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合集下载

课件4: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件4: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道路 的探索
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 存在的严重弊端。



大 林
说一说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 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 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6.苏联成立的时间是( C )
A.1918年 B.1921年 C.1922年 D.1924年
7.最早在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在 ( C )
A.戈尔巴乔夫时期 B.列宁时期
C.斯大林时期
D.赫鲁晓夫时期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 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1928年—1937年,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重点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 新宪法的制定。
苏联新宪法: 1936年,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1936年新宪法的基础: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 1936年
通过了苏联新宪法
快速浏览找一找
1、列宁为什么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个政策? 2、苏联是怎样成立的?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 “苏联”? 3、“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如何形成的?如何 评价这种体制的利与弊?
快速思考比一比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坚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并在不断前进中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和国家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以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一、改革开放的历程及意义1978年,中国领导人决定启动改革开放的进程,这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转折。

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格局。

通过引进外国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成功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最大变革之一是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发展。

中国逐步实行了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了国际贸易,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并逐步取消了计划经济体制。

这些改革措施使中国的经济开始转向市场,吸引了国内外的投资和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独特探索和实践。

这条道路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这条道路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党的领导和全面依法治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

首先,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等严峻挑战,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并成功地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制造业大国、到高技术产业大国的转变。

其次,中国在扶贫和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实施了最大规模的扶贫计划,并成功地使数以亿计的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

这些措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和认可。

此外,中国还在教育、科技、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中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提高了教育水平和素质。

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成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强国之一,并在人工智能、高铁、太阳能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党史讲稿《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范文多篇

党史讲稿《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范文多篇

党史讲稿《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范文多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旧社会,变成如今繁荣昌盛、团结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党带领全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不断推向深化。

一、探寻社会发展之途——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近代以来,在长期的奋斗中,中国人民得出了重要的历史结论即:惟有共产党、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它包含了几代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理想、追求和探索。

事实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但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经历了曲折而艰苦的奋斗征程,才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奠基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以1/ 8后,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对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

首先,摆脱苏联模式,坚持走自己的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由于缺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照搬苏联建设模式便成为我国建设的必然。

但是苏联模式的弊端在我国建设中逐渐显露,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这个问题:“最近苏联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教训,少走了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泽东在总结苏联经验的基础上,主张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要走自己的路。

其次,提出了许多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并揭示了解决矛盾的不同方法。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分析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分析
(2)特点: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3)评价: ①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②弊端:
a、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质量差。 c. 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 浪费资源。
对 社
列宁的探索








斯大林的探索
经济上: 实施新经济政策
政治上: 成立苏联
业私有化; ③自由贸易
5、意义: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内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
粮食税
工业 工业国有化 中小企业私有化 商业 禁止商品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
说出下图苏俄(联)发展情况如何?及
出现的原因。 120
情况: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100
1913年
国徽
第2课
国旗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
斯大林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为了粉粹外国 的武装干涉,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zxxkw
实施结果如何?
★积极: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 终战胜了敌人。
★消极:引起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 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 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 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经济上
1、社会主义工业化 (实行两个五年计划)
2、农业集体化
政治上: 形成斯大林模式
该漫画是对讽刺的是
A.斯大林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运动
2.1922年苏俄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喀秋莎到市场卖土豆 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企业 C.农民家中不能有剩余粮食 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为了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目标,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和理论。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逐渐确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首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和国情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在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许多独特的问题和困难。

因此,中国必须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其次,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秉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毛泽东更是在中国革命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加以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总结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突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在建国初期经历了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确立了人民政权和土地制度的基础。

之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计划,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虽然这些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错误,但这为中国后来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第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传承。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爱国敬业、和谐友善的价值观念。

这些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培育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推动着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第五,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是习近平同志在治国方略中强调的重点之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所突破和变革。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让中国的影响力在国际上得到了提升。

总而言之,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基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和国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

这条道路注重经济建设、价值观培育和改革开放,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二课《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班级: 组名: 姓名: 设计者 王保平【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知识目标:掌握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内容,苏联成立的时间,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重点、作用,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936年新宪法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2、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3、学习难点: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

【温故知新】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俄国十月革命》,请你思考: 1.二月革命建立的政权有哪两个?2. 彼得格勒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建立的政权?3. 十月革命的意义?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后,经济被严重破坏,1920年的工业总产值只等于战前的30%,钢产量只相当于战前的4.6%,生铁只有战前的3%左右。

67%的铁路毁于战火。

人民生活必需品如面包、衣服和肥皂这样起码的物品都十分匮乏。

很多人经常挨饿。

俄国的领导人怎么做?我们来学习本课 : 【课内学习】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书7页1-3段)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2、苏联的成立1、成立时间:九年级历史导学案2、全称:3、旗帜:4、最初的四个: 扩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列宁逝世:时间:2、苏联在 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28年-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 。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 。

