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数学故事 数学猜想系列莲花问题

合集下载

神奇的数学故事勇闯兰花关

神奇的数学故事勇闯兰花关

神奇的数学故事勇闯兰花关
故事开始的地方是一座神秘的兰花关。

这座关口由一座巨大的兰花雕塑守卫着,只有那些能够解开兰花关谜题的人才能够通过。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数学天才,名叫小明,听说了兰花关的传说。

他决定挑战自己,看看自己能否解开兰花关的谜题。

小明来到了兰花关前,只见兰花雕塑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他仔细观察了兰花雕塑的每一个细节,发现雕塑上有一些隐藏的数字。

小明忽然想到这些数字可能是一个数列,于是他开始观察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

他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并且相邻两个数字的差值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小明迅速写下了这个数列:2, 4, 6, 8, 10, ...
他发现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

小明猜测,这个数列中的下一个数字应该是12。

小明鼓起勇气,走到兰花雕塑前,大声说出了他的答案:“下一个数字是12!”
就在小明说出答案的瞬间,兰花雕塑突然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兰花关缓缓打开,向小明敞开了大门。

小明感到非常兴奋,他成功通过了兰花关!他进入了兰花关的另一侧,发现了一个藏宝箱。

他打开宝箱,里面装满了珍贵的兰花。

小明不禁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自己的勇气和数学天赋让他成功闯过了兰花关。

从此之后,小明成为了兰花关的传奇人物。

他的故事被讲述给了世界上的每个人,激励他们勇往直前,挑战自己的极限。

这个神奇的数学故事告诉我们,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要有勇气和毅力,每个人都能够战胜困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勇闯兰花关 神奇的数学故事

勇闯兰花关 神奇的数学故事

勇闯兰花关神奇的数学故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无论是购物、交通、金融,甚至是日常运动,数学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很多人对数学抱有畏惧和排斥的态度,可能是因为数学的抽象性和难以理解性使人望而却步。

然而,事实上,数学并非一门与我们无关的学科。

相反,它是一门魔力无穷的学科,能够帮助我们解开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谜题。

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学故事,让我们一起勇闯兰花关,体会数学的魅力。

第一章谁是数学之王一天,小明收到了一封信,邀请他参加数学比赛。

这是一个关键的考验,究竟谁才是数学之王?小明决定接受挑战并前往比赛现场。

比赛当天,小明来到了一座魔法森林,其中隐藏着一道被称为“兰花关”的难题。

据说,只有解开了这个难题,才能获得数学之王的称号。

第二章兰花关的谜题小明走入兰花关,看到了一排排盛开的兰花,每种兰花都有着不同的颜色和形状,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他很快发现了一个规律:每个兰花的花瓣数量都是一个数字。

小明仔细观察了几朵兰花的花瓣数量,发现了以下几个数字:5、8、13、21、34、55。

他感到困惑,不知道下一个数字是多少。

第三章斐波那契数列的秘密小明觉得这个数字序列很熟悉,仿佛在哪里见过。

他回忆起数学课上学到的一种特殊的数列,叫做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的定义很简单:第一个和第二个数都是1,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之和。

于是,这个数列是:1、1、2、3、5、8、13、21、34、55,依次递推下去。

小明惊喜地发现,他眼前的这个数字序列正是斐波那契数列的一部分。

通过这个发现,他推测下一个数字可能是89。

第四章神奇的黄金比例小明虽然找到了下一个数字,但他迫切想要知道为什么兰花的花瓣数量会出现斐波那契数列。

他承认这是一个巧合,但也觉得事情可能不止于此。

小明记起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提到了关于黄金比例的故事。

据说,在艺术和建筑中,黄金比例是最美的比例,被广泛运用在各种设计中。

黄金比例是指一条线段被划分为两部分,使得整条线段与较长部分的比值等于较长部分与较短部分的比值。

细数荷辩编写一个数学小故事

细数荷辩编写一个数学小故事

细数荷辯编写一个数学小故事多年前,有人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计算出地球的周长。

这个人就是古希腊的埃拉托色尼。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数学家的小故事,另外,还有几个数学家的故事,相信大家会喜欢看呢!细心的埃拉托色尼发现:离亚历山大城约公里的塞恩城(今埃及阿斯旺附近),夏日正午的阳光可以一直照到井底,因而这时候所有地面上的直立物都应该没有影子。

