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镇旧城改造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doc
关于某镇旧城改造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镇旧城改造的调研报告根据区委安排,我到金清镇西街居蹲点调研。
期间,通过上门走访、召开民主恳谈会、与居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要求尽快对老街区块进行改造。
为此,我以西街居作为旧城改造的切入点,邀同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区规划处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深入调研、走居入户、实地踏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改革开放20多年来,金清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建设成就显著,城建框架已具雏形。
但是,新城中的老城区旧貌依然,这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很不相适应。
因此,如何推进金清镇的旧城改造工作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金清镇旧城现状金清镇旧城改造主要包含两大块,一是以7个居委会为主的老街区块(东老街、东新街、中老街、西新街、南街、后街、塘里街、半边街、和平街、民主街),二是散落在城镇周边,目前已经成为城镇一部分的城中村。
旧城改造涉及的房屋大多单间独户,土地利用率低,违法用地、违章建筑棚屋比较普遍;楼房设计标准低,建筑密度大,旧城道路狭窄弯曲,存在消防等诸多安全隐患;外来人口集聚,出租房缺乏管理,存在社会治安问题;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绿化等各类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较差;部分城中村村民的群体意识还较强,生活方式接近农村,同城市居民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存在差异,城市发展与人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以西街居为例,西街居位于金清镇老街区块中心位置,北临后街河,西至民主街,东至东老街,南面则以南街为界,总用地面积3.77公顷(56.55亩),在册人口有1148人。
西街居是金清发源之地,至今依然不失繁华的老街,是昔日金清商业繁荣景象的见证,在老街的店铺里,有极少看到的在皖南和浙西古镇的老街上常见的旅游商品及“古董”,店铺里陈设和经营的都是与现代生产生活切切相关的日用品和生产工具、机械零件,反映的是金清人今天的现实生活。
加大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力度调研报告
加大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力度调研报告一、前言城市是现代人居住、生产和社交的主要场所,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趋势。
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老旧城区的问题日益凸显,低劣的城市建筑和环境对城市形象和居住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对老旧城区改造提质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以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
二、问题背景老旧城区是城市中的重点改造对象,主要因为以下原因:1.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老旧城区的建筑和环境越来越拥挤和卫生状况不佳。
2. 低劣的城市建筑和环境造成了对城市形象和居住质量的影响。
3. 一些地区的老旧城区已经成为城市破败面世的重要因素,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与居住品质。
4. 老旧城区的交通、环境、文化、社会等问题非常复杂,需要针对不同地区提出更加有效的改造措施。
三、问题分析1. 建筑老旧城区的建筑是城市改造的重点。
改造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问题:a. 建筑外观需要保持与城市整体形象相协调。
b. 住宅需要保持舒适,清洁,安全的环境。
c. 建筑内部也需要进行大力改造,如管道、电线、水管以及其他方面。
d. 老旧建筑地基、结构和墙壁等必须进行改造和加固。
2. 环境老旧城区重点改造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环境。
环境改造需要考虑以下问题:a. 绿地和公共花园的建设,改善周边的环境。
b. 公共道路需要改造扩建,使出行更加方便。
c. 废弃物的妥善处理、垃圾清理。
d. 环境整洁,城市形象美化。
3. 社会老旧城区的改造也包括了社会方面的考虑:a. 组织居民进行社区活动,活跃社区氛围。
b. 加强安全管理,增加治安设施的投入。
c. 组织志愿者服务关键地点,优化社区服务体系。
d. 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公正、公平和企业的发展。
四、问题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解决。
1. 周期性统计通过周期性统计分析,了解城市改造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实效性,有助于更好的指导项目的开展。
2. 舆论引导借助媒体等各种渠道,对城市改造进行公开引导,增强居民的参与和了解,增加改造工作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旧村改造调研报告
旧村改造调研报告旧村改造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实施旧村改造已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旧村改造的进展情况,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旧村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村民对旧村改造的态度和需求,而实地走访可以观察旧村改造的实际情况,并与村民进行深入交流。
三、调研内容1. 旧村改造的进展情况:通过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目前已有一些旧村完成了改造工作,但还有一些旧村尚未进行改造,存在差异明显的现象。
2. 旧村改造项目的实施:我们观察到旧村改造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一些旧村改造的规划和设计不够科学和合理,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
3. 村民对旧村改造的态度和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知一部分村民对旧村改造持支持态度,希望通过改造提高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然而,也有一些村民表示担忧,担心改造后房屋租金上涨,无法承受,或者担心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社交关系会被破坏。
4. 旧村改造的问题和挑战:我们总结了旧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不足、规划不科学、村民参与度不高等。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旧村改造面临的挑战,包括保护文化遗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等。
四、调研结果和建议1. 加强规划和设计:旧村改造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村民的需求和现实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确保改造工作能够符合村民的期待。
2. 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旧村改造工作的资金支持,保证改造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要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规范。
3. 加强宣传教育:向村民介绍旧村改造的政策和意义,鼓励村民积极参与改造工作,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
4. 保护文化遗产:在旧村改造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好文化遗产,保留原有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使改造后的新村既有现代化的功能,又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
关于旧城改造的调查报告
