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NEW)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NEW)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2 总供给一总需求模型(aggregate supply-aggregate demand model)
答: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 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在图1-4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 ),纵轴代表价格水平( ), 代 表原来的总需求曲线, 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 代表长期总供给曲 线。最初,经济在 点时实现了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均衡的价 格水平为 。这时 点又在长期总供给曲线 上,所以, 代表充分就 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在短期内,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 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从 向右上方平行地移动到了
(1)经济增长模型
主要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各国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经济起飞的 原因;分析投入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如何导致生活水平的提高。
(2)经济波动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解释物价水平与产出的决定与波动。
总供给水平: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经济能够生产的产出量。
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一条垂直的直线。
4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答: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 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 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 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 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内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 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 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 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 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 指标的波动。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章节题库】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章节题库】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第16章货币需求一、判断题1.货币需求交易理论注重货币收益,货币需求资产组合理论注重货币成本。

()【答案】F【解析】货币需求交易理论是分析去银行提款的成本,研究的是货币成本;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分析的是各种非货币资产提供的风险和收益,研究的是收益问题。

2.根据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货币需求与财富数量和通货膨胀按同一方向、与其他资产的收益按相反方向变动。

()【答案】F【解析】货币需求与通货膨胀、其他资产的收益呈反方向变动,与财富数量呈同一方向变动。

3.M2的范围大于M1,流动性也强于M1。

()【答案】F【解析】M1包括通货、活期存款、旅行支票等,而M2除储蓄账户之外,还包括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其范围大于M1,但流动性弱于M1。

4.鲍莫尔-托宾模型强调货币的交换媒介功能,将持有货币类比于企业持有存货。

()【答案】T【解析】鲍莫尔-托宾从企业持有存货的角度来考虑持有货币的问题。

他们通过比较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收益,找出最优货币持有量,从而在微观基础上说明了货币需求。

5.根据鲍莫尔-托宾模型,平均货币持有量或货币需求为(Y/2)1/2。

()【答案】F【解析】根据鲍莫尔-托宾模型,去银行最优次数为:n*=[iY/(2tc)]1/2,平均货币持有量为:Y/(2n*)=[Ytc/(2i)]1/2。

二、单项选择题1.货币总量M1包括()。

A.现金B.旅行支票C.活期存款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M1是狭义货币,包括那些能够直接、立即并且无限制地进行支付的货币,一般指通货和支票存款总额。

2.基础货币是指()。

A.公众持有的通货加银行准备金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银行存款C.M1D.全部银行存款【答案】A【解析】基础货币B是公众以通货形式持有的货币C和银行以准备金形式持有的货币R 的总量。

M1是通货和活期储蓄存款之和。

3.下面()不影响货币需求。

A.一般物价水平B.银行利率水平C.公众支付习惯D.物价和劳务的相对价格【答案】D【解析】A项,根据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将会减少货币需求;B项,根据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当银行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增加;C项,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动机理论,公众支付习惯会影响货币的交易性需求。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货币、利息与收入)【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货币、利息与收入)【圣才出品】

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一、名词解释1.货币中性(华中师范大学2018研;中南财大2017研;复旦大学2016研;厦门大学2015、2008研;武汉大学2009研;深圳大学2007研;中央财大2007研;北航2007研)答:货币中性是指是指名义货币数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产品市场原有均衡状态和国民收入的结构,仅引起产品市场各种商品的绝对价格水平的同比变动。

当货币是中性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致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市场在新的供求均衡点上达到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改变只引起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不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不影响实际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此时,货币只是一种面纱,货币经济类似于物物交易经济。

这一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规则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调节作用;并认为只有对未被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才可以提高实际经济水平。

2.货币非中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研)答:货币非中性是与货币中性论相对立的一种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理论,判断标准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否会对实际产出、实际利率等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货币工资和价格具有黏性,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会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对经济产生实质影响,这种情况下,货币就是非中性的。

与之相对应,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或下降,不影响实际产出和就业,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

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可以以此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萧条。

因为价格和工资具有黏性,经济就可能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但这种均衡低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水平。

因此,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那么总需求的扩大就会使产出增加,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例如,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使物价总水平上升时,由于工资具有黏性,可以相对降低工人的实际工资,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企业利润也相应增加,企业就会扩大产量以谋取更大的利润,这就会雇佣更多的工人,促使产出增加和就业率上升。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圣才出品】

