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云母带绕包工序检验规程

合集下载

云母带质检流程

云母带质检流程

云母带质检流程Mica is a naturally occurring mineral that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for its unique properties. 云母是一种天然矿物,在各行各业被广泛使用,因为其独特的性质。

In the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tion process of mica tapes, quality inspection is a critical step to ensure the final product meets the required standards. 在云母带的制造和生产过程中,质量检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要求的标准。

The quality inspection process for mica tapes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 to asses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云母带的质量检查过程涉及几个关键步骤,以评估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First and foremost, visual inspection is carried out to check for any visible defects such as tears, holes, or discoloration in the mica tape. 首先,进行目视检查,以检查云母带中是否有任何可见的缺陷,如撕裂、孔洞或变色。

Following visual inspection, the mica tape is subjected to tests for dielectric strength, thermal resistance, and flexibility to ensure it can withstand the demands of its intended application. 在目视检查之后,对云母带进行介电强度、耐热性和柔韧性等测试,以确保其能够承受其预期应用的要求。

电缆原材料检验规范汇总

电缆原材料检验规范汇总

电线电缆原材料检验规范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对所采用电线电缆原、辅材料作了A、B、C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类),并描述了如何掌握分寸;规定了购进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项目,检验方法和适宜使用的试验仪器设备。

本规范适用于XX公司对电线电缆原、辅材料的技术性能检验和质量管理。

也可供原材料采购人员参阅借鉴。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32-1999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351-1995 金属材料电阻系数测量方法GB/T 451.2-2002 纸和纸板定量的测定法GB/T 451.3-2002 纸和纸板厚度的测定法GB/T 453-2002 纸和纸板抗张强度的测定法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试验方法GB/T 1040-1994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GB/T 1048-1999 塑料击穿强度试验方法GB/T 1410-2006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 2406-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 2951.1-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 2951.2-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2节:热老化试验方法GB/T 2951.3-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3节:密度测定方法一吸水试验一收缩试验GB/T 2951.4-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4节:低温试验GB/T 2951.5-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第1节 :耐臭氧试验一热延伸试验一浸矿物油试验GB/T 2951.6-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第1节:高温压力试验一抗开裂试验GB/T 2951.7-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部分:聚氯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第2节:失重试验-热稳定性试验GB/T 2952.1-1989 电缆外护层第1部分总则GB/T 2972-1991 镀锌钢丝锌层硫酸铜试验方法GB/T 2973-2004 镀锌钢丝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6-2004 金属材料线材缠绕试验方法GB/T 3048.2-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金属导体材料电阻率试验GB/T 3048.13-1992 电线电缆冲击电压试验方法GB 3082-1984 铠装电缆用镀锌低碳钢丝GB/T 3428-1997 钢芯铝绞线用镀锌钢丝GB/T 3952-1998 电工用铜线坯GB/T 3952-1998 电工圆铝杆GB/T 3956-1997 电缆的导体GB/T 4239-1991 不锈钢和耐热钢冷轧钢带GB/T 4240-1993 不锈钢丝GB/T 4909.2-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尺寸测量GB/T 4909.3-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拉力试验GB/T 4909.4-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扭转试验GB/T 4909.7-1985 裸电线试验方法卷绕试验GB/T 5019-2002 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试验方法GB/T 7689.1-2001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一部分玻璃纤维厚度的测定GB/T 7689.2-2001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一部分捻度的测定GB/T 7689.5-2001 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五部分玻璃纤维拉伸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GB/T 8544-1997 铝及铝合金冷轧带材GB/T 8815-2002 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T 10003-1996 普通型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GB/T 11091-2005 电缆用铜带GB/T 12706.2-2002 额定电压1kV到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 到30kV电缆GB/T 15065-1994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GB/T 17650.1-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放气体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卤酸气体总量的测定GB/T 17650.2-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放气体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用测量PH 值和电导率来测量气体酸度GB/T 17651.2-1998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第2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GB/T 18380.3-2001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方法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 13950-1992 电气绝缘用聚酯薄膜JB/T 8134-1997 架空绞线用铝-镁-硅系合金圆线JB/T 10259-2001 电缆和光缆用阻水带JB/T 10260-2001 架空绝缘电缆用黑色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JB/T 10437-2001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YB/T 024-1992 铠装电缆用钢带JC/T 174-2005 无碱玻璃纤维带3 定义及说明3.1 定义3.1.1 A类不合格: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且使用带有这种不合格的产品可能给使用者带来严重的人身或设备危险。