3、1937年,苏联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4、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国家。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 的形成。

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5、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教师讲解)。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国内战争 物资缺乏




战胜敌人
主 经济发展受影响








政 国民经济 林
策 政
恢复发展



列宁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国内战争 物资缺乏




战胜敌人
主 经济发展受影响








政 国民经济 林 高度集中的
策 政
恢复发展

经济政治体制


列宁
斯大林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6.列宁在什么时间逝世,此后苏联的领导人是谁?这 时苏联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7.阅读教材第8页回答:苏联在什么时间完成第一、 二个五年计划?重点? 8.结合教材第8页蓝色部分及第9页“第聂伯河上的大 坝”回答: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9.结合教材第9页“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 庄庄园在田间用餐”回答:这是什么现象? 10.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11.结合教材第9页“邓小平论述”阅读“斯大林模式 的评价”。
检测反思
让我们巩固一下本课的学习吧!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 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 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2.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后 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 D.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中华书局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设计人:李岚课程标准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2、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学习重点: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学习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形势如何?2、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3、 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此后,党中央发动了哪些错误的运动?4、根据课本28页插图《浮夸风》和相关课文思考: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5、国家什么时候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结果怎样?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

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中共八大时间:_________年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提出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逐步满足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______________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总路线时间:__________年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摘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毛泽东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化道路,强调工业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他还提倡人民公社化运动,通过这一运动实现农村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他的实践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思想、指导、农业、工业化、人民公社、阶级斗争、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重要意义1. 引言1.1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历程。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和思想理论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他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工业化道路,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他提倡人民公社化运动,通过实行集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民的集体化和社会化。

毛泽东还重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政治工作,认为建设社会主义不能仅仅依靠经济手段,还需要加强对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斗争。

他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的方针,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 正文2.1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作用毛泽东的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紧密结合中国国情,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强调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世界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难点及对付办法

世界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难点及对付办法

世界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难点及对付办法学员:胡晴我认为本课的难点是: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是什么样子的,没有明显的答案,从课文中也只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当时的苏联为什么要优先发展生工业,“斯大林模式”标志、利弊。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成就有哪些及对些的评价等。

十月革命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向苏俄提出的新课题。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对此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斯大林又带领苏联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本课第一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讲述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以及历史作用;第二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讲述苏联通过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该模式的得与失。

本课主要采取的措施:把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和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课堂设计强调学习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建构。

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营造问题情景,让学生感知历史事件,引出探究的问题,开展探究。

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汲取信息,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辨别提取、组合归类,交流讨论,形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一、为什么要先大力发展工业。

二、“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标志、弊端。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提炼答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落实知识点斯大林指出: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的确,为了社会主义政权的继续存在,为了避免被推翻,就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经济。

从而苏联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开始了五年计划,与此同时,也加快了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我们来看看所取得的成就。

(第聂伯河水电站图、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图)《中国史》里学过,中国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时,就优先发展重工业,知道中国是向苏联学习的。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行论述,以展现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社会化大生产等重要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崩溃趋势。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倡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并阐述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远景目标。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建设道路。

以下将介绍苏联、中国、古巴三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1. 苏联的探索苏联在列宁、斯大林等领导下,通过国家集体化农业、五年计划等措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在二战胜利后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然而,苏联也面临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缺点,如重工业过度发展、农业低效等问题。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2. 中国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通过土地革命、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措施,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以农业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农业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一步调整了经济发展方向,采取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3. 古巴的探索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经历了革命和经济封锁的考验,并坚守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古巴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通过医疗、教育和国有企业的优先发展,为国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

尽管面对经济制裁和困难,古巴仍然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共25张PPT)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 (共25张PPT)