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一、判断题1.IS曲线代表的是产品市场的均衡,而LM曲线代表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答案】F【解析】IS曲线是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LM曲线是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

2.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LM曲线向右移动。

()【答案】T【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使i下降,从而使投资需求增加,使得收入增加,于是LM曲线向右移动。

3.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答案】F【解析】LM曲线是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右移,会增加收入,同时提高利率。

4.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F【解析】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物价的下降将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LM 曲线向右上方平移。

5.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答案】T【解析】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在手边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大可能继续下降,也就是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太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这时流动性偏好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

6.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 曲线变得更陡峭。

()【答案】F【解析】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 越大,LM 曲线的斜率/k h越小,LM 曲线越平缓。

7.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答案】F【解析】实际货币供给/m M P ,这里M 是名义货币供给,M 增加时m 是增加的。

但是,当价格水平P 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m 减少。

8.在IS -LM 模型中,IS 方程中的利率与LM 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

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剩余产品不多,大部分都进入消费,储蓄可以
被忽略。凯恩斯主义者考虑储蓄,从而才引出经济
中有效需求常常不足,萨伊定律是不能成立的,从
而提出另一个崭新的理论。 古典情况意味着名义GDP,即 P Y ,只取决于
货币量。这就是古典的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它认为名义收入水平只决定于 货币数量。即不管利率如何,人们持有的货币数量 比例于总交易量 P Y 。
然后是增加总需求。
2.传导机制
传导机制(transmission mechanism),即货
币政策的改变对总需求的影响过程,分为以下两个 步骤:
(1)实际余额增加,产生资产组合的失衡
(portfolio disequilibrium)。这就是,在现行
利率与收入水平上,人们持有的货币是超出其需要 的。这使资产组合持有人设法通过购买其他资产以
入的提高,是由于公开市场操作降低了利率,从而
增加投资支出的缘故(the open market purchase reduces the interest rate and thereby increases investment spending)。
图11-1
货币政策
图11-1也证明 LM 曲线越陡峭,收入变化越大。
是垂直的。ຫໍສະໝຸດ 需要注意的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侧重于交易
媒介的货币职能。古典主义者之所以这样看待宏观
问题,实际上只是把货币仅作为一个媒介存在于经 济生活中,没有作为资产去考虑,当然也不考虑资
产的选择问题。因此,在古典主义者那里,没有储
蓄的问题。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一大分歧就在 于对储蓄的看法不一致。考虑当时的背景,可以这 样解释古典主义为何不考虑储蓄——因为在那个年 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还基本上处于温饱状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课后习题详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课后习题详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圣才出品】

第12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概念题1.预期性货币政策(anticipatory monetary policy)答:预期性货币政策指为了对估计到的未来将会发生的问题(例如通货膨胀的压力)作出反应而采用的货币政策。

比如,在一个预先防范的货币政策的例子中,央行不是对总需求与通货膨胀压力的现有情况作出反应,而是对经济如果增长过快,会发生通货膨胀的这种担心作出反应。

该政策的基本问题是:确定货币政策时,应当往前看。

2.投资税减免(investment tax credit)答:投资税减免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纳税人以用于某些方面的投资抵免一定税款的政策措施。

实行这种政策,表明国家是鼓励税收减免的,即国家为支持投资而在税收方面作出优惠的减免税的规定。

这种政策对鼓励和吸引投资有一定成效。

我国在改革开放中也使用了这种政策。

3.资产组合失衡(portfolio disequilibria)答:资产组合失衡指当人们在现行的利率而不是他们意愿的利率上选择持有更多某种资产(例如货币)时的情形。

资产组合指通过对不同资产进行组合,在追求最大收益或预期收益的同时,借助于非系统风险的消除以降低投资风险。

实际余额的增加将会导致资产组合的失衡,即在现行利率与收入水平上,人们持有的货币超过了他们的需要,这使资产组合持有人设法购买其他资产以降低其持有的货币量,因而改变了资产价格及其收益。

也就是说,货币供给的改变使利率发生了变动。

4.基点(basis points)答:基点在金融方面是指债券和票据利率改变量的度量单位。

利率一般以年化百分比为单位报价,1个基点是l个百分点年利率的l%。

5.流动性陷阱(1iquidity trap)答:流动性陷阱指即使利息率降到零也无法把储蓄动员出来加入到直接投资和消费中,即曲线是水平时的状况,又称“凯恩斯陷阱”。

