让学生知道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
关于科学词汇“速度”,点到即止,不做深入解释。因为关于速度的公式及计算,小学数学在4年级会有专门的课时进行讲授,本课无须涉及公式及计算。
(四)教学建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
(二)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软尺、秒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三)教科书解读
本课在教科书上共3页,分为四个部分。
1.聚焦
聚焦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知道,在相同距离内,可以测量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来比较它们的快慢”是回顾上节课中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如果不同物体的运动时间是相同的,怎样比较它们的快慢?”直指本课的重点,即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的运动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教科书提供的猎豹追击羚羊的图片,含义是两者运动时间相同(羚羊很机敏,会随着猎豹追捕的启动而立刻逃跑,直至被捕到),运动的距离不同(猎豹在追捕启动前,肯定和羚羊有一段距离)。本图片也与拓展活动的“追及跑”前后呼应。
(五)学生活动手册说明
本课的活动手册共有3项内容。第1项内容用于探索活动1的记录,按从快到慢的顺序将6种交通工具的编号和1小时通过的距离的数值填进表格。
第2、3项内容分别用于探索活动2和探索活动3的记录,在相应的格子里填入比快慢的两名同学的姓名、运动所用的时间和运动的距离,在最后一行填写比较后的结论。
科学概念目标:
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自行车、火车、飞机等常用交通工具的速度范围。
科学探究目标应用“相同时间比距离”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利用软尺测量距离、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3.研讨教师可以总结性地提问:“我们研究了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怎样比较?”引导学生归纳: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即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4.拓展拓展活动的展开程度和展开方式视教学时间而定。
拓展活动1,时间允许的话,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追及跑”游戏;如果时间不够,教师展示提前拍摄的两个视频,一个是后面的同学追上了前面的同学,另一个是没有追上,利用软尺测量了他们的运动距离,让学生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并说说理由。
(3)教师呈现一个新的情境:“两名同学都沿着直线行走,从不同地点出发,而且出发时间也不同,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活动和前一活动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再追问关键问题“怎样保证运动时间是相同的?”,引导学生利用秒表来计时。为使活动更省时高效,在有足够活动场地和秒表的情况下,教师可将四人小组分为两人小组(一人行走,一人计时并记录),同时进行测量;如果活动场地有限,也可以采用组和组之间相互比较的方式。接着,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并且关注学生及时记录的情况。活动后,请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即使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出发,也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距离的长短来比较运动快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