工业——全民大炼钢铁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评价: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 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 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一曰大 二曰公 简称“一大二公”
读材料
1958年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 社……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将 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 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一切财产 上交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 绝对平均主义和部分供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 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 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 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浮夸风
农 业 : 虚 报 产 量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浮夸 风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刻舟称瓜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9月25日报道亩产13043斤。
一颗白菜500斤,亩产小麦12万斤,亩产土豆120万斤
浮夸风
9000万吨
工 业 : 大 炼 钢 铁
大 跃 进 时 期 的 炼 钢 指 标
58年全国生产钢1108 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
3000万吨
1070万吨
535万吨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高指标
材料:为使钢 铁产量翻一番,全 国各地共组织9000 万人上山找矿,建 小锅炉,用土法炼 钢。到年底,产量 指标完成,但300 万吨土钢无法使用。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4.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联邦制社会主义国家,它 的成立有哪些作用?
苏联的成立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和声望,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与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
1922年年底,各族人 俄罗斯联邦 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 上,成立了苏维埃社 1940年苏联 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有15个加盟 共和国
A、“苏联的办法”指什么?
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的强迫性措施
B、这些办法在客观上产生了哪些弊端?
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使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不前,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
4、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 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苏联是哪 二 、 一年成立的 苏 ? 1922年
联 2.苏联的全称 苏联的国徽 的 成 是什么?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立
3.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的名称?在地图上什 么位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 俄罗斯、(7)白俄罗斯、(4) 发展到15个 15 乌克兰、(5)外高加索联邦(8.9.10.)
1922年苏联成立 1940年加入的有 1929年加入的有 1925年加入的有 俄罗斯联邦 爱沙尼亚 哈萨克 乌兹别克 外高加索联邦 拉脱维亚 塔吉克 乌克兰 土库曼 立陶宛 吉尔吉斯 白俄罗斯 摩尔多瓦
怎样从年代上区分 “沙俄”、“苏俄”、“苏联”?
(1547~1917) (1917~1922) (1922~1991) 苏联的国徽
战时共产主义Biblioteka 策 农业 方面工业 方面 实行余粮收集制
新经济政策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交粮食税后,余粮归自 己支配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互动教案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导学互动教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淅川县西簧乡初级中学黄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③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国现代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①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

②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③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导学互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自学导纲1.导入:回顾上一课内容提问:为了打击内外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党和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措施呢?得出“战时共产主义”,结合1920年前后俄国国情的变化,引入“新经济政策”。

2.出示导纲。

(1)出示简要提示(2)出示问题3.组织学生自学。

(1)自学教材,完成导纲中以下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①.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实施时间、制定人?②.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③.苏联成立的时间及加盟国?④.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现的呢?⑤.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发展重点、成效?⑥.为了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落后的农业国适应国家工业的发展,苏联确定了怎样的方针?⑦.苏联通过新宪法的时间及意义?(2)教师通过投影校对答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用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实用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 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 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 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 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没有油啊。” “那就煮!” “没锅。” “烤鱼!” “没柴。” 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 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 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前苏联笑话一 漫画:《片面的经济》
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 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读材料思考:1925年,苏俄基本完成经济恢复后, 在经济上仍面临着何种任务?为此苏联采取了哪 些政策? 任务: 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
斯大林就认为,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 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 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所以,他就明确 提出一个要贡税论,就是说要农民,除了 他要交的粮食,应该交的国家任务之外,在工 业品上,他要把工业品的价格定得更高一些, 然后这样让农民买东西的时候付出更多的钱, 就是说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来积累工业化的资金。
思考2:这段话反映了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 哪些具体内容? 余粮收集制,中小企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思考3:“慧眼识真假”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农民 说他拿100卢布到粮食店中购买了100斤粮食。这 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耶巴达里大叔的生活自由(1918—1937) 好不容易挨到1920年,我们的红军终于摆平了国内外的敌人。 大旱灾可饿死了不少人。听说邻村都起来反了,水兵也闹起来了。

原创1: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原创1: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逝世
2.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 奇·斯大林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 渐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开始 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 过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 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取消“新经济政策”。到20世 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 的经济体制。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 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 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 机器制造业。
——斯大林
苏联“一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水力发电站










线

T-34。
PPSH(波波沙)-41冲锋枪, 共产六百万枝 喀秋莎火箭炮在怒吼
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 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 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 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 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 大量消耗和浪费资源。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把农民的余粮全部收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方面 集到国家手中
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
工业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除重要的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
方面
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商业 方面
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由 国家集中分配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要介绍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建立起对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探究精神,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掌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2.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

2.案例教学法:以典型的人物、事件为例,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发现新的知识点,建立起对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苏联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完整)

苏联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完整)

一、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认识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一个落后的大国里着手建立新社会制度。

工农苏维埃政府通过大企业国有化、银行国有化、全民计算和监督,直接管理国家,组织竞赛,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恢复工农业生产,新生的政权得到巩固。

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胜利,帝国主义国家极端仇视,从1918年初开始,英、法、日等14国联合起来进行武装干涉。

帝国主义与国内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从四面包围,向新生的人民政权进攻。

为了战胜内外反动势力,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一系列战时的政策和措施:(1)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和余粮征集制。

为了保证战争需要和城市的口粮供应,从1918年5月起实行粮食垄断和专卖政策。

1919年1月颁布余粮征集法令,实行余粮征集制。

这些政策的实行,保证了战时的粮食需要,虽然也规定了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但农民除了留有极少口粮外部算余粮,而且征集的价格很低,所以处一种和战争条件相联系的强制性的非常政策。

(2)实行全面国有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除已国有化的大企业外,1918年6月国家颁布法令将一部分中小企业也收归国有。