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圣才出品】

第11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1.1复习笔记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指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1.货币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效果。

若增加货币供给量能使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增加,则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大;反之则小。

货币政策效果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1)货币政策效果的IS LM-图形分析①货币扩张的效果在点E的初始的均衡是在与实际货币供给/M P相对应的初始的LM曲线上。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的购买增加了名义货币量,在价格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也就增加了实际货币量。

其结果是,LM曲线移动到LM'的位置。

新的均衡将在利率较低、收入较高的E'点。

均衡收入的提高,是由于公开市场购入债券,降低了利率,从而增加了投资支出的缘故。

如图11-1所示。

图11-1货币扩张政策②货币扩张的调整过程在初始均衡点E ,货币供给的增加造成了过量的货币供给。

对此,公众设法通过购买其他资产进行调整。

在此过程中,资产价格上涨,收益下降。

由于货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调整十分迅速,经济立即移动到1E 点。

在1E 点,货币市场出清,而公众愿意持有较多的实际货币量,因为利率有了充分的下降。

但在1E 点则有过量的商品需求。

利率下降,在初始收入水平0Y 既定的情况下,会提高总需求并且引起存货缩减。

对此的反应是,产出扩大,经济开始沿LM 曲线上升。

(2)货币政策效果的结论①LM 曲线越陡峭,收入变化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a.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非常敏感(相当于相对平直的LM 曲线),只要利率有很小的变动,给定的货币存量的变动就可为资产市场所吸收。

因此,公开市场购买对于投资支出的作用很小,货币政策效果小。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精编详解(收入与支出)【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精编详解(收入与支出)【圣才出品】

第10章 收入与支出一、判断题 1.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而边际消费倾向减小,国民收入将会增加。

( )【答案】F【解析】假设一个简单的两部门模型Y C I C cY I =+=++,得1Y C I c =+-,这里c 为边际消费倾向,当c 减小时,国民收入减少。

2.政府支出的变化直接影响总需求,但税收和转移支付则是通过它们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影响间接影响总需求。

( )【答案】T【解析】从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 C I G C c Y TA TR I G =++=+-+++可以看出,政府支出G 直接作用于国民收入,而税收和转移支付首先影响个人的可支配收入YD Y TA TR =-+,然后影响消费和投资决策,对国民收入产生间接影响。

3.在任何情况下,个人储蓄的增加都导致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

( )【答案】F【解析】一方面,增加储蓄意味着相对来说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减少,消费支出的减少会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储蓄增加又会使得投资增加,进而使得国民收入增加。

所以很难说储蓄增加一定会使国民收入增加或是减少。

4.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

( )【答案】F【解析】四部门模型中的投资乘数表达式为()111I c t αγ=--+。

γ的大小与投资乘数的大小呈反比,因此,边际进口倾向γ减小会使投资乘数增大。

5.考虑一个封闭经济,边际消费倾向为0.8,所得税税率为50%,假设投资I 为外生变量。

如果政府支出G 增加100,那么产出Y 的变化为50。

( )【答案】F【解析】封闭经济中政府购买乘数()15113G c t α==--,1005/3500/3G Y G α∆=⨯∆=⨯=。

6.在开放型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值大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值。

