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绞线换算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4d3a13d580216fc700afd5f.png)
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一、主要计算公式1.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1)△L:钢绞线伸长量,㎝P平: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L:钢绞线长度,㎝E: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一般图纸中有说明,但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2.平均张拉力P平=P×{1-e-(kL+μθ)}/(KL+μθ) (2)P:张拉端张拉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1860×0.75×140=195.3KN K:孔道摩擦影响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μ: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切线转角之和,当有平弯时同样参与计算, Rad(弧度)二、示例图中L1=5米,L2=8,L3=10;θ1=10.30,θ2=8.10,θ3=5.60 钢绞线为15束,弹性模量E=2.0×105MPa, μ=0.15; k=0.001 计算过程如下:1.θ=(10.3+8.1+5.6)/180×π=0.419(Rad);2.根据P平=P×{1-e-(kL+μθ)}/(KL+μθ)=195.3×15×{1-e-(0.001×23+0.15×0.419)}/(0.001×23+0.15×0.419) =2807.3KN3.根据△L=(P平×L)/(E×A)=(2807.3×23)/(2.0×105×140×15)=15.3㎝三、其它1.一般估计时每米钢绞线按伸长0.6㎝考虑,2.两端张拉时算出一半×2,3.根据校顶报告计算张拉力时采用内差法;4.有平弯时也要参与计算。
5.因为误差极小,所以,可用钢绞线的切线长可代替钢绞线长6.弧度=L÷R8.分开算也可以7.终赢利=初应力×e-(kL+μθ)8。
钢绞线换算(2020年10月整理).pdf
![钢绞线换算(2020年10月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dcbf32aea216147916112838.png)
1000米7/1.6钢绞线的重量是180公斤1000米7/2.2钢绞线的重量是221.270000公斤1000米7/2.6钢绞线的重量是322.770000公斤1000米7/3.0钢绞线的重量是430.360000公斤1000米铁线1.0的重量是6.162000公斤1000米铁线1.2的重量是8.872000公斤1000米铁线1.4的重量是12.080000公斤1000米铁线1.6的重量是15.790001公斤1000米铁线2.0的重量是24.660001公斤1000米铁线2.2的重量是29.840000公斤1000米铁线2.5的重量是38.539998公斤1000米铁线2.8的重量是48.340000公斤1000米铁线3.0的重量是55.489998公斤镀锌钢绞线JIS G 3537-19941 适用范围本标准是对电力用,通信用架空地线,埋设地线、长跨距架空线、自补强型电缆用支承线和拉线以及用于与此类似用途的镀锌钢绞线(以下称为钢绞线)的规定。
备考:本标准的引用标准如下:JISG3505 低碳钢线材JISG3606 高碳钢线材JISG0401 热镀锌试验方法JISG2201 金属材料拉伸试样JISG224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方法2 术语的定义本标准采用的主要术语的定义如下。
(1)钢丝是构成钢绞线的原材料,是将JISG3505和JISG3506的线材热处理后进行冷加工,然后进崐行镀锌的钢丝。
(2)镀锌钢钢铰线是将若干根钢丝捻合制成指定粗细的制品。
3 种类和标记3.1 按结构区分钢绞线按其结构分为表1所示的1~3号3种;•对于2号和3号还根据钢丝在最终冷崐加工后有无接头分为(a)、(b)2类。
3.2 标准结构(构成钢丝根数/标准钢丝直径)标准结构(构成钢丝根数/标准钢丝直径)的规定按附表1。
3.3 按钢丝的标准抗拉强度区分钢绞线按钢丝的标准抗拉分为表2所示的1~3种。
表2 按钢丝标准抗拉强度区分3.4 按锌层重区分钢绞线按锌层重量分为表3所示的特A级、A级和B级。
钢绞线计算
![钢绞线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3d6f252c5da50e2524d7fc8.png)
A(mm2)
140 140 140 140 140
△L(m)
9 9 102 8 8