关于旧城改造的调查报告关于旧城改造的调查报告一、引言旧城改造是指对城市中老旧区域进行改造和更新,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行为。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旧城改造情况进行调查,并提供相关建议。
二、背景介绍⑴城市概况介绍所在城市的基本情况,包括人口数量、面积、经济状况等。
⑵旧城区域概况描述旧城区域的现状,包括建筑结构、居民生活条件、环境卫生等。
⑶改造目的阐述本次调查的目的,即为了改善旧城区域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的目标。
三、调查方法⑴现场调查对旧城区域进行实地走访和记录,了解现有建设情况、居民需求等。
⑵资料收集收集与旧城改造相关的数据、文献资料、统计信息等,以便分析和对比。
四、旧城区问题分析⑴建筑老化问题描述旧城区建筑老化情况,包括建筑结构破损、安全隐患等。
⑵环境污染问题分析旧城区环境污染情况,包括废弃物处理、空气质量等。
⑶基础设施不完善问题对旧城区基础设施进行分析,包括供水、供电、排水等方面的问题。
五、旧城改造方案⑴建筑改造方案提出改造旧城区建筑的具体方案,包括修复、拆除、重建等措施。
⑵环境改善方案介绍改善旧城区环境的方案,包括绿化、污染治理等措施。
⑶基础设施提升方案提出提升旧城区基础设施的方案,包括供水、供电、排水等方面的改善措施。
六、改造实施计划⑴时间安排制定改造旧城区的具体时间计划,包括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
⑵资金预算估计改造旧城区所需的资金预算,包括投入、社会资金等来源。
七、结论与建议总结本次调查报告的主要发现,提出旧城改造的建议和意见。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的名称和内容等详细信息。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中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在文末附上相应的注释说明。
旧城改建调研报告
旧城改建调研报告旧城改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旧城改建是指对已有的老旧城区进行更新改造,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功能。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旧城改建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为我国旧城改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旧城改建的理论和实践。
2. 实地调研:选择了我国某地的一个老旧城区,实地考察了其改建项目的进展和效果。
三、调研结果1. 国内旧城改建情况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国内的旧城改建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大多以商业、旅游为主要目标。
改建方式多样,包括保留历史建筑、改造老厂房等。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项目规划不合理、历史文化保护不到位等。
2. 国外旧城改建情况国外旧城改建经验丰富,各国都有多个成功案例。
如德国的柏林东区,通过改建工业场地,打造成以各种创意产业为主的城市区域。
法国的巴黎老城,以其独特的法式建筑和文化底蕴,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这些成功案例可以为我国的旧城改建提供借鉴。
3. 实地调研结果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该老旧城区的改建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新建了现代化的商业街,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游客。
此外,还进行了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城区更具特色。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历史建筑的破损问题等。
四、建议和对策1. 加强规划和设计力度:在旧城改建过程中,要注重规划和设计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确保改建后的城区具有较高的品质和功能。
2.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旧城改建需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尤其是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使其成为城区的亮点和吸引力。
3. 做好社区居民的参与性:在旧城改建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和需求,鼓励他们参与其中,提升整体效果。
4. 多元化经营模式:旧城改建不仅仅是商业开发,还可以引入其他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科技产业等,增加城市的经济活力。
5. 加强相关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旧城改建的进行,提供资金和法律保障。
旧城改造调研报告
旧城改造调研报告
《旧城改造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21年5月1日-2021年5月15日
调研地点:中国各地旧城改造项目
调研目的:为了解和分析中国各地旧城改造情况,以便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和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采取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关注旧城改造的规划、设计、执行过程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一、旧城改造的规划和设计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旧城改造的规划和设计十分重要。
一些城市在规划和设计上重视保留历史风貌,强调人文环境的保护;另一些城市则更加注重实用性,追求新颖的建筑风格。
接受访问者普遍认为,规划和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了旧城改造的效果。
二、旧城改造的执行过程
从实地考察中我们得知,旧城改造的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部分城市在改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导致一些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改造效果。
另一方面,一些城市
在改造过程中注重了规划和设计,但却忽视了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
三、旧城改造的社会与经济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旧城改造对当地社会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改造过程中,一些居民从中获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居民却因此失去了家园和生计,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兼顾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设计、执行过程和社会经济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
我们建议未来在旧城改造项目中,要更加注重多方面的平衡,充分考虑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同时注重规划和设计的创新和实用性,以期得到更良好的改造效果。
关于旧城改造的调查报告
关于旧城改造的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各地出现了许多老旧城区。
这些地区建筑陈旧、设施落后,不仅给居民带来不便,还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
为了改善旧城区的面貌,促进城市发展,旧城改造成为许多城市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旧城改造的现状和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调研,希望能够找到促进旧城改造的有效途径,为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并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
四、调研结果1. 旧城改造的现状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旧城改造的现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资金短缺:旧城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各种原因,包括政府资金不足、开发商利润低等,导致资金短缺成为制约旧城改造的主要因素之一。