( )【答案】F【解析】在四部门经济中,由于引入外贸因素,在由外贸进出口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扩大的需求中,有一部分需求会因为购买进口商品而漏出,因此,开放经济中的外贸乘数小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值。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1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1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C 100 0.8(Y T )
I 900 50i
G 100, T 100
M D 0.2Y 50i
M S P 500,
P 1
如果政府支出增加到200,
挤出效应是多少
收入水平增加多少? 消费增加多少?
储蓄增加多少?
3.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i*
IS
IS
府支出增加为例。
不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政
LM
策的效果最大。
Y*
收入
古典情况:货币需求与利率无 关。
如何分析这种情况?比如增加
IS
利 率
i*
IS
LM
政府支出。
挤出效应最大,财政政策无效。
Y*
收入
小结:LM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大。
2.3 财政政策:举例
假定一个经济体由以下等式所刻画
货币政策分类
扩张型货币政策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分类
扩张型财政政策和紧缩型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 政策类型 扩张型货币政策 紧缩型货币政策 扩张型财政政策 紧缩型财政政策 均衡收入 上升 下降 上升 下降 均衡利率 下降 上升 上升 下降
3.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货币政策传递的机制“失灵”
流动性陷阱:货币供给增加,
利 率
i*
IS
但利率不变
如何分析这种情况?比如增加
LM
货币供给。
Y*
收入
货币政策传递的机制“失 灵”
古典情况:货币需求与利率
利 率
i*
IS
LM LM
无关。
如何分析这种情况?比如增加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政 策【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政 策【圣才出品】
9.相机抉择是积极的政策,遵循规则是消极的政策。( ) 【答案】F 【解析】相机抉择与遵循规则的政策,与积极的政策和消极的政策,不是一一对应的关 系,二者没有必然联系,一项相机抉择的政策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10.与政策相关的“动态不一致性”是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欺骗公众,以达到 自己的党派利益。( )
4.( )不是反对使用积极的稳定化政策的理由。 A.存在较长的内部和外部时滞 B.经济预测者准确预测未来经济状况的能力有限 C.劳动力参与率会对国民产出的变化作出反应 D.认为不明智的政策选择是引起大萧条之原因的历史观点 【答案】C 【解析】积极的稳定化政策能使劳动力参与率提高,国民产出增加,因此不成为反对稳 定化政策的理由。
经济发生变动到认识到这种变化并采取政策措施,再到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
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
2.设计出成功的经济稳定化政策存在难度,因为政策制定者( )。 A.从不假定经济波动是暂时的 B.没有足够的对付经济波动的政策工具 C.不知道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 D.不能调整自动稳定器 【答案】C 【解析】由于存在政策时滞,成功的稳定化政策要求有准确预测未来经济状况的能力, 即对经济主体消费者和企业预期的完全掌握。
7.自动稳定器是没有任何时滞的财政政策。( ) 【答案】T 【解析】自动稳定器是经济中自动起作用的一种机制,政府不必干预,就可以减轻对产 出数量变化产生经济冲击的机制。因而自动稳定器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它们没有时滞。
2 / 1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利用政策来调节经济存在时滞,这些时滞包括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短期时滞和长 期时滞。( )
1 / 19
圣才电子书
wLeabharlann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课后习题详解货币、利息与收入【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课后习题详解货币、利息与收入【圣才出品】

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一、概念题1.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schedule)答:总需求曲线指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

总需求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

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

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

曲线斜率不变时,曲线越陡,则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曲线越平缓;相反,曲线斜率不变时,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曲线也越平缓。

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或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2.商品市场均衡曲线(goods market equilibrium schedule)答:商品市场均衡曲线也称曲线,代表可使商品市场出清的利率和收入的各个组合。

利率下降,提高总需求,曲线表明了利率与收入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

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产品市场上存在过剩的需求;位于曲线右方的,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产品市场上存在过剩的供给;只有位于曲线上,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1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1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第二个步骤是,在利率的变动影响到总需求的时候 发生的。
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 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
表11-1 传递机制
(1)
实际货币 供给的变动
表(11-21)传递机制(3) (4)
资产组合的调整 引起资产价格与 利率变动
根据利率变动 根据总需求 调整支出。 的变动调整产出
LM曲线垂直时,给定的货币数量的变化对收 入水平的影响最大。
由图可知,当LM曲线垂直时,移动IS曲线确实 不能影响收入水平。
因此,当LM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对收入产生 最大的效应,而财政政策对收入无影响。
本章表明财政政策的变化如何移动
经济萧条时,央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从 而增加货币供给,使得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经济过热时,央行增加法定准备金率,从而减 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降低投资水平。
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施货币政 策。
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联邦储备系统以货币购 买债券,从而增加货币存量,或者出售债券, 收回债券的买者所支付的货币,从而减少货 币存量。
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LM0 LM1
IS0
Y0 Y1 Y2
Y3
Y
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越平坦,货币 政策效果越小,反之,货币政策的效果 越大
古典主义情况
与水平的LM曲线完全相反的是垂 直的LM曲线。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完 全无反应时,LM曲线是垂直的。
表11-1概括了传递机制各个阶段的要点。在实 际余额的变动对收入的最终影响之间有两个关 键性联系。
第一,由于资产组合出现了不均衡所产生的实际余 额变动,必然导致利率的变动。
第二,利率的变动必然使总需求发生变动。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课程【39小时】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课程【39小时】