但是,亚历山大城地面上的直立物却有一段很短的影子。

他认为:直立物的影子是由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直立物形成的夹角所造成。

从地球是圆球和阳光直线传播这两个前提出发,从假想的地心向塞恩城和亚历山大城引两条直线,其中的夹角应等于亚历山大城的阳光与四肢物构成的夹角。

按照相近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未知两地之间的距离,便能够测到地球的圆周短。

埃拉托色尼测到夹角约为7度,就是地球圆周角(度)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测算地球的周长大约为4万公里,这与实际地球周长(公里)相差无几。

他还求出太阳与地球间距离为1.47亿公里,和实际距离1.49亿公里也不可思议地相似。

这充分反映了埃拉托色尼的学说和智慧。

埃拉托色尼是首先使用“地理学”名称的人,从此代替传统的“地方志”,写成了三卷专著。

书中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

埃拉托色尼还用经纬网绘制地图,最早把物理学的原理与数学方法相结合,创立了数理地理学。

数学家欧勒(—)就是瑞士人,他从小爱好数学,26 岁就当上了数学教授。

他研究出来一种排序行星轨道的方法,于是便利用这方法回去排序一颗行星的轨道。

谁也没想到,悲剧从此已经开始。

起初他以为很快就会算出来的,伏在桌子上整整计算了一天,却没有结果。

他怀疑是否自己的方法出了毛病,但检查的结果使他相信没错。

于是他继续计算,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又一天过去了,他隐隐约的地看到了自己要我的东西,但一下又抓不到手中。

数学家的手已经酸痛了,双眼刺痛流泪。

然而,他渴望的东西就在前头,他无法放下笔,脑海里尽是些各种各样的数学符号。

直到第三天,这些符号才汇聚成一个美妙的数字!这最后的数据,在数学家的眼前好象金字通常放射治疗着无数的光芒。

小学生《一个迷人的猜想》数学故事

小学生《一个迷人的猜想》数学故事

小学生《一个迷人的猜想》数学故事
小学生《一个迷人的猜想》数学故事
一个迷人的猜想数学故事
数学家陈景润钻研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小朋友们或许都已经听说过了,但是你们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哥德巴赫是一位生活在两百年前的德国外交官,他非常喜欢研究数学,并和当时著名的大数学家欧拉是好朋友。

他俩常常在通信的时候探讨数学问题。

有一次,哥德巴赫在信中对欧拉说:我想发表一个猜想,就是每个大奇数都可以写成三个奇质数的和。

比如77,可以把它写成三个质数之和:77=53+17+7。

在任取一个奇数,比如461,又可以写为461=449+7+5,这样,我发现,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是三个质数之和。

但这怎样证明呢,需要的是一般的证明,而不是个别的检验。

不久,欧拉就回信了,信上说:虽然现在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我感觉它一定是正确的!而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互质数之和。

但是,这个命题欧拉同样也没有能够给予证明。

现在,通常把这两个命题统称为哥德巴赫猜想。

小学生《一个迷人的猜想》数学故事:这个猜想看似简单,实际上要想证明却十分困难,曾经有人说,他的困难程度可。

对荷塘之谜有感

对荷塘之谜有感

有感于“荷塘之谜”一个偶然的闲暇时间里,读了一则数学推理问题:如果池塘里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积扩大两倍,30天后就会占满池塘。

那么第28天的时候,荷塘里会有多少面积的荷花?这个问题的提出,就表象而言,纯属于数学领域的一个推理问题。

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又渗透出一种令人深思的哲理——要想人生成功,在走向既定目标之时,且不可半途而废,导致为山九仞,而功亏一篑。

仅仅是一朵小小的荷花,却要经过自身的顽强、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地努力——每一天必须以前一天面积的二倍之努力,而达到最终占满整个池塘的目标。

这期间的过程我们不能不看到其努力的艰辛。

然而,人们却往往忽视了荷花的努力过程是一个几何级数的过程。

这就充分表明了,池塘里的荷花只要做到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地奔向目标,它定会达到目的,且一定能够达到目的。

现实中,有许多人的目标确定后,也会宵衣旰食、夜以继日、鸡鸣尚未就枕地去努力。

可他们一经发现自己的努力结果似乎和既定的目标有着一定的空间距离时,便油然而然地产生了一丝动摇的信念。

一旦这种动摇的信念上升为统治地位,这种人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发出自问:我能行吗?我的目标能实现吗?假如真的.能实现,还需要多长时间……一连串的发问,无疑是自信心不足的暴露、是动摇的萌动、是不进思退的心态在滋生。