耐火云母带绕包工序检验规程

耐火云母带绕包工序检验规程

耐火云母带绕包工序检验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导体绕包云母带的工序检验。

2 质量要求
云母带分为用于B类耐火电缆的金云母带、适用于A类耐火电缆的合成云母带,其性能符合《耐火电缆用云母带采购技术规范》中的各项规定。

3.工艺技术要求
3.1 云母带表面应均匀、平整、无汽泡、皱纹、孔眼、裂纹、杂质及其它机械损伤,云母带应成卷,成卷应紧密整齐,云母带接头应用与耐火特性一致的粘接剂搭接,搭接接头必须牢固、平整。

3.2 云母带尺寸应符合表1规定,表中规定为优选宽度及厚度,为保证产品质量可以根据工艺需要选择合适的宽度。

云母带尺寸
3.3 云母带绕包时,标称截面为6mm2及以下应采用两层云母带重叠绕包,重叠率不小于50%,6mm2以上规格应采用两层云母带重叠绕包,重叠率应不小于25%,云母带绕包后应及时取样送检,保证产品质量。

3.4 云母带绕包应紧密、平整,无皱折及机械损伤,绕包节距应均匀,重叠率应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
宽度和厚度及重叠率:用游标卡尺外观:目测。

云母带绕包工艺操作规程

云母带绕包工艺操作规程

云母带绕包工艺操作规程云母带绕包工艺操作规程一、设备组成及用途。

本设备适用于耐火电线电缆地耐火云母带,主要由放线架、导线轮、绕包头、牵引轮、收线装置及电机组成。

二、生产前准备1. 将工具、量具放在工作台上,并检查量具是否对零2.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有不正常,立即报告维修人员进行修理3. 按生产计划准备好半成品和材料,并检查半成品、材料是否经验合格及合乎工艺要求,并将合格的铜线装在放线架上,并调好张力4. 按工艺要求的绕包节距挂好齿轮,按工艺要求选好绕包模5. 按工艺要求的云母带按绕包层数将云母带依次装在绕包头上,并调解云母带的张力,依次将云母带绕包导杆拉至模具前6. 按要求准备好收线盘,检查线盘是否完好,并将收线盘装在收线架上7. 拉牵引线经牵引轮绕3-4圈,将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在收线盘上,将另一端拉至绕包模前三、操作要点1. 将铜线分别经穿线导轮、绕包头、定线模拉至绕包模前,穿过导线模,将铜线芯、牵引线接在一起,然后云母带粘在铜线芯上,然后缓慢开机,等线头经计米轮时将计米器回零,等绕包线拉至收线盘时停机,将线头不合格部分剪去,并将牵引线拉出,将合格的线头固定在线盘上2. 检查节距是否符合要求,绕包是否均匀,有无松散、毛边等,确认无误后才可继续生产3. 在开机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绕包质量和收线盘的排线情况,如发现不良情况,必须将线退回到绕包头中,以保证绕包层数符合要求4. 制造完毕后,认真填写产品制造卡,放置待检区,等工序检验员检定合格并签章后,放置合格品区待转序四、质量要求绕包云母带后的电线电缆线芯应绕包均匀、绕包层数、节距应合符工艺要求,绕包云母带应平整不允许有松散、毛边、折叠现象;绕包带接头应平整,直径不得大于绕包外径的10%五、常见的废品种类及解决方法(见下表)。