停工现象:由于资金问题或其他原因,一些旧城改造项目出现了停工现象,导致改造进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立法不健全:我国目前对旧城改造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政策和规定,给改造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 旧城改造的困难通过对数据分析和专家访谈,我们了旧城改造的一些困难:拆迁问题:旧城改造需要对一些老旧建筑进行拆迁,但拆迁涉及到居民利益和社会稳定问题,需要妥善处理,才能推进旧城改造工作。
立法改善:旧城改造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以推动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合规划:旧城改造需要进行综合规划,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社会议题等多个方面,需要各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五、解决方案针对旧城改造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加大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旧城改造的资金投入,通过各种途径确保旧城改造的顺利进行。
2. 完善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旧城改造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改造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3. 健全拆迁机制:建立健全的拆迁补偿机制,确保拆迁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关于旧村改造调研报告
关于旧村改造调研报告一、调研概述本次调研的目标是了解、分析和总结我国旧村改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相关人员和收集数据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各地旧村改造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促进我国旧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考察:选择了我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旧村进行实地调研,包括江南水乡、西南红色村落等多个区域。
2. 采访访谈:与旧村改造的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包括政府官员、村民代表、设计师、建筑师等。
3.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各地旧村改造的相关数据资料,分析其发展动态和成果。
三、调研结果1. 旧村改造的成效显著- 旧村改造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村庄的整体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
- 发展旅游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
2. 旧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规划设计不合理:部分旧村改造项目在规划和设计中缺乏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思考,导致改造成果不尽人意。
- 文化传承不足:在一些旧村改造中,文化传承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被淡化。
3. 旧村改造的发展趋势- 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注重村庄民主管理和居民参与。
- 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 加强文化传承,将村庄的历史和文化融入到改造项目中。
四、改进措施1. 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在旧村改造项目中加强规划设计,注重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思考,确保改造成果符合当地特色和需要。
2. 积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在旧村改造中注重文化传承,保护和修复村庄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使其成为村庄发展的宝贵资源。
3. 引导村庄发展多元化:在旧村改造中,应鼓励农民发展非农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旧村改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村庄的整体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对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旧村改造仍然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文化传承不足等问题。
旧村改造调研报告
旧村改造调研报告
根据对旧村改造的调研,以下为相关报告内容:
1. 调研目的和背景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旧村改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改造规划和措施提供参考。
2. 调研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调研,针对不同的受调查对象进行不同的调查方式。
3. 调研结果
(1) 旧村改造现状:调研发现,旧村改造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
一些地区已经完成了旧村的彻底改造,呈现出良好的面貌;而另一些地区的改造进展较慢,旧村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2) 存在的问题:调研发现旧村存在以下问题:基础设施老化、缺乏旅游开发和利用资源、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不足、居民收入水平低等。
(3) 旧村改造的正面影响:旧村改造带来了一系列的正面影响,如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保护传统文化等。
4. 改造建议和措施
(1) 增加投入:加大对旧村改造的财政支持,增加资金投入。
(2)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对旧村基础设施的改建和维护,提升
居民的生活质量。
(3) 挖掘旅游资源:利用旧村的独特文化和风景资源,发展旅
游业,增加村民收入。
(4) 保护传统文化:加强对旧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5) 加强组织和管理:建立旧村管理机构,加强对旧村改造的组织和管理,确保改造计划的顺利实施。
5. 结论
综上所述,旧村改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居民和相关利益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大改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旅游资源、保护传统文化以及加强组织和管理,可以促进旧村改造的顺利实施,并实现旧村改造的良好效果。
关于旧城改造的调查报告
关于旧城改造的调查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为了进一步推动旧城改造的工作,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了解当前旧城改造的现状和潜在问题。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提出建议。
一、调查目的和背景⑴调查目的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旧城改造的现状、问题和挑战,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⑵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旧城区存在着老旧不堪、环境恶劣等问题。
为改善城市面貌,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旧城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⑴调查内容我们的调查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旧城改造目标和规划(2) 旧城改造的成果和效果(3) 旧城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4) 旧城改造中的社会影响和民众意见⑵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信息,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调查,包括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