以偏概全地讲,这些人可能不懂“荷塘之谜”的演绎推理。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假如荷花30天开满池塘的话,第29天应该是池塘的二分之一,所以第28天是不是整个池塘的四分之一……看似一个简单的数学推理问题,其背后却蕴涵着一个深奥的道理。

就每一朵荷花的变化速度而言,在第29天到了之前,它们必须将尽心尽力、忠于职守地去各司其职,但却只是完成了既定目标的四分之一。

还须两天的时间,即可完成整体“1”这一全目标。

所以说,那些已经接近目标,但却又放弃目标的人他们都应该学一点“荷塘之谜”的数学知识。

在面临困境时,要提高勇气、看到光明,信心十足地坚持到最后。

正如丘吉尔的一次精彩演讲所说:“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是的,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放弃。

跟荷花有关的数学知识

跟荷花有关的数学知识

跟荷花有关的数学知识
荷花与数学知识存在一定的联系,以下是一些与荷花相关的数学概念和现象:
1. 花瓣数与斐波那契数列:荷花的花瓣数遵循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著名的数列,它的前两项是1和1,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的和。

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的花瓣数都遵循斐波那契数列,如向日葵、菠萝等。

荷花的花瓣数通常为1、2、3、5、8、13、21、34、55等,这些数字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的项。

2. 花瓣的分布与黄金分割:荷花的花瓣在空间中的分布遵循黄金分割比例,这是一种具有特殊美学特征的数学比例。

黄金分割比例约为1.6180339887,它是一个无理数,广泛应用于艺术、建筑和设计等领域。

荷花的花瓣分布正好体现了这种黄金分割比例,使得荷花具有独特的美感。

3. 叶子的排列与数学模型:荷花的叶子在空间中的排列方式遵循一种数学模型,称为“植物叶片排列模型”。

这种模型可以解释植物叶片在空间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叶片之间的重叠和空隙。

通过研究荷花的叶子排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4. 荷花生长与数学建模:荷花的生长过程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来描述。

数学建模是一种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方法,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求解来预测和解释实际问题。

通过对荷花生长过程的建模,我们可以预测荷花的生长趋势、花期、产量等,为荷花的栽培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于白莲的数学问题

关于白莲的数学问题

关于白莲的数学问题关于白莲的数学问题1. 白莲有多少朵花?假设白莲的花瓣数目等于斐波那契数列中的第 n 项数值。

给定 n 的值,求出白莲的花瓣数目。

2. 白莲花的香味持续多久?已知白莲的花香持续时间与其花瓣数目 n 成正比。

如果 n = 10 时香味持续 4 小时,那么 n = 20 时香味会持续多久?3. 白莲每天自动扩张,经过多少天将填满整个池塘?已知白莲每天增长 50% 的面积,而池塘的初始面积为 A。

求白莲自动扩张经过多少天将填满整个池塘。

4. 白莲的生长速度观察白莲从出土到开花所需要的时间,可以发现一个规律:第 n 朵白莲开花所需天数等于前 n-1 朵白莲开花所需天数的总和。

给定 n 的值,求出第 n 朵白莲开花所需的天数。

已知白莲花瓣上的斑点数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μ,标准差为σ。

如果我们随机采摘一朵白莲,求其花瓣上的斑点数量大于 m 的概率。

6. 白莲花束的最优选择假设市场上有不同品种的白莲花束可供选择,每束花束有不同的花朵个数n1, n2, n3…nk,以及售价p1, p2, p3…pk。

如何选择最优的白莲花束,使得花朵个数与售价之间的比值最大化?7. 白莲与其他花卉的关系已知白莲和其他花卉的交叉杂交可以获得新的花卉品种,每次杂交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如果已知一系列交叉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何判断出是否存在某种花卉与白莲亲缘关系较远?这些问题只是对白莲的数学问题进行的初步探索。

通过数学方法可以更深入地研究和理解白莲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也可以从数学的角度解决与白莲相关的实际问题。