六、交接班及工艺记录。

1. 按要求做好各项工艺记录。

2. 将生产任务,及当班的质量情况告诉接班人。

下班前应将机台范围的地面清洁干净,将废品堆放在指定位置。

电线电缆产品过程检验要求规范

电线电缆产品过程检验要求规范

.一. 导体(线)束、绞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2)二. 紧压圆形导体绞制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4)三. 耐火云母带绕包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5)四. 塑料绝缘、护套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7)五. 橡皮绝缘、橡皮护套及硫化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9)六. 三层挤出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11)七. 低压线缆成缆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14)八. 高压交联成缆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17)九. 金属屏蔽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19)十. 绕包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20)十一. 装铠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21)十二. 成圈和包装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23)十三. 温水交联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24)十四. 编织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 (25)十五. 附录 (26)一、导体(线)束、绞工序产品过程检验规程1 合用范围本标准合用于电线电缆用导电线的束丝、绞线工序,裸铝(铜)绞线及钢芯铝绞线、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工序检验(除紧压圆形导电线芯)。

2 本规范依据GB/T3953-2022 GB/T3955-2022 GB/T1179-2022 GB/T1179-2022 GB/T3956-2022 电工圆铜线电工圆铝线铝绞线及钢芯铝绞线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电缆的导体3 质量要求3.1 束、绞先后的圆铜线外径,应符合相关产品工艺卡片及导体丝径检验规范的规定。

3.2 束、绞导电线芯节径比和绞向应符合表 1 规定,裸铝(铜)绞线及钢芯铝绞线、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节径比和绞向应符合表 2 规定。

一次绞、 束丝线芯节径比不大于1 - -2 - -5 25d 30d6 25d 30d 注: 1、YH 及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2、一次束绞线芯绞向为左。

表 2比绞 层6 根层 12 根层 内层邻外层 铜、铝芯外层注:相邻曾经相反,对于多层绞线,任何层的节径比应不大于紧邻内层的节径比。

裸绞线外层 节径比应控制在 10-11.5 倍。

同心式云母带绕包机操作规程

同心式云母带绕包机操作规程

同心式云母带绕包机操作规程2019-11-30发布2019-12-01实施XX电缆有限公司发布同心式云母带绕包机操作规程1. 设备概述1.1设备用途本机主要用于对防火电缆进行云母带、硅橡胶带等非金属带的绕包生产。

1.2设备组成本设备主要由Ф2000端轴式放线架1台、井式导线架1台、绕包主机6台、800kg 平皮带牵引机1台、Ф2000端轴式收排线架1台及电控系统等部件组成。

2. 设备基本技术规范2.1绕包前电缆直径Φ6~Φ40mm2.2绕包主机最高转速 1500rpm2.3电缆绕包节距 4~60mm2.4最大牵引力 800kg2.5最大线速度 30m/min2.6放线盘规格 PN1250~PN2000mm2.7收线盘规格 PN1250~PN2000mm2.8绕包带盘规格Φ400mmxΦ76mm (外径x内径) 2.9绕包带材宽度 8~40mm2.10带材主要材料云母带、硅橡胶带等2.11绕包电机功率 2.2KW(AC电机)3. 各主要部件的结构说明及技术参数3.1 Ф2000端轴式放线架3.1.1 结构说明本机由两个立柱及导向筒组成。

通过操纵放线架前端悬挂按钮站上的夹紧,放松按钮,可使两立柱移动实现夹紧,松开操作,以满足不同规格线盘的需要。

为了防止夹紧线盘时不至于使线盘和夹紧装置破坏,特在两端设计有摩擦保护装置。

调整夹紧电机轴端链轮端部的螺母松紧度即可调节夹紧移动力的大小。

使用前,应适当调整该装置的摩擦力的大小,确保夹紧线盘可靠。

但应注意,该处的摩擦力不可调得过大,否则会损坏机器或线盘。

两立柱上端设置有升降电机,通过操纵悬挂按钮站上的上升、下降按钮可操纵线盘顶尖同时升降或单独升降,以便线盘装夹。

装盘时,根据线盘规格,将两立柱相对移动到合适的宽度(即两顶尖之间的距离大于线盘宽度50-80mm),点动立柱上的按扭站使顶针轴调整到所夹线盘的中心高,把线盘推入两顶针之间,再点动立柱移动按扭,使两顶针插入线盘孔中顶紧线盘,操作立柱上的上升按扭使线盘抬起离托板50mm-100mm;卸盘时,点动立柱上的下降按扭使线盘下降到底板上,操作立柱放松按扭使两顶针与线盘脱离(其距离大于100-120mm),取下线盘,更换新盘。