△LT3b(mm)
141
备注
T4
P=1395*103*139*10-6*9*10-1=1745.1KN k=0.0015 μ=0.25 A=139mm2 E=195000MPa
线段 L(mm)
AB
390.4
BC
1041.9
A(mm2)
140 140 140
△L(m)
3 7 355
△LT5(mm)
738
备注
F11
P=1395*103*139*10-6*9*10-1=1745.1KN k=0.0015 μ=0.25 A=139mm2 E=195000MPa
线段 L(mm) θ(rad) kx+μθ e-(kx+μθ) 平均力P'(KN)
239
备注
B5
线段 AB BC CD GF FE ED
P=1395*103*139*10-6*9*10-1=1745.1KN k=0.0015 μ=0.25 A=139mm2 E=195000MPa
L(mm) 617.3 1041.9 6987.7 717.4 1528.1 6987.7
θ(rad) 0
平均力P'(KN)
1744.59 1705.50 1684.88 1743.84 1697.09 1676.57
E
195000 195000 195000 195000 195000 195000
A(mm2)
140 140 140 140 140 140
△L(m)
3 7 111 7 9 110
公路造价钢绞线的计算
![公路造价钢绞线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0844a7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a.png)
公路造价钢绞线的计算公路钢绞线的计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计算、数量计算和造价计算。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计算的方法和过程。
一、基本计算1.钢绞线长度计算:公路钢绞线的长度一般以米(m)为单位进行计算。
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直线段或弯道段的长度进行计算。
具体方法如下:-直线段长度计算:直线段长度计算比较简单,只需测量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即可。
-弯道段长度计算:弯道段长度计算需要测量弯道的圆心角和半径。
根据圆心角和半径,可以计算出弧长,然后再根据弧长计算出弯道段长度。
2.钢绞线截面积计算:钢绞线截面积的计算是钢绞线数量计算的基础。
具体方法如下:-钢绞线的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
-钢绞线截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截面积=π*半径²。
3.钢绞线总长度计算:钢绞线总长度的计算是考虑到公路的实际情况后得出的。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公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得出钢绞线的总长度。
二、数量计算1.钢绞线数量计算:钢绞线的数量计算是根据公路的设计参数来进行的。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公路的设计要求,确定每米公路所需的钢绞线数量。
-钢绞线数量计算公式为:总数量=钢绞线长度*每米所需数量。
2.钢绞线重量计算:钢绞线的重量计算是钢绞线造价计算的基础。
具体方法如下:-钢绞线的重量一般以吨(t)为单位进行计算。
-钢绞线重量的计算公式为:重量=钢绞线截面积*钢绞线长度*钢绞线材料密度。
3.钢绞线总重量计算:钢绞线的总重量计算是考虑到公路的实际情况后得出的。
-根据公路的设计要求,计算得出钢绞线的总重量。
三、造价计算1.钢绞线单价计算:钢绞线的单价一般以元/吨为单位进行计算。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市场行情和供需关系,确定钢绞线的单价。
2.钢绞线总造价计算:钢绞线的总造价是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和设计参数计算得出的。
具体方法如下:-钢绞线总造价的计算公式为:总造价=钢绞线重量*钢绞线单价。
以上是公路钢绞线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可以通过基本计算、数量计算和造价计算,得出钢绞线的长度、数量、重量和总造价。
钢绞线伸长值计算公式
![钢绞线伸长值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316a20c0b1c59eef8c7b4ae.png)