希望这些问题能够激发你对数学的兴趣,并且帮助你更好地了解白莲。

8. 白莲的几何形状已知白莲的花瓣是呈现近似圆形的形状。

如果已知白莲花瓣的直径为 d,则求出白莲的花瓣面积。

已知白莲花的花瓣可以有多种颜色,以及每种颜色的占比。

如果已知白莲花有 n 种颜色,以及每种颜色的占比p1, p2, p3…pn,则求出白莲花的平均颜色。

故事学数学:花卉的数学趣话

故事学数学:花卉的数学趣话

花卉的数学趣话有这样一道趣味数学题:苗圃有块边长9尺9寸的正方形土地,在上面种树苗,相邻两株树苗距离1尺,最多能种多少株树苗?甲设计方案:种10行,每行10株,共100株.乙设计方案:沿对角线种,每边8株,共113株.丙设计方案:按正三角形种,每行10株,行距0.866尺(边长1尺的正三角形底边的高),共12行,结果种了120株.这种以植物为内容的趣味数学题非常多.但是,自然界中植物本身的趣味数学更奥妙!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相信“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和数学中有丰富的美感和趣话.而植物中就有许多这样的美感和趣话.在我国,梅花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民间传说梅花五瓣代表五福.但是,梅花有五枚花瓣并非独特.事实上,花最常见的就是五枚花瓣,如与梅同属蔷薇科的其他物种,像桃、李、杏、梨、樱花、苹果等都开五瓣花.常见的花瓣数还有:3枚的鸢尾花、百合花(看上去6枚,实际上是两套3枚);8枚的飞燕草;13枚的瓜叶菊;向日葵花瓣是21或34枚;雏菊花瓣是34、55或89枚.而花瓣是其他数的花则很少.这些花瓣数目是不是随机分布的呢?3、5、8、13、21、34、55、89……这些数有什么特殊之处吗?有的,它们是斐波纳契数.向日葵的花盘中,其种子排列组成了两组相嵌在一起的螺旋线,一组是顺时针方向,一组是逆时针方向.再数数这些螺旋线的数目,虽然不同品种的向日葵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两组螺旋线的数目一般是34和55,55和89,89和144,其中前一个数是顺时针线数,后一个数是逆时针线数,而每组数都是相邻的斐波纳契数.再看菠萝、松果上的鳞片排列,虽然不像向日葵花盘那么复杂,也存在类似的两组螺旋线,其数目通常是8和13.有些植物中,这种螺旋线不那么明显,需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如花菜.花菜上的小花排列也形成两组螺旋线,再数数螺旋线的数目,也是相邻的两个斐波纳契数,如顺时针5条,逆时针8条.再掰下一朵小花仔细观察,它实际上是由更小的小花组成的,而且也排列成两组螺旋线,其数目也是相邻的两个斐波纳契数.植物中的斐波纳契数列非常多.不仅花,还有叶、枝条、果实、种子等形态特征,都可发现斐波纳契数,一些植物的生长也和斐波纳契数有关.数学家泽林斯基在一次国际数学会议上提出树木生长问题:一棵树苗一年后长出一个新枝,每个老枝和新枝每年也都长出一个新枝,那么树的分枝数就是斐波纳契数列.其实,许多科学都是受现实生活的启发.植物中的趣味数学就是科学的钥匙.。

小学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猜想系列莲花问题

小学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猜想系列莲花问题

小学数学数学故事数学猜想系列莲花问题
莲花问题是指:「一个高出水面1/4腕尺(一种古时长度单位)的莲(荷)花在距原地2腕尺处正好浸入水中,求莲花的高度和水的深度。

」本题亦称荷花问题(problem of lotus flower)。

原记载于印度古代约公元600年的数学家婆什迦罗第一部著作《阿耶波多历书注释》中。

到12世纪,印度另一位著名数学家婆什迦罗第二次在他的名著《丽罗娃提》中重新阐述了这一问题,只将高出水面的1/4尺改为1/2尺,并用歌谣的形式记载下来,使莲花问题成为几何定理应用的典型问题之一。

14世纪印度另一位数学家纳拉亚讷也在著作中记述过类似的问题。

其实在纪元前后成书的《九章算术》,是历史上最早记载这类问题的古算书。

其中第九章题六叙述如下:「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

引葭赴岸,适与岸齐。

问水深、葭长各几何?」故数学史家为这是中印古文化交流的结果。

中国后来的古算书也有很多类似的题目,如《张邱建算经》(5-6世纪)卷上十三题,《四元玉鉴》(1303)卷中之六,《算法统宗》(1593)卷八等。

其中《四元玉鉴》还是用歌谣体给出的题述。

《九章算术》及后世算书都给出了该题的解法,但中算的「葭生池中」题是勾股定理的应用题,而印度的莲花问题则是圆内相交弦性质的应用题。

此外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在《算术之尺》(1427)中给出类似的「矛立水中」题目。