电线电缆用耐火云母带技术规范

电线电缆用耐火云母带技术规范

电线电缆用耐火云母带技术规范
1kV,
盘卷的内径符合表1要求,同一型号规格、批号的云母带,每卷单独包装在严密的塑料袋或筒内,密封后用包装箱包装,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应损伤。

7 标志
7.1包装箱上应以色漆注明:
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型号、名称、规格;c)毛重;
d)每一包装件中和每叠或每卷的重量;e)“防潮”等字样。

7.2每箱均应附有产品检查合格证并标明:
a)制造厂名称;b)产品标准号; c)产品型号、名称、规格及批号;
d)制造日期;e)补强材料名称、定量。

8 附件
云母带交货时必须附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9 贮存
云母带贮存期自生产之日起为6个月。

10 运输
在运输中,应防止机械损伤、受潮和日光直射。

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1]

GB∕T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1]
注:其他代号在考虑中。
4.3
电线电缆型号
电线电缆型号一般由系列代号、材料代号和使用特性、结构特征等组成。在本标准中直接采用相关电线电缆的
型号。但下列代号意义扩展如下:
Y-聚乙烯或聚烯烃绝缘或护套;
YJ-交联聚乙烯或交联聚烯烃绝缘或护套;
2
GB/T 19666—2005
本标准适用于包括有卤、无卤、低烟的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
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相关电线电缆型号
产品燃烧特性代号
图1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的型号组成
4.2燃烧特性代号和顺序排列
4.2.1燃烧特性代号见表 1。
表1 燃烧特性代号
代号名称
Za
ZA
ZB
ZC
ZDb
省略
W
D
U
N
NJ
NS
阻燃
阻燃A类
阻燃B类
阻燃C类
II
1范围
................................................................................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耐火安全电缆用云母带采购、验收技术规范

耐火安全电缆用云母带采购、验收技术规范

表1 产品型号


云母纸类型
540-1D(G) / 540-1D(P)
煅烧白云母纸
540-1S(G) / 540-1S(P) / 540-1S(G/P)
煅烧白云母纸
541-1D(G) / 541-1D(P)
非煅烧白云母纸
541-1S(G) / 540-1S(P) / 541-1S(G/P)
非煅烧白云母纸
c)卷数;
d)制造日期;
b)成卷交付的材料的宽度和每卷长度; e)适用期和贮存条件。
8.2 在每一包装物或没卷上,应标明制造厂的名称和批号。
9 附件
耐火云母带交货时必须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
10 运输
在运输中,应防止机械损伤、受潮、雨淋和日光直射。
11 贮存 应贮存在洁净、通风干燥和无日光直射的库房内。耐火云母带自生产之日起在常温下的贮存期为6个
4.2 尺寸 4.2.1 厚度
耐火云母带的厚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耐火云母带的厚度及允许偏差
单位:mm
标称厚度
中值偏差
允许偏差
个别值偏差
0.10
±0.02
±0.03
0.11
±0.02
±0.03
0.14
±0.02
±0.03
0.18
±0.03
±0.04
注:其它厚度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生产。
补强形式 单面 双面 单面 双面 单面 双面 单面 双面
4 产品 4.1 外观
耐火云母带材质间应粘合均匀,无任何气泡和针孔、云母纸外露此类的缺陷,若为玻璃布补强,不
允许有玻璃布抽丝;若为薄膜补强,不允许有断裂、折皱的现象出现。
成卷供应的材料,应能连续开卷而不得引起损伤,开卷所需的力应大致均匀。

耐火电缆绕包云母带的重量计算

耐火电缆绕包云母带的重量计算

耐火电缆绕包云母带的重量计算张永仲,刘云峰【摘要】摘要:绕包带重量的常用计算公式对于间隙绕包是准确的,对于重叠绕包有一定的误差,尤其当搭盖率≥50%时,该公式计算误差太大,已不能适用。