1920年11月的国有化法令,几乎将全部企业实行国有化。

工业管理和计划集中于最高经济委员会各部门的总管理局,以垂直的行政方法管理企业,直接决定企业生产,调拨企业人力物力,对企业产品实行包收。

(3)禁止自由贸易,消费品实行配给制。

由于国家征收的对象扩大到几乎所有的农产品,私人贸易已被禁止。

在禁止自由贸易的同时,对生活消费品实行按阶级属性确定口粮标准和工业必需品配给制,单位之间无货币结算,经济关系实物化。

1918年底决定取消货币。

1920年.供给制的范围扩大。

(4)实行强制性的义务劳动制。

为保证战争胜利和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1918年10月,人民委员会作出决议,对非劳动者实行强制劳动。

在同年12月颁布的劳动义务实施办法中规定只有完成劳动义务,才能领取分配的口粮,实行严格的不劳动者不得食。

苏俄成立后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俄成立后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苏俄成立后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嘿,咱今天来讲讲苏俄成立后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可真是一段超级有趣又充满波折的历程呢。

苏俄刚成立的时候,那真的是一穷二白,就像一个穷小子突然要建立一个大家庭一样。

到处都是乱糟糟的,老百姓穷得叮当响,还得面对那些国内外敌人的捣乱。

列宁呢,就像一个超级有想法的大家长,琢磨着怎么把这个社会主义的家给撑起来。

就说土地这事儿吧。

我爷爷以前给我讲过,他小时候生活在苏俄的一个小村子里。

那时候的土地啊,以前都是掌握在那些地主老财手里的。

那些地主可坏了,就像贪婪的大老鼠一样,把大部分的收成都搜刮走了,农民们累得半死,却只能勉强糊口。

列宁可就看不过眼了,他大手一挥,就把土地分给了农民。

我爷爷说啊,那时候村子里就像炸开了锅一样热闹。

农民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能有土地了。

大家都跑到田地里,用手摸着土地,笑得合不拢嘴,有的还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土地啊,对于农民来说,那就是命根子。

列宁这一招,可算是把农民的心给牢牢抓住了。

不过,这只是开始呢。

列宁还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怎么让经济发展起来。

他想了个办法,叫新经济政策。

这新经济政策就像是给苏俄这个大机器上了点润滑油一样。

以前啊,都是搞那种特别严格的计划经济,啥都管得死死的。

就好比你妈妈管你吃饭,规定你每天必须吃多少多少,一点都不能变,这可难受了。

新经济政策呢,就放松了一点,允许私人做点小生意啦。

我听爷爷说,他村里就有个大叔,以前只会种地,这下开始在村子里摆了个小摊子,卖点自己做的小玩意儿,还有家里多余的农产品。

慢慢地,村子里就有了点生气,大家手里也开始有点小钱了。

这就像一阵春风,吹得苏俄的经济开始有了点起色。

列宁还特别重视教育呢。

我爷爷他们那时候啊,村子里以前根本没什么学校。

孩子们都跟着大人在地里干活,整天灰头土脸的。

列宁知道了,就下令要在各地建学校。

于是,一群工人就来到了村子里,叮叮当当的,没几个月就盖起了一座小房子,那就是学校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战争使经济遭严
重破坏 2、旧政策(战时共产
主义政策)已不能适应 新情况
实质:创造性运用马克思 主义的典范,是一次成功 的改革。
苏俄宣传画-捍卫十月革命成果
快速反馈:
1、1922年12月成 立 2、最初入盟的是俄 罗斯联邦、外高加 索联邦、乌克兰和 白俄罗斯。 3、后来扩大至15个。
苏联国旗
材料分析: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 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 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 错了。 ──列宁
请回答: 1、“我们错了”指原来实行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错了之后”我们又实行了什么政策?其
实质是什么? (新经济政策)(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自学指导:
1、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时间、内容、作 用?
2、苏联建立的时间、最初加入的共和国、后 来扩大到多少个?
3、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什么(工业和 农业方面)
4、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重点、成效? 5、“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如何
评价它?
点拨讲解: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第聂伯河上年计划完成之后,
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 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 英、法,跃居欧洲第一 位,世界第二位。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即“斯大林 模式”形成。
苏联国徽
苏联国歌 —— 《牢不可破的联盟》
请注意区别:
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快速反馈:
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的探索: 1、工业: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 斗争。1928开始,苏联开始在全国实行五 年计划经济建设。 2、农业:实现农业集体化
次改革)
邓材小料平分说析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
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 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 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 化了。” 请回答: 1、“列宁的思路”指什么?
实行新经济政策 2、“后来苏联的模式”指什么?何时 形成?
斯大林模式 1936
列出与第一课第二课有关的大事 年表
1917年3月:二月革命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