三、调查结果和分析⑴旧城改造目标和规划根据我们的调查,旧城改造的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等。
但在现实中,由于规划不完善和执行不力,很多旧城改造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⑵旧城改造的成果和效果虽然旧城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有些改造项目只停留在表面,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改造项目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不便,甚至引发了社会不满情绪。
⑶旧城改造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和挑战:(1) 资金不足和投资难题(2) 法律和政策体系不完善(3) 旧城改造涉及范围广、层次多,协调难度大⑷旧城改造中的社会影响和民众意见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旧城改造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促进就业、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等。
但同时,也有一部分民众对旧城改造的方式和效果表示质疑,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四、建议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完善旧城改造的规划和目标,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旧城改造专题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旧城改造专题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旧城改造调研报告关于商河县城中村改造难题的调查报告当前,城中村改造不仅是我县城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且是影响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形象提升的一道难题,破解这道难题已势在必行。
经过近时期对我县城中村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土地利用粗放,视觉环境较差。
我县城中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房屋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较低。
(二)管理机制缺乏,乱搭乱建盛行。
调查中发现,我县城中村名义上纳入了城市管理范围,但现实中还游离在城市管理之外,介于城市管理和农村管理范畴之间,存在城市管理部门管不到,街道管不好的问题。
同时,由于城市建设牵动土地升值,村民受利益驱使,乱搭乱建、违法违章用地现象较为普遍,破坏了城区土地市场秩序。
(三)思想认识不够,拆迁难度加大。
我县城中村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利益观、价值观呈现多样性。
由于村与村之间地理位臵、经济条件差异,导致有的村民向村干部发难,严重影响拆迁补偿安臵协议的整体签订;有的村民为得到更高补偿金,提出无理要求,拒签拆迁协议;还有个别村民采取要挟、上访等方式谋取诉求利益最大化,增加了拆迁难度,影响了工作正常开展。
(四)改造资金不足,整体推进受阻。
据调查,我县城中村改造面临着建筑密度大,拆迁成本高的难题,加之先期投入过大,改造开发资金严重短缺,成为目前制约我县城中村改造整体推进的突出问题。
二、主要原因分析(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束缚了城中村改造。
城区里村均为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管理体制,集体资产归全体村民所有,在制度上未真正纳入城市管理范畴。
打破里村界限,实施大范围联片改造和社区管理,涉及户籍、土地、财政制度和城中村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二)局部眼前利益阻碍了城中村改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居民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及土地收益。
旧城改造专题调研报告.doc
旧城改造专题调研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旧城改造调研报告关于商河县城中村改造难题的当前,城中村改造不仅是我县城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而且是影响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形象提升的一道难题,破解这道难题已势在必行。
经过近时期对我县城中村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一、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土地利用粗放,视觉环境较差。
我县城中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房屋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较低。
(二)管理机制缺乏,乱搭乱建盛行。
调查中发现,我县城中村名义上纳入了城市管理范围,但现实中还游离在城市管理之外,介于城市管理和农村管理范畴之间,存在城市管理部门管不到,街道管不好的问题。
同时,由于城市建设牵动土地升值,村民受利益驱使,乱搭乱建、违法违章用地现象较为普遍,破坏了城区土地市场秩序。
(三)思想认识不够,拆迁难度加大。
我县城中村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道德素质良莠不齐,利益观、价值观呈现多样性。
由于村与村之间地理位臵、经济条件差异,导致有的村民向村干部发难,严重影响拆迁补偿安臵协议的整体签订;有的村民为得到更高补偿金,提出无理要求,拒签拆迁协议;还有个别村民采取要挟、上访等方式谋取诉求利益最大化,增加了拆迁难度,影响了工作正常开展。
(四)改造资金不足,整体推进受阻。
据调查,我县城中村改造面临着建筑密度大,拆迁成本高的难题,加之先期投入过大,改造开发资金严重短缺,成为目前制约我县城中村改造整体推进的突出问题。
二、主要原因分析(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束缚了城中村改造。
城区里村均为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农村经营管理体制,集体资产归全体村民所有,在制度上未真正纳入城市管理范畴。
打破里村界限,实施大范围联片改造和社区管理,涉及户籍、土地、财政制度和城中村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面临较大困难。
(二)局部眼前利益阻碍了城中村改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居民主要依靠第二、三产业及土地收益。
调研报告旧城改造
调研报告旧城改造调研报告:旧城改造一、背景和目的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城市面临着旧城区的改造问题。
旧城区的建筑老化、设施破损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为了改善城市面貌和居住环境,各地政府已经纷纷开始了旧城改造的工作。
本次调研的目的就是了解旧城改造的背景、意义、方法和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方法和过程在调研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相关的问卷,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市民中进行调查,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其次,我们联系了几个旧城改造项目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了解到了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改造效果。
最后,我们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出了下面的结果。
三、结果和分析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结论:1. 旧城改造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和认可。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旧城改造对城市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和居住环境。
2. 旧城改造方法多样。
根据访谈结果,旧城改造的方法包括了拆迁新建、翻新改造、环境整治等多种方式。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改善旧城区的目的。
3. 旧城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访谈结果显示,在已经进行旧城改造的项目中,可以看到建筑物焕然一新、道路宽敞整洁、设施设备先进等变化。