文中重新推导了绕包云母带重量的精确计算公式。

【期刊名称】电线电缆【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2【关键词】耐火电缆;云母带;搭盖率;重量;计算0 引言电线电缆制造中,绕包带重量的常用计算公式为:W=π(d+t)tρ/(1±k)(1)式中,W为绕包带重量(kg/km);d为导体直径(mm);t为绕包带厚度(mm);ρ为绕包带密度(g/cm3);k为间隙率或搭盖率,其中重叠绕包采用1-k,间隙绕包采用1+k。

对于间隙绕包,该公式是准确的;对于重叠绕包,当搭盖率小于50%时,该公式有一定的误差;当搭盖率≥50%时,该公式误差很大,已不能适用。

在耐火电缆的生产中,云母带的搭盖率为50%左右,由于云母带价格昂贵,需要对绕包云母带的重量进行精确计算,本文针对搭盖率lt;50%和≥50%两种绕包方式进行了公式推导。

1 搭盖率klt;0.5时绕包带重量计算图1为绕包层展开图。

图中,b为云母带沿电缆轴向的宽度。

当klt;0.5时,云母带的重量可看做由两部分组成:一层厚度为t的圆椎体,以及圆柱体上的搭盖部分。

圆柱体的重量W1可由下式计算:W1=π(d+t)tρ(2)由图1中可知,云母带绕包节距为(1-k)b,搭盖部分沿轴向的长度为kb,云母带在一个节距内有一次搭盖,因此搭盖部分的重量W2为:W2=π(d+2t+t)tρ(3)云母带的总重量W为:W=W1+W2=π[d+(2k+1)t]tρ/(1-k)(4)2 搭盖率k≥0.5时绕包带重量计算图2为绕包层展开图。

图中表示了开始绕包的前三圈的情况,“1层、2层、3层”分别是各处绕包带的层数,在“3层”处是我们要计算的搭盖部分的重量。

当搭盖率k≥0.5时,云母带的重量可看做由两部分组成:一层厚度为2t的圆柱体,以及圆柱体上的搭盖部分。

电缆用耐火云母带种类与特性

电缆用耐火云母带种类与特性

电缆用耐火云母带种类与特性耐火云母带耐火云母带简称云母带,是一种耐火绝缘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电机用耐火云母带、耐火电缆用耐火云母带。

按结构分为:双面带、单面带、三合一带、双膜带、单膜带等。

按云母又可分为:合成云母带、金云母带、白云母带。

常温性能:合成云母带最好、白云母带次之、金云母带较差。

高温下绝缘性能:合成云母带最好、金云母带次之、白云母带较差。

耐高温性能:合成云母带氟金云母带,不含结晶水,熔点1375℃,安全裕度大,耐高温性能最好,金云母在800℃以上释放出结晶水,耐高温性能次之、白云母600℃释出结晶水,耐高温性能较差。

耐火电缆用耐火云母带耐火电缆用耐火云母带是一种高性能的云母绝缘制品,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和耐燃烧性能。

粉云母带常态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适用于各种耐火电缆中主要耐火绝缘层。

在遇明火燃烧时基本不存在有害烟雾的挥发,所以该产品用于电缆不但有效,而且很安全。

1、合成云母耐火云母带合成云母是以氟离子代替羟基,在常压条件下合成出的尺寸大、晶型完整的人工布粘贴在一面或两面而制成的。

将玻璃布粘贴在云母纸一面的叫做“单面带”,两面都粘贴的叫“双面带”。

在制造过程中,将几个结构层次粘合在一起后,再经过炉子烘干,然后收卷,再分切成不同规格的带子。

合成云母带除具有天然云母带的特性即:膨胀系数小、介电强度大、电阻率高和介电常数均匀以外,其主要特点是耐热等级高,可达到A级耐火水平(950一1000℃) 信息来源: 合成耐火云母带耐温大于1000℃,厚度范围在0.08~0.15mm,最大供应宽度920mm 。

A.双面合成耐火云母带: 以合成云母纸为基材,用玻纤布作双面补强材料,用硅树脂粘合剂粘合,是制造耐火型电线电缆最理想的首选材料。

耐火性能最好,推荐重点工程使用。

B.单面合成耐火云母带: 以合成云母纸为基材,用玻纤布作单面补强材料,是制造耐火型电线电缆最理想的首选材料。

耐火性能好,推荐重点工程使用。

2、金云母耐火云母带金云母耐火云母带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耐酸碱性和抗电晕、抗辐射的特性,且有很好柔软性及拉伸强度,适合于高速缠绕。