钢绞线伸长值计算公式钢绞线伸长值计算(1) 依据台座具体形式及钢绞线锚固形式,计算下料长度为:下料长度L=传力柱长+钢横梁宽-1.20=85+0.60-1.20=84.4m设计图纸规定单束张拉控制力为195.3KN,则各阶段的张拉力为:初始应力0.1δcon :0.1×195.3=19.53KNδcon : 195.3KN1.05δcon : 205.065KN(2)根据公式ΔL=ΡL/AypEyp,(式中:L=84.4m,Ayp=140mm2,Eyp=1.95×105N/mm2)计算各阶段张拉中钢绞线的伸长值:结果为:0.1δcon时: ΔL1=60mmδcon时: ΔL2=604mm1.05δcon时: ΔL3=635mm则钢绞线在控制应力时的量测伸长值:ΔL=ΔL2-ΔL1=544mm钢绞线在1.05δk时的量测伸长值:ΔL=ΔL3-ΔL1=575mm单根:总吨位/总根数×锚固长度m/2.73(或2.8)=伸长值(单位mm)偏差5~10%总吨位=KN.M/10,钢绞线面积取140mm2,弹性模量1.95~2×105如:5根钢绞线60吨,张拉段45m,单根伸长值=60/5×45/2.8=192.9mm7根6米120吨:120/7×6/2.8=36.7346913根13米250吨:250/13×13/2.8=89.2857113根21米250吨:250/21×13/2.8钢绞线的下料、编束钢绞线下料前先将钢绞线卷放在自制的放线架中,再将铁皮剪断,然后人抓住钢绞线一端,将钢绞线缓缓拉开(注意不使钢绞线产生有害变形,对有害变形的部分必须除掉),钢绞线下料用砂轮切割机切断。
钢绞线下料长度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防止下料过长造成浪费。
每根钢绞线的长度按下式确定:L=l+2×(l1+l2+l3+l4)式中:L—钢绞线下料长度l—孔道净长l1—工作锚长度l2—千斤顶长度l3—工作锚长度l4—张拉端外露长度,取50cm将下好的钢绞线放在工作台上,据设计编制成束。
钢绞线的计算办法
![钢绞线的计算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8f8667cfc789eb172dc8d9.png)
精心整理钢绞线的计算一、根(或丝):指一根钢丝;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束:预应力构件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每一束配两个锚具;束长:一次张拉的长度;每吨XX 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
所以说它不一定是整数。
(1(2(3=15.24mm ()=7.21整为:(4束。
总长吨=1.49束/(钢08。
量。
要计算,还有不仅对主定额要用此方法计算,对每增减一束的也要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计算量太大,不适用!方法二:采用等量转化的方法来计算如:设计为OVM15—18钢绞线,有2吨,束长为80m 共有6束(以上数据只是为说明问题而随便取的数值,没有实际意义),则可转化为定额上有的19孔锚具的来计算,方法如下:(18×6)/19=5.68束即把18孔6束的转化为19孔后为5.68束!则每吨的束数为:5.68/2=2.84束/吨此时则精心整理可以直接用定额了!在用方法二时一般在转化时应向孔数大的一边靠近!我认为经过这样计算后再用定额比较准确!希大家支持一下!关于第二种等量转化的方法我想补充详细一些,首先这种转换方法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现在19孔的束长与18孔时的束长相等,均为80m长,且钢铰线总重量也相等。
为了能使看的人更容易明确一些,所举的例子,我做补充如下:设计为OVM15—18钢绞线,束长为80m共有6束则可转化为定额上有的19孔锚具的来计算因为锚具是18孔的,可以理解为每束钢铰线需要两套18孔锚具,每套锚具中有18根钢铰线穿过。
故:80m/根×18根/束×6束×1.103Kg/m=9529.92Kg转换为19孔锚具时,把9529.92Kg钢铰线,总长度为8640m,先截成80m可以验算:0.596。
钢绞线计算方法
![钢绞线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b9ad154431b90d6c85c7a2.png)
钢绞线计算方法一、主要计算公式1.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1)△L:钢绞线伸长量,㎝P平: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L:钢绞线长度,㎝E: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一般图纸中有说明,但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2.