16世纪英国算书中也有「芦苇立于池中」的类似题目。

第一讲 小学奥数智巧问题

第一讲   小学奥数智巧问题

第一讲智巧问题例1池塘里睡莲的面积每天长大一倍,经过20天就可以长满整个池塘,问需经过多少天这些睡莲能长满整个池塘?课堂练习1、一种荷叶每天长大一倍,第12天把池塘盖满,求盖满池塘的一半是多少天?2、池塘里荷花的面积每天长大一倍,经过10天就可以长满整个池塘,问需经过多少天荷花经长满四分之一池塘?例2有一个猎人带了一条狼狗,一只兔子和一筐青菜,要乘船到河对面去,河里有一只小船,因为船小,猎人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但是他不在时,狼会咬兔子,兔子会吃青菜,请你想一想猎人应该怎样安排过河?1、小明带了一匹狼、一只羊和一蓝表菜要乘船到河对岸去,按规定,他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但没人的时候狼会吃羊,羊会吃青菜,请你给不明设计一个过河的方案。

2、甲、乙、丙三个旅客要渡过一条河,但河上没有桥,这三个人又都不会游泳。

这时三人发现河上有两个孩划着一条小船,船太小,最多只能坐一个旅客,一个旅客和一个小孩同时过河都不行。

请你给三位旅客设计一个过河方案。

例3 一只蜗牛从12米的井底沿井壁向上爬,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这只蜗牛几天能爬到井口?1、一只蜗牛从墙角沿墙壁向10米高的墙头爬去,白天向上爬4米,到夜里向下滑3米,问这只蜗牛什么时候能爬到墙头?2、一只蚯蚓从深9米的井底向井口爬去,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1米,求这只蚯蚓几天能爬到进口?例4王欣和李媛都想买《葫芦娃故事》,两人一起来到书店才发现,王欣缺1分钱,李媛缺2角4分钱,用他们两人的钱合买一本,钱还是不够,这本书多少钱?1、小刚和小亮去买糖葫芦,小刚的钱够买一枝缺1分钱,小亮的钱买一枝缺1元钱,将两人的钱合在一起买一枝还是不够,一枝糖葫芦多少钱?例5 顾客向售货员买15元的物品,付了一张面值50元的钞票,售货员没有零钱找,便向邻柜台兑换零钱。

当交易完毕顾客走后,邻柜发现这张50元是假币,该售货员于是又还给邻柜50元钱,那么该售货员受到了多少元的损失?1、一位出租车司机做了一笔80元的生意,乘客付了一张100元的钞票,接过找回的20元钱走了,这时司机发现乘客付给他的100元是假钞,你知道司机损失了多少钱吗?第二讲和差问题(一)例1 参加体验夏令营的学生有96人,男生比女生多8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1、两筐苹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2、学校有排球和蓝球共62个,排球比蓝球多12个,排球、蓝球各多少个?例2甲、乙两个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个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1、小明和小慧的身高总和是264厘米,又知小明比小慧矮8厘米,两人身高分别是多少厘米?2、小有和小红今年的年龄和是28岁,小明比小红小2岁,小红今年多少岁?例3甲、乙两人共有150元钱,如果甲增加13元,而乙减少27元,那么两人的钱数就相等,问甲、乙两人各有多少钱?1、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共有工人735人,如果第一车间调出27人,第二车间调入36人,那么两个车间的人数就相等,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2、两笼子兔子共有16只,若甲笼再放入4只,乙笼取出2只,这时两笼兔子只数就相同,求甲、乙两笼原来各有兔子多少只?例4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236人,从甲工程队调14人到乙工程队,则两队的人数正好相等,求甲、乙工程队原有人数各是多少人?1、三(1)班和三(2)班共学124人,如果从三(2)班调2人到三(1)班,两班学生同样多,两个班原有学生各多少人?例5电脑培训班有54人,四月份有一部分人学会打字,五月份又有8人学会打字,这样会用电脑打字的人数比不会使用电脑的多30人,四月份学会打字的有多少人?1、两筐苹果共重130千克,先从甲筐取出30千克放入乙筐,又从甲筐取走20千克,这时乙筐比甲筐多50千克,问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苹果?第三讲和差问题(二)例1 某工厂今年和去年的平均产值为100万元,今年进行改革,产值比去年多30万元,今年和去年的产值各是多少万元?1、小敏和她爸爸的平均年龄是29岁,爸爸比她大26岁,小敏和她爸爸的年龄各是多少岁?2、张书扬数学、自然两门课平均成绩是95分,数学比自然多4分,数学、自然各是多少分?例2雁塔小学为了开展体育活动,本学期又买了4个足球和2个排球,用去266元,每个足球比每个排球贵8元,每个足球和每个排球各多少元?1、王林买2枝钢笔和4枝铅笔共付22元,已知一枝钢笔比一枝铅笔贵8元,求钢笔、铅笔每枝各多少元?2、体育组买了5个排球和2外足球,共用了277元,一个排球比一个足球便宜9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例3 甲、乙两筐共有梨105千克,人甲筐取出4千克放入乙筐,这时甲筐的梨比乙筐多1千克。