改造后的旧城区不仅给市民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还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四、建议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加大旧城改造的力度。
旧城改造对于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各地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旧城改造工作的进展。
同时,要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协商,尽量减少对居民的不利影响。
2. 探索多种旧城改造方式。
旧城改造的方法应该因地制宜,根据旧城区的实际情况确定。
在拆迁新建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3. 健全旧城改造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旧城改造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旧城改造 调研报告
旧城改造调研报告旧城改造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快速发展,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集中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旧城区的发展和改造问题。
为了解决旧城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许多城市开始进行旧城改造工作。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旧城改造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便为相关城市的旧城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阅读、实地考察和访谈等。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了旧城改造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多个城市的旧城区,观察和记录了旧城区的现状、问题和改造工作的进行情况。
此外,还采访了相关从业人员,包括旧城改造的规划师、设计师和政府官员等,了解了他们对旧城改造的认识和看法。
三、旧城改造的现状和问题1. 现状:旧城区普遍存在建筑老化、基础设施陈旧、人口密度高等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快速,旧城区的建筑往往不能满足现代居民的需要,导致住宅条件差、生活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2. 问题:旧城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资金不足、规划不统一、拆迁难题等。
旧城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各种原因,资金往往难以到位。
此外,旧城改造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规划和协调工作不易,导致规划不统一和进展缓慢。
最后,旧城改造需解决大量住户的搬迁和安置问题,涉及到土地征收和拆迁工作,常常面临难以解决的困境。
四、旧城改造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 可行性:旧城改造是一项困难而复杂的任务,但是通过前期调研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旧城改造是可行的。
旧城改造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的形象和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旧城改造的资金和技术条件也趋于成熟,为旧城改造提供了保障。
2. 必要性:旧城改造是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所在。
旧城区的存在问题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发展,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旧城改造是必要的,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旧城改造的实施策略和建议1. 制定长远规划:旧城改造需要制定长期的规划,明确改造的目标和步骤。
旧改调研报告
旧改调研报告旧改调研报告引言旧城区改造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城市更新和城市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旧城区存在许多问题,如建筑老化、环境恶化和社会矛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地政府和社会团体纷纷进行旧改工作。
在本调研报告中,我们以某城市的旧城区改造为例,对其进行实地调研,总结了现存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某城市的旧城区位于市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也存在建筑老化、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为了加快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该城市政府决定进行旧城区改造,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提升城市整体品质。
二、调研内容我们对该城市的旧城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研,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1. 建筑老化问题:旧城区的建筑物大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外墙存在脱落、漏水和裂缝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2. 环境恶化问题:旧城区的环境脏乱差,存在垃圾乱倒和公共设施破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3. 社会矛盾问题:旧城区内存在着许多老旧小区,住户之间矛盾较多,居民的居住权益难以保障。
三、面临的挑战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面临的挑战:1. 资金问题:旧城区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政府的财力有限,如何筹集足够的资金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2. 历史文化保护问题:旧城区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需要得到保护,但如何在改造过程中平衡历史保护和现代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3. 居民迁移问题: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需要对居民进行适当的安置和搬迁,但如何平衡居民利益和改造进度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方案:1. 多元筹资:政府可以与社会资本合作,引入民间资本,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筹集足够的资金,满足旧城区改造的需要。
2. 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发展平衡:在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政府需要制定相关保护政策,确保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同步进行。
实地调研旧城改造情况汇报
实地调研旧城改造情况汇报近期,我对某市的旧城改造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对该市旧城改造的整体规划进行了了解。
根据相关资料和现场考察,该市旧城改造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主要目标,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方案。
在实际调研中,我发现该市在旧城改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仅在保护历史建筑、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有所突破,同时也在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次,我对该市旧城改造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在实地考察中,我发现该市政府在旧城改造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仅加大了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力度,还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改造。