耐火电缆的云母带绕包要求

耐火电缆的云母带绕包要求

耐火电缆的云母带绕包要求--------------------------------------------------------------------------------------------1、绕包层数,一般应绕包两层搭压50%或绕包四层搭压5%。

2、选择正确的耐火云母带,按燃烧性能分析有如下几种型号。

双面合成云母带 耐火性能最好(耐火温度1000)重点工程推荐使用 单面合成云母带 耐火性能较好(耐火温度1000)重点工程推荐使用 双面金云母带 耐火性能略好(耐火温度800)普通工程推荐使用 单面金云母带 耐火性能略好(耐火温度800)普通工程推荐使用 单面金云母带 耐火性能略好(耐火温度800)普通工程推荐使用 因市场上的单膜云母带是电机用云母带,非电缆用,建议不要使用。

3、绕包过程也很重要,必须非常注意,谨慎操作。

耐火电线电缆生产本身并不复杂,但是想生产完全合格的也不简单,而且很多时候除了选择好云母带外,电缆厂家自己的绕包生产要控制好才行.给你点资料你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c) 耐火云母带的绕包在生产耐火电缆中,绕包工序最为关键,绕包机按结构可分为立式机和卧式机两种,按速度又分可分为高速绕包机和低速绕包机,但是电缆生产厂很少有云母带的专用绕包机,多是利用现有的纸包机,成缆绞对机的绕包头加以适当改造而成。

不管采用什么设备都要求操作人员工作细心,认真负责。

操作人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掌握好绕包张力、绕包角度,不得发生断带或漏包现象,使绕包后的绝缘线芯表面光滑平整,无云母脱落,并且要仔细处理好接头,为下道工序作好准备。

应该特别指出:绕制小截面导线,由于绕包曲率半径小,很容易造成云母脱落。

对于合成云母带即使不脱落,由于合成云母比金云母脆而容易造成云母断裂,故极易造成耐火电缆的耐火特性不合格,因此各电缆生产厂家要根据本厂工装设备的特点,依据试验情况,不断摸索经验,调整和改进。

(技术规范标准)电缆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标准)电缆技术规范书

电缆技术规范书1.总则1.1本技术规范是天长市博太仪表电缆有限公司提供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耐火电力电缆而作的技术规定。

1.2 本规范规定了供货方遵循的标准、电缆的技术要求、试验、包装及储运等。

1.3 供方提供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均通过型式试验和鉴定,并经长期实践运行证明产品质量优良、安全可靠。

1.4本技术规范是合同的主要技术文件之一,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2.执行标准GB/T12706.2-2002 《额定电压1kV(Um=1.2 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 kV)到30KV(Um=36kV)电缆》GB/T3956-1997 《电缆的导体》JB/T8996-1999 《高压电缆选用导则》GB2952-1989 《电缆外护层》GB/T3048-1994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2951-1997《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B6995《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YB/T024-1992 《铠装电缆用金属带》JB/T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GB8170 《数字修约规则》GB50217-1994 《电力电缆工程设计规范》IEC60502 《额定电压30kV及以下挤出塑料绝缘电力电缆》GB/T18380-2001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GB/T12666.6-1999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6、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GB9330-1988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BS5308 《供内部安全系统用检测仪器电缆》GB/T3953--1983 《电工圆铜线》GB/T3955—1983 《电工圆铝线》3.使用条件3.1运行条件系统标称电压U/U 0.6/1kV系统最高运行电压Um 1.2kV系统频率 50HZ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或小电阻接地3.2运行要求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 90℃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 250℃短路时间不超过5s电缆弯曲半径:非铠装型单芯电缆不小于20倍的电缆外径;三芯电缆不小于15倍的电缆外径铠装型单芯电缆不小于15倍的电缆外径;三芯电缆不小于12倍的电缆外径3.3运行环境条件3.3.1 环境温度.:-25~+45℃。