勇闯兰花关 神奇的数学故事

勇闯兰花关 神奇的数学故事

勇闯兰花关神奇的数学故事摘要:1.神奇的数学故事背景介绍2.兰花关的数学奥秘3.数学在兰花培育中的应用4.勇闯兰花关的启示5.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正文: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数学无处不在,它如同兰花般美丽而神秘。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勇闯兰花关,探索数学与兰花的奇妙故事。

兰花关,一个充满数学奥秘的地方。

自古以来,兰花就被誉为“王者之香”,其优雅的姿态和纯净的香气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兰花背后的数学秘密却鲜为人知。

事实上,兰花生长过程中的数学规律,正是大自然赋予它的神奇魅力。

兰花关的数学奥秘,首先体现在它的花瓣数量上。

通过对兰花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兰花的花瓣数量都是3的倍数。

比如,蝴蝶兰的花瓣数量通常是3、6、9、12……,而蕙兰的花瓣数量则是3、6、9、12、15……。

这种规律并非偶然,而是数学在兰花生长过程中的体现。

生物学家研究发现,花瓣数量的数学规律可以帮助兰花更好地吸引传粉者,从而提高繁殖成功率。

此外,数学还在兰花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兰花培育者通过数学计算,可以精确地掌握兰花的生长周期、花期和繁殖时间。

通过遗传学原理,他们还可以预测兰花的品种和特征。

这一切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勇闯兰花关,不仅是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更是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旅程。

在这个旅程中,我们发现了数学在兰花生长、培育和繁殖过程中的神奇力量。

这使我们意识到,数学并非遥不可及,它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让我们勇敢地闯过兰花关,将数学的智慧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为我们的世界增添更多美好和奇妙。

勾股定理荷花模型问题

勾股定理荷花模型问题

勾股定理荷花模型问题
勾股定理荷花模型是一种在数学中有关勾股定理的图形分析模型,它使用勾股
定理的几何概念来提供有趣的视觉效果。

它的基础是勾股定理,即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之和。

这个模型可以用来表示勾股定理,通过绘制一条直线和两个矩形,其中一个矩
形对角线上的长度等于直线,另一个矩形对角线上的长度等于直线加上第一个矩形对角线上的长度。

当第一个矩形(荷花)从中心转动时,将会形成一系列的几何形状组成的模型,这就是勾股定理荷花模型。

因此,勾股定理荷花模型可以用来描绘一个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动态视图。

勾股定理荷花模型可以用于探究学生在数学中研究勾股定理的解决方案,也可
以用来展示如何用有趣的图形呈现勾股定理,并以多种方式表现,让学生们通过荷花模型的动态展示更多的洞察力,更便于理解勾股定理。

此外,勾股定理荷花模型还可以用来强调数学在科学其他领域的应用价值,以
及显示如何在数学的背景下使用各种图形工具和数学软件合理构建数学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勾股定理荷花模型是一种有趣的数学分析模型,可以增强学生对勾
股定理有关概念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提升数学科学其他领域的应用价值。

由数学问题想到的_700字

由数学问题想到的_700字

由数学问题想到的_700字
看到了一个很有趣味的数学问题,大意是池塘中有一片荷花,每天繁殖一倍,24天长满了池塘,问何时长满半个池塘。

而它的答案却引来我的一段思考。

翻看答案,荷满半池的时间便是第23天,换句话说,仅是1天的时间,荷花便生长了之前需要23天的面积。

这不得不说是厚积而薄发。

另一个字眼鲜活地跳动在脑海里,它叫做人生。

这道题中一开始荷塘生长的速度十分缓慢,每天繁衍面积少之又少,然而越往后其面积增长就越快。

有句话叫“万事开头难”。

人生中经历的事情千千万万,例如工作,又如学习。

在初期我们很有可能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此时,就必须要沉着冷静,让自己坚持下去,充满信心和毅力地加倍努力,这样才会扭转颓势。

若是荷花在一开始放弃了生长,就不会有满塘的芬芳花香。

面对挫折和失败,我们不能一蹶不振,反而要化失败为动力。

爱迪生发明电灯时接受了上万次失败,终于给世界带来光明;好莱坞影星递交过上千份个人简历,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追到了自己的演艺梦想。