同时,该市政府还注重与居民的沟通和协商,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和诉求,使得旧城改造工作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再次,我对该市旧城改造的成效进行了评估。
通过实地调研和与相关部门的交流,我了解到,该市在旧城改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同时,旧城改造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对未来旧城改造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该市政府对旧城改造工作寄予了厚望,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力度,同时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努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综上所述,该市在旧城改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还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
同时,旧城改造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兴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未来,该市能够继续保持旧城改造的势头,为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地调研旧城改造情况汇报
实地调研旧城改造情况汇报根据我所进行的实地调研,我将就旧城改造情况向大家做一次汇报。
首先,我所调研的旧城改造项目位于市中心地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实地考察中,我发现该项目的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旧城区的街道焕然一新,干净整洁,道路宽敞,交通便利。
许多老旧的建筑得到了修缮和改造,焕发出崭新的面貌,保留了历史的痕迹,又融入了现代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其次,旧城改造项目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许多古老的建筑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修缮。
在调研中,我看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如古城墙、古庙宇、传统民居等,它们被保留下来,成为了旧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同时,一些老旧的建筑也得到了改造和更新,变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艺术中心、民宿等,为旧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者,旧城改造项目也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在实地调研中,我发现旧城区的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改造后的居民区绿化环境良好,设施完善,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同时,一些老旧的社区设施也得到了改造和更新,增加了公共休闲设施、文化活动场所等,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
最后,旧城改造项目也注重提升旅游体验。
在实地调研中,我发现改造后的旧城区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热点。
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小吃街、文创产业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
同时,一些老旧的景点也得到了改造和提升,增加了旅游设施和服务,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通过实地调研,我对旧城改造项目的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
该项目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旅游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重视,比如在改造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需要更加注重居民的参与和利益保障等。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改造方案,促进旧城改造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旧城改造调研报告
旧城改造调研报告旧城改造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发展,旧城区的问题逐渐凸显,包括城市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给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提升旧城区的品质和形象,各地纷纷开展旧城改造工作。
为了解这一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方法,我们开展了旧城改造调研。
二、调研目的1.了解旧城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居民的影响;2.研究旧城改造的现状和进展情况;3.探索旧城改造的解决方法和经验。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关注居民对旧城区问题的认知和对改造方向的期望;实地考察主要选择了两个旧城改造项目进行观察和采访。
四、调研结果1.旧城区问题:据问卷调查,旧城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建筑老化、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基础设施缺乏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2.旧城改造现状和进展: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旧城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市容市貌变得更加整洁漂亮。
同时,大量的老旧建筑得到了拆迁和更新,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了提升。
3.旧城改造解决方法和经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成功的旧城改造项目主要依赖于以下几点因素: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合理规划和充分考虑居民需求等。
五、调研总结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旧城改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旧城改造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政府、居民和相关机构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六、建议1.政府应加大对旧城改造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包括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
2.要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他们对旧城改造的意识和共识。
3.旧城改造工作应从整体规划和细节规划相结合,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七、参考文献1.《城市旧区改造经验选辑》2.《旧城改造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研究》以上是我们进行旧城改造调研的主要结果和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某地关于旧城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旧城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为推动城市拆迁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最近,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调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座谈研讨、实地考察,对我市旧城改造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现将这次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千座新楼拔地起,喜看古城展新姿近几年来,我市在城区范围开展了一项规模浩大、反响巨大、意义重大——在高密城建史上具有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旧城改造工程,给整个城市面貌带来了空前的重大变化,现在走在城区可看见或感受到:一座座建筑规圆矩方,一条条大道绿荫成行,一处处景观赏心悦目,一块块游园鸟语花香,一个个市民豪情满怀,一户户新居喜气洋洋。