耐火电缆用云母带的分类与特性

耐火电缆用云母带的分类与特性

耐火电缆用云母带的分类与特性耐火云母带耐火云母带简称云母带,是一种耐火绝缘材料,按用途可分为:电机用耐火云母带、耐火电缆用耐火云母带。

按结构分为:双面带、单面带、三合一带、双膜带、单膜带等。

按云母又可分为:合成云母带、金云母带、白云母带。

常温性能:合成云母带最好、白云母带次之、金云母带较差.高温下绝缘性能:合成云母带最好、金云母带次之、白云母带较差.耐高温性能:合成云母带氟金云母带,不含结晶水,熔点1375℃,安全裕度大,耐高温性能最好,金云母在800℃以上释放出结晶水,耐高温性能次之、白云母600℃释出结晶水,耐高温性能较差.耐火电缆用耐火云母带耐火电缆用耐火云母带是一种高性能的云母绝缘制品,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和耐燃烧性能。

粉云母带常态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适用于各种耐火电缆中主要耐火绝缘层。

在遇明火燃烧时基本不存在有害烟雾的挥发,所以该产品用于电缆不但有效,而且很安全。

1.合成云母耐火云母带合成云母是以氟离子代替羟基,在常压条件下合成出的尺寸大、晶型完整的人工云母。

合成云母带是将合成云母抄制成的云母纸为主要材料,再用粘合剂将玻璃布粘贴在一面或两面而制成的。

将玻璃布粘贴在云母纸一面的叫做“单面带”,两面都粘贴的叫“双面带”。

在制造过程中,将几个结构层次粘合在一起后,再经过炉子烘干,然后收卷,再分切成不同规格的带子。

合成云母带除具有天然云母带的特性即:膨胀系数小、介电强度大、电阻率高和介电常数均匀以外,其主要特点是耐热等级高,可达到A级耐火水平(950一1000℃)合成耐火云母带耐温大于1000℃,厚度范围在0.08~0.15mm,最大供应宽度920mm 。

A.双面合成耐火云母带: 以合成云母纸为基材,用玻纤布作双面补强材料,用硅树脂粘合剂粘合,是制造耐火型电线电缆最理想的首选材料。

耐火性能最好,推荐重点工程使用。

B.单面合成耐火云母带: 以合成云母纸为基材,用玻纤布作单面补强材料,是制造耐火型电线电缆最理想的首选材料。

低压阻燃、耐火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低压阻燃、耐火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0.6/1kV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技术标准规范】1 总则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额定电压0.6/1k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铠装电力电缆的型号、规格、电缆结构、使用特性、技术要求、包装和运输、主要技术性能。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0.6/1kV电力输配电线路上作输送电能用。

本技术规范中未涉及的内容按照以下标准执行:GB/T 12706.1-2008 额定电压1kV和3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GB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T3953-2009 电工圆铜线GB 6995.3-2008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 8170-2008 数字修约规则GB/T12706.1-2008 额定电压1kV到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一部分:额定电压1~3kV电缆GB/T2951-2008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3048.1-3048.12-2007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2008 电缆的导体GB 19666-2005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18380-2008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JB/T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Q/12BJ4973-2005 额定电压1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3 适用型号:ZR-VV、ZR-VV2、NH-VV、NH-VV22、VV、VV22等系列0.6/1K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4 使用特性4.1 电缆运行条件4.1.1 系统额定电压(U0/U):0.6/1 kV。

4.1.2 系统最高运行电压(U m):1.2kV。

云母带绕包工序作业指导书

云母带绕包工序作业指导书

云母带绕包工序作业指导书一、控制目的规范操作员的作业行为,减少作业不良,提高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电线、电缆车间三、作业流程3.1设备组成及用途。

3.1.1本设备适用于耐火电线电缆的耐火云母带绕包,主要由放线架、导线轮、绕包头、计米器、牵引轮、收线装置及电机组成。

3.2生产前准备3.2.1将工具、量具放在工作台上,并检查量具是否对零。

3.2.2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立即报告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3.2.3按生产计划准备好半成品和材料,并检查半成品、材料是否经检验合格及符合工艺要求,并将合格的铜线装在放线架上,并调好张力。