这些事例都鲜明地告诉我们:成功就是坦然面对失败,汲取经验,继续抬起头追求阳光。

而答案让我想到还有“厚积薄发”,只有长期默默无闻,积累深厚的阅历和能力,才能一鸣惊人。

没有满腹书香,怎能滔滔不绝?没有十年寒窗苦,哪有一朝成名时?没有十年磨一剑,又何来剑锋所指,所向披靡?我们要学会谦虚,不能为一时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一次次成功仅仅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垫脚石,让我们充满自信地前进,而不是因此而蒙蔽了双眼,变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古语道:“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真。

荷花定律的故事

荷花定律的故事

荷花定律的故事
荷花定律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叫做佛里曼的科学家的故事。

佛里曼在研究荷花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荷花的叶子数量总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这个比例被称为“黄金分割”。

佛里曼对这个规律非常着迷,他开始研究其他自然界中是否也存在这个规律。

他发现,天鹅的羽毛、贝壳的螺旋形状、树枝的分支等,都符合这个黄金分割规律。

但是,佛里曼并没有停止他的研究。

他开始思考这个规律的本质和意义。

他认为,这个规律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美的表现,而且可能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他开始研究数学和物理学,试图找到这个规律的本质。

最终,佛里曼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他发现,黄金分割规律是一种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质数比例。

这个比例具有微小的变化,但是在宏观层次上非常稳定。

这个规律在数学、物理学、艺术和设计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佛里曼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让他成为了科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他的荷花定律,也成为了自然界中一个美丽而神秘的谜题。

- 1 -。

神奇的数学故事勇闯兰花关。读书笔记

神奇的数学故事勇闯兰花关。读书笔记

神奇的数学故事勇闯兰花关。

读书笔记【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神奇的数学故事2.数学故事的内容:勇闯兰花关3.读书笔记:对故事的理解和思考4.结论:总结和评价故事及读书笔记正文(篇1)【引言】神奇的数学故事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数学书籍,它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向读者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其中,勇闯兰花关这个故事,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

【数学故事的内容:勇闯兰花关】勇闯兰花关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勇士为了解救被囚禁的公主,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勇闯兰花关。

这个故事中,勇士的每一个行动,都与数学问题紧密相连,他必须运用数学知识,才能成功解开每一个难题,前进一步。

这个故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它告诉我们,数学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一种理解世界的方法。

【读书笔记】读完勇闯兰花关这个故事,我深受启发。

故事中,勇士的每一个行动,都体现了数学的智慧。

他通过数学计算,找到了前进的道路,他通过数学思维,理解了世界的规律。

这让我认识到,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此外,故事中,勇士的坚持和勇气,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面对困难,不屈不挠,他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这让我明白,只有坚持和勇气,才能战胜困难,只有坚持和勇气,才能勇闯人生的兰花关。

【结论】总的来说,神奇的数学故事勇闯兰花关,是一本很好的数学书籍。

它以生动的故事形式,向读者展示了数学的魅力,它以实际的问题,向读者展示了数学的实用性。

同时,它的读书笔记,也让我对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目录(篇2)1.神奇的数学故事:引人入胜的数学探险2.勇闯兰花关:挑战数学难题的决心与勇气3.读书笔记:从故事中学到的数学知识与思考正文(篇2)神奇的数学故事总能引人入胜,让我们在数学的探险中感受到乐趣。

而在众多的数学故事中,《勇闯兰花关》这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挑战数学难题的决心与勇气的故事。

“荷花问题”及其解答的商榷

“荷花问题”及其解答的商榷

“荷花问题”及其解答的商榷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印度数学家什迦逻曾提出过“荷花问题”,如图1所示,其诗为:平平湖水清可鉴,面上半尺生红莲;
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强风吹一边,
渔人观看忙向前,花离原位二尺远;
能算诸君请解题,湖水如何知深浅?
请数学知识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对其解答略有商
榷!
网络上给出的解答大都是这样的:
在图2中,设CD为水面,A点为无风
时荷花所在的位置,C点为风吹时荷花所在的位置,即AB=CB,令湖水深为x尺,则红莲总长为(x+0.5)
尺。