平均张拉力P平=P×{1-e-(kL+μθ)}/(KL+μθ) (2)P:张拉端张拉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1860×0.75×140=195.3KN K:孔道摩擦影响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μ: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切线转角之和,当有平弯时同样参与计算, Rad(弧度)二、示例图中L1=5米,L2=8,L3=10;θ1=10.30,θ2=8.10,θ3=5.60钢绞线为15束,弹性模量E=2.0×105MPa,μ=0.15; k=0.001计算过程如下:1.θ=(10.3+8.1+5.6)/180×π=0.419(Rad);2.根据P平=P×{1-e-(kL+μθ)}/(KL+μθ)=195.3×15×{1-e-(0.001×23+0.15×0.419)}/(0.001×23+0.15×0.419)=2807.3KN3.根据△L=(P平×L)/(E×A)=(2807.3×23)/(2.0×105×140×15)=15.3㎝三、其它1.一般估计时每米钢绞线按伸长0.6㎝考虑,2.两端张拉时算出一半×2,3.根据校顶报告计算张拉力时采用内差法;4.有平弯时也要参与计算。
5.因为误差极小,所以,可用钢绞线的切线长可代替钢绞线长。
钢绞线计算方法
![钢绞线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1b9ad154431b90d6c85c7a2.png)
钢绞线计算方法一、主要计算公式1.伸长量计算公式:△L=(P平×L)/(E×A)(1)△L:钢绞线伸长量,㎝P平:钢绞线平均张拉力,NL:钢绞线长度,㎝E:钢绞线弹性模量,MPa 一般图纸中有说明,但以试验室实测数据为准;A:钢绞线截面积,单根φ15.24钢绞线有效截面积为140㎜22.平均张拉力P平=P×{1-e-(kL+μθ)}/(KL+μθ) (2)P:张拉端张拉力,单根钢绞线张拉力P=1860×0.75×140=195.3KN K:孔道摩擦影响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μ:钢绞线与孔道的摩擦系数,图纸中有说明,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切线转角之和,当有平弯时同样参与计算, Rad(弧度)二、示例图中L1=5米,L2=8,L3=10;θ1=10.30,θ2=8.10,θ3=5.60钢绞线为15束,弹性模量E=2.0×105MPa,μ=0.15; k=0.001计算过程如下:1.θ=(10.3+8.1+5.6)/180×π=0.419(Rad);2.根据P平=P×{1-e-(kL+μθ)}/(KL+μθ)=195.3×15×{1-e-(0.001×23+0.15×0.419)}/(0.001×23+0.15×0.419)=2807.3KN3.根据△L=(P平×L)/(E×A)=(2807.3×23)/(2.0×105×140×15)=15.3㎝三、其它1.一般估计时每米钢绞线按伸长0.6㎝考虑,2.两端张拉时算出一半×2,3.根据校顶报告计算张拉力时采用内差法;4.有平弯时也要参与计算。
5.因为误差极小,所以,可用钢绞线的切线长可代替钢绞线长。
钢绞线的计算
![钢绞线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041b1f503d8ce2f016623c5.png)
钢绞线预算示例一、关于钢绞线1、相关术语的解释:根(或丝):指一根钢丝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一般由7根钢丝组成Φs15。
2的一股钢绞线)束:预应力构件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每一束配两个锚具(特殊情况为一束配一个锚具,如单端张拉),如规格4Φs15.2钢绞线是指4孔锚具(或4股钢绞线),每股直径15.2,或者也可以表示为Φs15。
2—4,相应的锚具配套为BM15—4型束长:一次张拉的长度;即一次张拉的长度为多少米以内每吨XX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所以说它不一定是整数。
如4—7—20—15钢绞线,束长20M以内,3孔,每18.94束/T。
即是1t这样的钢绞线折合为18.94束;孔:锚具型号的孔指的是锚固单元,3孔即3个锚固单元。
12、关于钢绞线定额的选择与调整:(1)束长、孔数要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际张拉长度和锚具孔数;(2)计算设计钢绞线的束数:图纸给定的束数=重量/长度,根据计算的束数套用相近的定额,如果计算的束数与定额的束数不同时,则需要进行定额调整;(3)每吨束数要调整为设计图纸给定的束数,例如:设计某根钢绞线长18m,采用直径=15。
24mm(7φ5)的钢绞线及7孔锚具,钢绞线单位重量为1。
101Kg/m,则:1000Kg/(7*18*1。
101)=7.21束,套用定额4~7~20~17(钢绞线束长20m 7孔每t 8.12束),8.12-7.21=0.91束,故需将定额调整为:4~7~20~17—18*0。
91。