3.2.4按工艺要求的绕包节距挂好齿轮,按工艺要求选好定线模装上。

3.2.5将符合工艺要求的云母带按绕包层数将云母带依次装在绕包头上,并调节云母带的张力,依次将云母带经绕包导杆拉至定线模具前。

3.2.6按要求准备好收线盘,检查线盘是否完好,并将收线盘装在收线架上。

3.2.7拉一牵引线经牵引轮绕3-4圈、将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在收线盘上,将另一端拉至定线模前。

3.3操作要点3.3.1将铜线分别经穿线导轮、绕包头、定线模拉至绕包模前,穿过定线模,将铜线芯与牵引线接在一起,把云母带粘在铜线芯上,然后缓慢开机,等线头经过计米轮时将计米器回零,等绕包线拉至收线盘时停机,将线头不合格部分剪去,并将牵引线拉出,将合格的线头固定在线盘上。

3.3.2检查节距是否符合要求,绕包是否均匀,有无松散、毛边等,确认无误才可继续生产。

3.3.3在开机过程中,要经常观察绕包质量情况和收线盘的排线情况,如发生断带等不良情况,必须将线退回到绕包头中,以保证绕包层数合符要求。

3.3.4制造完毕后,认真填写工序移交卡,放置待检区,等工序检验员检定合格并签章后,放置合格品区待转序。

3.4质量要求3.4.1绕包云母带后的电线电缆线芯应绕包均匀、绕包层数、节距和铜线线径应合符工艺要求,绕包云母带应平整不允许有松散、毛边、折叠现象。

柔性防火包覆鉴定标准与规范流程

柔性防火包覆鉴定标准与规范流程

柔性防火包覆鉴定标准与规范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柔性防火包覆鉴定标准与规范流程在建筑和工业领域,柔性防火包覆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耐火电缆制造标准

耐火电缆制造标准

耐火电缆的制造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导体:采用耐火性能好的铜导体,其熔点为1083℃。

2. 绝缘层:与普通电缆基本相同,但在导体和绝缘层间增加了耐火层。

3. 耐火层:由多层云母带绕包而成,是决定电缆耐火性能的关键。

云母带的允许工作温度差异较大,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

4. 额定电压:在火焰中被燃烧时,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保持正常运行的性能,即在950℃~1000℃的火焰中和额定电压下耐受燃烧至少90min而电缆不被击穿(即3A保险丝不熔断)。

请注意,耐火电缆的制造标准可能因不同类型而异。

如有更多疑问,建议咨询电缆生产厂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火云母带绕包工序检验规程
耐火云母带绕包工序检验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导体绕包云母带的工序检验。

2 质量要求
云母带分为用于B类耐火电缆的金云母带、适用于A类耐火电缆的合成云母带,其性能符合《耐火电缆用云母带采购技术规范》中的各项规定。

31>.工艺技术要求
3.1 云母带表面应均匀、平整、无汽泡、皱纹、孔眼、裂纹、杂质及其它机械损伤,云母带应成卷,成卷应紧密整齐,云母带接头应用与耐火特性一致的粘接剂搭接,搭接接头必须牢固、平整。

3.2 云母带尺寸应符合表1规定,表中规定为优选宽度及厚度,为保证产品质量可以根据工艺需要选择合适的宽度。

云母带尺寸
导体截面
mm2
云母带宽度及允许公差mm
云母带厚度及允许公差mm
宽度
允许公差
厚度
允许公差
1.5~
2.5
6
±0.5
0.10
0.12
0.18>4
±0.02
4~6
8
10
15
16~35 20
±1.0
50~150 25
185~300
30
3.3 云母带绕包时,标称截面为6mm2及以下应采用两层云母带重叠绕包,重叠率不小于50%,6mm2以上规格应采用两层云母带重叠绕包,重叠率应不小于25%,云母带绕包后应及时取样送检,保证产品质量。

3.4 云母带绕包应紧密、平整,无皱折及机械损伤,绕包节距应均匀,重叠率应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
宽度和厚度及重叠率:用游标卡尺外观:目测
PAGE
PAGE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