目 录第一部分 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1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开篇导读二、本书点评及总结(结束语)第二部分 辅导讲义[31小时高清视频讲解]第1篇 导论与国民收入核算[视频讲解]第1章 导 论1.1 本章要点1.2 重难点解读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2.1 本章要点2.2 重难点解读第2篇 增长、总供给与总需求,以及政策[视频讲解]第3章 增长与积累3.1 本章要点3.2 重难点解读第4章 增长与政策4.1 本章要点4.2 重难点解读第5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5.1 本章要点5.2 重难点解读第6章 总供给:工资、价格与失业6.1 本章要点6.2 重难点解读第7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解剖7.1 本章要点7.2 重难点解读第8章 政策预览8.1 本章要点8.2 重难点解读第3篇 首要的几个模型[视频讲解]第9章 收入与支出9.1 本章要点9.2 重难点解读第10章 货币、利息与收入10.1 本章要点10.2 重难点解读第11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1.1 本章要点11.2 重难点解读第12章 国际联系12.1 本章要点12.2 重难点解读第4篇 行为的基础[视频讲解]第13章 消费与储蓄13.1 本章要点13.2 重难点解读第14章 投资支出14.1 本章要点14.2 重难点解读第15章 货币需求15.1 本章要点15.2 重难点解读第16章 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16.1 本章要点16.2 重难点解读第17章 政 策17.1 本章要点17.2 重难点解读第18章 金融市场与资产价格18.1 本章要点18.2 重难点解读第5篇 重大事件、国际调整和前沿课题[视频讲解]第19章 重大事件:萧条经济学、恶性通货膨胀和赤字19.1 本章要点19.2 重难点解读第20章 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20.1 本章要点20.2 重难点解读第21章 前沿课题21.1 本章要点21.2 重难点解读第三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8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名词解释二、简答题三、计算题四、论述题第一部分 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1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一、开篇导读[0.5小时高清视频讲解]主讲老师:郑炳一、教材及教辅、课程、题库简介► 教材: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教辅(两本,文库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精讲教材章节内容,穿插经典考研真题,分析各章考点、重点和难点。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二版课后答案完整版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版课后答案完整版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简介知择学习⽹的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编写,遵循教材第12版的章⽬编排,共分24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12版的所有习题都进⾏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录第1章导论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国民收⼊核算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增长与积累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增长与政策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5章总供给与总需求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7章失业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通货膨胀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政策预览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收⼊与⽀出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第12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国际联系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消费与储蓄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投资⽀出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货币需求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第17章联邦储备、货币与信⽤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政策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第19章⾦融市场与资产价格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第20章国家债务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第21章衰退与萧条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第22章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第24章前沿课题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内容第2章国民收⼊核算2.2 课后习题详解⼀、概念题1.经过调整的GNP( ( adjusted GNP)答:经过调整的GNP指以具有不变购买⼒的货币单衡量的国民⽣产总值。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货币、利息与收入】【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货币、利息与收入】【圣才出品】

第10章货币、利息与收入一、判断题1.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LM曲线向右移动。

()【答案】T【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使i下降,从而使投资需求增加,使得收入增加,于是LM曲线向右移动。

2.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答案】F【解析】LM曲线是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右移,会增加收入,同时提高利率。

3.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F【解析】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物价的下降将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LM曲线向右上方平移。

4.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答案】T【解析】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在手边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大可能继续下降,也就是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太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这时流动性偏好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

5.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

()【答案】F【解析】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越大,LM曲线的斜率/k h越小,LM曲线越平缓。

6.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答案】F【解析】实际货币供给/,这里M是名义货币供给,M增加时m是增加的。

m M P但是,当价格水平P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m减少。

7.在IS-LM模型中,IS方程中的利率与LM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

()【答案】F【解析】在IS方程中的利率是实际利率,因为决定投资的是实际利率,在LM方程中的利率是名义利率,因为名义利率与货币供给与需求相联系。

8.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答案】F【解析】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分别有一系列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使得这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但使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利率与收入组合却只有一组,这一组合由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确定。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货币、利息与收入)【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章节题库(货币、利息与收入)【圣才出品】

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一、判断题1.IS曲线代表的是产品市场的均衡,而LM曲线代表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答案】F【解析】IS曲线是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LM曲线是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

2.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LM曲线向右移动。

()【答案】T【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使i下降,从而使投资需求增加,使得收入增加,于是LM曲线向右移动。

3.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答案】F【解析】LM曲线是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右移,会增加收入,同时提高利率。

4.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F【解析】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物价的下降将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LM曲线向右上方平移。

5.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答案】T【解析】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在手边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大可能继续下降,也就是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太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这时流动性偏好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