(4)再如:X大桥箱梁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为φ15。
24-18,即每束18股,每股7丝,共240束.总长8106。
2m,总重量为160648.67(8106。
2*18*1。
101)Kg,则该钢绞线每吨=240束/160.65吨=1。
49束/吨,平均设计束=8106.2/240=33.776m,考虑施工张拉长度,选用定额为:4~7~20~33 (钢绞线束长40m 19孔每t 1.41束),定额调整量为:1。
钢绞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绞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9f04593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7.png)
钢绞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绞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1、单根钢绞线重量:
a. 折算成无芯钢绞线重量:W=1000Kg/km×Kg/m
b. 折算成含芯钢绞线重量:W=900Kg/km×Kg/m
2、根据外径算每根钢绞线
a. 根据每千米钢绞线芯数(N)和钢绞线外径(d)计算每根钢绞线重量:W =N×πd2/40000kg/km
3、根据总米数算钢绞线重量
a. 根据每千米钢绞线芯数(N)和钢绞线外径(d)计算每千米钢绞线重量:W=N×πd2/40000kg/km
b. 根据总米数计算总的钢绞线重量:W=总米数÷1000×N×πd2/40000
4、根据根数算钢绞线重量
a. 根据每千米钢绞线芯数(N)和钢绞线外径(d)计算每千米钢绞线重量:W=N×πd2/40000kg/km
b. 根据根数计算总的钢绞线重量:W=总根数
×N×πd2/40000×1000kg/km
5、根据钢绞线芯数算钢绞线重量
a. 根据每千米钢绞线芯数(N)和钢绞线外径(d)计算每千米钢绞线重量:
W=N×πd2/40000kg/km
b. 根据总钢绞线芯数计算总的钢绞线重量:W=总芯数÷1000×N×πd2/40000kg/km
6、钢绞线单位重量转换
a. 从lbs/1000ft转换成kg/km:1lbs/1000ft×0.4536=kg/km
b. 从kg/km转换成lbs/1000ft:1kg/km÷0.4536=lbs/1000ft。
预应力钢绞线参数及计算公式汇总
![预应力钢绞线参数及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348699d58fafab068dc024c.png)
预应力钢绞线参数及计算公式汇总参数: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弹性模量:Ep=1。
95*105Mpa,松弛率为2.5%,公称直径¢s=15。
2mm,钢绞线面积A=140mm2,管道采用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孔且壁厚不小于0。
3mm.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按下式计算:p p=(p(1—e-(kx+µØ)))/kx+µØ式中:p p—-—预应力筋平均张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参见附表G—8.µ-----预应力筋与孔道比壁的摩擦系数,参见附表G—8。
注:e=2。
71828,当预应力筋为直线时p p= p。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下式计算;△L =(p p *L)/A p*Ep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上式.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²).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²)。
附表G—8 系数K及µ值表注意事项: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σ0该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σcom的10%~15%。
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力筋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对后张法构件,在张拉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压缩值一般可省略。
预应力张拉实际伸长值△L(mm)=△L1+△L2式中:△L1-从预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1米钢绞线重量计算公式