在Rt△BDC中,
BD2+CD2=BC2,
即x 2+22=(x+0.5)2,
求得x=3.75(尺)
即湖水深3.75尺。

其解题过程中都是把CD长度当做2,笔者觉得有点不妥!
我们来理解一下其诗意为:“面上半尺生红莲”意思是说红莲在水面上0.5尺,即图3中的AD;
“忽被强风吹一边”意思是说红
莲已吹在水面上,即图3中的C点;
“花离原位二尺远”意思是说红
莲已离开原位置2尺远,即图3中的
AC。

在图3中,设CD为水面,A点为
无风时荷花所在的位置,C点为风吹时
荷花所在的位置,即AB=CB,令湖水深为x尺,则红莲总长为(x +0.5)尺。

在Rt△AD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D2+CD2=AC2,
即0.52+CD2=22,
所以CD2=22-0.52。

又在Rt△BDC中,
BD2+CD2=BC2,即x 2+CD2=(x+0.5)2,
所以x 2+(22-0.52)=(x+0.5)2,求得x=3.5(尺)
即湖水深3.5尺。

荷花塘之谜

荷花塘之谜

“荷花塘之谜”
有一个法国谜语,也是一道的数学推理题,叫“荷花塘之谜”是这样说的:如果池塘中有一朵荷花,每天的面积扩大两倍,30天后就会占满整个荷塘,那么第28天的时候荷塘里会有多少面积的荷花?我们可以算出来:从四分之一面积扩大到整个面积需要两天,也即第28天,荷塘里会有四分之一面积的荷花。

题目很简单,但它背后蕴含的道理却不简单。

对每一朵荷花而言,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一样的,在第29天到来之前,它们费心尽力,也只完成目标的四分之一;而最后的两天却如有神助,拓展了绝大多数。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个道理。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质变的飞跃的。

而这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是艰苦的缓慢的,是一定要学会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要远离浅尝辄止,千万别奢望一步登天!越是接近顶峰,就越是困难重重;越是到了高三,学习就越不容易。

拿破仑有句名言:“当最困难的时候,就是离成功不远了。

”第29天,也许是最困难的时候,但也正是离成功最近的时候,只有努力坚持,只有对目标锲而不舍地追求,才能迎来荷花满塘。

我们在紧张的备考中,要胸怀自己的目标,凭每日细小的进步和成功去创造高考的辉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牛步虽迟,可达千里!行百里路半九十,让我们谨记:不要输在第29天。

风动红莲数学题

风动红莲数学题

风动红莲数学题
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3尺.突然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尺,请问水深多少?
分析:仔细分析该题,可画出草图,关键是水深、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及红莲的高度构成一直角三角形,解此直角三角形即可。

解答:解:本题关键是能将红莲移动后的图画出,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即AC为红莲的长。

设莲花根部为A,莲花与水面交点为B,移动方向为C。

直角三角形ABC中,AB等于h,AC等于h加3,BC等于6,
由勾股定理得:AC的平方等于AB的平方加BC的平方,即(h加3)的平方等于h的平方加6的平方,
所以h的平方加6h加9等于h的平方加36,
6h等于27。

解得:h等于4.5。

答:水深4.5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猜想系列----莲花问题
莲花问题是指:「一个高出水面1/4腕尺(一种古时长度单位)的莲(荷)花在距原地2腕尺处正好浸入水中,求莲花的高度和水的深度。

」本题亦称荷花问题(problem of lotus flower)。

原记载于印度古代约公元600年的数学家婆什迦罗第一部著作《阿耶波多历书注释》中。

到12世纪,印度另一位著名数学家婆什迦罗第二次在他的名著《丽罗娃提》中重新阐述了这一问题,只将高出水面的1/4尺改为1/2尺,并用歌谣的形式记载下来,使莲花问题成为几何定理应用的典型问题之一。

14世纪印度另一位数学家纳拉亚讷也在著作中记述过类似的问题。

其实在纪元前后成书的《九章算术》,是历史上最早记载这类问题的古算书。

其中第九章题六叙述如下:「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

引葭赴岸,适与岸齐。

问水深、葭长各几何?」故数学史家为这是中印古文化交流的结果。

中国后来的古算书也有很多类似的题目,如《张邱建算经》(5-6世纪)卷上十三题,《四元玉鉴》(1303)卷中之六,《算法统宗》(1593)卷八等。

其中《四元玉鉴》还是用歌谣体给出的题述。

《九章算术》及后世算书都给出了该题的解法,但中算的「葭生池中」题是勾股定理的应用题,而印度的莲花问题则是圆内相交弦性质的应用题。

此外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在《算术之尺》(1427)中给出类似的「矛立水中」题目。

16世纪英国算书中也有「芦苇立于池中」的类似题目。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