6.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

()【答案】F【解析】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越大,LM曲线的斜率k/h越小,LM曲线越平缓。

7.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答案】F【解析】实际货币供给m=M-/P-,这里M是名义货币供给,M-增加时m是增加的。

但是,当价格水平P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m减少。

8.在IS-LM模型中,IS方程中的利率与LM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章节题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章节题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圣才出品】

第12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判断题1.如果税率降低,中央银行希望收入保持不变,因此就减少货币供给。

此时消费和投资同时下降。

()【答案】F【解析】税率降低将导致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进而消费支出增加,从而使得IS曲线向右平移,均衡收入增加,均衡利率上升。

这时如果中央银行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来使收入保持不变,则意味着LM曲线左移,利率将进一步上升,这将使得投资需求减少。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有挤出效应。

()【答案】F【解析】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由挤出效应的定义可知,货币政策不存在挤出效应。

3.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差。

()【答案】T【解析】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差。

如图12-1所示。

图12-1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4.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

()【答案】F【解析】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h越小,意味着货币需求稍有变动就会引起利率的大幅变动,从而对投资的挤出越多,挤出效应越大,即挤出效应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

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d越大,意味着等量利率变动带来更多的投资变动,挤出效应越大,即挤出效应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

5.如果想考察短期内的价格变动效应,那么可以利用IS-IM模型。

()【答案】F【解析】在IS-LM模型中,价格水平P被假定为固定不变的常数。

如果要考虑不同的价格水平,需要用AD-AS模型。

6.存在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现象时,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最小。

()【答案】T【解析】存在流动性陷阱时,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即h很大;或是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极不敏感,即k很小。

这个时候LM曲线水平,财政政策变动几乎不会引起利率变化,从而挤出效应极小,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7.如果投资对利率的弹性很小,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富有弹性,那么,财政政策效果要比货币政策效果好。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首要的几个模型下】【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首要的几个模型下】【圣才出品】

和利率的敏感程度。 当处于极度萧条情况下,即凯恩斯极端情况时,h ,d 0 。公式可整理得:dY 1 , dG 1 c
表明财政扩张政策的效果可能较大;当处于古典主义极端情况, h 0 , d , dY 0 , dG
表明财政政策无效。
二、简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 2008 研) 答:(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 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①充分就业。在广泛的意义上,充分就业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 参加生产的状态。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 百的就业,充分就业不排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存在。 ②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 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目前,经济学家认为, 轻微的物价上涨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 ③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 持续增加。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 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 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 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 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利率的敏感程度。
当处于极度萧条情况下,即凯恩斯极端情况时,h
,d
0
。公式可整理得:dY dG
1 1
c

表明财政扩张政策的效果可能较大;当处于古典主义极端情况, h 0 , d , dY 0 , dG
表明财政政策无效。
二、简答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达到这些目标可采用的政策工具有哪些?(对外经 济贸易大学 2008 研)
3 / 4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目前,经济学家认为, 轻微的物价上涨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
③经济持续均衡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 持续增加。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 要指标是人均 GDP。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1 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一、名词解释
1.相机抉择政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研) 答:相机抉择是指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 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 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 以下三种搭配方式: (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 (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 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④国际收支平衡对现代开放型经济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 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 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
(2)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实践证明,要同时达到上述四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各国应该结合本国宏观经 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某一历史阶段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使之 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常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①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 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财政政 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和公债几个部分。 ②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 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 操作、法定准备率和道义劝告等。
3.挤出效应(中山大学 2003、2011 研;中央财经大学 2004 研复试;浙江大学 2007、 2014 研)
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 IS LM 模型 中,若 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 IS 曲线向右移动,两种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 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 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 LM 曲线)或 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 起的“挤出效应”。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支出乘数的大小; (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 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 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2.流动性陷阱(中央财经大学 2004、2005 研复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8、2012 研;浙江大学 2012 研)
答: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 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 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发现该经济现 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 世纪 90 年代的日本经济类似于出现了流动性陷阱。
答:(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 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①充分就业。在广泛的意义上,充分就业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 参加生产的状态。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 百的就业,充分就业不排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存在。 ②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
4.财政政策乘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3 研)
2 / 4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答:财政政策乘数表明在实际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使均衡收入水平产
生多大的变动。用公式表示为:
dY
1
dG 1 c bk 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k 和 h 分别为货币需求对收入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 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 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
1 / 44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