![1米钢绞线重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71f999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8.png)
1米钢绞线重量计算公式钢绞线这种材料,在建筑领域那可是相当重要!咱今天就来好好聊聊 1 米钢绞线的重量计算公式。
要搞清楚这个计算公式,咱得先知道钢绞线是啥。
钢绞线啊,就是由多根钢丝绞合在一起组成的。
它就像一群小伙伴手拉手,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发挥强大的力量。
那这 1 米钢绞线的重量到底咋算呢?一般来说,是通过钢绞线的直径、钢丝的数量和钢材的密度这些因素来计算的。
比如说,常见的钢绞线规格,假设它的直径是 D 毫米,钢丝的数量是 n 根,钢材的密度我们通常取 7850 千克/立方米。
计算公式就是:重量(千克/米)= 0.00617 × n × D²。
举个例子,假如有一根钢绞线,直径是 15.2 毫米,里面有 7 根钢丝。
那我们先把直径换算成米,就是 0.0152 米。
然后代入公式算算:0.00617 × 7 × 0.0152² ≈ 0.1102 千克/米。
这就是这根 1 米钢绞线的大概重量啦。
我之前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就碰到过跟钢绞线重量有关的有趣事儿。
当时工人们正在搭建一座大桥,需要用到大量的钢绞线。
负责采购的小李,因为算错了钢绞线的重量,结果买少了材料,导致工程进度受到了影响。
大家都急得不行,工头更是气得直跺脚,对着小李一顿数落。
后来大家赶紧重新核算,紧急采购,这才没耽误太多的时间。
所以说啊,搞清楚钢绞线的重量计算公式可太重要了,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带来大麻烦。
这不仅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还会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
咱们在实际运用这个计算公式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把每个数据都搞准确。
不然像小李那样,可就闹笑话啦!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钢绞线的种类和规格也越来越多,对于不同的钢绞线,我们在计算重量时要根据具体的参数来,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掌握好 1 米钢绞线的重量计算公式,对于建筑行业的朋友们来说,那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希望大家都能算得准准的,让咱们的建筑工程都顺顺利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预应力钢绞线――说明及定额选择与调整
一、概念说明:
1、规格:常见的钢绞线是由7根圆形截面的钢丝,以1根钢丝为中心,其余6根钢丝围绕着进行螺旋状绞合而成。
常用的规格有直径为9.0mm(7φ3)、12 .0mm(7φ4)、15.0 mm(7φ5)等3种;
2、根(或丝):指一根钢丝;
3、股:指由几根钢丝组成一股钢绞线,如由7根钢丝组成、直径为9.0mm、12 .0mm、15.0 mm等的钢绞线;
4、束:预应力构件横截面中见到的钢绞线束数量(与孔道数量相同),每1束配2个锚具;
5、束长:为一次张拉的长度;
6、XX孔:指所使用的锚具的孔数。
选择定额时,其孔数应≥设计图标定的孔数(不一定将所有的孔全部用上);
7、每吨XX束:指在标准张拉长度内,每吨钢绞线折合成多少束。
二、钢绞线定额的选择与调整
1、束长、孔数要符合设计或施工方案的实际张拉长度和锚具孔数;
2、计算设计钢绞线的束数:求出每吨束数,进而再按定额给定的进行调整。
图纸给定的重量/长度=束数,根据计算的束数套用相近的定额,如果计算的束数与定额的束数不同时,则需要进行定额调整;
3、每吨束数要调整为设计图纸给定的束数,例如:设计某根钢绞线长16m,采用直径=15.24mm(7φ5)的钢绞线及7孔锚具,钢绞线单位重量为1.102Kg/m,则:1000Kg/(7*16*1.102)=8.102束,套
用定额4068022(钢绞线束长20m,7孔每t11.65束),11.65-8.102=3.448束,故需将定额调整为:4068022-23*3.448;4、再如:X大桥箱梁纵向预应力钢绞线为φ15.24-19,即每束19股,每股7丝,共240束。
总长8106.2m,总重量为169419.6Kg,则该钢绞线每吨=240束/169.42吨=1.417束/吨,平均设计束长=8106/240=33.775m,考虑施工张拉长度,选用定额为:4068036(钢绞线束长40m,19孔每t2.05束), 定额调整量为:2.05-1.42=0.63, 定额调整为: 4068036-4068037*0.63.。