全新的景象是靠这样一组全新数字来支撑的:2003年以来,涉及拆迁项目(单位)共117个,完成拆迁面积56万平方米;共实施房地产开发项目97个,房地产开发总面积达253.71万平方米。
其中,2005年城区共完成拆迁面积35万平方米,拆迁单位95个、居民1510户,比前3年总和还要多。
今年实施的10大项目工程群,有9项工程涉及城市建设,城市拆迁改造与各个重大工程项目全面展开,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紧进行。
3年多来,开发建设了城投·新视界、城投·书香苑、桃园小区、碾头小区、文苑小区、蜜水景苑等一大批设计超前、理念新颖、布局合理、质量过硬、档次较高的住宅小区,新建、在建楼房750多栋,大批城市居民告别低矮平房,住进宽敞楼房。
通过旧城改造,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在群众评选的2005“感动高密”10件实事中,就有4件涉及城市拆迁改造建设,广大群众对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巨变是有目共睹、众所公认的,而发生巨变的原因却不是每个人都思考过的。
经过调研与思考,我们认为,这次旧城改造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效,有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各个层面的因素。
具体地讲,可以归纳为“五高”。
(一)决策思路境界高。
这几年我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旧城改造工作提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源于市委、市政府领导层思想境界高,决策思路新,坚持了科学的执政理念。
关于某镇旧城改造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某镇旧城改造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根据区委安排,我到金清镇西街居蹲点调研。
期间,通过上门走访、召开民主恳谈会、与居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要求尽快对老街区块进行改造。
为此,我以西街居作为旧城改造的切入点,邀同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区规划处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深入调研、走居入户、实地踏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金清镇是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位于台州市东部,濒临东海,南与温岭市接壤,距离台州市区20公里,距台州民航机场20公里。
据清光绪三年《黄岩县志》载:“宋,朱子(朱熹)治水利铸海涂铁盘以镇海口,金为水母,混潮见金则清”。
故称金清。
全镇陆域面积80平方公里,岛屿15个,总人口10.07万人,下辖65个行政村、7个居,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05万人。
95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国家计委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省东海文化明珠、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文明卫生镇、村镇建设现代示范镇和绿色小城镇,是省级中心镇和台州市中心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金清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建设成就显著,城建框架已具雏形。
但是,新城中的老城区旧貌依然,这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很不相适应。
因此,如何推进金清镇的旧城改造工作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金清镇旧城现状金清镇旧城改造主要包含两大块,一是以7个居委会为主的老街区块(东老街、东新街、中老街、西新街、南街、后街、塘里街、半边街、和平街、民主街),二是散落在城镇周边,目前已经成为城镇一部分的城中村。
旧城改造涉及的房屋大多单间独户,土地利用率低,违法用地、违章建筑棚屋比较普遍;楼房设计标准低,建筑密度大,旧城道路狭窄弯曲,存在消防等诸多安全隐患;外来人口集聚,出租房缺乏管理,存在社会治安问题;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绿化等各类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较差;部分城中村村民的群体意识还较强,生活方式接近农村,同城市居民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存在差异,城市发展与人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某镇旧城改造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根据区委安排,我到金清镇西街居蹲点调研。
期间,通过上门走访、召开民主恳谈会、与居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了解到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要求尽快对老街区块进行改造。
为此,我以西街居作为旧城改造的切入点,邀同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区规划处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深入调研、走居入户、实地踏看,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金清镇是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位于台州市东部,濒临东海,南与温岭市接壤,距离台州市区20公里,距台州民航机场20公里。
据清光绪三年《黄岩县志》载:“宋,朱子(朱熹)治水利铸海涂铁盘以镇海口,金为水母,混潮见金则清”。
故称金清。
全镇陆域面积80平方公里,岛屿15个,总人口10.07万人,下辖65个行政村、7个居,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05万人。
95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国家计委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省东海文化明珠、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文明卫生镇、村镇建设现代示范镇和绿色小城镇,是省级中心镇和台州市中心镇。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金清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建设成就显著,城建框架已具雏形。
但是,新城中的老城区旧貌依然,这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很不相适应。
因此,如何推进金清镇的旧城改造工作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金清镇旧城现状金清镇旧城改造主要包含两大块,一是以7个居委会为主的老街区块(东老街、东新街、中老街、西新街、南街、后街、塘里街、半边街、和平街、民主街),二是散落在城镇周边,目前已经成为城镇一部分的城中村。
旧城改造涉及的房屋大多单间独户,土地利用率低,违法用地、违章建筑棚屋比较普遍;楼房设计标准低,建筑密度大,旧城道路狭窄弯曲,存在消防等诸多安全隐患;外来人口集聚,出租房缺乏管理,存在社会治安问题;环境卫生、生活服务、绿化等各类配套设施不完善,居住条件较差;部分城中村村民的群体意识还较强,生活方式接近农村,同城市居民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存在差异,城市发展与人们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以西街居为例,西街居位于金清镇老街区块中心位置,北临后街河,西至民主街,东至东老街,南面则以南街为界,总用地面积3.77公顷(56.55亩),在册人口有1148人。
西街居是金清发源之地,至今依然不失繁华的老街,是昔日金清商业繁荣景象的见证,在老街的店铺里,有极少看到的在皖南和浙西古镇的老街上常见的旅游商品及“古董”,店铺里陈设和经营的都是与现代生产生活切切相关的日用品和生产工具、机械零件,反映的是金清人今天的现实生活。
这种人文与商业的充分结合、融为一体,形象地向人们展示了金清人“重商求实”的人文精神与历史传统,强烈地反映了金清的地方文化特色。
但与老街文化依旧繁荣相比,老街自身发展已然步入了“老化时期”,并出现了严重生存的危机。
主要表现为:1、建筑质量老化。
西街居辖区内共有房屋618间,其中木结构的老屋576间,占93.2%。
老木屋建筑普遍存在倾斜开裂,柱椽木质霉烂、墙体风化等问题,根据路桥区建设规划分局农房质量普查的结果,西街居共454户的住房质量情况是:13户为较好,61户为一般,260户为较差,126户为差。
质量较差和差的住房合计占总户数比例为85%,是台风季节的高危地区和高危人群。
2、火灾等安全隐患严重。
供电线路多年失修,存在线径偏小、用电超负、电线老化、乱拉乱接和电器配件不规范的状况。
杂物占道堆放,隐患严重,燃气灶具等紧靠板壁等易燃物品,以及消防设施滞后,消防车道难以贯通,造成火灾伤人事例时有发生。
据消防队2003年以来出警记录显示,3年来共发生消防火灾事故7起,造成1人死亡。
3、配套设施滞后。
主要表现为西街居内部道路狭窄,中老街、半边街、塘里街,和平街等净宽都在5米以下,局部宽度不到3米,造成道路交通不通畅。
社区内也缺乏垃圾收集点,部分居民甚至把垃圾就近倒在河道里,间接造成河道污染、水质恶化。
社区的娱乐设施缺乏,群众生活质量不高。
4、不稳定因素逐年上升。
主要表现为外来人口增多,治安管理难。
外来人口居住逐年大幅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辖区内45间公房全部出租,私房出租73间,占私房总数的12.7%,而相应的管理人员却没有增加,治安案件逐年上升。
群众内部矛盾增多,突出表现为:邻里为维修难的老屋(因倾斜、倒塌、渗漏、开裂等)纠纷不断,而居民自发的无序搭建造成邻里利益冲突关系紧张。
西街居在籍住户均为居民户口,无法像农民一样得到异地新建宅基地指标。
因此,随着人口增加,原有住宅无法容纳时,少数居民便在原地拆翻建。
第二种情况是火灾后的原地重建。
因房屋重建影响邻里的住房导致关系紧张。
二、金清镇旧城改造的优势和困难旧城改造已经成为困扰金清建设现代滨海小城市的一个难题。
通过旧城改造,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发展小城镇有积极推动作用,主要是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符合金清发展的实际和发展的方向。
(一)金清镇旧城改造面临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1、建设****新农村和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代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
随着台州市滨海工业新城建设和路桥区东部开发的启动,金清旧城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价值进一步凸现,旧城改造当前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2、古街新韵、古镇新城,旧城改造存在较高的商业和文化价值。
金清老街历史悠久,现存的街道格局是十九世纪未到二十世纪初形成的,主要街道呈“回”字型布局,它记述着金清城镇工商业的兴衰。
建设“台州现代滨海小城市”,要特别重视地方文化特色与历史传统的发掘,要充分尊重历史,尊重环境。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越是传统的,就越是现代的;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
建设“台州现代滨海小城市”并不是要建设一个“小台州”、“小路桥”,而是要建设一个既富有历史传统特色,又富有现代时代气息的大金清,通过旧城改造赋古街以新韵,变古镇为新城,不断提升金清的城市文化品位,老街将成为金清旅游的亮点和经济新的增长点。
3、当地群众生活较为富裕,建房愿望迫切,为旧城改造提供了内在动力。
同时,路桥“十里长街”的改造,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为金清推进旧城改造工作提供的借鉴经验。
(二)旧城改造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群众的小农思想与建设高品位城市要求存在矛盾。
据调查,大部分群众在旧城改造中,要求分宅基地进行原拆原建或自主建房。
而旧城作为金清镇城镇的核心区,按照古街文化和新城建设规划必须高起点,建设必须高品位。
而部分群众受传统生活习性影响,对住房注重数量而不注重质量,自主建房档次较低,与城市化建设不相协调。
2、权属和建筑类型复杂,对旧城改造拆迁安置政策出台加大了难度。
如旧城房屋历史久远,部分房屋产权不清晰,会造成由于一户而直接影响整体的改造进程。
另外,在统一规划整体改造中,涉及到的个体和整体利益政策标准如何鉴定也将是个难题。
3、资金瓶颈。
实施旧城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单一由政府投入镇财政负担不起。
镇政府作为旧城改造实施主体,出台规划,在符合规划要求的范围内,由群众自筹资金组织进行改造。
三、旧城改造工作的对策建议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浙江省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意见》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浙江城市化若干政策的通知》中对旧城改造工作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通过这次蹲点调研,结合金清镇旧城现状,建议金清镇的旧城改造的总体思路为“科学规划、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分步实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标准做好规划工作。
规划是龙头,必须做好规划工作。
金清旧城改造不同于一般的旧城改造,它既有修旧如旧的老街古镇改造,又有接轨滨海小城市的现代新城改造。
规划必须高起点,高标准。
按照金清镇总体规划,做好各改造区块修建性详细规划。
规划要做好延续性,要面向现状,做到可操作性,出台规划前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有必要搞清楚,根据个人经济状况和城市品味提升的要求,改造安置要安排多少各种类型的房屋。
特别是要科学安排加强老街改造,一是要加强老街建筑风貌与特色的保护与改造,对部份影响整体风貌的建筑要进行清理,该拆除的拆除,该整修的整修;二是对街道整体格局进行保护,可以视情况恢复部分道路原来的石板路面,继续加大河道整治的力度,特别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地段,规划建设与老街风格相协调的入口广场,设置入口标志,严格控制各类车辆进入老街;三是要加强对历史街区风貌协调区的建设控制,通过编制古街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办法,加强控制与管理。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旧城改造虽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但由于该项工作涉及全体居民的切身利益,工作难度肯定很大。
因此要通过宣传教育,统一干部群众思想,使旧城改造工作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通过宣传教育,使群众认识到,金清的旧城改造,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拆旧居建新城,引导群众从追求住房数量到居住环境质量的转变。
建议组织村居干部、党员、居(村)民代表到外地旧城改造示范点取经,寻找旧城改造的感受和动力。
(三)坚持群众利益第一位,做细调查研究工作,出台好政策。
对于旧城改造,我们既要信心百倍工作,因为有群众的大力支持,政府又有可借鉴的大量成功经验。
但旧城改造是群众的一次利益大调整,利益大调整势必是矛盾大冲突时期,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避免“情况不清决心大”。
金清镇要成立旧城改造指挥部,派专人负责这项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摸底调查,为规划设计及今后改造实施奠定基础,做细调查研究文章。
(四)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改造方式。
城镇旧城改造,大体上有两种方式,一是整体改造(大拆大建式),二是渐进式的有机更新。
大拆大建虽然有利于一次性彻底解决基础设施和安全隐患的问题,却往往导致文脉中断、邻里关系割裂、精神生活改变等文化和社会问题。
而且往往是政府投入大、工作难度高、拆迁周期长、群众阻力大。
而渐进式改造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改造方式,强调通过“针灸疗法”,以点带面,政府投入运用杠杆原理,发挥乘数效应,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上改善区块品质,进而带动居民自发、主动改造,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可发动有条件的群众和街段,按改造规划的严格要求,严加监管督查,用渐进的办法稳步推进。
先改造试点,可定外观、层高和安全要求,利用群众对老屋改造迫切的需求,让群众自发民资融入老街区的规范更新,以减少政府的财政投入或不投入给予引导。
据民意民情呼声的调查,首批采用渐进式改造方式,只要引导得法、政策处理妥当,二三年内旧城面貌将会有明显的改善,既顺民意,又让群众不提心吊胆过高质量生活。
(五)创新旧城改造工作机制,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